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韓美林82歲老來得子,為何他的婚姻比楊振寧的還受爭議
韓美林因為一生的四次婚姻,最後一次還是和小自己28歲的學生師生戀,所以在82歲老來得子的時候比楊振寧還飽受爭議。最巧的是他和楊振寧也是多年的好友,可能在對婚姻的追求上兩人也潛移默化的相互影響。
2018年韓美林向大家分享了這個喜訊喜得貴子,韓美林表示,實在沒想到,他認為這個孩子是上天賜給自己的禮物。
從整體來看,韓美林的藝術成就和婚姻生活都以攀上了人生鼎峰,再加上老來得子,所以引發了爭議,這種爭議更多的是羨慕,是普通人的望塵莫及,婚姻本來就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又何必去理會外界的爭議呢?活在當下,活的快樂才最重要。
『貳』 從東城區東四北大街細管胡同怎麼到天壇
註:中國田漢基金會位於東四北大街細管胡同9號
方案1: 直達,總行程8.006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200米
乘106(東直門-北京南站)
在東四十二條站上車,經過12站,行程7.485公里
在天橋站下車
到達天壇
方案2: 換乘1次,總行程8.021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200米
乘106(東直門-北京南站)
在東四十二條站上車,經過12站,行程7.485公里
在天橋站下車,下車步行約50米
換乘803(宏福苑小區-呂營花園)
在天橋站上車,經過1站,行程0.316公里
在天壇站下車
方案3: 直達,總行程9.245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650米
乘803(宏福苑小區-呂營花園)
在交道口南站上車,經過10站,行程8.615公里
在天壇站下車
方案4: 換乘1次,總行程9.025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150米
乘13(和平東橋南-西城三里河)
在東四十二條站上車,經過2站,行程0.871公里
在寬街路口東站下車,下車步行約150米
換乘803(宏福苑小區-呂營花園)
在寬街路口南站上車,經過9站,行程7.849公里
在天壇站下車
方案5: 換乘1次,總行程8.068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200米
乘807(惠新東橋南-公益東橋)
在東四十二條站上車,經過3站,行程1.481公里
在東四路口南站下車
換乘106(東直門-北京南站)
在東四路口南站上車,經過9站,行程6.066公里
在天橋站下車
到達天壇
方案6: 換乘1次,總行程8.016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200米
乘116(城鐵柳芳站-北京游樂園)
在東四十二條站上車,經過1站,行程0.821公里
在錢糧胡同站下車
換乘106(東直門-北京南站)
在錢糧胡同站上車,經過10站,行程6.633公里
在天橋站下車
到達天壇
方案7: 換乘1次,總行程8.889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400米
乘823(東直門外-北京西站)
在張自忠路站上車,經過1站,行程0.485公里
在寬街路口東站下車,下車步行約150米
換乘803(宏福苑小區-呂營花園)
在寬街路口南站上車,經過9站,行程7.849公里
在天壇站下車
方案8: 換乘1次,總行程8.775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400米
乘115(康家溝-東黃城根北口)
在張自忠路站上車,經過1站,行程0.346公里
在寬街路口東站下車,下車步行約200米
換乘803(宏福苑小區-呂營花園)
在寬街路口南站上車,經過9站,行程7.849公里
在天壇站下車
方案9: 換乘1次,總行程8.832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400米
乘113(大北窯-民族園路)
在張自忠路站上車,經過1站,行程0.408公里
在寬街路口東站下車,下車步行約150米
換乘803(宏福苑小區-呂營花園)
在寬街路口南站上車,經過9站,行程7.849公里
在天壇站下車
方案10: 換乘1次,總行程8.728公里
從中國田漢基金會出發,步行約150米
乘116(北京游樂園-城鐵柳芳站)
在東四十二條站上車,經過1站,行程0.332公里
在北新橋路口南站下車
換乘106(東直門-北京南站)
在北新橋路口南站上車,經過13站,行程7.868公里
在天橋站下車
到達天壇
『叄』 田漢基金會位置
東城區細管胡同 9 號
『肆』 安娥的後世紀念
2008年9月22日上午,安娥、田漢塑像揭幕儀式在河北省雙鳳山革命陵園隆重舉行,此次活動由河北省民政廳、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文聯主辦,河北省雙鳳山革命陵園承辦。
出席此次揭幕儀式有:原中國劇協書記處書記、著名戲劇理論家杜高;原中國影協副主席、田漢基金會理事長、著名劇作家蘇叔陽;中國藝術研究院戲劇研究所所長田本相;中國國際戰略研究基金會秘書長陳知涯;原南京大學副校長、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董健;原中國戲曲學院副院長、教授、著名表演藝術家 鈕驃;解放軍駐石某部副軍長李廣文;中國戲曲學院教授、著名表演藝術家謝銳青;全國政協委員、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秀榮;天津市作家協會研究員盛英;新四軍老戰士、鄂豫邊區革命史編輯部主任朱虹和安娥、田漢親屬、省、市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媒體記者、部隊官兵、學生代表、各界群眾500餘人。
河北省民政廳副廳長陳先琴主持揭幕儀式。
上午十時,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揭幕儀式正式開始。河北省民政廳廳長古懷璞、著名劇作家蘇叔陽以及田漢之子田大畏先後致詞,深切緬懷這對革命伉儷,歌頌他們為革命文藝事業奮斗終身的崇高精神,對安娥家鄉人民的深情厚誼表示感謝,對河北省雙鳳山革命陵園弘揚愛國精神,挖掘革命傳統文化的工作熱情表示贊賞。
少先隊員代表鮮花、獻詞,表達對革命先輩的敬仰之情。
揭幕儀式在《義勇軍進行曲》雄壯的旋律中結束。
同日下午,在河北省工會大廈舉行了《安娥文集》《安娥與田漢》首發式座談會,參加揭幕儀式的專家學者參加了座談會。
同日晚間,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行了《安娥、田漢作品交響合唱音樂會》,音樂會吸引了省會廣大市民觀看,場面熱烈,掌聲不斷。
『伍』 革命戰爭時期英雄事跡
1943年,劉志丹犧牲7周年時,毛澤東親筆題詞:「群眾領袖,人民英雄」。
劉志丹,1903年生,陝西保安人。1924年冬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春轉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冬受黨指派入黃埔軍校第4期學習。大革命時期,積極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4月,參與領導渭華起義,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後在陝甘邊開展兵運工作。1931年10月,和謝子長、閻紅彥、吳岱峰等組建西北反帝同盟軍,後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邊游擊隊,任副總指揮、總指揮,開辟以照金、南梁為中心的陝甘邊蘇區。此後,相繼任陝甘邊紅軍臨時指揮部副總指揮兼參謀長、紅26軍42師師長、中共陝甘邊軍事委員會主席、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把陝北、陝甘邊兩塊蘇區連成一片,成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紅軍長征之後的落腳點。
1935年9月,任紅15軍團副軍團長兼參謀長,參與指揮勞山戰役。後任北路軍總指揮兼第28軍軍長、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窯堡警備司令。劉志丹經常教育部隊顧全大局,絕對服從中共中央的領導和調遣。在他的影響下,陝北紅軍與中央紅軍團結一致,共同對敵。周恩來說:「劉志丹同志對黨忠貞不二,很謙虛,最守紀律,他是一個真正具有共產主義品質的黨員。」
1936年3月,劉志丹率紅28軍參加東征戰役,挺進晉西北,迭克敵軍。4月14日在中陽縣三交鎮戰斗中犧牲,年僅33歲。為紀念他,中共中央和陝甘寧邊區政府決定將保安縣改名為志丹縣。
『陸』 周建萍結過婚嗎
周建萍結過婚,丈夫是韓美林。周建萍,編劇,1964年12月15日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中文系首屆作家班。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大型活動主任。
韓美林藝術館館長(杭州、北京、銀川)、韓美林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北京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中國田漢基金會理事、中國電影基金會理事、中國夏衍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
(6)田漢基金會上級擴展閱讀
周建萍創作電影、電視劇、小說、報告文學等100餘萬字,發表於全國各大刊物,其中電影劇本《女兒谷》被著名導演謝晉搬上銀幕,該片於1996年獲得第三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高榮譽獎、入選聯合國第四屆世界婦女代表大會。
2001年,連續12年擔任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頒獎典禮總策劃。2001年,與韓美林結婚。2018年,兒子出生。
『柒』 陳愛蓮是誰
陳愛蓮(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陳愛蓮,中國舞蹈演員。著名舞蹈表演藝術家、陳愛蓮藝術團團長,北京市愛蓮舞蹈學校校校長,中國歌劇舞劇院舞蹈家兼編導、教員。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人口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印尼經濟文化交流協會理事、中國演出協會理事、中國田漢基金會理事。2007年 "全國十大社會公益之星"候選人。"激情夢想「藝術大賽特邀藝術顧問[1] 。
『捌』 作者巴金的資料
作家簡介:
巴金(1904~2005.10.17),是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人物,立志做社會活動家的他,卻成為小說家、散文家。新時期之後歷任多屆作協主席,可謂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豐沛,故三部曲式大部頭之作甚多,後期作品用筆趨於沉實,其長篇小說《寒夜》堪稱傑作。(宇慧按)
自然情況: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其間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編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學叢刊》等從書。
抗日戰爭爆發後,巴金在各地致力於抗日救亡文化活動,編輯《吶喊》。《救亡日報》等報刊,創作有《家》的續集《春》和《秋》,長篇小說《抗戰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訴》和《龍·虎·狗》等。在抗戰後期和抗戰結束後,巴金創作轉向對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批判,對行將崩潰的舊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訴和抨擊,藝術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長篇小說《寒夜》便是這方面的力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巴金曾任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筆會中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並主編《收獲》雜志。他熱情關注和支持旨在繁榮文學創作的各項活動,多次出國參加國際文學交流活動,首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報告文學集《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說集《巴金近作》、隨筆集《隨想錄》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選》。《創作回憶錄》等多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內,新編的《巴金全集》於1986年起陸續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多年來他還出版了大量譯作。巴金小說創作最為著稱的是取材於舊家庭的崩潰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這方面寫得最成功、影響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動過幾代青年讀者的心靈,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於在娓娓動聽的敘述和真摯朴實的描寫中,傾瀉自己感情的激流,細膩獨到,自有一種打動人的藝術力量。
『玖』 巴金的原名是什麼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順街,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無黨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語專門學校。1923年到上海,後到南京,在東南大學附中學習 ,1925年畢業。1927年旅居法國。1928年回國,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總編輯,《文學季刊》編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學月刊》。抗日戰爭時期,與茅盾創辦《烽火》,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
1950年後,歷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主席,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文藝月報》、《收獲》、《上海文學》主編,茅盾文學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文學基金會會長,中國田漢基金會名譽理事長,1983年、1988年當選為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96年12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五屆委員會主席。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1年12月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第六屆委員會主席。2003年3月,當選為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是一至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
巴金(1904~2005.10.17),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佩竿、餘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1923年從封建家庭出走,就讀於上海和南京的中學。1927年初赴法國留學,寫成了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發表時始用巴金的筆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從事創作和翻譯。從1929年到1937年中,創作了主要代表作長篇小說《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夢》《春天裡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中長篇小說,出版了《復仇》《將軍》《神·鬼·人》等短篇小說集和《海行集記》《憶》《短簡》等散文集。以其獨特的風格和豐碩的創作令人矚目,被魯迅稱為「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其間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主編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學叢刊》等從書。
抗日戰爭爆發後,巴金在各地致力於抗日救亡文化活動,編輯《吶喊》。《救亡日報》等報刊,創作有《家》的續集《春》和《秋》,長篇小說《抗戰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說集《還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訴》和《龍·虎·狗》等。在抗戰後期和抗戰結束後,巴金創作轉向對國統區黑暗現實的批判,對行將崩潰的舊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訴和抨擊,藝術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說《憩園》《第四病室》,長篇小說《寒夜》便是這方面的力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巴金曾任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中國筆會中心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並主編《收獲》雜志。他熱情關注和支持旨在繁榮文學創作的各項活動,多次出國參加國際文學交流活動,首倡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報告文學集《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說集《巴金近作》、隨筆集《隨想錄》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選》。《創作回憶錄》等多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內,新編的《巴金全集》於1986年起陸續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譯成多種外文出版。多年來他還出版了大量譯作。巴金小說創作最為著稱的是取材於舊家庭的崩潰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這方面寫得最成功、影響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動過幾代青年讀者的心靈,奠定了他在現代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於在娓娓動聽的敘述和真摯朴實的描寫中,傾瀉自己感情的激流,細膩獨到,自有一種打動人的藝術力量。
《滅亡》 相關評論:巴金的處女作。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相關評論:愛情三部曲是巴金最喜歡的作品,每個主角都有朋友的影子。
激流三部曲
《家》
相關評論:《家》也許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絕對是最有人緣的一本。
《春》
相關評論:《春》給了許多年輕人叛逆的勇氣,巴金因此也成了許多年輕人的咨詢對象,眾多咨詢者中,有個女孩叫蕭珊。
《秋》
相關評論:激流三部曲中最成功的形象無疑是「多餘人」覺新。巴金決定用這個「大哥」做線索來揭示一個大家庭的衰敗。
《憩園》
相關評論:同樣是寫舊家敗落的故事,卻不再著力於對專制家庭的批判,字里行間流露著的是悲天憫人的同情與悵惘。
《寒夜》
相關評論:《寒夜》對人物關系與心理的描畫已經到了「無技巧」的境界,這部被稱為平民史詩的傑作充分顯示出巴金驚人的想像力與洞察力。
《隨想錄》
相關評論:這套散文集引起很大震動,被稱為「說真話的大書」,作者也因此獲得「世紀良心」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