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基金管理公司員工

基金管理公司員工

發布時間:2021-10-04 09:14:02

A.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員工可以兼職嗎

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一職是否可以兼職,一直是討論熱點,主要原因你懂的。由於私募基金管理人高管崗位好多種,本人認為,問題關鍵點不是是否可以兼職,而是該高管和私募基金管理人之間的工作關系安排,是否滿足下列基本條件:

1.該高管和基金管理人之間建立的應該是真實、合法、有效的,滿足該崗位職責要求的工作關系。

2.該工作關系不同方式的安排不應當損害基金管理人特別是不應當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3.當投資者或基金管理人利益因該高管原因遭受損失時,投資者或者基金管理人可以有效防控、追責,不應當因為工作關系安排不當導致的追責障礙,或者最後獲得的賠償標准低於正常勞動合同關系賠償標准。

4.該高管工作關系安排,及發生損害投資者利益或觸犯基金業協會監管規則時,協會可以有效監管並處罰。不會因為不當工作關系安排導致監管困難及追責困難。

B. 一家私募一般員工幾個人

「醫葯一哥」姜廣策給出的答案是:一個。

2013年初,在業界好友和眾多微博「粉絲」的支持下,姜廣策成立了德傳基金。這位在醫葯行業浸淫十二年之久的博士後,獨立成立公司做醫療行業基金的第一年就「一炮打響」,為用戶創造了50%以上的凈值收益,完勝所有公私募同類基金。

「我沒有花過一分錢營銷費用,沒做過一場路演,連個PPT也沒有,公司網站也沒有。」姜廣策說,自己是把分散投研精力的所有事情都省去了。因為他深知,「賺取超額收益才是私募基金的靈魂。」僅靠微博的「粉絲」和過硬的業績,德傳基金成立第一年管理規模便增長了三倍。就在眾多新公司扎堆地價昂貴的金融中心、80%的私募在為如何做大規模絞盡腦汁的時候,姜廣策早已輕裝上陣,奔忙在調研「黑馬」的路上。

紮根醫葯園區的醫療基金

驅車趕赴德傳基金所在的張江園區路上,會途經很多大大小小的中外資葯企。德傳基金就紮根在眾多醫葯大樓中的一幢——醫葯促進中心裡。樓道里不時穿梭的白大褂、醫學設備發出的嗡嗡聲響,讓前來采訪的記者有種「穿越」到醫學院校之感。

「我平時跟金融圈的人交集不多,主要都是跟醫葯行業的人在一起。」姜廣策開門見山,我尋找個股不依賴賣方報告,都是一手調研的結果,和行業的人交流能更好地幫助我挖掘獨家品種。

德傳醫療基金首戰告捷也得益於獨家「黑馬」——東北制葯的挖掘。這是只地地道道的黑馬。2009年到2014年,東北制葯股價從29塊,一路跌到最低只有五六塊錢。五年裡,沒有一篇行業報告,也沒有一個行業研究員覆蓋。

姜廣策從業內觀察了解到,這家在K線圖底部沉睡多年的「老國企」基本面正在好轉:產品結構有所改善,虧損幅度日漸收窄,而管理層更換後大刀闊斧的改革更讓他堅信企業「拐點」的到來。一切悄然間轉變的跡象讓他大膽加倉,至今獲利頗豐。

這正是典型的姜廣策模式——關注長期無人關注的企業,率先把握企業拐點信號,先人一步重倉。2009年,還服務於券商賣方的姜廣策就曾挖掘到「三寶」——昆明制葯、星湖科技以及現代制葯,他投資昆明制葯的邏輯至今還在醫葯行業廣泛流傳。

「你需要知道這些企業的狀態,正在發生什麼,而不是停留在冷冰冰的數字上。」正是基於對精準判斷基本面的執著,姜廣策一年有將近二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外調研。200多家醫葯企業中,超過一半的企業留下了他的足跡。

姜廣策坦言,在全流通時代到來之後,最能掌握企業動向的就是公司大股東,了解他們對資本市場的訴求也是姜廣策最重要的調研目的之一。「這些都是私人關系,別人取代不了的。」做過十幾年「行內」人的他,與大股東交流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此外,德傳基金還有一個更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對於股指期貨的運用。曾經在2010、2011年短短兩年時間里經歷過「牛熊」市的姜廣策,深知做單一行業基金面臨的系統性風險,2011年就開始用自己的錢試水股指期貨。

從最初「一天虧損30萬的痛苦」,到三四年間積累了2000多張交割單之後的游刃有餘,姜廣策逐漸獲得了的利用期指穩定獲利的盤感。在目前的醫療基金中,姜廣策十分在意對沖操作,總會保留十分之一左右的倉位在股指期貨中。

盤感漸入佳境的他,「期指貢獻的利潤有時比股票還要多。」「兩頭」不靠的輕資產模式眾所周知,私募基金發展過程中,渠道費用是很大的一塊支出,在20%的業績提成中,接近7%左右是付給渠道的。姜廣策的基金,除了不靠賣方研究員,還不靠渠道銷售。這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的成本。

德傳基金發行靠什麼?

頗令人匪夷所思——姜廣策的微博「粉絲」。

「2013年1月,公司注冊了以後就在微博上說了一句,德傳基金公司成立了。本來也沒抱太大希望。結果很多客戶就冒出來了,幾百萬幾百萬的打過來了。」姜廣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基金最初的份額竟然來自這些素未謀面的粉絲。

無心插柳柳成蔭。姜廣策新浪微博有個實名注冊的賬號,過去幾年,每天都會和網友交流一些投資思考、心得。沒成想倒成了最有效率的營銷平台。他的粉絲中很多都是對股票、醫葯行業投資有興趣,看他的微博看了兩三年的人。現在想來,「這些人可能是看久了,覺得姜博值得信任,不忽悠。就把錢打過來了。」姜廣策沒有讓這些信任他的粉絲失望。從2013年4月基金成立之間,德傳醫療行業基金錄得50%以上的凈值增長,完勝所有公私募同類基金。

姜廣策認為,自己的基金有兩個特色:總結起來叫「兩不靠」。一不靠賣方分析師提供服務。所有的投資品種,尤其是重倉股都靠自己挖掘。另外就是不靠渠道,不需要券商、銀行、基金幫忙找客戶。客戶都是姜廣策自己找的。與機構的合作只停留在提供交易通道、資金結算等後台業務上。

「我這個基金成立沒有一分錢營銷費用,沒有一場路演,連個PPT也沒有,公司網站也沒有,簡介也沒有。」姜廣策說,自己是把所有這些可能影響集中在投研上的東西省去了。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基本面研究、調研上。

今年,德傳基金與中國醫葯信息中心共同編著了《中國重點醫葯上市公司及產品線點評》。「你看有哪家私募基金會這么做。這是我們自己對於基本面的獨家研究,同時我也願意和市場分享。」在姜廣策看來,這種「兩頭不靠」的私募基金,才能真正走得更長遠。

「公募的醫葯基金業績都差不多,你知道為什麼嗎?他們接受的都是同一波賣方的服務。他們沒有超額的東西。我們現在一年的業績遠遠超過所有的公募基金。憑什麼?我們有獨家的東西。」二不靠銀行、信託幫忙找客戶。這些渠道帶來的客戶很多其實並不成熟,承受不了波動,牽涉很多精力,也是姜廣策不歡迎的。

「找過來的這些客戶是認同我的,我和客戶之間平時交流溝通不多。他們也不來煩我,我也不需要應付他們。他們只要享受凈值上漲就行了。幫我節省時間也就是幫他們賺錢了。」產品不靠「吆喝」靠實力,省去了大量營銷費用;又是單一行業基金,不需要雇其他行業研究員;資金清算等後台工作也都外包給鵬華基金公司,姜廣策的公司大部分時間只有他一個人。就在私募界很多公司還在為生計發愁時,姜廣策已經用這種「兩頭不靠」的輕資產模式創造著行業最高毛利。

不過,姜廣策表示,這種「一個人」的輕資產模式只符合創業前期,隨著未來管理規模逐步增加,也會適當增加人手,帶出一個團隊。「但這都是在業績做上去的前提下,規模增長之後要考慮的問題。」

打造綜合醫葯基金平台

「要麼唯一,要麼第一。」姜廣策的這句博客標語,不僅體現在他現在的管理模式上,也烙在了對公司的未來規劃上。

近期PE界與醫療產業合作「風起雲涌」。兩者合作成立並購基金,幫助醫療企業進行產業收購、市值管理管理成為時下最「火」的事情。

「中國醫葯工業分散度太低,前100強占醫葯總份額不超過三成,市場還是很分散。醫葯會出現外延式並購的發展模式很正常,醫葯行業出現大浪淘沙的階段,機會特別多。」然而,在為上述做法「點贊」的同時,擁有廣泛業界資源的姜廣策卻把目光放到了更遠的地方。他希望能夠介入PE的上游VC(風險投資)行業,在醫葯行業「兩頭」賺錢。

「我覺得醫葯投資這個鏈條裡面,最值得做的就是兩端。最早的就是VC,以及二級市場投資。」姜廣策認為,投資醫療行業的早期項目,代價很低,但一旦成功收益最豐厚,但只能業界的人來做。二就是二級市場基金,如果做到得好收益會比較穩定,同時因為股票交易,流動性很好。而中間PE並購這一段最難做,因為競爭最激烈,項目都搶得很貴。好的醫葯企業,很難投進去。而那些現金流不好的企業多數不值得投資。

姜廣策謀劃的棋局是:在業界發掘有潛力的醫葯葯品、項目、技術,用VC基金投下來,培育數年,再賣個二級市場的上市公司,打通整個產業鏈條。

「我的目標就是把德傳打造成一個國內醫葯的綜合性平台。所有這些根本宗旨,還是要圍繞為醫葯企業服務這個角度。醫葯行業基金做醫葯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橋梁。服務於行業,分享成長。」國內基金公司貫穿一二級市場的不少,但想做單一行業產業鏈基金平台,姜廣策還是第一人。

「市場忽略了細分行業基金的能量了。」姜廣策說,「現在經常會有公司主動聯繫到我,讓我為公司發展出謀劃策,賺錢機會會自己主動找上門來。這就是專注行業的力量。」談及未來的目標,姜廣策說,是要做全亞洲最優秀的醫葯行業基金。他的夢想不是「天馬行空」,而有著堅實的現實土壤,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醫葯消費市場。

「在美國、歐洲都有非常優秀的行業基金,作為醫葯業最大的市場,我們沒有理由缺席。」姜廣策慶幸,自己此前在這個行業沉澱這么多年,又曾是第一個在國內成立行業基金的人,已經奪人先機做了一件正確的事。

服務好一個客戶等於贏得十個客戶

姜廣策的辦公室有著濃濃的書卷氣息:兩面牆都是人文、歷史、投資等各類書籍,與外表斯文的主人十分搭調。德傳基金的名字也來自這位醫學博士後讀過的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句子。

「正而不譎,其德傳稱。」意思是,一個人光明磊落,美名就能自然流傳下去。

與姜廣策交談,「做人」是他經常提及的詞彙。「我現在做基金和以前『賣葯』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要讓別人接受你這個人。」姜廣策坦言,之所有能夠在微博「粉絲」中獲得如此之大的支持,也是源於自己「愛分享,不忽悠」的為人,「有些人看你微博兩三年下來,自然就會對你有所了解,沒有人能裝兩三年這么久。」同樣,目前去調研、跟公司大股東、董事長交流,也只能靠自己去。他說,要讓別人認同你這個人,覺得你姜博士,我們相信你,覺得你可以給我們帶來資源。而不僅僅是因為你這一點點基金。

「我們這點規模跟公募比起來算什麼?只是他們的九牛一毛。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做人。」此外,著眼於基金長遠發展,德傳基金還在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設立了「德傳獎學金」,每年獎勵品學兼優的十名葯學博士。「這在私募基金中也是少有的,雖然我們還只是個小私募,但也不忘回饋社會,並為基金發展做長遠的人才布局。」與此理念如出一轍,德傳基金也不急於擴大產品規模,而是先集中精力把業績做好,讓每一個進來的客戶都賺到錢。

「到現在為止,每一次打開申贖,德傳醫療基金都是凈申購的,沒有一個客戶贖回。每個客戶也都是賺到錢的。」姜廣策說,未來三年也不會發新產品,而是專注把這個產品做好,給每個客戶都帶來絕對回報。

因為,「服務好一個客戶就等於是服務好了十個客戶。」「讓業績走在規模的前面,而不是相反。」

C.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司員工組成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博時基金現有公司員工323名,其中博士26人、碩士182人,學士100人。研究員和基金經理全部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博時的海外歸國人員來自於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等海外名校,並有曾在巴克萊全球投資、摩根斯坦利、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等機構任職的員工多人。公司另聘有來自美國和香港的首席投資研究顧問、首席年金顧問等。博時基金所有公司員工時刻以專業素質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理財服務。

D. 基金公司人員的收入和基金收益的關系

目前我國基金業的一大弊病是基金從業人員的收入與所管理的基金收益關系不大,每隻基金都有固定的管理費,只與基金規模掛鉤,不論基金是盈利還是虧損,都照提不誤,所以造成國內許多基金公司盲目擴大基金規模,而超出自己的管理能力。
目前對於基金倒閉後投資人利益保障的問題,還沒有立法關注,只有證券法有一些涉及。

E. 進入基金公司工作需要什麼條件

1、對於想進入基金公司工作,首先需要考取「基金從業資格」證書;

2、對於現在,你最好考一些證書或者考研究生,學歷高一些好(碩士或更高)。重要證書是CFA(注冊金融分析師)證書。

CFA考試分三級:

(1)第一級(Level1)偏重於投資分析的工具(如經濟學、數量及財務報表分析);

(2)第二級(Level2)以資產評價為核心;

(3)第三級(Level3)則集中在投資組合的布局。

3、對於金融行業,從業不難,難的是專業度的提高。 業內無「基金從業資格」者不能從事基金經理工作,只能在基金公司從事一般性工作。先入行、後進步,也是一條路。

(5)基金管理公司員工擴展閱讀:

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公司),是指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的企業法人。公司董事會是基金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

基金公司發起人是從事證券經營、證券投資咨詢、信託資產管理或者其他金融資產管理機構。人們平常所說的基金主要就是指證券投資基金。

F. 基金管理公司中取得基金從業資格的人員的人數是多少

今年6月份的新規定是,不管是證券公司還是基金公司,不管是兼職還是全職的,都一個要持證上崗!

所以今年來很多人都去報考相關的證~

G. 跟著基金公司員工買基金靠譜嗎

近期股票市場持續震盪,很多投資者感慨,找到一隻拿得住的基金,著實不容易。其實,「買基金就是挑人」,一隻拿得住的基金,背後離不開一位靠譜的基金經理。
有一類人,他們選擇的基金或者基金經理常被市場上的投資者作為參考依據,那就是基金公司的員工。畢竟作為從業人員,他們往往能從相對專業的角度對基金經理投資風格以及管理團隊進行選擇。如果跟著基金公司員工買基金,靠譜嗎?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基金公司員工持有的基金,表現如何?
近期基金2020年年報悉數出爐,截至2020年底,全市場基金公司員工持有1887隻主動權益基金,共計持有26.4億份;而這1887隻基金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為54.84%,較同期偏股基金指數51.50%的漲幅,高出3.34個百分點。
從長期角度來看,回顧近10年基金公司員工持有的主動權益基金的收益表現,可以看到,相較偏股基金指數,基金員工持有的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更高,除了19年略低於指數外,其他年度均成功跑贏偏股基金指數。同時,基金公司員工持有的主動權益基金的近10年平均累計收益高於同期偏股基金指數近63個百分點。也就是說,若跟著基金公司員工買基金,過往的確獲得了優於市場平均收益的超額收益。
如果我們統計近10年基金公司員工增持基金情況,除了2013年之外,其他年份基金公司員工均增持基金,平均增持幅度近24%,尤其是在2018年-2019年市場不斷探底時,基金公司員工每年增持幅度仍超過30%。足以看出面對市場波動時,基金公司員工會較少選擇追漲殺跌,畢竟「股市」難有算命先生,即便是專業的基金從業人員,也很難精準地做出擇時判斷,所以對於每一位投資者來說,堅持長期投資,也許是更為簡單、高效的投資方式。
所以,問題來了:如何看到基金公司員工的持倉呢?其實很簡單,如果你翻開基金產品的年報或中報,在「期末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持有本基金的情況」一欄中,我們可以找到基金公司員工持有該基金的情況。而在「期末基金管理人的從業人員持有本開放式基金份額總量區間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到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經理本人持有該基金的份額區間情況。
基金公司員工選擇持有自家基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對自家基金經理的信任。所以聯合智評在這里提醒如果投資者找不到合適的基金經理,不妨關注一下基金員工持有情況,或許能夠發掘到真正值得長期持有的投資標的。
好的投資,時間看得見。

閱讀全文

與基金管理公司員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