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金現在是不是開始反彈了
最近一個時期的中國股市,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怪異和詭秘。由於決策部門對牛市運行的評價轉為負面,中國證監會開始對市場進行干預。一方面大規模擴容,一方面限制入市資金,對基金公司的「窗口指導」和對不聽招呼的基金經理的「斬首行動」是這一輪行政干預的最主要手段。由於公墓基金的發展已達到三萬億的規模,其占市場流通市值的比重已高達37.5%,因此一旦公墓基金的入市規模受到限制,市場資金就立刻呈現出斷流效應。特別是在「5.30」以後,散戶熱已經退潮,基金熱成為主流,大量的社會資金都主要通過基金公司進入股市,在私募基金很不發達並且規模極為有限的的情況下,卡住了市場的公墓基金,無疑就是遏制了牛市的咽喉,市場就很難再按照自身的規律進行運行,「政策市」的全面復歸也就無可避免。
「政策市」在本質上是對現代市場經濟原則的反動。中國股市在過去的長時期中歷盡磨難,一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行政權力對市場運行與發展的無盡無休的干預和控制。股權分置改革的最重要成果,是矯正了中國股市的制度缺陷,為整個市場的市場化運行打開了制度之門。如果在股權分置改革以後「政策市」又死灰復燃,那就是中國股市市場化進程的重大逆轉,在這種情況下,不但股權分置改革的宏觀成果會喪失殆盡,而且也會使市場運行失去其客觀的與正常的市場預期,市場運行就無可避免地會發生重大紊亂,中國股市就很可能失去其千載難逢的發展跨越與制度變遷的重大機遇,中國進入資本時代的進程就不可避免地會被大大延緩。
有漲有跌是市場運行的正常狀況,即便是牛市也是如此。問題的核心不在於市場應不應該調整,而在於是什麼因素並以何種方式主導著市場的運行與調整。如果管理層把「有形之手」隱藏起來對市場進行大規模的隱秘的調控,並且在事先就預設了調控的幅度和點位,不達目的就決不罷休,那就會嚴重違背市場的自身規律,也會嚴重扭曲市場的內在機制,其結果,就是市場的公平、公正與公開原則受到重大而又嚴重的嘲弄與挑戰,市場運行就很難不發生扭曲和變形。衡量股市正常與否的客觀標准只能來源於市場自身而不能來源於行政權力,無論在何種情況下,行政判斷都不能左右甚至取代市場判斷。對於一個剛剛經歷過股權分置改革的巨大制度陣痛、市場發展正處於起飛階段的中國股市來說,36倍的市盈率無論從哪種角度來看都既不為高也不為過。
鑒於中國證監會對基金公司的「窗口指導」和「斬首行動」已經成為市場運行的最不穩定和最難以把握的重大因素,為了維護市場的「三公」原則和使中小投資者利益不受到過度侵害,中國證監會有必要對一系列重大而又緊迫的問題盡快地加以澄清:
1.中國證監會是否如市場所廣泛流傳的那樣正在對基金操作進行「窗口指導」?是否對基金公司的持倉比例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並要求基金公司限期達到此比例?最近幾家優質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者相繼離職到底是由於什麼原因,是否如市場所廣泛流傳的那樣是倒在了中國證監會「斬首行動」的槍口之下?中國股市發展機構投資者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市場的發展服務還是為行政權力服務?如果機構投資者得以發展的結果是使其成為調控市場的籌碼或者手段,那麼這樣的機構投資者還有沒有發展的必要,廣大的投資者還有沒有必要對機構投資者的發展提供支持?
2.新基金的發行已經被叫停了幾個月,這樣做到底是出於什麼原因?新基金的發行規模與發行節奏是根據股指走勢來確定還是根據市場的發展戰略來確定?新基金的發行何時才能恢復,其具體的時間表何時公布?把新基金的發行當作調控市場的籌碼究竟是一種市場行為還是行政行為?基金管理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中國證監會還是基金持有人大會?中國股市的基金發行什麼時候才能廢除審批制而走向登記制?中國證監會掌握著如此之大的行政審批權是否符合中國股市的市場化趨勢?
3.尚福林主席已多次公開表示股指期貨的推出時機已經成熟,既然已經成熟,為什麼還沒有推出股指期貨的時間表?中國證監會遲遲不公布推出股指期貨的時間表,是否與目前對股市的調控有關?如果推出股指期貨本身就成為調控市場的籌碼,那麼是否還有必要推出股指期貨?股指期貨推出的最核心條件是股市運行的市場化,在中國股市的行政力量如此之大、行政權力如此之強的情況下,中國股市推出股指期貨的條件成熟了嗎?如果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推出股指期貨,中國證監會如何保證股指期貨能夠真正具有價值發現功能並且真正按照市場化原則而不是行政化原則運行?
4.最近一個時期基金的贖回情況到底怎樣?是不是像市場所流傳的那樣真的的發生了大規模的贖回行為?如果是,中國證監會會採取那些措施保證市場運行的健康與穩定?
股票市場在本質上一個預期的市場,社會資源的流向、流量與流程,資源配置的合理與有效,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市場運行能不能有一個正常的與合理的預期。在一個預期紊亂和混亂的市場上,就既不可能有合理的資源流動,也不可能有有效的資源配置。在中國股市中,機構投資者與中小股東之間本來就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如果中國證監會的市場調控採取只向少數機構投資者打招呼的暗箱操作方式而使廣大的中小投資者都蒙在鼓裡,那就不但會進一步放大這種信息不對稱,而且還會造成整個市場的嚴重不公。信息的公開性與透明化不能只局限於對上市公司的要求上,更應該體現在市場監管特別是股市政策上。既然股票市場有效性的前提是明確市場預期,那麼沒有時間表的市場監管就應當盡快休矣!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既是決定當前市場走勢的最重大和最關鍵問題,也是決定中國股市發展的市場化道路與市場化機制的最本質和最核心問題。在決定市場命運的最重要時刻,中國證監會應該對市場與投資者負起應該擔負的責任,而不能一味地對行政權力與行政機制負責,更不能把數以億計的投資者作為人質抵押給行政機制與行政權力,否則,中國股市的改革與發展大業就可能受到嚴重損害,中國股市的投資者就可能再次淪為「政策市」的犧牲品,市場無緣地流血,股民無故地流淚,財富無味地流失這種舊市場中的典型特徵就可能在經歷了股權分置改革的新市場中再度出現
『貳』 基金從年後開始回調,你覺得什麼時候會反彈
我覺得從短期來看,可能會有小的反彈,但是如果你指望大的反彈就不現實了,因為今年的行情普遍會比去年比較差,這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很多人在年後的時候都指望基金能夠大幅反彈,但是現實也告訴我們了,基本上從年後開始,很多基金已經回撤了15%個點,有些重倉某一板塊的基金已經回撤了30%個點,在這樣的情況下,整個投資市場的情緒變得非常不穩定。
很多基金從年後開始回調是怎麼回事?我記得在年前的時候,很多人都特別看好基金的行情,總共三年後迎來另一波大漲,但是從年後開始基本上各個板塊都在回調,同時幾乎沒有看到任何反彈的跡象,很多新手投資的這個時候已經被套在了山頂,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沒有碰到解套的機會。
『叄』 基金會一直下跌至零嗎
1、基金不會一直下跌至零,如果出現非常巨大的虧損,基金可能會被清盤退市。在此之前,一般基金公司在基金出現下跌嚴重時就會自行調節。
2、根據中國基金有關法規,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後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基金清盤日基金資產凈值低於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1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准後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關於基金因資產規模過小而需清盤的情況,在亞洲金融危機時的香港曾經出現過,由於後市看淡,基金份額贖回較多,香港多家基金公司關閉了一些基金。
『肆』 基金一跌就要拋售嗎可以一直放著等待反彈嗎
基金跌了就一定拋售,這是典型的散戶行為,只會徒增虧損。如果經常這樣操作,那麼我建議你好好去學習專業的基金知識和投資技巧,不然一跌就賣,只會慢慢消耗自己的本金,越投資越虧損。基金跌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為基金投資金融資產,例如偏股型基金,90%以上的倉位會買股票,股票肯定沒有隻漲不跌的,上下波動難道不是正常行為嗎?對應的偏股型基金,也會隨之上漲或者下跌,很多時候基金下跌只是正常的市場行為。
投資者聽過太多道理,卻依然做不好投資這件事。即使手上持有的基金非常優質,但是在過程中,難免會有行情劇烈波動的時候,如果心態上動搖,就會產生贖回的念頭。特別是長期下跌的行情,大多數投資者無法忍受虧損,所以會把基金拋售出去。堅定持有基金,很多投資者都做不到,所以經常虧損就是這個原因。
『伍』 基金是否會崩盤
您好,我是工商銀行個人金融部的客戶經理,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什麼是崩盤的概念呢,當公募基金持有資金少於5000萬,持有人少於200人時,基金實行清算,當然也有些公司規定凈值低於某一個點實行強制清算.其實A股上的特例,
從1元跌到3毛錢真的很少見很少見,因為凈值是按照基金總額比例持有人份額所計算出來的,只是一個數值概念,而不是價值概念,所以基金是不會一文不值的,除非A股市場的公司全部倒閉\股票全部退市.
關於是否會再開始反彈,這也是一個周期性問題,是老掉牙的問題.反彈是技術概念,如果作為一個投資者或者投資角度來看,反彈從來不會作為買賣依據的,因為避免周期性最有效也是唯一的辦法就是堅持一個大的周期.熊牛交換是一個很徹底的洗牌過程,大家都經過一樣的洗禮,堅持下來的人才會獲得最後的勝利.
而關於操作方面,我給您的建議是持有+適當補倉,因為您的收入在增加,所以建議一直保持一定的倉位,收入升高多少配置多少基金,或者直接做基金定投這都是比較聰明的做法.
『陸』 基金下個星期會不會反彈,會不會繼續暴跌
第一,從股指期貨角度分析
假設大盤指數調整到4000點,會發生什麼呢?股指期貨即將推出(我估計不會在今年而應該在明年),倘若推出,在股指4000點的位置,主力有兩個選擇。一是向下砸盤,通過沽空股指期貨合約獲利。二是向上拉抬,通過買進股指期貨合約獲利。
於是,問題來了。主力如何向下打,有多大空間?假設以4000點為軸心,向下砸1000點,股指回到今年3月時的水平;向下砸2000點,股指回到2006年11月時的水平,在實體經濟沒有出現問題,基本面沒有明顯惡化的情況下,誰有膽量這樣做?萬一砸盤未遂,反而被人接單拉抬,極易招致重大虧損。這種風險不會有人敢輕視。而且,向下砸盤,主力股市做空的股票可能減少獲利甚至發生虧損。這進一步加大了其風險。換句話說,可能兩方面同時招致虧損。
仍以4000點為軸心,倘若主力向上拉抬1000點,才5000點;拉抬2000點,也才達到6000點高度,並不需創新高。在基本面不變的情況下,這個方向顯然比向下更穩妥,而且,向上走,可以做到股市和股指期貨同時獲利,這是一舉雙得的選擇。
顯然,莫說調整到3000點、2000點,即便調整到4000點時,推出股指期貨也是不合適的,很容易引發逼空行情,造成在股指期貨上沽空的投資者被拉爆倉。
如果把點位上移到4800點至5200點一線,向下1000點或向上1000點的空間才勉強均衡,也就是說,從推出股指期貨的角度來看,其合適點位不應該低於4800點。這是從股指期貨角度通過技術分析得出的結論。
第二,從踏空角度來看
在今年5·30以前,私募基金的表現非常醒目,QFII也收益豐厚。但是,7月6日開始的這波大漲勢,不少私募基金和QFII及部分游資,出於風險控制考慮,提前退場,以等待低價進入。但是,裝備精良、彈葯充足的「國家隊」再沒有給他們機會,狂拉大盤直線上漲,一部分私募基金和QFII及部分游資踏空,叫苦不迭。5·30之前的大盤最高指數是4335.96點,眾多資金也基本上是從這一帶開始踏空的。假如大盤調整到4300一帶,踏空資金就可以接上了。而且,此次大跌與5·30不同,是權重股、藍籌股、績優股主導的下跌,是實實在在的貨真價實的下跌,泥沙俱下的結果是,為踏空資金提供更好的機會。
問題在於,「國家隊」主導的這次大跌,無非是想逼迫散戶砍倉,降低自己的持倉價位,獲取更大的上漲空間,並不想假戲真做,弄假成真。「國家隊」在逼迫散戶的同時,也時刻做著「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提防,不給踏空資金機會。
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把調整點位控制在高於4300點的位置,具體要根據它們自己的計算,但大致也應該高出至少500點的樣子,也即4800點(4300+500)一線。這是從踏空角度得出的結論。
第三,從自身利益角度來看
「國家隊」主導股市下跌,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從7月6日開始的這波大漲勢,主要是「國家隊」主導的,它介入資金巨大。而且,在國慶節前後,大部分股票下跌唯有「國家隊」領軍的權重股在漲,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國家隊」在股市中撤離的資金是非常有限的,不然,「國家隊」撤離而散戶進入再怎麼著也不可能推動大盤如此狂熱上漲。
即便考慮調倉、換手、建倉價位低等因素,大盤如此狂跌對於「國家隊」自身而言,也是有相當損失的(當然,他們的「損失」無非是獲利減少多少的問題並非虧損)。
我為什麼說此次下跌不會重演5·30,而會持續較長時間呢?因為在5·30大跌期間,只是散戶占據多數的題材股、低價股、績差股在狂跌,而「國家隊」占據主導的藍籌股並沒有怎麼跌,那次大跌反而為「國家隊」建倉提供了契機。也就是說,上次5·30大跌,是散戶虧損而「國家隊」坐享漁翁之利。而這次卻是「國家隊」上演苦肉計,大盤假如深幅調整,「國家隊」的財富也會快速縮水——它們願意損人利己不錯,但絕不願意損人而不利己。
因此,深幅下跌不是「國家隊」的最佳選擇,「國家隊」會通過來回折騰,通過各種利空消息的密集出籠來製造恐怖氣氛,通過漫長的調整逐漸蠶食散戶的自信,逼迫他們把手中的一點點血汗錢給砍出來。這本身就決定著,大盤的調整幅度有限,而利空消息的密集出現並不難,「國家隊」的背景決定著它很容易做到這一效果。
上周,滬指單周下跌8%,跌幅創9年之最。而這是實實在在的下跌,「國家隊」也心疼啊!
一向很尊重時老師,本著他悲天憫人的風格,我覺得讓廣大基民對當前局勢的了解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借時老師的觀點給我們草根階層以提示
『柒』 基金會反彈嗎
基金是一種長期投資,短期內是很難看到效益的!因為基金一般是定投的投資方式,對於波動行情比較適合,象這樣單邊行情,沒有收益很正常!建議長期持有!
『捌』 基金暴跌後會不會反彈1點點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基金暴跌一般會出現在持股集中度比較高的股票基金。這樣的股票基金跟隨股市的波動是非常大的。所以在跌多的時候會有適當的反彈的,如果在大環境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反彈都是可以走出來的。在2021年整體的投資環境下都是不錯的,所以在低點的時候可以放心大膽的入手心儀的基金。
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幸福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