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際慈善機構是什麼
一、世界宣明會(簡稱宣明會):
是一個國際救援及發展機構。目前,宣明會在全球約100個國家地區工作。2004年度,在全球籌募所得的善款及物資總值多達15.47億美元,總受益人數超過1億,其中240萬人是資助兒童。宣明會是世界上其中一間具規模的救災、扶貧及發展的民間機構。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 WWF)
界自然基金會是世界最大的、經驗最豐富的獨立性非政府環境保護機構,前身是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World Wildlife Fund)。成立於1961年,總部設於瑞士。目前世界自然基金會通過由27個國家級會員、21個項目辦公室及5個附屬會員組織組成的一個全球性網路在北美洲、歐洲、亞太地區及非洲開展工作。WWF自1980年以來已同國際及地方各級政府和其他國際性機構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系。
世界自然基金會最終目標是制止並最終扭轉地球自然環境的加速惡化,並幫助創立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未來。為達到目標, WWF意欲通過保護基因、物種及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確保現在和將來可持續地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減少污染,制止對自然資源和能源的過度開發和消耗,來達到保護自然及生態進程的目的
二、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IFAW):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總部設在美國的馬薩諸塞州。主要致力於在全球范圍內通過減少野生動物的商業貿易和野生動物交易, 保護動物棲息地及救助陷於危機和瀕危中的動物來提高野生與伴侶動物的福利。
三、世界動物保護協會(World Society for the Protection of Animals, WSPA) :
總部設於倫敦,成立時間最早可追溯到50多年前。世界動物保護會是由成立於1953年的動物保護聯盟(WFPA)與成立於1959年的動物保護國際聯合會在1981年合並而成的。取得最顯著的成就:促使歐盟議會通過了一系列保護野生動物的法律法規。現今有13個辦公室分布在世界各地,440多位動物保護專家分布在101個國家。
四、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The 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 WCS) :
前身是紐約動物學會 (The New York Zoological Society),成立於1895年,總部設立在美國紐約市,是一個致力於保護野生生物及其所棲息生境的非盈利性的國際性組織。WCS在全球范圍同許多政府機構和當地自然保護組織建立許多的關系。
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的策略是支持綜合的野外研究課題,培訓當地的自然保護專業人員,為保護和管理野生生物種群。
五、野生救援組織(Wild Aid):
野生救援組織是環保自願者組建的非贏利組織,成立於20世紀70年代初,總部設於美國舊金山。主要目標是保護瀕危的野生動物。具體目標是:大規模削減野生動物的非法貿易;把保護野生動物事宜提高到最高國際議程;保護荒漠地帶;確保瀕危物種種群數量的恢復;確保人類與野生動物長期和平相處。創新性地找到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方法,該方法可信而有效,並能直接量化保護成果。聯絡政府、地方團體和消費者一起參與保護。並盡力改變社會對野生動物消費的觀念。
六、國際素食協會(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Union, IVU):
自1908年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在世界范圍內推行素食主義。國際素食協會是一個非贏利的組織,它接受任何主要宗旨為倡導素食主義,且授權負責人是素食者的非贏利的組織。IVU 的成員資格,素食主義包括嚴格素食主義被定義為一種戒食肉,家禽或魚及其副產品的行為。IVU 的宗旨是在世界范圍內推行素食主義。為了實現這一宗旨,其主要目標是:
鼓勵建立地區,國家和區域的素食團體,以及促進這些團體之間的合作;促使召開世界和區域的素食者大會,以增進人們對素食事業的關心,並為素食者們提供相互認識的機會;盡可能地增加基金以支持成員社團;鼓勵 IVU 自身及其成員組織在所有領域內開展有關素食主義的研究,及收集和出版有關素食主義的各種資料,包括各種媒體形式,協會會員通過參加歷屆的世界素食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來領導IVU的活動。
七、生而自由基金會(Born Free Foundation, BFF:
成立於1964年,總部設在英國。
主要目的是保護動物生活在其棲息地內,反對動物園、馬戲團飼養動物,反對家庭飼養寵物。生而自由基金會是同情動物組織的代表,鼓勵更多人或社團來關愛動物生存權力。
八、美國反動物實驗協會(American Anti-Vivisection Society, AAVS):
立於1883年,總部設在紐約,是美國最早的動物保護協會。協會目的:在科研、教育和葯物試驗中廢除用動物作實驗。協會還反對其它方式虐待動物。
九、國際野生動物關懷組織(Care for the Wild International , CWI):
成立於1984年,總部設在英國。目標是為世界上任何地方處於危難的動物提供援助。與當地群眾和地方政府一道來減輕野生動物的苦難。
十、亞洲動物基金會(Animal Asia Foundation,AAF):
亞洲動物基金是政府注冊的慈善機構,創始人是Jill·Robinson(原屬IFAW亞洲代表),成立於1998年,總部設在香港,並在澳洲、美國及英國設立辦事處。亞洲動物基金致力拯救和幫助亞洲的野生、馴養及瀕臨滅絕動物。
主要任務:改善亞洲動物的生活。籍著與地方民間團體和各國政府建立合作關系,創造積極可行的解決方法,保護動物免受虐待。
⑵ 楊水清是誰有知道的嗎
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
⑶ 慈善基金會申請需要哪些條件代辦費用
《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設立基金會,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為特定的公益目的而設立;
(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三)有規范的名稱、章程、組織機構以及與其開展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四)有固定的住所;
(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申請設立基金會,申請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民政局)提交下列文件:
(一)申請書;
(二)章程草案;
(三)驗資證明和住所證明;
(四)理事名單、身份證明以及擬任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簡歷;
(五)業務主管單位同意設立的文件。
基金會章程必須明確基金會的公益性質,不得規定使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受益的內容。
基金會章程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名稱及住所;
(二)設立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三)原始基金數額;
(四)理事會的組成、職權和議事規則,理事的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五)法定代表人的職責;
(六)監事的職責、資格、產生程序和任期;
(七)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審定製度;
(八)財產的管理、使用制度;
(九)基金會的終止條件、程序和終止後財產的處理。
⑷ 慈善基金會在哪年注冊的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是由600多名中央新聞媒體記者共同發起,若干社會志願組織、熱心慈善事業同仁參加的全國性非營利公益社會團體。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依法於2006年9月19日正式登記注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是一個獨立的民間組織,不帶任何政治與宗教色彩,不為任何特殊利益集團服務。公益活動、慈善救助、宣傳愛心以及慈善文化建設是唯一關心和注視的對象。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有一套完善的由協調員、被救助方代表、監察員、資金發放員和資料回收員組成的實施系統。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下設香港北京兩地秘書處、新聞記者委員會、企業家委員會、國際合作委員會、地區經濟委員會、法律事務委員會、書畫委員會等職能部門。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成立,得到一些領導同志和海內外的華人、華僑和國內熱心公益事業的企業和個人的積極參與和支持,並開展了多項成效顯著的活動。
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宗旨是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救助工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盡一份心力。
⑸ 有誰知道所有慈善基金會的電話
想要哪裡的,直接輸入「XX慈善基金會概況」就知道了。
⑹ mj有多少家慈善基金會
2006年正式發布的數據顯示,Michael Jackson一生共為世界慈善事業捐款三億美元,還支持著世界39個慈善機構,具體如下:
1、洛杉磯艾滋病防治計劃
2、美國防癌協會
3、「天使的恩賜」
4、泛洛杉磯的兄弟基金會
5、BMI基金會
6、羅納德
⑺ 請問國外的慈善基金會運作經費從哪裡出捐款有提留么
一般來說慈善基金會的運作經費是從基金會的收入中支出。而基金會的收入有很多種,最基本的有捐款,而其他一般商業機構的商業活動,基金會一般也能做,如投資股票、債券等等。這個要看當地法律限制。
如果基金會的收入來源只限於捐款,那麼其日常運作經費一般會從捐款中支出。大部分基金會都是這樣的。很多國家都有規定一個比例,有些國家規定所有支出30%以上必須用到基金會的直接用途上(譬如救助有需要的人),也就是運行支出不超過70%。紅十字會這種機構的運行支出也接近50%。
所以,捐款到基金會很多時候未必是幫助有需要的人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你捐100塊錢,實際用到有需要的人可能只有50塊錢或更少。但因為基金會一般有專人管理使用這些錢,能專業有效的調配資源,長遠來看,這卻是最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好像這次地震,國外的華人呼籲大部分卷錢直接捐給中國大使館,而不是紅十字會,是因為捐給大使館的錢能立刻用到災區救助上,大使館不會把日常運作費用在這里支出,而如果捐給紅十字會,就像和其他日常捐獻一樣,會被紅十字會把其中一部分作為日常運作指出使用。
⑻ 全球有多少慈善機構
望採納
世界十大公益慈善組織: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簡稱UNEP)
⑼ 目前世界上有那些慈善組織
國際慈善組織:
國際奧比斯組織
國際奧比斯組織 (Project Orbis -- ORBIS) 是一個致力於為世界各國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復光明的國際性慈善機構,它的宗旨是「使全球失明者重見光明」。
樂施會
樂施會(Oxfam)是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發展和救援組織的聯盟,它由十三個獨立運作的樂施會成員組成。1942年Canon Theodore Richard Milford (1896年 - 1987年)在英國牛津郡成立,原名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組成目的是在二戰運送食糧到被同盟國封鎖的德國納粹黨佔領希臘人民。1963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 1965年起改以電報地址OXFAM作為名稱。 樂施會是跨越種族、性別、宗教和政治界限,與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貧窮人群合作,一起努力解決貧窮問題,並讓貧窮人群得到尊重和關懷的組織。「助人自助,對抗貧窮」是樂施會的宗旨和目標。 樂施會於1976年由一群關注貧困問題的志願者在香港成立,1988年在香港注冊成為獨立的扶貧,發展和救援機構,先後在全球超過60個國家推行扶貧及救災工作,開展綜合發展、緊急援助、教育、衛生和水利等項目,幫助貧窮人改善生活,自力更生。 樂施會在中國的項目由香港負責統籌,確保符合國情、社情以有效推行。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簡稱UNICEF),原名「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助基金會」,於1946年12月11日創建,最初目的是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與中國兒童的緊急需求。1950年起,它的工作擴展到滿足全球所有發展中國家兒童和母親的長期需求。1953年,UNICEF成為聯合國系統的永久成員,並受聯合國大會的委託致力於實現全球各國母嬰和兒童的生存、發展、受保護和參與的權利。1965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由於「促進國家間的手足情誼」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世界宣明會
世界宣明會(World Vision)是一個發揚人道與博愛精神的國際慈善團體,其宗旨是以愛心服事貧苦及有需要的人們,與他們一起面對貧窮和災難,合力克服困境,使其走上康莊之路。 世界宣明會於1950年創立,起源於對一個孤苦女孩的愛心。因此,宣明會特別關心兒童的處境與福樂,著重幫助孤兒及有特殊需要的孩子,並是關注女童教育、性別平等和環境保護問題。
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
比爾及梅林達·蓋茨基金會成立於2000年1月,其創立者為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及其妻子梅琳達·蓋茨。該基金會屬非營利性質,旨在促進全球衛生和教育領域的平等。
2015年9月24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消息稱,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22日在美國西雅圖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同意在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的基礎上結成合作夥伴。
亞洲基金會
亞洲基金會(The Asia Foundation) 是一個非營利國際發展機構,它成立於1954年,總部位於美國的舊金山,在亞洲有18個地區辦公室。其活動宗旨在於通過提供資助和項目服務,幫助亞洲各國的發展。
亞洲基金會的項目致力於解決亞洲國家自己提出的在21世紀影響它們的關鍵問題:公共管理、經濟發展、婦女賦權、環境和地區協作。此外,亞基會還通過」向亞洲贈書」和專業交流項目等多種途徑,促進亞洲的和平、公正和繁榮。
國內慈善組織:
中華慈善總會
作為中國規模較大、業績較好的公益組織機構之一。自1994年4月在民政部老部長崔乃夫的倡導下成立,總會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民族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幫助社會上不幸的個人和困難群體,開展多種社會救助工作。
按照總會章程,慈善總會最高權利機構是會員代表大會,每界5年,理事會是會員代表大會執行機構,每年召開一次。總會經費來源於會費、捐贈、政府資助、利息、核准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及其他合法收入,行政經費來源於創始基金增值部分、會費、行政經費專項捐贈、政府資助、捐贈款利息、興辦實體的收入等。按照國家規定,從捐贈款中提取一定比例作為項目管理經費。中華慈善總會共有團體會員108個,並與絕大多數團體會員合作開展多種慈善項目。據2002年一項資料顯示,總會成立7年多直接接受款物總計9.8億人民幣,其中,善款5.4億人民幣,捐贈物資摺合人民幣共計4.4億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
有數據顯示,中國有6000萬殘疾人,這些人就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服務的對象。
1988年3月15日成立,做為國家法律確認、國務院批準的各類殘疾人的全國性統一組織,她的全國代表大會是其最高領導機構。其下設主席團、執行理事會、評議委員會、專門協會和各類地方組織。
殘聯的章程規定,其資金來源有五部分:社會各界(國內外組織機構和個人)捐贈、政府資助、國際合作項目、創收和其它收入。據殘聯內部的統計數據顯示,資金主要來源還是殘聯先申報,然後國家有關部委撥款專項專用。
中國青少年基金會
1989年在北京正式成立的中國青少年基金會(簡稱中國青基會)是以促進中國青少年教育、科技、文化、體育、衛生、社會福利事業和環境保護事業發展為宗旨的全國性非營利社會團體。它所實施的項目包括人們所熟知的希望工程以及保護母親河行動、中華古詩文經典誦讀工程、公益信託基金、國際青少年消除貧困獎、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在這些項目中,最主要、最有影響力的是希望工程。這是一項被社會廣泛關注的公益事業,旨在通過籌款,資助中國農村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獲得受教育的機會。據統計,全國希望工程累計資助建設希望小學9000餘所,累計資助失學兒童樂250多萬名,援建希望網校130所。
中國扶貧基金
1989年3月成立時,中國扶貧基金是一個沒有基金的基金會。那時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沒有從事民間扶貧工作的經驗。通過多方聯絡,基金會努力爭取海內外各界人士對扶貧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加入扶貧行列。
1996年——1999年,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基金會主要採用扶貧到戶和開發式扶貧的工作模式實施了「貧困農戶自立工程」、「科技扶貧」、「教育及醫療設施援建」等項目。
從1999年下半年起,中國扶貧基金會進入了第三個發展階段。這一年也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第二個十年的開始,這一階段的工作方式是:通過項目援助、受援人參與等方式,幫助貧困社區的弱勢群體改善生產、生活和健康條件並提高其素質和能力,實現脫貧致富。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是經過中央人民銀行批准、在民政部登記注冊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它向國內外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個人募集資金和物質,旨在全面提高婦女素質,維護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為婦女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該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理事會,由正會長、副會長、常務理事、秘書長及理事組成。理事會實行屆任制,每屆任期三年,每年召開一次會議,遇有特殊情況,也可以採用其他形式召開。
婦女基金會基金來源主要是第一,接納海內外熱心婦女事業的企業、社會組織、人士的捐贈;第二,國家政策允許的基金增值和服務收入;第三,利息及其他合法收入。基金的增值部分必須用於基金的任務范圍,基金的使用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目的、對象方式合法使用。
中國紅十字會
中國紅十字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當時正值清朝末年,為救助日俄戰爭中受害的我國同胞而成立。1912年,中國紅十字會正式成為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員,1993年全國人大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明確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它的職責較以前有所擴大。
中國紅十字會主要履行以下職責:開展救災的准備工作;在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中,對傷病員和其他受害人進行救助;普及衛生救護和防病知識,進行初級衛生救護培訓;參與輸血獻血工作,推動無償獻血;開展紅十字青少年活動,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工作等。
中國紅十字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一般情況下五年開一次,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由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理事會閉會期間由常務理事會執行其決議。總會機關的常務理事組成執行委員會,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中華環保基金
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為獎勵首任國家環保局局長曲格平教授為環境保護作出的貢獻,特別頒發十萬美金作為獎金。這筆錢後來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獨立法人資格、非營利性的專門從事環境保護事業的民間基金會——中華環保基金成立的基礎資金。
1993年4月,環保基金正式成立,其宗旨主要是通過資助和獎勵對中國環保事業作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推動中國環境保護的管理、科學研究、人才培訓及國際合作等各項環保事業的發展。基金會的基金來源主要有三種途徑:國內外熱心於環保事業的企、事業單位、團體的捐贈;其他組織、個人的捐贈;國內外有關組織和友好人士的捐贈。
基金會的最高權利機構為理事會。理事會設常務理事長一名、副理事長若干名、秘書長一名、常務理事和理事若干名。理事會聘請若干國內外著名人士擔任名譽理事長。
宋慶齡基金會
十大全國性慈善機構中,宋慶齡基金會是唯一以國家領導人名字命名的慈善機構。
1981年5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名譽主席宋慶齡逝世,一年後,在宋慶齡逝世一周年的紀念日里,宋慶齡基金會成立。基金會成立後,宗旨集中體現為「和平、統一、未來」六個字,即維護世界和平,促進祖國統一,關注民族未來。
在機構上,基金會設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在領導人員上,基金會設名譽主席、主席、副主席,由理事會民主推選產生;秘書長為基金會法人代表。
見義勇為基金會
作為指向性最強的基金會,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1993年6月由公安部、中宣部、中央綜治委、民政部、團中央等部委聯合發起成立。成立後,該會同有關省市組織了大量表彰活動,募集見義勇為基金7000多萬元,發放獎勵撫恤、補助慰問和助學金2000餘萬元。
中華見義勇為基金的工作模式是:一,每兩年開一次全國性表彰大會,由中宣部、公安部、民政部等單位抽人員組成評審委員會,對各省上報的人員事跡進行評審;二,面對日常申請補助的見義勇為人員,由基金會辦公會進行研究,看夠不夠標准、夠哪一級標准,形成意見後報基金會會長或常務副會長審批,再對外發錢。
據統計數據顯示,全國共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個市、縣設有見義勇為事業組織管理機構,從事見義勇為工作的人員近萬人。各級見義勇為管理組織已募集基金十幾億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促進會是1994年4月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的。以劉永好為代表的10位民營企業家在全國工商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上聯名倡議「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進而在中共中央統戰部、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中國民間商會)發起下成立促進會。她是光彩事業的組織機構,是經由國家民政部注冊的非營利社團法人組織,享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咨商地位。她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
促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理事會,下設常務理事會。促進會的經費來源一是會費,二是有關社會團體、企業人士的贊助,三是其他資助。
⑽ 台灣有哪些慈善基金會
台灣有很多企業都有成立公益慈善的基金會(富邦,頂新,,除了這些外,另較知名的公益團體如
慈濟
創世
心路
陽光等在台灣都很有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