⑴ 像《老人與海鷗》一樣感人的人與動物的故事
一天,一個盲人帶著他的導盲犬過街時,一輛大卡車失去控制,直沖過來,盲人當場被撞死,他的導盲犬為了守衛主人,也一起慘死在車輪底下。
主人和狗一起到了天堂門前。
一個天使攔住他倆,為難地說:「對不起,現在天堂只剩下一個名額,你們兩個必須有一個去地獄。」
主人一聽,連忙問:「我的狗又不知道什麼是天堂,什麼是地獄,能不能讓我來決定誰去天堂呢?」
天使鄙視地看了這個主人一眼,皺起了眉頭,她想了想,說:「很抱歉,先生,每一個靈魂都是平等的,你們要通過比賽決定由誰上天堂。」
主人失望地問:「哦,什麼比賽呢?」
天使說:「這個比賽很簡單,就是賽跑,從這里跑到天堂的大門,誰先到達目的地,誰就可以上天堂。不過,你也別擔心,因為你已經死了,所以不再是瞎子,而且靈魂的速度和肉體無關,越單純善良的人速度越快。」
主人想了想,同意了。
天使讓主人和狗准備好,就宣布比賽開始。她滿心以為主人為了進天堂,會拚命往前奔,誰知主人一點也不忙,慢吞吞地往前走著。更令天使吃驚的是,那條尋盲犬也沒有奔跑,它配合著主人的步調在旁邊慢慢跟著,一步也不肯離開主人。
天使恍然大悟:原來,多年來這條導盲犬已經養成了習慣,永遠跟著主人行動,在主人的前方守護著他。可惡的主人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胸有成竹,穩操勝券,他只要在天堂門口叫他的狗停下,就能輕輕鬆鬆贏得比賽。
天使看著這條忠心耿耿的狗,心裡很難過,她大聲對狗說:「你已經為主人獻出了生命,現在,你這個主人不再是瞎子,你也不用領著他走路了,你快跑進天堂吧!」
可是,無論是主人還是他的狗,都像是沒有聽到天使的話一樣,仍然慢吞吞地往前走,好像在街上散步似的。
果然,離終點還有幾步的時候,主人發出一聲口令,狗聽話地坐下了,天使用鄙視的眼神看著魅恕?
這時,主人笑了,他扭過頭對天使說:「我終於把我的狗送到天堂了,我最擔心的就是它根本不想上天堂,只想跟我在一起……所以我才想幫它決定,請你照顧好它。」
天使愣住了。
主人留戀地看著自己的狗,又說:「能夠用比賽的方式決定真是太好了,只要我再讓它往前走幾步,它就可以上天堂了。不過它陪伴了我那麼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著它,所以我忍不住想要慢慢地走,多看它一會兒。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希望永遠看著它走下去。不過天堂到了,那才是它該去的地方,請你照顧好它。」
說完這些話,主人向狗發出了前進的命令,就在狗到達終點的那一剎那,主人像一片羽毛似的落向地獄的方向。他的狗見了,急忙掉轉頭,追著主人狂奔。
滿心懊悔的天使張開翅膀追過去,想要抓住導盲犬,不過那是世界是最純潔善良的靈魂,速度遠比天堂所有的天使都快。
所以導盲犬又跟主人在一起了,即使是在地獄,導盲犬也永遠守護著它的主人。
天使久久地站在那裡,喃喃說道:「我一開始就錯了,這兩個靈魂是一體的,他們不能分開……」
白鶴報恩。
湖南省岳陽市的張厚義在君山島以西的後湖承包了幾千畝水面養魚。君山後湖地處東洞庭湖,上世紀70年代還是鳥類的天堂,由於亂捕濫殺,候鳥紛紛逃離,白鶴更是一去不復返,昔日熱鬧的湖區變得一片死寂。面對環境的變遷,曾經舉過獵槍的張厚義很痛心和愧疚,當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後,他成了一名鐵桿環保志願者。
1992年11月21日,張厚義駕船駛到君山後面的褲襠灣時,猛地發現前方的蘆葦叢里有兩個小青年端著獵槍瞄準一隻站在水邊的大白鳥。在偷獵者就要扣響扳機的瞬間,張厚義大聲喝道:「這是保護區,不能打鳥!」兩名偷獵者當即收起獵槍溜走了。張厚義將船劃過去。在離大鳥30米遠時,他終於看清了大鳥的模樣,頓時驚呆了。「這不是消失多年的白鶴嗎?」
張厚義走近白鶴時,白鶴已經無力站起來了。張厚義急忙抱起白鶴仔細端詳:這只鶴渾身潔白無瑕,長喙鮮紅筆直,頸脖盤曲修長,左腳根部有一個暗紅的傷口,滲出的血把腳根部的羽毛都染紅了。顯然白鶴已被偷獵者用槍打傷,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快就會死去。
張厚義抱著白鶴往家裡趕去。到家後,他讓老伴捉住白鶴的腳,自己用消毒的*片小心地劃開傷口,取出了一顆鐵彈珠……手術後的白鶴氣若游絲,張厚義心痛極了。當天晚上,他把毛衣蓋在白鶴身上,一夜沒睡安穩。
那段時間,張厚義特地買來紅富士蘋果,細心地喂給白鶴吃。為了增強它的抵抗力,張厚義還買來筒子骨燉大米粥喂給白鶴吃。由於擔心白鶴久卧後雙腿僵硬,張厚義每天還給白鶴的雙腿按摩……
在張厚義的看護下,這只成年雄性白鶴平安度過了危險期,半個月後就能蹣跚著站立。張厚義每天捕完魚後就拉著白鶴來回走動,以增強它雙翅的臂力和腳趾的蹬力。蟄伏了20多天,白鶴的心情特別好,嘴裡發出「咯咔咯咔」的歡叫聲,不停地拍打著雙翅。有時張厚義走累了,就讓兒子張橋新接替。訓練一周後,白鶴恢復了元氣,顯得神采飄逸,精神抖擻,可以重返藍天了。
1992年12月28日下午,張厚義帶著白鶴來到君山後湖放飛。入湖後的白鶴先是振動雙翅,然後前引長頸,後伸秀腿,在一聲聲「咯咔、咯咔」的歡叫聲中振翅飛翔,愈飛愈高。
沒想到第二天一早,白鶴卻又飛回了張厚義的家裡。此後,張厚義在保護區工作人員的陪同下,又先後在保護區的大西湖、錢糧湖、採桑湖三次放飛白鶴。可是,每次放飛後,白鶴都在第二天早上飛回張厚義家。三番幾次之後,張厚義沒轍了。經請示保護區領導同意,他收養了這只通人性重感情的白色精靈,並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飛飛」。
人鶴不了情
每天清晨,飛飛准時6點鍾起床,然後鼓羽亮翅,催主人起床。白天,張厚義去湖裡打魚,飛飛就在船兒前後翻飛,一會兒張開潔白的羽翼,低低盤旋在半空;一會兒又收起雙翅,落在船頭,安詳地看著主人撒網捕魚。到了晚上,飛飛就蜷縮在張厚義的腳下,把長喙伸到主人的膝下……
轉眼到了陽春三月,這個季節草長鶯飛,也是洞庭湖的候鳥開始飛回北方的時候。清明節那天,一群鶴飛經張家上空,見狀,飛飛一沖而起,躍過屋頂,飛向鶴群。但在天空盤旋了3圈以後,它又回到了地面。3天後,當又一群鶴飛過張家上空時,飛飛發出了幾聲凄婉的鳴叫之後,再次向高空飛去。張厚義一家聽到鶴鳴聲,從屋裡跑出來怔怔地望著遠去的飛飛。可幾分鍾後,飛飛又一次返回到了地面,落到張厚義的肩上,伸出長長的脖子,在主人的臉上來回摩挲著。看飛飛戀戀不舍的模樣,張厚義輕輕地撫摸著飛飛的頸脖,嗚咽著說:「去吧,你的同伴在等著你呢?」張厚義知道飛飛已到了求偶配對的時期,他憐愛地囑咐道:「別忘了冬天回來時帶個『媳婦』回來,讓我們也高興高興。」說完,他抱起飛飛拋向了天空。
飛飛北去後,張厚義心裡悵然若失。1993年11月的一天深夜,剛進入夢鄉的張厚義突然聽到屋頂的上空傳來幾聲清脆悅耳的鶴鳴聲。他連忙推醒老伴說:「飛飛肯定回來了。」老伴以為他想飛飛想壞了,又在說夢話,沒理會他,翻個身子又睡著了。可張厚義卻怎麼也睡不著……
第二天清晨,張厚義早早起了床。當他打開房門,兩只大白鳥嚯地從房前的蘆葦叢里徑直朝他沖來。張厚義驚喜地發現走在前面的正是他日夜思念的飛飛。見到張厚義後,飛飛伸長脖子,拍打翅膀,嘴裡不停地「咯咔咯咔」鳴叫,張厚義不禁熱淚縱橫,不停地撫摸著飛飛的脖子,訴說著久別的思念。親熱夠了後,張厚義注意到飛飛身後跟著的白鶴。這是一隻剛滿4歲的雌性白鶴。它通體雪白,喙和腳像火一樣紅亮,亭亭玉立,就像是一名青春美少女。張厚義對著飛飛連連誇獎道:「真有出息。」
張厚義在側房用木板和石棉瓦為它們搭了一個大鳥窩,並在上面鋪了厚實的稻草,還在門上貼了一個大「喜」字,作為它們的「洞房」。末了,張厚義和家人商量著給飛飛媳婦取名「小雪」。
在飛飛和小雪度蜜月的日子裡,張家人在每天的清晨和傍晚,均能看到它們歡樂的舞蹈表演。只見飛飛先輕舒兩翼,「咯咔」鳴叫幾聲後,便輕盈地踏著舞步走向小雪,圍著愛妻邊轉邊舞。小雪也緩緩張開雙翅,細挪腳步,輕巧地迎著丈夫翩翩起舞。舞到高潮時,夫妻喙對喙,上下輪流翻飛跳躍,引頸長鳴,彼此配合默契,彷彿一對出色的芭蕾舞大師。
「鶴舞漁家!」這個消息最後引起了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基波博士的關注。當時正在伊朗考察鶴類保護的阿基波博士接到報告後,立即偕同夫人專程趕到岳陽。當他和夫人在張厚義家欣賞到飛飛和小雪精彩絕倫的表演時,高興得手舞足蹈,阿基波博士緊緊地拉住張厚義的手說:「張先生,你太了不起了,我這次從美國到印度、伊朗,還沒有零距離觀看過一隻野生白鶴。而在你家,我卻欣賞到如此美妙的雙鶴舞蹈。這種野生白鶴的舞蹈表演在我致力於保護鶴類的20多年裡,還是第一次觀看到。」當他從隨行的保護區管理局領導那裡得知張厚義槍下救鶴的事跡後,連忙伸出手,緊緊地擁抱著張厚義,說:「張先生,你是保護白鶴的英雄,我代表國際鶴類基金會和國際鶴類保護協會向你表示衷心的感謝!」當天,他鄭重地向張厚義頒發了國際鶴類保護協會的徽章,正式吸納張厚義為會員。
為了觀察白鶴的習性,阿基波博士和夫人在張厚義家留了下來,直到過了1994年元旦才回國。在短短的10多天里,阿基波博士夫婦和張厚義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對白鶴更是戀戀不舍。後來,阿基波博士還多次打電話、寫信詢問飛飛和小雪的情況,並邀請張厚義到美國威斯康星州國際鶴類基金會總部參觀訪問。
白鶴大義救主
消息很快在八百里洞庭湖區傳開,一時間,人們紛紛趕來張厚義家觀看那對神奇的白鶴。
1994年元旦過後,心靈手巧的李霞平姑娘忍不住好奇心,多次前來張家觀看白鶴。每次,張厚義的兒子張橋新總是十分熱情地為她講解白鶴的舞蹈藝術和永不棄離的「婚姻」,他們因白鶴越談越投機,兩顆心也慢慢地靠近了。在候鳥返回洞庭湖的季節里,張橋新和李霞平牽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第二年,李霞平生了個可愛的小天使「張結」。
轉眼兩年過去了。飛飛和小雪有了愛情結晶——一隻身帶黃點的雄性小白鶴。張厚義對這個「重孫子」格外疼愛,還給它取了個「東東」的乳名。
在東東單獨放飛的季節里,小結結也能滿地飛跑了,聰明活潑的她與東東成了好朋友。每次小結結外出玩耍時,東東就不緊不慢地撲扇著翅膀隨著小主人前後翻飛。
1998年11月17日下午,結結在河邊採摘一朵漂亮的小花時,失足掉進了河裡。東東嚇得轉來轉去,嘴裡發出驚慌的鳴叫聲。此時,正在附近覓食的飛飛和小雪趕忙飛過來。見小主人落入水中,飛飛用喙碰了碰小雪,示意它與東東留下來看護小主人,自己則急忙朝主人家飛去。飛到家後,飛飛用嘴叼起張橋新和李霞平的褲管,狠勁地往外拉。見飛飛如此焦急的情形,張橋新夫婦頓感事情不妙,於是快步隨飛飛跑到河邊。一到河邊,見寶貝女兒已被河水卷著正沖往洞庭湖,李霞平嚇得臉色發白。張橋新急忙縱身跳入河中救起女兒。由於搶救及時,結結沒什麼大礙。待到孩子蘇醒過來,感動不已的李霞平一把抱住飛飛淚流滿面。
每到候鳥北飛的3月,張厚義的心情總是特別難受。他已經習慣了每天早上飛飛一家美妙的鶴鳴聲;習慣了夕陽西下時,小雪和著晚風翩翩起舞的身影。候鳥返北時,他不得不狠心轟趕,才能讓飛飛一家戀戀不舍地離去。
2000年3月,飛飛一家返北後,張厚義家恢復了寧靜。可是,直到10月候鳥再次現身湖區的時候,飛飛一家也杳無蹤影。每到傍晚時分,張厚義就拿出錄放機,沉浸在那清脆悠揚的鶴聲里和對飛飛一家的無限思念中……
2000年11月17日深夜,熟睡中的張厚義突然聽到寂靜的天空中傳來一陣陣歡快的鶴鳴聲,他以為自己又在夢中,翻過身又酣然睡去。誰知第二天一早,他推開門一看,只見自家屋邊的湖邊和蘆葦叢里白茫茫的一片,在一陣「咯咔咯咔」聲中,數百隻白鶴紛紛起飛,劃破長空,頓時天空一片雪白。突然,3隻白鶴離群朝張厚義直飛過來。飛飛一家又回來了,而且還帶來了數不清的白鶴和各種候鳥。
東洞庭湖來了數百隻白鶴的消息立即在國際濕地保護界引起轟動。要知道,此前,國際鶴類基金會宣布目前全世界只有320隻白鶴。很快,來自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日本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研究白鶴的專家和學者紛紛來東洞庭湖考察。喬治•阿基波博士也來了。經專家們近兩年的考察,發現東洞庭湖濕地棲息著900多隻白鶴,成為世界罕見的最大白鶴群。
2002年3月,飛飛沒有飛回北方,而是留在了張厚義家,這年,夏季多雨,一向溫馴可愛的飛飛一家突然顯得煩躁不安,食慾大大下降,有時連續數天不到張厚義家來棲息。7月4日凌晨,正當人們進入夢鄉時,飛飛一家突然拉警報似的在張厚義家的屋頂上空不停地尖叫,並猛力啄著張家的大門。飛飛一家反常的叫聲驚醒了張厚義,他匆忙起床開門,發現屋外已是汪洋一片。「發大水了。」張厚義連忙叫醒家人和鄰居。此時,村裡不少村民也被白鶴的尖叫聲驚醒了,大家紛紛收拾貴重物品乘船逃離。大夥剛上堤壩,張厚義回頭一看,整個村莊已淹沒在茫茫湖水之中……
白鶴挽救了300多人生命財產的消息傳出後,東洞庭湖區的人們開始視白鶴為幸運鳥。湖區規定,每年白鶴來東洞庭湖度冬時,人們不得掏鳥蛋、毀鳥窩,不得在白鶴棲居的湖面上捕魚打獵。這之後,東洞庭湖的白鶴愈來愈多,成了白鶴生長棲息的樂園。看著今日的成果,張厚義再次幸福地流淚,他沒想到自己12年前的一次偶然善舉,竟引來如此多的白鶴翩舞洞庭,讓這片沉寂之地重現生機。這位曾經的獵鳥高手終於用自己12年的努力洗刷了當年的愧疚。現在,他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洞庭湖永久地成為白鶴的快樂家園,讓那曾經槍聲不斷的歲月成為永遠的過去……
⑵ 我國瀕危滅絕的生物資料
一、 古樸國寶:大熊貓 英文: Giant Panda 學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貓時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 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目前總數僅僅1000隻,被列為. 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和「友誼使者」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選為自己的會徽標志。
二、仰鼻藍面:金絲猴 英名: 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學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把這個美人之名放到了金絲猴身上(請看金絲猴的學名)。 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在這個仰鼻猴屬中,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 三種金絲猴都是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川金絲猴為「易危」級(越南金絲猴為極危機)。 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可謂「樹倒猢猻散」!
三、 長江奇獸:白鰭豚 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學名:Lipotes vexlifer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沖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白鰭豚是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於1918年在洞庭湖採到首隻標本命名的,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記敘過它,如漢代的《爾雅》、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蒲松齡更在《聊齋》中有白秋練與暮生的愛情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鰭豚的化身。 白鰭豚已是一種註定要滅絕於我們手中的美麗傳奇的動物,它被國際保護人士稱為「活著的死物種」。目前人工飼養僅有一隻,名為「淇淇」。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污染都在威脅其生存。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四、中華之魂:華南虎 英名:Chinese Tiger 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華南虎雄性約重149—225千克,雌性約重90—12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淵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 我們連作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象徵的這種大貓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好我們自己嗎?虎的消失,將預示人類靈魂的失落。 虎有幾種奇異色形,如產於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產於中國河北省東陵的黑虎(已於19世紀末滅絕)及產於中國福建的藍虎(滅絕)。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五、東方之珠:朱䴉 英名:Crested Ibis 學名:Nipponia nippon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 .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䴉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朱䴉得以倖存,是由於洋縣深山裡有適應其存在的自然條件,一是濕地覓食條件,二食高樹營巢條件;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墳山而沒有濫砍山林,為這種奇異之鳥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機會。而朱䴉的高度瀕危,則與過度獵殺、森林銳減及廣泛施用農葯化肥有關。 據一個迷信的傳說,朱䴉的「 䴉」字從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種要絕種的鳥,因為它由「四」字和「哀」字組成,「死哀之鳥」怎能不絕?但洋縣人民不信邪,為保護朱䴉,他們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朱䴉覓食地,不施用農葯化肥、不捕捉泥鰍、蛙類,任由朱䴉來去。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六、 堪稱國鳥:褐馬雞 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後,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於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 褐馬雞雖名為雞,可羽色黑褐,油光瓦亮,生性更為驚人,勇猛善斗,寧死不屈。在山西龐泉溝褐馬雞自然保護區,農民們就曾見過褐馬雞與老鷹搏鬥的情景,二鳥扭成一團,滿地翻滾,鷹爪扼住雞脖,雞爪抓住鷹眼,兩敗俱傷,十分慘烈。正因為褐馬雞有勇猛好鬥精神,中國早在漢代就有將其尾羽裝飾武將帽盔以示英武的記載,東漢的虎賁中郎將,要以「鶡羽」做冠飾,曹*曾曰:「鶡雞猛氣、其斗於必死,令人以和褐雞為冠,像此也」。 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褐馬雞「**齊覓食,有被侵者直往奮斗,雖死憂不置」。(褐馬雞古語稱「鶡」)將其羽毛賜予武將的形式稱「鶡冠之制」。這種制度世代相襲,直至清朝,能被賜這種羽翎頂戴,乃是一種殊榮。褐馬雞在國際上與大熊貓齊名,被世界雉類協會放在其會徽上,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七、 孑遺物種:揚子鱷 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作為爬行動物,揚子鱷體長2米,善於游泳而棲息於水中,營巢在河湖淺灘、植被密生的草叢中,寒冬,揚子鱷卻鑽到地下洞之中蟄伏,穴深2—3米,帶有1—3個出口,穴頂有通氣小孔,洞窟是長達幾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內鋪枯木、雜草等,冬眠至4、5月份,揚子鱷出蟄 5、6月份進入繁殖期,7、8月份產卵,卵白如雞蛋,二個月後孵化出殼,出生小鱷十分虛弱,常受到其他動物威脅。 揚子鱷,主食螺、蛙、蝦、蟹、魚、及鼠、鳥等,遇上較大獵物,會以粗硬的尾巴擊打,飽食一頓可長時間不食。目前,由於長江下游濕地遭到嚴重破壞,河湖被圍成農田,野生數量極為罕見,人工繁殖相當成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一級保護動物。
八、 高原神鳥:黑頸鶴 英名:Black-necked Crane 學名:Grus nigricollis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雲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黑頸鶴的頸、尾、翅羽均為黑色,體灰白,頭上亦有紅頂,但不如丹頂鶴的明顯。 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雲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近年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 據國際鶴類基金會調查,西藏擁有中國亦既世界最大的黑頸鶴種群,估計達4000隻,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九、 雪域喋血:藏羚羊 英名:Tibetan Antelope 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於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對「藏羚絨披肩」即「沙圖什」的消費需求而刺激了偷獵者的謀財害命,另外,一些採金者也在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只的速度減少。為打擊盜獵,這幾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盜獵力量林業公安一直在為保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而戰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氂牛隊」,他們已經有兩位英雄為此獻身。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為偶蹄目、牛科,與已在中國本土剛剛滅絕半個世紀的高鼻羚羊親緣關系最近。藏羚羊又名「一角獸」,一個世紀前多達數百萬只。被藏民稱為大雁的朋友,它們在高原上奔跑如飛,狼也很難追上,但以汽車和槍支裝備起來的盜獵者卻可以成片的殺戮之。目前中國的藏羚羊不足7萬只,但年復一年、禁而不止的非法交易與屠殺使其數量直線下降,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
十、 失而復得:「四不象」麋鹿 英名:Pere David』deer 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 「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於歐洲,最後僅剩18頭,被養在英國烏邦寺,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1985年回歸到北京南海子,這是麋鹿這一物種的模式標本產地(1865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發現),這里也是原元、明、清皇家獵苑故地。麋鹿是濕地動物,由於對濕地生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 中國麋鹿從1985年首批回歸38頭,被放養於北京南海子的千畝鹿苑後,逐漸繁衍壯大,遷往長江之畔的湖北石首,從而成功完成回歸野外的「重引入」工程。另外,在江蘇大豐黃海之濱的麋鹿也蓬勃發展,加上全國20幾處動物園等飼養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經達到1300隻,麋鹿失而復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的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就,它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眾表達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之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重要範例。 麋鹿,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⑶ 瀕 臨滅絕的動物的資料
一、 古樸國寶:大熊貓 英文: Giant Panda 學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貓時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 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目前總數僅僅1000隻,被列為. 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和「友誼使者」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選為自己的會徽標志。
二、仰鼻藍面:金絲猴 英名: 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學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把這個美人之名放到了金絲猴身上(請看金絲猴的學名)。 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在這個仰鼻猴屬中,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 三種金絲猴都是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川金絲猴為「易危」級(越南金絲猴為極危機)。 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可謂「樹倒猢猻散」!
三、 長江奇獸:白鰭豚 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學名:Lipotes vexlifer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沖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白鰭豚是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於1918年在洞庭湖採到首隻標本命名的,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記敘過它,如漢代的《爾雅》、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蒲松齡更在《聊齋》中有白秋練與暮生的愛情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鰭豚的化身。 白鰭豚已是一種註定要滅絕於我們手中的美麗傳奇的動物,它被國際保護人士稱為「活著的死物種」。目前人工飼養僅有一隻,名為「淇淇」。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污染都在威脅其生存。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四、中華之魂:華南虎 英名:Chinese Tiger 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華南虎雄性約重149—225千克,雌性約重90—12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淵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 我們連作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象徵的這種大貓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好我們自己嗎?虎的消失,將預示人類靈魂的失落。 虎有幾種奇異色形,如產於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產於中國河北省東陵的黑虎(已於19世紀末滅絕)及產於中國福建的藍虎(滅絕)。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五、東方之珠:朱䴉 英名:Crested Ibis 學名:Nipponia nippon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 .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䴉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朱䴉得以倖存,是由於洋縣深山裡有適應其存在的自然條件,一是濕地覓食條件,二食高樹營巢條件;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墳山而沒有濫砍山林,為這種奇異之鳥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機會。而朱䴉的高度瀕危,則與過度獵殺、森林銳減及廣泛施用農葯化肥有關。 據一個迷信的傳說,朱䴉的「 䴉」字從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種要絕種的鳥,因為它由「四」字和「哀」字組成,「死哀之鳥」怎能不絕?但洋縣人民不信邪,為保護朱䴉,他們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朱䴉覓食地,不施用農葯化肥、不捕捉泥鰍、蛙類,任由朱䴉來去。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六、 堪稱國鳥:褐馬雞 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後,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於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 褐馬雞雖名為雞,可羽色黑褐,油光瓦亮,生性更為驚人,勇猛善斗,寧死不屈。在山西龐泉溝褐馬雞自然保護區,農民們就曾見過褐馬雞與老鷹搏鬥的情景,二鳥扭成一團,滿地翻滾,鷹爪扼住雞脖,雞爪抓住鷹眼,兩敗俱傷,十分慘烈。正因為褐馬雞有勇猛好鬥精神,中國早在漢代就有將其尾羽裝飾武將帽盔以示英武的記載,東漢的虎賁中郎將,要以「鶡羽」做冠飾,曹*曾曰:「鶡雞猛氣、其斗於必死,令人以和褐雞為冠,像此也」。 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褐馬雞「**齊覓食,有被侵者直往奮斗,雖死憂不置」。(褐馬雞古語稱「鶡」)將其羽毛賜予武將的形式稱「鶡冠之制」。這種制度世代相襲,直至清朝,能被賜這種羽翎頂戴,乃是一種殊榮。褐馬雞在國際上與大熊貓齊名,被世界雉類協會放在其會徽上,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七、 孑遺物種:揚子鱷 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作為爬行動物,揚子鱷體長2米,善於游泳而棲息於水中,營巢在河湖淺灘、植被密生的草叢中,寒冬,揚子鱷卻鑽到地下洞之中蟄伏,穴深2—3米,帶有1—3個出口,穴頂有通氣小孔,洞窟是長達幾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內鋪枯木、雜草等,冬眠至4、5月份,揚子鱷出蟄 5、6月份進入繁殖期,7、8月份產卵,卵白如雞蛋,二個月後孵化出殼,出生小鱷十分虛弱,常受到其他動物威脅。 揚子鱷,主食螺、蛙、蝦、蟹、魚、及鼠、鳥等,遇上較大獵物,會以粗硬的尾巴擊打,飽食一頓可長時間不食。目前,由於長江下游濕地遭到嚴重破壞,河湖被圍成農田,野生數量極為罕見,人工繁殖相當成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一級保護動物。
八、 高原神鳥:黑頸鶴 英名:Black-necked Crane 學名:Grus nigricollis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雲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黑頸鶴的頸、尾、翅羽均為黑色,體灰白,頭上亦有紅頂,但不如丹頂鶴的明顯。 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雲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近年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 據國際鶴類基金會調查,西藏擁有中國亦既世界最大的黑頸鶴種群,估計達4000隻,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九、 雪域喋血:藏羚羊 英名:Tibetan Antelope 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於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對「藏羚絨披肩」即「沙圖什」的消費需求而刺激了偷獵者的謀財害命,另外,一些採金者也在對其肆意殺戮,致使生活在生命極限的高寒地區的藏羚羊正以一年近萬只的速度減少。為打擊盜獵,這幾年青海、新疆、西藏的反盜獵力量林業公安一直在為保衛藏羚羊等野生動物而戰斗,其中的佼佼者即「野氂牛隊」,他們已經有兩位英雄為此獻身。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為偶蹄目、牛科,與已在中國本土剛剛滅絕半個世紀的高鼻羚羊親緣關系最近。藏羚羊又名「一角獸」,一個世紀前多達數百萬只。被藏民稱為大雁的朋友,它們在高原上奔跑如飛,狼也很難追上,但以汽車和槍支裝備起來的盜獵者卻可以成片的殺戮之。目前中國的藏羚羊不足7萬只,但年復一年、禁而不止的非法交易與屠殺使其數量直線下降,目前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
十、 失而復得:「四不象」麋鹿 英名:Pere David』deer 學名:Elaphurus davidianus 「四不象」為麋鹿的俗名,它是做為中國特有的濕地鹿類,曾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的,幸有少量存於歐洲,最後僅剩18頭,被養在英國烏邦寺,經過一個世紀的養護,種群才得以恢復。1985年回歸到北京南海子,這是麋鹿這一物種的模式標本產地(1865年被法國傳教士大衛發現),這里也是原元、明、清皇家獵苑故地。麋鹿是濕地動物,由於對濕地生境的適應,而形成特殊的形態,即所謂的「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 中國麋鹿從1985年首批回歸38頭,被放養於北京南海子的千畝鹿苑後,逐漸繁衍壯大,遷往長江之畔的湖北石首,從而成功完成回歸野外的「重引入」工程。另外,在江蘇大豐黃海之濱的麋鹿也蓬勃發展,加上全國20幾處動物園等飼養的麋鹿,至2001年初,已經達到1300隻,麋鹿失而復得、重引入的成功是向國際社會展示的中國保護野生動物的成就,它既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活的教材,也是向公眾表達人與自然協調發展之可能性與必要性的重要範例。 麋鹿,為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Sample Text
⑷ 青島有瀕臨滅絕的動物嗎
一、 古樸國寶:大熊貓 英文: Giant Panda 學名:Ailurpoda melanolenca 大熊貓時一種以食竹為主的食肉目動物,不僅集珍稀、瀕危、特產於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稱。與其同時代的古動物劍齒虎、猛獁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襲而滅絕,惟有大熊貓因隱退山谷而遺存下來。現僅分布於中國四川、陝西、甘肅約40個縣境內的群山疊翠的竹林中,過著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傳說中,過去大熊貓是白色的,在一次動物葬禮上,為表達哀思,它們把煤灰塗在胳膊上,相互擁抱後,形成了延至後背的黑色,擦眼淚又染黑了眼眶…….這當然是杜撰,但大熊貓與許多動物一樣,生存狀況十分可悲,處在滅絕的邊緣。 原因無非是人類活動范圍擴大,使其退縮於山頂,呈孤島化分布,食物與配偶資源貧乏,近親繁殖嚴重、體質下降、抗病力弱。目前總數僅僅1000隻,被列為. 一級保護動物,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物種」。作為中國的「國寶」和「友誼使者」被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WWF)選為自己的會徽標志。 二、仰鼻藍面:金絲猴 英名: Snnb-nosed Golden Monkey 學名:Rhinpitheius roxellanae 中國金絲猴包括川、滇、黔三種,因滇金絲猴遠居滇藏的雪山杉樹林,數量僅千餘只,黔金絲猴僅見於貴州梵凈山,數量才700多隻,大家比較熟悉的當屬川金絲猴,川金絲猴,布於四川、陝西、湖北及甘肅,深居山林,結群生活。背覆金絲「披風」,攀樹跳躍、騰挪如飛。金絲猴剛被命名時,因其仰鼻金發,使動物學家愛德華先生聯想起歐洲十字軍司令的翹鼻金發的夫人洛克安娜,於是,他便把這個美人之名放到了金絲猴身上(請看金絲猴的學名)。 金絲猴為靈長目、猴科、仰鼻猴屬。在這個仰鼻猴屬中,還有一支中國以外的金絲猴家族,即越南仰鼻猴,這是一種小型、黑色腹及四肢內側淺黃的長尾素食猴子,1910年才被發現,曾失蹤半個世紀,到1989年才又發現,僅有200隻,棲息於越南北部。 三種金絲猴都是一級保護動物,滇金絲猴和黔金絲猴是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瀕危」級,川金絲猴為「易危」級(越南金絲猴為極危機)。它們都面臨盜獵、伐木、毀林開荒、生境退縮的威脅,可謂「樹倒猢猻散」! 三、 長江奇獸:白鰭豚 英名:Yangtze river dolphin 學名:Lipotes vexlifer 白鰭豚為中國長江中下游的特有水獸,全球豚類有70多種,淡水僅5種,中國僅此一種淡水鯨。分布狹窄,比大熊貓更古老、更稀少。白鰭豚體態嬌美、皮膚滑膩、長吻似劍、身呈紡錘。眼小如豆、耳小像針,上下頜密布小牙130多顆,頭頂左上方有一圓形鼻孔,每隔20秒出水換一次氣,雖然視聽能力欠佳,但聲納系統發達,對超聲波的回聲定位能力是任何現代潛艇所望塵莫及的,當群體被沖散後,它們利用高頻率的聲納可與在十幾公里外的同伴取得聯系。 白鰭豚是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於1918年在洞庭湖採到首隻標本命名的,實際上中國人早就記敘過它,如漢代的《爾雅》、明代的《本草綱目》。清代蒲松齡更在《聊齋》中有白秋練與暮生的愛情故事,白秋練就是白鰭豚的化身。 白鰭豚已是一種註定要滅絕於我們手中的美麗傳奇的動物,它被國際保護人士稱為「活著的死物種」。目前人工飼養僅有一隻,名為「淇淇」。長江的圍湖造田、有害漁具、修閘建壩、繁忙的航運、漁業及嚴重的污染都在威脅其生存。已經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極危」物種,也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四、中華之魂:華南虎 英名:Chinese Tiger 學名: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華南虎的英文為「中國虎」,是我國特有的亞種,原為中國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型較小,但資格最老的一個虎種。全球的虎僅有一種,均產於亞洲,上個世紀尚有8個亞種:孟加拉虎、東北虎、爪哇虎、華南虎、裏海虎、巴厘虎、蘇門達臘虎,但後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中國的新疆虎(尚未搞清屬於哪個亞種)是在20世紀初滅絕的。 華南虎雄性約重149—225千克,雌性約重90—120千克,個頭雖然不是最大,但對華夏民族文化的影響可謂淵遠流長,人們談虎色變、畏虎、敬虎,認為「老虎吃人」的心理根深蒂固。但結果是,老虎幾乎被人類吃光了。華南虎正處於垂危狀態,野外數量約20隻,呈孤島分布,且捕食對象稀缺。人工飼養下的50隻呈嚴重近親,退化現象十分明顯。 我們連作為具有民族精神「虎虎有生氣」「龍騰虎躍」象徵的這種大貓都保護不了,還能保護好我們自己嗎?虎的消失,將預示人類靈魂的失落。 虎有幾種奇異色形,如產於印度中央邦雷瓦的白虎、產於中國河北省東陵的黑虎(已於19世紀末滅絕)及產於中國福建的藍虎(滅絕)。華南虎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為「瀕危」級別,中國一級保護動物。 五、東方之珠:朱䴉 英名:Crested Ibis 學名:Nipponia nippon 要問中國最珍稀的鳥是什麼,那朱䴉應當名列前茅。這種被動物學家譽為「東方明珠」的美麗涉禽是一種人們一度認為已經滅絕的鳥類,它們原是東亞地區的特產鳥類,僅在中國、朝鮮、 .及俄羅斯有分布,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都失去了蹤影。難道朱䴉真的消失了嗎?七十年代後期,中國鳥類學家開始尋找朱䴉,1981年終於在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2窩共7隻朱䴉,轟動了世界。 朱䴉得以倖存,是由於洋縣深山裡有適應其存在的自然條件,一是濕地覓食條件,二食高樹營巢條件;這里的百姓因敬重祖宗的墳山而沒有濫砍山林,為這種奇異之鳥的一息尚存提供了機會。而朱䴉的高度瀕危,則與過度獵殺、森林銳減及廣泛施用農葯化肥有關。 據一個迷信的傳說,朱䴉的「 䴉」字從字面一看就知是一種要絕種的鳥,因為它由「四」字和「哀」字組成,「死哀之鳥」怎能不絕?但洋縣人民不信邪,為保護朱䴉,他們付出了巨大代價,在朱䴉覓食地,不施用農葯化肥、不捕捉泥鰍、蛙類,任由朱䴉來去。新世紀初,朱䴉在中國的數量已達248隻,可以說已經擺脫了滅絕、甚至高度瀕危的厄運。IUCN紅皮書「瀕危」級。 六、 堪稱國鳥:褐馬雞 英名:Brown Eared Pheasand 學名: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 褐馬雞是一種產於中國山西龐泉溝、河北小五台山及北京門頭溝的珍禽,因耳部由兩個雪白的耳羽,好似長角,或有人稱之為角雞或耳雞。尾羽上翹後,披散垂下,如同馬尾,故名馬雞,馬雞屬共有4種,均產於中國,既藏馬雞、白馬雞、藍馬雞和褐馬雞。 褐馬雞雖名為雞,可羽色黑褐,油光瓦亮,生性更為驚人,勇猛善斗,寧死不屈。在山西龐泉溝褐馬雞自然保護區,農民們就曾見過褐馬雞與老鷹搏鬥的情景,二鳥扭成一團,滿地翻滾,鷹爪扼住雞脖,雞爪抓住鷹眼,兩敗俱傷,十分慘烈。正因為褐馬雞有勇猛好鬥精神,中國早在漢代就有將其尾羽裝飾武將帽盔以示英武的記載,東漢的虎賁中郎將,要以「鶡羽」做冠飾,曹*曾曰:「鶡雞猛氣、其斗於必死,令人以和褐雞為冠,像此也」。 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褐馬雞「**齊覓食,有被侵者直往奮斗,雖死憂不置」。(褐馬雞古語稱「鶡」)將其羽毛賜予武將的形式稱「鶡冠之制」。這種制度世代相襲,直至清朝,能被賜這種羽翎頂戴,乃是一種殊榮。褐馬雞在國際上與大熊貓齊名,被世界雉類協會放在其會徽上,許多動物學家建議,應把褐馬雞定為中國國鳥。目前,褐馬雞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瀕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七、 孑遺物種:揚子鱷 英名:Chinese Alligator 學名:Alligator sinensis 揚子鱷是中國唯一的鱷種。全球鱷魚共有25種,中國只有灣鱷和揚子鱷。但是作為體型最大的鱷(10米長),灣鱷早已在幾百年前滅絕了,而揚子鱷現為我國特有,也是從遠古北方僅存的唯一分布在溫帶的孑遺種類。作為爬行動物,揚子鱷體長2米,善於游泳而棲息於水中,營巢在河湖淺灘、植被密生的草叢中,寒冬,揚子鱷卻鑽到地下洞之中蟄伏,穴深2—3米,帶有1—3個出口,穴頂有通氣小孔,洞窟是長達幾米到20米不等的隧道,內鋪枯木、雜草等,冬眠至4、5月份,揚子鱷出蟄 5、6月份進入繁殖期,7、8月份產卵,卵白如雞蛋,二個月後孵化出殼,出生小鱷十分虛弱,常受到其他動物威脅。 揚子鱷,主食螺、蛙、蝦、蟹、魚、及鼠、鳥等,遇上較大獵物,會以粗硬的尾巴擊打,飽食一頓可長時間不食。目前,由於長江下游濕地遭到嚴重破壞,河湖被圍成農田,野生數量極為罕見,人工繁殖相當成功。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極危級」 。一級保護動物。 八、 高原神鳥:黑頸鶴 英名:Black-necked Crane 學名:Grus nigricollis 黑頸鶴是世界上唯一一種高原鶴類,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神聖的大鳥,也是世界十五鶴中被最晚記錄到的一種鶴,它是俄國探險家普熱爾瓦爾斯基於1876年在中國青海湖發現的。黑頸鶴夏季在西藏繁殖,冬季遷至雲貴越冬,少數還飛越喜馬拉雅山至不丹越冬。黑頸鶴的頸、尾、翅羽均為黑色,體灰白,頭上亦有紅頂,但不如丹頂鶴的明顯。作為高原草甸沼澤棲息的鳥類,本來在「高處不勝寒」的雲貴藏生活、遷飛,與世無爭。可近年人類對濕地的開發,抽干沼澤使這些高原涉禽正面臨喪失家園的威脅。 據國際鶴類基金會調查,西藏擁有中國亦既世界最大的黑頸鶴種群,估計達4000隻,目前已經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易危級,一級保護動物。 九、 雪域喋血:藏羚羊 英名:Tibetan Antelope 學名:Pantholops hodgsonii 藏羚羊,近年極受世人矚目,主要原因是由於1980年以來西方時裝界
⑸ 徐秀娟是哪個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扎龍屯的一個養鶴世家。她爸爸是扎龍保護區一位鶴類保護工程師,媽媽也曾在扎龍保護區養鶴10年。徐秀娟小時候常幫著父母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
1981年,因當地中學高中停辦,17歲的徐秀娟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和爸爸一起飼養鶴類,成為我國第一位養鶴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頂鶴、白枕鶴、衰羽鶴等珍禽飼養、放牧、繁殖、孵化、育雛的全套技術,她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阿其波爾德博士的稱贊。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費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盡管學校考慮到她的實際困難,為她減免了一半學費,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錢的伙食,一直靠饅頭就鹹菜維持每天的緊張學習。第二學期,因交不出學費,生活又難以為繼,她曾背著老師和同學,數次獻血換來一些錢來維持學業。後來,她又決定把兩年的學業壓縮在一年半內完成。經過艱苦的努力,最後考試11門功課中10門功課成績為「優」或在85分以上。這期間,她還自學了英語。她靠獻血換錢的事,是她去世後,人們在她用英語寫下的幾頁日記里發現的。
1986年,徐秀娟遠赴丹頂鶴的遷徙越冬地、正在籌建中的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啥也沒帶,就帶著三枚鶴蛋上路了。這是秀娟帶給鹽城保護區的一份禮物,3隻鶴蛋對她來說是3隻未來的小鶴。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個人造革包、一個暖水袋、半斤脫脂棉、一個體溫計來照料著那3隻鶴蛋。蛋裝在人造革包里,溫度、濕度只要稍有變化,小鶴就孵出不來了。如果火車上斷了開水,她就得把鶴蛋貼肉揣在懷里,因為人的體溫正好是37度左右。就這樣一路火車一路汽車,小雛鶴最後破殼而出。那3隻小鶴分別被秀娟叫做龍龍、丹丹和莎莎。
沒有人知道,對那3枚鶴卵秀娟付出了怎樣的關愛;但是人們知道,在美國進口的最先進的孵化器里,也死過小鶴。
經過83個日日夜夜的細心照料,3隻小鶴終於展翅飛向了藍天。
徐秀娟深深地愛著這些生靈,鶴已經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從家裡趕往鹽城,與她同行的還有從內蒙古帶來的兩只天鵝。她叫它們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車,迎接她的卻是丹丹的死訊。這是她最心疼的一隻鶴。丹丹一隻腿有毛病,走起路來就像跳一樣。秀娟帶它到野外捉蟲子時,它對秀娟特別親近。
沒有人知道在那種情況下,秀娟流了多少淚。
因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養護了它8天,黎明康復了,她卻病倒了。病還沒好,她又經歷了一次打擊。她萬沒想到,龍龍會在打針時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記里說:從沒在人面前這樣哭過,丹丹去了,龍龍也去了,可憐的莎莎嚇得轉身就逃,我難以平靜。
黎明身體康復後,和牧仁在復堆河裡洗澡嬉戲,因玩得過於高興兩只天鵝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們兩天兩夜。9月16日,人們在復堆河裡發現了秀娟。她的身體蜷縮著,彷彿還在為丟失天鵝而內疚,為丹丹、龍龍的死而自責。
9月18日,白天鵝黎明和牧仁飛了回來,可它們再也見不到挽救過它們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們看見1000多人聚在一起舉行了一個儀式。那天,天空中還出現了日全食。
徐秀娟去世時只有22歲。
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護鶴天使,江蘇鹽城和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修建了紀念館、紀念碑,宣傳徐秀娟的事跡,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
20年後,一部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主持拍攝的影片《鶴鄉情》將真實記錄她的故事,以喚起更多的人對環保事業的熱愛。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辦公廳主任劉友賓說,徐秀娟的事跡感染了很多人,使他們加入到中國環保公益事業的隊伍中來。徐秀娟犧牲後被追認為「中國環保英雄」,江蘇鹽城以及齊齊哈爾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為她修建了紀念館和紀念碑。很多人提起她仍然會親切地喚她「仙鶴姑娘」,人們仍會經常唱起以她的事跡創作的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⑹ 關於某某人的環保故事
中廣網貴州分網12月15日消息 「海子」和「澤鬧」是草海村民的土話。海子,就是草海,據說當地人喜歡把小的東西都稱為「子」,在當地人心中草海就是一個縮小的海洋,所以叫海子。澤鬧,就是黑頸鶴,有村民說它喜歡呆在沼澤地,又愛叫喚,熱鬧得很,所以叫澤鬧。
早就聽說過有關草海的環保故事,在黑頸鶴來草海過冬的日子,記者趕到那裡,恰好是當地環保員到草海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例行匯報的日子,14個草海環保員數了兩個多月,他們驚奇地發現,今年來草海過冬的黑頸鶴竟有846隻。
「前年是768隻,去年是754隻,今年是來得最多的一次,」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處長余永清說,「黑頸鶴越來越喜歡我們草海了。」
「哪個來保護我們」
草海具有環境破壞和人鳥沖突的歷史。草海在50年代部分放水,然後於1972年湖水幾乎全被放干。在1956年到1982年之間,草海集水域內的森林覆蓋率由36%降至10%。到70年代末,濕地和水鳥幾乎全部喪失。1975年,只有35隻黑頸鶴在草海越冬。1982年,草海湖水得到恢復,大量黑頸鶴和其他水禽又重返草海,但回升的水位淹沒了當地農民新辟的農田。到1991年,農民通過挖溝、抬高土地的方式把大片沼澤變為農田,黑頸鶴等失去了覓食環境,而靠草海近的村民也把到草海打漁作為主要的生活來源,搶奪走了黑頸鶴的主要食物之一。為了保護黑頸鶴,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最初實行了對村民禁漁的方式。
曾在草海國家級保護區管理處工作了近二十年的管毓和,在回憶最初的保護工作時,給記者講述了有關禁漁的故事。
「那是在1987年,我們到江家灣收漁網的時候。為了不被農民發現,我們半夜就坐著兩條船進去了。網收到船上後,天也亮了,這時候,七、八條農民的船向我們劃來,把我們圍住,還將我們往岸邊趕。」
「我們被迫上了岸,有的農民還從我們背後扔泥巴,可回頭一看,扔泥巴的人早被其他的農民掩護起來。看到我們收在船上的漁網,帶頭的農民就質問道,「魚拿給澤鬧吃,我們吃哪樣?你們要保護澤鬧,哪個來保護我們?」
「那次我們被圍了一整天,水都沒喝上一口。後來,領頭的八個農民被當地公安局拘留了。可當他們放出來的時候,江家灣整村的人親自到派出所的門口來迎接,給他們披紅掛綠,還放鞭炮,讓人感覺他們就是村裡的英雄一樣。」
「還有一次,草海管理處的宣傳車到東山辦事處的王家院子放電影,進行禁漁的宣傳。午夜12點過才放完電影,工作人員開車往回走的時候,在出村不到一公里的路口中間,一塊橫放著約500公斤重的大石頭擋住了去路,大家下車去准備搬開石頭時發現石頭上面有一泡大便,無奈之下,大家共同使出吃奶的力氣才慢慢地把石頭挪到路邊。挪石頭的同時,大家都喘著粗氣聞夠了那泡屎的臭味。在回管理處的路上,大家默不著聲,可誰都感覺到村民的對抗情緒越來越重。」
那些生活在海子邊的村民,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草海的天然資源來維持他們的生存。據管理處的統計,1984年草海當地農民的現金收入一年平均不到250元。「民以食為天」,海子邊的耕地、海子里的魚蝦,是農民們的主要生活來源,他們祖祖輩輩都是靠草海生存的。
「在當地村民的溫飽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時候,讓他們放棄自己的衣食,去保護環境、保護黑頸鶴,這是行不通的。最終的結果就是造成農民對環保工作的敵視,與環保人員的對立。」管毓和分析說。
「說來還有點好笑,當時賣魚的農民如果知道你是管理處的人,他是堅決不會把魚賣給你的。」
其實每一次沖突的背後,環保人員也在思考,保護了鳥卻忽視了人的環保方式,是否能給草海帶來「安寧」?是不是該換一種方式來解決人鳥爭食的矛盾?
在國際鶴類基金會、國際漸進組織、國際樂施會、福特基金會等機構的幫助下,從1993年起,管理處開始採用一種全新的環保模式來保護草海,「把農戶放在保護和發展的中心,農戶是保護和發展的主體」,這是對過去狹義的「以物為中心」的保護觀念的挑戰。
換句話說,就是把自然保護和農村發展結合起來,讓農民參與環保。當然,這種方式的前提是:讓草海邊的人擺脫貧困。
有了啟動金以後
記者來到祖文芬家時,天上飄著毛毛雪,祖文芬身穿一件紅色的滑雪衫,這算是當地少有的裝束。祖文芬家住的是六「空」的大磚房,客廳里擺著彩電、音響、電飯鍋……電視櫃上還貼著時髦的F4的畫片。
祖文芬今年39歲,從白家嘴子嫁到大馬城村劉家巷?熏這里是草海邊的一個小村落。原來她家是劉家巷最貧困的一戶,五口之家只有一間瓦房,兩、三畝地,主要靠做臨工維持生活,日子過得艱難。大女兒小學畢業時,在全班考了第一,但家裡缺錢不能讓她繼續讀書。
「大概在五年前,在村民大會上要選幾家最窮的來搞個項目,說是可以得『扶貧款』。結果全村人選了十家,我們就是一家。」
其實,祖文芬說的項目就是參與式環保中的漸進項目。她聽說要拿到那筆錢,首先要自己想好這錢用來做什麼,最好是可以賺錢的。於是她想到了在娘家學過的做豆腐的手藝。「其實以前我就想做的,但是沒有本錢。」
祖文芬在拿到了首期410元的漸進啟動資金後,買了些磚和水泥,修了灶,添置了鍋、簸箕等工具,買了50斤豆子。第二天清早,她和丈夫、女兒一起做了第一鍋豆腐,而且在一上午的時間就把做好的豆腐賣完了,算下帳來,當天凈賺了8塊8。
從一天做一鍋到後來的一天做兩鍋,從一次只買50公斤豆子開始,祖文芬做出的豆腐不僅在本村賣,還背到其他村子去賣,平均每天能賺20元。到了夏天,祖文芬還做豌豆涼粉來賣,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賣到四、五十塊錢。一年下來,不僅豆腐賣得好,因為豆渣可以喂豬,豬也養得比以前多了。她家一年中賣了20頭豬,收入8000元錢。
因為當初家裡沒錢,祖文芬大女兒的學業被耽誤了一兩年,不過現在她已經讀到了初三,而且成績還不錯。「能讀下去,我當然讓她繼續讀下去,現在文化重要了。」
作為漸進戶,祖文芬還參加了管理處對漸進小組成員的培訓。「他們教我們記帳,還教我們要保護海子和澤鬧。」2000年底,草海管理處又到村裡開展基金項目,祖文芬被村民選進了基金管理委員會,為了表達對管理處的感謝,祖文芬同其他三名基金管委會的婦女商量,為了保護草海,決定發動全村人收回張家山來種樹。
漸進組織的目標是幫助窮人發展。確定漸進小組,首先要評估出村裡最窮的農戶,3到5人組成一個漸進小組,往往是一個家庭。每個漸進小組要接受培訓,填寫計劃書,然後得到50美元贈款。3個月內項目工作時間為1000小時以上並產生利潤的成功小組,可得到餘下的50美元贈款,用於持續發展。漸進小組必須把至少20%的盈利存起來用於擴大事業。
據有關調查表明,隨著參與漸進項目農戶收入的增加,他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消費結構發生了變化。農民在調查中說,「過去大多數男人抽的煙是8塊1條的『草海牌』,少數可以抽10塊1條的『勝河牌』。現在,多數男人可以抽『勝河牌』,有時候上街為了生意還抽16塊1條的『弛牌』。女人買金項鏈和金戒指的也多了。」
由於漸進項目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婦女走出家庭,從事非農業生產活動,家庭成員的作用發生了很大轉變。管理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漸進啟動資金適於做小生意,許多男人覺得拉不下臉面來,都是讓女人出來做這些小生意。在江家灣得到小額資助的12戶人家中,有6戶就是由婦女支配使用贈款的。
如果祖文芬沒有最初的那筆啟動資金,很可能現在她還在為家裡的開支和孩子學費發愁,哪裡還有這份「閑心」去考慮種樹、保護海子?
包穀籽籽當選票
記者遇到潘士科時,並不在他的簸箕灣,而是在進草海邊另一個村落朱家灣的泥巴路上。「我來和他們談蔬菜運到貴陽賣的事情。我們村的路是新修的,不沾泥巴,車子可以開進去。」
潘士科和草海保護有關的身份,是草海東側的簸箕灣村基金第一小組組長。「村民總共選了五次,我每一次都沒有被選下來。
「那看來你是個辦事公正的人嘍?」潘士科這時露出謙虛的笑容,多少還帶有點不好意思。旁邊管理處處長余永清接過話來,「那還用說,他們村可是投包穀籽籽把他選出來的。」
由於漸進戶的面窄,草海地區的貧困面又太大,管理處就考慮在漸進戶之外,再設立一個小額貸款性質的、有更多農戶參加的村基金。1993年,貴州省環保局與國際漸進組織、國際鶴類基金會在美國簽署了一個項目協議書,每成功一個漸進小組,由鶴類基金會配套贈款100美元,省政府提供33美元,漸進戶提供25美元。即成功一個漸進戶,就要產生158美元的村基金。
管毓和在貴陽時就告訴記者,當初搞村基金的時候,首先有幾個難題擺在面前:「基金由誰來管?」「用什麼方式來管?」「如何保證基金不流失?」他們曾做過調查,在海邊村,村委會就提出要來管理基金,開公司,賣肥料給農民。農民馬上提出疑問:公司賺的錢歸誰,貼了本又找誰呢?農民不接受這樣的運作方式。
「參與式」是管理處經過調查研究後最終採取的基金運作方式,由當地村民自己選出管理者,協調還貸利息、還貸周期、利息的使用。
潘士科說:「我們簸箕灣那時候把村民推選出的候選管理人寫在一張紙上,然後發包穀籽籽給每個村民,你要選哪個就把你的包穀籽籽放在哪個的名字下面。」
「為什麼不舉手?因為舉手就知道你選誰了,得罪人。」「就是無記名投票的意思吧?」「對,就是這個意思。」
簸箕灣的村基金是1998年開始的,當時的本金有一萬多元,後來每戶又集資50元,現在分成三個村民小組。每戶都可以借錢。借出來的錢村民用來買肥料、種子,也有用來做小生意的。簸箕灣的還款周期是3到4個月。潘士科說,「貸款基本都能還清,還清的農戶還可以繼續貸。我們的利息是3%,一年下來後分給各家各戶。」
「後來,我們做了村級規劃,在管理處的幫助下,我們列出了7、8條簸箕灣的規劃項目,然後又由村民投包穀籽籽,看哪個項目得票多,來決定項目的重要性。我們先把進村的路修好,又把村裡的水井搞了改造,人畜分飲。還搞了900平方米的水禽繁殖基地,用水泥柱和鐵絲網圍起,不準人和家畜進去,每家都排了值班。我們村還修了觀鳥台。」潘士科告訴記者。
「參與式」把平等的觀念引入到村民腦子里,他們開始意識到,在環保問題上,村民與村幹部是平等的,村民與環保人員也是平等的。村民對村裡有關環保項目的決定,早已形成全村投票表決的習慣。在這樣的過程中,村民自然而然的成為保護草海的主人。
「保護環境才能得扶貧」
朱錫勇是草海邊上的農民,戶籍在威寧縣草海鎮朱家灣菱角組,「我就是一個地道的草海人。」朱錫勇這樣說自己。然而,朱錫勇還有另外一個角色--草海環保員。
今年已是朱錫勇當環保員的第11個年頭。作為草海14個農民環保員之一,初中畢業的他算是個文化人。用朱錫勇自己的話來說,能被村民選為環保員,就是因為———愛鳥。
「我從小就喜歡鳥,見到受傷的黑頸鶴,我都送到管理處,不管有沒有獎金。」朱錫勇告訴記者,「送鳥多了,管理處還給我發了筆記本和筆。」1992年,當村民選環保員時,朱錫勇幾乎是全票通過,此後,他每月有80元的工資,負責看鳥、數黑頸鶴和宣傳環保。
「黑頸鶴很聰明,它夜宿的地方總是選在人不好靠近的地方。不過,像我們農民打扮的村民它都混得眼熟了,所以它一般不害怕背著農具的村民。要是拿著照相機的人一靠近,它就會很快飛走。」
朱錫勇的父親就是個業余環保員,「我和父親不一樣,他只會認鳥、數鳥,而我還會趁著村裡辦紅白喜事時,給村民講環保知識,我說野生動物不是哪家的,不能打不能偷,打死要判幾年。」
草海的環保員是個「費力不討好」的差事,經常要幹些「得罪」村民的事。朱錫勇說:自從當上環保員後,每天都會有人找他的麻煩,哪家的菜被澤鬧吃了,就找他賠,他要不賠,村民們就去找鳥算帳。「開始村民以為是我在和他們作對,跟我天天就像吵架一樣。」朱錫勇說。
然而,就是在經歷了一次次吵架、爭論後,村民漸漸接受了朱錫勇,也接受了他所帶來的愛鳥思想。
出於對朱錫勇工作的獎勵,1996年他得到了國際環保組織的600元贈款,他拿這筆錢買了一台傻瓜相機,為村民照相一年掙了幾千元,然後轉行做起了蔬菜生意,蓋了新房、買了手機。「想想原來我家全部家產都不值100元。」朱錫勇說。
「這么多年,我和村民都悟出一個道理:保護好環境才能得扶貧,保護不好,就得不到扶貧。」海子邊出生,海子邊長大的朱錫勇,他的生活其實就是草海環保變遷的縮影。
農民義務環保員是1986年開始組建的,當時是10人,「都是從各個村寨挑選的,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影響力的農民代表。」余處長說。
後來,環保員隊伍不斷壯大,一些有高中、中專文化水平的農民加入,而他們的職責也從最初的宣傳環保知識、觀察草海鳥類、制止破壞環境行為發展到參與漸進戶選定、基金組監督管理等事務。
在環保員的影響和帶領下,他們的親戚、朋友……一大批村民主動加入到保護草海、保護家園的行列中來,「義務環保員就成了草海與管理處之間的橋梁。」管毓和說。
後 記:
來到草海,沒看到黑頸鶴,此行肯定是不完美的。在管理處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乘著木舟,頂著寒風,我們向海子深處的簸箕灣水域進發,那裡有黑頸鶴最大的棲息地。
在海子,聽了太多村民與「澤鬧」的故事,可我仍然擔憂:見到了生人,黑頸鶴能不跑嗎?一個多小時後,一群黑頸鶴出現在我們的視線里,用望遠鏡數了一下———14隻,「太少了,最多時可以看到上百隻。」對我的驚奇,工作人員解釋說。
為了能看得更清楚,更是為了拍好照片,我們不斷向黑頸鶴靠近,500米、300米、50米……每一次的接近,我都在擔心驚動黑頸鶴。然而,看著陌生的身影,聽著咔嚓的快門聲,黑頸鶴的反應僅僅是回頭望瞭望,隨後低著頭,繼續覓食。
「盡管照,『澤鬧』現在不怕人了。」船夫自豪地說。
拍黑頸鶴,當然是飛翔最美,可黑頸鶴的不配合卻讓我們犯難,無奈之下,船夫跳上沼澤,在離黑頸鶴幾米遠的地方,大聲尖叫、雙臂舞動……「澤鬧」起飛了。
這一瞬,相機以每秒拍8張的速度追逐著黑頸鶴,跟隨它在海子上空翱翔。
我想,海子、「澤鬧」、村民,就是這樣,在這片平靜水面上友好地共存、相融。
⑺ 保護野生動物的真故事
徐秀娟
徐秀娟原籍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滿族。她出生於馴鶴世家。17歲時隨父親到齊齊哈爾市的扎龍自然保護區做臨時工,負責養鶴、馴鶴工作。1983年,她在那裡負責飼養雛鶴,雛鶴成活率達到100%。因此,扎龍保護區的孵鶴、養鶴、馴鶴技術開始蜚聲中外。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喬治,阿其波前往參觀後連稱「OK」。徐秀娟也被影視界、新聞界所關注,輿論稱她為「中國第一位馴鶴姑娘」。
1986年5月,徐秀娟從東北林業大學進修剛結業,就接到鹽城自然保護區的邀請,希望她能到射陽灘塗工作。鹽城自然保護區和扎龍遙相呼應,一南一北,這里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如果能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不遷徙的丹頂鶴野外種群,那將是一個重大突破,或許這就是一個世界級的科技課題。徐秀娟為了事業,說服祖母、父母和弟妹們,離開了她所熟悉的齊齊哈爾扎龍保護區,不遠萬里,隻身南下,來到射陽.
當時的鶴場,最好的建築物就是一個廢棄的哨所,上下兩層,每層不足6平方米。毫無疑問,這里既然是鳥類的天堂,就不可能是人類嚮往的繁華之鄉。人跡罕至自不必說,海風呼嘯、海潮狂吼、鳥鳴獸啼更是必備的交響樂.
條件比徐秀娟預想的還要惡劣。
但秀娟姑娘沒有絲毫畏懼和退縮,立即著手工作。沒有先進的孵化設備,就砌土炕坊,那炕上擺著徐秀娟從扎龍背來的寶貝——鶴蛋。她和兩個助手沒日沒夜地守護著,生怕溫度失去控制——熱不得、冷不得,這些寶貝疙瘩嬌著呢!
終於有一天,從一隻蛋殼裡面傳出「篤」的一聲,這一聲那麼低微,低微得比一根火柴掉下地的聲音還輕;這一聲又是那麼高亢,高亢得可以穿雲裂帛,直達九霄雲外。
這一聲,是一個新生命誕生前的進行曲。這一聲,預示著一個奇跡將要出現:丹頂鶴在低緯度越冬區孵化成功——這可是個世界級的難題啊!
1964年10月,徐秀娟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個滿族漁民家庭,她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1981年8月,剛剛17歲的徐秀娟就跟隨父親徐鐵林來到扎龍自然保護區養鶴。
養鶴是保護區最累的活。徐秀娟擔水、配食、喂鶴、放鶴、清掃鶴舍、診治護理病鶴,樣樣幹得都十分出色,她單獨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經過馴化的小鶴能聽人指揮跳舞、飛翔。國家領導人來保護區視察,曾觀看徐秀娟的馴鶴表演,扎龍自然保護區的馴鶴技術也隨之聞名中外。
1986年5月,徐秀娟完成了在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兩年的學業後,離開了家鄉,來到了江蘇鹽城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工作。這里是丹頂鶴的主要越冬地,有大片的灘塗沼澤地,長滿了蘆葦、鹽蒿,一條自北向南的復堆河天然地把沼澤地和村莊隔開,人跡罕至,是十分理想的丹頂鶴棲息地。在鹽城保護區,徐秀娟的才幹得到充分發揮。並運用學到的理論知識鑽研養鶴技術。在1986年召開的中國第三屆鶴類聯合保護委員會會議上,徐秀娟撰寫的論文,受到專家的好評。
1987年9月15日,也就是徐秀娟在鹽城工作了一年零四個月的一天夜晚,她為了尋找一隻走失的天鵝而犧牲在復堆河中。徐秀娟是我國環境保護戰線第一位因公殉職的烈士,她將23歲的青春年華,獻給了一生熱愛並為之嘔心瀝血的養鶴事業。
為了紀念這位年輕的護鶴天使,江蘇鹽城和齊齊哈爾市扎龍自然保護區分別修建了紀念館、紀念碑,宣傳徐秀娟的事跡,激發人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熱情。
1964年10月,徐秀娟生於黑龍江齊齊哈爾市扎龍屯的一個養鶴世家。她爸爸是扎龍保護區一位鶴類保護工程師,媽媽也曾在扎龍保護區養鶴10年。徐秀娟小時候常幫著父母喂小鶴,潛移默化中也愛上了丹頂鶴。
1981年,因當地中學高中停辦,17歲的徐秀娟到扎龍自然保護區和爸爸一起飼養鶴類,成為我國第一位養鶴姑娘。她很快就掌握了丹頂鶴、白枕鶴、衰羽鶴等珍禽飼養、放牧、繁殖、孵化、育雛的全套技術,她飼養的幼鶴成活率達到100%。她的出色工作得到國際鶴類基金會主席阿其波爾德博士的稱贊。
1985年3月,徐秀娟自費到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系進修。盡管學校考慮到她的實際困難,為她減免了一半學費,她仍然吃不起一天6角錢的伙食,一直靠饅頭就鹹菜維持每天的緊張學習。第二學期,因交不出學費,生活又難以為繼,她曾背著老師和同學,數次獻血換來一些錢來維持學業。後來,她又決定把兩年的學業壓縮在一年半內完成。經過艱苦的努力,最後考試11門功課中10門功課成績為「優」或在85分以上。這期間,她還自學了英語。她靠獻血換錢的事,是她去世後,人們在她用英語寫下的幾頁日記里發現的。
1986年,徐秀娟遠赴丹頂鶴的遷徙越冬地、正在籌建中的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啥也沒帶,就帶著三枚鶴蛋上路了。這是秀娟帶給鹽城保護區的一份禮物,3隻鶴蛋對她來說是3隻未來的小鶴。迢迢5000里路程,徐秀娟用一個人造革包、一個暖水袋、半斤脫脂棉、一個體溫計來照料著那3隻鶴蛋。蛋裝在人造革包里,溫度、濕度只要稍有變化,小鶴就孵出不來了。如果火車上斷了開水,她就得把鶴蛋貼肉揣在懷里,因為人的體溫正好是37度左右。就這樣一路火車一路汽車,小雛鶴最後破殼而出。那3隻小鶴分別被秀娟叫做龍龍、丹丹和莎莎。
沒有人知道,對那3枚鶴卵秀娟付出了怎樣的關愛;但是人們知道,在美國進口的最先進的孵化器里,也死過小鶴。
經過83個日日夜夜的細心照料,3隻小鶴終於展翅飛向了藍天。
徐秀娟深深地愛著這些生靈,鶴已經成了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87年6月,徐秀娟從家裡趕往鹽城,與她同行的還有從內蒙古帶來的兩只天鵝。她叫它們黎明和牧仁。一下火車,迎接她的卻是丹丹的死訊。這是她最心疼的一隻鶴。丹丹一隻腿有毛病,走起路來就像跳一樣。秀娟帶它到野外捉蟲子時,它對秀娟特別親近。
沒有人知道在那種情況下,秀娟流了多少淚。
因為黎明生病,秀娟在宿舍里養護了它8天,黎明康復了,她卻病倒了。病還沒好,她又經歷了一次打擊。她萬沒想到,龍龍會在打針時吐血而亡。
秀娟嚎啕大哭,她在日記里說:從沒在人面前這樣哭過,丹丹去了,龍龍也去了,可憐的莎莎嚇得轉身就逃,我難以平靜。
黎明身體康復後,和牧仁在復堆河裡洗澡嬉戲,因玩得過於高興兩只天鵝忘了回家。秀娟找了它們兩天兩夜。9月16日,人們在復堆河裡發現了秀娟。她的身體蜷縮著,彷彿還在為丟失天鵝而內疚,為丹丹、龍龍的死而自責。
9月18日,白天鵝黎明和牧仁飛了回來,可它們再也見不到挽救過它們生命的秀娟姐姐了;它們看見1000多人聚在一起舉行了一個儀式。徐秀娟去世時只有22歲。那天,天空中還出現了日全食。
編輯詞條
⑻ 人濫殺動物的故事
殺狼護鹿的啟示
從前,美國一位總統曾因為恨惡狼,而將森林中的狼捕獲殺盡,出發點是為了保護小鹿,結果事與願違。狼趕盡殺絕後,這片森林卻因為鹿的大量繁殖而導致整個森林的毀滅,最後也由於種種原因,失去天敵的鹿健康日益下降,缺乏植物的鹿也逐漸衰亡。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趕走可惡而殘暴的狼,保護溫順的小鹿是不對的嗎?
原來,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有密切聯系的,你想啊!美國總統把狼全部趕盡殺絕了,這使鹿逍遙自在了起來,自己每天都在小溪邊上吃草,渴了喝溪中的水。因為他們已經沒有天敵在追趕了,再也不用像從前那樣在森林中東躲西藏了,可是他們不再奔跑了,身心狀況逐漸下降,導致他們一大群一大群的死亡。還有,鹿的大量繁衍,就需要大批的草來維持自己的生命。森林中,草的生長是有限的,大量的鹿吃光了森林中的草,森林裡除了樹木以外,全是一些光禿禿的土地,不少鹿都帶著自己的兒女,拖著餓的扁扁的肚子,四處尋找鮮嫩的草。可是,森林裡全部都是光禿禿的土地,連一根青草也沒有了。從此,鹿吃不到新鮮的青草而餓死,所以要想讓這群鹿在森林中長時間的生存下去,而得再次將狼群「請回來」。
⑼ 瀕臨滅絕的珍禽有哪些
北美洲的象牙嘴啄木;
亞洲東北部的冠麻鴨;
非洲東部的粉鳩;
紐西蘭的泰卡秧雞;
澳洲的鴞鸚鵡。
以上鳥類的數量都極其稀少,有些已多年未見,即使存世也只在10隻以下,可謂是最瀕臨滅絕的珍禽。
至於受國際貿易公約和國家野生動物保護的鳥類種類則相對比較多,這是部分介紹:
http://www.losn.com.cn/hjbh/index_world_animal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