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上海交響樂團基金會理事會

上海交響樂團基金會理事會

發布時間:2021-08-18 15:57:34

『壹』 交響樂最早是什麼時候流入中國的

我國的交響音樂創作開始於二十世紀20年代。黃自(1904-1938)以其交響序曲《懷舊》和《都市風光幻想曲》的創作成為我國交響樂創作的奠基者。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更以其具有鮮明民族風格和熾烈愛國之情的作品對我國交響樂創作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1)上海交響樂團基金會理事會擴展閱讀:

建國以來直到「文革」前,黨培養起來的一大批中青年音樂家和前輩作曲家們一起創作了一大批交響樂作品,著名的有王雲階的《抗日戰爭交響曲》、丁善德的《長征交響曲》、羅忠銘的《第二交響曲》、施永康的交響詩《黃鶴的故事》等等。

文革以後,交響音樂創作全面復甦,一大批年青作曲家相繼涌現,他們一方面堅持交響樂創作的民族化方向,同時隨著改革開放、觀念更新的浪潮,大膽吸收借鑒西方交響樂創作包括現代交響樂創作的寫作技巧,寫出了一批具有較高藝術水準的交響音樂作品,如張千一的《北方森林》、劉敦南的《山林》等。

『貳』 鄭健的介紹

國家一級指揮,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現任總政弦樂團常任指揮、總政交響樂團常任指揮、中國交響樂發展基金會理事、北京合唱協會副理事長。鄭健曾獲全軍第六屆、第七屆文藝匯演優秀指揮獎,曾兩次榮獲三等功獎章,曾擔任全軍文藝獎和全軍聲樂大賽評委。他曾成功指揮了中央歌劇院、上海交響樂團、總政交響樂團、北京交響樂團、中國電影樂團、中國交響樂團合唱團、中國廣播合唱團、總政歌舞團 合唱團等多個知名樂團。

『叄』 賈茹涵的演出及活動

1999年 參加 「北京音樂節」中國音樂專場音樂會
2003年 參加「法國歌劇精粹專場音樂會」
2003年 參加「黃自作品音樂會」
2004年 擔任「國際青少年藝術大賽」評委
2005年 上海話劇中心音樂劇《周璇》飾周璇B組,林小姐
2005年 參加「上海之春」國際藝術節
2005年 參加雲南「聶耳杯」合唱節開幕式音樂會特邀女高音
2006年 上海話劇中心、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話劇《月牙兒》飾小麗(總導演、領攜主演:斯琴高娃)
2006年 參加「上海交響樂團慈善音樂會」
2006年 參加「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經典歌劇音樂會」
2007-2008年 搖滾歌劇《猴-西遊記》飾觀音、王母娘娘、龍女,該劇在法國莎特萊歌劇院、英國曼徹斯特王宮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相繼上演。
2007年 參加「英國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
2008年 動畫音樂短片《猴.蜜蜂》飾觀音,由英國BBC電視台、倫敦電影攝制中心、英國CMO公司製作,英國動漫大師Jamie Hewlett導演,英國搖滾巨星、Blur樂隊主唱Damon Albarn作曲。
2008年英國BBC 2008奧林匹克主題片(首位為英國BBC電視台錄制奧林匹克主題片的中國人)
2008年 錄制奧運會歌曲「Feel the fire」 作曲:譚盾
2008年 參加「美國SPOLETO藝術節」
2009年 參加「美國亞洲國際藝術節」
2009年 參加「保加利亞國際流行音樂節」
2009年 擔任「紐約州立大學第4屆校園歌手大賽」評委
2011年 參加「美國2011諾沃克藝術節」
2011年2月 錄制了《呼喚黎明 》(Calling All Dawns)專輯中的中文歌曲「道在反也」,該專輯獲第53屆格萊美「最佳古典跨界專輯」與「最佳配器編曲伴奏」兩個獎項。
2011年底 推出首張個人專輯《成長》,專輯在當年於英國和美國率先發片,隨後在中國內地出版發行,該專輯被列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重點骨幹出版物。
2012年1月 作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音像協會共同推薦的歌手,出席一年一度的法國戛納國際音樂博覽會(MIDEM)並擔任表演嘉賓。
2012年3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泰國曼谷聯合國會議中心召開「第二屆亞太區氣候變化適應峰會」。賈茹涵作為唯一表演嘉賓,登上泰國曼谷聯合國會議中心的舞台,為所有的與會代表獻唱《成長》專輯中的歌曲。
2012年3月 前往南非參與「自豪使命」活動,並錄制單曲「Proud To Be」。「自豪使命」是由國際刑警組織發起,並與法國最大的獨立唱片公司XIII BIS RECORDS共同計劃和組織,呼籲打擊全球假葯使用與製造的國際性項目。同時,賈茹涵被國際刑警組織聘為「自豪使命」活動形象大使。
2012年5月 「首屆俄羅斯亞洲論壇&文化節」在莫斯科隆重舉行。賈茹涵為文化節開幕式晚會以及文化節音樂會擔任表演嘉賓。
2012年6月 應美國獨立唱片協會(A2IM)舉辦的獨立唱片周的特別邀請,在紐約舉行盛大記者會,帶著我的首張專輯《成長》和紐約的音樂人、媒體朋友見面。更在記者會後舉行了面對當地音樂人和媒體朋友的演唱會。
2012年11月2日 受邀擔任羅伯特·威爾斯《搖滾的狂想》上海音樂會表演嘉賓。
2012年11月 前往倫敦,為「中芬演藝舞台」英國倫敦記者發布會演出,推薦中國的音樂。
2012年12月22日 受邀參加「老碼頭」慈善音樂嘉年華——2012中外優秀樂隊藝術交流演出。
2013年3月8日 受邀參加上海音樂廳「玫瑰,今天我要為你歌唱」音樂會。
2013年4月26日 受邀參加「東方魔力之夜」塔達希(TADASHI SHOJI)北京時裝發布會擔任紅毯嘉賓。
2013年5月5日,賈茹涵受邀參加上海世界音樂季(春)演出。
2013年5月12日 在上海人民大舞台參加「賈茹涵主唱-RJ bigband爵士音樂會」。
2013年6月18日 受邀參加DB BEERS MOMENTS IN LIGHT中國傑出女性藝術作品展及VIP晚宴。
2013年6月27日 參加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白衣天使基金」設立啟動儀式演出、受邀成為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白衣天使基金」愛心大使。
2013年10月22日 受邀參加世界音樂時尚盛典(WMFF)暨上海時裝周「永恆旋律之夜」,擔任紅毯嘉賓。
2013年11月15日 參加「中西合璧,魅力無限——全球網路直播演出音樂會」擔任表演嘉賓。
2013年月 推出第二張個人專輯《Smile微笑》。
2014年2月 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對外廣播(BBC World Service )采訪,訪談錄音於中國農歷新年期間由BBC官網向全球播放,播放次日該采訪點擊數就沖到當天第一位,整個網路點擊收聽達400多萬人次,而在BBC World Service 的Facebook上更有100多萬人次點贊。
2014年3月 推出最新單曲《愛上這個世界》,這首歌由賈茹涵和瑞士知名爵士樂隊B. Connected(「聯合」樂隊)共同創作。
2014年3月28日 受邀參加在上海金茂君悅酒店舉辦的《型男志》男士理容大典,擔任紅毯及頒獎嘉賓。
2014年4月22日 受邀參加中國國際環境文化促進會、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共同主辦,由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支持,北京美錦誠國際環境藝術發展中心、北京盛世嘉城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的「4.22世界地球日」活動。
2014年5月24日 參加「旭日之夜-費城交響樂團大師與中國藝術家音樂會」演出,擔任表演嘉賓。
2014年5月底至6月初 受邀參加瑞典Musikmakarna音樂學院「2014 High Coast Songwriting Camp」活動。
2014年6月21日 受邀在瑞士聖加侖劇院,與義大利男高音組合The Italian Tenors以及俄國「三天使」女子樂隊舉辦音樂會。
2014年7月,賈茹涵應邀出席2014「綠色青奧盛典·南京歡迎您」慶祝晚會暨中國國際綠色風雲人物「金境獎」頒獎盛典,並受邀成為「2014中國綠色環保愛心大使」。
2014年8月16日 應邀出席瑞典龍門(Dragon Gate)音樂會,瑞典歌手與中國跨界女歌手賈茹涵齊聚慶祝龍門音樂會。
2014年8月24日 應邀出席瑞典王國紀念國際和平日首場音樂會,在斯德哥爾摩市水晶塔瑟戈爾廣場唱響世界和平的音樂會。
2014年11月16日 應邀出席瑞士融合(B.Connected)爵士樂團20周年紀念音樂會暨中國巡演上海站演出,擔任特邀演出嘉賓。
2014年11月27日 應邀參加「原聲原韻、亦真亦美」——2014國家音樂產業基地(上海)匯報演出音樂會,與中外音樂藝術家共同交流演出。
2014年12月8日 應邀參加「玉蘭飄香浦江情」2014上海演藝工作者聯合會會員展演,與諸多上海著名表演藝術家及演員如關棟天、張軍、蕭雅、馬曉暉同台演出。
2015年1月12日 攜專輯《微笑Smile》在法國巴黎凱旋門附近著名的Victoria 1936舉辦媒體見面音樂會。

『肆』 呂秀菱、林青霞、彭雪芬三大女神如今過的如何

說到上世紀七十到八十年代的著名玉女紅星,不知道大家會想到誰?大家知道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嗎?

彭雪芬的影視生涯有些短暫。1978年金甌商職畢業時,一次偶然的機會被發掘成為了廣告明星,之後被導演徐進良發現,擔任《拒絕聯考的小子》女主角而大紅。1984年,她卻突然閃電結婚並飛往美國定居,就此結束了演藝生涯。從出道到息影短短5年的時間,彭雪芬共計參與了20多部電影的演出。前年兩人的兒子吳昕豪,和前開發金總經理胡定吾的獨生女胡亦蓮結婚,再締企業家族良緣。她現任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

『伍』 影子演唱的百老匯音樂劇經典選段的影子介紹

姓名:張傲嘉
英文名:SHADOW
藝名:影子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79年8月16日
星座:獅子座
血型:O型
身高:175CM
體重:55KG
教育背景:上海外國語大學漢語語言文學及歐美語言文學雙學士學位
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即羅斯福大學)音樂劇舞台表演碩士
The Theatre Conservatory of the Chicago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語言能力:國語、英語、西班牙語、日語
個人愛好:一切文學樣式 + 一切運動形式
影子,原名張傲嘉,上海人。七歲起在上海市少年宮小夥伴藝術團合唱團擔任領唱。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之後留學美國。相繼在加州大學帕克萊分校和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學習戲劇及音樂舞台劇表演並取得碩士學位;曾參加芝加哥舒伯特劇院、斯戴芬·沃爾夫劇 院及第二城喜劇劇院的演出;2004年回國後與上海交響樂團等合作在上海大劇院舉辦系列爵士樂及音樂劇作品演唱會;在上海兒童藝術劇院的歌舞劇《挑戰3對3》中擔任主角;唱片《影子演唱的百老匯音樂劇經典選段》作為中國首張音樂劇演唱專輯出版;在上海藝海劇院成功舉辦《夜之歌——影子百老匯金曲演唱會》;2005年於北京798藝術區創建獨立藝術機構及表演空間——影子的戲院;4月首演中國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於北京保利劇院;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演出「走向世界的中國歌唱家」新年音樂會;2007年於北京音樂廳舉辦個人音樂會《劇院魅影——音樂劇新年交響音樂會》;2007年發表唱片《右手年華左手花》;2008年發表唱片《影子作品壹號:去東方》;2008年聖誕同倫敦皇家愛樂樂團及歐洲音樂劇明星一起於英國皇家阿爾伯特劇院演出「百老匯經典音樂會」;2009年主演一個人的音樂劇《我曾有夢》於北京人藝首都劇場,獲第七屆北京國際戲劇節及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兩項政府大獎;2010年出版唱片《影子演唱的倫敦西區音樂劇經典選段》;2010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星光舞台》音樂劇專欄節目嘉賓主持;2011年起擔任中央電視台《音樂傳奇》節目主持人;2012年起擔任湖南衛視《天下女人》節目聯合主持人;2010年擔任湖南衛視 《快樂男聲》全國總決賽評委;2010年擔任江西衛視《中國山水情歌會》主評委,湖南衛視《快樂女聲》全國總決賽評委;2011年擔任中國流行音樂金鍾獎決賽評委;2012年擔任雲南衛視《完美聲音》全國總決賽主評委;2013年擔任山東衛視《歌聲傳奇》主評委;由她出演、創作及演唱音樂的影視作品包括王晶導演《暴雨梨花》、張一白導演《夜。上海》、姜文導演《一步之遙》等。2005年起擔任中央美院公共藝術系客座教授;2011年起擔任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客座教授;2012年起擔任美國紐約大學皇後學院音樂劇表演系客座教授;2015年中美音樂劇大師班教授;中國音樂劇協會理事,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2008年-2009年上海市政府授予文藝界領軍人物稱號;出版有《摩登影子》、《三千下——個百老匯女孩的母語朝聖》等文集,個人寫作專欄遍及《TIME OUT SHANGHAI》、《上海采風》、《風尚周報》、《都市快報》等報刊雜志;2011年影子獲選成為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第一女主角唐娜扮演者並成功主演了該劇三季共計400場的演出。2012年創作並主演音樂劇《MISS SHANGHAI》於上海商城劇院。2014年創作並主演音樂劇《下一個出口,望牛墩》於保利玉蘭大劇院。

『陸』 張傲嘉的影子的簡歷

「中國音樂劇女王」,「百老匯亞洲第一女聲」,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第一女主角影子
姓名:影子
英文名:SHADOW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79年8月16日
星座:獅子座
血型:O型
身高:175CM
體重:55KG
教育背景:上海外國語大學歐美語言文學與漢語語言文學雙學士
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即羅斯福大學)音樂劇舞台表演碩士
The Theatre Conservatory of the Chicago College of Performing Arts
語言能力:國語、英語、西班牙語、日語
個人愛好:一切文學樣式 + 一切運動形式歷
影子,原名張傲嘉。上海人。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之後留學美國。相繼在加州大學帕克萊分校和芝加哥表演藝術學院學習戲劇及音樂舞台劇表演並取得碩士學位;2005年回國後與上海交響樂團等合作在上海大劇院舉辦系列爵士樂及音樂劇作品演唱會;在上海兒童藝術劇院的音樂劇《挑戰3對3》中擔任主角;唱片《影子演唱的百老匯音樂劇經典選段》作為中國首張音樂劇演唱專輯出版;在上海藝海劇院成功舉辦《夜之歌——影子百老匯金曲演唱會》;2005年於北京798藝術區創建獨立藝術機構及表演空間——影子的戲院;4月首演中國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於北京保利劇院;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演出「走向世界的中國歌唱家」新年音樂會;2007年於北京音樂廳舉辦個人音樂會《劇院魅影——音樂劇新年交響音樂會》;2007年發表唱片《右手年華左手花》;2008年發表唱片《影子作品壹號:去東方》;2008年聖誕同倫敦皇家愛樂樂團及歐洲音樂劇明星一起於英國皇家阿爾伯特劇院演出「百老匯經典音樂會」;2009年主演一個人的音樂劇《我曾有夢》於北京人藝首都劇場,獲第七屆北京國際戲劇節及中國文化藝術基金會兩項政府大獎;2010年出版唱片《影子演唱的倫敦西區音樂劇經典選段》;2010年擔任中央電視台《星光舞台》節目嘉賓主持人;2011年擔任中央電視台《音樂傳奇》節目主持人;2012年擔任湖南衛視《天下女人》節目聯合主持人;2010年擔任湖南衛視《快樂男聲》全國總決賽評委;江西衛視《中國山水情歌會》主評委;2011年擔任中國流行音樂金鍾獎決賽評委;湖南衛視《快樂女聲》全國總決賽評委;2012年擔任雲南衛視《完美聲音》全國總決賽主評委;2013年擔任山東衛視《歌聲傳奇》主評委;由她出演、創作及演唱音樂的影視作品包括王晶導演《暴雨梨花》、張一白導演《夜。上海》、姜文導演《一步之遙》等。2005年起擔任中央美院公共藝術系客座教授;2011年起擔任北京舞蹈學院音樂劇系客座教授;2012年起擔任美國紐約大學皇後學院音樂劇表演系客座教授,2015年中美音樂劇大師班教授;中國音樂劇協會理事,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2008年-2009年上海市政府授予文藝界領軍人物稱號;出版有《摩登影子》、《三千下——個百老匯女孩的母語朝聖》等文集,個人寫作專欄遍及《TIME OUT SHANGHAI》、《上海采風》、《風尚周報》、《都市快報》等報刊雜志;2011年影子獲選成為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第一女主角唐娜的扮演者並成功主演了該劇三季共計408場的演出。2012年創作並主演音樂劇《MISS SHANGHAI》於上海商城劇院。2014年創作並主演音樂劇《下一個出口,望牛墩》於保利玉蘭大劇院。

『柒』 高分懸賞急求音樂欣賞的知識

樓上的列舉了很多外國的作曲家,我就說一些中國的作曲家以及比較有影響的代表作吧……

郭文景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中國著名作曲家。

代表作品:

歌 劇 《狂人日記》據魯迅同名小說改編英文名《Wolf Cub Village》(狼子村)這是世界歌劇舞台上的第一部中文歌劇,由來自英、瑞、荷、中等國演員與歐洲的導演、舞美設計、指揮和樂隊首演。該劇完成了多項 零的突破。劇由94'荷蘭藝術節約稿製做,首演於荷蘭,阿姆斯特丹 。相繼在巴黎、倫敦、魯昂、法蘭克富、 里斯本、都靈、烏特勒支、鹿特丹、愛丁堡等地演出。自1994年首演以來已在歐洲排演過四個舞台演出版本。轟動了歐洲劇壇……

《夜宴》是著名詩人鄒靜之,根據南唐宮廷畫家顧閎中的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創作的。郭文景的這部歌劇,將西方義大利歌劇優美抒情的特點與東方中國古代藝術精煉典雅的特點完美的接合到一起。堪稱是斯特拉文斯基去逝後世界上最優秀的歌劇這部歌劇曾在荷蘭VARA 電視台播出;反響強烈。該劇的加長版,已在巴黎,柏林,布魯塞爾等地巡迴演出。去年,美國林肯中心又將其重排,在紐約連演數場,轟動百老匯。

交響樂 《蜀道難》

協奏曲 《愁空山》、《第一小提琴協奏曲》、《豎琴協奏曲》、《大提琴協奏曲》

交響詩 《川崖懸葬》、《經幡》

交響序曲 《御風萬里》

室內樂 《戲》、《社火》、《甲骨文》、《西藏的聲音》、《第二弦樂四重奏》、《第三弦樂四重奏》

這些作品先後在維也納的Konzerthaus、德國巴伐利亞洲著名的奧特布依倫教堂。美國各地,法國巴黎,德國明斯特,法蘭克福,英國愛丁堡,哈德爾斯菲爾德,瑞士,荷蘭,比利時、中國台北和韓國漢城等眾多城市不斷獲得成功,稱其作品「充滿精緻細膩的音樂和宏大庄嚴的靜默。」

葉小綱是我國當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系副主任、上海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composer in residence)、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創作委員會副主任(vise Chiar of creativity society)、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及美國作詞作曲家協會(ASCAP)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委員會考評委員和文化部僑聯副秘書長,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獲得者,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葉小綱的教學成就顯著,他的學生近年來在多次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獲獎,其中有荷蘭葛第母斯作曲大獎(Gaudeamus Award)、中國音樂金鍾獎(China Golden Bell Award)、台灣作曲大賽獎、北京市"十大青年提名"獎等,是中央音樂學院學生獲獎率最高的教授之一。

葉小綱作品目錄

時間作品/體裁/出版/獲獎狀況

1982年《中國之詩》獲美國"齊爾品作曲比賽"第一名

1983年《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獲"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獎"

1984年赴紐西蘭出席"亞太地區藝術節暨作曲家大會",首演《西江月》

1985年舉行"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首演《老人故事》《八匹馬》《地平線》,完成電影《湘女瀟瀟》、《情漫黃山》的音樂創作。

1986年與日本藝術家合作為舞劇《浩浩盪盪,一衣帶水》配樂,完成電影《死神、老人與少女》、《望日蓮》的音樂創作。

1987年赴美國伊斯曼音樂學院留學,開始接受世界各地的委約及參加各類國際藝術活動並創作了大量作品。舞劇《達賴六世》在香港首演。《敘事曲》在香港國際現代音樂節上由世界著名綱琴家Iva Miharshoff首演。

1988年完成為交響樂隊而作《冬》,舞劇《紅雪》在香港及昆明中國藝術節上首演。

1990年完成為尺八與樂隊而作《釋迦之沉默》,《悲歌》獲美國伊斯曼"路易斯·蘭"獎,舞劇《停車暫借問》在香港首演。

1991年《冬》獲美國"哈沃德·漢森"獎,完成室內樂Strophe寫作。

1992年完成為小提琴與樂隊而作《最後的樂園》,《釋迦之沉默》獲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第一屆作曲比賽第一名,舞劇《誘僧》在香港首演。

1993年《地平線》入選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二十世紀華人音樂經典",完成綱琴與樂隊作品《死之蝕》。

1994年獲美國"李氏基金會""學術傑出成就獎",回國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在北京舉行回國之後的第一場交響樂音樂會,演出了《一個中國人在紐約》、《釋迦之沉沒》等作品。同年由香港雨果唱片公司出版該激光唱片。

1995年簽約德國SCHOTT音樂出版社,完成綱琴與樂隊作品《黑芒果香》的創作。

1996年電影音樂《人約黃昏》獲上海電視台"最佳電影音樂獎",在深圳舉辦個人交響作品音樂會,同年在北京舉行兩場《二十世紀作品音樂會》,演出眾多西方及我國的現代音樂作品。

1997年德國WERGO唱片公司出版葉小綱及其學生的作品專輯"NEW MUSIC FROM CHINA",其中包括《迷竹》和《馬九匹》。完成電影《生命如歌》、《半生緣》、《朗朗的星空》、電視連續劇《走出凱旋門》的音樂創作。

1998年電影音樂《半生緣》獲香港第17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提名,被上海交響樂團聘為駐團作曲家,完成交響樂《春天的故事》、舞劇音樂《深圳故事》,應芬蘭國際音樂節委約創作室內樂《MARGINALIA》,完成電影音樂《逃亡上海》、電視連續劇《上海滄桑》的創作。在北京再次開個人音樂會,演出了《冬》及眾多電影音樂作品。

1999年《深圳故事》音樂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文化部"文華音樂獎",《將進酒》在北京首演。完成電影《洗澡》、《花季雨季》的音樂創作。

2000年《山鬼》在"文化部2000度藝術歌曲比賽"獲獎,應澳門文化局委約創作舞劇音樂《澳門新娘》。完成電視連續劇《波濤洶涌》、《蔡希陶》的音樂創作。

2001年受廣東省深圳市委宣傳部委約創作交響曲《長城》,受德國薩布呂肯廣播交響樂團委約創作《琵琶協奏曲》,完成室內樂《九亂》《林泉》,交響樂《春天的故事》《深圳故事》第一組曲、歌曲《花季雨季》獲中國音協"金鍾獎",電影音樂《刮痧》獲第21屆"金雞"獎最佳音樂獎,創作大型崑曲歌舞劇《貴妃東渡》,在北京演出七場,赴日本演出27場。

2002年德國WERGO唱片公司出版葉小綱作品專輯,受西藏自治區文化部門委約創作《西藏之光》,影視作品專輯《半生緣》由北京普羅之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版,擔任上海"中國現代音樂論壇"藝術總監,北京國際音樂節為葉組織的《中國情懷-葉小綱交響作品音樂會》在10月舉行。演出了《長城交響曲》、《西藏之光》等。同月在香港國際現代音樂節上演出《馬九匹》,完成電影《芬尼的微笑》、《天上的戀人》的音樂創作。獲教育部頒發的"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

譚盾

作曲家,1958年出生,湖南人。譚盾出生於湖南長沙絲茅沖,幼年深受中華楚文化的影響,後來進入京劇團開始其京劇音樂家身涯。1978年考入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隨趙行道、黎音海學習並取得作曲碩士學位。1986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院,1986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獎學金,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隨大衛·多夫斯基及周文中學習並獲得音樂藝術博士學位。他是中央音樂學院「四大才子」之一,在校時創作的第一弦樂四重奏《風·雅·頌》運用民間曲調,中國宮廷音樂,廟堂贊歌等原始素材,給人清新、別致的感覺,獲得了1983年德里斯頓·韋伯爾作曲比賽二等獎。被新聞界、藝術界稱為「新潮音樂」、「先鋒派音樂」、「崛起的一代」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到美國後,數家知名樂團聘他為樂團作曲,並出任BBC交響樂團(蘇格蘭)駐團作曲兼副指揮,1988年在美國舉辦了個人作品音樂會,這是中國音樂家在美國首次舉辦的音會。

【譚盾相關作品】
[編輯本段]
《門》由法國著名指揮夏爾·迪圖瓦指揮日本NHK交響樂團於1999年作世界首演後,在世界各地相繼上演。《交響曲1997:天地人》由大提琴家馬友友、香港管弦樂團和中華編鍾樂團於1997年香港回歸儀式上首演。交響樂《死與火》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藝術總監詹姆斯·萊文在美國首演並由大都會歌劇院樂團在各地巡演。歌劇《牡丹亭》由美國著名導演彼得·薩拉斯執導並巡演。協奏曲《永恆的水》由庫爾特·馬祖爾指揮紐約愛樂作世界首演,並在世界各地巡演。譚盾千禧年的第一個作品是為全球千禧年電視慶典節目「2000年的今天」所寫的同名交響曲。該慶典節目由英國BBC廣播公司、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和SONY唱片公司合作製作,經由中國中央電視台等全球55家電視網衛星傳送到世界各地。為紀念巴赫逝世250年,受國際巴赫協會委託的《水祭》(根據《馬太受難曲》所作)已巡演德國、日本、英國和俄國等地,並將在2002年紐約「下一浪潮藝術節」二十周年慶典上作開幕演出。
2001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他的"永恆的水" 協奏曲和《卧虎藏龍》協奏曲以絕對全新的視覺聽覺沖擊力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水》這部作品的演出十分特別,台上全是水,水即獨奏樂器。譚盾為此專門做了50多種有關水的裝置,它們可以讓水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譚盾說:"我們天天的生活都與水有關,可是你聽到水的聲音沒有?"他為此講了一個故事:在紐約一個島上,一位猶太老人天天坐在海邊看水,譚盾問他:"你每天都在看什麼?"他答:"水有意思,在陸地上可以劃分美國、加拿大,但水是劃不開的,昨天有可能從我的家鄉來,明天又可能流到別處去,你看到每天的水是一樣的,但我看水天天是不一樣的。"譚盾說,這部作品一是強調人們生活與其中從未聽到的聲音,聽眾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二也算是環保,沈從文有幾句話,大意是,水除了流過山流過河,是否流過你的頭腦,你的身體,能不能聽到清澈、寧靜,也是物質環境對人的乞求。
聽音尋路
2004年10月31日,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作曲家譚盾推出的一部名為《地圖》的音樂作品倍受關注,在這部音樂作品中,譚盾將影像中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樂與現場交響樂融為一體,並把它稱之為多媒體景觀音樂。近兩年,譚盾帶著他的這部作品在國內外巡迴演出,尤其是在湘西鳳凰演出時,譚盾曾經將演出舞台搭建在鳳凰古城北門碼頭的沱江河畔,3000多名當地居民聚集在此,現場聆聽了他們生命中的第一場交響音樂會。
其實"地圖"這個字,實際上它是一個,心力歷程的地圖,是一個文化的地圖,也是一個尋找過去與未來,尋找根與前景的一個地圖,跟傳統的現象蠻相和,因為人類的語言發明之前是有音樂的,在語言發明之前,他們是聽音尋路,過一個寨子的時候,過一個村的時候,你必須留下你的歌, 這樣所謂聽音尋路,聽到回聲,聽到對歌,聽到鄉間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音調,不同的節奏,尋找你的去路,尋找你要去的方向。那麼我覺得聲音的地圖可能是永恆的。它可能是超越於繪制的地圖,也超越於電腦的地圖,也超越於雷達的地圖,因為它是連接於我們生命和過去根的一種這樣的東西。所以地圖的含義從作曲的角度來說,實際上融合新的科技,融合媒體,融合電視,最重要全部集中在聲音,在音樂,在這種傳統的根的一個基礎上,去創作的一個樂曲和觀念。
譚盾的不同尋常的音樂理念和中國文化的底蘊讓他走出了一條超越常規的音樂創作之路。他做出了水樂、石樂等離經叛道的音樂,他的作品和為人都備受爭議。但這位被貼上另類標簽的音樂大師熱情似火的個性和對音樂的執著,是他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二十多年來譚盾通過他的音樂把中國文化傳到世界,受到各地音樂愛好者的尊重和喜愛。其主要作品包括:五部交響戲劇系列、觀念音樂--自然系列、歌劇《茶》、多媒體交響協奏曲系列、《死與火:和畫家克利的對話》、四重奏與琵琶《鬼戲》、歌劇《牡丹亭》、由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委約的歌劇《馬科·波羅》、受德國"巴赫國際協會"委約的《復活之旅》、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的《卧虎藏龍》、為張藝謀的電影《英雄》而寫的原創音樂、為香港回歸而作的《交響曲:天地人》、《世界交響曲》以及為世界著名鋼琴家朗朗改編創作的《八幅水彩畫的回憶》等等。而這些作品大都由世界著名指揮家和樂團及帕爾曼、馬友友這樣的大演奏家來演奏的。這些驕人的成績足以說明,譚盾已經用中國文化作為根基,融入世界音樂大氛圍中,並完全被世界所接納,所歡迎。

瞿小松

作曲家。1952年出生於貴州貴陽。1968-1972,於黔東南苗族山區插隊務農。1972年初自學小提琴,同年底入貴陽市京劇團作中提琴手。1978年初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杜鳴心教授。1983年畢業並留校任教。1982年獲美國齊爾品協會作曲比賽大獎。1985年獲第四屆全國音樂作品(室內樂)評獎三等獎。作品有大提琴與樂隊曲《山歌》,交響組曲《山與土風》、《第一大提琴協奏曲》等。1989年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之邀、美國亞洲文化基金會贊助,赴美作訪問學者,並居留美國十年。

瞿小松的作品在世界各地被廣泛演奏,並被西方樂評稱為「寂靜的大師」、「節制的大師」。瞿接受的作品委約來自:荷蘭國際藝術節、布魯塞爾國際藝術節、巴黎秋季藝術節、瑞典國民歌劇院、大倫敦藝術基金會、荷蘭新音樂團、柏林電台合唱團、慕尼黑雙年展歌劇節、美國作曲家論壇、辛辛那提打擊樂團、日本Hibiki音樂節、東京藝術中心、日本福岡音樂廳、台灣朱宗慶打擊樂團、台灣雲門舞集、香港中樂團、香港舞台團、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等等。瞿的作品由美國Peer Music及英國Faber Music兩家出版公司代理。1999年秋,在十年的海外生活後,瞿定居上海,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

瞿小松在文章中強調:「我體會,無論中西,古往今來引發藝術變化的,不是非怎樣不可,而是它可能會怎樣。生為中國人的作曲家、戲劇家應該感到幸運。這里頭大大的天地,若能真正立足於中國戲曲的根本,立足於中國文字藝術及中國文字聲音的根本,必有真建樹。樂意舒舒坦坦繼續過西方癮的,也是自己喜好,由不得他人。」

何訓田
開放分類: 中國、音樂、人物、名人、音樂家

著名作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指揮系系主任。1983年創立了RD作曲法the RD Method of Musical Composition(任意律和對應法),任意律窮盡了律制的劃分,對應法則以全新的思維來結構音樂,是中國第一位用自己的音樂理論進行創作的作曲家。1995年出版的《阿姐鼓》開辟了音樂創作的新領域,是國際唱片史上第一張在全球發行的中文唱片,在全球六十多個國家出版發行。1997年創作的《聲音的圖案》等作品建立了新的音樂語言和新的音樂結構。

德國德累斯頓弦樂團、英國BBC交響樂團、東京交響樂團、多倫多交響樂團、荷蘭新合奏團、美國紐約新樂樂團和香港管弦樂團等演奏團體曾為他的作品在歐美作世界首演。1988年中國音樂家協會和中央樂團等單位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何訓田交響作品音樂會〗。1995-1996年〖阿姐鼓演唱會〗在歐美及亞洲作環球巡演,首演於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途中應邀出席法國嘎納30th MIDEM慶典演出,結束於東京。2000年擔任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聯合舉辦的〖世界和平文化年開幕盛典「天唱人間Dadawa@2001演唱會」〗藝術總監、音樂總監和作曲。2002年擔任〖雷峰夕照音樂大典〗總策劃、總導演和作曲。

主要作品有:

交響作品

《平仄》Tonal Patterns (1985)

《夢四則》Four Dreams (1986)

《感應》Telepathy (1987)

室內樂作品

《兩個時辰》Two of the Earthly Branches (1983)

《天籟》Sounds of Nature (1986)

《幻聽1》Phonism (1989)

《聲音的圖案》the Pattern of Sound Suite (1997-2003)

民族管弦樂 《達勃河隨想曲》DaBo River Caprice (1982)

電影音樂《蘭陵王》WarriorLanling (1995)

多媒體音樂劇場《迷哥》The Riddler(2001)

音樂專輯

《黃孩子》Yellow Children (1992)

《阿姐鼓》Sister Drum (1994)

《央金瑪》Voice from the Sky (1996)

《波羅密多》paramita(2002)

還有陳其綱,徐孟東,張旭儒……等等等等……
這些都是中國比較有影響的作曲大師。

我留意到你有提近現代音樂,這幾位都是比較敢為天下先的主兒,不然的話我就給你介紹什麼冼星海,谷建芬,施光南,喬羽,朱踐耳,趙季平,這些了~~你可以自己去找找,一般都找得到。

至於國外的近現代音樂,你可以從美國的約翰 凱奇找起。
阿諾德 勛伯格,斯特拉文斯基,潘德雷茨基,拉赫曼等等……
時間有限,給你說的這幾個人你自己找吧。

『捌』 中國現代作曲家

譚盾 著名美籍華裔作曲家--中央音樂學院(CCOM),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獲得1999年格萊美作曲大獎。作品:《英雄》(小提琴協奏曲)、《卧虎》(大提琴協奏曲)、《夜宴》(鋼琴協奏曲)、

終曲《復活》(小提琴、大提琴、鋼琴三重協奏曲)
郭文景 著名作曲家,《紐約時報》稱郭文景是「唯一未曾在海外長期居住而建立了國際聲望的中國作曲家。」現為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作曲教研室主任。作品:《狂人日記》《夜宴》《巴》、《川江敘事》、《社火》(樂——中國新音樂荷蘭Zebra公司)、《甲骨文》、《離垢地》、《西藏的聲音》等西洋器樂或聲樂小型作品。
葉小綱 國當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現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上海交響樂團駐團作曲家(composer in residence)、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委員會副主任(vise Chiar of creativity society)、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理事及美國作詞作曲家協會(ASCAP)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評審委員、文化部職稱委員會考評委員和文化部僑聯副秘書長,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獲得者,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
主要影視音樂作品有《湘女瀟瀟》(A Girl from Hunan)、《死神、老人與少女》(Girl,Death and Old Man)、《望日蓮》(Sun Flowers)、《生命如歌》(Life Song)、《超導》(Super Conctor)、《驚世商情》(Shocking Business)、《上海方舟》(Shanghai Story)、《洗澡》(Showers)、《五愛街》(Wu Ai Street)、《至高榮譽》(Greatest Honor)、《香港歲月》(Hong Kong Time)、《上海蒼桑》(Shanghai Story)、《電影春秋》(Old Time)、《走出凱旋門》(Out of Triumphal Arch)、《人約黃昏》(Evening Liaison)、《朗朗的星空》(Stary Sky)|《波濤洶涌》(Roaring Waves)、《刮痧》(The Trea葉小綱
tment)、《白色陷阱》(White Crises)、《逃亡上海》(Escape to Shanghai)、《大地之子--蔡希陶》(Son of Earth)、《秋天的流星雨》(Meteoric shower in Night)、《芬妮的微笑》(The the End of the Bridge)和《天上的戀人》(The Lover on the Sky)、《玉觀音》(Jade Buhda)、《驚濤駭浪》(Perils)等。
瞿小松 被西方樂評稱為「寂靜的大師」、「節制的大師」。1978年初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杜鳴心教授。1983年畢業並留校任教。1989年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美中藝術交流中心之邀、美國亞洲文化基金會贊助,赴美作訪問學者,並居留美國十年。 1999年秋,在十年的海外生活後,瞿定居上海,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作品:歌劇《俄荻普斯》、《俄荻普斯之死》,《打擊樂協奏曲》、《MongDong》、《第一交響樂》、《第一大提琴協奏曲》、《弦樂交響樂》和大量的現代室內樂作品,他還為《青春祭》、《孩子王》、《盜馬賊》、《野人》、《邊走邊唱》等多部電影配樂。
趙季平,著名電影作曲家,不僅創作的影視歌曲是最多的,而且精品率和獲獎數也是最高的。他成為電影作曲家後,在創作風格上歷經了三個階段,一是音樂與影片風格一致,二是音樂完全融入電影,加強了影片的藝術感染力,三是音樂在思想性和藝術性方面超出了影片,達到一種新的境界。他認為,越是民族的東西,越要與時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2009年12月16日當選中國音樂家協會第七屆主席。
《野狼谷》
《隱身博士》
《煙雨情》《世界第八奇跡》
《菊豆》
《夢斷樓蘭》
《大話西遊》
《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法國「南特」國際電影節最佳音樂獎)
《青春無悔》
《黑山路》
《現世活寶》
《天火》
《燒狼紅》

趙季平
《大紅燈籠高高掛》

劉索拉 —— 作曲家,人聲表演家,作家。劉索拉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於杜鳴心先生。1988年至2002年她先後定居倫敦和紐約。她的唱片[藍調在東方](美國寶利金唱片公司),曾被英美權威音樂雜志Billboard作為焦點聚光唱片推出,稱其為「一種新流派的醞釀」, 並被列入《英美新世界音樂》排行榜前 10 名。先鋒派代表人物(具體履歷請查詢)劉索拉目前定居於中國北京和美國鄂宛。作品:《大明星》 (1985) .... 作曲 《雷場相思樹》 (1986) .... 作曲 《雷場相思樹》 (1986) .... 作詞 《青春祭》 (1985) .... 作曲 《人間恩怨》 (1987) .... 作曲 《人間恩怨》 (1987) .... 演唱
蘇聰,中國電影作曲家。曾得過30多個獎項,除第60屆奧斯卡最佳電影作曲獎外,還有美國「廣播音樂公司獎」、「格萊美」最佳背景音樂原作專輯、德國埃森「克魯普基金會獎學金」等。
《嫁到宮里的男人》(1990) .... 作曲
《綠茶》(2003) .... 作曲
《茉莉花開》(2006) .... 作曲
《末代皇帝》(1987) .... 作曲
陳其鋼 1977 考入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師事羅忠熔先生。
1983 以全優成績畢業。同年以第一名成績考取教育部出國研究生,次年赴法國深造。
1984-1988 獲當代音樂大師梅湘(梅西安)賞識,破例納為關門入室弟子。並同時親炙 I.Malec, C.Ballif,B.Jolas等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名師。連續四年獲得法國政府獎學金。1988 以"優秀"成績相繼取得巴黎大學(Sorbonne)碩士學位和巴黎音樂師范學院高級 作曲文憑。
1987和1991 連續兩次為法國現代音樂研究所作曲研究員。
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主題曲《我和你》《you and me》詞曲作者,擔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音樂總監。作品:《蝶戀花》《我和你》
董立強 作曲家 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 現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專業方向(含電影音樂創作及電影音樂理論研究方向)、配器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 張麗達 中國當代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何訓田,著名作曲家、製作人。用快樂表達哀傷的人,是中國當代第一位用自己的作曲技法創作的作曲家,現為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班導師、作曲指揮系系主任。作品:《阿姐鼓》,《央金瑪》,《天籟》,《聲音圖案》
劉湲,1975年開始隨郭祖榮教授學習作曲,1986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楊立青,趙曉生諸教授,1991年畢業,1991-1999先後任上海歌舞團及上海歌劇院駐團作曲家。200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隨吳祖強教授攻讀博士學位,於2003年畢業,並留任作曲系教授。
楊立青,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上海音樂學院院長。
王寧 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 王西麟(1936-)是功底最扎實、思想最深厚的中國作曲家之一 。

閱讀全文

與上海交響樂團基金會理事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