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家1300億巨無霸不到3年縮水到83億是為什麼
12月15日晚股轉公司突然宣布中科招商(832168.OC)將被強制終止掛牌,不僅令市場感到震驚,甚至連中科招商的董事長單祥雙也頗為意外,按照他的說法12月15日當天上午其還到股轉公司去做了整改溝通。
巔峰時期,中科招商市值曾超過1300億元,因此也成為新三板的標桿性企業。不過,如今市值卻不足90億元。這樣的墜落只用了不到3年的時間。
中科招商將被強制終止掛牌
12月15日,股轉公司公告稱,根據《關於金融類企業掛牌融資有關事項的通知》與《關於掛牌私募機構自查整改相關問題的通知》,2家掛牌私募機構中科招商(832168.OC)、達仁資管(831639.OC)不符合整改要求,將於12月26日起終止2家公司股票掛牌。
根據中科招商主辦券商光大證券發布的公告,中科招商被強制終止掛牌的原因為:
根據2016年經審計的財務數據,中科招商管理費收入和業績報酬之和占收入來源的比例為41.39%,未達到要求的80%。
根據股轉公司規定,給予公司的整改期限為1年,目前已經達到1年的規定期限。
根據中科招商第三季度披露的報告顯示,公司有2713名股東。對此,全國股轉系統專門指出,被終止掛牌公司應積極應對投資者訴求,主辦券商應指定專門人員負責被終止掛牌公司相關事宜並披露聯系方式,協助做好被終止掛牌公司投資者的溝通工作,指導被終止掛牌公司妥善解決投資者訴求。
單祥雙表示,「無論如何,我們一定會按照股轉系統的要求,與主辦券商一起,通力合作,妥善處理好終止掛牌後的後續事宜,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保護。」
Ⅱ 迷你基金面臨清盤,還能投資嗎
基金的清盤條件如下:
選擇購買基金的時候,一定要關注基金的規模,以及基金的持有人。
關於基金規模,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基金的規模過小的話,船小確實容易掉頭,投資比較靈活,但同時面臨著清盤的風險;基金規模過大,則十分考驗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Ⅲ 首批出海QDII基金被罵10年 終於有一隻要回歸面值了
大約十年前,4隻QDII基金閃電募集約1200億元「揚帆出海」。
這4隻基金就像4艘承載了基金投資國際化、國內投資者全球資產配置夢想的「扁舟」,帶著國內投資者資金初出國門的興奮和期待,開啟了我國公募基金國際化資產配置的新時代。
然而,「一葉扁舟波萬頃」,初出茅廬的QDII基金就遭遇美國「次貸危機」當頭一棒,疊加公募國際投資人才匱乏,基金缺乏管理經驗,過分倚重港股、中概股投資等因素,不少QDII基金規模長期停滯,業績不佳,迷你基金屢屢出現……「資金出海」、「資產配置國際化」,這類名詞對那些遭受虧損的持有人如同「夢魘」,公募基金的國際化業務布局也廣受市場質疑。
然而,今年市場峰迴路轉,在A股市場的持續震盪中,港股等新興市場表現「一枝獨秀」,一度廣受詬病的QDII基金凈值快速拉升,「賺錢效應」凸顯,就連凈值在面值之下徘徊近10年的首批「出海」基金,基金凈值也接近「浮出水面」。
首批「出海」基金今年業績「搶眼」
今年以來,最早於2007年「出海」的QDII基金迎來收獲期。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19日,最早於2007年出海的南方、華夏、嘉實、上投摩根旗下基金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高達21.13%,其中華夏全球精選以28.74%收益率問鼎「首批」出海基金,收益率最低的南方全球也斬獲了7.49%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首批「出師不利」的出海基金,隨著今年行情的演繹,潛伏在1元凈值線以下長達10年之久的基金凈值,也即將「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19日,華夏全球精選基金凈值為0.99元,距離突破1元凈值只差1%的漲幅,南方全球精選、嘉實海外中國股票、上投摩根亞太優勢距離1元面值分別還需要15.3%、17.9%、24.1%的漲幅,同樣也是歷史上較為接近1元面值的相對高點。
表1:2007年首批出海基金今年業績「搶眼」
業績歸因分析:新興市場上漲超預期高增長個股貢獻收益
從2017基金二季報基金經理觀點看,新興市場的超預期表現為基金帶來較好收益,尤其是港股的表現讓市場「驚艷」,投資高增長的保險股、消費、汽車等股票為基金凈值做了較大貢獻。
以下是基金經理二季報中披露的基金運作回顧和業績歸因:
1、華夏全球精選基金經理李湘傑
2季度,全球主要股票市場震盪上行,科技行業板塊表現遙遙領先。新興市場跑贏發達市場,中國香港市場受港股通南下資金及國際資金持續流入推動,強勁上漲,是全球表現最好的市場之一。
4月,發達國家股市、債市均有靚麗表現,新興市場穩中向好,大宗商品表現慘淡。5月,全球權益類資產繼續向好,歐元、日元領漲,美元指數偏弱,大宗商品繼續疲軟。6月,美聯儲如期加息,歐元區及日本貨幣政策不變,美元指數維持低位,股市高位波動。
2、嘉實海外中國股票基金經理蔣一茜
二季度MSCI中國指數大幅上漲11%。美聯儲如期啟動本年內第二次加息,進一步表態政策重心在勞動力市場回復充分就業後的貨幣政策正常化上,並給出縮表時間表。法國總統選舉結果對港股市場情緒也有很好的正面刺激。
宏觀方面,外匯儲備連續回升,進出口增速略有回調。央行通過MLF對沖6月資金壓力高峰,也釋放出希望增加政策協調、保證金融去杠桿的平穩進行之意。MSCI宣布將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市場情緒正面。
板塊方面,信息技術和互聯網零售(多數為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大幅跑贏指數。房地產板塊在強勁的預售數據刺激下也大幅上漲。此外,可選消費板塊中的汽車、教育、電商等子版塊都有很好的表現。美國油類庫存量大過預期,市場對OPEC的減產決心也有懷疑,石油價格疲軟,能源股逆市下跌,是表現最差的板塊。此外,必須消費、電信、和工業股也大幅落後於指數。
我們在二季度減持了周期板塊(煤和石油),轉入成長板塊(科技、教育等)。我們投資在一些高增長的個股(如汽車和互聯網)取得了很好的收益,同時,我們對能源、電信、必須消費等板塊的低配也對業績有正貢獻。
3、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經理張軍、張淑婉
在2017年第二季,摩根斯坦利綜合亞太指數(不含日本)持續其良好的表現,該指數在第二季度上漲5.7%(以人民幣計價),東北亞國家表現較仍然較東盟國家強。韓國(以美金計價)在各個板塊皆有表現,新總統當選提振消費類股反彈,使得韓國在二季度仍表現最佳。中國在保險汽車板塊大漲下,摩根斯坦利中國指數在二季度漲幅超過7%,其他如台灣,印度尼西亞表現亦佳。
亞太優勢第二季度凈值上漲7.27%,表現優於業績基準,主要由於超配中國保險股,韓國的消費股,並低配東盟國家所致。
4、南方全球精選基金經理蔡青、黃亮
2017年第二季度美聯儲如預期於六月宣布加息25個基點。二季度全球政治經濟沒有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全球主要股市大多延續上漲態勢。
在資產配置上,2017年二季度本基金維持了較為均衡的倉位水平。在投資策略上遵循先進行區域大類資產配置,再優選行業,再配置個股的原則。
二季度基金在區域配置上超配了經濟增長邊際改善明顯的歐洲,在行業和主題的配置上增加了對於美國金融和全球人工智慧行業的配置。
在個股層面,增加了受益於資金南下和海外資金迴流的港股投資標的。回顧二季度,全球股票市場的表現超出了我們此前的預期和判斷,相對謹慎的倉位配置拖累了整體基金業績的表現。
後市觀點:看好新興市場 重點配置科技、消費板塊
從二季報披露的後市觀點看,基金經理仍舊看好新興市場,但對美國後市表現分歧加大,基金將重點配置長期趨勢向好、估值較低,且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科技、消費等板塊。
以下是基金經理二季報中披露的後市觀點:
1、華夏全球精選基金經理李湘傑
我們將繼續跟蹤分析全球宏觀政策和經濟態勢,採取積極的倉位策略,堅定看好美國及中國香港市場,聚焦優質個股,超配長期趨勢向好、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科技及消費板塊。
中資股方面,核心配置教育、消費、醫療、信息技術等子板塊中長期經營趨勢向好、業績增長確定的龍頭公司;超配港股通南向資金偏好的高成長低估值個股。
基金在港股方面配置較多,關於港股,以四條主線為核心布局:
(1)科技股,聚焦智能手機供應鏈,包含蘋果概念股。今年是蘋果10周年,iPhone8大改款,很受市場關注。基金買入受益於雙攝像頭、OLED屏幕、3D感應及聲學升級趨勢的相關個股。
(2)互聯網,如騰訊。我們認為,中長期看騰訊還未遇到成長瓶頸,大概率能維持高速成長。
(3)汽車股,我們尤其看好SUV銷售及賓士、寶馬高檔車的銷售。同時看好吉利、廣汽及高檔車汽車經銷商等公司。
(4)受惠於國內供給側改革及環保限產相關的周期材料股,比如有色金屬、造紙、水泥及鋼鐵等品種。
2、上投摩根亞太優勢基金經理張軍、張淑婉
未來展望仍看好東北亞國家,看好中國及韓國,由於估值較高成長不如預期,我們對東盟國家保守,行業方面,我們關注金融、科技及消費板塊。
3、南方全球精選基金經理蔡青、黃亮
展望2017年三季度,盡管美國經濟的內生性增長韌性使該經濟體的復甦前景最具確定性,但我們仍然認為當前的估值水平所提供的風險收益不再那麼吸引。
從經濟增速來看,美國已經達到充分就業,上半年的增長主要依賴於補庫存和企業資本支出擴張拉動,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計美國未來五年的GDP潛在增長率僅為1.6%-1.8%,經濟增速很難大幅超出市場預期。
歐洲方面,如我們先前預期,隨著法國大選完成,歐洲市場風險偏好水平得以上升,股票市場估值水平在二季度獲得重估。我們認為盡管目前歐洲股市估值水平與歷史相比已經處於合理位置,然而考慮到歐洲經濟結構改善顯著,復甦進程仍處於中前期,未來經濟具有潛在的提升空間。
新興市場在上半年取得顯著上漲後,估值方面的優勢有所減弱,但隨著市場分化加大,行業及個股層面仍存在不少投資機會。
Ⅳ 指數基金會有清盤退市的風險嗎到時候怎麼辦
只要是規模小的基金,都存在清盤退市的風險。
一般來說,只有滿足下面兩種情況中的一個,基金就會有清盤的風險:
1.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
2.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凈值低於5000萬元情形的。
一般來說,基金規模在2億以下的,都有清盤的風險。因為大家都知道,基金公司是依靠收管理費來賺錢的,當某隻基金的規模太小的話,那麼其所收的管理費就不足以覆蓋成本,基金公司從自身利益的角度考慮,就很有可能選擇把這只基金清盤了。
如果要想自己買的基金不被清盤,那麼就不要買規模太小的基金。
Ⅳ 基金規模最小的有木有幾十萬的
有的。有些定製基金甚至在特定時候是0份額
Ⅵ 本人如果購買基金最好是占基金資產規模的百分之幾,這樣在賣出去時,不會對基金造成影響
購買百分之幾是什麼概念,迷你基金你購買百分之幾就差不多幾十上百萬了
Ⅶ 問:一支基金的資產以及規模變化的原因,求基金專家在宏觀上給點建議。從大方面上讓我有所了解。
基金分很多類型的,不知道您要具體分析那種基金。
以股票型基金為例,主要投資於股票,而且持倉不得低於60%,那麼基金的凈值波動就與股票市場密切相關。決定基金規模的主要因素就是基金的業績,業績好的基金,大家都想持有,規模就會不斷擴大,目前就有400多億的大型基金,也有2-3個億的迷你基金。規模太大太小都不好,規模太大,基金經理操作時就尾大不掉,規模太小,就接近清盤線,運作壓力很大。所以好的基金都希望將自身規模控制在一個比較合適的范圍。
基金資產變化與規模變化又密切相關,規模越大,資產越多。整個基金行業受宏觀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復雜的,但一般而言,股市興旺的時候,基金行業規模也會增加。目前我國是到了一個瓶頸,行業整體規模難以突破,今年還有不小的縮水。單只基金的規模與宏觀經濟有一定關系,但最主要的還是剛才提到的業績水平,業績好,規模就容易做大。
Ⅷ 貨幣基金 規模和收入之間 有 倒u現象嗎
貨幣基金能夠替你進入你無法投資的貨幣市場,它是一種可以替代活期存款的理財方式。它可以說是基金中最安全的產品種類,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其最大的風險是基金管理者為了追求高收益而放大杠桿。
基金公司只掙管理費
相對於其他基金來說,貨幣基金費率是最低的,個人不用交申購贖回費,基金公司收取的管理費年率為基金凈值的1.25%至1.5%,基金託管費用率為基金資產凈值的0.25%,但這部分收入歸託管銀行。基金公司從貨幣基金中掙到的管理費有限,所以主要依靠規模賺錢。國內大型貨幣基金規模達到數十萬億元,而「迷你」貨幣基金規模只有1億元左右。「規模"迷你"的貨幣基金對基金公司來說倒不會虧錢,只是賺得很少而已。」一位基金公司市場人員說。
它的規模越大越好
規模太大對股票型基金並不是什麼太有利的事情,對貨幣基金則不然。「規模大了,誰想問我要錢,誰想賣給我債的時候,我自己有定價能力。」一位基金公司固定收益人士說。固定收益類投資多採用一對一的價格談判方式,通常是資金量較大的一方議價能力更強,投資收益也更高。規模較小的貨幣型基金,為了應對贖回,持有現金比例往往會較高,這樣用於投資的資金也會相對較少,收益也隨之降低。所以如果一隻規模僅有1億元或幾億元的「迷你」貨幣基金卻有著超越大型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它就很可疑。
募集規模參考意義不大
貨幣基金的收益與其規模成正比,不過基金新發時的規模並無太大的參考價值,因為其中很可能有大量「幫忙資金」。「幫忙資金」是業內的潛規則,這些資金不只是幫助貨幣基金,在基金新發或年底沖規模時,都可能有它們的身影。「某短期理財債基首募的規模做得很大,但首期打開以後資金走了百分之七十幾,這個數據可以理解為首募的時候注水了,有幫忙資金在裡面。」某基金經理說。「如果成立不久之後規模就大幅縮水,很大可能是因為幫忙資金的撤退。」某基金研究院人士說。
別被某日超高收益率唬住
貨幣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的狀況可以參考存款利率,可某些時候卻會顯示出超高收益的狀態,如某交易的7天年化收益率達到9%至10%,或者萬份收益在某日突然變得很高。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就是這樣—看上去跳躍性很強,但跳躍性更多是由貨幣市場基金的會計准則決定的,「它用的是攤余成本記賬法,貨幣基金在賣債實現收益和虧損時,這種方法會讓其萬份收益出現劇烈的波動。」某基金經理說。
因此專業投資者更加看重基金收益的穩定性,也就是說,基金的萬份收益應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不經常出現大幅跳水或上漲。
它也有虧損的可能
雖說不承諾保本的貨幣基金從未讓投資者賠錢,但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資產負債能匹配,匹配到期,風險就不會暴露,」一位基金經理說,「但如突然面臨大額贖回的情況,本來可以持有到期的券種只能在虧損的情況下大量拋售,可能令基金凈值跌破面值。」2008年金融危機時,美國歷史上最悠久的貨幣市場基金主要儲備基金(Reserve Primary Fund)就曾跌破1美元面值。
「流動性」現在還是不夠強
很多基金公司對快進快出的熱錢設置了持有期限與申購贖回額度,現在貨幣基金大力推行T+0業務,某基金公司推出的貨幣基金將單日及單筆取款上限設為僅2萬元,如果投資者快速取現全部份額,則實際贖回份額=快速取現申請份額+手續費,未結轉收益將按照貨幣基金正常贖回的資金到賬時間進行資金劃撥。如果承諾投資者可全額贖回貨幣基金,一些基金公司需要用自有資金墊付贖回金額。
它的收益與股市負相關
在國外,貨幣基金堪稱市場的風向標,如果資金大規模從貨幣基金流向股票型基金,就說明股市的投資價值出現。在國內,貨幣基金也呈現這一特點。
據某研究機構調查出的2006年以來的季度數據,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與股票基金成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兩者之間的系數為-0.31,「也就是當資金面偏緊,股市下跌時,貨幣基金反而能取得更高的收益。」相反,當資金面寬松,股市向好時,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會下降。
它是代持的始作俑者
貨幣基金整個投資組合的剩餘天數不能超過180天,但債券久期越長,收益率越高。「若想追求高收益,可以投資剩餘天數超過397天的國債、剩餘天數超過360天的央票票據,但基金經理如果想買到這些,就需要做代持。」北京某公募基金固定收益人士說道。
代持最早也就用於貨幣基金。債券持有人要支付給代持方一定的資金使用費,同時保有債券的收益和風險,代持方獲得了這部分的資金使用費。最終,債券持有人和代持方可以實現雙贏。
放大它的杠桿可能有麻煩
貨幣基金與債券基金一樣,可以通過回購等方式融資,然後利用這部分資金投資到高於回購利率的產品,從而形成杠桿,放大收益。大多數貨幣基金會採用杠桿的方式來獲取超額收益,但為了更好地保護投資者,貨幣基金的杠桿使用有20%的上限規定。杠桿是可能造成虧損危機的最大不安定因素—一旦貨幣市場流動性突然收緊,如出現預期外的加息等緊縮貨幣政策,通過杠桿融資買入的債券收益率很可能就不能覆蓋資金成本。
資金面越緊張它越賺錢
貨幣基金的收益率高低和市場資金面的松緊有著必然關聯。2007年和2008年,貨幣市場利率相對較高,當時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也維持在3%以上。2009年受益於4萬億元的投資政策,資金面極為寬松,拆借和回購利率紛紛回落至1%附近,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大幅下降。
貨幣基金的月收益率也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因為資金面也有類似規律。每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由於銀行存款考核等原因,市場資金面相對緊張,貨幣基金收益率會顯著提升。因此在年末時投資貨幣基金,獲得的收益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