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陝西國際交流基金會

陝西國際交流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21 11:52:52

A. 西安外事學院怎麼樣

簡介:西安外事學院創建於1992年,是國家教育部批準的本科層次普通高等學校。目前,以實施本科教學為主,同時舉辦專科層次的高等職業教育。下設外國語、經濟管理、信息工程、人文、醫學、國際合作、成人與網路教育等7個二級院,附設職業中專、博迪學校。17個系,開設本科專業10個、高職專業25個、助學類專業23個。涵蓋商科、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科、工科、農科、醫科等7個大學科門類。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良好的辦學基礎和鮮明特色。截至2006年7月,各類在校學生3萬余名,其中高職生1.5萬余名。 一、基礎設施 學院位於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校園面積2020畝,校舍建築68.5萬平方米。 根據各專業培養目標,主要建有千兆校園計算機寬頻網、衛星數字傳輸接收系統、多功能多媒體轉播網路、校園電視台和有線電視網等教學服務設施;建有多功能對外貿易模擬公司、會計模擬與電算化實驗室、賓館管理模擬實習中心、人機語音交互視聽說系統、計算機網路中心、電視節目非線性編輯與采編中心、多媒體語音教室;建有電力拖動、電工電子線路、計算機程序控制、PLC與EDA、汽車檢測與維修、高等護理等各類專業實驗室和實訓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大連等地建立了畢業生就業實習基地。 建有南北兩座圖書館,館藏圖書146萬冊。建有多個塑膠標准田徑運動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建有可供5000人觀看比賽的中心運動場及各類體育教學設施。 二、辦學思想和領導班子 學院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政策法規,自覺接受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社會監督,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學校的公益性質和不取回報的非營利原則。 學院確立了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即立足陝西,服務西部,面向全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堅持教育創新和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使學院成為基礎扎實,師資力量雄厚,設施先進完備,學科特色突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民辦普通高校。 學院設有理事會、黨委、校務會,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 理事長、院長黃藤教授,現為十屆全國人大代表,陝西中華職教社主任,教育學博士。具有10年公辦高校工作經驗,6年國外學習生活閱歷,15年民辦高校工作實踐。主編教育理論、人文科學叢書3套,出版教育理論研究著作2部,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曾獲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創新獎、中國高校傑出校長、陝西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十大傑出青年、新長征突擊手、陝西省職業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 理事會和校務會特別重視發揮黨組織的政治保證和監督作用,保證了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政策法規的全面貫徹。黨委書記周延海教授,原任西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省科委、省教委和省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主任等職,長期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具有豐富的高校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經驗。 學院十分重視並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建設,組成了老中青結合、團結務實的校務委員會。校務會由以下同志組成:理事長、院長黃藤,黨委書記周延海,常務副院長李玉華,理事、副院長劉其民、高戰華,理事、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梁佐仁,副院長陳時偉,教務長李汝峰,總務長楊富學。 學院聘請了一批資深專家教授擔任二級學院主要領導,醫學院院長鞠名達教授,外國語學院院長周式中教授,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張京鵬教授,信息工程學院院長尹季昆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薛迪之教授。 三、師資隊伍 學院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的重要地位,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吸納高層次人才,形成了年齡與專業結構合理,業務素質較高的專任教師隊伍。這些同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在高等院校工作多年的專家教授,另一部分是年富力強的研究生和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生。 學院非常重視骨幹教師的聘任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充分利用社會優良教育資源,發揮了老專家、老教授在學科建設、科研、人才培養和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專業均配備有學科帶頭人和副高職以上教學骨幹,各門必修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均配有講師以上的專任教師。對青年教師採取不同方式提高其業務素質。一是建立導師制,由老教授、專家傳、幫、帶; 二是送往國內、外大學進修學習;三是鼓勵報考在職研究生,提高其學歷層次;四是舉辦各類研究生課程進修班,通過二至三年的培養,使其大部分取得碩士學位或達到同等水平。 四、教學與學生管理 學院按照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大力扶持特色學科,發展優勢專業,擴大專業適應面,形成了合理的學科專業結構與布局,為招生和畢業生就業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管理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例如成立教學委員會和教學督導組,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制度,規范了管理程序;深化教學改革,試行分級教學和彈性學制,為學生個性發展和創新能力培養提供優越的條件;積極推進多專業證書制,增強學生就業與創業的競爭力;加強英語、計算機、護理等應用性較強課程教學改革。精簡課時,強化基礎訓練和實踐性教學環節等,切實提高了教學質量,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教學方法改革方面,充分體現人才培養的時代特徵,努力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充實與拓展多媒體教室,積極嘗試網路化教學。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良好條件。 嚴格考試管理,改革考試制度。例如取消補考,建立重修制度;打破考試與考查的界限,建立閉卷、開卷、面試、口試、實驗報告、讀書報告等多形式考試及管理辦法;打破校內外考試的界限,鼓勵學生參加國家各類考試,成績合格者該課程可在校內免試,並計算學分。 這些改革嘗試,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精神,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在陝西省統一組織的專升本考試中,我院學生被錄取人數連年居全省民辦高校之首,先後有千餘名學生考入本科院校學習;在歷次學歷文憑統考中,通過率均名列西安地區第一位;在遠程教育研究生軟體工程單科考試中,取得清華大學遠程教育全國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在「陝西省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中,有14名學生獲獎。其中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10名。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兩課」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活動。重視學生黨、團組織建設和發揮黨、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先後有近萬名學生參加業余黨校學習,1600餘名積極分子光榮入黨。 在學生管理方面,學院堅持專職班主任與輔導員相結合的管理制度。由班主任、輔導員和公寓管理員共同形成了一個有力、有機的學生管理網路。使學生從進校到畢業,都處於學校的教育管理之中,有效保障了正常教學秩序。2005年,獲得省教工委、教育廳授予的「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在此基礎上,學院不斷強化育人意識,突出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個性發展,涌現出一大批品學兼優的青年學生。蘇昊同學蟬聯2003、2004年世界電子競技大賽中國賽區冠軍。王穎同學獲「全國三好學生」稱號。白麗霞同學獲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陝西賽區第一名。在第七、八、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作品競賽中,學院作為全國唯一一所民辦院校發起單位,多人進入決賽,獲得兩個全國二等獎、六個三等獎和優秀組織獎。在各類體育、文藝比賽中,獲得多個一等獎和單項冠軍。 五、產學研結合 學校根據高職教育特點,提出「兩個堅持,兩個加強」的思路。即:堅持依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需求設置專業,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堅持按照專業技術體系和職業技能崗位要求,制定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及課程內容;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實踐教學和校企合作。 根據各專業實踐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加強校內實習場所建設,保證了高職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即滿足實踐教學的基本認知、基本操作和基本訓練的功能。 重視職業技能認證培訓工作,按照一專多能、一人雙證的思路,使專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學校已設立秘書、公關、導游、營銷、物業、物流、人力資源、電子商務等資格認證培訓點。2005年開展培訓項目25個,組織參加國家各類專業技術資格、等級考試17次,參加培訓、考試的學生近萬人。 積極推進校企合作、校內外產學互動。按照專業技術體系和職業技能崗位要求,各二級院先後與百餘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長期教育實踐與畢業生實習合作關系。學生通過教育實習,不僅得到了實踐鍛煉和培訓,而且許多畢業生在實習單位就業。 重視專業教師梯隊建設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制定青年教師培養方案,安排教師到企業學習和培訓,增強實踐教學能力。組織教師參加職業資格、技能培訓與考試,試行教師「雙證」制度(最低要求比學生高一個等級);鼓勵教師參加科學研究、教育教學改革;積極招聘企業、行業和社會離退休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 不斷探索和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同時,建立相應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1999年以來,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大連等地,建立了實習就業基地,並在當地注冊登記,成為規范的法人職業培訓與就業服務機構。為學生進入企業強化專業技能訓練、進行崗前培訓和順利就業,創造了條件。 教育部周濟部長在第三次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產學研結合經驗交流大會上講話時,對我校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說:「西安外事職業學院是一所民辦高校,有二、三百人專職或兼職負責學生就業工作,其中有一百多人在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幫學生聯系就業、找工作,學院的辦學和管理,真正地轉到以就業為導向。這種做法值得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習和借鑒」。 1996年,創建了全國第一家民辦教育研究機構「七方教育研究所」,致力於民辦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探索。現有專職研究人員10名,其中副高以上職稱6名,博士3名,碩士2 名;先後聘請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大學等公辦高校30餘位知名學者擔任兼職研究員;主辦《民辦教育研究》、《西安外事學院學報》(雙月刊);近三年主持和參與完成國家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課題等10項;組織青年教師承擔福特基金會資助的「中國民辦大學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 子課題立項11個;正式出版「七方民辦教育叢書」12部;作為《陝西省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主要起草單位,全程參與了文件的起草、討論和定稿工作;主辦「七方民辦高等教育國際論壇」,來自中國、美國、墨西哥、日本、泰國、以色列等國家50餘所大學和科研機構的90餘名專家學者參加了大會;研究所的突出貢獻,得到學術界同行的肯定和贊譽。2005年,中國高教學會授予七方教育研究所「首屆全國高校優秀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稱號。 以七方教育研究所為龍頭,根據不同專業大類,先後成立了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所、西部經濟發展研究所、藝術研究所、信息研發中心、計算機軟體開發研究室、七方先鋒文化傳媒公司、教育技術研發公司等學術研究、技術開發機構。在高職教學與改革、技能培訓、指導學生參與學術科研活動等方面,作出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成效顯著。 六、合作交流 學院通過與國內名校和國外大學的合作交流,引進新的教學模式,開拓教學領域,提高辦學水平。先後與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美國加州藝術大學,澳大利亞南悉尼學院,英國桑德蘭大學、布魯內爾大學,日本高松大學、浜松大學、城西國際大學等中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這些視野較寬的交流活動,提高了學院的文化品位,有效的推進了教學和管理工作與現代教育、國際教育的逐步接軌,為發展本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支持。 經省教育廳批准,學院2000年開始與澳大利亞西南悉尼學院聯合舉辦的合作項目,迄今已招收六屆學員。學院下屬的國際合作學院可容納數百名留學生學習漢語和其他多種專業。目前,已有英、美、日、韓等多國留學生在讀。 七、開設專業: 統招本科專業10個: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市場營銷、物流管理、新聞學、藝術設計、護理學 統招專升本專業6個: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新聞學 統招專科專業25個:應用英語、應用日語、應用法語、計算機信息管理、計算機通信、移動通信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保險實務、資產評估與管理、會計電算化、國際商務、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旅遊管理、園林工程技術、環境藝術設計、廣告設計與製作、影視動畫、文秘、新聞采編與製作、法律事務、護理、口腔醫學技術 統招專科(五年制)專業6個:應用英語、計算機信息管理、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國際商務、旅遊管理、護理 成人統招專科專業11個:應用英語、計算機應用技術、國際商務、旅遊管理、資產評估與管理、新聞采編與製作、廣告設計與製作 、電子商務、會計電算化、法律事務、護理 國際合作教育招生專業:中澳合作TAFE國際商務 自考本科(全日制)專業16個:英語、計算機及應用、計算機信息管理、通信工程、機電一體化工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工商企業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餐飲管理、會計、金融、新聞學、漢語言文學、法律 自考專科(全日制)專業7個:電子技術、飯店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廣告、視覺傳達設計、室內設計 中專(三年制)專業9個:英語、計算應用與維護技術、電子技術應用、計算機網路、電子商務、國際商務、市場營銷、旅遊與酒店管理、幼兒教育 八、畢業生就業 學校高度重視畢業生推薦就業工作,堅持畢業生就業與用人單位招聘雙向選擇、畢業生自主擇業的原則,堅持學校推薦與個人自薦相結合的原則,先後已有12屆畢業生順利走上工作崗位,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 校內設有省人才交流中心第三分部和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建立了畢業生就業培訓中心,為畢業生就業或出國留學廣開渠道。學校網站與兄弟省、市人才交流中心聯網,實行網上推薦。每年多次舉辦校園人才洽談會,內引外聯,校企聯合,先後與全國數千餘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人才輸送關系。幾年來,有大批畢業生赴北京、上海、廣州畢業生就業培訓中心,進行崗前培訓和就業,每屆畢業生在六月中旬前均能順利就業或出國深造。 民辦教育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產物,社會需求始終是民辦學校立足的根本。多年來,學院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以真誠求理解,以貢獻求支持的社會主義市場原則。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以良好的教學設施和學習環境吸引學生,以規范管理和優質服務留住學生,以高水準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手段滿足學生,以突出的專業特色和人文精神塑造學生,以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取信於學生,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B. 陝西純山教育基金會的主要職責

折疊2009年
09年,計劃在籌款方面,通過鄉村圖書館、同甘共苦體驗營等籌款項目籌集善款肆拾萬元;在項目實施方面,除了貧困大學生資助項目之外,還將開展鄉村圖書館項目。
除此之外,積極參加社會組織活動,了解NGO動態,拓展和其他社會組織的合作。
工作完成情況
1、大學生資助項目
本年度,基金會採用信息公開的方式,通過西安資訊廣播、華商報、網路等渠道發布了大學生資助項目的信息,共收到資助申請69份。基金會於09年8月3日-7日招募志願者親赴陝西咸陽、渭南、周至、藍田、戶縣、西安等地對30位申請人進行了實地考察,電話訪問39人,最終對來自咸陽市及縣區的16名、西安市及縣區的12名、商洛、渭南、安康、寶雞、漢中、榆林、延安等各市及縣區的21名學生進行了資助,本年共計資助貧困大學生49名。大學生資助項目累計資助學生數額達到148名,分別在全國的43所大學就讀。
本次資助金仍然採用一次性無償資助的方式,向受助學生提供人民幣伍仟元整,用於繳納學生大學首年入學的學費。
資助儀式於09年9月5日在西安軟體園秦風閣舉行,省委統戰部及多家愛心企業的代表出席了儀式,西安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主持了儀式。
2、青年能力建設
從資助學生的後期延伸活動中,基金會發現目前大學生普遍存在高知低能的問題,對學校學習的學術知識比較了解,但是對於參與社會的綜合能力非常欠缺,主要表現在個人定位、人際關系、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心理健康、生理健康、財務管理、面試及職場基本技能、禮儀、志願精神等方面。針對這種社會現象,基金會以受助學生為核心,聘請專業導師為不限於純山同學會的廣大大學生進行青年能力建設的培訓和互動活動。截至到09年底,基金會舉辦認識自我、正視貧困、跟老外學英語、安全性教育、好片沙龍、志願精神、和英國志願者面對面、彩虹橋等各類能力建設活動11次,累計256人次受益。
共收到新生入校證明43份,感謝信14封。收到成績單43份,其中一名學生參加了國慶60周年遊行、兩名學生競選進入學生會,並成為學生會的骨幹力量。
3、志願者團隊
基金會於08年7月建立純山志願者管理制度,09年5月對制度進行了修訂。09年全年共招募注冊志願者57名,志願者團體4個。志願者參與鄉村圖書館募集、整理和下鄉;貧困大學生家訪;鞋盒禮物募集、整理和下鄉;資料整理、寒衣捐贈、宣傳片拍攝等工作,共計195人次貢獻志願服務時間2,404.5小時。志願者團隊自建立以來,累計貢獻志願服務時間4,420.5小時。
其中,由於工作表現優異,有3名志願者獲得年度優秀志願者稱號,1名志願者獲得特殊貢獻獎稱號。
4、鄉村圖書館
純山鄉村圖書館項目是純山教育基金會於2009年啟動的公益項目。經過從元月開始的前期下鄉調研,到二月確立方案,撰寫項目書,到三月份籌備,四五月份募集圖書,六月一日至五日實施,計劃在陝西十所農村小學建立圖書館,並委派志願者到學校去開展圖書閱讀活動,推動當地學校師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使圖書館可以長期有效地在當地發揮作用。項目通過向十一所鄉村學校捐建圖書,並委派志願者到校開展圖書閱讀活動,經過三年的持續跟進--補充新書及開展活動,希望可以推動當地學校自覺地執行起每周開放圖書館不少於一次,每月開展閱讀活動不少於一次的責任,以達到使圖書館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的目的。進而,期望通過圖書館的建立和有效作用,培養起鄉村學生的閱讀興趣。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純山教育基金會共通過24家企事業單位和41名資助人募集到圖書7,360冊,雜志3,761冊,善款9300元,合計估值為109,125.80元。捐出圖書5,664冊,雜志1,457冊,估值為90,170.5元。
5、鞋盒禮物
鞋盒禮物是基金會在09年底為推動城市與農村公益互動而組織的活動。活動通過號召市民將廢舊的鞋盒廢物利用裝上文具、玩具等物品,為農村的小朋友送去一份新年禮物;而收到新年禮物的農村小朋友也會回贈一張寫有自己的新年願望的明信片。
這次活動受到了媒體及市民的大力支持,截至09年12月24日,基金會共收到104位市民和11家單位捐贈的鞋盒禮物1147份。並於09年12月25日向藍田縣藍橋鄉的3所小學學生捐贈318份,其他禮物將在2010年1月繼續捐贈給西安藍田縣、商洛山陽縣的8所小學的學生。
6、機構宣傳
本年度共製作鄉村圖書館宣傳海報及折頁、鞋盒禮物X展架、大學生資助證、基金會LOGO不幹貼等宣傳用品,並出版反映純山教育基金會工作情況及受助人感想的內部刊物《純山家園》4期。
在媒體合作方面,由於本年度開展的鄉村圖書館和鞋盒禮物活動而加深及拓寬了與媒體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全年,基金會工作受到陝西電視台都市快報、西安電視台直播西安、陝西新聞廣播、陝西音樂廣播、西安資訊廣播、華商報、西安晚報、西安日報、新華社、中國社會報、《自駕游》、三秦都市報、西大經濟學報、陽光青年社、金號網、新華網、西安新聞網、華商網、陝西歷史博物館網的首發報道,中國政府網、陝西省人民政府、中央統戰部網站、西部網、新民網、先鋒教育網、新浪網、閱讀網等多家網站轉載。
在西安資訊廣播的支持下,基金會在FM106.1頻率建立了2009新主張系列節目,每月一期,由基金會介紹公益領域的新事、新知、新主張,09年度累計播出了10期節目。
5、善款募集與使用
09年全年共募集善款475,907.92元,其中現金捐贈363,062.31元,物資捐贈109,125.80元,其他收入(利息等)3,719.81元。其中來自境內自然人捐贈193,595.8元,占總捐贈收入的41%,來自境外自然人的捐贈278,592.31元,占總捐贈收入的59%。善款來源為個人及企業捐贈。
09年共使用善款414,892.91元,其中367,236.26元為公益項目支出,占總支出的89%;行政費用支出36,694.95元,占總支出的9%;籌款費用為10,961.7元,籌款費用與籌款總額1:43,即基金會每花費1元錢,可以籌集到43元錢。
截至2009年12月31日,基金會基金余額為2,216,448.94元,較上年基金余額增長3%。
6、其他事務
09年2月,基金會工作人員出席了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國際慈善基金會、慈善中華行組委會在北京主辦的慈善中華行2009頒獎儀式;
7月,首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純山教育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參加了論壇。在論壇中,基金會與同行廣泛交流,與企業家及NGO討論非公募基金會的生存之道。論壇後,基金會工作人員參加了非公募基金會國際經驗交流專題講座。
11月,基金會代表參加了在香港召開的社企民間高峰會,在會議中學習關於社會企業的最新理念和運作方法,了解公益創投對公益項目的要求。在會後,基金會走訪了國際世界宣明會、樂施會、智樂、永恆基金會等香港公益組織,交流學習其籌款及項目開展的方法。
本年度基金會招募全職員工一名。
工作情況綜述
總體來看,09年按照預定計劃達成了籌款目標,但由於前期准備還不夠充分,所以甘苦體驗營的項目未能如期進行,計劃在2010年開始實施。
在09年度的工作里,也有許多的經驗學習:
1、在大學生資助項目中,我們發現通過媒體公開發布信息的覆蓋面有限,尤其是很偏遠的地方或者非常貧困的家庭可能不能及時獲知信息,因此計劃在10年工作中能夠直接向一些縣級高中寄發宣傳資料,以擴大信息的到達率,讓更多的應屆考試得到受資助的機會。
2、在本年度的資助大學生家訪活動中,採用了分3組同時進行的家訪模式,訪問後的矩陣分析雖然採用統一標准,但由於地區整體經濟情況的差異可能導致在矩陣分析的時候有誤差。今年將在家訪活動前招募志願者共同會議探討解決方案。
3、內部刊物《純山家園》的定位隨著發展需要有所變化,《純山家園》創立初始的定位是為純山同學提供一個分享大學生活的平台。隨著基金會的項目活動日漸增加,計劃在2010年,將《純山家園》進行改版,將其定位為反映基金會當季工作及活動的機構宣傳資料,依然採用季報的形式,以增加基金會向資助人、合作夥伴及公眾的公示次數,增強公信力。
4、本年度的多項活動都有通過網路成功倡導的例子,而基金會今年所做的網站後台不能提供足夠的支持,網站的界面也顯得過分簡單及不夠友好,國外資助人也反映受到沒有英文版的影響,因此計劃在10年度對網站進行改建,並增設英文版。
5、鄉村圖書館及鞋盒禮物兩項活動得到了媒體及市民的大力支持,在很短的時間內籌集了大量的物資,但對於基金會來說,物資的後期整理、編目及運送等工作的工作量很大,捐贈物資的貨幣化問題是基金會日益需要考慮的問題。
未來工作展望
2010年工作將在09年的基礎上繼續展開,在第二、三季度分別開展鄉村圖書館、大學生資助的既定項目。作為大學生資助項目的延伸,青年能力建設的相關活動也將在全年各月展開(2月、5月、7月、8月、10月因假期而取消)。在這兩個項目的運作基礎上,還計劃在第一、第四季度開展甘苦體驗營活動,以推動城市與農村的公益互動。在籌款方面,基金會秉承誠信、雙贏的原則與合作夥伴共同策劃開展非公募籌款活動。
折疊2010年
本年度工作目標
2010年工作計劃在09年的基礎上繼續展開,在第二、三季度分別開展鄉村圖書館、大學生資助的既定項目。作為大學生資助項目的延伸,青年能力建設的相關活動也將在全年展開。在這兩個項目的運作基礎上,還計劃組織一些單次的公民倡導活動,以推動城市與農村的公益互動。在籌款方面,基金會秉承誠信、雙贏的原則與合作夥伴共同策劃開展非公募籌款活動。
工作完成情況
1、大學生資助項目
基金會今年首次採用了直投資助信息到貧困地區高中,並且配合媒體公布的方式,通過西安資訊廣播、華商報、網路等渠道發布了大學生資助項目的信息,共收到資助申請142份。基金會於8月招募志願者親赴陝西咸陽、宜川、安康、銅川、西安長安、藍田等地對93位申請人進行了實地考察,電話訪問29人,最終對51名學生進行了資助。大學生資助項目累計資助學生數額達到199名,累計資助金額逾85萬。
本次資助金仍然採用一次性無償資助的方式,向受助學生提供人民幣伍仟元整,用於繳納學生大學首年入學的學費。
資助儀式於2010年9月11日在西安市曲江惠賓苑舉行,新華社、陝西省省委統戰部、陝西省民政廳、西安航天科技產業基地管委會及多家愛心企業的代表出席了儀式,西安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主持了儀式。
在青年能力建設方面,全能共組織攝影技巧分享、好片沙龍、就業指導培訓、團隊凝聚力訓練、彩虹橋等活動,受益人次42人。
2、志願者團隊
基金會於08年7月建立純山志願者管理制度,09年和10年持續對制度進行了修訂。截止到2010年底,共招募注冊志願者86名,志願者參與鄉村圖書館募集、整理和下鄉;貧困大學生家訪;鞋盒禮物募集、整理和下鄉、WWF地球一小時公益倡導等工作,共計179人次貢獻志願服務時間2923小時。志願者團隊自建立以來,累計貢獻志願服務時間7343.5小時。
其中,由於工作表現優異,有3名志願者獲得年度優秀志願者稱號,1名志願者獲得特殊貢獻獎稱號,4名志願者獲得三年貢獻獎。
3、鄉村圖書館
純山鄉村圖書館項目是純山教育基金會於2009年啟動的公益項目,2010年已經進入增補圖畫書,並委派志願者進行閱讀輔導的進程中。
截止到2010年12月31日,純山教育基金會共為山村小學捐贈精美圖畫書3397冊,雜志1435冊,書架、書卡套等物資,並委派志願者在12所山村學校開展了17次閱讀輔導活動。
11月12日-14日,作為在鄉村兒童閱讀推廣工作中表現突出的校長代表,雷家灣小學的李校長也在純山教育基金會的資助下前往鄭州,出席了21世紀兒童閱讀推廣論壇。
4、鞋盒禮物
鞋盒禮物是基金會在09年底為推動城市與農村公益互動而組織的活動。活動通過號召市民將廢舊的鞋盒廢物利用裝上文具、玩具等物品,為農村的小朋友送去一份新年禮物;而收到新年禮物的農村小朋友也會回贈一張寫有自己的新年願望的明信片。
本年度,共有200餘名個人及企業參與了鞋盒禮物活動,共捐贈鞋盒禮物1578份,分別送往了西安藍田、商洛山陽、丹鳳、寶雞隴縣的鄉村小學,為那裡的孩子們帶去新年的祝福。
5、機構宣傳
本年度共製作愛心零用錢紅包、2009年報、鞋盒禮物X展架及宣傳折頁、基金會LOGO不幹貼等宣傳用品。
在媒體合作方面,全年,基金會工作受到新華社、人民網、華商報、西安日報、陝西電視台都市快報、陝廣新聞、當代女報、中共陝西省委統戰部炎黃情網站等10家媒體首發新聞,由新華網、搜狐網、鳳凰網、新浪、網易、西部網、先鋒教育網、三秦都市報、新民網、大眾網、陝西省人民政府網、中國日報(China Daily)、金號網等轉載20餘次。
在西安資訊廣播的支持下,基金會繼續在FM106.1頻率合作參與點擊2010系列節目,每月一期,由基金會介紹公益領域的新事、新知、新主張,全年累計播出了12期節目。
本年度,純山教育基金會大力開拓網路宣傳。首先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網站,並在新浪網上建立了官方博客,純山新浪微博也得到了新浪網的官方認證,是目前唯一一家與新浪網建立了愛心聯盟的地方性基金會。
今年5月,純山教育基金會還在開心網上建立了官方主頁,目前已擁有近4000名網友每天可以通過開心網了解純山的動態。
同樣,在豆瓣網上建立的純山活動主辦方,也為網友在線參與純山活動提供了平台。
最近,純山再次與當當網、卓越網建立了聯盟合作關系,網友只要通過純山官網進入當當或卓越頁面進行網購的話,當當和卓越就會返還部分款項,用於公益事業。
而純山教育基金會的淘寶義賣店也在2010年下半年,悄然創建,為市民捐贈的不適合村小學生使用的二手物資提供一個交流的通道。
6、政府關系及表彰
2010年4月,新聞出版總署發布了2009年全民活動情況調研報告,報告中提及除政府推動外,一些民間志願者組織也開始關注全民閱讀的推廣,他們通過捐建圖書館、贈送圖書等形式推動全民閱讀。'純山鄉村圖書館'計劃是陝西省純山教育基金會舉辦的一項針對鄉村兒童閱讀改善的公益項目。通過向社會各界徵集小學課外讀物,以一間小學圖書室700本書為標准,幫助十所貧困山區小學建立圖書室,解決部分小學生沒有課外讀物的問題。該項目致力於消除知識鴻溝,培養鄉村兒童的良好閱讀習慣。用愛心人士捐助的舊書,在鄉村小學建立圖書館;並招募志願者對當地小學生進行為期一周的閱讀教育;幫助小學建立有效的圖書館管理制度;鼓勵小學生寫作讀書感想和讀書筆記。項目提倡培養興趣,快樂閱讀。借用社會和愛心人士的力量,為更多的鄉村兒童服務,拓寬農村兒童的閱讀面,縮短城鄉兒童、東西部兒童的閱讀差距,讓更多的鄉村兒童,愛書,有書,學會讀書,有能力享受書的廣闊世界。
11月,純山教育基金會參加由國家民政部組辦的非公募基金會領導人培訓班時,作為陝西非公募基金會代表在會上發言。
7、善款募集與使用
2010年全年共募集善款677931.80元,較上年增長42.5%。其中來自境內自然人善款捐贈477931.80元,占總收入的70.5%;投資收益200000元,占總收入的29.5%。
2010年共使用善款600353.40元,較上年增長44.7%。其中捐贈支出520153.20元,占總支出的86.6%,分別用於:1、大學生資助267374.90元,44.5%;2、鄉村圖書館128961.30元,21.5%;3、公民倡導-鞋盒禮物100817元,16.8%;4、草根NGO能力建設23000元,3.8%。管理支出70674.30元,占總支出的11.8%,分別用於人員工資、差旅及辦公費用。籌款費用9525.90元,占總支出的1.59%,籌款效能比為1:50,即每花費1元錢可籌集善款50元。
截至2010年12月31日,基金會基金余額為2294027.34,較上年基金余額增長3.5%
8、其他事務
2010年4月,基金會總幹事在武漢出席了由心平基金會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圖書館及少兒閱讀年會,年會中全國百餘家從事民間圖書館及閱讀推廣的草根NGO共聚一堂,探討閱讀推廣的發展之道。
2010年5月,基金會總幹事參加了國家民政部與陝西民政廳組織的防治基金會小金庫工作會議。
2010年10月,基金會項目助理出席了由國家民政部主辦的非公募基金會領導人培訓班,並在期間代表陝西的非公募基金會致辭。
本年度,離職員工一名。
工作情況綜述
總體來看,2010年按照預定計劃達成了籌款目標,有一些活動的總結如下:
1、在大學生能力建設方面,可以與現有的商業培訓機構合作,既可以保證培訓的質量,也可以減少基金會的組織成本。
2、在對受助學生的延伸活動中,還沒有找到有效的支點,可以撬動學生自發的溝通活動平台。到2011年,純山資助的第一屆大學生就要畢業了,經過四年的延伸活動開展,純山整理出來一套標准化的青年能力發展計劃,根據貧困學生從山村進入城市後,從大一到大四所面臨的不同問題而給予跟進。能力建設的框架已經成型,但是相關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導師還需要再開發,希望在11年能夠將大學生能力建設這部分內容與純山同學會結合起來,使其運作得更加規范化和序列化。
3、09年末開展的鞋盒禮物活動,受到市民的好評,這樣的活動對市民來說參與成本低,可發揮的空間卻很大。因此,純山決定將鞋盒禮物這項活動作為每年固定的籌款活動來開展。固定下來的優點是可以給市民一個穩定的、習慣性的參與平台;缺點是對於宣傳方面,就需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希望在11年能夠以明星代言的方式來推動鞋盒禮物活動的開展。
4、鑒於基金會的人力有限,逐漸地把基金會的運作模式從操作型向資助型過渡。發現和培養自發的草根NGO力量,把一些重復的項目交給草根NGO去執行,基金會應當將精力轉向於籌款及監督NGO執行方面。
5、2010年一年間,陝西本地如雨後春筍般注冊了20多家非公募基金會,是2004年到09年注冊數的總合。目前,陝西的非公募基金會已經多達40多家,不過大都是在孤軍奮戰,小規模發展。無論是從公益理念、還是從項目操作、行政管理各個方面都還有很大的遷善空間。自2011年起,純山將努力服務於陝西本地的非公募基金會,盡力為本地的非公募基金會創建一個交流與合作的平台。
6、隨著10年網站及各個合作平台的開拓,網路服務成為一項很重要也很有效的推廣渠道。10年全年,基金會的網路維護均由基金會工作人員來承擔,任應網路服務的不斷拓展,應該在新年裡招募專業的人員進行網站的管理、維護和推廣工作。
7、2010年在籌款和品牌推廣上沒有做太多的工作,雖然籌款效用比較09年有所提高,不過在品牌的到達率上並沒有顯著的提高。未來也會在對純山的公益品牌推廣方面做一些新的嘗試。
8、隨著資助人的增加,對資助關系的維護也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領域,如何保持與資助人的互動,維護既有資助關系,是需要有所改進的。10年初初建立了純山善客的概念,但是並沒有著力去推廣這樣的一個會員式資助關系,11年會對此模式進行細化和推廣。
9、在純山鄉村圖書館項目中,有兩個症結:A當地圖書館的管理不能主動化;B招募志願者較長期開展閱讀輔導比較困難。還在尋找更有效的途徑能夠突破。
10、到2011年,純山已經走過了5個年頭,在新的一年裡,理事會將進行換屆。
未來工作展望
2010年工作將在09年的基礎上繼續展開,在籌款方面,11年度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募集並實施公益項目超過百萬元。
在項目開展方面,除了延續大學生資助、鄉村圖書館、鞋盒禮物等傳統項目外,還計劃建立哲理中國畫-純山大學生獎學金、大學生能力建設系列培訓、社區童書館等項目,草根NGO能力建設以及本地非公募基金會沙龍等項目。
計劃將每年9月的大學生資助及志願者表彰儀式變更為純山年會,通過年會向所有純山的資助方與受助方,以及政府領導、媒體及社會公眾匯報純山教育基金會一年的工作進展。
2011年計劃再招募工作人員兩名。

C. 陝西省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工作性質是什麼是事業單位嗎工資待遇大概是多少這個單位怎麼能進去

基金會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非盈利民間社團

D. 西安有哪些基金公司謝謝

西斜七路香港中國之友基金會。

西七路252號基金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科技路37號英國貝塔國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環城南路西段29號建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長安北路91號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亞洲投資基金會。

E. 陝西領富源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怎麼樣

陝西領富源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是2018-12-1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新城區解放路77號裕朗國際1幢1202室。

陝西領富源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135MA6W9RERXR,企業法人鄭書雨,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陝西領富源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基金銷售;區塊鏈應用場景的技術開發;公募基金管理;企業管理咨詢、資產重組、並購信息咨詢;代理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計算機軟硬體及網路系統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國內各類廣告的設計、製作、代理、發布;企業營銷策劃;各類文化藝術交流的組織策劃;網路工程的設計、施工。(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陝西領富源基金銷售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閱讀全文

與陝西國際交流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