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

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9-19 07:49:02

⑴ 陸學藝的建基金會

宗旨及業務范圍
北京市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08年11月。
基金會的宗旨是:推動社會學的學科建設和發展。
業務范圍是:獎勵社會學領域教學、科研優秀成果,資助社會學領域教育、學術研究、培訓、調研、考察、出版等方面的公益活動。設立「社會學優秀成果獎」,每兩年舉行一次評選活動。
成立大會
2009年4月10日,北京市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會議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原副院長汝信,宋慶齡基金會原副主席劉啟林,北京市社會團體管理辦公室副主任於清源,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黨組副書記丁力到會祝賀。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秘書長何秉孟、原院副秘書長單天倫、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社會學所所長李培林、社科文獻出版社社長謝壽光等來自北京市社團辦、社科聯、中國社會科學院、高校的50餘人出席大會。會議通過了基金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基金會領導機構,李培林當選為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
汝信在致辭中指出,社會學研究在中國經過了一個很坎坷的發展過程,陸學藝同志在社會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對於整個社會學的發展和重建做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他任社會學所所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期間,對全國社會學教學和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劉啟林建議在社會學領域加強對非政府組織、非營利組織的研究。他說,許多社會問題都可以通過各種社團組織或者是其他非政府組織得到解決。如果基金會能支持這方面研究,一定很有價值。何秉孟代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對基金會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說,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和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由於發展不平衡,社會群體間利益關系的調整以及社會建設滯後等多方面的原因所引起的各種社會矛盾呈日益突出之勢,社會穩定成為了我們所面臨的不亞於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們黨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時代呼喚社會學有一個大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陸學藝基金會的成立集天時和地利,希望基金會廣泛團結社會學界的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取得「人和」,為我國社會學的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作出應有的貢獻。李培林指出,這是全國社會學界的第一個基金會。陸學藝老師很想為社會學界做些事情,特別是他已經把一生貢獻給了社會學的事業。這件事情還得到了陸老師的家人和學生們的大力支持。希望各位理事能夠盡職盡責,也希望我們把基金會的活動真正地搞成一個有社會聲望,成為一個得到社會學界普遍認同的基金會。
基金會發起人、基金會名譽理事長陸學藝教授發表感言。他說,這個社會學基金會首先志在為社會學這個學科的重建和發展盡綿薄之力。其次要作為推動社會事業發展的力量,按照費孝通先生所言,盡社會學志在富民的力量。再次要為從事社會學研究的青年人搭建一個平台,通過這個平台可以給國家作一些貢獻,給社會學事業的發展作一點貢獻。

⑵ 社會學專業的10門主幹課程是哪些

確定這四科是主幹課程:社會學概論,發展社會學,社會統計學,社會調查方法,
這幾科也要考的:應用社會學,人類學概論 ,社會工作,西方社會學理論,鄧小平理論,組織社會學,社會心理學,經濟社會學
我再看看,幫你回答,不好意思啊!

⑶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的2006年首批

中國社會科學院2006年7月17日向社會公示首批推選出的47位學部委員。這次公示的學部委員,是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做出重大成就和突出貢獻、學術水平為國內或國際學術界公認、作風正派、學風優良的在職知名學者。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還推選出95位榮譽學部委員 ,他們是在學術界享有很高威望、對社會科學做出傑出貢獻的離職資深學者。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陳奎元介紹,社科院設立學部,推選學部委員,作為院內最高學術職務和榮譽稱號,不是接續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學部委員。陳奎元說:「中國社科院推舉學部委員,著眼於肯定社科院資深的或有突出貢獻的研究人員的成就和價值,培育和鼓勵社科界學者刻苦鑽研、自強不息的精神,並逐漸形成風氣。」 95名榮譽學部委員名單及簡介如下。 學部委員、榮譽學部委員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最高學術稱號。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是該院在職學者,後者為該院離退休學者。 姓名出生年月籍貫所屬部門及職務研究領域丁偉志1931-山東濰縣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思想史、史學理論 丁守和1925-2008河北望都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近代史於光遠1915-上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經濟學、哲學於祖堯1933-安徽天長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黨委書記政治經濟學仇士華1932-江蘇如皋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孔繁1930-山東東平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哲學史王仲殊1925-浙江寧波考古研究所所長漢唐考古學、日本考古學王慶成1928-浙江嵊縣近代史研究所太平天國史王貴宸1929-吉林四平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業經濟王耕今1911-2007河北南宮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農業經濟鄧紹基1933-江蘇常熟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劉世德1932-北京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劉海年1936-河南唐河縣法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法律史、法治與人權理論劉起吁1917-河南安化歷史研究所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劉楠來1933-江蘇丹陽法學研究所國際海洋法、國際人權法劉魁立1934-天津靜海民族文學研究所所長民間文學、民俗學呂大吉1931-四川達縣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學朱寨1923-山東平原文學研究所中國當代文學朱大渭1931-四川西充歷史研究所中國魏晉南北朝史朱紹文1915-江蘇鎮江經濟研究所外國經濟思想史何方1922-陝西臨潼日本研究所所長國際問題、中共黨史何乃維1930-吉林吉林農村發展研究所生態經濟、林業經濟何振一1931-遼寧海城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財政稅收何齡修1933-湖南湘鄉歷史研究所清史余繩武1926-2009江蘇揚州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外關系史余敦康1930-湖北漢陽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哲學佟柱臣1920-遼寧黑山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邊疆民族考古吳元邁1934-安徽歙縣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俄蘇文學、文學理論吳宗濟1909-2010山東濟寧語言研究所語言學、語音學吳承明1917-河北灤縣經濟研究所中國經濟史吳家竣1932-北京工業經濟研究所產業經濟學張炯1933-上海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理論批評、當代文學張長壽1929-上海考古研究所商周考古張守一1931-湖南嶽陽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數量經濟學張澤咸1930-湖南寧鄉歷史研究所漢晉唐時期經濟政治史張振鵾1926-河北正定近代史研究所近代中外關系史張椿年1931-江蘇溧陽世界歷史研究所歐洲史李琮1928-遼寧錦州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國際經濟關系李奇(女)1913-2009河北饒陽哲學研究所倫理學李步雲1933-湖南婁底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法學理論、憲法學李道揆1919-2007河南信陽美國研究所美國政治杜榮坤1935-上海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西北民族史、民族學杜繼文1930-山東青島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無神論楊天石1936-江蘇興化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史楊季康(女)1911-北京外國文學研究所外國文學楊曾文1939-山東即墨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佛教史、日本佛教史汪海波1930-安徽宣城工業經濟研究所政治經濟學汪敬虞1917-湖北蘄春經濟研究所中國近代經濟史谷源洋1934-遼寧大連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發展經濟學邵榮芬1922-安徽壽縣語言研究所漢語音韻學、詞彙學陸學藝1933-江蘇無錫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社會學理論、農村發展陳燊1921-浙江溫州外國文學研究所俄蘇文學陳之驊1934-浙江杭州世界歷史研究所俄蘇歷史陳樂民1930-2008北京歐洲研究所原所長國際政治、歐洲文明陳啟能1934-上海世界歷史研究所史學理論、俄國史陳寶森1924-北京美國研究所美國經濟陳棟生1935-湖北應城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產業布局陳筠泉1935-浙江海寧哲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哲學陳毓羆1930-2010湖北武漢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文學周定一1913-湖南炎陵語言研究所近代漢語巫白慧1919-香港哲學研究所印度哲學、梵語學龐朴1928-江蘇淮陰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中國古代思想史、文化史金宜久1933-上海世界宗教研究所伊斯蘭教柳鳴九1934-江蘇南京外國文學研究所法國文學、文藝理論與批評胡慶鈞1918-湖南寧鄉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學趙人偉1933-浙江金華經濟研究所經濟轉型、收入分配趙風歧1930-遼寧彰武哲學研究所辯證唯物主義、辯證法姚介厚1940-浙江杭州哲學研究所古代希臘羅馬哲學、當代歐美哲學駱耕漠1908-2008浙江臨安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政治經濟學徐葵1927-上海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蘇聯東歐問題徐蘋芳1930-山東濟南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徐崇溫1930-江蘇無錫哲學研究所國外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浦壽昌1922-江蘇無錫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塗紀亮1926-貴州遵義哲學研究所現代西方哲學賈芝1913-山西襄汾民族文學研究所民族文學、民間文學資中筠1930-上海美國研究所美國研究郭松義1935-浙江上虞歷史研究所清史、中國社會史錢中文1932-江蘇無錫文學研究所文學理論、俄蘇文學高恆1930-湖北老河口法學研究所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高莽1926-黑龍江哈爾濱外國文學研究所俄蘇文學高滌陳1930-遼寧康平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流通經濟理論、貿易經濟梁存秀1931-山西定襄哲學研究所西方哲學史、德國古典哲學黃心川1928-江蘇常熟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印度哲學及佛教、宗教文化黃紹湘(女)1915-湖南臨澧世界歷史研究所美國史葛佶(女)1929-浙江平湖西亞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董衡巽1934-浙江餘姚外國文學研究所美國文學道布1934-河北承德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蒙古語、民族語文政策照那思圖1934-2010內蒙古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蒙古語言學、八思巴字及其文獻蔡美彪1928-天津近代史研究所中國史、蒙古史樊亢(女)1924-河南衛輝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世界經濟史樊駿1930-2011上海文學研究所中國現代文學戴園晨1926-浙江海寧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學瞿同祖1910-2008湖南長沙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史、中國法律史

⑷ 中國大學的社會學

社會學國內最好的在北京,社科院的社會學所和北大最好,其次,人大,再則好的大學比如:南京大、清華、中山大、廈大、南開大學、上海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
1、社會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可以分為應用型方向和理論型。如果說到實用性,應用型強一些。
2、三農問題被重視後,鄉村社會學日益成為社會學的顯學,在國內農村社會學方向許多學校都有,而且占據重要位置。本科階段主要是多讀社會學經典著作,學好研究方法,打好基礎。同時最重要的是找尋自己的興趣點,也就是對哪個問題比較感興趣,了解這方面問題的研究動態。然後以此問題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選題
3、社會學在國外是顯學甚至是基礎學科,如果能出國學習,那麼是很好的。現在985高校,211高校都有出國的項目。美國、英國都是社會學比較不錯的。
4、如3所說,近年來,尤其985高校都有出國的機會和名額,早些准備,爭取出國。
5、論文的方向就是選題一定要自己感興趣的,其次因為興趣去了解很多相關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動態,然後選擇切入點作為論文題目,當然選題一般是細化,比如農村問題,問題太多,不適合作題目,假如能細化成農村勞動力迴流的影響因素等這樣就把題目明確了。范圍小,便於深入研究。只是舉個例子。題目很多很多。
6,社會學方向:社會心理學(中山楊中芳《心理學系》、南大周曉虹,翟學偉、人大沙蓮香、南開樂國安,北大方文,按實力排序,下同)、社會學研究方法(南大風笑天、北大郭志剛、林彬;陳向明《北大教育系》)、經濟社會學(北大劉世定、社科院社會學所李培林、武大周長城、南大汪和建,宋林飛、中山丘海雄,王寧、吉大劉少傑)、組織社會學(北大劉世定,丘澤奇、社科院李漢林、人大於顯洋、武大劉祖雲、上大李友梅)、城市社會學(中山蔡禾、華東師大陳映芳)、社會政策(人大鄭杭生、清華李強、南大宋林飛、北大丘則奇、南開關信平)。
其餘幾個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農村社會學(華中師大政治系的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賀雪峰,吳毅,徐勇、社科院社會學所陸學藝、折曉葉、南大宋林飛、清華仝志輝、川大袁亞愚、湖南師大於建嶸、華東理工曹錦清)、政治社會學(北大張靜、中國政法應星、華中師大政治系的中國農村問題研究中心、人大景躍進《國關院》、廈大胡榮)、法律社會學(北大李猛;朱蘇力,強世功,趙曉力,鄭戈《北大法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梁治平、中國政法應星)、社會學理論(北大李猛,李康、社科院渠敬東、蘇國勛、霍桂桓、中國政法應星、清華孫立平、南大成伯清、山大林聚任、吉大劉少傑)、社會分層(清華李強、人大李潞潞、北大王漢生、社科院)、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北大王思賓、復旦《與香港合作》、華東理工徐永祥、廈大張友琴)、婚姻、家庭與性社會學(社科院李銀河、人大潘綏銘、北大楊善華、南大風笑天、上海社科院徐安琪、天津社科院潘允康、上大劉達臨)、科學(知識)社會學(南開劉郡郡,趙萬里,社科院黃平、北大鄭也夫)、中國社會思想史(南開王處輝)、休閑(生活方式)社會學(哈工大王雅林、武大周長成、中山王寧)、發展社會學(清華孫立平、社科院景天魁,李培林)。

7就業方向:a.高校、黨校、社科院系統;b.政府機關,特別是民政、勞動、計生委、共青團、政策研究室以及各級政府部門附設的研究所;c.各類公司、銀行的人事,市場部門、管理咨詢公司、文化新聞出版單位;d.出國。
其中,a需要博士學位,高校輕松穩定,有時間在外兼職,弄得好的話收入並不少,可與外企比肩(博士畢業兩年就是副教授了,年薪4萬多,加上兼職收入,一年6-8萬是有希望的)。b要考公務員,競爭激烈,成敗難料,屬可遇而不可求(普通公務員年薪5萬左右,處級以上大幅度增加,但提拔很難,除非你朝中有人)。c收入很難講,一般好的外企員工年薪8萬左右,升職後更高,但很辛苦,穩定性差,風險較高。d.考GRE,可以試試。這裡面,a,c,d都要名牌大學,b不一定。

⑸ 陸學藝的學界評論

他的一些貢獻,可比肩費孝通
在中國社會學會秘書長謝壽光看來,陸學藝學術成就至少有以下幾方面。
首先,他對中國當代社會的農村、農業問題有重大的真知灼見,為中國社會的轉型、城市化,做出了一般研究者難以望其項背的貢獻。
改革開放之初,他對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長期在安徽肥西等地實地研究,最早對聯產承包責任制從理論上進行總結,通過內部要報,得到了中央領導支持。他這方面的貢獻相當程度是被忽略的。
第二,他對中國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長期關注。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農業形勢大好,糧食年年增產,出現賣糧難問題。他則提出,中國糧食生產面臨著危機。這個報告得到了鄧小平同志的充分肯定,在《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不點名提及過。由於他的及時提醒,中央長期關注糧食生產問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一路走好,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後,他從農業研究轉移到社會學方面,負責社科院社會學所和中國社會學會工作。貢獻主要有:第一,首次提出八個農村社會階層的概念,在我出版的《中國社會學年鑒》《社會學研究》發表過。第二,他長期關注中國社會階層的變化,2001年提出中國社會十大分層,產生巨大的影響,並引發爭論。他說,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發展,階層已經分化,社會結構要及時調整,調整社會經濟政策。其學術意義和社會意義怎麼評價都不過分。他領導的研究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的團隊持續不斷地做了近20年,出版了《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當代中國社會流動》《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第四本馬上就要出。比如,有學者說過橄欖形的社會結構,但像那樣完整全面的研究,提出要壯大中間階層的力量,促進中國社會良性發展,都是他提出來的。
應該說,陸學藝教授不僅在當代的中國社會學學者中是佼佼者,他在社會結構和社會分層方面的學術貢獻,不亞於老一輩學者費孝通。
還有他近年來組織大型的社會調查和社會研究,包括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中國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持續在做的百縣市經濟社會追蹤調查,以及百鄉村經濟社會調查,動員了成千上萬的年輕學子對中國社會進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最後,他對社會學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社會學會每年堅持一次年會。中國社會學的壯大發展,現在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和他的努力和作用分不開。

⑹ 為什麼說教育的作用是社會分層作用

社會分層是社會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它指依據一定的標准,把社會成員劃分成不同層次的過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的社會分層結構愈加復雜,影響社會分層的因素越來越多,分層標準的多元化改變了傳統社會認知下的「世襲身份」,這表現在社會成員的地位、收入、權利等社會資源的佔有被更多因素所牽制,教育問題是其中一個分支。教育是社會文明傳遞的主要載體,人的現代化作為社會文明的高級形態,在其實現的過程中,教育無疑擔負著重大的社會功能。社會學認為,學習是人一生中的社會和個人經歷,它會改變人的知識、態度和行為方式。實現人格和世界觀、價值觀的多方麵塑造。我國憲法規定,每個公民在達到法定年齡後,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權利。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後,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高考走進了大學校園,接受現代高等教育,並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建設的中堅力量。1993年起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又實現了基本普及教育的第二次跳躍。但由於地域、個人等差異使教育程度呈現出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對人個人素質和知識結構有密不可分的聯系。作為社會結構的基本單位,個人的教育程度也決定著個人發展,並影響其在社會中的地位和社會階層的確定。因此,教育對社會分層的影響研究在逐漸進步的現代社會有著重要意義。

當代著名社會學家陸學藝曾在《當代社會流動》一書中提出,在現代社會中,教育是社會流動的動力機制,在所有工業化或正在工業化的國家中,對『誰走在最前面』這一問題的最好回答,就是那些獲得了教育的人」。[1]在社會學視野中,社會分層作為社會流動的動力,而教育充當了發動機功能。主義的觀點認為,教育主要具有以下幾個功能:社會化、社會控制、篩選和分配、同化作用、社會革新和變遷。雖然在某些方面也促進社會變遷,但是從以上這些功能來看,教育這種制度設置的主要功能就是維持現狀,更多地表現為一種保守的社會力量[2]。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在《社會理論》一書中指出:教育是階級再生產的機制。並在《教育、文化和社會的再生產》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們說明,隱藏在傳授知識等眾多正面功能背後,教育機構同時也是在生產社會不平等並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現代社會中階級再生產的一種重要機制。[3]因為正是通過這種教育機構,家庭背景的差異甚至對同語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異,被轉化成學校考試成績的差別。這樣,教育就不斷地將社會中已有的階級結構復制出來。布迪厄的階級再生產理論強調了教育對於階級結構的維護和復制的作用,但是同樣也有許多研究表明了教育對社會流動起著積極作用[4]。很多研究表明,後天的教育是導致社會成員的社會地位改變的主要因素之一。

教育是社會的一種篩選裝置,各個階層可以藉此改變階層流向。教育對社會分層之間產生了兩方面影響。積極方面,教育為社會流動與社會合力分層提供了動力;消極方面,教育制度使社會成員在原有的社會分層結構上產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現象。也就是說,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將社會成員在文化上劃分為不同層次,並直接歸為不同階級中。另一方面,在中國漸進的社會改革中,不同社會階層所佔有的文化、社會、經濟資本不同,影響著他們以及他們的後代在教育質量的地區、學校、層次、規格、專業選擇上的差異,進而影響著接受教育的公平性。

本文採用問卷調查和隨機訪問的方式,設定被訪者在20——50歲之間,並有固定工作收入者,包括試用期、實習期。我將教育的不同程度與社會地位的不同層次作為兩種變數進行研究。在對階層的界定研究中,採用了社會學前輩的理論。馬克思.韋伯確定了財富、權力和聲望這三個社會分層的關鍵因素。財富可以理解為經濟地位,權力是政治地位,而聲望則是社會地位,這三個地位構成了劃分社會階層的「三位一體」的理論[5]。而在很大程度上,職業是劃分社會階級與階層的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6]於是在問卷中,受訪者對職業的認知是對階層劃分的主要標准。另一變數的設計中,教育包括五種程度,分別是初中及以下、中等職業教育、普通高中、高等職業教育和大學本科教育五類。在分析過程中,所有數據來自問卷調查,收集整理後得出結論。

從數據中看出大學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者在本次調查中佔主流,所有受訪者政治面貌良好,收入集中在1500——3000的區間,在我國國民收入中處中等水平。其中,本科及本科以上水平收入分布較廣。高收入(3000以上)段的被訪者均擁有高等教育以上學歷,其中,本科及以上的高收入者較多。17人正在或有過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或學業再深造的經歷,其中在學校里接受過職業技能學習的受訪者參與較少,本科及以上學歷參與較多。他們表示參「再學習」的原因大多是工作本身需要以及評職稱。收入在1500——5000區間的受訪者接觸書籍及其他大眾傳媒的機會比收入較低的人多。另外,在人們對職業的認知排名中,前五位分別是科學家、公務員、公司經理、律師和大學教授。另外,大多數人認為教育對社會地位有影響,其中,多數認為教育對其社會地位的確定影響很大。
目前,受到初級以上教育水平的社會成員是社會工作的主流,他們大多有大學本科或以上文憑,或有三年中、高等職業學校學習的經歷。但是不同的教育程度,可就是中國社會嗦認知的文憑,在社會階層的佔領比例不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在研究中我們可以大膽推測出以下結論,在現代社會中通過教育向上流動的機會要遠遠大於通過職業向上流動的機會。學歷越高收入越高,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大眾媒體,從中獲取知識和信息,他們也更願意以自身財富換取更多的知識以充實和豐富自身知識結構,並以此換取更高的社會地位。這就形成了教育中的直接輸出品知識對社會成員階層的雙向影響。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會階層就越高,反過來,社會階層越高的人,更有資本提高自身知識、能力和素養。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民素質不斷提高,教育在保持社會階層原有的狀態之外,還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階層,因而形成循環,促進社會發展。但是若各階層的不平衡發展可能會影響到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社會穩定。因此,我們既要看到教育與社會分層的緊密聯系,還應在制度上對教育提出基本的質量要求,消除容易導致教育發展生態系統失衡的不良因素,使社會結構的分化更加合理和趨向良性發展,這樣才能使教育和社會階層及社會流動提供正面動力。

⑺ 風笑天的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領域為社會學研究方法,家庭社會學,人口社會學,青年社會學,獨生子女問題等。講授的主要課程有《社會學研究方法》、《青年社會學》、《中國家庭與人口問題研究》等。 A著作與教材
已出版《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教育和未來》等4部學術專著,主編著作、教材5部,合著、參編著作、教材11部。
1. 《社會的印記》(獨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2. 《社會調查方法》(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3.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修訂版)(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12);
4. 《新世紀中國社會學》(2006-2010),(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5. 《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國人口與經濟發展》(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6. 《信息時代新青年議題:理論、政策與實務》(參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7. 《社會學研究方法》(第三版)(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8.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第四版)(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9. 《社會學》(主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10. 《社會學導論》(第二版)(主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11.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主編),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2008)
12. 《青年文化與價值觀30年變遷》(參編),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08)
13. 《中國社會學發展30年》(參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14. 《南京市人口與社會經濟發展》(參編),南京出版社,(2008)
15. 《全國高等院校社會學發展30年》(參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16.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家庭變遷》(參編),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
17. 《落地生根:三峽農村移民的社會適應》(合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
18. 《定性研究方法》(主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06)
19. 《社會研究方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0. 《社會學研究方法》(第二版)(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21.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第三版)(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22. 《簡明社會學研究方法》(編著),華文出版社,(2005);
23. 《中國獨生子女:從小皇帝到新公民》(主編),知識出版社(2004)
24. 《研究設計與社會測量導引》(主譯),重慶大學出版社,(2004);
25. 《社會調查中的問卷設計》(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26.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第二版)(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27. 《社會學研究方法》(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28. 《私營企業勞資關系研究》(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
29. 《社會管理學概論》(參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
30. 《中國婚姻家庭變遷》(參編),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31. 《中國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研究》(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32. 《當代中國社會學》(參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33. 《社會學導論》(主編),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7)
34. 《社會學方法教程》(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35. 《蛻變中的中國家庭》(參編),香港廣角鏡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36. 《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獨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
37. 《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8. 《社會學》(主編),華中師大出版社,(1994);
39.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自學考試指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0. 《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教育和未來》(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2)
41. 《中國大網路全書·社會學》(參編),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1)
42. 《社會調查原理與方法》(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3. 《透視社會的藝術-社會調查中的問卷設計》(獨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44. 《社會學教程》(參編),華中師大出版社(1989)
45. 《新思維與大改革》(參編),陝西人民出版社(1988)
46. 《哲學社會科學名人名著辭典》(參編),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47. 《當代社會調查科學方法與技術》(參編),工人出版社(1986)
48. 《調查研究知識手冊》(參編),工人出版社(1986)
B學術論文
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人口研究》、《人口與經濟》、《北京大學學報》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10餘篇。如:
1、《The changing lmages of Wowen──An Analyssis of the Contents of the Magazine Chinese Wowen》,《Chinese Ecation and Society》,May-June,1993年。
2、《我國社會學恢復以來的社會調查分析》,《社會學研究》,1989年4期。
3、《十年來青年問題社會調查的對象與內容》,《青年研究》,1993年7期。
4、《十年來青年問題社會調查的方法》,《青年研究》,1993年9期。
5、《變遷中的女性形象》,《社會》,1992年7期。
6、《優良問卷的標准》,《社會》,1989年7期。
7、《這樣的調查不能反映客觀現實》,《社會》,1987年5期。
8、《二加一家庭》,《光明日報》,1993年2月。
9、《論城市獨生子女家庭的社會特徵》,《社會學研究》,1992年1期。
10、《獨生子女父母的生育意願》,《人口研究》,1991年5期。
11、《城市獨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問題》,《北京大學學報》,1991年5期。
12、《我國獨生子女研究的現狀分析》,《江海學刊》,1990年1期。
13、《獨生子女對當前小學教育的影響》,《華中師大學報》,1991年3期。
14、《論問卷調查的特點和適用范圍》,《華中師大學報》,1989年6期。
15、《什麼是社會調查》,《青年研究》,1993年2期。
16、《問卷法》,《青年研究》,1993年5期。
17、《撰寫調查報告》,《青年研究》,1993年5期。
18、《淺談當前抽樣調查的若干失誤》,《天津社會科學》,1987年3期。
19、《論人的社會化之特點》,《湖北社會科學》,1987年3期。
20、《當前問卷設計中常見錯誤淺析》(上),《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89年4期。
21、《當前問卷設計中常見錯誤淺析》(中),《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89年6期。
22、《當前問卷設計中常見錯誤淺析》(下),《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90年1期。
23、《我國獨生子女研究的現狀與不足》,《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89年(增刊)。
24、《父母眼中的獨生子女》,《社會》,1991年7期。
25、《有關問卷設計的幾個問題》,《統計與決策》,1987年5─6期。
26、《論獨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與地位》,《福建論壇》,1995年5期。
27、《問卷設計在調查中的地位和作用》,《福建論壇》,1989年4期。
28、《城市住房建設應考慮社會因素》,《開發》,1989年2期。
29、《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特定環境》,《社會科學輯刊》,1992年5期。
30、《獨生子女社會化過程中的偏差及原因分析》,《福建論壇》,1991年2期。
31、《獨生子女家庭: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社會科學輯刊》,1994年5期。
32、《共處與分離:獨生子女父母養老形式初探》,《人口與經濟》,1993年2期。
33、《論獨生子女父母角色的特點》,《華中師大學報》,1993年2期。
34、《如何把社會調查做得更好》,《青年研究》,1993年12期。
35、《問卷調查中阻礙合作因素淺析》,《社會科學評論》,1986年8期。
36、《姓氏之爭引起的思考》,《社會問題導報》,1986年16期。
37、《結婚為何成為愛情的墳墓》,《婚姻與家庭》,1986年9期。
38、《要為回答者著想》,《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1986年6期。
39、《問卷設計中常見錯誤分析》,《社會》,1986年4期。
40、《武漢青年工人婚戀情況調查》,《青年研究》,1985年2期。
41、《方法論背景中的問卷調查法》,《社會學研究》,1994年3期。
42、《近五年社會學方法研究述評》,《社會學研究》,1995年1期。
43、《他們信息世界的另一半》,《青年研究》,1995年第6期。
44、《偏見與現實: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的調查與分析》,《社會學研究》,1993年1期。
45、《家庭及社區因素對小學獨生子女發展的影響》,《西安石油學院學報》,1994年3期。
46、《社會調查方法還是社會研究方法》,《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2期。
47、《城市居民閑暇生活質量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997年第3期。
48、《武漢市居民家庭生活質量調查報告》,《浙江學刊》,1997年3期。
49、《近十年來我國社會學實地研究評述》,《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2期。
50、《下崗職工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與其再就業機會獲得的關系》,《理論月刊》,1998年8期。
51、《社會學者的方法意識與方法修養》,《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2期。
52、《我們的方法水平可以打幾分?》,《華中理工大學學報》,1999年3期。
53、《虛擬社會化與21世紀青年研究》,《青年研究》,1999年12期。
54、《十年來國內費孝通研究述評》,《江海學刊》,1999年5期。
55、《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6期。
56、《社會學方法二十年:應用於研究》,《社會學研究》,2000年1期。
57、《城市居民家庭生活質量:指標與結構》,《社會學研究》,2000年4期。
58、《二十年城鄉居民生育意願研究》,《市場與人口分析》,2002年第5期。
59、《中國獨生子女研究:回顧與前瞻》,《江海學刊》,2002年第5期。
60、《城市中學生與父母的關系》,《青年研究》,2002年第8期。
61、《生育政策與青少年教育》,《探索與爭鳴》,2002年第9期。 1. 2012年,論文《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獲得「北京陸學藝社會學基金會第二屆優秀成果獎」;
2. 2012年,《社會學研究方法》被評為全國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個人)
3. 2011年,《社會學研究方法》被評為國家教育部「全國高等教育本科精品教材」(個人)
4. 2011年,《社會學研究方法》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個人)
5. 2008年,《社會調查方法》課程被評為國家精品課程(排名1/5)
6. 2007年,《社會調查方法》課程被評為江蘇省精品課程;(排名1/5)
7. 2007年,《社會調查方法》課程被評為南京大學精品課程;(排名1/5)
8. 2007年,《現代社會調查方法》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教材」(個人);
9. 2007年,《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獲得南京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個人);
10. 2007年,《現代社會調查方法》被評為全國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個人);
11. 2006年,《社會學研究方法》被評為全國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個人);
12. 2005年,論文「英克爾斯現代人研究的方法論啟示」獲得江蘇省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個人)
13. 2005年,《社會學應用創新性人才培養與實踐》獲全國高等院校教學成果二等獎(排名2/5)。
14. 2004年,《社會學應用創新性人才培養與實踐》獲江蘇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2/5);
15. 2003年,被評為全國大學生第八屆「挑戰杯」優秀指導教師;(個人)
16. 2003年,「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一文獲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17. 2003年,《社會學研究方法》獲得江蘇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
18. 2001年,《現代社會調查方法》獲得湖北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三等獎 ;(個人)
19. 2001年,「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一文獲武漢市社會學會優秀論文一等獎;(個人)
20. 2000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個人)
21. 1998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個人)
22. 1998年,獲得華中理工大學1997-1998學年度教學質量優秀一等獎;(個人)
23. 1998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113人才工程」第一層次10名中青年學術帶頭人之一;(個人)
24. 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共產黨員;(個人)
25. 1997年,被評為「湖北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個人)
26. 1996年,獲得華中理工大學1996年度「華為獎教金」;(個人)
27. 1996年,被評為華中理工大學優秀共產黨員;(個人)
28. 1996年,「獨生子女家庭社會特徵」一文獲《社會學研究》創刊十周年青年優秀論文三等獎;(個人)
29. 1995年,《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教育和未來》獲首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個人)
30. 1995年,《獨生子女:他們的家庭、教育和未來》獲湖北省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省級(著作類)三等獎;(個人)
31. 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個人)
32. 1989年,在北京大學榮獲「首屆光華博士獎學金」;(個人)
33. 1987年,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首屆嚴景耀獎學金一等獎」;(個人) 1. 2012年11-12月,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 2012年4月,日本名古屋大學、東京大學、長崎大學,訪問與出席學術會議;
3. 2012年3月,台灣淡江大學,出席學術會議;
4. 2011年3月,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出席國際老年學會「應對老齡化全球社會行動戰略計劃」理事會議;
5. 2011年10-11月,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訪問學者;
6. 2011年11月,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出席兩岸三地青年問題學術研討會;
7. 2011年7月,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8. 2010年12月,香港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出席青年問題論壇
9. 2010年5月,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系,出席國際會議;
10. 2008年11月,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11. 2007年5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出席國際會議;
12. 2006年2月,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
13. 2005年8月,美國費城,出席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
14. 2004年11月-2005年9月,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15. 2004年3月,澳大利亞拉籌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訪問學者;
16. 2003年12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出席國際會議;
17. 2003年8月,美國亞特蘭大,出席美國社會學協會年會;
18. 2000年11-12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19. 2000年7-10月,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系、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社會學系、阿拉巴馬大學社會學系、得克薩斯理工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0. 1999年7月,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學系,合作研究;
21. 1999年6月,香港浸會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出席國際會議;
22. 1998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3. 1998年12月,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訪問學者;
24. 1998年11月,台灣輔仁大學,出席國際研討會;
25. 1998年11月,澳門,出席國際社會學會青年社會學分會第四屆年會;
26. 1997年8-10月,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系,訪問學者;
27. 1994年10-11月,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訪問學者;
28. 1990年9-11月,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合作研究。

⑻ 社會治理書籍推薦

2015年,中國社會學會發起"中國社會學會年度好書推薦"(以下簡稱"好書推薦")活動,引起了學術界與媒體界的廣泛關注。

2017年,第三屆"好書推薦"活動熱度升溫,越來越多的社會學專業研究者、老師、同學與大眾讀者加入我們,共同致力於提名好書、推薦好書、傳播好書,進而推動社會學的專業化發展以及社會學學科影響力的提升。

本次推薦活動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活動秘書處根據作者自薦和他人(含中國社會學會理事、出版社、青年評審團與大眾讀者)推薦上報的推舉報名材料,篩選出了以下50本好書。評選活動的網路投票階段現已啟幕,歡迎各位讀者和社會學同仁踴躍參與!

最終獲得推薦的圖書將於每年中國社會學年會上發布,並由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提供獎金。

1.「心上」的日子:關於西和乞巧的情感人類學
2. 北冥有魚: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
3. 補課集:中國社會學新探
4. 超越城鄉:資源、機會一體化配置
5. 從「派系結構」到「關系共同體」:基於某國有中小改制企業組織領導「關系」變遷的案例研究
6. 從大清到民國:中國民族理論政策的歷史變遷(1644~1949)
7. 從青年到成年:社會轉型、階層分化與城市成年軌跡
8. 當代中國的階層結構分析
9. 當代中國生活質量
10. 分利秩序:鴿鎮的項目運作與鄉村治理(2007~2013)
11. 國企改制與東北振興:構建工會與企業社會責任的互動機制
12. 漢藏之間的康定土司——清末民初末代明正土司人生史
13. 化邊之困:20世紀上半期川邊康區的政治、社會與族群
14. 換花草:占里人口文化的環境人類學解讀
15. 基層權力運作的邏輯:上海社區實地研究
16. 教育與城市空間生產--基於對城市社會學空間研究的拓展
17. 進化社會科學導論
18. 流變的鄉土性
19. 門檻之外:城市勞務市場中的底邊人群
20. 面向全球科創中心的服務業態
21. 民間金融合約的信息機制:來自改革後溫台地區民間金融市場的證據
22. 弱勢群體精神生活公共性失范與重構
23. 社會變遷中的鄉村精英與鄉村社會
24. 社會分層的理論邏輯

25. 社會福利建設研究的民意視角
26. 社會學芝加哥學派:一個知識共同體的學科貢獻
27. 社會治理的中國經驗:世紀之交的鄉村中國觀察
28. 社會資本視角下的求職研究
29. 社區社會組織與城市基層合作治理
30. 社區為本的整合社會工作實踐:理論、實務與綠耕經驗
31. 事業單位的制度變遷與基層治理:京院的工作環境與權力關系(1979~2009)
32. 雙面人:轉型鄉村中的人生、慾望與社會心態
33. 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動人口社群特殊職業研究
34. 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行動者的空間實踐視角
35. 透視社會創新與社會企業:探索中國社會發展路徑
36. 西藏的唐卡藝人:職業行為變遷與多元平衡策略
37. 西方社會建構論思潮研究
38. 西方中產階級:理論與實踐
39. 羨慕嫉妒恨:一個關於財富觀的人類學研究
40. 鄉村工業污染的演繹與闡釋
41. 鄉村治理的術與道——北鎮的田野敘事與闡釋
42. 選擇性放任:車間政治與國有企業勞動治理邏輯的形成
43. 抑鬱症在中國產生的社會學分析
44. 銀發中國:從全面二孩到成功老齡化
45. 找回家庭:農村代際合作與老年精神健康
46. 掙扎:轉型社會的行動邏輯
47. 中國兒童照顧政策研究:基於性別、家庭和國家的視角
48. 中國人的日常呈現:面子與人情的社會學
49. 中國新疆的社會結構:族群分層與流動機制
50. 轉型中國的社會學透視:面子與人情的社會學研究

⑼ 楊宜音的教育經歷

2007.07,2008.07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心主辦「社會心理學高級研討班」(共五周),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心理系趙志裕、康螢儀教授任教,獲結業證書
2007.03 – 2007.06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主辦英語口語中高級培訓班,獲結業證書
2005.09 – 2005.12 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社會心理學碩士博士研究生工作坊」,黃光國教授執教;「社會心理學碩士班系列研討會」黃麗莉教授主持。台北教育大學碩士研究生班「文化心理學」,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余安邦副研究員執教
2002.01 – 2003.01 美國密西根大學心理學系博士研究生課程「文化與認知」,Nisbett等教授執教,美國密西根大學人類成長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語言與文化心理」教師系列演講會,Twial教授主持
1995.09 – 1998.07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系應用社會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獲法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自己人』及其邊界:關於『差序格局』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指導教師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學系陸學藝教授及香港大學心理學系楊中芳博士
1997.01 – 1997.04 香港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課程「高級社會心理學」,趙志裕博士執教
1992 – 1994(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舉辦「社會心理學高級研討班」(共計12門博士課程,540課時,由楊國樞博士、楊中芳博士等17位台港心理學家執教),獲畢業證書
1988, 1990(暑期)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培訓班(由楊中芳博士、曾志朗博士、許志超博士等心理學家執教)
1986.09 – 1989.07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專業社會心理學研究方向碩士研究生, 獲教育學碩士學位。碩士論文:「中學生友人間執行『分享分擔』規范的研究」。指導教師為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章志光教授
1978.03 – 1982.01 北京經濟學院(現更名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系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生,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閱讀全文

與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