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益基金和慈善基金的區別是什麼區別在哪裡
一是范圍不同;基金會面對全社會,有些大基金會甚至一開始就面對全世界,而慈善的范圍則相對小一些。另一個是目的不同;基金會旨在解決社會問題,而不是單純的扶貧,根據他們的理念,解決之道是創造平等的競爭機會,也就是授人以漁,而不僅僅是授人以魚。基金會在推動社會進步方面,也做了很大貢獻。他們重視基礎學科的投入,這些領域對人類文明的進步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政府有時沒有足夠的能力或意願對這些領域加以投入。縱觀大部分基金會的活動,其目標就是創造社會機會的平等,醫療、教育是他們投入的重點。
B. 如何成立慈善基金會
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申辦材料 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 基金會擬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原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登記申請,並提交擬設機構的名稱、住所和負責人等情況的文件。 辦理程序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分支(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境外基金會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應當經有關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基金會在境外依法登記成立的證明和基金會章程; (三)擬設代表機構負責人身份證明及簡歷; (四)住所證明;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在中國內地設立代表機構的文件。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前款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和負責人。 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應當從事符合中國公益事業性質的公益活動。境外基金會對其在中國內地代表機構的民事行為,依照中國法律承擔民事責任。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和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登記事項需要變更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基金會、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一)按照章程規定終止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由於其他原因終止的。 基金會撤銷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注銷登記。 基金會注銷的,其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同時注銷。 基金會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基金會、基金會分支機構、基金會代表機構以及境外基金會代表機構的設立、變更、注銷登記,由登記管理機關向社會公告。 辦理依據 《基金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400號,2004年3月8日) -------------------------------------------------------------------------------- 1) 先找一個掛靠單位, 全國性的基金會的掛靠單位要副部級以上, 省(市)的基金會的掛靠單位要副廳級以上, 2) 全國性的基金會要央行批准!省(市)的基金會地方人民銀行批准! -------------------------------------------------------------------------------- ,捐贈收入的規模逐漸擴大,表現為社會團體和個人積極地捐贈或設置基金會資助教育。 -------------------------------------------------------------------------------- 根據性質不同,慈善基金會分為兩種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形式屬於後者,即基金會沒有向社會籌集捐款的權利。按照國務院2004年6月1日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企業慈善基金會成立的條件如下:·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有固定的住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慈善基金會的申請,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即浙江民政廳)提交下列文件: 1、申請書; 2、章程草案; 3、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4、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5、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慈善基金會的實施與好處 如果企業設立了慈善基金會,可以自行向社會捐款、捐物等。但由於企業慈善基金會的性質,所以沒有權利向社會進行籌款籌物;企業進行大規模慈善投資,比如建立希望學校、希望公園、幫助殘疾人中心等,需經過浙江省民政廳的申報手續,然後經過土地管理局的審批。 既然慈善基金會是一個完全公益性的部門,那麼是什麼「好處」讓企業如此熱衷於慈善事業呢? 根據西方經濟學,公民和企業可以選擇兩種不同的途徑履行納稅人的職責: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一部分收入作為稅交納給政府;或者作為社會捐款捐獻給慈善事業。兩者沒有先後,更沒有差別。這樣一來,個人和企業與其將稅務繳納給政府,由他們決定這筆費用的公共支出,還不如將自己收入的一部分作為社會回饋,直接用於公益或福利事業。由此得出「慈善好處」之一:企業個人不通過政府途徑=免稅。 當然,慈善基金一直被西方企業津津樂道的好處不光只是「免稅」,還有被西方企業家稱為品牌的「軟性廣告」。在國外,每一個企業家都有一個觀念:企業品牌不僅是企業財產,更是社會公共財產,從更大的范圍上說,品牌甚至會成為一個城市、省份、國家、或者一個時代的象徵。所以很多國外企業家十分樂意投入慈善基金,塑造「公益品牌」,使企業的「特色品牌」體現公益價值,提升親和力,吸引消費者。再者對於企業內部,慈善基金會通過員工之間義務募捐,創造活動經費,幫助困難職工,增加全體員工的合作性,互動性,有利於創造「和諧、愉快」的企業道德文化。
C. 基金會的結構是怎樣的
基金會組成
基金會組織結構
基金會的組織結構由治理決策機構理事會和執行團隊秘書處兩個部分組成。理事會承擔決策職能,通過由理事長召集並主持的定期理事會會議,對基金會戰略規劃、年度計劃、預算等重大事項進行審議和審批。理事會下設項目審核委員會,項目審核委員會由理事及外部專家等組成,對理事會匯報,負責基金會項目的審批和質量監控。理事會秘書由秘書處工作人員兼任,負責理事會的會議記錄、紀要、文件的起草、記錄和保管等及理事會閉會期間理事、監事的聯絡工作等。秘書處為基金會的執行機構,負責人為秘書長,由理事會從理事中選舉產生,負責秘書處日常工作。秘書處下設行政、項目、財務、人力資源和公關等職能部門。
D. 慈善基金會與慈善機構的區別
慈善機構(慈善組織)或稱公益組織,是非營利組織。任何人士捐款給法定認可的慈善組織,可以獲得有關的扣稅優惠;而任何人士捐款給沒有慈善組織資格的非營利組織,該筆捐款不能申請用作相對的扣稅。
慈善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E. 如何成立慈善基金
設立基金會的程序如下
(1)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全部有效的申請材料;
(2)登記管理機關審查後,准予登記的,申請人在網上履行設立登記的填報程序後,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
(3)基金會登記後,應在民政部民間組織服務中心申請刻制印章;在全國組織機構代碼中心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在稅務部門辦理稅務登記,在銀行開立銀行賬戶,並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九條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第十一條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九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
基金會設立登記的事項包括:名稱、住所、類型、宗旨、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原始基金數額和法定代表人。
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F. 河仁慈善基金會的組織機構
作為中國第一家以捐贈股票形式支持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基金會,河仁基金會開創了中國基金會資金注入方式、運作模式和管理規則的多個第一。
河仁慈善基金會在管理模式上也將不同於以往。基金會採取理事會領導下的秘書長負責制,定位為資助性慈善基金。邀請13名知名人士任理事,基金會的重大事項均由理事會決策,理事會由監事會監督。還將聘請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參與審計,每年定期公開審計報告及慈善項目名單。
基金會下設四個管理機構,分別負責預算和財務管理、慈善項目管理、資產直接項目投資和間接項目投資。
在今後基金會的運作上,曹德旺表示,基金會將秉承「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運作,為保證「每一分錢的去向都讓社會知道」,基金會將像國際上市公司一樣規范管理,定期公開審計報告和慈善項目名單,基金會的每一件事都會向社會公告。
組織機構圖示
G. 愛心傳遞慈善基金會的組織結構
各部門職責捐助人
1. 監督PLCF董事會代表愛心傳遞工程(PLP)這個項目所進行的資金和物資的籌集和管理。
2. 監督PLP籌集的資金和物資在終端的落實。
董事會共商決定並監察愛心傳遞工程的整體操作和運行。
1. 審批執行主席和各部門負責人提出的籌款計劃,基金預算,活動提案。
2. 代表捐助者的利益對相關的重要問題進行表決。 3. 批准和公布愛心傳遞工程的年度報告。
H.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的機構設置
上海市慈善基金會現任理事長為陳鐵迪女士,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理事共23人。理事會下設募捐委員會、救助委員會、宣傳文化委員會、資產管理委員會等四個專業委員會和眾仁服務中心。這些部門之下分設籌款工作部、對外聯絡部、慈善物資管理中心、醫療工作部、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宣傳文化部、《至愛》雜志社、慈善事業發展研空中心、資產管理部、眾仁花苑、眾仁樂園、金山眾仁護理院和眾仁兒童康復中心。基金會在全市19個區縣設立了分會。2004年底,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成立了慈善義工總隊。
基金會還設有審計室、監事會、法律顧問團、會計顧問團等機構,對業務和財務工作進行監督檢查。每年由獨立的審計機構對基金會的財務進行審計檢查,通過《解放日報》將審計結果向社會公布。
捐款人可通過上述各種渠道查詢捐贈資金的使用情況,也可獲取受助人的名單和通訊方式直接聯系。
I. 慈善基金會的詳細說明是什麼
補充上面說的,以老牛基金會為例:
老牛基金會(前身為內蒙古老牛公益事業發展促進會)成立於2004年12月28日,是由著名企業家、慈善家牛根生先生捐贈並發起設立的從事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的非公募基金會。老牛基金會登記機關為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老牛基金會以「發展公益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業務活動主要方向是面向環境保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三農」事業及救災幫困等其他公益慈善事業。
2005年1月,牛先生攜家人捐贈了蒙牛乳業全部股份,並約定:在他有生之年,該等股份紅利所得的51%歸老牛基金會,49%歸個人支配(實際執行比例為,紅利的67%歸老牛基金會,33%歸個人支配);待他天年之後,該等股份的紅利100%歸老牛基金會,家人只領取相當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平均工資的生活費。牛先生有個理念:「從無到有,滿足個人,這是一種小的快樂;從有到無,回饋社會,這是一種大的快樂」。企業家捐出全部股份的,牛先生屬全球首例,故被譽為「全球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捐到老牛基金會的股份,市值約合45億港元,大部分仍以股份形式存在,已變現9.55億港元。受其慈善行為之感召,蒙牛乳業創業團隊的十四位高管共同決定將來自外資股東獎勵股份的70%(約合3億元)捐出,用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本會秉承牛先生的理念,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和民政廳的指導下,積極規范地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截至2009年底,本會向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聽力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李嘉誠基金會、李連傑壹基金會、北京大學、內蒙古自治區扶貧辦公室、內蒙古慈善總會、內蒙古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內蒙古農牧民書畫研究會、內蒙古扶貧協會、內蒙古學生聯合會、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呼和浩特市扶貧開發協會、呼和浩特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和林格爾縣民政局等的五十餘個公益慈善項目捐贈款項合計約1.3億元。
隨著國家對民間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視與規范,本基金會亦將不斷發展壯大,為我國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據我們了解,美國有5.6萬多家基金會,總資產近5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8.2元),其中獨立的私人基金會約佔85%,公司基金會約佔5%,兩項在數量和總資產上佔到了90%以上,它們均屬於「非公募基金會」一類;而面向公眾籌款的社區基金會和運作型基金會的總數和資產加起來還不及10%。毫無疑問,在美國,私人基金會占據著絕對領導地位,大的基金會幾乎都是私人基金會。
是否可以推斷,未來中國最具實力的基金會也是由私人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我國的情況是現有私營企業200多萬家,千分之一就是2000家。而設立的資金門檻不高,稍有規模的企業很容易做到。所以相信在不太長的時間里,我們可以看到非公募基金會的大量涌現,以及由此帶來的我國基金會事業的繁榮和民間公益事業蓬勃發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