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vscs徐悲鴻有怎樣曲折的愛情故事
1930年,三十五歲的徐悲鴻繼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專修科美術教授。
4月,徐悲鴻發表《悲鴻自述》,詳述了他的個人經歷,以為自此以後,人生不再有大的變化,然而人生的軌跡,恐怕並不能為他自己所左右。這一年的秋天,一個叫孫多慈的少女闖入了他的世界並改變了現有的一切。
「慈學畫三月,智慧絕倫,敏妙之才,吾所罕見。」僅僅兩個月後,徐悲鴻就對這位十八歲的安慶姑娘,發出了異乎尋常的贊賞。
不久,徐悲鴻就陷入不能自拔的感情糾葛之中。「燕子磯頭嘆水逝,秦淮艷跡已消沉。荒寒剩有台城路,水月雙清萬古情。」這一首《苦戀孫多慈》,由他心靈深處汩汩流出。
「夜來芳訊與愁殘,直守黃昏到夜闌;絕色俄疑成一夢, 應當海市蜃樓看。」八年之後,在香港,這段亂世之戀依然沒有結果,寥寥二十八個字的《懷孫多慈》,將大師心中的愁苦,一傾而出。
「浙東緊急,當然慈甚可惡,但因緣既絕,從此蕭郎是路人,只好不想到她算了。」徐悲鴻說。「慈之問題,只好從此了結(彼實在困難,我了解之至)。早識浮生若夢而自難醒,彼則失眠,故能常醒。」徐悲鴻又說。「弟尚幸留其作品不少,便用慰藉此後半生矣!」徐悲鴻還說。
多少相思,多少愁苦,多少無奈……
孫多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奇女子,居然能讓一代美術大師如此揪心?
陷入愛情
1930年,孫多慈獨自來到南京,到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找到了宗白華教授。宗白華果然對安慶小老鄉特別熱情,知道是孫傳瑗的女兒,更生出許多愛憐之意。
孫多慈把父親的意思說了,想請宗白華能幫她引見潘玉良。
宗白華告訴她潘玉良他還真不太熟,但要到藝術專修科來旁聽,可以讓她跟在徐悲鴻教授後面學點東西。
第二天上午,宗白華帶著孫多慈直接找到了徐悲鴻,要他無論如何得收下這個安慶老鄉。就這樣,那年的初秋,十八歲的安慶少女孫多慈,帶著既惶恐,又興奮,還淡淡有些刺激的心情,開始了她國立中央大學的旁聽生活。而第一次見面,孫多慈那人見尤憐的眼神打動了徐悲鴻。
徐悲鴻一開始也沒有把孫多慈放在眼中。在藝術專修科旁聽,多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落榜生,另一種就是轉科的,無論哪一種,繪畫基礎都不是很好。所以藝術專修科對旁聽生有輔導,但不是特別側重。
大約是一個多月後,徐悲鴻帶領藝術專修科西畫組的學生,去棲霞鄉村師范學校參觀,孫多慈也跟著去了。路上,穿著高跟鞋的孫多慈落到了其他同學的後面,這引起了徐悲鴻的特別注意。
以後的素描課,徐悲鴻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了孫多慈身上。他發現這個看似溫柔,看似寧靜的少女,卻有著極高的悟性和巨大的發展潛力。這之後,徐悲鴻對孫多慈印象越來越深,也越來越關注。而一種難以說清的感情也湧上他的心頭。
12月初的一個周末,徐悲鴻發出邀請,要孫多慈陪他去附近的台城寫生,他們二人第一次有了關於身世、命運的交流,二顆心也第一次貼在一起。
愛難言
從台城之約開始,徐悲鴻對孫多慈的愛意便一發而不可收,前前後後,持續有十年之久。
1930年冬,徐悲鴻35周歲,事業上如日中天。但已經歷了兩段婚姻的他感情靜如止水,並沒有太大的波動。而這時,孫多慈帶著她青春的微笑,側著身子,從他窄窄的心縫里,硬是擠了進來。徐悲鴻實在難以無動於衷。說不上是誰的對,也說不上是誰的錯。簡簡單單,就是一種天意。
相處時間久了,和徐悲鴻不再有師生間那種尊嚴的隔閡。更多的時候,孫多慈半躺在搖椅上,手裡捧著一本書,安靜得像一隻貓,只有徐悲鴻喊她坐正時,才忙不迭理理頭發端正坐直。孫多慈看書入神的時候,徐悲鴻反而會歇下筆,以別樣的眼光,細細地打量面對的這位小女生。
但這種感情,他是絕不敢向孫多慈說出的,一方面是怕嚇著了她,從而破壞了自己在她心中的印象。另一方面,只要略略往深處想一些,夫人蔣碧微一臉怨氣的影子,就立刻浮現到眼前來。愛是要付出代價的,他有必要再來一次改變?
但在內心,他又無法迴避孫多慈那雙憂郁而質朴的眼睛。兩者相比,一個是現實的,是利益的,也是庸俗的;一個是浪漫的,溫情的,也是理想的。如何取捨,他真的難做決定。
風雨欲來
蔣、孫二人的第一次見面是在中大徐悲鴻的畫室。蔣碧微走進藝術專修科素描組畫室時,孫多慈一眼就認出了她。這位氣質勝過姿色的少婦,言語談笑,抬手投足,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有高貴而典雅的風韻。孫多慈在她的面前,只能遠距離仰對。除了年輕,除了才氣,兩人之間,再沒有任何可比之處。
而自從見到蔣碧微後,孫多慈就預想到了後面可能會發生的一切。她讀過許多才子佳人小說,國內的,國外的,情節發展至此,結局都是一樣。後來到徐悲鴻畫室來,看見原先擺《台城月夜》的地方空空盪盪,就知道她的擔心已經變為現實。
而此時更大的考驗,是在中央大學藝術專修科班上的同學,有意識對她進行冷漠和疏遠。私下裡,他們總是離孫多慈遠遠的,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盯著她。蔣碧微大鬧徐悲鴻畫室之後,這種矛盾更到了白熱化的地步。後來,孫多慈在文章中有述:「與社會接觸日密,覺人心之虛偽,偏私,陰險,疑忌,刻薄,殘忍,充塞於天地之間。」可見其當時是怎樣的動怒。
這時的孫多慈不得不考慮她和徐悲鴻之間的事情。他們交往的所有細節,如電影鏡頭,在她腦子里一幀不少地過了一遍。她覺得有些委屈,她也意識到他們之間似乎太不現實了。然而,年輕的她不知道,如果人的感情泛濫,那是沒有任何理智的,包括徐悲鴻,也包括孫多慈自己。
與其同時,她的父親孫傳瑗也在擔心這件事。徐悲鴻對孫多慈那一份特別的關愛,以及孫多慈在敘述老師時的那一份特別的熱情,都讓他隱隱感到不安。徐悲鴻看上去就是一位花花公子,至少對於他現在的家庭,缺少男人應有的責任感。他不相信女兒和他在一起會有什麼幸福,孫傳瑗從骨子裡還是封建的守舊的,他不願看到這一幕的發生。
於是,徐悲鴻與孫多慈的愛情悲劇,在這個燥風四拂的初夏之夜,在六朝古都南京城,不可避免地拉開了帷幕。
無果而終
1935年的春天,徐悲鴻並沒有嘗到多少與孫多慈相戀相愛的幸福,相反,他的整個生活,隨這種戀情的深入,被夫人蔣碧微無休無止糾纏,始終處在焦躁和煩惱之中。
蔣碧微已無法再容忍孫多慈了。1935年6月以前,蔣碧微對孫多慈多少還是有些容忍的,至少沒有當著面和她爭長論短。但也正由於自己一容再容,致使徐悲鴻與孫多慈越走越近,這時蔣碧微反而想開了,徐悲鴻能放下「畫家」、「教授」架子,與一個小女生卿卿我我,自己有什麼理由不能去和孫多慈當面鑼對面鼓地理論一番?
而這邊,她的父親孫傳瑗也不能忍受女兒在愛情問題上做出如此尷尬的選擇。他認為如果徐悲鴻家庭破裂在先,女兒插足在後,即便徐悲鴻年齡大許多,他也尊重女兒的選擇,最起碼,道義上可以不受譴責。如果反之,他就要強力反對。他不允許自己純潔如玉的女兒,人生軌跡上有這種骯臟的記錄。帶著這種復雜甚至沉重的心情,孫傳瑗再次來到南京要與徐悲鴻見上一面。
對於孫傳瑗的到來,徐悲鴻很意外,但同時也在意料之中。蔣碧微能把他們的家庭糾紛四處宣揚,當事人的父母,自然不會放過。雙方的初次會晤,遠比他們預料的要融洽得多。孫傳瑗對徐悲鴻非常尊重,對徐悲鴻的種種情況也非常熟悉。這讓徐悲鴻很感動,面前的這位長者,雖然內心不支持女兒與自己交往,但暗地裡還是非常關注女兒交往對象的一切行蹤。
然而,孫傳瑗的南京之行卻有他的想法,他通過南京之行考察到了蔣徐二人雖不說十分恩愛,但至少也沒有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地步。尤其是蔣碧微的表現,作為女人,作為家庭主婦,可以用「溫柔寬厚」和「善良和順」來概括。既如此,女兒就有從中插一杠子的嫌疑了,即使完全是徐悲鴻的錯,那麼徐悲鴻的情感道德,也應該受到譴責。
孫傳瑗把這種印象從傅厚崗6號帶了回去,又把這種印象說與孫多慈聽了,讓她不要為這段感情敗壞自己名聲,孫多慈嘴動了動,但什麼話也說不出來。她實在太愛自己的父親了,她沒有理由拒絕父親的一切。
嚴格地說,孫傳瑗南京之行,決定了孫徐的愛情阻力重重。這以後,在蔣碧微和孫傳瑗的共同阻撓下,他們的愛情就像一棵大樹上開出的小花,有些細碎和美麗,卻無果而終。
❷ 齊白石、徐悲鴻、吳冠中齊名的畫家都有誰還有各自的特點簡略點的就好了!
黃賓虹,將中國傳統筆墨發揮到極至
李可染,以寫生入畫,創作出大量極具現代感的山水畫傑作,一代大師
潘天壽,畫面的經營上極具個性,敢於造險而破險,將山水與花鳥結合,具有很強的現代性,其指畫造詣頗深
❸ 如何做好藝術史的資料整理工作
1、 資助中國古代藝術史的研究
(1)為加強對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吳作人基金會下設「中國藝術傳統研究專項基金」,主要資助受近代西方藝術影響之前的中國傳統藝術的研究。
漢畫調研工作
2009年3月,「中國藝術傳統研究基金·漢畫專項基金」正式建立,其資助方向為漢畫研究。該基金在隨後的半年中資助召開了「漢畫與建築暨中國漢畫學會理事大會」;協助國家項目完成了對淮北地區所有漢畫的調查並編入資料庫;啟動了南陽、嘉祥兩個地區及山東石刻館藏漢畫的綜合調查,並開展「漢代與建築」專項研究等;為保存北京大學漢畫研究所收藏的幾十種漢畫像石畫像磚和近千種原拓,資助建造了「漢畫研究所臨時倉庫」用以保存漢代文物與拓片、資料等。
(2)資助「金維諾學術思想研究暨中國石窟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
2006金維諾學術研討會
金維諾是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著名的美術史家、國際知名的敦煌學者。近年來,有許多知名學者對他的學術思想及他從美術考古角度開創的中國研究石窟藝術展開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此次研討會的目的即為展開對金維諾先生的學術思想及中國石窟藝術展的深入研究。研討會於2006年4月29-30日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由中央美術學院美術研究雜志社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
1990年10月,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陳履生建立「中國古代美術資料資料庫」。
2、 資助中國近現代藝術史的研究
(1)中國現代藝術檔案
簡介——「中國現代藝術檔案」是研究近現代和當代美術史的異地同構計劃,各個單位共同合作,收集和整理藝術史料,按照協議,建立可以分級共享的聯網資料庫和資料互檢互用計劃。「中國現代藝術檔案」的合作單位已經有北京大學、芝加哥大學、巴黎四大、四川美院、雲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四川大學、廣東美術館等。
——近現代藝術家的檔案整理是吳作人基金會的常規資助項目。「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作為吳作人基金會的重要學術品牌,計劃將建立藝術家個人檔案的整套結構體系與方法作為模板復制,由吳作人基金會設立種子基金,支持各個單位、各個個人按照一定的檔案系統和整理規范齊頭並進,共同建立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檔案。
發展歷程——2006年,由吳作人基金會資助、北京大學「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工作小組具體實施的「吳作人及其周圍」項目正式成立。該項目的學術方向是對以吳作人先生為中心的藝術界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的各種現象、事件、人物和作品進行收集、整理,進而為學界提供研究的基本資料。首先開展的「吳作人檔案」在2008「吳作人百年誕辰紀念活動」及吳作人相關研究中發揮了重要的學術支持作用。
——2009年,在「吳作人檔案」整理獲得學術經驗和方法之後,吳作人基金會開始有序地擴展檔案規模,對近現代美術史中的關鍵人物陸續開展檔案整理工作,並建立了「徐悲鴻檔案」,同時確定了「江豐檔案」和「王朝聞檔案」的2010年建檔計劃。至此,「吳作人及其周圍·吳作人檔案」逐步擴展為「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專項」。
——「中國現代藝術檔案」作為吳作人基金會的重要學術品牌,計劃將建立藝術家個人檔案的整套結構體系與方法作為模板復制,由吳作人基金會設立種子基金,支持各個單位、各個個人按照一定的檔案系統和整理規范齊頭並進,共同建立中國近現代美術史檔案。
吳作人檔案
「吳作人檔案」由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下設的「中國現代藝術檔案」具體實施,吳寧為該項目執行負責人。檔案於2006年正式建立。該項目的學術方向是對以吳作人先生為中心的藝術界在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的各種現象、事件、人物和作品進行收集、整理,進而為學界提供研究的基本資料。
「吳作人檔案」支持的學術活動
2007:學術展覽「十張紙齋(1953-1957)——中國現代藝術史的個案」
2008:吳作人百年誕辰紀念活動
2009:吳作人比利時展、「造化天工——吳作人寫生作品展」、中央電視台大型專題片《吳作人》、「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基石——走過60年 油畫、雕塑、版畫作品邀請展」
2010:《吳作人全集》、《吳氏文化淵源考》 、央視《經典與不朽》
蕭淑芳檔案
徐悲鴻檔案
「徐悲鴻檔案」由徐悲鴻紀念館、北京大學視覺與圖像研究中心和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聯合進行,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啟動基金。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負責具體承辦該項目,該院副院長陳聖燕教授為該項目執行負責人。檔案於2009年12月2日正式建立。
為炎黃藝術館「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系列·徐悲鴻大型藝術展」提供學術支持
徐悲鴻大型藝術展
該展覽於2009年3月8日—4月10日在炎黃藝術館舉行,由炎黃藝術館、徐悲鴻紀念館、北京市文化局、中國民生銀行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為展覽提供學術支持,同時協助組織了「馮法祀、廖靜文、侯一民三老追憶會」以再現徐悲鴻60年前留在北平迎接解放的歷史情境,並在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專題學術研討會,組織進行專家訪談,探討徐悲鴻選擇現實主義道路在今天的意義。
江豐檔案
「江豐檔案」將於2010年正式啟動,江文為該項目執行負責人,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啟動基金。
王朝聞檔案
「王朝聞檔案」將於2010年正式啟動。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啟動基金。
(2) 吳作人研究專項基金
由吳作人家屬專門捐款設立,旨在資助學者和學生開展對吳作人的藝術及其思想的深入研究。該基金於2009年7月正式建立。
2009年首先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中開展對吳作人藝術與思想進行研究的活動。
3、 資助世界藝術史的研究
(1)2016年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將在北京舉辦
為爭取獲得世界藝術的奧運會——四年一度的「世界藝術史大會」的中國申辦權,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資助中國申辦委員會進行了精心地准備。經過激烈競爭,終於成功取得了「2016年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在北京舉辦的申辦權。
在此之前,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還曾於2008年資助了中國美術史學會籌委會第一次以世界藝術史協會(CIHA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History of Arts,聯合國教科文承認的組織)的會員身份參加世界藝術史大會第32屆年會的活動。
澳大利亞墨爾本會議
本屆世界藝術史大會於2008年1月13日至18日在澳大利亞墨爾本召開,匯聚來自47個國家的美術史家。邵大箴、范迪安、鄭岩、張敢和邵亦楊組成的中國藝術史代表團,首次參與了4年一度的世界藝術史盛會,並應邀參加了本次理事會會議,代表中國藝術史家加入了世界藝術史協會,成為理事會成員。
(2)「藝術史專項基金」
2010年「藝術史專項基金」成立。其資助方向有:
一、促成2016年第34屆世界藝術史大會在中國的召開,籌辦與大會有關的各項活動,支持中國學者准備和申報與大會有關的各項學術工作。主要通過中國藝術史學會籌委會實施資助。
二、資助在中國境內建立編輯部,編輯國際藝術史學會學刊《藝術史》,同時編輯《中國藝術史研究年鑒》。
三、進一步開展分門別類的藝術史項目的資助計劃。
「藝術史專項基金」旨在通過提高中國藝術史界的整體學術水平,以完成國際藝術史研究領域格局的改變,從以西方一枝獨秀的藝術史方法,向西方與中國兩大審美體系雙峰並峙局面轉變。
4、藝術史論研究方法
資助「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史學教育年會」
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史學教育年會
「首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史學教育年會」以學術研究促進學科發展,圍繞美術史論界的一些宏觀或具體的學術問題進行討論。會議於2007年4月28-29日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舉行,由年會籌備委員會和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聯合主辦,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對該會的論文集出版予以資助。
❹ 徐悲鴻.童第周.華羅庚分別是當代的還是現代的
徐悲鴻是現代的,童第周、華羅庚是當代的。文學界認為:現代,指1919.5.4(五四運動)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而其後,為當代(1949年10月1日—至今)。
徐悲鴻(1895-1953年),漢族,原名徐壽康,江蘇宜興市屺亭鎮人。中國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後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先後任教於國立中央大學藝術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和北平藝專。1949年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擅長人物、走獸、花鳥,主張現實主義,於傳統尤推崇任伯年,強調國畫改革融入西畫技法,作畫主張光線、造型,講求對象的解剖結構、骨骼的准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對當時中國畫壇影響甚大,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稱為畫壇的「金陵三傑」。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童第周 (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30日),浙江省寧波市鄞縣塘溪鎮人。著名生物學家、教育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1927年畢業於復旦大學哲學系,1927—1930年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前身)自然科學院生物系助教,後長期在山東大學任教。1951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他是卓越的實驗胚胎學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被授予全國科學技術先進工作者稱號。
華羅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於江蘇常州金壇區,祖籍江蘇丹陽。世界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
他是中國解析數論、矩陣幾何學、典型群、自守函數論與多元復變函數論等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和開拓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被列為芝加哥科學技術博物館中當今世界88位數學偉人之一。國際上以華氏命名的數學科研成果有「華氏定理」、「華氏不等式」、「華—王方法」等。
❺ 沈陽悲鴻美術學校和沈陽市三十八中學哪個好
沈陽悲鴻美術學校和沈陽市三十八中學都很不錯
無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校區生活環境都很棒
他們各有各的特色和優勢基本上不分伯仲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很難說誰好誰壞孰優孰劣
建議你親自去兩個學校考察體驗一下
然後自己感覺哪個學校好就選擇哪個學校
❻ 山東徐悲鴻美術高中在哪
徐悲鴻美術高中落戶山東省城濟南
以徐悲鴻名字命名的美術高中——山東徐悲鴻美術高中,日前在濟南成立。這所由徐悲鴻基金會和山東杏林教育集團共同投資的美術學校,由徐悲鴻夫人、徐悲鴻紀念館館長廖靜文任名譽校長,徐悲鴻之子、中國人民大學徐悲鴻藝術學院院長徐慶平任校長。
該校是全日制正規普通高中,突出美術特色,強化美術教學,是在成功創辦北京徐悲鴻美術中學的基礎上,為擴大招生范圍,向高等藝術院校輸送更多優秀學生而興辦的。
山東徐悲鴻美術高中
山東省唯一以徐悲鴻大師命名的美術高中
山東徐悲鴻美術高中是山東省教育廳審批的正規全日制普通高中,由徐悲鴻藝術委員會、徐悲鴻國際基金會、山東杏林教育集團聯合創辦。名師執教,教學設施先進,生活條件完善,實行封閉式全寄宿半軍事化管理,班主任24小時負責制。
●作為山東藝術學院國際藝術交流學院、國際創意設計學院的生涯培養基地為學生提供了升學保障。
●文化課與美術課以老中青合理搭配為原則,以特級高等教師為教授為教學領航人。
●我校為鼓勵學生努力學習特設獎學金制度,獎金500---15000元不等
正規全日制高中招:應、往屆初中畢業生,特設美術零起點班及山藝國際藝術交流學院實驗班等特色班。我校還設有優厚的獎學金,學生可真接到校報名,報名時須帶中考成績、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復印件,一寸免冠照片6張。
❼ 請問這幅畫是哪位畫家的作品市場價大概值多少
吳雅明,號稱三江蜀人,1947年出生於四川洪雅。中國書畫界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禪學藝術研究會會長。
❽ 周祥林的其師兄黃學江
一九五五年生於安徽來安,現居南京.
曾學過美術和中文,後就讀於南京藝術學院,師從黃惇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省書協理事,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國畫院特聘書法家,江蘇省書法研究院特聘書法家。
書法作品曾十餘次入選全國書展,獲全國第四屆中青展金獎,全國第六屆中青展三等獎,玉峰杯全國書賽一等獎,神內杯全國書賽一等獎,首屆徐悲鴻教育基金會書法金獎等,中國首屆書法藝術節書法百傑;數次在全國大獎賽中獲金、銀獎;作品被收入《全國獲獎書家作品集》,《國展獲獎書家談創作》,《獲獎書家提名展作品集》,《中南海珍藏書法集》,北京國際書法雙年展的《中國中青年書法家提名精品展》,《時代足跡》大型歷史文獻等;國家級中文核心期刊《中國書法》,及《書法報》,《書法導報》,多家電視媒體曾作專題介紹;先後在南京、滁州等地舉辦個人書法展;作品曾在中國美術館、中華世紀壇、中南海、江蘇國畫院、香港、台灣等地展出,數次應邀參加中日、中韓、中國馬來西亞、中國泰國書法藝術交流展,為中國書法事業的國內外傳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出版有《黃學江書法集》,《黃學江書詠滁州詩文選》。
書法作品:
❾ 求有關馬的文物(圖)
兵馬俑
銅奔馬http://www.wenwuchina.com/episteme/detail.aspx?CMID=35&TID=151&NID=1580
圓明園馬首像http://..com/question/37560699.html
徐悲鴻的馬畫。
❿ 山東省徐悲鴻美術高中
山東也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