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負債管理
簡介
負債管理理論產生於20世紀50年代末期,盛行於60年代。當時,世界經濟處於繁榮時期,生產流通不斷擴大,對銀行的貸款需求也不斷增加。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目標下,銀行希望通過多種渠道吸收資金、擴大規模。與此同時,歐洲貨幣市場的興起,通信手段的現代化,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大大方便了資金的融通,刺激了銀行負債經營的發展,也為負債管理理論的產生創造了條件。
產生
負債管理理論的興起是與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經濟、金融環境的變化相適應的。
首先,伴隨西方各國戰後經濟的穩定增長,金融市場迅速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與銀行業在資金來源的渠道和數量上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銀行為了在競爭中謀求生存與發展,必須開辟新的資金來源渠道,擴大資產規模,提高盈利水平。
其次,30年代的大危機之後,各國都加強了金融管制,制定銀行法,對利率實施管制。尤其是存款利率的上限規定,使得銀行不能以利率手段來吸取更多的資金來源。20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各國普遍出現通貨膨脹,貨幣市場利率不斷攀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投資渠道的多元化使銀行存款受到威脅。在這種情況下,銀行不得不調整管理策略,從各種渠道來籌措資金。
第三,金融創新為商業銀行擴大資金來源提供了可能性。1961年花旗銀行率先發行了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隨後又出現了諸如回購協議等多種創新的融資工具。這些流動性很強的新型融資工具極大地豐富了銀行的資源來源渠道,為銀行主動型負債創造了條件。
第四,西方各國存款保險制度的建立和發展,也激發了銀行的冒險精神和進取意識。在這種背景和經濟條件下,六七十年代負債管理理論盛行一時。
發展
存款理論
存款理論曾經是商業銀行負債的主要正統理論。其基本觀點是:
①存款是商業銀行最主要的資金來源,是其資產業務的基礎;
②銀行在吸收存款過程中是被動的,為保證銀行經營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銀行的資金運用必須以其吸收存款沉澱的余額為限;
③存款應當支付利息,作為對存款者放棄流動性的報酬,付出的利息構成銀行的成本。
這一理論的主要特徵是它的穩健性和保守性,強調應按照存款的流動性來組織貸款,將安全性原則擺在首位,反對盲目存款和貸款,反對冒險謀取利潤。存款理論的缺陷在於它沒有認識到銀行在擴大存款或其他負債方面的能動性,也沒有認識到負債結構、資產結構以及資產負債綜合關系的改善對於保證銀行資產的流動性、提高銀行盈利性等方面的作用。
購買理論
購買理論是繼存款理論之後出現的另一種負債理論,它對存款理論作了很大的否定。其基本觀點是:
①商業銀行對存款不是消極被動,而是可以主動出擊,購買外界資金,除一般公眾外,同業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國際貨幣市場及財政機構等,都可以視為購買對象;
②商業銀行購買資金的基本目的是為了增強其流動性;
③商業銀行吸收資金的適宜時機是在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此時,實際利率較低甚至為負數,或實物投資不景氣而金融資產投資較為繁榮,通過刺激信貸規模以彌補利差下降的銀行利潤。
購買理論產生於西方發達國家經濟滯脹年代,它對於促進商業銀行更加主動地吸收資金,刺激信用擴張和經濟增長,以及增強商業銀行的競爭能力,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其缺陷在於助長了商業銀行片面擴大負債,加重了債務危機,導致了銀行業的惡性競爭,加重經濟通貨膨脹的負擔。
銷售理論
銷售理論是產生於20世紀80年代的一種銀行負債管理理論。
其基本觀點是:銀行是金融產品的製造企業,銀行負債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迎合顧客的需要,努力推銷金融產品,擴大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和收益水平。該理論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創新的產物,它給銀行負債管理注入現代企業的營銷觀念,即圍繞客戶的需要來設計資產類或負債類產品及金融服務,並通過不斷改善金融產品的銷售方式來完善服務。它反映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金融業和非金融業相互競爭和滲透的情況,標志著金融機構正朝著多元化和綜合化發展。
主張
負債管理理論主張以負債的方法來保證銀行流動性的需要,使銀行的流動性與盈利性的矛盾得到協調。同時,使傳統的流動性為先的經營管理理念轉為流動性、安全性、盈利性並重;使銀行在管理手段上有了質的變化,將管理的視角由單純資產管理擴展到負債管理,使銀行能夠根據資產的需要來調整負債的規模和結構,增強了銀行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提高了銀行資產盈利水平。
但同時也應看到負債管理依賴貨幣市場借入資金來維持主動性,必然會受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狀況的影響,外部不可測因素的制約增大了銀行的經營風險,借入資金要付出較高的利息,增加了銀行的經營成本。因此,負債管理不利於銀行的穩健經營。
缺陷
①提高了銀行的融資成本,因為借款成本通常要比存款利率高。
②增加了經營風險,當銀行不能從市場借到相應的資金時,就可能陷入困難,而市場是變幻難測的。
③不利於銀行穩健經營,短期資金來源比重增大,借短放長的問題日趨嚴重,銀行不注意補充自有資本,風險增加了。
② 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一般技術和方法。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保險業務負債的評估方法。考生應對從資產負債管理的角度進行保險業務負債評估的主要方法有所了解,並學習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內容及其應用,希望考生具體掌握以下知識點:(1)法定保險業務負債評估與一般會計准則負債評估的一般原則和主要內容,以及兩者的主要區別;(2)最優估計負債評估的基本原理和目前實踐中的主要方法;(3)採用公允價值方法進行負債評估的主要原理和方法。
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一般技術和方法。考生應了解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主要風險類型,掌握現金流匹配、免疫理論,並能利用已知條件計算與久期和凸值等相關未知參數。通過學習,希望考生具體掌握以下知識點:(1)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的主要風險類型,各自的成因及特點;(2)利率風險的度量,三種久期以及三種凸值各自的概念、計算方法以及相互之間的聯系;(3)掌握免疫以及匹配技術的原理、方法及各自的特點。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③ 10為什麼說保險企業是負債經營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企業都是先收取保費,再提供服務的
除所有者投資外,大量經營資金的運用都來自於保費收款。
保費只有在合同到期之後,才能真正地轉化為保險企業收入和利潤。
④ 10、為什麼說保險企業是負債經營
保險企業都是先收取保費,再提供服務的
除所有者投資外,大量經營資金的運用都來自於保費收款。
保費只有在合同到期之後,才能真正地轉化為保險企業收入和利潤。
⑤ . 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的高級方法。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考生應了解現代金融風險計量的幾種主要方法,以及對沖策略的基本方法和在資產負債管理中的應用,具體的知識點包括:(1)在險價值(VaR)的基本概念與計算;(2)一致性風險度量的基本性質;(3)對沖的基本原理,以及重要的希臘字母的概念、Delta與Gamma的計算與應用;(4)對沖方法在保險公司資產負債管理中的應用;(5)動態財務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感謝您的提問,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⑥ 資產負債管理在保險公司經營中的應用誰知道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理論的演變和發展具有下面幾個特點和情況,請參考:
(1)保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外部動因和條件;
(2)保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內部動因和條件;
(3)保險公司產品的變遷對資產負債管理的作用及應用;
(4)保險公司進行資產和負債綜合管理的發展歷程。
(5)保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外部動因和條件;
(6)保險公司進行資產負債管理的內部動因和條件;
(7)保險公司產品的變遷對資產負債管理的作用及應用;
(8)保險公司進行資產和負債綜合管理的發展歷程。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理論由單獨的資產管理理論和負債管理理論發展到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其中資產管理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商業性貸款理論,資產轉移理論和預期收入理論。資產管理理論的主要觀點是銀行吸收客戶存款,其主動權在客戶手中,但銀行有運用資金的主動權,所以銀行可以在資產應用管理上著手,協調資產運用。而負債管理理論認為由於銀行可以主動負債以增加資金,如CDs,所以資金的流動性不僅可以通過強化資產管理獲得,也肯通過調劑負債達到目的。資產負債綜合管理理論強調把資產和負債綜合協調,運用各種手段對資產和負債進行混合式計劃、控制和管理,使之數量和結構上均衡,以實現利潤最大化。
這一演變過程說明了商業銀行在經營管理方法上的不斷的創新和進步及其管理理論的不斷完善。它們更加重視流動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統一和資產負債結構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