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民間慈善基金管理的功能

民間慈善基金管理的功能

發布時間:2021-09-01 21:17:40

❶ 公益基金的用途有什麼

公益基金的用途:

1、社會上有很多人需要我們的幫助,我們每個人只捐一元錢的話存與公益基金里的話,那麼200個人的一元錢可以幫助一個輟學的孩子返回學校。我們捐出我們不穿的衣服,不用的書本去幫助那些還在為溫飽問題不能讀書而愁苦的孩子們。

2、在幫助他人的同時,這樣的活動也是在幫助我們自己,提高自己品德的素質,通過公益基金來加強大家之間的交流,使我們變得更加團結,使我們更加被社會所接受、所認可。


(1)民間慈善基金管理的功能擴展閱讀:

基金成員組成:

1、支持或資助本基金範圍內慈善公益項目的國內外企事業機構、社會組織、媒體或個人。

2、支持或資助本基金範圍內慈善公益項目的國內外專業人士、專家、學者及有關團體。

基金募集來源

1 企業的現金捐款;企業的義賣產品捐款; 企業的實物捐贈拍賣捐款。

4 接受社會各類合法形式捐贈;基金投資增值。

捐贈方式:

1、現金捐贈,分一次性捐贈、也分多次定期定向捐贈投入;各參與企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捐贈時間和形式。

2、實物捐贈,參與企業根據自身資源及受助項目所需,提供實物捐助。如建築企業提供校園建築施工、原材料單位提供建材、傢具商提供校舍桌椅、IT企業提供電教化設備等。

3、義賣捐贈,企業銷售產品所得的部分或者全部用於慈善款項。參與企業(如零售企業或生產企業)拿出部分產品進行義賣,可以將全部銷售所得、產品銷售所得、某段時間銷售所得或利潤部分進行定向捐贈。

4、場地捐贈,企業可以將自有產權或經營使用權的場地設施全部或部分定向捐贈給特定慈善公益項目使用。

❷ 誰知道名人辦慈善基金的目的是什麼

錢多才能辦起,為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最後的目的就是為自己

❸ 個人如何做慈善基金

根據性質不同,慈善基金會分為兩種形式:公募和非公募,企業的慈善基金會形式屬於後者,即基金會沒有向社會籌集捐款的權利。按照國務院2004年6月1日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第八條,企業慈善基金會成立的條件如下:·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有固定的住所;·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企業慈善基金會的申請,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即浙江民政廳)提交下列文件:
1、申請書; 2、章程草案; 3、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4、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5、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❹ 慈善有哪些功能

彌補不足
醫療救濟是中國慈善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維護和保障需要救助的人民大眾的健康方面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了「養疾之政」。北魏時期出現了專門收容貧病者的六疾館,對「京畿內外疾病之徒施醫給葯。」
興盛於兩宋、元、明時期的「惠民葯局」更是在施醫贈葯、救濟貧病之民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除了官方的醫療救濟外,民間也開展了大量的施醫給葯活動。如魏晉南北朝佛教興盛時期,佛教徒為發揚「自利利人」的精神,免費為病人看病,自願為下層民眾服務。
到了近代,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戰亂頻仍,戰後疾疫的發生和蔓延,使得人們掙扎在死亡邊緣,此時的慈善醫療顯得尤為重要。中國紅十字會充分發揚人道精神,以「博愛」、「恤兵」為宗旨,拯救受傷兵民,安頓流離難民,發揮了巨大的社會功用。窺一斑而見全豹。類似於以上的醫療慈善活動在中國社會還有很多。救濟貧病之民作為中國傳統的慈善事業之一,讓數以千計的貧苦大眾得到了預防和醫治疾病的機會。直到今天,醫療救濟仍發揮著它的積極作用。
照顧弱勢群體
慈善之所以有其存在的必要,是因為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與變遷,社會上總是會存在一部分需要給予特殊關懷和照顧的弱勢群體,如棄嬰、孤兒、獨居老人、重病患者、殘疾人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的受害者等。因而,對這些特殊群體的救助就成了中國傳統慈善事業的重中之重,為歷朝統治者所關注。
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使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慈善之政,不僅對年長者格外關注,對慈幼事業也十分重視。之後從唐代的悲田養病坊,到宋朝的福田院、居養院,再到明清時期的養濟院、普濟堂。這些都是收養貧困老人、鰥寡孤獨者的慈善機構,不僅為貧苦無依者的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也大大地推動了中國養濟恤老事業的發展。在慈幼事業方面,兩宋舉子倉、慈幼局的建立,以及清代、民國育嬰事業的發展,部分解決了棄嬰溺女的社會問題,對推動社會的發展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對弱勢群體的救助仍是中國慈善救濟的主要內容。貧苦市民、無固定職業而臨時出賣勞動力者、經營難以維持生計的小攤販、失業店員和手工業者、喪失勞動能力的孤寡老弱病殘構成了解放初期的弱勢群體,政府和社會各界根據實際情況對他們進行了經常性或臨時性的救濟,採取諸如收容教養、補助安置、群體互助和政府救助的形式,使老殘無靠等弱勢群體的衣食有了著落,生活逐步安定下來。這一救濟政策的實施也有助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
由於當今社會財富分配的不均和貧富懸殊的拉大,尤其是產業結構的調整,社會上出現了一些新的弱勢群體,如農村特困戶、城鎮下崗職工等。因而,照顧弱勢群體仍是慈善事業的重要使命。
樂善好施
自古以來,中國就十分崇尚道德,並把道德作為治世之道和衡量一個人文明素質高下的首要因素。在中國的傳統道德中人民普遍認為德莫大於仁,莫大於善。究其理論根源,乃是儒家鼻祖孔子創立的以「仁」為核心的人本主義思想體系。這種思想體系實際上成了傳統社會中慈善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慈善意義上的恤老慈幼、扶貧幫困亦成了中國人約定俗成的道德規范。
東漢時期傳入中國的佛教也倡導慈善,其慈善的核心是行善的功德論,有著濃厚的「 修福」觀念。由此,慈善也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凝結成一種樂善好施的觀念和行為,成為傳統美德的一部分。在這種觀念和行為的影響下,中國不乏善心人士的出現。諸如南宋三賑災民、活人無數的劉宰;清末參與大規模義賑的李金鏞、經元善等人;為慈幼事業耗盡半生心血,並將全部家財捐贈給慈幼事業的熊希齡及張謇等等。這些慈善家本著人道主義精神,慷慨捐助,救濟了眾多的弱勢群體,充分體現了樂善好施、濟人貧苦的傳統美德。他們無私忘我的奉獻精神不僅惠及了當時的社會,而且對後世影響深遠。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慈善活動可謂頻頻開展。各地慈善會發動和依靠社會各界力量賑災救難,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慈善救助活動,無不是樂善好施精神的繼承和發揚。

西新佛堂送溫暖活動
增強凝聚力
慈善事業對增強宗族凝聚力的作用集中體現在族田義庄的創立上。中國最早的義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在家鄉吳縣創立的范氏義庄。其設立的因由是為了賑濟和安撫貧窮不能自給的族人,適當供給一些日常生活及婚喪喜慶所需之物,因此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圍內發揮了慈善救濟的社會功效。除了以上內容外,慈善教育作為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作用十分明顯,如設義學、義塾等資助本族貧寒子弟入塾肄業,並貸給廩膳書籍,對學優而取得功名者多有獎勵。范氏義庄熙寧六年續頒規則雲:「諸位子弟大比試者,支錢一十貫文。」至南宋嘉熙時又有所增加。這種激勵機制,使得范氏家族累世簪纓,科名仕宦相繼不絕,而及第者又競相慕效,捐贈金帛以擴充義庄,進一步促成和鞏固了范氏家族在江南地區名門望族中的顯赫地位。有鑒於此,自宋范仲淹後,許多封建官紳都紛紛效仿,置田產、設義庄並開展了多方面的慈善活動。然而這些慈善活動都是圍繞著賑濟同族貧困者這個中心來開展施濟的,對族外之人一般不予賑濟。顯然,這是受到了儒家思想中「施由親始」觀念的影響,有其歷史局限性。但是義庄「贍貧恤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族人的生活條件,緩和了族內的貧富差距,增強了族人之間的團結和凝聚力,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維護文化
在慈善救助的世代相承中,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價值得到了維護和宣揚。集中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宣揚了儒學價值。儒家思想作為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的正統思想,必然對中國的慈善事業產生影響,而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又是對儒家思想的一種宣揚。縱觀中國傳統的慈善事業,儒家思想的烙印清晰可見。災荒救濟、醫療救濟、恤幼養老一直都是中國慈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間體現出的尊老愛幼、孝慈為懷、鄰里相幫、濟人危難、助人為樂等中華民族的優秀的道德品質,都是儒家「仁愛思想」的深刻反映;歷朝統治者在每次巨災奇祲之後對災民和流民的賑濟,以及力行仁政,敬德保民,興辦或扶持慈幼局、養濟院、普濟堂等各種慈善機構都是謹奉「民為邦本」的古訓,是「民本思想」的發揚;而眾多樂善好施的仁者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孜孜不斷的致力於濟貧弱、助危困的社會慈善活動,則折射出儒家的「大同思想」。除此之外,中國古代一些商人在經商致富後,樂輸善資;一些儒者更孜孜致力於進行救困扶危的慈善活動,都是對儒家「重義輕利」的價值觀的追求。儒家的價值觀在一系列的慈善之舉中得到宣揚,反過來儒家價值觀不斷地激勵著大量的善心人士積極地扶弱濟貧,報效社會,從而推動了中國慈善事業的發展。
其二、救濟孤寡婦女,維護婦女貞潔。中國婦女是中國古代社會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明清之際出現了專門救濟寡婦的慈善機構,如清節堂、恤嫠會等善會善堂。這類慈善機構專以撫恤寡婦、節婦、和貞女為職責,照顧她們的生活,並旌表其操行。但這些善會善堂為了護封建的綱常名教,加重了對婦女的思想束縛與身心迫害,但是也不能否認,這些堂、會注重對婦女的經濟扶助和救濟,從而使孤弱女子擺脫獨身處世的境況,從生活困頓中走出來。

❺ 基金會的特徵與功能

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是基金會的基本特徵。
1、公益性
基金會的公益性集中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金會源於捐贈,是公益捐贈的制度化和組織化形式;二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宗旨;三是基金會有明確的公益用途,通過各種項目活動使特定群體和整個社會受益。公益性決定了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公益組織。
2、非營利性
非營利性體現在基金會的運作管理及其相應的制度規范中,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存在非營利的分配與收入約束機制,要求基金會的捐贈人、實際受託管理者不得從基金會的財產及其運作中獲得利益;二是存在非營利的組織運作和管理機制,要求基金會具備有效規避較高風險與較高回報的自我控制機制;三是存在非營利的財產保全機制,要求基金會不得以捐贈以外的其他方式變更財產及產權結構。
3、非政府性
基金會的非政府性是其區別於政府的主要特徵,表現在三方面:一是基金會在決策體制上不同於政府,是具有自主決策、自治的獨立法人;二是基金會在治理結構上不同於政府,是民主治理、公開的社會組織;三是基金會在運作機制上不同於政府,是追求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優勝劣汰的組織。
4、基金信託性
基金會是以捐贈為基礎形成的公益財產的集合,是以基金形式存在的公益財產,有兩層含義:一是基金會在本質上是一種信託關系,是捐贈人、受託人和受益人之間圍繞公益財產達成的公益信託,良好的公信力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二是基金會是以公益財產形式存在的財產集合,通過有效的財產運作實現保值增值是其生命力的體現。 第一,可用於大規模的社會福利以自願的方式被聚集起來。《2015-2020年中國基金會運作情況與治理模式分析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到 20 世紀末,美國的基金資產總額為4800 億美元,每年向社會提供的基金高達300 億美元,基金會數量有56000 之多。在不完全統計中,歐洲國家的基金多達10 萬之多,廣大的發展中國家中的基金會大量出現。
第二,基金會的目的是為全人類的明天服務,為了實現更美好的社會願想,基金會需要對自身進行思考,實現一種自身發展的創新。
第三,基金會是法人為主體的體系模式,能籌到的資金高於其他非營利機構,這使得現代基金會具有適應新的社會需要和時代變化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基金會是公民社會發育的推進器。公民社會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行為能力。基金會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財富結構,不僅推動了在政府和企業部門之外的社會財富的聚集,而且通過基金會的公益運作將社會資源的支配權交給了公民的代表,將分散的公民意志、公民意願集中起來,將公民的權利回歸到公民手上,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❻ 慈善基金會的詳細說明是什麼

補充上面說的,以老牛基金會為例:
老牛基金會(前身為內蒙古老牛公益事業發展促進會)成立於2004年12月28日,是由著名企業家、慈善家牛根生先生捐贈並發起設立的從事社會公益慈善活動的非公募基金會。老牛基金會登記機關為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為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老牛基金會以「發展公益事業,構建和諧社會」為宗旨,業務活動主要方向是面向環境保護、文化教育、醫療衛生、「三農」事業及救災幫困等其他公益慈善事業。
2005年1月,牛先生攜家人捐贈了蒙牛乳業全部股份,並約定:在他有生之年,該等股份紅利所得的51%歸老牛基金會,49%歸個人支配(實際執行比例為,紅利的67%歸老牛基金會,33%歸個人支配);待他天年之後,該等股份的紅利100%歸老牛基金會,家人只領取相當於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平均工資的生活費。牛先生有個理念:「從無到有,滿足個人,這是一種小的快樂;從有到無,回饋社會,這是一種大的快樂」。企業家捐出全部股份的,牛先生屬全球首例,故被譽為「全球捐股第一人」。牛根生捐到老牛基金會的股份,市值約合45億港元,大部分仍以股份形式存在,已變現9.55億港元。受其慈善行為之感召,蒙牛乳業創業團隊的十四位高管共同決定將來自外資股東獎勵股份的70%(約合3億元)捐出,用於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本會秉承牛先生的理念,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和民政廳的指導下,積極規范地開展各項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截至2009年底,本會向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扶貧基金會、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中國兒童聽力基金會、中國社會工作者協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李嘉誠基金會、李連傑壹基金會、北京大學、內蒙古自治區扶貧辦公室、內蒙古慈善總會、內蒙古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內蒙古農牧民書畫研究會、內蒙古扶貧協會、內蒙古學生聯合會、呼和浩特市紅十字會、呼和浩特市扶貧開發協會、呼和浩特市120急救指揮中心、和林格爾縣民政局等的五十餘個公益慈善項目捐贈款項合計約1.3億元。
隨著國家對民間公益慈善事業的重視與規范,本基金會亦將不斷發展壯大,為我國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據我們了解,美國有5.6萬多家基金會,總資產近5000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8.2元),其中獨立的私人基金會約佔85%,公司基金會約佔5%,兩項在數量和總資產上佔到了90%以上,它們均屬於「非公募基金會」一類;而面向公眾籌款的社區基金會和運作型基金會的總數和資產加起來還不及10%。毫無疑問,在美國,私人基金會占據著絕對領導地位,大的基金會幾乎都是私人基金會。
是否可以推斷,未來中國最具實力的基金會也是由私人設立的非公募基金會?我國的情況是現有私營企業200多萬家,千分之一就是2000家。而設立的資金門檻不高,稍有規模的企業很容易做到。所以相信在不太長的時間里,我們可以看到非公募基金會的大量涌現,以及由此帶來的我國基金會事業的繁榮和民間公益事業蓬勃發展的局面。

❼ 慈善基金會是做什麼的

我覺得應該叫「慈善機構」 第一比慈善金應該用來幫助沒家的小拉姆,或小摩爾,或者是沒錢窮的小摩爾,咱們不應該為了自己的一點小利益,就去傷害別人,雖然摩爾庄園是個虛擬游戲,錢等物品也是虛擬的,但大家有一份愛心,我想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的! 金杉財富網這個網站上私募,集合理財等數據非常的及時,評論也很到位。你可以去看一下

❽ 慈善基金是什麼

慈善基金會就是具有一定組織性的個人、企業或社會團體,無償的為弱勢群體如殘疾人等通過各種方式籌集的資金。成立的組織通稱慈善機構。其作用主要體現在條例的第一條;國家《基金會管理條例》中對基金會的性質、成立條件和程序都作了規定。根據有關規定,基金會的成立門檻比較高。另外,《基金會管理條例》中規定,基金會是非營利性機構。可以以安全、合理等方式對基金會資產進行保值增值。但基金會管理條例同時要求,基金會用於公益事業的支出,不得低於當年收入(接受募捐、資本運營收入)的70%。 《條例》共設7章48條。與1988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辦法》相比,《條例》不僅內容更加豐富,而且體系更加完整,可以說是對基金會登記管理法規的一次重新起草。《條例》至始至終貫穿了重培育發展,以規范管理促進基金會健康發展的指導原則。在這一指導原則下,《條例》著重體現了以下八個方面的重要特徵。 1.《條例》明確了基金會的公益性質,強調了公益目的的重要性。公益性是基金會的本質特徵,是基金會設立的唯一目的。保障基金會的公益性,是《條例》的根本任務。公益組織的受益對象通常為不特定的個人和群體,任何個人或群體只要符合其宗旨和業務范圍要求,都可接受其資助。基金會的基金來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條例》作了許多明確規定。如將基金會定義為「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強調基金會的公益性質,使基金會與其他管理信託投資基金、以營利為目的的基金管理組織以及其他民間互益組織區別開來。基金會的公益性質決定了其財產必須用於公益目的,也必須受到保護。《條例》第27條第1款規定:「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分、侵佔、挪用。」第33條又規定:「基金會注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按照章程的規定用於公益目的;無法按照章程規定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該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不同的基金會會針對不同的需要幫助的群體,可以通過基金會的網站找到它們。

閱讀全文

與民間慈善基金管理的功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