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的核心參考因素之一就是產品預期收益,包括歷史預期收益和預期預期收益。而理財產品表示預期收益的方式多有多種,其中就包括業績基準和七日年化預期收益率,那麼業績基準和七日年化哪個好呢?
1、業績基準
資管新規落地後,理財產品都要求打破剛性兌付,不再像客戶承諾保本和預期預期收益率。以往理財產品中常用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就帶有預期收益率承諾的性質,所以現在新發行的凈值型產品都不再使用「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這一概念,而是顯示業績基準。
業績基準是是指產品發行機構根據產品過往業績水平提供的一個預期收益率基準數據,類似於學生考試中的及格線,是產品運作設定的一個及格目標。若產品實際預期收益高於業績基準,說明產品運作得當,投資者還可享受到紅利。
業績基準雖不具備預期收益承諾的作用,但實際上可當做「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來做參考,例如某產品的業績基準為3.5%,那麼說明該產品歷史業績曾達到3.5%。
2、七日年化預期收益率
七日年化預期收益率是選取基金近7日的實際平均預期收益率,按年化換算之後得出的數據,反應的是基金產品短期內的業績情況。
與業績基準一樣,七日年化預期收益率同樣布具備預期收益承諾的作用,但可作為基金預期預期收益率的一項參考數據。
業績基準一般評估的是往期產品整個封閉期內的回報率,在換算成年化預期收益率,而七日年化預期收益率僅以近七天預期收益為取值范圍,所以代表性略差些。選擇基金產品時,可從7日年化延伸至30日年化或60日年化,可更精準的了解產品歷史業績。
以上關於業績基準和七日年化哪個好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貳』 銀行理財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意思
銷售業績較為標準是給該投資理財產品界定一個適度的標准組成,根據較為基金收益率和銷售業績較為標準的回報率,能夠對該投資理財產品的預估主要表現開展分辨。由於金融機構的凈值型理財商品的盈利是沒法預料的,因此金融機構便會給顧客一個銷售業績較為標准作為參照。
因此不能說一隻股票基金,它的銷售業績較為標准低,便說它並不是一個好基金。這要因人有所不同的,有的投資人就愛選一些風險性相對性較低,盈利也低一點的股票基金。由於每一個人的風險性承受力全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的項目投資設計風格也不一樣,最後挑選的股票基金也不一樣。期待之上回應,可以使你清楚地搞清楚,銷售業績較為標準的定義,在你的日常生活又漲了姿態!
『叄』 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意思
業績比較基準只指基金的業績比較基準,是給該基金定義一個適當的基準組合,通過比較基金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率,可以對基金的表現加以衡量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也就是說銀行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最低收益。
凈值型產品預估收益通過業績比較基準來體現,所謂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業績比較基準與預期收益率都是代表收益估值,在作為歷史業績參考時,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收益預估值。
(3)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預期收益率往往帶有剛性兌付的性質,也就是說,產品到期後的實際收益與5%相差不會很大。而業績比較基準則只具備參考價值,完全不具備剛性兌付的性質,也沒有任何實際收益承諾的作用,也就是說,產品實際收益率與業績比較基準可能存在較大偏差。
這與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性質有關,凈值型產品的實際收益是根據單位份額凈值來計算的,而這個凈值只有到產品贖回那一日才能知道。
『肆』 凈值型理財產品有業績比較基準對嗎
從平安催收打人看p2p貸後風險
http://bbs.xueshandai.com/thread-13294-1-1.html
(出處: 【雪山貸p2p論壇】)
『伍』 理財產品中業績比較基準和預期年化收益率的區別,哪個更好
一、主體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預期收益。
二、特點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三、作用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業績比較基準和預期收益率都代表盈利估值。當作為歷史業績的參考時,它們有很大的相似之處,可以用來粗略估計收益。
2、預期年化收益率:指(貨幣基金常用)一段時間(如7天)的投資回報率。假設一年的年回報率在這個水平上。
(5)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擴展閱讀:
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例如日收益率是萬分之一,則年化收益率是3.65﹪(平年是365天)。
基金年化收益率是指通過購買基金產品可獲得的預期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
基金年化收益率是指投資期限為一年所獲的收益率。
基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內收益/本金)/(投資天數/365)×100%
基金年化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
基金實際收益=本金×年化收益率×投資天數/365,就是一筆投資一年實際收益的比率。
而基金年化收益率,是投資在一段時間內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這個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因為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陸』 業績比較基準是什麼准嗎
准。
業績比較基準是收益率存在相對性,只能作為一個參考值。即購買這個產品之後,最終的收益率可能會高於也可能會低於這個業績比較基準值,具體相差多少要看該銀行理財業務的管理能力。這裡面不同的理財產品因投資范圍、風格特徵、資產配置比例等因素,會有相對應的不同的最終收益率。
(6)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對於投資者來說,凈值型理財產品帶來的並非只有風險,還有很多機遇,凈值型理財產品多採用市價法估值,銀行收取固定或半固定式的管理費,這意味投資者有可能獲取更高的投資收益。從目前凈值型產品的收益情況來看,整體要高於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
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的投資范圍、期限、市場狀況、歷史收益等測算出來的收益率,與預期收益率不同,也不代表最終到手的收益率。不過業績比較基準能以直觀的方式讓投資者理解產品的收益情況,有利於投資者接受凈值型理財產品。
『柒』 請問理財產品的比較基準①是啥概念
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是無法預知的,這時候銀行就會給客戶一個業績比較基準作為參考。業績比較基準是說銀行理財產品想要達到但有可能達不到的預期目標,同時該數據不代表投資者的實際收益,也不是銀行對理財產品收益的保證。
確切來說業績比較基準是表示該理財產品收益是不確定的,存在一定的風險性,而能否達成業績比較基準,則要看管理資金的機構如何去運營。
『捌』 請問「預期年化收益率」和「業績比較基準」這兩個有何區別如下圖
一、主體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預期收益。
二、特點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三、作用不同
1、業績比較基準:業績比較基準與預期收益率都是代表收益估值,在作為歷史業績參考時,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收益預估值。
2、預期年化收益率:是投資(貨幣基金常用)在一段時間內(比如7天)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這個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
『玖』 工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是什麼意思
工行理財產品業績基準可以理解為該產品想要達到的目標,簡單理解就是預期年化收益率。
預期年化收益率僅是把當前收益率(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並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而年化收益率,是投資(貨幣基金常用)在一段時間內(比如7天)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這個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因為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9)凈值型理財產品業績比較基準擴展閱讀
業績比較基準主要用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屬於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也就是說銀行不承諾保本,也不承諾最低收益。
凈值型產品預估收益通過業績比較基準來體現,所謂業績比較基準,是銀行根據產品往期業績表現,或同類型產品歷史業績,而計算出來的投資者可能獲得的預估收益。業績比較基準與預期收益率都是代表收益估值,在作為歷史業績參考時,兩者具有極大的相似性,都可以由此計算出一個大概的收益預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