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單位凈值越低越好"是一個誤區.優秀基金應該是凈值增長能力強,抗跌能力強。
2,在股市低迷時買入凈值下降較多的基金,並非上策,還是要買入凈值增長能力強,抗跌能力強的基金。高價低價的基金所帶來的盈利或損失主要看投入的本金和每日的漲跌幅,與份額沒有關系。
3,實際上,基金跟股票不一樣。股價取決於其基本面和市場供求,而基金價格反映的是基金所持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價值。價格高的基金,表示管理人運作較成功,倉位中股票、債券表現優秀。而價格低的基金,可能是基金經理管理有問題
2. 買基金與凈值的關系是什麼凈值高的好嗎還是低的好
基本上是沒關系的。因為凈值是不斷在變化的,不同基金類型不同,發行時間不同,還有管理, 分紅等等都會導致凈值的差異。弄清楚這些,才好去比較凈值。
所以買基金還是選好的基金公司比較靠譜。
3. 基金買入凈值越低越好嗎
不一定,首先要選擇好的基金經理,好的基金經理可以牛市多賺,熊市少虧。指數基金是可以越跌越買的,其他的基金不是的,有的可能一直跌,以前的分級基金是可以虧99%的。
4. 買基金凈值高的好還是低的好
基金的好壞跟凈值大小沒關系的,主要看它的盈利能力。有些基金不斷盈利,但是不斷在分紅,這樣的基金凈值一直會很低。但是總收益也很好!(大成基金成長就是這樣的一個)有的價格高的基金,也不一定就表現好,可以看看嘉實成長和易基策略成長,這兩個基金凈值都在3塊以上,但是最近半年表現都很差。當然像華夏大盤這樣的高凈值好基金也是有的,但是很少很少。所以說基金凈值高低和基金好壞無關的。 這就像好多買股票的人喜歡買低價股一樣,總以為股票價格低,買的就多!其實這是一個很無知的想法,因為股票和基金都是按百分數計算漲幅的。
假設有1萬塊錢,每股1塊錢的股可以買10000股,數量看上去很多。如果買10塊錢的股只能買1000股覺得很少,可是這兩個股都長漲10%的話,收益是一樣的,這跟股票單價高低沒關系。 基金也是一樣的。經常分紅還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分紅方式是紅利再投的時候.這樣基金份額不斷在增加.如果基金不斷上漲,漲回分紅前的價格,那等於白賺了分紅份額*分紅前的凈值.這個就像股票的填權至於基金分紅後,總金額不變,份額增加,凈值下降就應該是這樣的。有基金分紅就是純粹就是為了迎合那些認為」單個凈值基金價格低,能買得多「的人的心理。投資總金額不變,凈值低的份額肯定多啊。 每十份凈值分紅1元 就相當於股票的10送1元。這個送不適白送,是降低凈值為代價的。 紅利再投以後等於把你的分紅所得直接換成了基金份額。假如你有10000份基金那就會分1000元,紅利再投後,等於又購買了基金,所以現在份額是10000+ 1000/分紅後的凈值 .所以份額就多了.但是假如基金凈值不變,那總金額就是( 10000+ 1000/分紅後的凈值)*原凈值. 這樣的話基金總額等於平白多出了很多,那是不可能的
5. 債券型基金是買凈值高的好還是低的好
凈值高低和這個基金是沒有太大關系的。當然你不要選擇凈值太低的那一種就可以了,我覺得你買債券型基金主要選擇一些比較穩定的買,這樣子買會好一些。
6. 基金是凈值高時買、還是低時買好啊
基金是低買高賣,這是買股票和基金的基本原理。基金有以下幾種收費方式:
1、前端收費,默認的就是這種,就是在每月買入時就要按比例交手續費的,增加了定投的成本。如果在銀行櫃台買,手續費是1.5%,在網上銀行買,手續費,是六-八折,在基金公司網站上買,手續費最低是四折。贖回時還有0.25-0.5%不等的贖回費。還有一種是後端收費,就是在每月買入時沒有手續費,但持有時間要達到基金公司所規定的時間(3-10年不等)後再贖回,也沒有手續費,長期下來可以省去一筆不少的手續費。所以,定投基金最好選擇有後端收費的基金。不是所有的基金都有後端的。
2、把現金分紅更改為紅利再投資,這樣如果基金公司分紅,所是的現金會自動再買入該基金,3、如果這個月沒有錢定投或者大盤漲的很高,基金價格也很高,也可以停投一到兩個月,不影4、股市在牛市時,基金也漲的多,這時可以適當減少投資,若股市在熊市,可以適當增加投資,以增加基金份額。 有後端收費的基金有很多,在基金申購費一欄中有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