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學金融以後可以從事什麼工作
學金融專業畢業後主要是集中在以下領域工作:
銀行:銀行的體制偏向於以內部培訓和輪崗的方式培養人才。管培作為其基礎崗和招人大戶,以明顯優勢位居第一。但資管部、金融市場部、投行部等高利潤部門,比較喜歡以社招方式招攬人才,應屆畢業生進入較為困難。包括中農工建交等國有銀行,也有浦發中信等商業銀行,以及外資銀行,如渣打、匯豐、花旗等。
證券業、信託業、基金業:證券相對門檻較高,普遍更傾向於有經驗的求職者,但每年也會有一些公司開放一定數量的應屆生招聘名額。信託人員入行一般都要先從助理做起,然後按照信託經理、信託經理的路徑晉升,之後可能做到總監級別並負責業務工作。基金風投類的公司則更看重綜合性素質及實際操作的經驗, 因此對應屆生的招聘數量較少。另外由於基金行業需要非常強的對技術、商業模式、商業邏輯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因此基金公司在招聘應屆生時大多希望求職者在本科期間具有理工科背景。
保險業:保險公司投資部、資管公司,基本上屬於金融食物鏈的最頂端,主要是協助受委託資金的大類資產配置,幫助做好流動性管理和監督資管公司的投資行為。
上市公司證券部、財務部、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秘書處等:在上市公司證券部的工作經歷先天橫跨證券、產業兩業,如果全程做過IPO工作那就更加有益了,它對財務、產業分析能力有較高的能力要求。
證監會/保監會:金融業的監督管理機構。(進入難度較大)
公務員、事業單位:穩定,適合女生。
㈡ 金融投資行業主要是做什麼樣的工作
可以從事的崗位有很多,例如投資咨詢顧問、投資銀行家、證券交易員、執行總裁、主席、合夥人、主負責人、投資總監、財務總監、會計師、審計師、市場、投資公司經理、證券分析師和固定收益分析師、投資組合經理等
介於每個人的情況都有所不同,以拿CFA從業者的投資分析師為例,為大家普及了金融人的職業發展之路。
一、Analyst(分析員)
投行中的Analyst(分析員)一般都是為各大院校應屆生准備的一個2年的program,剛畢業的大學生一般都會從此做起。既然叫做分析師,工作內容不外乎是一些數據分析、行業研究之類的工作,有些需要建立一些初步的模型,包括mergermodel、DCF、LBO等等,然後交給associate進一步review和加工。
研究結束,要使用PPT將研究結果呈現出來,所以這個崗位也會經常用到PPT。當然,作為一個初級崗位,很多情況下還會涉及到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總是就是投行工作的基礎,也是鍛煉人的崗位。
這個崗位一般堅持3年時間久可以得到升遷,大多數金融人也是在這個崗位上開始學習CFA的,有前瞻性的大學生在畢業前就把CFA一級考過了,可以極大的縮短在基層工作的時間,兩年甚至很短時間就可以成為Associate,也就是我們要談的下一個崗位。
二、Associate(副經理)
Associate是比Analyst高一級的職位,要麼是從Analyst晉升而來,要麼是各金融專業高材生或者CFA持證人之類。作為Analyst的小領導,Associate仍然要做一些分析類的工作,不過是有點技術含量的工作,負責更復雜的建模。Associate還要根據公司或者上級的安排,分配任務,承擔administrativework,並且主要負責與客戶的溝通。
雖是領導,Associate的工作並不輕松,每天需要加班加點,並對全組工作負責。這個崗位需要一定的金融知識背景,所以很喜歡的MBA或者CFA持證人,即便是只通過了CFA二級考試,也會受到歡迎。通常員工會在此崗位上工作3到4年的時間,然後才能學到足夠的本事升到更高的位置上。
三、VP(副總裁或經理)
如果你順利進入到VP階段,那麼恭喜你已經得到了升華。VP泛指所有高層的副級人物,工作要指導Associate和Analyst,同時也要有一些外部環境的接觸。很多CEO忙不過來的工作都會交給VP負責。
VP的工作主要由兩大塊組成,一是充當projectmanager的角色,當D或MD接到deal的時候,負責executingthedeal,二是計劃所有需要的過程和任務分配給associates,並且確保順利進行。VP同時也是和客戶接洽以及聯系各個support的人比如accountant、lawyer等等的核心人物。
做到VP不容易,要得到晉升更不容易,行業內VP普遍工作3到15年才有機會晉升,除了經驗、能力、運氣,各種自我提升也少不得。大部分金融人在這個崗位上努力通過CFA三級考試,提交證書申請,如果已經是CFA持證人,那真是極好的。
四、Director(總經理、董事)
根據投行的規模不同,Director或有或無。Director負責重要的交易比如費用談判,交易策略和客戶會議。還有就是做營銷吸引客戶。MD工作性質與其近似,不過焦點在重要的客戶上。
五、MD(董事總經理)
Director3年左右就會升任MD(董事總經理)。MD級別有很高的業務收益指標以及維護重要客戶的責任,參與公司的整體戰略及業務方向制定。
MD再往上發展就會去做各個分支的管理人,或者是做CEO。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張CFA這樣的很囂張的證書傍身就不合適了。
以上是一個典型的投行職稱序列,有些金融機構會設置一些中間職稱,比如assistantVP(AVP)即助理VP、seniorVP(SVP)即VP等,唯一不變的是對人能力的要求和證書的要求。
當然,CFA的在職業發展上的幫助不止如此,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一張代表了你金融理論過硬、工作經驗豐富的CFA證書,能幫你優雅地、高效地達成目標。現在vc/pe是一個很時髦的詞,國內也出現了很多風投成功的案例,想進入風投圈或者私募圈的金融人不在少數,如果沒有一張高含金量的CFA證書,恐怕連門檻都進不去呢。
㈢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季度報告
2012年第四季度報告
基金管理人: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託管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送出日期:二〇一三年一月十九日 基金管理人的董事會及董事保證本報告所載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准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基金託管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根據本基金合同規定,於2013年1月15日復核了本報告中的財務指標、凈值表現和投資組合報告等內容,保證復核內容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
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有風險,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策前應仔細閱讀本基金的招募說明書。
本報告中財務資料未經審計。
本報告期自2012年10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基金簡稱廣發滬深300指數
基金主代碼 270010
交易代碼 270010
基金運作方式契約型開放式
基金合同生效日 2008年12月30日
報告期末基金份額總額2,653,294,591.65份
投資目標通過嚴格的投資程序約束和數量化風險管理手段,實現指數投資偏離度和跟蹤誤差的最攜。在正常市場情況下,力爭控制本基金的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之間的日平均跟蹤誤差小於0.35%。
投資策略本基金為指數型基金,原則上採用完全復製法,按照成份股在滬深300指數中的基準權重構建指數化投資組合。當預期成份股發生調整和成份股發生配股、增發、分紅等行為時,以及因基金的申購和贖回對本基金跟蹤標的指數的效果可能帶來影響時,基金經理會對投資組合進行適當調整,降低跟蹤誤差。
業績比較基準 95%×滬深300指數收益率+5%×銀行同業存款收益率
風險收益特徵本基金為股票型指數基金,具有較高風險、較高預期收益的特徵,其風險和預期收益均高於貨幣市躇金和債券型基金。
基金管理人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託管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3.1 主要財務指標
單位:人民幣元
主要財務指標報告期(2012年10月1日-2012年12月31日)
1.本期已實現收益 -60,018,117.43
2.本期利潤 270,056,411.05
3.加權平均基金份額本期利潤 0.1087
4.期末基金資產凈值 2,940,706,582.60
5.期末基金份額凈值 1.108
註:
(1)所述基金財務指標不包括持有人認購和交易基金的各項費用,計入費用後實際收益水平要低於所列數字。
(2)本期已實現收益指基金本期利息收入、投資收益、其他收入扣除相關費用後的余額,本期利潤為本期已實現收益加上本期公允價值變動收益。 3.2 基金凈值表現
3.2.1本報告期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及其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比較
階段凈值增長率①凈值增長率標准差②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③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標准差④①-③②-④
過去三個月 9.49%1.20% 9.53% 1.22% -0.04% -0.02%
3.2.2自基金合同生效以來基金累計份額凈值增長率變動及其與同期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變動的比較
廣發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
累計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的歷史走勢對比圖
(2008年12月30日至2012年12月31日)
註:本基金建倉期為基金合同生效後3個月,建倉期結束時各項資產配置比例符合本基金合同有關規定。 4.1 基金經理簡介
姓名職務任本基金的基金經理期限證券從業年限說明
任職日期離任日期
陳盛業本基金的基金經理;廣發中證500指數(lof)的基金經理 2010-12-1- 5 男,中國籍,經濟學博士,持有證券業執業證書,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行業研究員、研究小組主管,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機構投資部投資經理,2010年8月至今在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數量投資部工作,2010年12月1日起任廣發滬深300指數基金及廣發中證500指數(lof)基金的基金經理。
註:
1.任職日期和離職日期指公司公告聘任或解聘日期。
2.證券從業的含義遵從行業協會《證券業從業人員資格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4.2 管理人對報告期內本基金運作遵規守信情況的說明
本報告期內,本基金管理人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及其配套法規、《廣發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本著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基礎上,為基金份額持有人謀求最大利益。本報告期內,基金運作合法合規,無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為,基金的投資管理符合有關法規及基金合同的規定。
4.3 公平交易專項說明
4.3.1公平交易制度的執行情況
公司通過建立科學、制衡的投資決策體系,加強交易分配環節的內部控制,並通過實時的行為監控與及時的分析評估,保證公平交易原則的實現。
在投資決策的內部控制方面,公司制度規定投資組合投資的股票必須來源於備選股票庫,重點投資的股票必須來源於核心股票庫。公司建立了嚴格的投資授權制度,投資組合經理在授權范圍內可以自主決策,超過投資許可權的操作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在交易過程中,中央交易部按照時間優先、價格優先、比例分配、綜合平衡的原則,公平分配投資指令。監察稽核部風險控制崗通過投資交易系統對投資交易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及預警,實現投資風險的事中風險控制;稽核崗通過對投資、研究及交易等全流程的獨立監察稽核,實現投資風險的事後控制。
本報告期內,上述公平交易制度總體執行情況良好,不同的投資組合受到了公平對待,未發生任何不公平的交易事項。
4.3.2異常交易行為的專項說明
本公司原則上禁止不同投資組合之間或同一投資組合在同一交易日內進行反向交易。如果因應對大額贖回等特殊情況需要進行反向交易的,則需經公司領導嚴格審批並留痕備查。
本投資組合為完全按照有關指數的構成比例進行證券投資的投資組合。本報告期內,本投資組合與本公司管理的其他投資組合發生過同日反向交易的情況,但成交較少的單邊交易量不超過該證券當日成交量的5%。這些交易不存在任何利益輸送的嫌疑。
4.4 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業績表現說明
4.4.1報告期內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
(1)報告期內基金的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
報告期內,本基金日均跟蹤誤差為0.06%,符合基金合同中規定的日均跟蹤誤差不超過0.35%的限制。
報告期內,本基金跟蹤誤差來源主要有兩個:一是基金成份股調整因素,本基金季度末的成份股調整策略合理,較好的控制了該因素帶來的誤差;二是申購和贖回因素,本基金成立以來規模穩步增長,當前的規模水平下,申購贖回因素對本基金跟蹤誤差的影響較小。
(2)簡要展望
作為指數基金,本基金將繼續秉承指數化被動投資策略,積極應對成份股調整、基金申購贖回等因素對指數跟蹤效果帶來的沖擊,進一步降低基金的跟蹤誤差。
4.4.2報告期內基金的業績表現
本報告期基金份額凈值增長率為9.49%,業績比較基準收益率為9.53%。
4.5 管理人對宏觀經濟、證券市場及行業走勢的簡要展望
在2012年12月A股在金融地產板塊的帶動下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滬深兩市全年收紅。我們認為此次反彈是因為經濟數據企穩回升並且年底的資金流動性也好於往年的形勢所導致。展望未來一個季度,我們預計經濟數據仍然處於向上爬升過程,並且流動性也會較為寬裕,所以滬深300指數仍有較大概率上漲。 5.1 報告期末基金資產組合情況
序號項目金額(元) 占基金總資產的比例(%)
1 權益投資 2,795,229,126.89 94.65
其中:股票2,795,229,126.89 94.65
2 固定收益投資 - -
其中:債券 - -
資產支持證券 - -
3 金融衍生品投資 - -
4 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 -
其中:買斷式回購的買入返售金融資產 - -
5 銀行存款和結算備付金合計 153,415,314.10 5.19
6 其他各項資產 4,595,836.86 0.16
7 合計 2,953,240,277.85 100.00
5.2 報告期末按行業分類的股票投資組合
代碼行業類別公允價值(元) 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
A 農、林、牧、漁業 16,654,323.22 0.57
B 採掘業 278,480,436.05 9.47
C 製造業 908,919,394.24 30.91
C0 食品、飲料 170,659,909.78 5.80
C1 紡織、服裝、皮毛 8,518,226.65 0.29
C2 木材、傢具 - -
C3 造紙、印刷 - -
C4 石油、化學、塑膠、塑料 56,403,349.38 1.92
C5 電子 49,713,159.10 1.69
C6 金屬、非金屬 212,707,184.67 7.23
C7 機械、設備、儀表 286,017,032.05 9.73
C8 醫葯、生物製品 124,013,272.61 4.22
C99 其他製造業 887,260.00 0.03
D 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76,288,801.74 2.59
E 建築業 95,935,555.75 3.26
F 交通運輸、倉儲業 74,314,385.87 2.53
G 信息技術業 64,167,912.57 2.18
H 批發和零售貿易 55,428,579.43 1.88
I 金融、保險業 972,797,467.09 33.08
J 房地產業 177,153,465.80 6.02
K 社會服務業 28,003,139.08 0.95
L 傳播與文化產業 7,864,194.04 0.27
M 綜合類 39,221,472.01 1.33
合計2,795,229,126.89 95.05
5.3 報告期末按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資明細
序號股票代碼股票名稱數量公允價值(元) 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
1 601328 交通銀行 20,265,648 100,112,301.12 3.40
2 600016 民生銀行 12,460,034 97,935,867.24 3.33
3 600036 招商銀行 6,821,637 93,797,508.75 3.19
4 600030 中信證券 6,359,361 84,961,062.96 2.89
5 601318 中國平安 1,848,242 83,706,880.18 2.85
6 601166 興業銀行 4,165,077 69,515,135.13 2.36
7 000002 萬科A 5,914,737 62,814,506.94 2.14
8 600000 浦發銀行 6,173,958 61,245,663.36 2.08
9 600519 貴州茅台 268,724 56,168,690.48 1.91
10 601088 中國神華 1,819,381 46,121,308.35 1.57
5.4 報告期末按債券品種分類的債券投資組合
本基金本報告期末未持有債券。
5.5 報告期末按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五名債券投資明細
本基金本報告期末未持有債券。
5.6 報告期末按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十名資產支持證券投資明細
本基金本報告期末未持有資產支持證券。
5.7 報告期末按公允價值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大小排名的前五名權證投資明細
本基金本報告期末未持有權證。
5.8 投資組合報告附註
5.8.1根據公開市場信息,報告期內本基金投資的前十名股票的發行主體未被監管部門立案調查,或在本報告編制日前一年內本基金投資的前十名證券的發行主體未受到公開譴責和處罰。
5.8.2報告期內本基金投資的前十名股票未超出基金合同規定的備選股票庫。
5.8.3其他各項資產構成
序號名稱金額(元)
1 存出保證金 943,509.73
2 應收證券清算款–
3 應收股利–
4 應收利息 33,062.58
5 應收申購款 3,619,264.55
6 其他應收款–
7 待攤費用–
8 其他–
9 合計 4,595,836.86
5.8.4報告期末持有的處於轉股期的可轉換債券明細
本基金本報告期末未持有處於轉換期的可轉換債券。
5.8.5報告期末前十名股票中存在流通受限情況的說明
序號股票代碼股票名稱流通受限部分的公允價值(元) 占基金資產凈值比例(%) 流通受限情況說明
1 000002 萬科A 62,814,506.94 2.14 重大事項停牌
開放式基金份額變動
單位:份
本報告期期初基金份額總額2,373,569,433.23
本報告期基金總申購份額798,607,623.86
減:本報告期基金總贖回份額518,882,465.44
本報告期基金拆分變動份額–
本報告期期末基金份額總額2,653,294,591.65
§7 備查文件目錄
7.1 備查文件目錄
1.中國證監會批准廣發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募集的文件;
2.《廣發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合同》;
3.《廣發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託管協議》;
4.《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開放式基金業務規則》;
5.《廣發滬深300指數證券投資基金招募說明書》及其更新版;
6.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批准成立批件、營業執照、公司章程;
7.基金託管人業務資格批件、營業執照。
7.2 存放地點
廣州市海珠區琶洲大道東1號保利國際廣場南塔31-33樓
㈣ 如何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機遇,優化企業管理模式
第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是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是改革,對象是體制機制,這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質。離開了這個「改革」實質,去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會偏離本來的含義。實際上,僅從漢語語法上講,不管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供給側改革」,都是一個偏正結構短語,「供給側」是定語,「改革」是中心語,顯然「改革」是中心意思。正如總書記所指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改變我國供給側的一些妨礙供給結構適應需求變化的舊體制。所以,雖然「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任務,但不是改革本身。關鍵是看,誰去做,以怎樣的方式去做。改革的對象是體制,而不是問題或任務本身。
第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結構性改革。總書記強調,我們提的供給側改革,完整地說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簡稱「供給側改革」也可以,但不能忘了「結構性」3個字。實際上,我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結構性改革,離了「結構性」的實質,談供給側改革就沒有意義。結構性改革一詞其實來源於西方,強調的是對產生結構性矛盾的體制問題,包括政府和社會、政府和市場、政府和企業關系進行改革,比如,歐洲的勞動力市場和福利制度改革。在我國,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特別是產能過剩問題嚴重。這種問題的產生有特殊體制原因,主要是政府與企業關系扭曲。其實,供給側原本不是問題,之所以有問題,是因為有一隻「有形之手」在起反作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理順這些關系,讓市場真正起到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該入土的「僵屍企業」,就讓它「入土為安」。
第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等於供給學派的主張。總書記強調,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大家知道,供給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在美國興起的一個經濟學流派。供給學派認為,生產的增長決定於勞動力和資本等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供給學派極力主張大幅度減稅,認為減稅能刺激人們多工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也包括通過降低稅費來減輕企業負擔的要求,但不僅改革的性質與供給學派主張有根本的不同,而且改革的范圍也要遠遠超過供給學派的主張。
第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等於結構調整。現在有一種誤解,認為供給側結構改革就是結構調整。其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與結構性問題有關聯,但無論是在內涵上,還是在具體措施上都不等同於結構調整。過去,結構調整通常採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三種手段,更多的是採用行政手段。很顯然,這次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也不排斥必要的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比如減少虧損補貼、停止僵屍企業貸款、依法實行企業破產等,但與以往不同,對結構的調整將主要是通過改革的辦法,從體制機制入手解決問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是對傳統的調結構方式進行反思後做出的主動選擇。
第五,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搞新的計劃經濟。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認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搞新的「計劃經濟」。這顯然是誤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是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決不是要回到計劃經濟的老路上去。過去正是由於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得不夠,政府幹預過多,導致市場不能及時出清,引發各種結構性矛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雖然可能有各種不同的方案,但我認為,這樣的方案,即使冠以「計劃」之名,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計劃經濟了。現在需要的是體制改革,如果只調結構,而不改體制,就難免會陷入「過幾年又來一次調整」的怪圈。這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所要解決的問題。]
㈤ zz如何成為證券分析師或者行業研究員
下次不能這么笨蛋了,一定要先賣再買。。。。我這種先買後賣的,就是悲劇。。。。不過這種經歷告訴我,抱大腿才是王道。。。。where is 大腿。。。。 真正大公司高水平的分析師估計沒什麼時間泡論壇,也沒有機會給別人講這些。尤其是其中很多人都是很順利的進入這個行業,或者發展的很好,沒有體會到很多個中難處和迷惘。看來只能由我們這種比較閑暇的人來說一說了,如果您是某大行的分析師,我哪裡說得不對請不要拿諾基亞拍我,至於大部分還沒工作的同學們,希望能從我的廢話中獲得自己想知道的信息,早日成為分析師,或者發現分析師跟自己想像的不一樣,避免誤入歧途。 首先,什麼是分析師,或者有些地方叫做研究員。不光在證券行業里,很多金融、財務、咨詢等相關行業都有這個崗位,英文是analyst。其實國外的分析師大部分是指那些擁有指定機構或協會注冊證明的分析師,比如RCA注冊特許分析師、FRCA資深注冊特許分析師、CFA金融特許分析師。僅僅通過考試的一般稱為准分析師,必須其他條件也都合格,比如說3-5年的相關領域工作經驗,才能正式在協會或機構注冊,成為注冊分析師,這才是真正的分析師。 國內的分析師體制還不是很健全,僅有證券業協會主辦的證券從業資格考試以及相應的崗位注冊制度。對應的分析師來說要考基礎知識和證券投資分析這兩門,通過後加上2年的工作經驗,取得的是證券投資咨詢的資格。這僅是個從業的資格,與國際的注冊分析師來講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尤其是國內的考試很簡單,工作經驗可以編一編啊。 有了這個從業資格之後,就可以在證券公司、投資咨詢公司從事證券投資咨詢的業務了,但不能說就是大家所理解的分析師了,很多其實是股評和大客戶經理。因此我們需要在這里應該把我國的分析師做個定義,或者說做個分類。 第一,分析師應該指的是任職證券公司,公墓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門,資產管理公司投資部門,專業投資咨詢公司(天相,萬德),私募基金等主要從事證券投資或者為機構提供專業投資咨詢的分析師。那些咨詢公司的財務分析師,項目分析師,產業研究員就不算了,一般跟證券投資不挨邊,不是僅專注於上市企業,非上市企業對他們同等重要。 第二,買方分析師和賣方分析師。這是最常見的分析師分類:買方分析師就是指購買其他機構(主要是證券公司和天相這樣的咨詢公司)的分析報告,然後為自己公司提出投資建議的分析師,一般隸屬於證券,基金,私募,資管的投資部;賣方分析師就是銷售自己報告的分析師,多數是證券公司的研究部門。這兩者的具體區別以後介紹。 第三,經紀業務分析師。主要指的是針對大客戶的或者證券公司各營業廳的分析師,主要面對散戶進行服務。 提供買方分析師崗位的:各證券公司投資部(如東方證券,上海證券等等,沒有中金公司,不過中金現在好像正在籌備這方面的事宜),各證券公司資產管理部(不是每個公司都有的),各公募基金(嘉實、易方達、南方,QFII,QDII等等),各私募基金,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如中國人壽資產管理公司,這可是個大戶),資產管理公司(除了幾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外,還有很多地方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還有諸如聯想控股的這類民營公司,實際上應該算私募。還有各大集團的財務公司,有證券投資資格的。),而很多企業也都在主營業務外利用閑錢投資證券市場,其中的投資人員還不能稱為分析師。 提供賣方分析師崗位的:大證券公司的研究所、研究中心、研發中心,如中金、中信,國金,國信,申萬、國泰、海通,招商,平安,興業,光大,中信建投,廣發,長江,銀河是做的比較久的,渤海、東興、信達、民族、東北、聯合、第一創業、安信也都不錯,還有外資那些高盛高華、UBS那種。國內券商太多了(超過100),當然有些公司並不具備投資咨詢的資質,也有很多公司沒有成立賣方研究所,剩下一些小的證券公司,國都、日信、東海、東吳、太平洋等,雖然有研究所,有賣方分析師崗位,但並不是以賣報告賺錢的,估計也沒人會買,更多的是跟外界交流的渠道,或者讓股市中有自己的一種聲音,算是種對外宣傳吧。此外,像山西、齊魯、國元、這類地域性比較強的公司做做本地上市企業的賣方報告還是可以的。天相投資咨詢也是做賣方,雖不是券商,不過做的還不錯。 提供經紀業務分析師崗位的:各證券公司的總公司經紀業務總部,各營業廳可能都會招的,跟上面兩種比,無論從聲勢上,從地位上都差點,但是水平不一定差,很多人炒股的能力,看盤看技術分析的能力很強的,很有感覺。不過這個也沒法比,畢竟兩者的客戶不同,資金規模和風險偏好有明顯差別,就好像我們不能拿男人喜歡的足球和女人喜歡的時裝作對比一樣。 說說買方分析師,基本上各個券商都有(我沒仔細查過牌照,應該有些小券商沒有投資的資格,中金以前也沒有這個資格,現在好像在籌備這方面的業務),隸屬於證券投資部,如果說的專業點就是自營業務部,這個部門是專門負責股市投資的。一般的流程是,自營的分析師通過各種渠道,包括自己選擇,購買報告,聽從上級指示,按照市場傳聞確定一家或者幾家研究公司,對該公司的公開信息進行研究,在電話調研或實地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市場形勢寫出投資建議報告給本部門的投資經理,然後投資經理決定是否買入或賣出,什麼價位買,買多少,當然不太正規的也可以先買入再寫報告。基金公司,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私募等等,他們的買方分析師或自營分析師都是這個樣子,工作流程都很接近,只是名稱都不太一樣。
㈥ 金融學專業畢業後一般都從事什麼工作
01
傳統商業銀行
國有四大銀行(中農工建)、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興業、華夏、招商、廣發、深發、浦發、民生、中信、光大、恆豐等)、外資銀行(匯豐、渣打、東亞、星展等)。主要從事櫃台,大堂助理,銀行管培生等職位。
02
投行券商
著名國際投行(高盛、花旗、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德意志、雷曼兄弟等)、國內投行(中金、興業證券、國泰君安、中信證券等)主要從事投行IBD、Sales&Trading、Research等工作。一周80小時工作時間,一個月20天出差,高薪,社會地位較高。
03
基金、信託、私募及風投機構
著名基金公司(天弘、華夏、工銀瑞信、嘉實、易方達等)、信託(中信信託、外貿信託、平安信託、中誠信託等)、私募及風投機構(紅杉資本、君聯資本、IDG資本、中國風險投資等)。主要從事分析師的職位,行業壁壘高,分析師發展幾年價值很高。
04
審計及咨詢
四大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德勤、畢馬威、安永)和戰略咨詢公司(麥肯錫、波士頓咨詢、貝恩、羅蘭貝格等)主要從事審計、稅務、財務顧問及公司發展戰略顧問。
05
保險公司
國際保險公司(安盛、安聯、荷蘭國際等)和國內保險公司(人壽、平安、太平洋、中國太平)。 主要從事精算及風控業務,屬於公司的高薪職位。
06
500強大型集團公司
由於名企很多,這里不列舉企業名稱。主要負責集團企業財務部分的會計核算、資本管理、成本控制、內部控制等工作。
㈦ 上財經濟學碩士畢業後,我為什麼選擇創業
從整體上看,經濟學本科專業畢業後,找工作並不容易,金融、財政、會計等實務性學科要好一點,政治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等偏理論性的學科就比較一般;但經濟學碩士畢業後,就業前景的變化比較大,據考研經濟學考試中心的觀察統計發現,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的經濟學碩士生,剛出校門拿到年薪10萬以上者,不在少數。近年來,大家平素能看到眾多經濟學家、金融專家在職場意氣風發,但是根據統計,2003年廣東省經濟學專業的初次就業率在50%以下,而該省各專業平均初次就業率達到了75%。可見經濟學專業本科就業並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兩方面的。首先,經濟學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場,例如高校教師和大公司市場研究分析、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等;其次,經濟學本科課程設置面廣,而實用技能不專,研究深度不夠。為幫助2012年碩士研究生的同學了解經濟學碩士生的職業前景,以便選擇好自己未來的就業。就業方向一覽無論是本科畢業,還是碩士畢業,經濟學門類的畢業生總體上的就業方向有經濟分析預測、對外貿易、市場營銷、管理等,如果能獲得一些資格認證,就業面會更廣,就業層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CWM)、基金經理、精算師、證券經紀人、股票分析師等。(1)經濟預測、分析人員此職位各個行業中都有,但一般只有跨國公司、大中型企業和政府經濟決策部門、公共研究機構才會設置。主要負責各種市場數據的收集和分析。該崗位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2)對外貿易人員將「世界工廠」生產的產品,銷售給國外客戶;為國內客戶尋找國外貨源;組織國際貿易貨物物流等。有相當一部分外貿人員在經驗成熟後,成立了屬於自己的外貿公司。(3)市場營銷人員對於以技術為背景的行業裡面,例如電訊、軟體等,銷售的需求仍然會持續走高。即使在非技術領域,銷售職位也一直是市場需求最旺盛的職位類別之一,而這個職位對專業的要求並不是非常高。一些跨國公司的銷售培訓生中常能見到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當然,這個崗位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4)管理職位研究生與本科生不一樣,大多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都參與了一些社會實踐,擁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所以正式進入社會時,也能謀得一些管理職位,例如生產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5)基金經理其中,隨著的基金項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產生,社會將需要眾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經理就是這一行當中的高層次人才,其職責大致可分為:負責某項基金的籌措;負責基金的運作和管理;負責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後的監控。目前這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其職業的前景看好。基金行業的職業經理人又以基金經理需求最大。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基金經理並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碩士以上學歷,有風險控制專業知識背景,還要具有較強的多學科、多行業分析判斷能力,有敏銳的市場嗅覺,豐富的實踐經驗也是必須的。(6)證券經紀人證券經紀人的素質要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扎實的金融學基金知識;二是基於對市場的長期觀察之後得出的投資經驗;由於證券投資是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作為證券經紀人必須通過對政權市場價格變動趨勢的研究,把握規律性,並結合影響證券價格的各種因素分析,逐步積累並具備相當的投資經驗和熟練的業務操作能力。近年來,我國股民數量直線攀升。這一龐大的投資群體已經為證券經紀人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目前我國證券經紀人有證券業務員、傭金經紀人、中介經紀人、交易所中介經紀人之分。(7)股票分析師股票分析師主要為股市投資者提供股市投資咨詢服務,以及舉有關的講座、報告會、分析會等,部分股票分析師在報刊上發表股評文章,以及通過電台、電視台等公眾媒體提供股市投資服務。在我國從事股票分析工作,須擁有大學本科以上的學歷以及從事證券業務兩年以上經歷,需要考核《證券投資基礎理論》、《證券投資分析》這兩門課程。通過考試符合條件的人員需向所在地證券管理部門或直接向中國證監會申請,經審批後,方能獲得資格證書。獲得資格證書的人員通過其所在的證券投資咨詢機構向證券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從而獲得執業資格,最後由中國證券協會頒發執業證書。從業行業掃描經濟學門類里包括多個二級學科,畢業後能夠從事的行業比較廣泛,但根據近幾年文都教育針對經濟學碩士生的就業情況統計與抽樣,經濟學專業畢業的碩士生就業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統、咨詢行業、證券業、財會、投資銀行、媒體、公共決策或研究部門等,當然也有自主創業者,或者在其他行業從業的。金融系統方面主要是銀行與資產管理公司,各大銀行每年都會提供一定數量的就業崗位,主要分布情況如下:1、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2、銀行業監管機構:中國銀行業監管管理委員會;3、國家政策性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4、四大商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5、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深圳發展銀行、招商銀行、中國民生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華夏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渤海銀行;6、城市商業銀行:基本上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商業銀行;7、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8、部分外資銀行在華機構,如花旗等。咨詢行業主要是管理咨詢、營銷咨詢、IT咨詢等咨詢機構及投資銀行等,包括跨國大型咨詢公司。證券業主要是各類證券公司,如中信證券、國泰君安、銀河證券、申銀萬國、華夏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光大證券、華泰證券、天一證券、原證券、聯合證券、上海證券、北京證券、昆侖證券、西南證券、天同證券、湘財證券、興業證券、南京證券、東吳證券、民生證券、中銀國際、西部證券、國海證券等。媒體也是一個不錯的行業,一般而言,經濟學專業碩士生可資選擇的媒體空間還是比較大的,主要集中在財經媒體中,比如證券時報、金融時報、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21世紀經濟報道、經濟觀察報、中國經營報、財經時報、工商時報、經濟參考報、中國財經報、中國經濟時報、第一財經日報等。其他諸如一些研究所、政府部門分布了一些經濟學專業畢業的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