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香港保險業監管管理局

香港保險業監管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1-09-08 18:57:16

⑴ 香港保險事業監管局成立於哪一年


過去一年,香港的保險業正在努力應付著多個挑戰,包括成立獨立保險業監管局、設立保單持有人保障基金、醫療改革等等,對整個業界未來發展的影響非常深遠。這當中又以監管機制正在進行的改革最為重大——香港預計在2015年成立獨立的保險業監管局(IIA)。

1990年,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成立,這成為香港保險業政府監管的標志性事件。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的主要職能包括:負責執行和規范保險公司和中介的法例,對香港保險業實行審慎的監管,確保及保障保單持有人或潛在持有人的利益,及推動保險業穩定發展等。

在政府監管之外,香港保險業還積極推廣行業自律監管制度,這種制度為保險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基礎,各類自律監管機構在其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自律監管機制下,保險代理人由香港保險業聯會屬下的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負責;保險經紀分別由香港保險顧問聯會及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負責;保險索償由保險索償投訴局負責。

香港預計在2015年成立獨立的保險業監管局。為了有效監管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保監局將被賦予新的法定規管權力,包括巡查、調查、施加紀律懲處及循簡易程序提出檢控。任何人不遵從保監局就巡查和調查所提出的要求,或在巡查和調查時明知或罔顧實情地提供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資料,即屬犯罪。保監局有權施加監管罰則,如公開譴責、罰款。

屆時,新的法定保險中介發牌制度會取代現時的自律規管制度。保監局行使規管權力時會受適當制衡,包括由具備獲委任為高等法院法官資格的人士任主席的獨立保險事務上訴審裁處,可復核其規管決定。

在保險業監管局成立過程中,香港保險業聯會將全力支持建立有效率及健全的監管制度,協助匯集業界各方的意見,並與政府緊密溝通,反映業界關注的事項,並積極配合當局處理過渡安排。

⑵ 香港保險的法律法規


買香港保險的弊端:

1.法律風險

我國法律規定,香港保險業務員無法在內地直接銷售香港保險,所以許多宣稱與香港保險經紀公司有合作的公司或個人,他們的業務往往缺乏法律監控;

2.前期成本高

香港銀行賬戶只接受港幣或美元,辦理的手續費較高。此外,境外刷卡付費、轉賬等流程較長,比較麻煩。

3.要提前預約

確定買香港保險後,投保人要提前一兩天跟香港的保險公司預約。

4.體檢嚴格

香港保險體檢項目也比內地多,而且某些項目的體檢很多醫院都無法做檢查,要麼去香港體檢,要麼就去內地昂貴醫院,檢查費用較高,並且不在報銷范圍內。

5.匯率風險

香港保險保單通常以港幣或美元計價,在10 年或20年的繳費期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如何,港幣會不會改變聯系匯率制度一直存在不確定性風險。

6.理賠風險

香港醫療險理賠手續較繁瑣,此外就醫醫院也往往是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醫院才能獲賠。由於境內外醫療判斷標准存在差異,因此可能出現賠付困難。

7.理賠糾紛風險

如果對於理賠有糾紛,投保人需要在香港打官司,請香港律師,而且本人也得親自赴港處理,需要付出的金錢和精力都比較高。

8.重疾險風險

香港保險的重疾險,必須在三甲醫院就醫才予以理賠。

9.保險公司破產風險

如果在香港購買保險,一旦保險公司破產,投保人很可能血本無歸。不過,為解決投保人的後顧之憂,目前的香港保險法規也對此作出規范,即在保險公司出現償付能力不足被合法破產後,有關部門將對其進行清盤,投保人可以通過登記債權獲得一定補償。


Beta理財師《成長手冊》——保險篇里有一篇《港險Q&A》推薦你去看看,我摘了以下2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據介紹,除了香港保險業監理處外,還有一個非政府機構的自律機構——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專責執行自律監管計劃,向保單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費渠道,協調索償糾紛。

與一般的香港網站提供英文、繁體中文網頁不同,保險索償投訴局首頁還設立了「簡體字」網頁可供內地網友查看。並且,針對不斷增長的內地人保單數量,自2013年5月1日起,保險索償投訴局將處理索償投訴的服務范圍擴大至非香港居民,內地居民也可以享有同樣的服務。如發生爭議,可以選擇向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提起索賠程序,而委員會做出裁決後,保險公司無上訴權,投訴個人如不滿意可以另行起訴。

相比內地保險業違規多隻用負擔行政法律責任,香港在1983年出台的《保險公司條例》的基礎上,對保險違法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違反誠信、違規經營等行為都屬犯罪,要追究刑事責任,如向保監部門提交虛假材料者可在20萬罰金之外另處監禁2年。

有業內人士指出,該保險索償投訴局實質上是各家保險公司組成的,它們的「誠意」更多的是讓投保人放心,更是為促進香港保險行業的繁榮。



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保險系副主任胡波:內地居民如果在香港購買保險,是可以得到保障的,如有糾紛,適用香港法律。

事實上,前幾天,中國保監會公布了進一步支持深圳前海開發開放的八條意見,提到會積極探索在前海促進深港保險融合發展,這樣,未來有可能在前海合法購買到香港保險企業提供的保險產品。不過,具體細則還沒出來。

以前曾經有香港保險企業到內地開展業務,銷售保險產品,這樣的保單被稱為地下保單,通俗地說就是「水貨」,這個是不受保護的,因為《保險法》規定,在中國內地銷售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必須獲得保監會頒發的牌照。

⑶ 香港保險業監管機構是

香港保監處

⑷ 為什麼在香港保險業監理處無法查到內地訪客保險業務情況

訪客保險的業務情況,要去投保公司的官方網站去查詢詳細信息。

數據顯示:2010年,內地客戶到香港投保金額約為44億港幣,2014年達到244億,2015年將超過300億,6年增長8倍。數據還顯示,內地客戶香港投保人壽和重疾保險,平均每張保單約15萬港幣,說明內地客戶大多數是高資產高凈值高收入人群,這些人里還包括很多內地保險公司從業人員,有代理人、也有行政人員,甚至是精算師。
香港保險如此熱銷,必然有其道理,優勢使然。
對比
香港保險魅力何在?
關於香港保險的優勢太多,小編曾在2016年第一個工作日1月4日,總結了16條優勢,這里說幾個關鍵優勢。
一、同樣保額,香港保險保費便宜。非吸煙者重疾便宜約30%,吸煙者重疾便宜可達50%。
二、同樣保費,買到的保額更高。和第一條一個道理。
三、重疾保險保障范圍廣。說香港保險的重疾疾病種類多,很多內地保險人不服氣,現在內地重疾保險保障疾病種類也不少了,也有50多種。數量雖然多了,但是質量跟不上,具體的疾病定義非常嚴格,同樣的病,香港賠大陸不賠。在一些早期危疾的預支賠償方面,內地保險和香港保險比,還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原位癌的理賠。香港重疾的多次理賠產品最高理賠7次,目前在內地還沒有。還有就是分紅,香港的重疾保險分紅高達5.8%,對於內地重疾險分紅水平非常低,甚至沒有分紅。
四、分紅水平高。這里不展開分析了,可以看之前推送的文章。
今天重點說理賠只需快遞,就是這么簡單。
服務
理賠只需順豐快遞
香港保險投保需要投保人必須在香港簽單,之後的理賠、提取分紅、更改付款方式、更改保單受益人等售後服務都無需再來香港。
幾乎所有的客戶都關心理賠會不會很麻煩?一旦有糾紛,是不是要去香港打官司?您多慮了,小編一一作答。
香港保險公司秉承「嚴核保、寬理賠」之服務理念,因此香港保險理賠程序非常簡潔而且易於實現,所有理賠,投保人均無需親自來香港。
香港保險熱銷,理賠只需快遞,
就是這么簡單,就是這么任性。
人壽保險:如受保人身故,受益人將中國內地公安部門開具的死亡證明和保單原件,郵寄給負責保單後期服務的持牌人,轉交至香港保險公司,也可以直接郵寄香港保險公司,約一個月香港保險公司即會理賠。
重疾保險:如果受保人罹患受保的重疾,即可通過中國內地指定之醫院出具的診斷書獲得理賠。
醫療保險:快遞指定醫院診斷書及相關醫療費用清單和發票即可。香港醫療保險不受進口葯品限制,全球理賠。
管理
保險索償投訴局免費解糾紛
香港保險除了香港保險業監理處以外,還有一個香港保險業自律的標志性機構——保險索償投訴局。主要職能是調解投保人與承保人之間的索償糾紛,免費為投訴人提供服務,保險公司對於其裁決必須無條件接受,上海契石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解答,而投保人則可以拒絕,並繼續採取法律行動。這個自律機構可以免費為大陸居民服務。相比內地保險業的理賠糾紛處理只能通過仲裁或法院訴訟解決,程序繁瑣,費時費力。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相比是弱勢群體,一旦發生法院訴訟解決糾紛,一切訴訟費用由敗訴方承擔,實際上,投保人的利益是不能最大程度受到保障的。在這方面,內地保險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

⑸ 中國國內客戶與香港保險公司發生訴訟怎麼辦,如何處理解決

1、人民幣升值會不會虧呢?香港的保險主要以美金和港幣計價,一般會推薦美金,因為美金是國際貨幣,未來兌換會更加方便。很多客戶會把香港的保險作為自己資產的對沖,放一小部分錢在香港以美金計價,若是人民幣未來持續升值,則自身的資產肯定會升值,一小部分美金資產則無傷大雅;而若人民幣匯率發生巨大的變動或者其他國內因素變化,那麼離岸的美元資產則可能會起到避險的作用。若是在保費繳付期人民幣持續升值,未來交付的保費實際也越來越少。未來賠付時匯率如何,就很難確定了,對不對?
2、中國大陸人士如何享受售後和理賠服務?是否麻煩?
一經在香港合法投保,客戶將來的售後和理賠服務均無需親自到香港保險公司辦理。香港保險業實行代理制度,每個客戶終身都有一個保險代理專人服務。每個客戶,都會擁有一個網上服務賬戶,可以透過公司網址,了解自己賬戶數據。並每年均可在公司客戶專頁內查詢到保單狀況、目前現金價值以及當年的紅利等。理賠則由代理人團隊。當然,客戶也可以隨時致電公司的免費電話來查詢保單事宜。
重疾險和醫療住院險等,只需要國內認可醫院(主要是各大城市的三甲醫院以及部分私家醫院)出具的就診記錄和發票,連同醫生簽字的賠償申請,一同快遞到香港的保險客戶經理手上,由客戶經理完成賠償申請。一般材料齊全,15個工作日左右保險公司會完成賠償,開出支票給予客戶。期間,人無需飛赴香港。因此,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保險客戶經理就尤為重要。3、賠償或者取錢如何領取?
未來國內外匯是否放開還未知。目前,在客戶經理協助下完成賠償或者取現申請後,客戶可以用兩種方式獲得賠償金額:1.公司直接通過銀聯匯入客戶國內的銀聯卡賬戶,此方式會收取約2%的手續費;2.保險公司會開出支票,該支票可以存入任何一家香港本地的銀行。
4、如何簽約?任何一份香港有效的保險合同,所有的簽字都會在香港完成。客戶必須親自到達香港簽約,提供身份證、港澳通行證、小孩的疫苗證明或學習成績單(若是給未成年小孩購買)即可。若無需體檢的情況下,在保險公司兩個小時能夠完成所有的程序。注意,如果不在香港簽署保單則屬於地下保單,不受法律保護!
5、如何支付保費?
第一年的保費可以直接用銀聯卡支付,無需提前兌換美金。續保的保費,目前可以通過兩種方式完成:1.在香港開一個銀行賬戶,這樣會方便繳付未來的保費以及收取賠償或紅利資金;2.依然通過銀聯卡網上支付續保保費,此方式無需提前購匯,收取保費的2%作為手續費。
6、中國國內客戶與香港保險公司發生訴訟如何處理?
香港保險公司本著最高誠信原則經營業務,所發出的保單透明,公正,最大限度降低與客戶發生理解分歧,引發訴訟的可能。客戶與保險公司的分歧,通常由香港保險業索償局,本著「並非拘泥條文,以公平合理的協商」原則進行人性化協調處理,以盡量保障客戶利益,避免形成訴訟。如果因為公司出錯,影響索償,會由客戶的保險代理向公司提出申訴,保障客戶權益。7、中國內地人買香港保險,是否受法律保護?
「根據香港法例第41章保險公司條例,任何在香港獲授權之保險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壽保險均屬合法,不論銷售對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國人士或中國內地人士。」(摘自保險業監理處復函檔桉號INS/ADM/7/1)香港保險簽署地在香港為合法保單,簽署地在香港境外為非法保單。中國大陸人士來港投保,需要提交合法來港證件,進行登記,復印存檔,專人驗證,以確保投保地點在香港本地。香港特區政府「保險業監理處」是香港保險業的政府主管行政部門。內地居民(大陸居民)在香港簽單的合法保單,跟香港本地人簽訂的保單,權益是完全相同的。
8、保險索償投訴局服務范圍包括非香港居民嗎?
投訴局於1990年2月成立,宗旨乃為個別保單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費管道,協調及排解他們與投訴局會員公司就個人保單而引致的索償糾紛。過去數年,由於非香港居民與本地(香港)購買保單的數量顯著增加,理事會決定由2013年5月1日起,將服務范圍擴展至非香港居民(所有境外人士,例如中國,日本,台灣東南亞等地區的客戶)。理事會相信只要保單是有投訴局會員公司按香港法律出發,所有保單持有人,不論其居住地,皆可使用投訴局的免費服務,這是較公平的做法。2016年1月1日起,保險索償投訴局提高司法許可權可裁決的賠償限額上調至100萬港幣。9香港的保險公司是否也有破產的風險?
對於人壽保險,香港政府對於香港保險業的監管非常嚴格,每出售一份,香港保險監理處都會要求香港保險公司把該份保單80%價值的資產維持在香港,以便更好的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如果在香港有人壽保險公司經營不善,瀕臨危機,香港政府即會出面,讓有財政實力的保險公司兼並該保險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壽保單不受損失。香港政府也正在設立香港人壽保險再保險基金,用以擔保香港出售的每一份人壽保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香港保險監管的力度高不高

香港的保險業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在香港這個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保險公司更具國際競爭力。香港保險公司能夠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可為喜歡投資的客戶做出妥善的財富管理及投資選擇。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險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於世。

而其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利益。而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局)於2013年5月1日起,將處理索償服務范圍擴大至內地居民,為保障內地居民所購買香港保險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途徑和保障。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決的賠償限額,由原來80萬港元上調至100萬港元。2017年6月26日,香港保監局正式成立。
香港保監局的政策目標,是確保保險業的規管架構與時並進,以促進保險業的穩健發展,為香港保單持有人提供更佳保障,以及與金融監管機構應在財政和運作上獨立於政府的國際做法看齊。

⑺ 保監會對香港保險公司

2014年8月,中國保監會正式出台的「支持深圳(前海)保險業改革創新」的8條具體政策(簡稱「深八條」),主要圍繞在前海探索新機構、新業務以及進一步對香港保險機構開放的內容展開。其中,保險深港互購是否能成為可能,牽動著市場神經。
多位保險從業人士表示,由於監管機制等問題,直接開放購買或難以實現,但在政策指引下,深圳保險市場在產品、服務、資金、人才等領域向香港「取經」將進一步加快,兩地保險市場差距將會逐步縮小。他們認為,深港保險業在前海互通互聯大有可為。
香港保險市場基本現狀如何?

截至2014年6月30日,香港共有158間獲授權保險公司,其中94間經營一般業務,44間經營長期業務,其餘20間則經營綜合業務。
根據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提供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6月30日,在登記委員會登記的保險代理商共有2463家,個人代理人則有41878名,以及負責人及業務代表27188名。
目前香港保險公司在前海設立機構及開展業務的准入要求是什麼?
目前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前海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主要的准入要求是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外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經營保險業務30年以上;
(2)在中國境內已經設立代表機構2年以上;
(3)提出設立申請前1年年末總資產不少於50億美元。
(4)其他要求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在前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的條件是什麼?

目前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在前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是參照《<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八》,允許香港的保險經紀公司在廣東省(含深圳)試點設立獨資保險代理公司,經營區域為廣東省(含深圳),申請人須滿足以下條件:

(1)申請人在香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10年以上;
(2)提出申請前3年的年均保險經紀業務收入不低於50萬港元,提出申請上一年度的年末總資產不低於50萬港元;
(3)提出申請前3年無嚴重違規和受處罰記錄;
(4)申請人在內地設立代表處時間1年以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⑻ 中國國內客戶買香港保險是否合法香港特區政府主管香港保險業的部門是什麼

不受大陸法律保護但是受香港法律保護,全球理賠, 香港也有保監會。

閱讀全文

與香港保險業監管管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