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餘光中祖籍常州,現居____,離開故鄉既__又__.
現居台灣,離開故鄉既思念家鄉,又感到無奈。
2. 餘光中 鄉愁四韻
▲餘光中--《鄉愁四韻》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酒一樣的長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鄉愁的滋味
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血一樣的海棠紅
沸血的燒痛
是鄉愁的燒痛
給我一張海棠紅啊海棠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樣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鄉愁的等待
給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母親一樣的臘梅香
母親的芬芳
是鄉土的芬芳
給我一朵臘梅香啊臘梅香
【賞析】已白發蓋黑土的餘光中老先生,祖籍究竟是江蘇常州還是福建永春已經無從查考,但余老先生是生於南京,九歲方離開當時的首都去四川,三年後返回南京讀大學,對於祖國,少年時的印象是最深的,四九年餘光中離開大陸赴台灣,此後飄泊於香港、歐洲、北美……半個世紀以後再次蹋上大陸的土地,餘光中在南京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如果鄉愁只有純粹的距離而沒有滄桑,這種鄉愁是單薄的……」
(一)、意以象言,情以象抒。
詩言志,歌詠情,詩歌是情志抒發的藝術,可是這種感情心志的抒發最忌諱抽象說教,空洞無物,為此,詩人們往往選取一些「情感對等物」(意象)來抒情言志,從而使詩歌具有含蓄蘊藉,韻味悠長的表達效果。餘光中的《鄉愁四韻》依次選用了四個極具中國特色和個性風格的意象來抒發詩人久積於心、耿耿難忘的鄉愁情結。首節「給我一瓢長江水啊長江水」以呼告開篇,反復詠唱,「長江水」發人深思,耐人尋味。它是自然滋潤萬物的汩汩清泉,它是母親哺育兒女的甜美乳汁,它是祖國撫慰遊子的綿長柔情。詩人漂泊天涯的深情呼喚有如穿越沙漠、久旱乾渴的旅人對於綠州和清泉的渴盼,焦灼而痛楚,執著而痴迷!第二節的「海棠紅」和第四節的「臘梅香」極富古典韻味,很容易引發人們對於中國古典詩詞的相似聯想,也含蓄而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留戀和熱愛。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人在旅途,魂歸故里。哪怕天涯海角,啊怕蒼海桑田,文化的血脈永遠亘古如斯,一脈相連。第三節的「雪花白」則摹色繪心,以雪花的晶瑩剔透、潔白無暇隱喻遊子對祖國母親的赤子之心和摯愛之情。四個意象以相同的方式呈現,多側面、多角度地抒寫了詩人對祖國母親手足相連、血肉相依的深摯情懷。
(二)、聯想自然,環環相扣。
《鄉愁四韻》的高妙之處不僅僅在於精選意象,傳情達意,更重要的是,它往往圍繞中心意象展開層層聯想,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極大地豐富和充實了鄉愁的情感內涵。第一節由「長江水」聯想到「酒」,由「酒」聯想到「醉酒的滋味」,再由「醉酒的滋味」聯想到「鄉愁的滋味」;其餘三節分別由「海棠紅」,「雪花白」,「臘梅香」引發聯想,思路擴展與第一節類似。這些聯想,一環套一環,層層推進,步步深入,充分揭示了鄉愁的深沉厚重、悠遠綿長的特點。第一節第一層聯想把「長江水」比作「酒」,凸現鄉愁孕大含深,至真至醇;第二層聯想由「酒」到「醉酒的滋味」則順理成事,自自然然,展示了鄉愁撩人情思、令人心醉的特點;第三層聯想把「鄉愁的滋味」類比「醉酒的滋味」,化抽象為具體,變復雜為淺顯,使人們特別是那些未曾離鄉背井,遊走天涯的人們對「鄉愁」有一個具體而明確的感受。三層聯想,從屬於「鄉愁」而又突現「鄉愁」,明白有序地抒發了作者的情思。顯然,這比單一的聯想比喻更具藝術魅力,其餘三節的聯想擴展作用類似,茲不贅述。
(三)、音韻和諧,一唱三嘆。
《鄉愁四韻》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寫成的樂曲,首行詩猶如樂曲的主題旋律,而且它在每一詩節的首尾呼應,使得每一個詩節都像是一個獨立的「樂段」,四個樂段之間結構非常相似,這些相似的「樂段」反復演奏,形成了回環復踏、一唱三嘆的音樂節奏,使主題思想得以不斷深化,從而產生了盪氣回腸的藝術效果。這種重章疊 句的構思,顯然是借鑒了中國民歌的迴旋曲式的特點。
(四)、無理而妙,富於別趣。
嚴滄浪曾說過:「詩有別材,非關理也;詩有別趣,非關書也。」此處「別材」、「別趣」指的就是「無理而妙」的特徵,所謂「無理」是指因這種逆常悖理而帶來的意想不到的詩美、詩味。《鄉愁四韻》中,作者不說「一張紅海棠」、「一片白雪花」、「一朵香臘梅」,而偏說「一張海棠紅」、「一片雪花白」、「一朵臘梅香」,顯然,按照生活邏輯和表達習慣,「紅」不能用量詞「張」來修飾,「白」不能用量詞「片」來限定,「香」不能用量詞「朵」來衡量。但是,詩人的匠心在於:用「一張紅海棠」來強調「紅」,以突出「紅」的鮮艷燦爛,而這「紅」又與後文的「血」自然相連;用「一朵雪花白」來強調「白」,白得晶瑩剔透,纖塵不染,而這「白」字又與後面的「信」緊密相連;用「一朵臘梅香」來強調「香」,以突出臘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這「香」字又與下文的「母親」相連接。相反,如果說「給我一張紅海棠」,「給我一片白雪花」,「給我一朵香臘梅」,後面隨文就勢的自然聯想就無法展開。因此,從這反常離奇的搭配中我們是可以體會到詩人的詩心智慧的。
▲餘光中簡介
餘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台灣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餘光中大事年表
一九五零年 五月底去台。九月,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級。
一九五二年 台大畢業。處女作《舟子的悲歌》詩集出版。
一九五四年 與覃子豪、鍾鼎文、夏菁、鄧禹平等人共創「藍星詩社》。出版詩集《藍色的羽毛》。
一九五六年 東吳大學兼課。九月,與范我存結婚。
一九五七年 在師大兼課。主編《藍星》周刊及《文學雜志》詩的部分。《梵谷傳》與《老人和大海》中譯本出版。
一九五八年 六月,長女珊珊生。七月,喪母。十月,獲亞洲協會獎金赴美進修,在愛荷華大學修文學創作、美國文學及現代藝術。
一九五九年 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回台任師大英語系講師。六月,次女幼珊生。主編《現代文學》及《文星》之詩輯。加入現代詩論戰。
一九六零年 詩集《萬聖節》及《英詩譯注》出版。詩集《鍾乳石》在香港出版。主編《中外》書刊之文藝版。
一九六一年 英譯《中國新詩選》在香港出版。在《現代文學》發表長詩,<天狼星>並與洛夫論戰,發表<再見,虛無!>,宣告回歸古典。與林以亮、梁實秋、夏菁、張愛玲等合譯《美國詩選》,在香港出版。與國語派作家在《文星》展開文白之爭。赴菲律賓講學。在東吳、東海、淡江兼課。五月,三女佩珊生。
一九六二年 獲中國文藝協會新詩獎。刊菲律賓出席亞洲作家會議。毛姆小說<書袋>中譯連載於《聯合報》副刊。
一九六三年 散文集《左手的繆思》及評論集《掌上雨》出版。<繆思在地中海>中譯連載於《聯合報》副刊。十二月,范我存產了一子,夭折。
一九六四年 詩集《蓮的聯想》出版。舉辦「莎士比亞誕生四百周年現代詩朗誦會」。赴美講學一年,先後授課於伊利諾、密西根、寶夕法尼亞、紐約四州。
一九六五年 散文集《逍遙游》出版。任西密西根州立大學英文系副教授一年零三個月,四女季珊生。
一九六六年 返台。升任師大副教授。在台大、政大、淡江兼課。
一九六七年 詩集《五陵少年》出版。
一九六八年 散文集《望鄉的牧神》先後在台港出版。《英美現代詩選》中譯二冊出版。主編「藍星著書」五種及「近代文學譯」十種。
一九六九年 詩集《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天國的夜市》出版。主編《現代文學》雙月刊。赴科羅拉多州任教育廳外國課程顧問及寺鍾學院客座教授二年。
一九七零年 中唐朝《錄事巴托比》。英譯《滿田的鐵絲網》。
一九七一年 英譯《滿田的鐵絲網》及德譯《蓮的聯想》分別在台灣及西德出版。由美返國。升師大教授,在台大、政大兼課。主持寺鍾學院留華中心及中視「世界之窗」節目。推廣搖滾樂。
一九七二年 散文集《焚鶴人》及中譯《錄事巴托比》出版。獲澳洲政府文化獎金,暑假應邀訪澳洲二月。應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之邀,赴港演講。轉達任政大西語系主任。
一九七三年 主編政大《大學英文講本》。應香港詩風社之邀赴港演說。赴漢城出席第二屆亞洲文藝研討會,並宣講論文。
一九七四年 詩集《白玉苦瓜》及散文集《聽聽那冷雨》出版。主編《中外文學》詩專號。主持霧社復興與文藝營。
應聘轉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一九七五年 《餘光中散文集》在香港出版。在《今日世界》寫每月專欄。六月,回台參加「現代民謠演唱會」。同年楊弦譜曲之《中國現代民歌集》唱片出版。任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中文系主任二年。
一九七六年 出席倫敦國際筆會第四十一屆大會,並宣講論文「想像之真」。《天狠星》出版。
一九七七年 散文集《青青邊愁》出版。
一九七八年 《焚谷傳》新譯本出版。五月,出席瑞典國際筆會第四十三屆大會,並游丹麥及西德。
一九七九年 詩集《與永恆拔河》出版。黃維梁編著《火浴的鳳凰棗餘光中作品評論集》在台出版。
一九八零年 九月起休假一年,回台擔任師大英語系主任,兼英語研究所所長。擔任《中國時報》及《聯合報》文學獎評審。
一九八一年 《餘光中詩選》、評論集《分水嶺上》及主編《文學的沙田》出版。九月,出席在法國里昂舉行的國際筆會大會。十二月,出席中文大學「四零年代文學研討會」,初晤柯巫與辛笛,並宣講論文「試為辛笛看手相」。
一九八二年 發表文「巴黎看書記」及一組評析游記之論文棗「山水游記的藝術」、「中國山水游記的感性」、「中國山水游記的知性」、「論民初的游記」。赴吉隆坡與新加坡演講。「傳說」獲金鼎獎歌詞獎。擔任《中國時報》文學獎評審。
一九八三年 詩集《隔水觀音》出版。中譯王爾德喜劇《不可兒戲》在台出版。赴委內瑞拉出席第四十六屆國際筆會大會。
一九八四年 中譯《土耳其現代詩選》在台出版。赴東京出席第四十七屆國際筆會大會。《不可兒戲》由香港話劇團演出,楊世彭導演,連滿十三場。獲取第七屆吳三連文學獎散文獎,並以「小木屐」再獲取金鼎獎歌詞獎。
一九八五年 發表五萬字論文《龔自珍與尋萊》。為「聯副」寫專欄《隔海書》。出席新加坡「國際華文文藝營」,擔任新加坡「金獅文學獎」評審。先後赴馬尼拉及舊金山主持文學講座。《不可兒戲》在港重演十四場滿座,繼在廣州公演三場。暑假偕妻遍游英、法、西班牙一個半月。九月十日,離港返台,任高雄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文研究所所長。行前香港中華文化中心舉辦「餘光中惜別詩會」,由戴天主持。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香港文藝》季刊推出「餘光中專輯」。《春來半島棗餘光中香港十年詩文選》在港出版。
一九八六年 擔任「木棉花文藝季」總策畫,並發表主題詩「讓春天從高雄出發」。六月,偕妻赴德國漢堡出席國際筆會,並暢游西德。九月,詩集《紫荊賦》出版。
一九八七年 散文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出版。《不可兒戲》由北京友誼出版社出版。主持「木棉花文藝季」。五月,赴瑞士出席國際筆會大會。八月,三女佩珊與侯光華在台中舉行婚禮。
一九八八年 一月二十六日,與文友在台北北海墓園以《秋之頌》一書焚祭梁實秋先生,書由余氏主編。五月,為紀念五四,應《世界日報》之邀,赴曼谷演講。六月,赴港,在中文圖書展覽會演講。重九日,六十大壽,在五家報紙發表六首詩,為自己慶祝生日。四川詩人流沙河編《餘光中一百首》,並附評析,在成都出版。散文集《憑一張地圖》出版。
一九八九年 《餘光中一百首》在香港出版。一月,赴吉隆坡,主持中央藝術學院講座。五月,主編的十五卷《中華現代文學大系棗台灣..一九七零 ?/FONT> 一九八九》出版,並獲本年金鼎獎圖書類主編獎。主持「五四,祝你生日快樂」之多場演講會及座談。五月,《鬼雨..餘光中散文》廣州出版。九月赴加拿大參加國際筆會大會,並應「加京中華文化協會」之邀在渥太華演講。
一九九零年 一月,《梵谷傳》重排出版。散文集《隔水呼渡》出版。七月,在紐約主持長女珊珊與栗為正之婚禮,再往荷蘭參觀梵谷逝世百年紀念大展,並在巴黎近郊奧維梵谷之墓。八月,《不可兒戲》在台北劇院演出十二場。
一九九一年 二月,參加中山大學訪問團訪問南非各大學。四月,應邀赴港參加「山水清音..環保詩文朗誦會」。五月,《不可兒戲》在高雄演出三場。六月,應美西華人學會之邀,赴洛杉機發表演講,並接受該會頒贈「文學成就獎」。重九生日,在五家報婚發表詩五首。十月底,參加香港翻譯學會主辦的翻譯研討會,並獲該會辦贈榮譽會士名銜。十一月,赴維也納參加國際筆會大會,並游匈牙利。
一九九二年 二月,父親余超英逝世。四月,赴西班牙塞隆納出席國際筆會大會。九月,應北京社會科學院之邀演講「龔自珍與雪萊」,並訪故宮,登長城。十月,參加珠海市「海峽兩岸外國文學翻譯研討會」。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龔氏訪問學人」。中英對照詩選《守夜人》出版。中譯《溫夫人的扇子》出版,並在台北、高雄先後演出六場。十二月,赴巴西出席國際筆會大會。
一九九三年 一月,福州《港台文學選刊》推出「餘光中專輯」。二月,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邀請擔任「到訪傑出學人」。三月,赴紐約新生的外孫粟飛黃。四月,會晤大陸歌手王洛賓,並由王洛賓將「鄉愁」一詩譜曲。五月,赴港參加「兩岸及港澳文學交流研討會」,並發表論文「藍墨水的上游是汩羅江」。六月,《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大全》(Encyclopedia of World Literature in the 20th Century,Continuum,New York,1993)第五卷納入一整頁余氏評傳,由鍾玲執筆。七月,主持「梁實秋翻評獎」評審(自一九八八年迄一九九八年,十一屆主持此獎,從未間斷)。八月,參加《聯合報》短篇小說獎及《中國時報》散文獎評審。接待湖南評論家李元洛來台。九月,與高天恩赴西班牙聖地牙哥,出席國際筆會大會。十月,詩文合集《中國結》由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一九九四年 一月,應菲律賓中正學院之邀赴馬尼拉講學一周,並在菲律賓大學演講。評論集《從徐霞客到梵谷》出版,並獲本年《聯合報》「講書人」最佳書獎。六月,參加蘚州大學「當代華文散文國際研討會」,發表論文「散文的知性與感性」。繼訪上海作協,會晤作家柯巫、辛笛。七月,在台北舉行之「外國文學中譯國際研討會」上發表專題演講「作者、學者、譯者」。八月,在台北舉行的第十五屆「世界詩人大會」上專題演講(Is the Muse Dead?)。九月,中山大學聘任為「中山講座教授」。重九日,黃維梁編撰的各家論余氏作品之選集《璀璨的五采筆》一巨冊出版。
一九九五年 四月五廈門大學邀請返校演講,並頒贈客座教授名銜,此為闊別母校四十六年後首度返校。八月,孫女栗姝婷生。十月,赴布拉格出席國際筆公大會。十一月十日,台大五十周年校慶,文學院邀講來出校友演講,主講「我與繆思的不解緣」。中譯《理想丈夫》出版,並由國立藝術學院慶祝四十周年校慶演出。詩與散文納入哥倫比亞大學出版之《現代中國文學選》。
一九九六年 一月,散文選《橋跨黃金城》由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四月,赴港參加翻譯學術會議,發表論文《論的的不休》。十月,《井然有序》出版,並獲《聯合報》「講書人」本年最佳書獎。十一月,應四川大學之邀前往成都演講,並首次會晤流沙河。
一九九七年 一月,香港舉辦「香港文學節」研討會,應邀發表論文「紫荊與紅梅如何接枝?」,為香港作家講命。二月,應馬來西亞沙巴留台同學會之邀前往演講。六月,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研究所錢學武以《餘光中詩主題研究》為碩士論文題目,取得學位。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餘光中散文》。七月,赴英國愛丁保出席國際筆會大會,全家三代齊聚,暢游英國。余氏伉儷繼游比利時、盧森堡。八月,長春主辦僵書展,由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餘光中詩歌選集》及《餘光中散文選集》共七岫。應邀前往長春、潘陽、哈爾濱、大連、北京等五大城市為讀者簽名。八月三十日,在吉林大學演講「詩與散文」,並獲頒校客座教授名銜。九月一日,在東北大學演講「現代主義在台灣的發展」,並獲頒該校客座教授名銜。十月四日,獲取中國詩歌藝術學會致贈「詩歌藝術貢獻獎」。文建會出版《智慧的新傳 ?/FONT> 大師篇》,納入余氏評傳。十二月二日,香港中文大學舉辦「爾岸翻譯教學研討會「,應邀發表主題演說。
一九九八年 一月五日,應電基金會拍攝「詩壇巨壁棗餘光中」影集。三月十四月,香港RTHK電視台為香港文學節活動拍攝詩作「珍珠項鏈」影片。四月二十九日,兩岸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討會在高雄中山大學舉辦,廣州王晉民教授發表「論餘光中的詩」。六月五日,獲頒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六月二十八日,吉隆坡馬來西惡亞留台校友總會舉辦文華節,應邀前往發表專題演講「國際化與本土化」。七月一日,參加香港文學節,發表論文「一枝紫荊伸向新世紀」。九月六日,赴芬蘭局「國際傳播獎章」。十月二十八日,重九日,七十大專,在《聯合報》、《中國時報》、《中央日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新聞報》、《聯合文學》月刊、《幼獅文藝》月刊、《明道文藝》月刊共發表十五首詩,一篇散文。九歌出版社出版詩集《五行無阻》、文集《日不落家》、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及鍾玲主編慶祝余氏七十生日詩文集專書《與永恆對壘》。洪範書店出版《餘光中詩選第二卷:一九八二 ?/FONT> 一九九八》。《聯合文學》、《幼獅文藝》、《明道文藝》均有專輯祝賀余氏生日。中山大學文學院提前於十月二十三日慶生,舉辦「重九的午後棗餘光中作品研討及詩歌發表會」十二月三十一日,散文集《日不落家》獲頒《聯合報》「講書人」本年最佳書獎。七十大壽發表新作及新書出版等活動,被台灣電視公司「人與書的對話」選為一九九八年「十大讀書新聞」之第六。
▲餘光中詩選
http://www.lingshi.com/xinshi/yuguangzhong.htm
3. 餘光中資料收集
餘光中(1928年9月9日-),中國當代作家、詩人,現居台灣。生於中國江蘇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台灣國立中山大學光華講座教授,擅新詩、散文,出版著譯凡50種,其中散文有10種,作品列入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及設有華文課程的大學、中學的教科書。坊間也有不少餘光中作品的評析。
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亦曾自稱自己是「最高義的中國詩人」。[1]
可以選取其中一點
4. 餘光中的資料 急急急!!!
餘光中(1928- ),一九五四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創辦「藍星詩社」,主編《籃星詩頁》。出版的詩集有《舟子的悲歌》(1952)、《蓮的聯想》(1964)、《在冷戰的年代》(1969)、《白玉苦瓜》(1974)、《紫荊賦》(1986)、《守夜人》(1992)等十幾部。
5. 餘光中的資料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詩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
6. 餘光中簡介
餘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10月21日生於江蘇南京,在秣陵路小學讀書(原崔八巷小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2年畢業。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
餘光中(1928-),台灣詩人,籍貫福建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母為江蘇人),生於南京,先後在秣陵路小學(原崔八巷小學),南京市第五中學(原南京青年會中學)讀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1950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
(6)常州餘光中基金會擴展閱讀
餘光中生於中國江蘇南京,父親余超英,母親孫秀君。但是母親為江蘇武進人,妻子為常州人,故又以江南人自命。抗日戰爭時在四川讀中學,感情上亦自覺為蜀人。曾自言:「大陸(中國大陸)是母親,台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歐洲是外遇。」
詩人餘光中與妻子范我存結婚61年,兩人相知相惜,互信互補。作家張曉風曾形容,餘光中是眾人汲飲的井,而范我存,就是那位護井的人。
7. 餘光中的成就榮譽
1982年,54歲,《傳說》獲台北新聞局金鼎獎歌詞獎。
1984年,56歲,獲吳三連文學獎散文獎。
1985年,57歲,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
1989年,61歲,主編的《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出版,並以此書獲金鼎獎圖書類主編獎。獲選為聯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1990年,62歲,獲選台灣筆會會長。
1991年,63歲,獲美西華人學會的「文學成就獎」、香港翻譯學會的榮譽會士銜。
1994年,66歲,評論集《從徐霞客到梵谷》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1996年,68歲,《井然有序》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1997年,69歲,獲吉林大學頒授客座教授名銜及東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名銜。獲中國詩歌藝術學會頒贈「詩歌藝術貢獻獎」。
1998年,70歲,廣電基金會拍攝「詩壇巨擘--餘光中」影集。獲頒文工會第一屆五四獎的「文學交流獎」、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中華民國「斐陶斐傑出成就獎」、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獎章」。散文集《日不落家》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七十大壽發表新作及新書出版等活動,被台灣電視公司「人與書的對話」選為1998年「十大讀書新聞」之第六。
1999年,《日不落家》獲頒吳魯芹散文獎。
2000年,72歲,詩集《高樓對海》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2001年,73歲,獲第二屆「霍英東成就獎」。
8. 餘光中的資料誰有啊
(一)餘光中小傳
餘光中,原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於南京。在四川讀中學,曾在廈門大學外文系讀了半年,1950年到台灣,進入台灣大學外文系,1952年畢業。先後任編譯官及教職。1958年到美國進修,參加愛荷華大學作家工作室,第二年獲得藝術碩士學位,回台灣教書,先後任教於師范大學、政治大學,期間二度赴美任多家大學客座教席。1972年任政治大學西洋語文學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到香港任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58年回台灣,在高雄中山大學任教授及講座教授,有六年兼任文學院院長及外文研究所所長。餘光中活躍於文學界,經常演講,擔任文學獎評審,也多次獲得文學獎,包括吳三連獎、中國時報、國家文藝獎、金鼎獎。多年來參與中華民國筆會之工作,並擔任會長。多次應邀到中國大陸演講、訪問。其著、譯共計四十多種。餘光中詩文雙璧,是極具特色和影響力的作家。他是學院詩人,一生追求詩藝的提升。早在1967年,餘光中在《五陵少年》的自序中,就宣稱自己是「藝術的多妻主義者」。「藝術的多妻主義者」可理解為「藝術的多美主義者」。在長達五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他以近一千首詩,為「多妻多美」的信念下了完美的演繹。
(二)餘光中年表(簡表)
1928,重九日生於南京。
1947,19歲,入金陵大學。
1950,22歲,5月到台灣,9月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級。
1956,28歲,開始在大學任教。與范我存女士結婚。
1958,33歲,赴美國進修。第二年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回台,任師范大學英語系講師。
1964,36歲,赴美國講學一年。
1966,38歲,任師范大學副教授,在台大等校兼課。
1969,41歲,赴美國任科羅拉多州寺鍾學院客座教授。
1971,43歲,任師大教授。
1972,44歲,任政治大學西語系主任。
1974,46歲,赴香港任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
1980,52歲,任國立師范大學英語系系主任,兼英語研究所所長。
1982,54歲,《傳說》獲台北新聞局金鼎獎歌詞獎。
1984,56歲,獲吳三連文學獎散文獎。
1985,57歲,離開香港,到高雄市定居,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國語文研究所所長。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
1989,61歲,主編的《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出版,並以此書獲金鼎獎圖書類主編獎。獲選為聯合副刊第一位「每月人物」。
1990,62歲,獲選為中華民國筆會會長。
1991,63歲,獲美西華人學會的「文學成就獎」、香港翻譯學會的榮譽會士銜。
1993,65歲,《港台文學選刊》推出「餘光中專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邀請擔任「到訪傑出學人」。《二十世紀世界文學大全》納入一整頁餘光中評傳。
1994,66歲,評論集《從徐霞客到梵谷》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中山大學聘為「中山講座教授」。
1995,67歲,廈門大學邀請返校演講,並頒贈客座教授。
1996,68歲,《井然有序》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1997,69歲,長春舉辦全國書展,由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出版《餘光中詩歌選集》及《餘光中散文選集》共七冊。應邀前往長春、瀋陽、;哈爾濱、大連、北京等五大城市為讀者簽名。獲吉林大學頒授客座教授名銜及東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名銜。獲中國詩歌藝術學會頒贈「詩歌藝術貢獻獎」。
1998,70歲,廣電基金會拍攝「詩壇巨擘——餘光中」影集。獲頒文工會第一屆五四獎的「文學交流獎」、中山大學「傑出教學獎」、中華民國「斐陶斐傑出成就獎」、行政院新聞局「國際傳播獎章」。散文集《日不落家》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七十大壽發表新作及新書出版等活動,被台灣電視公司「人與書的對話」選為1998年「十大讀書新聞」之第六。
1999,71歲,傅孟麗著《茱萸的孩子——餘光中傳》由天下文化出版。黃維梁、江弱水編選《餘光中選集》五冊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山大學聘為「光華講座教授」。蘇其康主編《結網與詩風——餘光中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由九歌出版社出版。淡江大學主編之《藍星詩學》推出「餘光中特輯」。《日不落家》獲頒吳魯芹散文獎。應湖南文協之邀訪湘,先後在嶽麓書院、湖南師范大學、岳陽師范學院、常德師范學院、武陵大學演講。
2000,72歲,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月刊,選出餘光中、丘成桐、牟宗三、唐君毅、錢穆等十人為「中大最重要人物」。獲頒高雄市文藝獎。《餘光中詩選》當選「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由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南京舉辦「餘光中文學作品研討會」,武漢大學舉辦「餘光中暨香港沙田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武漢華中師范大學頒授客座教授聘書。詩集《高樓對海》獲《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2001,73歲,江堤編選《餘光中:與永恆拔河》,為「嶽麓書院千年論壇叢書」之一,由湖南大學出版。黃維梁編選《大美為美——餘光中散文精選》,列入季羨林主編叢書《當代中國散文八大家》,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獲第二屆「霍英東成就獎」。
(三)餘光中著作目錄
1、 詩集
《舟子的悲歌》,野風,1952。
《藍色的羽毛》,藍星詩社,1954。
《鍾乳石》,中外畫報,1960。
《萬聖節》,藍星詩社,1960。
《蓮的聯想》,文星,1964。
《武陵少年》,文星,1967。
《天國的夜市》,三民,1969。
《敲打樂》,藍星詩社,1969。
《在冷戰的年代》,藍星詩社,1969。
《白玉苦瓜》,大地,1974。
《天狼星》,洪範,1976。
《與永恆拔河》,洪範,1979。
《餘光中詩選(1949-1981)》,洪範,1981。
《隔水觀音》,洪範,1983。
《紫荊賦》,洪範,1986。
《夢與地理》,洪範,1990。
《安石榴》,洪範,1996。
《五行無阻》,九歌,1998。
《餘光中詩選第二卷(1982-1998)》,洪範,1998。
《高樓對海》,九歌,2000。
2、 散文及文藝批評文集
《左手的繆思》,文星,1963。
《掌上雨》,文星,1964。
《逍遙游》,文星,1965。
《望鄉的牧神》,純文學,1968。
《焚鶴人》,純文學,1972。
《聽聽那冷雨》,純文學,1974。
《青青邊愁》,純文學,1977。
《分水嶺上——餘光中評論文集》,純文學,1981。
《記憶像鐵軌一樣長》,洪範,1987。
《憑一張地圖》,九歌,1988。
《隔水呼渡》,九歌,1990。
《從徐霞客到梵谷》,九歌,1994。
《井然有序》,九歌,1996。
《日不落家》,九歌,1998。
《藍墨水的下游》,九歌,1998。
3、 翻譯
《梵谷傳》,重光文藝,1957。
《老人和大海》,重光文藝,1957。
《英詩譯注》,文星,1960。
《美國詩選》,今日世界,1961。
《英美現代詩選》,學生,1968。
《錄事巴托比》,今日世界,1972。
《不可兒戲》,大地,1984。
《土耳其現代詩選》,林白,1984。
《溫夫人的扇子》,大地,1992。
《守夜人》,九歌,1992。
《理想丈夫》,大地,1995。
(四)餘光中創作歷程
(一) 創作的開端
1948年,在廈門大學,外文系主任李慶雲在課堂上問同學們未來的志向。輪到餘光中時,他豪情萬丈地說:「我將來要當作家!」當時他已在南京、廈門兩地初試啼聲,至少發表過七、八首詩和文學評論,表現不凡。
(二) 詩風轉變的軌跡
1、格律詩時期(1949-1956)
以《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天國夜市》為代表。大多數篇章均為二段或三段,每段四行,二、四句押韻。
2、現代化的醞釀時期(1957-1958)
以《鍾乳石》後半和〈西螺大橋〉為代表。開始衍出長短錯落的句式。
3、留美的現代化時期(1958-1959)
以《萬聖節》為代表。愛荷華大學的寫作訓練與藝術課程啟迪了餘光中對現代藝術的接觸,並普遍吸收了西洋音樂,作品有抽象的趨勢。
4、虛無時期(1960-1961)
以《天狼星》、《五陵少年》前半為代表。這個時期的餘光中在西化的憂郁蒼白里創造英雄的幻覺,無法向傳統索取溫暖。作品中時常透露末世一般的追悼,又始終無法自絕於傳統,而有「真空的感覺」。《天狼星》投影的不但是個人或詩壇的無依、空虛,也是一個文化、民族對傳統的懷疑和對接受外來沖擊的疑惑。
5、新古典主義時期(1961-1963)
以《五陵少年》後半、《蓮的聯想》為代表。無論在文白的相互浮雕上、單軌句法和雙軌句法的對比上、工整的分段和不規則的分行之間的變化上,《蓮的聯想》都以二元手法將中國文學的抒情傳統推向另一個高峰。
6、走回近代中國時期(1965-1969)
以《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為代表。自我的剖析、形而上的主題、同一主題的兩面探索、性與戰爭的交相對映,均承載深刻。技巧及思考到達高峰。
7、民謠風格時期(1970-1974)
以《白玉苦瓜》為代表。作品吸收搖滾樂的浪漫精神,以回歸故土的民族意識面對眼前的現實。這個階段的餘光中也掙脫了「我是誰」的迷惘,以「守夜人」自許,期待自己經由生命的苦楚而臻於永恆的詩藝。
8、歷史文化的探索時期(1974-1981)
以《與永恆拔河》、《隔水觀音》為代表,詩作的知性漸漸多於感性,也較不刻意鍛字鍊句,而趨於任其自然。
9、寫實傷今、印證生命的秋收時期(1981以後)
以《五行無阻》、《高樓對海》等為代表。這段期間餘光中既歌詠親情倫理、諷誦漢魂唐魄、參透生死玄想,也把地理的鄉愁乘以文化的滄桑,由早年浪漫懷古轉為寫實傷今,成了低回的吟詠。
9. 著名詩人餘光中祖籍常州 現居( )
現居台灣。
餘光中(1928-),祖籍福建永春,生於南京,先後在秣陵路小學(原崔八巷小學),南京市第五中學(原南京青年會中學)讀書,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 1953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後赴美進修,獲愛荷華大學藝術碩士學位。返台後任師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現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在台灣早期的詩歌論戰和70 年代中期的鄉土文學論戰中,餘光中的詩論和作品都相當強烈地顯示了主張西化、無視讀者和脫離現實的傾向。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時代,筆尖所染,不是希頓克靈的餘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釀業無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 80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是個「藝術上的多情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著有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種。
10. 餘光中的生平簡介
生平簡介:
餘光中(1928.10.21-2017.12.14),男,1928 年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親原籍為江蘇武進,故也自稱"江南人"。
當代著名詩人和評論家。祖籍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洋上村,1928年重九日余氏生於南京。青年時於四川就學,在南京青年會中學畢業後進入金陵大學修讀外文。1945年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創辦「藍星詩社」,主編《藍星詩頁》。1946年考入廈門大學外文系。
1947年入金陵大學外語系(後轉入廈門大學),1948年發表第一首詩作,1949年隨父母遷香港,次年赴台,就讀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0年五月到台灣,九月以插班生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級,兩年後畢業。1952年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1953年10月,與覃子豪、鍾鼎文等共創「藍星」詩社及《創世紀》詩刊,致力於現代主義詩歌創作。
1956年與范我存女士結婚,後育有四個女兒。年間先後任編譯官及大學教職。1958年到美國進修,獲愛奧華大學藝術碩士,畢業後回台任教。先後任教於師范大學、政治大學,期間曾兩度赴美任多間大學客席講師。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LOWA)藝術碩士。 先後任教台灣東吳大學、師范大學、台灣大學、政治大學。
其間兩度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國多家大學任客座教授。1972年榮任政治大學西語系教授兼系主任。1974年到香港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1985九月離港回台,定居高雄市,任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外國語文研究所所長。
十月獲中國時報新詩推薦獎。1988年起余氏擔任梁實秋文學獎翻譯評審一職,對之策劃、推動所耗心血非常多。1991年十月於香港參加香港翻譯學會主辦的翻譯研討會,並接受該會頒贈的榮譽會士銜。現在台灣居住,任台灣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2017年12月14日,詩人餘光中在高雄醫院離世,享年90歲。
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為當代詩壇健將、散文重鎮、著名批評家、優秀翻譯家。現已出版詩集 21 種;散文集 11 種;評論集 5 種;翻譯集 13 種;共 40 余種。
主要詩作有:
《鄉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樂》等;詩集有《靈河》、《石室之死》、《餘光中詩選》等;詩論集有《詩人之境》、《詩的創作與鑒賞》等。現已出版詩集21種;散文集11種;評論集5種;翻譯集13種;共40餘種。
著有 詩集《舟子的悲歌》、《藍色的羽毛》、《鍾乳石》,《萬聖節》、《白玉苦瓜》等十餘種。餘光中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自己寫作的「四度空間」。至今馳騁文壇已逾半個世紀,涉獵廣泛,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者」。
拓展資料:
人物評價:
餘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餘光中以詩歌創作為主,復以散文及評論揚名。其詩作多發抒詩人的悲憫情懷,對土地的關愛,對環保的指涉,以及對一切現代人事物的透視解析與捕捉。作者自傳統出發走向現代,復又深入傳統。
從詩歌藝術上看,餘光中被譽為"藝術上的多妻主義詩人"。他的作品風格極不統一,一般來說,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其文學生涯悠遠、遼闊、深沉,且兼有中國古典文學與外國現代文學之精神,創作手法新穎靈活,比喻奇特,描寫精雕細刻,抒情細膩纏綿,一唱三嘆,含蓄雋永,意味深長,韻律優美,節奏感強。他因此被尊為台灣詩壇祭酒。他的詩論視野開闊,富有開拓探索的犀利朝氣;他強調作家的民族感和責任感,善於從語言的角度把握詩的品格和價值,自成一家。
餘光中是個復雜而多變的詩人,他寫作風格變化的軌跡基本上可以說是中國整個詩壇三十多年來的一個走向,即先西化後回歸。上世紀八十年代後,他開始認識到自己民族居住的地方對創作的重要性,把詩筆"伸回那塊大陸",寫了許多動情的鄉愁詩,對鄉土文學的態度也由反對變為親切,顯示了由西方回歸東方的明顯軌跡,因而被台灣詩壇稱為"回頭浪子"。
在新詩領域,餘光中是藝術至上的擁護者;而在散文中,他認為,通過教育的普及,在大眾化的基礎上,文學是有機會兼顧藝術化的。他將五四運動以來的散文,以口語入文的散文和大眾化劃上等號,而稱藝術化的散文為現代散文,意味著這類散文兼具現代人的生活內涵和創作形式上的現代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