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運行情況調研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你好!
保險公司並不敢公開說收取的是「押金」的,他們統一的說法就是收取的個人誠信保證金。
各個工多少不一,少則2-3百,多的5百。其一般在解除代理合同的時候就會全額退還。
順便提醒你,所以保險公司做保險代理推銷的人員都是簽訂的代理合同,其根本就沒有「底薪」這一說法,如果這樣說也是違背保監會相關規定。
他們說剛剛進去是800元/月,這也是需要完成一定數量的保單推銷業務量後才可以的,說直接一點:如果沒有推銷出保險產品,將會一無所得。
同樣,所謂將來3000元/月底薪的說法和上面都是一樣的,如果沒有業績或者業績達不到一定數量,你所謂的底薪就拿不到。
一個月下來,如果沒有推銷業績,你的收入將是零蛋。
⑵ 農業保險的經營模式
中央很重視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已經在全國各地區全面起步。但總體看,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保費收入僅為農業產值的3.2‰,覆蓋面積僅占我國耕地面積的1/4,發展模式還不成熟,對農業生產的保障能力相對有限。
中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基本經營模式還是將業務委託給商業性保險公司來做,政府給予一定的補貼。這種運作模式仍處於試點階段,相對比較粗放。
再加上中國農村地區幅員遼闊,農業生產情況差異大,政策性農業保險經營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繼續完善。由政府成立非營利性的政策性農業保險公司,統一進行農業保險的產品設計、管理和經營,建立政府主導和管理、市場化經營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運作模式。
對重點農產品進行統保。例如,全國范圍內對小麥、水稻、棉花、生豬、奶牛等戰略性農產品資源進行統保,各級地方政府可在烤煙、林木、茶葉、蔬菜、水產養殖等優勢特色產業上開展統保試點。
⑶ 中國首家相互保險社提「相互場景」論是什麼
央廣網5月25日消息 近日,中國首家相互保險社——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宣布聯合跨境電商服務平台踏浪者國際(下簡稱「踏浪者」)發起「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融資保證相互保險計劃」,並已開出相互保險首單,此外,還聯合車聯網平台中交興路發起「車旺大卡司機意外傷害相互保險計劃」。
眾惠相互戰略副總裁湯寧解釋說,聯合「踏浪者」發起「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融資保證相互保險計劃」,是為解決其產業鏈中上游供貨商的融資難、融資貴痛點;聯合車聯網平台中交興路發起「車旺大卡司機意外傷害相互保險計劃」,是為填補該產業鏈中貨車司機缺乏保障的空白和短板。這兩項計劃分別為國內首例從產業鏈角度服務小微企業的相互保險計劃。
具體而言,「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融資保證相互保險計劃」從現金流角度切入,基於對國際貿易產業的深刻洞察,為鏈條上下游主體普遍存在的資金周轉需求提供融資服務。
據悉,踏浪者是一家快時尚跨境電商平台,經營模式為從供貨商采購產品,然後在自有電商平台上對海外進行銷售。踏浪者上游有約1000家供貨商,由於跨境貿易發貨、物流、交割的時間較長,往往在1-3個月不等,因此,超過一成以上企業都有短期資金周轉需求,融資額度約為每單10-20萬元,單筆融資時長約為1-3個月。
「這是一批難以在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獲取融資支持的群體」,踏浪者高級副總裁李亞偉表示,在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眼裡,做這種小而散的貸款實在不劃算。在這種情況下,部分供貨商曾經試圖從網貸平台甚至是民間渠道融資,但最少15%的年化利息已經超出他們正常的承受范圍。
湯寧透露,在1000家企業中雙方篩選出100家銷售穩定、也有融資需求的商家進行合作。
⑷ 近年來國家重視農業,農業保險有哪些經營模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我國農業保險業的發展
我國農業保險業發展經歷了20多年的曲折歷程,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恢復與波動發展階段(1982年-2003年)。1982年開始由民政部門、農業部門、保險公司等陸續開辦農業保險業務,業務發展呈現快速上升趨勢,1992年農業保險費收入達到8.62億元。同時,賠付率也大幅上升,1991年農業保險的賠付率達到119%。隨著政府支持性措施減弱,特別是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開始向商業性保險公司轉變後,農業保險業務逐步萎縮。2000年農業保險保費收入下降到3.87億元,2002年又減到3.0億元,全國農民人均繳納保費不足1元。據統計,1982年-2002年期間,農業保險的平均賠付率高達88%,遠高於農業保險經營盈虧平衡點79%的賠付率,導致農業保險業務長期虧損,各家保險公司相繼取消了農業保險的經營。只有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上海分公司、新疆建設兵團財產保險公司仍有經營,但品種、規模很小。這一階段我國農業保險業經歷了恢復後快速發展到萎縮低迷的發展時期。
第二階段:破冰與升溫發展階段(2004年至今)。由於近年來「三農」問題的不斷升溫,加之入世過渡期終結的日益臨近,農業保險對「三農」的保護傘作用日益突出,農業政策性保險受到了政府和社會的關注。2004年中國保監會在上海、黑龍江、吉林等9個省區市啟動了農業保險試點工作。目前,國內已設立了4家農業保險公司。今年,按照中央1號文件精神要求,政府有關部門正在加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工作的力度,擴大試點范圍,通過試點探索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不同模式,並制定政策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參與農業保險事業。為此,有人樂觀地稱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春天即將來臨。
2、我國農業保險商業性運營的困境分析
農業和保險業是我國兩個典型的弱勢產業,風險大、成本高、盈利低的規律特點,使農業保險成為「弱弱結合」產業。10多年農業保險商業性運營的實踐表明,我國農業保險商業性運營已經進入了「供給不足,需求乏力」的困境。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概括為「四個矛盾」:
第一,農業保險的外部性與商業運營的趨利性之間的矛盾。農業保險的准公共產品屬性,決定了農業保險具有較強的外部性,單一依靠市場機制的配置會造成市場的失靈,要求政府履行其宏觀調控和公共管理的職責。農業保險的商業化運作,趨利性的目標追求,偏低的邊際收益,會導致農業保險經營者以經濟利益的回報程度來選擇保險險種,從而降低農業險種的投入和經營強度,因為農業保險經營者不會主動為政府或社會承擔外部性造成的經濟損失。矛盾的結果,必然是農業保險業發展,特別是外部性突出的農業險種發展的萎縮,乃至消失,農業保險供給不足。
第二,農業保險的低補償性與農業產業的高風險性之間的矛盾。農業產業是受自然災害影響較為嚴重的產業,由於產業的弱質性和農業生產經營設施條件的缺乏,自然災害對我國農業產業發展造成的損失非常大,對欠發達地區的危害程度會更大,並且有逐步加重的趨勢,農業保險的賠付率居高不下。但作為農業產業發展「保護傘」的農業保險業,由於受自身收益和險種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對農業災害的補償水平卻很低,遠遠低於實際損失的價值。據測算,1998-2000年需要補償的農業損失平均每年為1681.59億元,通過農業保險平均年補償為4.5億元,僅佔0.27%。
第三,農業保險的高成本與農戶家庭的低收入之間的矛盾。農業保險以大數定律為基礎,投保多則保費低、保障足。農業產業的高風險、空間的分散性、時間的季節性、定損的復雜性,造成了農業保險的高成本性,農業保險需要比一般城鎮保險付出較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這就決定了農業保險實現正常運營必須要有高費率作保障,一些地區農作物保險的費率高達10%。然而,與城鎮居民相比,由於我國農業基礎地位薄弱、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不高、農民收入水平相對低下,對農業保險的支付能力有限,從而導致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嚴重缺乏。
第四,農業保險的道德風險與法律制度缺失之間的矛盾。受農業經營者自身屬性、小農意識和文化素質的影響,特別是由於法律制度的缺失,導致農業保險中道德風險比較嚴重,監督控製成本難以降低。據統計,道德風險給保險公司造成的損失占農作物保險賠償的20%。而地域和個性的差異導致的逆選擇性,更使得農業保險經營者賠付率居高不下。問題的原因除了保險市場的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外,有關法律制度的缺失是重要矛盾之一。《保險法》是我國一部有關商業性保險的法律,對農業保險不適用。《農業法》也只是泛泛談及,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有關農業保險的法律法規幾乎仍是一片空白。
二、國外農業保險發展借鑒:政策性與商業性有機結合
農業保險具有管理風險、收入轉移等功能,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農業保險業的發展,並作為重要手段實現對農業的支持與保護。目前,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建立了較為健全的農業保險制度。其中,既有美國、加拿大、法國等發達國家,也有菲律賓、模里西斯、智利等發展中國家。各國根據自身國情不同,採取了不同的發展模式和政策。
從各國農業保險的模式來看,大體可以分為政府主導的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和市場主導的商業性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具體又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政府主辦、商業保險公司經營的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以美國為代表。美國政府依據頒布的《聯邦農作物保險法》,取消了政府救濟計劃,通過提供基本保障的巨災保險、較高保障水平的擴大保障保險、集體保險和非保險作物保障計劃等4大險種,將農作物生產者納入農作物保險計劃。還規定,不參加政府保險計劃的農戶,不能得到政府其他計劃的幫助。在運作模式上,聯邦政府成立了農作物保險公司,委託各商業保險公司進行具體經營。政府承擔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各項費用以及農作物保險推廣和教育費用,對經營農業保險的商業保險公司提供20%-25%費用補貼,並提供農作物保險免稅、比例再保險和超額損失再保險等政策扶持。2000年美國農險補貼平均為純保費的53%,保費補貼額平均為6.6美元/英畝,農作物巨災風險實行強制保險制度,巨災保險補貼全部保費,其他都是自願選擇。投保農民當年農作物收成因災害減產25%以上時,可以取得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最高賠償金額。1980-1999年,聯邦政府對農作物保險的財政補貼總額累計達到150億美元,1999年達到22.4億美元。
⑸ 美國農業保險經營模式
准確的說,美國社會保障模式屬於自保公助型,其特徵如下:
1.政府立法為社會保障實施提供依據;
2.覆蓋麵包括社會全體成員;
3.資金來源多元化,以個人和單位為主,政府以不同標准撥款資助。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國外農業保險發展模式有哪些
農業保險是專為農業生產者在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生產過程中,對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險事故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保障的一種保險。今天我帶您了解一下國外農業保險發展模式。
美國模式
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在該模式下,政府採取認捐方式出資組建官方的農作物保險公司,免除一切稅賦並對經營管理費用提供一定的補助。農作物保險公司直接經營政策性農業保險,原則上農民投保自願,但也有促使農民投保的強制條件,如比例保費補貼、農戶信貸、生產調整、價格補貼等都與是否參加保險相聯系。美國這種發展模式的形成經歷了試辦,加速發展,政府給政策、政府與私營公司混合經營,到政府出政策、完全由私營公司經營和代理四個階段。到2000年,政府完全退出了農業保險的直接業務,將直接業務全部交給了私營公司經營或代理。政府向承辦農業保險的私營保險公司提供保費補貼、費用(包括定損費)補貼、再保險支持和稅賦上的優惠,並承擔聯邦農作物保險公司的各項費用,以及農作物保險推廣和教育費用。保險公司哪家強,我剛好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最新榜單!全國十大保險公司排名
歐洲的自願互助保險模式
歐洲農業互助合作保險組織依附的基礎是各種農業生產者合作組織,其中以德法農業互助保險的做法比較典型。德國以小型互助合作保險為主,這種組織沒有資本股份,成員間按比例支付損失份額。德國政府對互助合作保險予以扶持,如發放補貼、提供再保險,特大災害賠償時由國家財政予以支持。法國以經濟作物煙葉互助保險的經營最引人注目。法國政府對各種形式的互助保險從法律和財政上給予大力支持。 1984年,法國政府建立農業災害基金,對互助保險組織不能承擔的風險損失,給予補貼性補償。
日本的區域性農業共濟體制
在日本,農業保險由區域性農業共濟組合經營,政府通過提供部分經營費用和再保險,構築全國農業保險體系,主要農畜產品的保險是強制性的。
保哥提示:國外農業保險發展模式有哪些?從保險體制和組織機構來看,農業發展保險模式主要有美國模式,以美國和加拿大為代表;歐洲的自願互助保險模式,其中以德法農業互助保險的做法比較典型;日本的區域性農業共濟體制。
⑺ 相互保險公司的特點有哪些
相互保險公司(Mutual Insurance Company)是指未上市,並沒有股票股東的保險公司.相互保險公司標識
相互保險公司是由所有參加保險的人自己設立的保險法人組織,其經營目的是為各保單持有人提供低成本的保險產品,而不是追逐利潤.相互保險公司沒有股東,保單持有人的地位與股份公司的股東地位相類似,公司為他們所擁有.相互保險公司沒有資本金,也不能發行股票,其運營資金來源於保費,該公司設立前期所需的資金一般是通過借貸等方式由外部籌措;各成員也以其繳納的保費為依據,參與公司的盈餘分配和承擔公司發生虧空時的彌補額.
編輯本段相互保險公司分類
按制定費率的不同和交付的不同,相互保險公司可以分為三類:分攤收取的相互保險公司;預訂足量保險費的相互保險公司;永久性保險制的相互保險公司.
1.分攤收取的相互保險公司
保單持有人就是公司所有人,每人都有相同的表決權,理事會有公司成員選舉產生.這些公司通常業務范圍小,組織結構簡單.參加保險時付少量保費,以支付日常費用和小額賠款.如果不足,其成員有無限攤收保費的責任.
2.預訂足量保險費的相互保險公司
在保險期的開始,向投保人收取的全部保險費能夠應付經營費用和賠償費用後,往往會有剩餘,剩餘部分可用來加強公司財力.這種實力雄厚、組織規模較大的公司在世界保險業中佔有一席之地,是相互保險公司的常見形式.
3.永久性保險制的相互保險公司
提供無限期保險,投保人簽訂保險合同的同時繳付一次性大額保險費,數額必須達到使保費存款的投資收益足以賠付損失和支付各種費用.在保單生效若干年後,被保險人分享公司紅利.保險公司和被保險人都有權是保單作廢推出保險.如果保單取消了,表現公司將退還該被保險人最初一次性支付的保險費.這種保險公司在承保類型、承保數量、承保范圍和對被保險人的選擇方面都有嚴格的限制,以保護自身的利益.
編輯本段與股份保險公司比較
作為現代保險業常見的兩種公司組織形式,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保險公司各有優勢.相對於相互保險公司而言,股份保險公司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的優點:第一,籌集資金、擴展業務規模更為便利.股份保險公司可以通過資本市場來籌集資金,而相互保險公司籌集資金主要來自積累的盈餘.第二,激勵機制更有效.股份保險公司可以實行股權激勵機制來吸引關鍵人才.股份保險公司歸股東所有,股東對公司運作比相互保險公司的所有者(保單持有人)有更濃厚的興趣,更關注於公司的經營管理.而相互保險公司也具有自己獨特的優勢:第一,可以有效避免敵意收購.相互保險公司不發行股票,其競爭對手無法通過資本市場運作來進行惡意收購.第二,對消費者更有吸引力.與股份保險公司不同,相互保險公司經營所獲得的絕大部分利潤將返還給保單持有人,因此,保險消費者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並獲得保障.
⑻ 為什麼會有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是經營風險的機構,如果自身風險無法轉移自身就會產生風險,因此要有相互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