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化石的資料
化石是存留在古代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化石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最普遍的方式是按其留存的生物遺跡類型分為三類:實體化石,遺跡化石,分子化石。
生物分界一般以一萬年前為界限,一萬年前的生物為古生物,一萬年前以後的為現生生物。由於自然災害,如:火山爆發、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瞬間將其掩埋隔離氧化形成。
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後的遺體或是生活遺留下來的痕跡,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
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被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但是它們原來的形態、結構(甚至一些細微的內部構造)依然保留著。
(1)中國古化石基金會資金擴展閱讀: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 CFPF )發起於2005年,成立於2008年。公募基金會是真正意義上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1)開展促進中國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募捐活動,接受海內外熱心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公益事業的有關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為增加本基金會資金而進行的基金保值、增值運作和投資活動;
(2)開展有關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知識的科普教育活動,宣傳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的意義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喚起全民保護意識;
(3)協助政府做好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的合理利用、建立化石博物館、防止古生物化石被亂采濫挖、倒買倒賣、走私販運;
(4)重點資助一些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的資源調查研究、科學發掘和國際交流合作等項目。獎勵對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出色的單位和個人;
(5)按照捐贈者意願設立的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資助項目;
(6)開展其他有利於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的公益項目和活動;承擔政府部門委託的其他專項任務。
②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基金會的組織和活動,維護基金會、捐贈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力量參與公益事業,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第三條 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以下簡稱公募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以下簡稱非公募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
第四條 基金會必須遵守憲法、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政策,不得危害國家安全、統一和民族團結,不得違背社會公德。
第五條 基金會依照章程從事公益活動,應當遵循公開、透明的原則。
第六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下列基金會、基金會代表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一)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二)擬由非內地居民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會;
(三)原始基金超過2000萬元,發起人向國務院民政部門提出設立申請的非公募基金會;
(四)境外基金會在中國內地設立的代表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方性公募基金會和不屬於前款規定情況的非公募基金會的登記管理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組織,是國務院民政部門登記的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業務主管單位。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授權的組織,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基金會的業務主管單位。
第二章 設立、變更和注銷
第八條 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九條 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第十條 基金會章程必須明確基金會的公益性質,不得規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受益的內容。
基金會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及住所;
(二)設立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三)原始基金數額;
(四)理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理事的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五)法定代表人的職責;
(六)監事的職責、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七)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審定製度;
(八)財產的管理、使用制度;
(九)基金會的終止條件、程序和終止後財產的處理。
第十一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九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
第十二條 基金會擬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原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登記申請,並提交擬設機構的名稱、住所和負責人等情況的文件。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分支(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和負責人。
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依據基金會的授權開展活動,不具有法人資格。
第十三條 境外基金會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應當經有關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基金會在境外依法登記成立的證明和基金會章程;
(三)擬設代表機構負責人身份證明及簡歷;
(四)住所證明;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的文件。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和負責人。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從事符合中國公益事業性質的公益活動。境外基金會對其在中國內地代表機構的民事行為,依照中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第十四條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依照本條例登記後,應當依法辦理稅務登記。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憑登記證書依法申請組織機構代碼、刻制印章、開立銀行賬戶。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將組織機構代碼、印章式樣、銀行賬號以及稅務登記證件復印件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第十五條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和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登記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基金會修改章程,應當徵得其業務主管單位的同意,並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第十六條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按照章程規定終止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由於其他原因終止的。
第十七條 基金會撤銷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注銷登記。
基金會注銷的,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同時注銷。
第十八條 基金會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十九條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以及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由登記管理機關向社會公告。
第三章 組織機構
第二十條 基金會設理事會,理事為5人至25人,理事任期由章程規定,但每屆任期不得超過5年。理事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用私人財產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相互間有近親屬關系的基金會理事,總數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其他基金會,具有近親屬關系的不得同時在理事會任職。
在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理事長是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一條 理事會是基金會的決策機構,依法行使章程規定的職權。
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2次會議。理事會會議須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並。
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並由出席理事審閱、簽名。
第二十二條 基金會設監事。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兼任監事。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第二十三條 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不得由現職國家工作人員兼任。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公募基金會和原始基金來自中國內地的非公募基金會的法定代表人,應當由內地居民擔任。
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以及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不得擔任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
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其所在的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第二十四條 擔任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外國人以及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負責人,每年在中國內地居留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
第四章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五條 基金會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組織募捐、接受捐贈。
公募基金會組織募捐,應當向社會公布募得資金後擬開展的公益活動和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
第二十六條 基金會及其捐贈人、受益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享受稅收優惠。
第二十七條 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分、侵佔、挪用。
基金會應當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使用其財產;捐贈協議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其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二十八條 基金會應當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二十九條 公募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總收入的70%;非公募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基金余額的8%。
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第三十條 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布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第三十一條 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三十二條 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第三十三條 基金會注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按照章程的規定用於公益目的;無法按照章程規定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該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四條 基金會登記管理機關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對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實施年度檢查;
(二)對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依照本條例及其章程開展活動的情況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三)對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違反本條例的行為依法進行處罰。
第三十五條 基金會業務主管單位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指導、監督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依據法律和章程開展公益活動;
(二)負責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年度檢查的初審;
(三)配合登記管理機關、其他執法部門查處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違法行為。
第三十六條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於每年3月31日前向登記管理機關報送上一年度工作報告,接受年度檢查。年度工作報告在報送登記管理機關前應當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年度工作報告應當包括:財務會計報告、注冊會計師審計報告,開展募捐、接受捐贈、提供資助等活動的情況以及人員和機構的變動情況等。
第三十七條 基金會應當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基金會在換屆和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三十八條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在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第三十九條 捐贈人有權向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復。
基金會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條 未經登記或者被撤銷登記後以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或者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名義開展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取締,沒收非法財產並向社會公告。
第四十一條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或者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撤銷登記:
(一)在申請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或者自取得登記證書之日起12個月內未按章程規定開展活動的;
(二)符合注銷條件,不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注銷登記仍繼續開展活動的。
第四十二條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或者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停止活動;情節嚴重的,可以撤銷登記:
(一)未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二)在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中弄虛作假的;
(三)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
(四)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完成公益事業支出額度的;
(五)未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接受年度檢查,或者年度檢查不合格的;
(六)不履行信息公布義務或者公布虛假信息的。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有前款所列行為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提請稅務機關責令補交違法行為存續期間所享受的稅收減免。
第四十三條 基金會理事會違反本條例和章程規定決策不當,致使基金會遭受財產損失的,參與決策的理事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基金會理事、監事以及專職工作人員私分、侵佔、挪用基金會財產的,應當退還非法佔用的財產;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四條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被責令停止活動的,由登記管理機關封存其登記證書、印章和財務憑證。
第四十五條 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第七章附 則
第四十六條 本條例所稱境外基金會,是指在外國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合法成立的基金會。
第四十七條 基金會設立申請書、基金會年度工作報告的格式以及基金會章程範本,由國務院民政部門制訂。
第四十八條 本條例自2004年6月1日起施行,1988年9月27日國務院發布的《基金會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設立的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自本條例施行之日起6個月內,按照本條例的規定申請換發登記證書。
③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的建設宗旨
基金會使命:協助政府促進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公益事業發展,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④ 公募基金會都有哪些
壹基金(李連傑發起的)
中國癌症基金會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中國電影基金會
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等等。
是在民政部申請公募基金會。
⑤ >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成立於2008年底,國土資源部主管,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本會主要開展促進中國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募捐活動;開展有關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知識的科普教育活動,宣傳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的意義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協助政府做好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的合理利用、建立化石博物館,協助政府防止古生物化石被亂采濫挖、倒買倒賣、走私販運;重點資助一些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的資源調查研究、科學發掘和國際交流合作等項目,獎勵對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出色的單位和個人。
⑥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的介紹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 CFPF )發起於 2005 年,成立於 2008 年,是經國務院批准,國土資源部主管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登記注冊的 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公募基金會是面向社會募集資金,其中 70% 都要用於公益性的資助活動。 公募基金會是真正意義上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⑦ 關於各種化石的資料
一、 遼西化石概述:
當地球別的地方被海水浸泡時,這里的大地卻被甘甜的淡水包圍著,因而成了中生代的生物王國;
當地球別的地方一片荒涼時,這里綻開了地球上的第一朵花,成為芬芳花果的起源地;
當地球別的地方一片沉寂時,這里飛起了地球上第一群鳥,成為古鳥的園;
當地球別的地方初等動物尚未爬行時,這里乳汁育雛的生物類群,成了哺乳動物的搖籃;
當地球別的地方悄無聲息時,這里蜜蜂採花、魚翔淺底、恐龍奔跑、鳥語花香……,成了世界獨一無二的水陸空輻射的生物群落。
20世紀90年代,中國遼西,中生代晚侏羅紀的各種鳥類及動植物化石被發現,這片貧瘠的土地震驚了世界,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國的古鳥類專家、古地質專家及各國的化石愛好者的目光。尤其是1996年「中華龍鳥」化石的發現,連美國的柯林頓總統都稱之為20世紀最重要的科學發現之一。
遼西化石群在世界古生物研究史上創造了6個「世界之最」,即年代最早、鳥化石最多、屬種最多、密度最大、含鳥化石層次最多(共6層)、未知領域最廣(含有千米以上陸相地層)。其中最為著名的有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動物張和獸的骨架,有地球上第一枝「花」,距今1.45億年(晚侏羅紀)的被子植物「遼寧古果」的發現改寫了被子植物起源史;有世界上第一批從「恐龍」向「鳥類」過渡的動物化石——中華龍鳥、原始祖鳥和尾羽鳥……古生物的遺體能成為化石的機會極為稀少,大概為十萬分之一,沉睡了億萬年的化石重現於世,是大自然的傑作,珍貴過於寶石。
地球屬於生活在其上的一切時代的生物,它們對人類及人類智慧的形成和發展上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作為地球上最高級的物種,我們有權利和義務愛護好我們的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曾經的生命。那麼,就讓我們認識一下這些地球曾經的主人吧!
化 石 整 體 分 類
一級化石 鳥類 橫道子長城鳥、杜氏孔子鳥、長趾遼寧鳥、三塔中國鳥、燕都華夏鳥
稀有爬行類 中華龍鳥、尾羽鳥、原始祖鳥、楊氏東方翼龍、東方喙龍、熱河潛龍
稀有哺乳類 五尖張和獸、金氏熱河獸
稀有兩棲類 三燕麗蟾、葛氏遼蟾
二級化石 確已研究清
楚的鳥類 聖賢孔子鳥、孫氏孔子鳥、小凌源鳥、嬌小遼西鳥、步氏始反鳥、鄭氏波羅赤鳥、有尾華夏鳥、三燕龍城鳥、侯氏尖嘴鳥、六齒大嘴鳥、北山朝陽鳥、松嶺鳥
爬行類 長趾大凌河龍、彎齒樹翼龍
哺乳類 遠騰獸
稀有植物類 遼寧古果、古爾萬果
三級化石 爬行類 鸚鵡嘴龍、細小矢部龍、滿州鱷
稀有昆蟲類 逆蛇蜓、光箭蜓
稀有植物類 陳氏遼西草、常氏似畫眉草、硅化木
確已研究清楚的鳥類、爬行類 新生代鳥類、滿洲龜、蜥蜴類(亞目)
一般化石 一般魚類 狼鰭魚、北票鱘、滿州魚、海州魚、吉南魚、褶鱗魚、原白鱘
蜉蝣類 中擬蜉蝣、中蜉蝣
雙殼類 球蜆、豆蜆、中村蚌、日本蚌
腹足類 前貝加爾螺、田螺、肩螺、平滑螺
一般昆蟲類 蜚蠊類、蚊類、蜂類、蜓類、甲類
葉肢介類 東方葉肢介、亞洲葉肢介、平滑葉肢介、延吉葉肢介
介形蟲類 女星介、達爾文介、狼星介
三葉蟲類 高里山蟲、德氏蟲、萊得利基蟲、蝴蝶蟲
松柏類 短葉杉、縱型枝、蘇鐵杉
蘇鐵、本內蘇鐵類 側羽葉、似查來亞、蕉羽葉
蕨類 錐葉蕨、擬金粉蕨、茹福特蕨
銀杏類 裂銀杏、拜柱、似銀杏、茨康諾斯基葉
⑧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的主要職責
(1)開展促進中國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的募捐活動,接受海內外熱心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公益事業的有關組織和個人的捐贈。為增加本基金會資金而進行的基金保值、增值運作和投資活動;
(2)開展有關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知識的科普教育活動,宣傳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的意義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喚起全民保護意識;
(3)協助政府做好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的合理利用、建立化石博物館、防止古生物化石被亂采濫挖、倒買倒賣、走私販運;
(4)重點資助一些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的資源調查研究、科學發掘和國際交流合作等項目。獎勵對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出色的單位和個人;
(5)按照捐贈者意願設立的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資助項目;
(6)開展其他有利於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的公益項目和活動;承擔政府部門委託的其他專項任務。
⑨ 有關化石的資料
保存在岩層中的地質歷史時期(距今48億~1萬年間)的生物遺體或生物活動所留下的遺跡的統稱。古生物學研究的唯一對象。通常將地質歷史的最後一個時間階段,即全新世以前的生物劃入古生物的范圍。如山東山旺中新世硅藻土層中產出現生種秋葡萄的葉化石。
化石通常根據生物所屬的分類的不同,而分別被稱為古無脊椎動物化石、古脊椎動物化石、古植物化石,及按不同生物門類而統稱的如珊瑚化石、龜鱉化石、松柏化石等。
同時,還根據生物個體大小的不同,將能用於研究的化石叫大化石,如腕足動物、三葉蟲、高等植物、脊椎動物等的化石;但對於這些生物的微細構造進行研究時仍然要使用顯微鏡,如珊瑚化石和具介殼動物的殼的構造等。對於必須利用顯微鏡才能進行觀察和研究的微小的化石,稱為微體化石,如有孔蟲、介形蟲、硅藻等。某些大生物的微小部分如輪藻的藏卵器,植物的孢子、花粉,蟲牙(蟲顎)、牙形石等,甚至小的魚鱗、魚牙等也常屬於微體化石。這一名詞的使用並沒有嚴格的限制,例如某些群體生物如苔蘚蟲、層孔蟲,還有如竹節石、軟舌螺等,有些學者視其為微體化石,有些學者仍把它們視為大化石。近年來隨著石油地質勘探和海洋地質調查工作的發展以及電子顯微鏡等技術的應用,在地層中發現了許多極為微小的化石,它們的直徑在30~10μm以下,被稱為超微化石。超微化石包括顆石、盤星石、微錐等。
將古生物遺體或遺跡保存為化石的各種作用被稱為化石化作用。形成化石的條件:①古生物要具有能保存為化石的硬體才能保存為化石,不具硬體的古生物在特殊的條件下也可以形成化石,但機會極少。②死亡生物的遺體要能在絕氧的環境下被保存,並不被機械作用破壞。③要有足夠的時間,使古生物遺體在沉積物成岩過程中及成岩作用後具有更為堅硬的物理特性和更具化學穩定性。④在以後的地球內、外力的作用下沒有被再次破壞而終於保存下來。一個動物群死亡後,首先形成死亡群。死亡群中一部分或大部分屍體經搬運或仍在原地堆積形成屍積群。屍積群中未被有機和無機條件破壞而保留下來的硬體被沉積物掩埋的就叫埋藏群,被搬到遠離原來生物生活地區的叫異地埋藏,否則叫原地埋藏。被埋藏的生物遺骸或遺跡在成岩過程中和以後未被破壞而保存下來的就構成了一個化石群。由此又可以看出,能形成化石的只是當時生物群的一小部分,而每一化石群的組成可能是很復雜的。
地層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點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化石是自然產物,它的出現及保存狀態以及種類等都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左右的。其時代下限為1萬年左右,上限近40億年。
參考資料:http://info.datang.net/H/H1403.HTM
⑩ 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的發展歷史
發起人:單華春 女士。繼其父親單勇 ( 地質高工 ) 向安徽省人民政府和柳州市政府捐贈近五萬件, 18 個門類的化石之後,她個人捐贈了全部原始基金,並將自己收藏的一批珍貴化石標本捐贈用於中國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公益事業,同時,還將自己的全部經驗和精力投身到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公益事業當中。
專家倡議: 鑒於中國古生物化石盜采和走私日趨嚴重,古生物學界二十餘位專家院士聯名倡議成立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加強古生物化石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引導海內外資金參與推進此項偉大的公益事業。
發起單位:2005 年,原始發起人聯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攜專家原始的聯名倡議,聯合發起成立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