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機構介紹
2009年8月21日, 國內外首次為老子文化發展設立的專項基金—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在北京成立,基金管委會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和肯定。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是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所屬的全國性公募型專項基金,主要通過向國內外熱心支持老子文化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它組織以及個人募集資金,並按照國務院基金會管理條例和國家稅務總局的規定,幫助企業和個人完成捐贈款抵扣企業或個人所得稅的工作。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將根據募捐者的意願,將基金全部用於老子的學術研究、老子相關產品的研究和開發、老子相關活動的組織策劃、老子文化的普及和推廣, 老子文化主題公園和老子博物館的建設等。
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主任何俊昆在掛牌時向記者透漏,老子文化基金將全力打造「老子天下第一」 的品牌,一個時期內將著重搞好如下公益活動:一是向聯合國和世界各國著名城市贈送老子巨大雕像,二是斥巨資修建包括老子博物館在內的老子文化主題公園,三是在國內外開辦以和諧和養生為主要內容的老子文化學院。
中國老子文化研究會會長、中國社科院博生士導師胡孚琛教授曾說:「中華民族的復興首先是中華文化的復興,文化才是一個民族獲得其它民族的認可和尊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標志」。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的設立, 無疑為中華文化的復興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何況,當今日世界,面臨著環境污染、資源匱乏等人與自然的矛盾,也面臨著人的物化與人際沖突等人與人的矛盾。在這種情況下, 有專項公益基金用於弘揚老子文化,傳承老子思想,這不僅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也更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1. 銀行匯款:
受贈戶名: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請寫明老子文化基金專用)
開戶銀行:北京銀行沙灘支行
銀行賬號:01090325200120111659122
2. 現場捐贈: 直接來中國老子文化發展公益基金管委會辦公室進行捐贈
地址:中國北京朝陽區建國門外大街乙24號燕華苑1座1104室
捐款時間:每周一至周五9:00——17:00 1. 幫助捐贈方依法享受國家賦予的捐款抵免稅收的優惠政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准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根據《個人所得稅法》規定,個人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2. 對於捐贈款,無論金額大小,我們均不扣除任何費用,全額用於捐贈人指定的老子文化公益項目。
3. 捐贈款到帳之後,我們會為捐贈方及時開具國家財政部監制的「公益性單位接受捐贈統一收據」。
Ⅱ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如何募款
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全國。
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一)向贊同本基金會宗旨,熱心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的單位、團體和其它組織、個人,募集自願捐贈的資金、實物;
(二)依法管理和使用各項捐贈的資金、實物及增值收益;
(三)根據需要與可能向下列項目提供資助和支持以及獎勵:
1.海內外文化服務業的交流、合作、咨詢、服務;
2.弘揚、保護優秀民族文化的活動;
3.文化扶貧工作;
4.社會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工作;
5.社會文化領域的科研活動及科學技術的引進應用和推廣;
6.有關社會文化典籍的編輯出版;
7.文化演出、比賽、藝術展覽、評比和可能產生重大影響,有良好社會效果的文化活動、會展評選;
8.符合政府主管部門要求的規范、引導、發展文化市場及文化產業的活動;
9.開展全民文化藝術素質普及與提高教育;
10.有發展前途的文化藝術人才的職業培訓、深造;
11.對本基金會事業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事項。
Ⅲ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是什麼單位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的全國性公募型基金會,經中國人民銀行1992年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1993年登記(公募 基證字第0017號),創始人為著名戲劇大師曹禺先生,名譽會長為著名教育家許嘉璐先生。
網路上有
Ⅳ 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的理事成員
理事長
許嘉璐
語言學家。江蘇淮安人。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北京師范大學漢語文化學院院長。第九、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第十、十一屆主席。
副理事長
劉 婷
香港上市公司華彩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劉女士同時為香港另一家上市公司寶威控股有限公司的主要股東兼執行董事。
耿志遠
中歐聯合投資有限公司和天津景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曾在北京光電技術研究所和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工作。
劉長樂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鳳凰衛視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總裁,太平紳士。
理事
鮑學全 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主任
理 事 米勇生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
潘石屹 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聯合創始人
釋學誠 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
時正新 原民政部辦公廳副主任兼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吳京偉 華彩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常務行政總裁
張繼禹 全國人大常委,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監事
王治坤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副司長
胡連萍 北京高朋律師事務所律師
現任領導
秘書長:時正新
副秘書長:王玉潔
兼職副秘書長:闞麗君
Ⅳ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基金會的名稱是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CFDSC ( China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 ]。
第二條本基金會屬於公募基金會。
本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全國。
第三條本基金會的宗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國家政策,以及社會道德風尚,通過向國內外熱心支持文化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它組織以及個人募集資金,扶植中華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和活躍社會文化市場及開展其它公益活動。
第四條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340萬元,來源於捐贈收入、利息收入。
第五條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業務主管單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第六條本基金會的住所:北京市。
第二章業務范圍
第七條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一)向贊同本基金會宗旨,熱心社會文化事業發展的單位、團體和其它組織、個人,募集自願捐贈的資金、實物;
(二)依法管理和使用各項捐贈的資金、實物及增值收益;
(三)根據需要與可能向下列項目提供資助和支持以及獎勵:
1.海內外文化服務業的交流、合作、咨詢、服務;
2.弘揚、保護優秀民族文化的活動;
3.文化扶貧工作;
4.社會文化領域的理論研究、教育培訓工作;
5.社會文化領域的科研活動及科學技術的引進應用和推廣;
6.有關社會文化典籍的編輯出版;
7.文化演出、比賽、藝術展覽、評比和可能產生重大影響,有良好社會效果的文化活動、會展評選;
8.符合政府主管部門要求的規范、引導、發展文化市場及文化產業的活動;
9.開展全民文化藝術素質普及與提高教育;
10.有發展前途的文化藝術人才的職業培訓、深造;
11.對本基金會事業發展有積極推動作用的事項。
第三章組織機構、負責人
第八條本基金會由25名理事組成理事會。
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5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九條理事的資格:
(一)擁護本基金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基金會的意願;
(三)關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的各界有知之士;
(四)在本基金會的業務范圍和領域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
(五)對本基金會的發展壯大,有所幫助、有所貢獻者;
(六)無違法記錄者。
第十條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業務主管單位、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五)具有近親屬關系的不得同時在理事會任職。
第十一條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一)本基金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本基金會發展的決策權和指導權;
(三)對本基金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四)推薦基金會理事和工作人員;
(五)執行本基金會的決議;
(六)維護本基金會的合法權益;
(七)完成本基金會委託的工作。
第十二條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通過授予榮譽職務(包括聘請名譽理事長、顧問和名譽理事),增減指導委員會、活動委員會成員(有關細則由理事會另行制定);
(四)決定理事的增補和除名;
(五)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包括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六)年度收支預算、決算及資金分配方案審定;
(七)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八)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九)決定由秘書長提名的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十)聽取、審議理事長所做的工作報告,檢查秘書長的工作;
(十一)聽取和審查基金的募集和使用情況的報告;
(十二)決定基金會的分立、合並或終止;
(十三)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三條理事會每年召開2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有1/3理事提議,必須召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長不能召集,提議理事可推選召集人。召開理事會會議,理事長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體理事、監事。
第十四條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並、終止。
第十五條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製作會議紀要,並由出席理事審閱、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基金會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十六條本基金會設監事1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第十七條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任監事。
第十八條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監事由主要捐贈人、業務主管單位分別選派;
(二)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
(三)監事的變更依照其產生程序。
第十九條監事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
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責。
第二十條在本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1/3。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第二十一條本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第二十三條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一)屬於現職國家工作人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條擔任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以及外國人,每年在中國內地居留時間不得少於3個月。
第二十六條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5年,連任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超屆連任的,須經理事會特殊程序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七條本基金會理事長為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應當由中國內地居民擔任。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基金會發生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基金會發生違法行為或基金會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第二十八條本基金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並組織實施;
(二)擬訂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三)代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文件,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四)審定資金分配與使用。
本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公益活動計劃;
(二)擬訂基金會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理事會審批;
(三)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開展工作;
(四)處理其它日常事務。
第四章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九條本基金會為公募基金會,本基金會的收入來源於:
(一)組織募捐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願捐贈(包括現金、有價證券、專利轉讓、各種實物等);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利息;
(六)投資收益;
(七)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條本基金會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第三十一條本基金會組織募捐時,應當向社會公布募得資金後擬開展的公益活動和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重大募捐活動應當報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備案。本基金會組織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攤派及變相攤派。
第三十二條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三十三條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使用財產;捐贈協議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
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三十四條本基金會財產主要用於:
(一)開展募集工作;
(二)各項捐贈資金、實物及增值收益的管理、監督和使用;
(三)基金會日常運行和業務發展;
(四)根據業務范圍提供資助和支持以及獎勵:
第三十五條本基金會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是指:
(一)國內范圍,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的;
(二)國際范圍,人民幣5,000萬元以上的。
第三十六條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七條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總收入的70%。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第三十八條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第三十九條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復。
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四十條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
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四十一條本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本基金會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四十二條本基金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三條本基金會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業務及會計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會對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上年度業務報告及經費收支決算;
(二)本年度業務計劃及經費收支預算;
(三)財產清冊(當年度捐贈者名冊及有關資料)。
第四十四條本基金會進行年檢、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四十五條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四十六條本基金會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第五章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
第四十七條本基金會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發生分立、合並的;
(四)在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八條本基金會終止,應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15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第四十九條本基金會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五十條本基金會注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通過以下方式用於公益目的:
(一)資助與本基金會宗旨相關的事業發展;
(二)資助與本基金會宗旨相關的法人組織;
(三)按捐贈者意願、遺願在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內使用;
(四)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善後安置。
無法按照上述方式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本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第六章章程修改
第五十一條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第七章附則
第五十二條本章程經2004年11月28日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五十三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於理事會。
第五十四條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Ⅵ 國學與管理的課程哪位專家講得好
乾泉教授,國學與管理學者,投資銀行專家、創業導師,擔任(人社部、中企聯)國家知識更新工程「國學與和諧企業文化建設」課題組負責人,(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主辦)中國企業科學發展大會秘書長、中國企業家投融資俱樂部執行主任,(中國企業家協會、中國企業報社)中國企業研究院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兼副院長,(教育部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中華國學教育工程秘書長,(文化部)中國東方文化研究會原副會長、中華東方文化書院執行主任,(中國社科院)中國市場學會文化創意產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國學與文化創意產業聯盟秘書長,北京城市發展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研究員。
1、國學與科學發展觀實踐
2、國學塑造中國企業的高效執行力
3、國學促進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4、國學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5、國學核心價值與企業文化價值創新
6、易經國學與傳統風水文化
7、易經中醫體質診別和全息健康養生
8、儒家文化與企業組織變革
9、老子《道德經》與人生智慧
10、《陰符經》、《陰陽五行》與全息管理
11、《鬼穀子》與企業營銷創新戰略
12、《易經》財富智慧與創業管理:企業家精神、行為與社會責任
13、易經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中國企業如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14、國學與重塑企業和諧團隊文化:如何塑造軟實力應對金融危機
15、國學與構建東方管理哲學:如何創立高尚的企業和企業和企業文化
16、東方管理哲學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實踐
17、國學與企業家全息戰略創新思維
18、 什麼是國學,如何學國學?
中國企業國學院計劃暨和諧企業文化建設EDP項目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和後經濟危及時代的來臨,越來越重視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對策,從中華國學汲取靈感,重塑企業價值和信仰。很多優秀企業,主張東西管理文化的融合,紛紛在原來商學院課程基礎上,積極引入國學東方管理哲學,以塑造企業信仰和價值為核心,以服務企業戰略與核心能力為目標,創新企業商學院和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建立以全員終身學習為目標的團隊學習培訓體系。因此,企業管理培訓引入國學教育,逐漸成為中外優秀企業開展員工素質教育和提升團隊決策水平、領導力和執行力培訓的前沿課程。
《中國企業國學院計劃》在國家知識更新工程國學與和諧企業文化建設項目基礎上,根據中國企業的管理現狀和升級需求,通過縝密、科學、系統的企業國學院課程設計,合理的教學規劃,開放的教學模式,及時研究、跟蹤和吸收中外管理學、管理哲學和人力資源最新研究成果,積極滿足和適應企業團隊在市場創新、制度創新、商業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和產品創新在人才素質培訓方面的戰略需求。
《中國企業國學院計劃》協助企業,通過認真研究、診斷和總結企業發展歷程,積極建立創新學習型組織及其團隊,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積極融入和諧企業文化建設,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與核心競爭能力,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家戰略,塑造企業軟實力,使得企業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低端產業向高端產業積極轉型,形成以出口導向為主向國內外兩個市場全面拓展的新格局,使得企業能夠普遍實現科學可持續發展。
一、指導單位
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企業家協會
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
中國商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
二、發起主辦
(國家教育部)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
(國家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
(國家人社部)國家知識更新工程國學與企業文化課題組
(中國社科院)中國市場學會文化創意產業專家委員會
中國企業科學發展大會
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專家委員會
中華國學教育網
三、承辦單位
中國商學院聯盟企業國學院
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專家委員會
乾泉國學文化書院
四、協辦單位
中華東方文化書院
國家博物館國寶研究院
中華文化促進會旅遊文化研究中心
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
北京中關村軟體產業協會
五、學術支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東方公共管理研究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文思想研究中心
國際易經聯合會國際交流中心
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與產業發展研究院
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哲學研究中心
六、服務宗旨
中國經濟的崛起,不足以支撐我們的大國地位;只有中華文化的崛起,中國才能算得上是強國。而這些,是建立在對自己本民族文化認同,和重拾文化自信的基礎上的。
為配合國家全面實施《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和《教育規劃綱要》,認真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講話上的講話精神,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通過在繼承國學人文價值和傳統智慧的基礎上,積極提升企業全員人文素養、創新素質和團隊創業能力,增強全員社會責任意識、忠誠度和高效執行力,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全面提升企業技術創新、集約創新、知識創新、制度創新、市場創新、服務創新、管理創新,夯實發展質量。
七、主要特色
中國商學院聯盟、中國企業國學院和中華國學教育工程,倡導在傳統企業商學院理念的基礎上,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為框架,積極主張國學教育現代化,從中國古代書院教育和現代教育、職業教育、創業教育中,積極吸取其各自的優秀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互動參與、主動學習,知行合一,體驗學習,快樂學習;做到一下八大結合,為企業商學院和企業國學院管理培訓,提供系列專家顧問咨詢服務:
7.1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愛國教育、人格教育、品德教育、人文素質教育和企業價值觀教育相結合;
7.2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職業能力教育、創業教育、社會責任教育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相結合;
7.3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提升員工素質、管理水平提升和人力資源資本化戰略相結合;
7.4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有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職業與崗位責任管理和企業團隊建設相結合;
7.5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建設和諧企業文化和培育企業團隊忠誠度、高效執行力相結合;
7.6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中外企業管理最新研究成果和企業創新管理實踐需要相結合;
7.7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發展戰略和產業升級、管理升級對人才素質、職業能力的需求相結合;
7.8 將企業員工國學教育培訓與企業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品牌創新相結合。
八、合作方式
8.1 按要求提供企業管理幹部和骨幹員工內訓課程;
8.2 提供企業人力資源開發與培訓管理系統戰略咨詢;
8.3 幫助企業(商學院)設立「企業國學院」,並培訓相應的師資團隊;
8.4 接受企業派員參加集中培訓或輪訓;
8.5 結合企業團隊需要,對原來的人力資源管理、培訓,進行診斷咨詢,提供HR管理升級服務。
九、基礎課程
01模塊:《周易》、《內經》等經典導讀
02模塊:易經國學流變與中國管理哲學
03模塊:《道德經》、《陰符經》、《莊子》等經典導讀
04模塊:老莊道家思想與企業管理
05模塊:《金剛經》、《心經》、《壇經》、《墨子》經典導讀
06模塊:佛學、禪修、墨學與團隊企業文化
07模塊:《韓非子》、《商君書》法家經典導讀
08模塊:法家權變思想與組織制度設計
09模塊:《孫子兵法》、《六韜》、《三略》兵家經典導讀
10模塊:兵家思想與現代運營戰略
11模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書導讀
12模塊:《 詩經 》《 尚書 》《 禮記 》《春秋左傳》經典導讀
13模塊:儒家文化精神、儒商與組織變革創新
14模塊:《鬼穀子》、《戰國策》、《史記》經典導讀
15模塊:縱橫家思想與中國企業市場創新
16模塊:《公孫龍子》、王陽明《傳習錄》、顧炎武《日知錄》導讀
17模塊:名家、心學、實學思想與企業價值再造
18模塊:《管子》、《呂氏春秋》、《山海經》、《淮南子》導讀
19模塊:農家、雜家思想與企業資本結構優化
20模塊:武術:太極、吐納、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形意拳
21模塊:國學與中醫養生、風水文化和文化創意產業開發
22模塊:企業家人文修養(上):琴棋書畫劍詩香茶酒花文化
23模塊:企業家人文修養(下):中國古代藝術品鑒賞與收藏
24模塊、國學駐顏與養生等專題研討
十、核心課程大綱
10.1.易學文明與中國管理哲學的起源
伏羲、黃帝、大禹、文王的智慧
易經哲學----結構能力法則
中國哲學方法與人生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的結構與人文修養......
成功職業素質與個人能力結構模型......
自然哲學思維與社會倫理的自覺進化......
管理素質與團隊能力結構模型
全息思維與和諧企業文化建構方略
10.2.道家思想與企業戰略管理文化
道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道家自然哲學與陰陽五行的秘密
時空的昭示----目標戰略法則
我們要向何處去
我們該選擇怎樣的生存之路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成功職業生涯規劃方略
和諧企業團隊的目標與文化基因
全息生命組織的基因與變革戰略
企業團隊有組織的職業生涯規劃
10.3. 佛墨哲學與和諧企業文化價值體系
墨子的思想價值體系
佛學人物及其思想價值體系
江河的昭示----情感倫理法則
如何創造我們的世界
墨子的兼愛非攻、尚同思維與尚賢智慧
佛學的慈悲大愛、因果邏輯與人文關懷
禪宗與如何凈化我們的心靈
和諧團隊的價值認同與情商管理
建設和諧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
10.4. 法家權變思想與重建和諧文化制度體系
法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陽光的昭示----激勵權變法則
法、術、勢與權變思想
法家思想與企業和諧制度文化建設
激勵是生命的本能
我們追求自由與平等
如何賦予制度以尊嚴
和諧企業文化下的管理機制與制度控制
企業和諧激勵文化與創新管理機制
毅力、意志力、自由意志與人生激勵
10.5. 兵家思想與現代企業經營謀略
兵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謀定而後動的兵家思想與經營謀略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現代企業商業智慧
雷電的昭示----效率模式法則
時間是生命的指針與坐標
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
行為決定我們的價值成就與效率
成功商業模式變革與創新
企業和諧效率文化與商業模式創新
10.6. 儒家文化、儒商精神與企業組織創新
孔子、孟子、荀子的智慧與儒學的核心價值
中國歷史上的商幫與儒商文化傳統
風雲的昭示----組織秩序法則
仁義禮智信的組織倫理價值
有秩序的組織團隊是成功的基礎
性善禮樂的教化修煉使團隊更有力量
儒家思想與團隊管理
企業組織文化創新與目標績效管理
人格、氣質、胸懷與個人魅力......
10.7. 鬼穀子、中國企業市場創新與營銷戰略
縱橫家的歷史人物與思想體系
縱橫捭闔與上善若水
鬼穀子的縱橫智慧與商業聯盟
弱水的昭示--競爭生存法則
縱橫捭合的參五不失之道
環境是決定事物生存發展的前提
能否適應環境是生存競爭的根本
市場目標定位與營銷戰略定位
市場創新文化與企業營銷戰略管理
義利和諧與市場營銷競爭戰略......
10.8. 名家、實學思想與企業品牌創新
惠施和公孫龍等名家人物與思想體系
大山的昭示----理性價值法則
名家思想與姓名文化的時代價值
名實相符是科學與理性的基礎
西遊記、三國演義與企業人本管理
真理是不斷地反思與塑造個性價值
品牌法則與企業的技術、質量、細節
技術創新文化與知識管理
學習型組織建構與全員創新
學習創新、知識創新與價值創新
10.9. 企業核心能力、資本運營與資源稟賦
管子、呂氏春秋中的上農與雜家思想
大地的昭示----資源稟賦法則
農雜、能力與道德的博弈
資源不在於佔有而在於如何支配
資本化水平與其結構、運營決定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能力的大小與結構優劣取決於道德稟賦的修為
資本運營創新與塑造企業核心能力
股東文化與企業人力資源資本化
牝馬利貞與人的奉獻精神......
中國企業知識資本、人力資本與能力資本化戰略.
十一、國學重塑領導力與高效團隊課程
11.1 國學與科學發展觀實踐
11.2 國學塑造企業團隊高效執行力
11.3 國學促進中小企業快速成長
11.4 國學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
11.5 國學核心價值與企業文化創新
11.6 易經國學與傳統風水文化
11.7 易經中醫體質診別和全息健康養生
11.8 儒家文化與企業組織變革
11.9 老子《道德經》與人生智慧
11.10 《陰符經》、《陰陽五行》與全息管理
11.11 《鬼穀子》與企業營銷創新戰略
11.12 《易經》智慧與創業管理和企業家精神
11.13 易經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
11.14 國學與重塑企業和諧團隊文化價值
11.15 國學與構建創立高尚企業精神
11.16 東方管理哲學與中國企業創新管理實踐
11.17 國學與企業家全息戰略創新思維
11.18 學國學重塑領導力和職業能力
11.19 《弟子規》解析與企業團隊再造
11.20 西遊記、三國演義與團隊管理
十二、國學養生課程
國學中醫是國學的結晶。大醫醫國,上醫養心,中醫治未病,小醫駐顏養生。國學中醫文化歷經數千年,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駐顏、健康養生智慧,系統研修學習國學養生知識,有利於愉悅身心,增強免疫力,消除疲勞,加強健康管理,擺脫亞健康,自然減肥,抗皺養顏,延緩衰老,延年益壽。
為滿足全國企事業單位開展和諧企業文化建設的迫切需求,配合企業員工的健康教育培訓,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注重企業人文關懷和人性化管理,培育我們與有關權威機構合作,精心組織權威專家,經過數年努力,專門研究開發了相關主題的國學養生系列特色課程。
12.1 易經國學養生
12.2 陰陽五行養生
12.3 中醫駐顏養生
12.4 中醫體質養生
12.5 黃帝內經養生
12.6 經絡駐顏養生
12.7 刮痧按摩養生
12.8 針灸按摩養生
12.9 道教文化養生
12.10 太極武術養生
12.11 女性內丹養生
12.12 葯膳食療養生
12.13 佛學禪修養生
12.14 藏秘醫學養生
12.15 傳統音樂養生
12.16 書法繪畫養生
12.17 駐顏塑身養生
12.18 民族保健養生
Ⅶ 未來之星的組織機構
名譽顧問:
顧秀蓮 十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
主任委員:
康明 文化部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會長
宋成棟 教育部中國教育電視協會會長
李國強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主任
楊瑞敏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藝術顧問:馮雙白、陳愛蓮、潘志濤、李光曦、六小齡童、濮存昕、鞠萍、薛菁華(香港)、伍建新(香港)
秘書長:
張 勝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副秘書長
全國特長生文化藝術周組委會主任
執行副秘書長:朱旭東、崔娜、凌芸
藝術總監:王少民 蘇蕾
活動總監:朱旭東(兼)
賽務總監:凌芸(兼)
辦公室主任:崔娜(兼)
秘 書 處:吳萌
後勤保障:包克軍
旅遊接待:王瓊
Ⅷ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靠譜嗎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的全國性公募型基金會,經中國人民銀行1992年批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1993年登記(公募 基證字第0017號),創始人為著名戲劇大師曹禺先生,名譽會長為著名教育家許嘉璐先生。
宗旨: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國家法律、法規及各項國家政策,以及社會道德風尚,通過向國內外熱心支持文化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它組織以及個人募集資金,扶植中華社會文化事業的發展,繁榮和活躍社會文化市場及開展其它公益活動。
不放心的話可以上網查他的真實性
Ⅸ 2016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委託課題是國家級課題嗎
您好,可以安排教育部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三五」重點規劃課題,3~5個月完成能查,希望我的會對您有把幫助,望採納!!!
Ⅹ 誰有這幾個人的簡介
伯夷、叔齊
伯夷為商末孤竹君之長子,叔齊為三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及父卒,叔齊讓位於伯夷。伯夷以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齊亦不肯立,亦逃之。後來二人聽說西伯昌善養老人,盡往歸焉。及至,正值西伯卒,武王興兵伐紂,二人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武王手下欲動武,被姜太公制止,說:「此義人也」,扶而去之。後來武王克商後,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食周粟,逃隱於首陽山,採集野菜而食之,及餓將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
管仲
管仲(?~公元前645),名夷吾,字仲,又稱管敬仲。
襄公時,與摯友鮑叔牙同為齊國公室侍臣。周莊王十二年(前685),在齊國內亂中,助公子糾同公子小白(齊桓公)爭奪君位失敗。雖一度為齊桓公所忌恨,終以經世之才,經鮑叔牙力薦,被桓公重用為卿,主持國政。
經商時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對此人們背地議論說,管仲貪財,不講友誼。鮑叔牙知道後就替管仲解釋,說管仲不是不講友誼,只貪圖金錢。他這樣做,是由於他家貧困。多分給他錢,是我情願的。管仲三次參加戰斗,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管仲不怕死,因為他家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管仲同鮑叔牙的友誼非常誠摯,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兩人結下了深情厚誼,管仲多次對人講過: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司馬遷
司馬遷(約公元前145——前90年),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陝西韓城)人。他10歲開始讀古書,學習十分認真,遇到疑難問題,總是反復思考,直到弄明白為止。20歲那年,司馬遷從長安出發,到各地游歷。後來回到長安,做了郎中。他父親司馬談死後,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馬遷接替做了太史令。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與天文學家唐都等人共訂「太初歷」。同年,開始動手編《史記》。公元前99年(天漢二年),李陵出擊匈奴,兵敗投降,漢武帝大怒。司馬遷為李陵辯護,觸怒了漢武帝,被捕下獄,做了中書令。他按照漢朝法令的規定出錢贖罪,受了「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獲赦出獄,做了中書令,掌握皇帝的文書機要。他發憤著書,全力寫作《史記》,大約在55歲那年最後完成了全書的撰寫和修改工作。
孫臏
孫臏,齊國人,兵聖孫武的後世子孫,戰國中期著名的軍事家和軍事理論家。真名不詳,因其曾受臏刑,故稱。青年時的孫臏曾與龐涓一起師從鬼穀子學習兵法。龐涓下山後,投奔魏國,得到魏惠玉的寵信,被任為將。龐涓自忖才能不及孫臏,設計處孫臏以臏刑。
孫臏身處危境,佯狂自晦,並設計歸齊,得到大將田忌的賞識;又通過著名的「田忌賽馬」顯露出驚人的才華,得到齊威王的器重,被任為齊國的軍師。在軍事上,策劃了兩場大捷的戰役,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以及逼迫龐涓自殺的「馬陵之戰」。
馬陵之戰後,田忌遭宰相鄒忌的陷害,被迫流亡楚國。孫臏辭官歸隱,潛心軍事理論研究,終於寫成了流傳千古的軍事名著——《孫臏兵法》。
魯迅
魯迅(1881.9.25——1936.10.19)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城裡一個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原名樟壽,後改名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用的筆名。魯迅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新文學運動的奠基人。魯迅著作二十卷,繼往開來,博大精深。《狂人日記》、《孔乙己》、《葯》等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礎;《阿Q正傳》的發表,為新文學史樹立了一面豐碑,對中國作家和世界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熱風》、《二心集》、《而已集》等雜文,精悍犀利,獨樹一幟,開創了中國現代文學的新領域。他卓越的文學成就,不僅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新文化藝術寶庫,而且也是對世界文學的巨大貢獻。
有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等。
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成都正通順街。從1921年公開發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續寫《懷念振鐸》一文,巴金一生中創作與翻譯了1300萬字的作品。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憩園》、《第四病室》等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的豐碑。
巴金是我國當代文學巨匠,是新文學的開拓者,是先進文化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在文學界德高望重,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巴老的文學作品是中國文學和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他的文學名著《家》、《春》、《秋》、《霧》、《雨》、《電》等在我國新文學史上擁有崇高的地位,啟示了一代人去追求真理、追求光明、投身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斗爭。巴老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學翻譯家和文學編輯家。他為我國讀者翻譯介紹了大量的世界文學名著,他主編《文學叢刊》、《收獲》等著名刊物,培養了一大批優秀青年作家,又推出了一大批文學精品。
2003年,國務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榮譽稱號,並頒發了榮譽證書。
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著名作家,曾任小學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抗戰期間,主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工作,為團結廣大文藝工作者參加抗日宣傳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解放後,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務。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一生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文學作品,如《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龍須溝》等。
沈從文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以《邊城》等作品享譽文壇,蜚聲海外。
沈從文,一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生於湖南鳳凰一個舊軍官家庭,後因家境轉入困頓,一九一七年,沈從文剛剛小學畢業、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習生存」。其後數年間,他隨當地軍閥部隊輾轉於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一九二三年秋,在「五四」新思潮的影響下,開始不安於現狀,並毅然離開湘西,獨自來到北京。從一九二四年開始,先後以休芸芸、懋琳、小兵、甲辰、璇若、上官碧、炯之、巴魯爵士等為筆名,在報刊上發表作品。迄於一九四八年,先後有數十種創作集問世。
三十年代初,沈從文於創作的同時,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並以其在文壇的廣泛影響,被視為「京派」作家年輕一代的領袖。一九四九年以後,由於「歷史的誤會」,改行從事古代文物研究,並先後出版《明錦》(與人合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古代文物圖案集及學術論文集。一九六四年,受周恩來之囑,著手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其後的長達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卻使此書疊經劫難,直至一九八○年方得以完成,一九八一年九月始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一九八八年五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
錢鍾書
錢鍾書(1910.11.21-1998年12月19日)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早年就讀於教會辦的蘇州桃塢中學和無錫仁中學。1933年於清華大學外國語文系畢業後,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1935年與楊絳結婚,同赴英國留學。1937年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獲副博士學位。又赴法國巴黎大學進修法國文學。1938年秋歸國,先後任昆明西南聯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藍田國立師范學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回家探親時,因淪陷而羈居上海,寫了長篇小說《圍城》和短篇小說集《人.獸.鬼》。《圍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語譯本。散文大都收入《寫在人生邊上》—書。《談藝錄》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中西比較詩論。與此同時,他在上海暨南大學、中央圖書館和清華大學執教或任職。1953年後,在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任研究員。所著多卷本《管錐編》,對中國著名的經史子古籍進行考釋,並從中西文化和文學的比較上闡發、辨析。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