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美國:根據美國最大的指數基金公司,先鋒集團創始人,約翰.伯格老頭說法;美國絕大多數主動管理型基金(85%左右)是干不過指數基金的,既干不過標普500,也干不過更寬的指數基金,比如羅素2000。關於這個,我只想說,伯格老頭說的話是真的;在美國確實大多數主動管理型基金業績不如標普500指數基金,先把事實擺出來。
有下面幾個原因,導致美國的主動管理型基金干不過指數基金:
a、主動管理型基金的費用確實比較高,比如很多主動管理型基金收1.5%的管理費,但是先鋒的指數基金可能只有0.05%的管理費,客觀的說管理費確實指數基金低。我們的期望是,主動基金收取管理費是用來做更多的研究,這合情合理。那麼問題來了,主動管理型基金收取更多管理費,是不是真的帶來了研究價值,在美國,答案是:大多數沒有。
b、在美國機構投資者佔比過高,是導致主動研究失效最重要的原因。大家都在研究,彼此之間失去了相對優勢,加上研究後總要根據研究成果換一下股,做更多交易,摩擦成本上升(摩擦成本這么高大上的詞,其實就是交易費用,各類稅收等費用)。由於大多數都是機構之間競爭,然後政府和券商通過交易拿走了大量的稅收和費用,可以確定,大多數機構不可能戰勝大多數機構(繞暈了吧,嘿嘿!),因此可以得出一個有點武斷的結論:如果一個市場以機構為主,那麼指數基金會戰勝大多數機構。是不是也可以得出另外一個結論:如果一個市場,以散戶為主,那麼指數基金也會戰勝大多數散戶。我大A股似乎就是散戶為主,那麼就可以武斷的推斷出:指數基金勝過大多數散戶,事實也是如此。恩,這個推論肯定符合指數基金愛好者的胃口。此外,好像還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當一個市場以某一種投資群體占據絕大多數時,這個群體大多數干不過指數基金。這句變扭的話,是很關鍵的(自我總結的,不管對錯哦)。
㈡ 指數基金的投資管理人是什麼答案
不知道你想問什麼問題,指數基金投資管理人當然是基金經理了。
㈢ 指數基金和主動管理型基金的區別都有什麼
指數基金很少調倉,跟隨大盤波動。
主動性管理基金,會細選目標行業,會經常調倉,不跟隨大勢。
㈣ 基金管理公司是怎麼運作指數基金的
不論是指數基金還是非指數基金,基金公司主要都是通過基金的管理費來賺錢的,管理費介於投資金額的1%到1.5%。
就算是投資於其它股票組合的基金,他們的收入也不是靠買賣股票的差價獲得的。
㈤ 什麼是指數基金
指數基金一般指的是指數型基金,就是以指數成份股為投資對象的基金,目標是取得與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簡單地說,它買的不是某一隻股票,而是買的一攬子股票來跟蹤對應的指數。
根據購買策略,指數基金可分被動指數型基金和增強指數型基金:前者完全復制指數,指數包含什麼股票,就買什麼股票;後者大部分資產復制指數的同時,小部分資產進行主動投資。這就決定了,被動指數型基金費率更低(只需盯住指數,不用經常調倉換股),而增強指數型基金則相對靈活。
運作方法
指數型基金是一種按照證券價格指數編制原理構建投資組合進行證券投資的一種基金。從理論上來講,指數基金的運作方法簡單,只要根據每一種證券在指數中所佔的比例購買相應比例的證券,長期持有就可。
相關總結
對於一種純粹的被動管理式指數基金,基金周轉率及交易費用都比較低。管理費也趨於最小。這種基金不會對某些特定的證券或行業投入過量資金。它一般會保持全額投資而不進行市場投機。當然,不是所有的指數基金都嚴格符合這些特點。不同具有指數性質的基金也會採取不同的投資策略。
㈥ 指數基金該選擇哪個管理更加嚴格呢
天弘指數基金啊,這里的基金管理人是余額寶的,誤差跟蹤很嚴格的,管理到位很多。像這種大公司就是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