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方式
紙質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證書、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電子證明不再作為辦理相關業務的證明。
以基金業協會網站「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平台(http://gs.amac.org.cn)公示私募基金管理人基本情況的方式為其辦結登記手續。
公示平台與私募匯」手機APP終端可實時查詢相關基本情況。
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注銷情形
2016.2.5之後,新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6個月內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 >>>管理人登記注銷!
截至2016.2.5,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在2016.5.1前仍未備案的 >>>管理人登記注銷!
截至2016.2.5,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不滿12個月且尚未備案首隻私募基金產品的,在2016.8.1前仍未備案的 >>>管理人登記注銷!
新申請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成立滿一年但未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的 >>>不予登記!
當私募基金管理人及所管私募基金的全部實時情況以協會網站公示平台公示信息為准,那麼重點來了:
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基金信息報送義務
季度報送:
每季度結束10個工作日內更新非證券類私募基金信息(如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認繳規模、實繳規模、投資者數量、主要投資方向等。
(VS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月度結束5個工作日內更新:基金規模、單位凈值、投資者數量等)
年度報送:
每年度結束20個工作日內,更新私募基金管理人、股東或合夥人、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所管理的私募基金等基本信息。
每年4月底之前,填報私募基金管理人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
管理享受國家財稅政策扶持的創業投資基金的,報送投資中小微企業情況及社會經濟貢獻情況
重大事項報送:
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管理人名稱、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者執行事務合夥人,分立或者合並,發生變更,管理人或高級管理人員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可能損害投資者利益的其他重大事項
>>> 10個工作日內報送。
私募基金的:基金合同發生重大變化,投資者數量超過法律法規規定,基金發生清盤或清算,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發生變更,對基金持續運行、投資者利益、資產凈值產生重大影響的其他事件
>>> 5 個工作日內報送。
If 未按時履行信息報送義務:
未按時履行信息報送更新義務累計2次 or 未按要求提交經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的
>>> 基金業協會將其列入異常機構名單,並通過私募基金管理人公示平台對外公示。
VS
已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因違反《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相關規定,被列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嚴重違法企業公示名單的,在完成相應整改要求之前
>>> 暫停受理該機構的私募基金產品備案申請 And 列入異常機構名單
新申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的機構被列入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嚴重違法企業公示名單的,中國基金業協會將不予登記。
>>>> 一旦私募基金管理人作為異常機構公示,即使整改完畢,至少6個月後才能恢復正常機構公示狀態。
② 全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多長時間要求
一、基金管理人登記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向基金業協會履行基金管理人登記手續並申請成為基金業協會會員。 二、基金備案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在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後20個工作日內,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進行備案,並根據私募基金的 主要投資方向註明基金類別,如實填報基金名稱、資本規模、投資者、基金合同(基金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協議,以下統稱基金合同)等基本信息。公司型基金自聘管理團隊管理基金資產的,該公司型基金在作為基金履行備案手續同時,還需作為基金管理人履行登記手續。 三、人員管理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向基金業協會報送高級管理人員及其他基金從業人員基本信息及變更信息。 四、備案時間及要求 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在每月結束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更新所管理的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相關信息,包括基金規模、單位凈值、投資者數量等。 五、基金公司備案所需要的材料: 1.營業執照副本、 2.稅務副本、 3.組代副本、 4.法人電子版、 5.股東信息(辦理時需要號) 6.所有高管人員一寸照片(藍、白底)、 7.驗資報告、 8.資質負責表、利潤表。 9.有項目的出示項目計劃書(募集人群、募集方式、募集方向、推出形式) 10.提供高管人員18歲以後的個人簡歷(高管必須具有證券從業資格證的人)。
③ 私募基金管理人備案總共需要多久都需要准備什麼資料
私募基金管理人初次登記材料清單
(一)常規格式文件
1、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入會申請書(協會格式文本)
2、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承諾函(協會格式文本,蓋章承諾)
(以上兩項文件模板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網站均可下載)
(二)管理人信息
1、機構基本資料:
1)外商投資企業批准證書/台港澳僑投資企業批准證書 (若是);
2)管理人的公司章程/有限合夥協議;
3)組織機構代碼證;
4)稅務登記證;
5)營業執照;
6)管理人建立投資、風控、內控、員工個人交易、信息披露等相關制度
2、實際控制人資料:
1)自然人:
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證明文件;與管理人之間的控制關系圖
2)法人及其他組織:
營業執照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與管理人之間的控制關系圖
3、最近三年合法合規及誠信情況
4、財務信息:
1)上一年審計報告(若有)
2)會計師事務所營業執照
(三)股東/合夥人信息
1、自然人:
1)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證明文件;
2)與管理人之間的控制關系圖
2、法人及其他組織:
1)營業執照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
2)與管理人之間的控制關系圖
(四)主要人員信息
主要人員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基金經理:
1)身份證;
2)學歷證;
3)個人簡歷;
4)包括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國籍、任職時間、職務、是否為執行事務合夥人、是否為風控負責人、是否為信息填報負責人、學習經歷、工作經歷
(五)法律意見書
④ 基金管理人登記一般需要多長時間
大概是3個月的時間,答主我,從事多年全國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備案服務,私募基金產品備案,保殼服務,以及轉讓收購私募牌照服務,一拍即合。
⑤ 中國基金業協會管理人每年什麼時候年檢
本年度從業人員年檢自2016年10月31日開始,至2017年2月28日截止。
⑥ 基金業協會管理人備案通過後什麼期限內要進行產品備案
6個月內 基金業協會的規定 網路郭小賀
⑦ 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備案後多久要產品備案
根據《登記備案辦法》,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在私募基金募集完畢後20個工作日內,通過私募基金登記備案系統進行備案。
1、基金備案步驟
生成基金編碼:根據備案系統要求,如實填報基金名稱、基金簡稱、基金類型、管理類型等基本信息,生成基金編碼:填寫附表信息,按照附表提示,如實填寫基金主要投資方向、投資情況等信息,並上傳基金風險揭示書、投資者承諾函、實繳出資證明、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合夥協議)、委託管理協議(適用於委託管理型)、託管協議、投資者明細等文件。
2、基金備案注意細節
基金合同條款:2016年4月15日,基金業協會發布了《私募投資基金募集行為管理辦法》,明確了私募基金產品的募集程序和要求,並於2016年07月15日開始施行。2016年7月15日之後備案的基金,簽署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合夥協議)應結合《私募投資基金合同指引》,載明合同指引規定的必備條款,並註明簽署日期。
合格投資者確認:在私募投資基金募集階段,必須由投資者簽訂《投資者承諾函》,承諾符合投資者的標准。募集機構與投資者簽訂《私募投資基金風險揭示書》,由募集機構揭示存在的風險,投資者逐項確認。
3、託管協議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第三章條款,嚴格區分保管協議和託管協議,保管協議不能作為託管協議,在「基金託管人」欄可選擇不適用,但保留保管協議作為託管協議的附件。「基金託人」下拉菜單中未找到基金託管人名稱時,可以選擇不適用,在「管理人認為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欄如實填寫,並在「其他問題文件描述上傳」處上傳託管協議。
4、實繳出資證明
因投資者名稱變更導致出資憑證上投資者名稱與目前名稱不一致的,需要在「管理人認為需要說明的其他問題」欄如實填寫,並在「其他問題文件描述上傳」處上傳變更證明文件。
私募基金備案與私募基金產品備案,中國基金業協會管理越來越嚴,根據2016年從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獲取信息,備案通過率幾乎不及十分之一
⑧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備案流程
基金管理人在基金業協會備案流程?
根據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私募基金募集完畢,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報送以下基本信息:
(一)主要投資方向及根據主要投資方向註明的基金類別;
(二)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協議。資金募集過程中向投資者提供基金招募說明書的,應當報送基金招募說明書。以公司、合夥等企業形式設立的私募基金,還應當報送工商登記和營業執照正副本復印件;
(三)採取委託管理方式的,應當報送委託管理協議。委託託管機構託管基金財產的,還應當報送託管協議;
(四)基金業協會規定的其他信息。
⑨ 私募基金管理人入會(基金業協會)指南入會所需多久時
最近三年不存在嚴重違法違規情形,達到資本金、從業人員、營業場所、風控合內部管理制度及誠信記錄等要求,可提交入會申請,審核通過成為觀察會員。成為觀察會員滿一年起,最後一年在協會備案的基金規模在20億以上,或備案的創業投資基金規模在3億元以上,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可以申請成為普通會員
⑩ 私募基金管理人重大事項變更的更新要求有哪些
私募自營店為您解答:
私募基金運行期間,發生下列重大事項時,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向基金業協會報告:
(一)基金合同發生重大變化;
(二)投資者數量超過法律法規規定;
(三)基金發生清盤或清算;
(四)私募基金管理人、基金信託人發生變更;
(五)對基金持續運行、投資者利益、資產凈值發生重大影響的其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