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信銀行凈值型理財到期賠錢怎麼辦
您好,銀行理財產品一般都有風險等級劃分,風險最低的是R1,保底理財,但收益也是低的,風險與收益總是相對應的。
您購買的理財賠錢了就要在心裡接受,沒有什麼解決辦法,就跟炒股最後血本無歸一樣。目前為止安全系數最高的金融產品可能就算是年金類保險了,但是也必須要按合同繳納保費,只有這樣才能拿到合同里約定的收益。
日常的現金流管理中我是這樣規劃:40%用於日常開銷;10%用於購買重疾險、醫療險、意外險和定期壽險(兒童不宜);20%用於銀行存款和購買年金保險(子女教育年金和自己的養老年金);30%用於投資高風險金融產品(股票、基金和銀行理財等)
2. 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有什麼特點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產品具備信息透明、贖回靈活的特點,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實際用戶獲得的收益與產品凈值有關。簡單來說,假設用戶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則到了下一個開放日,如果產品凈值變為1.2,則用戶的收益就是1.2-1=0.2。
由於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收益,所以出現虧損的可能性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風險相對比較高。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取決於用戶購入和賣出時凈值的差值,購入時的凈值高於賣出的凈值,用戶虧損,反之用戶就會有收益。
(2)凈值型理財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資金是無法贖回的。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期,用戶可以任意的進行資金的贖回操作,資金流動性遠遠高於普通的銀行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產品歷史最高年化收益達7.2%(月成長),提供基準收益,給你超出期望的回報,傳統理財產品收益固定無驚喜,沒有更多收益上浮空間。
3. 周期型凈值理財是什麼
凈值型理財產品跟以往理財產品在投資、運作等模式上,基本上相似,最大的區別在於凈值型產品沒有預期收益率,而是產品到期後,根據產品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客戶收益,如果是開放式的,則是根據開放時間的市場報價進行估價計算。以往產品,銀行還能從中賺取利差收益,而凈值型產品則真正的把所有投資獲得的收益都歸還客戶,銀行僅收取合同約定的管理費。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產品凈值變動決定著投資者收益的多少或者虧損。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運作模式與開放式基金類似,在開放期內可,投資者可以隨時申購、贖回,產品的收益也與產品凈值直接相關。因此,凈值型理財產品的申購份額、贖回金額與實際收益等的計算都與普通的開發基金有相似之處,投資者有必要先進行簡單的了解。
(3)凈值型理財管理辦法擴展閱讀:
2014年末銀監局出台《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力求從根本上解決理財業務中銀行的「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問題,推動理財業務向資產管理業務轉型,實現理財業務的規范健康發展。
銀行理財產品是以約定收益率發行、管理人收取浮動業績報酬的模式,這種模式偏向於做債權融資、賺利差為主,該模式下銀行間的差異性不大。現在,銀行間的競爭日益加劇,為了提升銀行自身的競爭力,銀行理財需從提高自身的資產配置、交易策略等能力進行轉型,其中結構化產品、凈值型產品是轉型的兩個主要方向。
申購份額的計算:申購份額=申購金額÷當期理財單位份額凈值,舉例:某投資者投資5萬元人民幣於凈值型產品,當期理財單位份額凈值為1.02元人民幣。
投資者實際申購份額=50000÷1.02=49019.60份(不計算申購、贖回費)。說明:當期理財單位份額凈值通常為(T-1)日終凈值,於估值日後第一個銀行工作日(T日)公布,首發募集期的理財計劃份額凈值為1元/份。贖回金額的計算:贖回金額=贖回份額×當期理財單位份額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