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王菲是北京人,為什麼會說粵語,而且說得那麼准
王菲是出生在北京的,不過她1987年就移居香港,在香港成長,所以會說粵語。
她的事業就自香港而起,在香港呆久了因為事業需要自然而然就會說粵語了。
(1)香港成長基金會擴展閱讀:
王菲,1969年8月8日出生於北京,中國流行樂女歌手、影視演員 、中國國家一級演員。
1989年,憑借歌曲《仍是舊句子》在香港歌壇出道 ,同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王靖雯》。1992年,因演唱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而被聽眾所熟知。1993年,在專輯《十萬個為什麼?》 中嘗試另類音樂的風格。
1994年,發行專輯《天空》,並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星獎;同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舉辦18場「最精彩演唱會」,打破中國香港歌手初次開演唱會的場次紀錄 。1996年,成為首位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的華人歌手 。1998年,因在央視春晚上演唱歌曲《相約1998》而在中國內地獲得更多的關注。
同年發行專輯《唱遊》,通過運用顫音、拖音等技巧確立其個人風格,並於次年獲得新加坡SPVA唱片暢銷排行榜年度銷量冠軍。
1999年,憑借歌曲《Eyes on Me》獲得第41屆日本唱片大獎亞洲音樂獎,同年在日本武道館舉行個人演唱會。2002年獲得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頒發的「唱片銷量最高的粵語女歌手」證書。2003年主演喜劇電影《天下無雙》。
2004年,憑借專輯《將愛》獲得第15屆台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演唱人獎。2005年,在結束「菲比尋常巡迴演唱會」後淡出樂壇。2010年,復出樂壇並在央視春晚上演唱歌曲《傳奇》,同年舉辦巡迴演唱會 。2016年,發行歌曲《塵埃》。
演藝事業外,王菲熱心公益慈善。2006年11月,成立嫣然基金會。2012年5月,成為北京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創始人之一 。
⑵ 兒童基金會和教育基金會的區別有哪些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宗旨,匯聚社會愛心,為我國兒童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兒基會曾資助了幼兒園、兒童福利院、少年宮、SOS兒童村、兒童活動中心、學校等兒童生活、學習和活動場所,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國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公益項目「春蕾計劃」。 1996年,為推動「春蕾計劃」的深入實施,使那些初中或高中畢業後沒能繼續升學的春蕾女童回鄉後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中國兒基會特別設立了「春蕾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截止到目前,「春蕾計劃」已經在全國普遍實施,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救助貧困失學女童達170餘萬人次。「春蕾計劃」已經發展成為多視角、多方位促進女童全面發展的兒童公益項目。 2000年,為呼籲全社會給孩子們提供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中國兒基會推出了又一個大型公益項目——「中國兒童安全健康成長計劃」,簡稱「安康計劃」。「安康計劃」推出後,通過在全國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圖書站」、「安康宣傳欄」、「社區兒童德育中心」、救助「貧困弱視兒童」等項目,幫助孩子們安全健康地成長。 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兩個品牌項目。 2002年,中國兒基會創造性地策劃並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動——「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公益平台。在「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活動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公益明星單位」、「中國兒童慈善家」等榮譽稱號,並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創新勸募模式,中國兒基會堅持「零錢慈善」理念,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萬台視頻募捐箱。2003年、2006年,緊緊抓住我國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機,先後與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在我國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機公益簡訊募捐項目。隨後又開通了「12361」固定電話募捐特服號碼,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贈平台。 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我國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竭誠服務的宗旨,用誠信凝聚了社會愛心,用執著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兒童公益事業的動人樂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和贊譽,先後被中央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抗擊『非典』先進全國性社會團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扶貧獎『勸募模式創新獎』」、 「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稱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是一項恩澤後代,造福民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衷心希望與國內外一切熱心於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建立友好聯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了孩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為了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明天,奉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宗旨 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教育福利事業。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 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出資一億港元,與教育部合作,於1986年成立的。基金會旨在鼓勵中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和出國留學青年回國內高校任教,對從事科學研究和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進行資助和獎勵。基金會設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為優秀青年教師從事研究工作,每項提供5000-20000美元的資助;設立青年教師獎,為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個人進行獎勵,每項獎金1000-5000美元。為鼓勵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結合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學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設立「優選資助課題」,由符合申報條件的青年教師「公開申報」,每項課題資助2萬美圓左右。 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為宗旨,扶植新秀,獎掖群賢。截止到2002年底,基金會共襄助1844名青年教師,資助金額1159.786萬美元。基金會16年來所進行的資助和獎勵,已成為最受我國高等教育界矚目和贊譽的獎項之一,一批有作為、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各學科的帶頭人;不少獲得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⑶ 「求是獎」發行方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這個基金會是什麼來頭
這個基金會是香港知名企業家查濟民1994年在香港創立的,「求是」這個名字則是根據求是書院得來的,也就是浙江大學的前身。
查濟民成立這個求是科技基金會的目的,就是為了推廣中國科技的發展。這個目的也確實達成了,從求是科技基金會成立以來,有358位各界科學家獲獎,也資助了無數科學項目的進行,還設立了研究生獎學金來幫扶各種人才。
能夠獲得求是科技基金會獎項的人,都是對我國科學事業做過貢獻的人。比如求是科技基金會的顧問楊振寧先生,還有今年剛剛獲得求是傑出科學家獎的邵峰和顏寧。都是對我國科技做出貢獻的人。
總之,這個求是科技基金會是一個大人物的成立的,它推動了我們科學事業的發展。
⑷ 香港有哪些基金會
樂施會、慈恩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
⑸ 什麼是基金及基金會
從資金關系來看,基金是指專門用於某種特定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資金。其中,既包括各國共有的養老保險基金、退休基金、救濟基金、教育獎勵基金等,也包括中國特有的財政專項基金、職工集體福利基金、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預算調節基金等。
從組織性質上講,基金是指管理和運作專門用於某種特定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資金的機構或組織。這種基金組織,可以是非法人機構(如財政專項基金、高校中的教育獎勵基金、保險基金等),可以是事業性法人機構(如中國的宋慶齡兒童基金會、孫冶方經濟學獎勵基金會、茅盾文學獎勵基金會,美國的福特基金會、霍布賴特基金會等),也可以是公司性法人機構。
⑹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的資助程序
1.祖國內地義務教育階段、高中階段(含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和中專、中技學校的學生)、 高等教育階段(含普通高校本科生、專科生和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在祖國內地學習的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家庭困難的各類學生,需向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提交書面資助申請,並填寫《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資助計劃申請表一》、《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資助計劃申請表二》和《本人承諾書》,一並郵寄到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2.在填寫申請表之前,請先查閱《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助學計劃實施暫行辦法》。申請書各項內容要實事求是,逐條認真填寫。表達要准確、嚴謹、字跡要清楚易辨。
3.學生個人申請需提交學生所在學校出具的證明。證明的主要內容:申請資助的學生確系本校學生、學生在學校是否品學兼優、學校有無給學生提供減免學費或有無獎學金、申請助學貸款等,學校負責人簽字蓋章後方為有效。另需學生戶口所在地政府部門出具的家庭貧困狀況的說明,並需加蓋公章。
4.申請材料郵寄到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後,由基金會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合格者根據《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助學計劃實施暫行辦法》第七條、第八條規定辦理。
5.申請人資助年限一般為一年一申請,特殊情況可另行考慮。
⑺ 關於家族基金會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基金會的名稱是廣東省志願者事業發展基金會。
第二條 本基金會屬於公募基金會。
本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廣東省。
第三條 本基金會的宗旨:傳播志願服務理念,弘揚志願服務精神,提高志願服務水平,推動志願者事業發展。
第四條 本基金會的原始基金數額為人民幣400萬元,來源於社會捐贈。
第五條 本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是廣東省民政廳,業務主管單位是共青團廣東省委。
第六條 本基金會的住所廣州市寺貝通津1號大院。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七條 本基金會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一)籌集資金,接受捐贈;
(二)管理基金,運作基金;
(三)資助志願服務項目、志願文化培育、志願理念宣傳、志願者事業研究、志願服務推廣;
(四)資助志願者培訓、志願者表彰、志願者權益保障等;
(五)資助其他與志願者事業發展有關的項目。
第三章 組織機構、負責人
第八條 本基金會由13名理事組成理事會。本基金會理事每屆任期為4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九條 理事的資格:
(一)熱心志願者事業,且有相當社會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家、企業家;
(二)為廣東志願者事業做出過重要貢獻;
(三)社會公益事業和志願服務方面的知名專家學者;
(四)本會基金的主要貢獻者。
第十條 理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第一屆理事由業務主管單位、主要捐贈人、發起人分別提名並共同協商確定。
(二)理事會換屆改選時,由業務主管單位、理事會、主要捐贈人共同提名候選人並組織換屆領導小組,組織全部候選人共同選舉產生新一屆理事。
(三)罷免、增補理事應當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四)理事的選舉和罷免結果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五)具有近親屬關系的不得同時在理事會任職。
第十一條 理事的權利和義務:
理事的權利:
(一)選舉和被選舉為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的權利;
(二)表決權;
(三)建議權和批評權;
(四)參與本會內部事務的管理權;
(五)符合本基金會章程的其他權利。
理事的義務:
(一)履行章程的義務;
(二)執行決議的義務;
(三)承辦委託事務的義務;
(四)維護本會聲譽的義務;
(五)符合本基金會章程的其他義務。
第十二條 本基金會的決策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制定、修改章程;
(二)選舉、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決定重大業務活動計劃,包括資金的募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年度收支預算及決算審定;
(五)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
(七)決定由秘書長提名的副秘書長和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聽取、審議秘書長的工作報告,檢查秘書長的工作;
(九)決定基金會的分立、合並或終止;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三條 理事會每年召開 2 次會議。理事會會議由理事長負責召集和主持。有1/3理事提議,必須召開理事會會議。如理事長不能召集,提議理事可推選召集人。召開理事會會議,理事長或召集人需提前5日通知全體理事、監事。
第十四條 理事會會議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理事會決議須經出席理事過半數通過方為有效。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出席理事表決,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選舉或者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三)章程規定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
(四)基金會的分立、合並。
第十五條 理事會會議應當製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製作會議紀要,並由出席理事審閱、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基金會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並記載於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第十六條 本基金會設監事1名。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期滿可以連任。
第十七條 理事、理事的近親屬和基金會財會人員不得任監事。
第十八條 監事的產生和罷免:
(一)監事由主要捐贈人、業務主管單位分別選派;
(二)登記管理機關根據工作需要選派;
(三)監事的變更依照其產生程序。
第十九條 監事的權利和義務:
監事依照章程規定的程序檢查基金會財務和會計資料,監督理事會遵守法律和章程的情況。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有權向理事會提出質詢和建議,並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以及稅務、會計主管部門反映情況。監事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基金會章程,忠實履行職責。
第二十條 在本基金會領取報酬的理事不得超過理事總人數的1/3。監事和未在基金會擔任專職工作的理事不得從基金會獲取報酬。
第二十一條 本基金會理事遇有個人利益與基金會利益關聯時,不得參與相關事宜的決策;基金會理事、監事及其近親屬不得與基金會有任何交易行為。
第二十二條 理事會設理事長、副理事長和秘書長,從理事中選舉產生。
第二十三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一)在本基金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二)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最高任職年齡不超過70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三)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員,不能擔任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
(一)屬於現職國家工作人員的;
(二)因犯罪被判處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刑期執行完畢之日起未逾5年的;
(三)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正在執行期間或者曾經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的;
(四)曾在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基金會擔任理事長、副理事長或者秘書長,且對該基金會的違法行為負有個人責任,自該基金會被撤銷之日起未逾5年的。
第二十五條 本基金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每屆任期 4年,連任不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超屆連任的,須經理事會特殊程序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六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為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
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應當由中國內地居民擔任。本基金會法定代表人在任期間,基金會發生違反《基金會管理條例》和本章程的行為,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相關責任。因法定代表人失職,導致基金會發生違法行為或基金會財產損失的,法定代表人應當承擔個人責任。
第二十七條 本基金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三)代表基金會簽署重要文件。
本基金會副理事長、秘書長在理事長領導下開展工作,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決議;
(二)組織實施基金會年度公益活動計劃;
(三)擬定資金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計劃;
(四) 擬定基金會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報理事會審批;
(五)協調各機構開展工作;
(六)提議聘任或解聘副秘書長以及財務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七)提議聘任或解聘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由理事會決定;
(八)決定各機構專職工作人員聘用;
(九)章程和理事會賦予的其他職權。
第四章 財產的管理和使用
第二十八條 本基金會為公募基金會,本基金會的收入來源於:
(一)組織募捐的收入;
(二)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自願捐贈;
(三)投資收益;
(四)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條 本基金會組織募捐、接受捐贈,應當遵守法律法規,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
第三十條 本基金會組織募捐時,應當向社會公布募得資金後擬開展的公益活動和資金的詳細使用計劃。重大募捐活動應當報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備案。本基金會組織募捐,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攤派及變相攤派。
第三十一條 本基金會的財產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挪用。
第三十二條 本基金會根據章程規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動的業務范圍使用財產;捐贈協議明確了具體使用方式的捐贈,根據捐贈協議的約定使用。接受捐贈的物資無法用於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用途時,基金會可以依法拍賣或者變賣,所得收入用於捐贈目的。
第三十三條 本基金會財產主要用於:
(一)資助志願服務項目、志願文化培育、志願理念宣傳、志願者事業研究、志願服務推廣;
(二)資助志願者培訓、志願者表彰、志願者權益保障等;
(三)資助其他與志願者事業發展有關的項目。
第三十四條 本基金會的重大募捐、投資活動是指:
重大募捐活動:
(一)有重大影響的募捐活動;
(二)一次性捐贈現金50萬以上,或實物100萬以上,或分期捐贈現金100萬以上的活動;
重大投資活動:
(一)超過100萬的投資項目;
(二)理事會認為屬於重大投資的項目。
第三十五條 本基金會按照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則實現基金的保值、增值。
第三十六條 本基金會每年用於從事章程規定的公益事業支出,不得低於上一年總收入的70%。
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
第三十七條 本基金會開展公益資助項目,應當向社會公開所開展的公益資助項目種類以及申請、評審程序。
第三十八條 捐贈人有權向本基金會查詢捐贈財產的使用、管理情況,並提出意見和建議。對於捐贈人的查詢,基金會應當及時如實答復。本基金會違反捐贈協議使用捐贈財產的,捐贈人有權要求基金會遵守捐贈協議或者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捐贈行為、解除捐贈協議。
第三十九條 本基金會可以與受助人簽訂協議,約定資助方式、資助數額以及資金用途和使用方式。本基金會有權對資助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受助人未按協議約定使用資助或者有其他違反協議情形的,本基金會有權解除資助協議。
第四十條 本基金會應當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本基金會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四十一條 本基金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四十二條 本基金會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業務及會計年度,每年3月31日前,理事會對下列事項進行審定:
(一)上年度業務報告及經費收支決算;
(二)本年度業務計劃及經費收支預算;
(三)財產清冊〖當年度捐贈者名冊及有關資料〗。
第四十三條 本基金會進行年檢、換屆、更換法定代表人以及清算,應當進行財務審計。
第四十四條 本基金會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四十五條 本基金會通過登記管理機關的年度檢查後,將年度工作報告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媒體上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的查詢、監督。
第五章 終止和剩餘財產處理
第四十六條 本基金會有以下情形之一,應當終止:
(一)完成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從事公益活動的;
(三)基金會發生分立、合並的。
第四十七條 本基金會終止,應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15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注銷登記。
第四十八條 本基金會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
本基金會應當自清算結束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在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十九條 本基金會注銷後的剩餘財產,應當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通過以下方式用於公益目的:
(一)在廣東省青年志願者協會設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
(二)在省財政設專戶管理使用,用於本基金會宗旨、業務范圍的公益事業。
無法按照上述方式處理的,由登記管理機關組織捐贈給與本基金會性質、宗旨相同的社會公益組織,並向社會公告。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五十條 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報登記管理機關核准。
⑻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的業務范圍
本基金會的業務范圍是:
(一)組織資助中國內地貧困家庭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二)組織資助赴中國內地學習、進修的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家庭困難學生,幫助他們完成學業;
(三)支持一些貧困地區解決在改革發展教育事業過程中遇到的特殊困難;
(四)獎勵對中國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做出特殊貢獻的個人和單位;
(五)接受海內外熱心支持中國教育事業的政府、組織和個人提供的資金、財產捐贈及無償技術援助;
(六)通過多種渠道,面向海內外開展符合本基金會宗旨的募捐活動;
(七)接受政府委託或指定開展的與教育或其他有關與教育事業相關的各類扶持、資助項目;
(八)接受委託管理國內外其他基金機構用於中國教育事業的資金;開展與國內外同類基金會的合作、交流活動;
(九)本章程規定或許可的其他活動。
⑼ 香港培華教育基金的宗旨
培華教育基金的宗旨是「育己樹人」。「育己」的含義是:家業在香港、在香港成長的人,深感在中國走向改革開放,香港已回歸祖國,實踐一國兩制的歷史時刻,一切都變化很大,希望通過參與人才培育工作去認識祖國。「樹人」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華同仁期望為祖國建設培養人才,從而以高素質人才推動建設,實現科教興國之目標。
⑽ 李嘉誠基金會的主要捐款
教育是百年之大業,人類文化和科技得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有賴良好的教育基礎,而教育與地方、社會和國家的富強進步,更屬息息相關,唯有加強教育、創新科技,才能開拓無限的發展空間。多年來,李嘉誠先生深深感到教育的重要,認為是培養國民慎思明辨和具創意的思維方式、廣闊的胸襟視野和正確的價值觀,掌握科技創念和專業技能的最基本因素,其發展不單依靠政府提供資源,亦有賴企業及個人投入心思和資助,李先生關心香港,熱愛國家,對推動教育發展不遺餘力,以下為歷年在教育方面的主要項目:
內地
汕頭大學
長江商學 院
西 部 教 育 醫 療 計 劃
長 江 學 者 獎 勵 計 劃
北京大學圖書館新 館
清華大學FIT 未 來 互 聯 網 絡 研 究 中 心
潮 州 基 礎 小 學
廣東警官學院
香港
香港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聖 保 羅 男 女 中 學
香 港 公 開 大 學 李 嘉 誠 專 業 進 修 學 院
香 港 大 學 庄 月 明 樓 及 庄 月 明 文 娛 中 心 明 愛 庄 月 明 中 學
千 禧 萬 里 行
海外
新加坡國立大學
李 光 耀 公 共 政 策 學 院
新 加 坡 管 理 大 學
獎 學 金 計 劃 醫療服務是基本民生需要,一個地方的醫療質素水平,更屬當地先進程度的指標之一。優秀的醫療人才和先進的儀器設備,是優質醫療服務的保證,有助病人減少痛苦,回復健康,重拾自信和尊嚴。由於少年時代的經歷,李嘉誠先生深深感到貧病無助是世上最痛苦的事,故自早年起已本著推己及人的精神,立志為醫療事業奉獻力量,使有需要幫助的貧病者及時得到照顧。以下為歷年在醫療方面(包括醫療教育及研究、醫療扶貧等)的主要項目:
內地
汕頭大學醫學院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長江新里程計劃 ( 第一期 )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長江新里程計劃 ( 第二期 )
『 人間有情 』全國寧養醫療服務計劃
「 重生行動 」 全國貧困家庭唇齶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
上海市金山眾仁護理院
潮州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
醫療扶貧
「 關心是潮流 」計劃
海南省農村衛生建設
陝西農村衛生扶貧建設
廣東省公安民警醫療救助基金會
健康快車
微笑行動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
香港安老院服務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李嘉誠專科診療所
『 人間有情 』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李嘉誠物理治療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醫院管理局長者注射肺炎疫苗先導研究
香港醫院管理局「 健康創繁榮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海外
英國劍橋大學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成立李嘉誠知識研究院
美國斯坦福大學
英國牛津大學全球衛生計劃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防治禽流感及新發傳染病研究
澳洲皇家飛行醫療服務 文化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一個國家文化的承傳,更是每一代國民應有的天職。李嘉誠先生具備傳統的人文思想,熱愛中國文化,因對文物的保護、維修以至宗教哲學研究、藝術、體育發展及文化交流活動的推廣,均予以大力贊襄,主要項目包括:
內地
重建文物古跡
中央芭蕾舞團
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
中國文化論壇
香 港
重建文物古跡
中華文化城文藝活動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
香港管弦樂團
海外
甘乃迪藝術表演中心
哈林舞蹈劇場 能夠幫助社會上無助的人,是李嘉誠先生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故歷年來國內多次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水災、地震等,基金會及李先生旗下集團均率先作出捐獻,救災賑濟,發揚民胞物與的精神,以下為歷年在公益方面的主要項目:
JIT基金( Just in Time Fund )
香港公益金
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國際潮青聯誼年會
香港潮州商會
基督教勵行會「 香港精神 」
成長希望基金會
香港哥爾夫球會「 哥爾夫球慈善賽 」
亞洲防盲基金會 ○1997年,北京大學100年校慶期間,李嘉誠基金會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1000萬美元,支持新圖書館的建設。
○1999年,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千萬港元予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將設於信德中心的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命名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2004年南亞海嘯,李嘉誠透過旗下的和記黃埔及李嘉誠基金會,共捐出300萬美元予受災人士。
○2005年5月7日,李嘉誠透過李嘉誠基金會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款10億港元,香港大學宣布於2006年1月1日把醫學院命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令部份醫學院校友反對命名。
○2005年10月10日基金會與和記黃埔合共捐出50萬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災民。
○2005年11月30日,基金會捐款2500萬加元予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並成立「李嘉誠知識研究院」,於2009年落成。
至2005年,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嘉誠屬下的其他慈善基金總捐款達76億港元。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200萬元人民幣支持開展的「汕頭市婦女工作創新計劃」和「汕頭市女生生涯發展項目」17日在廣東汕頭市啟動,助女性探索工作發展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