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吉林省人民教育基金會

吉林省人民教育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19 08:32:48

1. 小學語文知名特級教師有哪些

支玉恆、竇桂梅、於永正、張在軍(方圓)、吳立崗、薛法根
支玉恆: 全國名師。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幾十年,他勇於教改實踐,追求完美,追求出新,揮灑自如,幽默風趣,形成了其獨特的教學風格。他的教學在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學習過程、創造能力、合作精神、學習習慣的形成諸方面,充分體現了《課程標准》的精神。
曾應邀到全國近 200 個城市講學講課,受到普遍歡迎。

靳家彥: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小學語文教學專家,曾被國家授予 「 人民教師獎章 」 。是小學語文導讀法的創始人之一。原南開小學校長,全國中小學整體改革專業委員會委員。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41 年,多次應邀赴全國各省市講學,課堂教學獲天津市一等獎、全國一等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中國政府教育合作項目一等獎。
於永正: 江蘇省特級教師,中共黨員,徐州師范學校畢業後,一直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現任鼓樓區教研室主任。 1995 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張 偉: 現任山東省青島市市北區教體局副局長,山東省特級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山東省優秀園丁,青島市拔尖人才。 1989 年,獲得全國首屆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第一名。 張偉 老師獨創的「球形」閱讀教學理論在全國小語界有廣泛影響。
薛法根: 現任教於吳江舜湖實驗學校。 1998 年被評為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 1999 年,被評為江蘇省首批「名教師」; 2000 年被評為蘇州市「十大傑出青年」; 2001 年,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 2002 年,獲全國「十傑教師」提名獎。在《人民教育》、《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發表教學論文 60 多篇,成為江蘇省「新生代教師」的代表人物。
吉春亞 :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她教學自成一派——帶有濃濃「語文味」的且不乏詩情畫意的「言語學習型」的教學風格。曾主持和參與「語文思維訓練」和「小學學科創新教育理論與實踐」等 6 項省級課題,其成果獲得全國小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等多項榮譽。另還撰寫出版了教學專著等書籍 18 本,又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教學參考》、《中國小學語文論壇》等報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80 多篇, 80 余次在全國各地舉行示範課和專題講座。

李雪琴: 四川省特級教師,全國「注音識字提前讀寫」先進個人,其事跡被收入二十一世紀人才庫。現任四川省綿陽市警鍾街小學副校長。自 1978 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和研究工作。她主持和參與了「融合教育個案研究」、「快樂學習」等多個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師》等教育報刊上發表論文、教學設計 40 多篇。主編了校本教材《課改筆記》《大課程學習》,參與編寫了地方教材《綜合實踐課程》、《走進新課程》等。
孫雙金: 現任南京市北京東路小學校長。曾任江蘇省丹陽師范附屬小學校長、黨支部書記。語文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教育學會理事,江蘇省青聯委員,鎮江市教育學會副會長,本科學歷,研究生結業。曾榮獲全國師德先進個人、江蘇省十大傑出青年和鎮江市首屆名校長稱號,是省 「333 骨幹工程 」 中耀眼奪目的明星。事跡收入《江蘇教育名人錄》、《中國當代教育名人錄》和《全國小學語文名師精品錄》。 1989 年代表江蘇省參加全國首屆中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獲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近百篇文章,上海百花出版社出版了《孫雙金語文教學藝術》一書。
王崧舟: 浙江省杭州市拱宸橋小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著名特級教師、中學高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副會長,浙江特級教師協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了五部學術專著,他的語文課曾在中國教育電視台「名師講壇」欄目播出。公開發表的學術論文有 100 多篇,經常應邀到全國各地做教學觀摩課並受到一致好評。

2. 2020浙江高考分數549,有什麼好的學校能上嗎

可以選擇浙江師范大學。一般情況下,500分以上的成績就夠了,或許個別地區分數要求會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五百多分上是可以的,上大學好處還是很多的。

當然也可以選擇上技校,有很多是不需要多少分數的。但教學質量也不是很好,但是能學門技術,以後進入社會混個工作。但很想上大學的話,一定要努力學習,爭取在大學好好學習,這個是可以的,只要努力。

上大學的好處:

大學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最主要的就是可以學習人際交往,拓展視野。

大學里的氛圍與社會是不一樣的,或許在大學你可以交到一生真正的朋友。

人際和視野是很重要的,人際就不解釋了,視野,所謂站得高看得遠。

讀了大學和沒讀大學的有明顯差別,具體表現就是在談吐方面。

如果你讀大學時沉迷在游戲中,或者不參加任何活動,那讀了跟沒讀差不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浙江師范大學

3. 我是吉林省公務員今天63歲,丈夫是軍人,住房83平米,但沒有產權,每月還需交房費,請問可以參加房補嗎

您好,中公教育為您服務。

2015年吉林省公務員考試下半年的筆試時間預計是在9月20日,報名預計是在7月份,您可以關注吉林省公務員考試網,第一時間了解相關的招考信息。

2015年吉林省公務員考試筆試科目為行測和申論。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側重法律知識運用)、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全部為客觀性試題。

申論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公務員考試考核的內容極為繁雜,涉及到數量關系、言語理解、判斷推理、常識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無論哪個專業的考生,都很難同時擅長這五大部分的題目。因此,考生應該積極的從多方面的渠道深入了解公務員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通過網路、講座、看書、聽取已考過公務員考生的經驗等多方面、多渠道掌握公務員考試的總體情況。

您可以通過中公教育網站,了解更多公務員考試資料。


如有疑問,歡迎向中公教育企業知道提問。

4. 田克勤的成就榮譽

綜合獲獎
2011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資深高級專家」榮譽稱號(曾獲得「吉林省高級專家」稱號3次以上)。2011年,中共吉林省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11年,中共吉林省高校工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標兵」榮譽稱號。
2008年,獲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2005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高級專家」榮譽稱號。
2003年,獲教育部頒發的第一屆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2002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二批省管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2000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
1999年,曾憲梓教育基金會授予:高等師范院校優秀教師獎二等獎。
1998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首批省管優秀專家」榮譽稱號。
1995年,獲吉林省「十佳理論工作者」稱號。
1993年,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1993年,獲吉林省優秀教師稱號。
科研成果獲獎
2012年,論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概念演進與體系概括》,獨著,獲長春市第五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二等獎。
2010年,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毛澤東思想概論》(第2版),主編,獲長春市第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9年,著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軌跡》,獨著,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著作類二等獎。
2007年,著作《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軌跡》,獨著,獲長春市政府頒發的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一等獎、吉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6年,著作《中國共產黨與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的變革》,排名第一,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三等獎。
2003年,著作《鄧小平理論體系研究》,獨著,獲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1年,著作《當代中國發展大戰略: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研究》,主編,獲第五次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0年,著作《當代中國發展大戰略: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戰略研究》,主編,獲第12屆中國圖書獎。
1999年,著作《鄧小平理論體系研究》,獨著,獲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1995年,著作《國共關系論綱》,獨著,獲吉林省社會科優秀成果評獎著作類二等獎。
2004年,論文《毛澤東對中國革命和建設基本經驗的總結》,排名第一。入選中宣部牽頭召開的「全國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教育部召開的「全國高校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學術研討會,分別收入《毛澤東與當代中國》(2004年中央文獻出版社)、《毛澤東與20世紀中國》(2004年湖南人民出版社),獲吉林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
1995年,論文《論建設有中國特殊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基本結構》(獨撰)獲吉林省第三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類一等獎。
1992年,論文《第二次國共合作的特殊形式初探》(獨撰)獲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論文二等獎。
1992年,論文《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歷史發展及其光明前途》(獨撰)獲吉林省第二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論文二等獎。
教學成果獲獎
2009年,教學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排名第一,獲得吉林省人民政府頒發的2005-2008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7年,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主編,獲吉林省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
2004年,《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網路課程》,主編,獲第二屆長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音像製品及電子出版物類一等獎。
2002年,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鄧小平理論概論》,主編,獲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二等獎。
2001年,吉林省高等學校「兩課」通用系列教材(《毛澤東思想概論》),主編,獲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1年,教學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鄧小平理論教學內容、體系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排名第一,獲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001年,多媒體教學軟體《鄧小平理論與當代社會發展》(光碟),總撰稿,獲吉林省現代教育技術成果一等獎,同年獲教育部頒發的優秀電子出版物三等獎。

5. 香港戶口在吉林省享受九年義務教育嗎

香港戶口的小孩在國內是可以享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如果是非當地的戶口要辦理外來人才居住證(境內人士辦理A證,境外包括港澳台辦理B證),就可以和內地小朋友一樣,享受9年義務教育。

香港居民也是中國居民,可以在大陸內享受九年義務教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四條的規定: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以下是最新修訂的教育法,可以提供參考查閱: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6年6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修訂)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學生

第三章學校

第四章教師

第五章教育教學

第六章經費保障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

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

國家建立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保證義務教育制度實施。

第三條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第四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並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

第五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

依法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應當按照規定標准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社會組織和個人應當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六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國家組織和鼓勵經濟發達地區支援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七條義務教育實行國務院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規劃實施,縣級人民政府為主管理的體制。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義務教育實施工作。

第八條人民政府教育督導機構對義務教育工作執行法律法規情況、教育教學質量以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狀況等進行督導,督導報告向社會公布。

第九條任何社會組織或者個人有權對違反本法的行為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檢舉或者控告。

發生違反本法的重大事件,妨礙義務教育實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的,負有領導責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

第十條對在義務教育實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章學生

第十一條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的兒童,可以推遲到七周歲。

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十二條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軍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予以保障。

第十三條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和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幫助解決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困難,採取措施防止適齡兒童、少年輟學。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第十四條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經批准招收適齡兒童、少年進行文藝、體育等專業訓練的社會組織,應當保證所招收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自行實施義務教育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第三章學校

第十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布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第十六條學校建設,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准,適應教育教學需要;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選址要求和建設標准,確保學生和教職工安全。

第十七條縣級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

第十八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需要,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置接收少數民族適齡兒童、少年的學校(班)。

第十九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相應的實施特殊教育的學校(班),對視力殘疾、聽力語言殘疾和智力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班)應當具備適應殘疾兒童、少年學習、康復、生活特點的場所和設施。

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並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

第二十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為具有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嚴重不良行為的適齡少年設置專門的學校實施義務教育。

第二十一條對未完成義務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應當進行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第二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的性質。

第二十三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依法維護學校周邊秩序,保護學生、教師、學校的合法權益,為學校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十四條學校應當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應急機制,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加強管理,及時消除隱患,預防發生事故。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對需要維修、改造的,及時予以維修、改造。

學校不得聘用曾經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其他不適合從事義務教育工作的人擔任工作人員。

第二十五條學校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不得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

第二十六條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應當符合國家規定的任職條件。校長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聘任。

第二十七條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第四章教師

第二十八條教師享有法律規定的權利,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應當為人師表,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全社會應當尊重教師。

第二十九條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合法權益。

第三十條教師應當取得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

國家建立統一的義務教育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職務、中級職務和高級職務。

第三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保障教師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待遇,改善教師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農村教師工資經費保障機制。

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特殊教育教師享有特殊崗位補助津貼。在民族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工作的教師享有艱苦貧困地區補助津貼。

第三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教師培養工作,採取措施發展教師教育。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均衡配置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師資力量,組織校長、教師的培訓和流動,加強對薄弱學校的建設。

第三十三條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鼓勵和支持城市學校教師和高等學校畢業生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從事義務教育工作。

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以志願者的方式到農村地區、民族地區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依法認定其教師資格,其任教時間計入工齡。

第五章教育教學

第三十四條教育教學工作應當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等有機統一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第三十五條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根據適齡兒童、少年身心發展的狀況和實際情況,確定教學制度、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改革考試制度,並改進高級中等學校招生辦法,推進實施素質教育。

學校和教師按照確定的教育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開展教育教學活動,保證達到國家規定的基本質量要求。

國家鼓勵學校和教師採用啟發式教育等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十六條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於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第三十七條學校應當保證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組織開展文化娛樂等課外活動。社會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應當為學校開展課外活動提供便利。

第三十八條教科書根據國家教育方針和課程標准編寫,內容力求精簡,精選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經濟實用,保證質量。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教科書審查人員,不得參與或者變相參與教科書的編寫工作。

第三十九條國家實行教科書審定製度。教科書的審定辦法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未經審定的教科書,不得出版、選用。

第四十條教科書由國務院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微利原則確定基準價。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行政部門會同出版行政部門按照基準價確定零售價。第

四十一條國家鼓勵教科書循環使用。

第六章經費保障

第四十二條國家將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義務教育經費由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規定予以保障。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將義務教育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按照教職工編制標准、工資標准和學校建設標准、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准等,及時足額撥付義務教育經費,確保學校的正常運轉和校舍安全,確保教職工工資按照規定發放。

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用於實施義務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應當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保證按照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義務教育費用逐步增長,保證教職工工資和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

第四十三條學校的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基本標准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制定,並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制定、調整學生人均公用經費基本標准,應當滿足教育教學基本需要。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不低於國家標準的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准。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准應當高於普通學校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准。

第四十四條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實行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職責共同負擔,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統籌落實的體制。農村義務教育所需經費,由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的規定分項目、按比例分擔。各級人民政府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

義務教育經費保障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四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

縣級人民政府編制預算,除向農村地區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外,應當均衡安排義務教育經費。

第四十六條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規模和規范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支持和引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確保將上級人民政府的義務教育轉移支付資金按照規定用於義務教育。

第四十七條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設立專項資金,扶持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第四十八條國家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向義務教育捐贈,鼓勵按照國家有關基金會管理的規定設立義務教育基金。

第四十九條義務教育經費嚴格按照預算規定用於義務教育;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挪用義務教育經費,不得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

第五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的審計監督和統計公告制度。

第七章法律責任

第五十一條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違反本法第六章的規定,未履行對義務教育經費保障職責的,由國務院或者上級地方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十二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製定、調整學校的設置規劃的;

(二)學校建設不符合國家規定的辦學標准、選址要求和建設標準的;

(三)未定期對學校校舍安全進行檢查,並及時維修、改造的;

(四)未依照本法規定均衡安排義務教育經費的。

第五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的;

(二)改變或者變相改變公辦學校性質的。

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未採取措施組織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或者防止輟學的,依照前款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上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財政部門、價格行政部門和審計機關根據職責分工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侵佔、挪用義務教育經費的;

(二)向學校非法收取或者攤派費用的。

第五十五條學校或者教師在義務教育工作中違反教育法、教師法規定的,依照教育法、教師法的有關規定處罰。

第五十六條學校違反國家規定收取費用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退還所收費用;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學校以向學生推銷或者變相推銷商品、服務等方式謀取利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通報批評;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教科書審查人員參與或者變相參與教科書編寫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職責許可權責令限期改正,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第五十七條學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的;

(二)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的;

(三)違反本法規定開除學生的;

(四)選用未經審定的教科書的。

第五十八條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依照本法規定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的,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責令限期改正。

第五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

(一)脅迫或者誘騙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的;

(二)非法招用應當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的;

(三)出版未經依法審定的教科書的。

第六十條違反本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八章附則

第六十一條對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不收雜費的實施步驟,由國務院規定。

第六十二條社會組織或者個人依法舉辦的民辦學校實施義務教育的,依照民辦教育促進法有關規定執行;民辦教育促進法未作規定的,適用本法。

第六十三條本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6. 民政部關於表彰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的決定的組織名單

(排名不分先後)
一、全國性社會組織
中國企業聯合會
中國質量協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中國醫葯商業協會
中國女企業家協會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
中國皮革協會
中國服裝協會
中國農學會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
中國力學學會
中國化學會
中國標准化協會
中國流行色協會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中國老教授協會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
中國林業教育學會
中國綠色食品協會
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
中國畜牧業協會
中國漁業協會
中國種子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中國民族研究團體聯合會
中國外國文學學會
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
中國民俗攝影協會
中國合唱協會
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
中國衛生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
中國保健協會
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商會
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
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
中國通信企業協會
中國電子商會
中國通信標准化協會
中國互聯網協會
中國跆拳道協會
中國體育用品聯合會
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
南都公益基金會
中國建築業協會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
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
中國交通建設監理協會
中國港口協會
中國國防科技工業企業管理協會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
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中國楹聯學會
全國公安文學藝術聯合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
中國科學技術院所聯誼會
中國美國人民友好協會
中國廣播電視協會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
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中國工程咨詢協會
中國認證認可協會
中華詩詞學會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中國航天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
中國水利工程協會
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
中國棉花協會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
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
中國中葯協會
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
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委員會
中國基督教協會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
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
詹天佑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
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
中國統計學會
中國旅遊飯店業協會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中國華僑經濟文化基金會
中國個體勞動者協會
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中國檢察官協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中國稅務學會
中國國際商會
中國葯學會
中國證券業協會
中國女法官協會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
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報關協會
中國海關學會
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中國銀行業協會
愛之橋服務社
中和亞健康服務中心
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
二、地方社會組織
北京市
北京市志願者聯合會
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
北京市登山運動協會
北京民辦教育協會
北京玩具協會
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
北京文理研修學院
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北京市海淀區戶外廣告行業協會
北京市順義區三農研究會
北京市西城區什剎海研究會
北京百年農工子弟職業學校
北京市朝陽區醫學會
天津市
天津市華夏未來文化藝術基金會
天津市建材業協會
天津市銀行業協會
天津市慈善協會
天津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天津市電力行業協會
天津市鶴童老人護理職業培訓學校
天津市天正司法鑒定中心
天津華興醫院
天津市建築材料服務中心
河北省
河北省老年事業促進會
河北省體育總會
河北省老教授協會
河北省醫學會
河北省華亞中醫葯研究所
河北省冶金協會
高碑店市農民技術協會
邢台市英華學校
石家莊市商業聯合會
衡水市英才學校
邯鄲市萊克學校
滄州市製冷學會
唐山市慈善總會
秦皇島市碣石葡萄產業協會
承德市消費者協會
張家口市愛心家園公益促進會
廊坊市互聯網協會
山西省
山西省信用與擔保協會
山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山西省銀行業協會
山西省建築業協會
山西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西省焦化行業協會
山西省水利學會
山西省城市金融學會
山西中科節能減排技術研發中心
山西省太原市慈善總會
山西省大同市城區晨祥苑金蘋果雙語學校
山西省長治市老區建設促進會
內蒙古自治區
內蒙古銀行業協會
內蒙古沙產業、草產業協會
內蒙古農牧民科技服務協會
內蒙古福建商會
內蒙古自治區扶貧基金會
內蒙古社會扶貧工作促進會
內蒙古阿拉善盟生態文明建設和黃河文化經濟促進會
內蒙古巴彥淖爾經理人協會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預拌混凝土散裝水泥協會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爾多斯學研究會
內蒙古包頭市溫州商會
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保險行業協會
遼寧省
遼寧省傢具協會
遼寧省慈善總會
遼寧省裝飾協會
遼寧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沈陽汽車流通協會
沈陽市食品協會
沈陽市德濟醫院
鞍山市慈善總會
撫順市保險行業協會
本溪市老衛生工作者協會
丹東市保險行業協會
錦州市電力行業職業培訓學校
遼陽市建設行業協會
鐵嶺市保險行業協會
朝陽市房地產業協會
沈陽市地板行業協會
大連市銀行業協會
大連市區域經濟開發研究會
大連市律師協會
吉林省
吉林省銀行業協會
吉林省醫學會
吉林省中醫葯學會
吉林省作家企業家聯誼會
吉林省廣東商會
延邊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大學教育基金會
吉林省金鋮計算機學校
長春一諾眼科醫院
長春市育文實驗學校
吉林市出租汽車暨汽車租賃協會
延邊養豬協會
黑龍江省
黑龍江省金屬材料流通協會
黑龍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哈爾學工業大學華德應用技術學院
哈爾濱市傢具行業協會
齊齊哈爾市溫州商會
佳木斯市綠色食品協會
大慶市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協會
黑河市大豆協會
雞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綏化市龍威健身俱樂部
七台河市木製品產業協會
雙鴨山市企業發展戰略研究會
伊春市金融學會
鶴崗市稅務學會
上海市
上海市宇航學會
上海市工業經濟聯合會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行業協會
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上海人才服務行業協會
上海市靜安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上海數字娛樂中心
上海慈善物資管理中心
上海楊思醫院
上海市自強社會服務總社
上海樂群社工服務社
上海市老年基金會
上海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
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
上海浦東非營利組織發展中心
江蘇省
江蘇省中醫葯學會
江蘇省交通政工和教育研究會
江蘇省印刷行業協會
江蘇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蘇省律師協會
江蘇省慈善總會
江蘇遠東慈善基金會
江蘇省發展體育基金會
無錫靈山慈善基金會
江海職業技術學院
金肯職業技術學院
常州市地板協會
鎮江市慈善總會
揚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南通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
興化市脫水蔬菜行業協會
蘇州保險行業協會
徐州市彭城培智學校
無錫市慈善總會
淮安市天明教育集團
南京鳳凰母語教育科學研究所
南京市浦口區侯沖社區民間組織服務中心
連雲港市贛榆縣泥鰍養殖行業協會
鹽城市交通運輸協會
宿遷市沭陽縣花木協會
浙江省
浙江省慈善總會
浙江省皮革行業協會
浙江省自行車行業協會
浙江省核學會
浙江省保險行業協會
浙江省醫學會
浙江育英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浙江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浙江省扶貧基金會
杭州市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
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
樂清市電氣行業協會
溫州市鞋革行業協會
龍游縣求實職業學校
舟山市網吧行業協會
嘉興市緊固件進出口企業協會
紹興市假日培訓學校
麗水市畲族醫葯研究會
金華溫州商會
安吉縣上墅私立高級中學
台州市黃岩區青年企業家協會
寧波市北侖文化行業協會
寧波市水產行業協會
寧波市海曙三市養怡院
安徽省
安徽省建築業協會
安徽省種子協會
安徽省兒童少年基金會
合肥市苗木花卉協會
蚌埠市國際國內公共關系協會
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
安徽省企業聯合會
淮北市禽業協會
馬鞍山市建築裝飾協會
安徽省保險行業協會
安徽省糧食行業協會
無為縣優質棉產業協會
六安市社會組織聯合會
安徽省城鄉勞動力資源開發研究會
安徽省體育總會
蕪湖市慈善總會
福建省
福建省保險學會
福建省護理學會
福建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福建省通信行業協會
福建省建築業協會
福建省黃仲咸教育基金會
福建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福州市慈善總會
南平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泉州市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龍岩市李新炎慈善基金會
漳州市農葯行業協會
三明市無償獻血志願者協會
寧德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廈門市醫學會
廈門愛樂樂團
江西省
江西省廣告協會
江西省煙草學會
江西省職工保險互助會
江西省爆破器材行業協會
江西省銀行業協會
江西省保險行業協會
江西省福建總商會
江西省會展協會
江西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江西省內部審計師協會
南昌市房地產業協會
吉安市保險行業協會
景德鎮市外來投資企業家協會
山東省
山東省醫學會
山東省拍賣行業協會
山東省傢具協會
山東省慈善總會
山東藍翔高級技工學校
山東海天軟體工程專修學院
山東協和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山東省公安民警優撫基金會
濟南市道路運輸協會
濟南杏林醫學成人中等專業學校
淄博昌國醫院
棗庄紡織服裝協會
東營新世紀人才開發中心
煙台市食品工業協會
濰坊華洋水運學校
濟寧市慈善總會
東平藝術中學
威海市建設咨詢服務業協會
莒縣食用菌協會
萊蕪市保險行業協會
臨沂市工藝美術學會
德州市德城區海天游泳俱樂部
聊城信息工程職業中專學校
濱州市建築業協會
菏澤市曹州武術學校
山東省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山東省勝利油田地學開拓基金會
青島市物流協會
青島市中醫葯學會
青島市黃海職業技術學院
青島市福壽樂老年公寓
青島市市南區八大湖和諧社區促進會
河南省
河南省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
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院
河南省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河南省東方體育競技俱樂部
河南省慈善總會
河南省醫學會
河南省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協會
河南省工程建設協會
河南省花卉協會
鄭州晚晴山莊老年公寓
洛陽市英才培訓中心
平頂山市志願者協會
新鄉市銀行業協會
焦作市慈善總會
安陽市慈善總會
三門峽市農業信息網路協會
周口市商會
南陽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湖北省
湖北省慈善總會
湖北省道路運輸協會
湖北省建設工程造價咨詢協會
湖北省軟體行業協會
湖北省美容美發協會
湖北省禮品行業協會
湖北省高等教育學會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亞洲心臟病醫院
湖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湖北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武漢企業家協會
武漢市社區志願者協會
武漢市江岸區揚子社區便民服務中心
仙桃市仙源學校
荊州市創業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黃石市個體勞動者私營企業協會
荊門市質量協會
十堰香格里拉雙語藝術幼兒園
湖南省
長沙市溫州商會
湘潭市室內裝飾行業協會
益陽市保險行業協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
衡陽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湖南省汽車用品行業商會
湖南省浙江商會
湖南省醫學會
湖南省海外聯誼會
湖南省建築業協會
湖南省茶葉協會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長沙市教育基金會
湖南省公路學會
湖南省旅遊學會
石門縣茶葉產業協會
岳陽市環境科學學會
廣東省
廣東省行政管理學會
廣東省慈善總會
廣東省食品行業協會
廣東軟體行業協會
廣東省物流行業協會
廣東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
廣東省商業聯合會
廣東省企業聯合會
廣東外商投資企業協會
廣東省醫學會
廣東省土地估價師協會
廣東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
廣東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
廣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廣州市傢具協會
汕頭市進出口商會
中山市中港英文學校
東莞名傢具俱樂部
汕尾市城區職業技術學校
惠東縣馬鈴薯產業協會
揭西縣棉湖鎮樂心互助協會
廣東高科技產業協會
廣東省美容美發化妝品行業協會
深圳市鍾錶行業協會
深圳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
深圳市商業聯合會
深圳璽寶樓青瓷博物館
深圳書城培訓中心
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李寧基金會
廣西保險行業協會
廣西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
廣西建築業聯合會
廣西慈善總會
廣西福建商會
廣西注冊會計師協會
廣西煙草學會
欽州市礦業協會
南寧市西鄉塘區金陵鎮金陵香蕉協會
南寧市興寧區望州南社區能幫就幫互助協會
桂林市平樂縣橋亭鄉顯堆村月柿經濟協會
桂平黎明醫院
玉林市電子工業學校
北海國發高級中學
海南省
海南省企業家協會
海南省醫葯保健品行業協會
海南省道路運輸協會
海南省文昌市西瓜專業技術協會
海口經濟學院
海南省海口市寰島小學
海南省青少年希望基金會
重慶市
重慶市慈善總會
重慶市商業聯合會
重慶市房地產開發協會
重慶市煤炭行業協會
重慶市醫學會
西南大學重慶育才學院
重慶市西南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
重慶時代建設工程造價信息咨詢服務中心
重慶市紅十字基金會
重慶市萬州區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
重慶市永川區五間鎮西瓜協會
四川省
四川省浙江商會
四川省房地產業協會
四川省保險行業協會
四川省咨詢業協會
四川省醫葯行業協會
四川省電力行業協會
四川省律師協會
四川省醫學會
四川省注冊會計師協會
四川省銀行業協會
四川省扶貧基金會
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四川省建川博物館
四川國際標榜職業學院
四川海洋特種技術研究所
成都餐飲同業公會
成都市武侯區青少年犯罪預防研究中心
米易縣草場鄉枇杷專業技術協會
達州市道路運輸協會
德陽市鋼材爐料貿易協會
三台縣文武學校
興文縣山地烏骨雞養殖協會
雅安市紅十字醫院
貴州省
貴州省保險行業協會
貴州省電力行業協會
貴州省四川商會
貴州省起點戶外運動俱樂部
貴州省遵義縣漁業協會
貴州省凱里市鴨塘鎮皎淳雲家禽畜養殖協會
貴州省黔南州道路交通安全協會
貴州省畢節地區苗學會
貴州省安順市建築裝飾協會
貴州省六盤水市房地產業協會
雲南省
雲南省慈善總會
雲南省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行業協會
雲南省煙草學會
雲南省貴州商會
雲南省俊發教育扶貧基金會
雲南思力生態替代技術中心
雲南省勝利腎臟病醫院
昆明市五華區江岸社區文化服務中心
雲南昭通黑頸鶴保護志願者協會
雲南大姚百草嶺蜂產業協會
會澤縣大橋鄉馬鈴薯經銷協會
通海縣蔬菜協會
麗江市納西人正龍汽車越野俱樂部
西藏自治區
援助西藏發展基金會
西藏自治區銀行業協會
西藏援藏工作者協會
西藏自治區烹飪餐飲飯店業協會
西藏自治區美容美發保健化妝品協會
陝西省
陝西省宋慶齡基金會
陝西省建設監理協會
西安培華學院
陝西省榆林市企業聯合會
陝西省漢中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
陝西省安康市慈善協會
西安市醫院管理協會
延安市慈善協會
寶雞市建材磚瓦技術協會
銅川市神州書畫研究會
商洛市農副產品協會
陝西省渭南市慈善協會
陝西省咸陽市牆體屋面材料工業協會
甘肅省
甘肅省蘭州市出租汽車行業協會
甘肅省酒泉市糧食行業協會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成人中等專業技術學校
甘肅省收藏協會
甘肅省臨夏州磚雕藝術協會
甘肅省慶陽市個體勞動者協會
甘肅省嘉峪關市音樂舞蹈家協會
甘肅省白銀市東坪電灌用水者協會
甘肅省金昌市賢達職業培訓學校
甘肅省天水市新天壇醫院
甘肅省定西市英才高級中學
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慈善協會
青海省
青海省建築業協會
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會
青海興旺愛心救助會
青海省注冊稅務師協會
青海師范大學思源中學
西寧市第一私立高級中學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養蜂業協會
寧夏回族自治區
寧夏福建企業家協會
寧夏職業經理人協會
寧夏能源協會
寧夏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
銀川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
石嘴山市機動車駕駛員協會
吳忠市金積鎮蘆溝閘奶牛養殖協會
中寧縣富民有機枸杞專業協會
固原市商貿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築業協會
新疆慈善總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浙江企業聯合會(商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注冊稅務師協會
新疆溫泉縣察干屯格鄉甜菜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保險業協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石油學會
新疆現代職業技術學院
新疆石河子市中醫醫院
新疆絲路書畫院
新疆泰能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出口商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二十七團養鵝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三師四十八團果農協會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八師石河子市25小區社區服務站

7. 吉林省有哪些慈善基金會

省殘聯,市殘聯,紅十字分會。

8. 吉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向陽花怎麼申請

吉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會向陽花怎麼申請這個你查找一下相關資料或者咨詢相關工作人員

9. 吉林省智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吉林省智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推廣科學家庭教育理念、營造和諧家庭關系」為己任的教育機構,旨在幫助家長們科學育兒、正確維護家庭與社會關系、提升自我價值,實現自在人生、家庭工作兩不誤的生活目標。智愛家長學堂下設家庭教育課程體系、搞定熊孩子家長俱樂部、微媽助推計劃和親子活動等平台。課程體系內包括智愛正面管教、智愛蒙氏教育、好爸爸家庭計劃、感覺統合等,關注科學育兒成長和家長互助交流。
法定代表人:王兆婷
成立時間:2015-06-15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22010600011143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長春市綠園區汽貿小區以東、景陽大路以南中海.凱旋項目第A2幢2單元1021號房

10. 吉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學院榮耀

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課程1門、曾被評為省級優秀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先後完成國家教科項目、吉林省教科和社教科項目近20項;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兩項;獲得吉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多項;在各類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餘篇;編寫教材20餘部,其中由教育部指定、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材10餘部;被評為2007年度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的教材1部、二等獎的教材2部。
學院在2005年,被吉林省評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曾多次被學校評為「教學先進集體」和「三育人工作先進集體」。學生外語「四、六級」過級率、考研率、就業率都位居學校前列,在學校的歷屆師范生基本功大賽、模擬課堂教學大賽、軍訓、藝術節、社團等各項活動中成績超群、屢獲嘉獎。學院現有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優秀課程3門、校級精品課程2門。近五年來先後承擔、完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和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近30項;獲得國家、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餘項;在各類專業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0餘篇;已出版主編、副主編、參編大學本科小學教育專業系列教材15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推薦教材),其中《數學思維方法》(小學教育專業理科教材)被遴選為國家「十一五」精品教材;出版主編、副主編、參編高等院校小學教育專業教材7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推薦教材)。獲2007度吉林省級優秀教材一等獎的教材1部、二等獎的教材2部。近三年來,我們主編、參編高等教育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東北師大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師教育系列教材10部。科研成果獲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近20項。
學院教學設施齊全,擁有東北三省最先進的心理學實驗室、多媒體網路實驗室、電子鋼琴實驗室、形體訓練室、蒙台梭利實驗室、感覺統合實驗室、奧爾夫音樂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學生自習室等等。
2005年,學院被評為吉林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學院還多次被學校評為「教學先進集體」和「三育人工作先進集體」。學生外語「四、六級」過級率、考研率、就業率都位居學校前列,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課外科技作品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三等獎,在學校的歷屆師范生基本功大賽、模擬課堂教學大賽、軍訓、藝術節、社團等各項活動中成績超群、屢獲嘉獎。畢業生遍布吉林、遼寧、北京、上海、廣東等全國20多個省市,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與好評。

閱讀全文

與吉林省人民教育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