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宗旨是什麼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UnitedNationsChildrensFund)是聯合國大會於一九四六年為了援助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歐洲兒童的緊急需要而創立的。
一九五三年十月本會(當時為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救援基金會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Fund)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常設機構,為發展中國家的貧困兒童提供救援服務,其名稱改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但是仍然保留了其為人所熟知的英文簡稱,UNICEF直至今天。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是唯一完全致力為世界上兒童的基本需要謀求幸福,改善兒童因戰爭而受到傷害的聯合國組織,我們與其他聯合國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共同合作,在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提供以社區為基礎的各種服務,包括基本衛生保健、營養、基礎教育以及清潔安全食水和衛生,其目的是減輕由於缺少這些服務而帶給小孩的可怕傷害。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主要在兒童權力公約的四大范疇指引下,在全球一百六十多個國家提供及推行救援服務:
生存──以社區為基礎提供的基本健康護理、供應潔凈食水及衛生設施、穩定減低全球幼兒及兒童的夭折率、保障懷孕母親的營養和健康、鼓勵以母乳育嬰、為嬰兒提供疾病防疫及推廣因腹瀉導致脫水的口服防脫水治療劑等工作,拯救數以百萬計的生命。保障──保障在戰爭中無辜受害、極度貧乏、無人照料或飽受煎熬而需要特別照料的兒童。監察各國信守兒童權益公約可有效糾正歪行並擴大援助機會。加強供應營養及輔助物資例如維他命A、防止因缺鹽碘質而導致失明和弱智,從而使兒童享有健康成長的環境。
發展──提供訓練和教育,尤其是提倡給女童平等教育機會,並協助社區自行克服貧窮和缺乏教育機會而影響社會發展停滯不前。
參與──確保兒童擁有表達意見的自由,並可在影響他們生活的事項中發言。
當武裝沖突和自然災害阻礙這些工作﹐引致大量兒童飽受災害﹐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必定會以緊急救援經驗作出快速有效的回應。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全世界設立三十七個國家委員會(NationalCommittee),主要工作是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進行籌募工作,使基金會能夠繼續協助全球一百六十多個發展中國家進行社會福利工作。此外,我們希望透過不同的宣傳活動喚起各界人仕關注發展中國家的兒童狀況,了解他們在醫療衛生、教育、清潔食水、環境、訓練等方面的需要。香港為其中一位成員。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工作,本會委任不同國家及范疇的知名人士擔當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期望透過他們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各項工作的親身參與,及以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的身份到發展中國家實地考察本會的前線工作,喚起世人對兒童的關注;此外,本會亦希望藉著他們的知名度協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舉辦各類籌款活動,如舉行慈善演唱會等。已故的柯德莉夏萍(AudreyHepburn)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貢獻良多,在她一九九三年去世前幾年已到過不同的發展中國家作實地參觀,其他的親善大使包括影星羅渣摩亞(RogerMoore)、珍西摩爾(JaneSeymour),前世界足球先生韋亞(GeorgeWeah)、香港歌星黎明(LeonLai)等等。
⑵ 什麼是基金及基金會
從資金關系來看,基金是指專門用於某種特定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資金。其中,既包括各國共有的養老保險基金、退休基金、救濟基金、教育獎勵基金等,也包括中國特有的財政專項基金、職工集體福利基金、能源交通重點建設基金、預算調節基金等。
從組織性質上講,基金是指管理和運作專門用於某種特定目的並進行獨立核算的資金的機構或組織。這種基金組織,可以是非法人機構(如財政專項基金、高校中的教育獎勵基金、保險基金等),可以是事業性法人機構(如中國的宋慶齡兒童基金會、孫冶方經濟學獎勵基金會、茅盾文學獎勵基金會,美國的福特基金會、霍布賴特基金會等),也可以是公司性法人機構。
⑶ 一個只有太陽能黑的人,古天樂為什麼捐建希望小學
古天樂之所以捐贈小學,估計是他為人比較正派,心中有家國大義吧,他熱愛公益事業,覺得能出一份力就出一份力,盡自己的所能讓他的幫助能給學子們帶來幫助!
⑷ 李嘉誠基金會的主要捐款
教育是百年之大業,人類文化和科技得以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有賴良好的教育基礎,而教育與地方、社會和國家的富強進步,更屬息息相關,唯有加強教育、創新科技,才能開拓無限的發展空間。多年來,李嘉誠先生深深感到教育的重要,認為是培養國民慎思明辨和具創意的思維方式、廣闊的胸襟視野和正確的價值觀,掌握科技創念和專業技能的最基本因素,其發展不單依靠政府提供資源,亦有賴企業及個人投入心思和資助,李先生關心香港,熱愛國家,對推動教育發展不遺餘力,以下為歷年在教育方面的主要項目:
內地
汕頭大學
長江商學 院
西 部 教 育 醫 療 計 劃
長 江 學 者 獎 勵 計 劃
北京大學圖書館新 館
清華大學FIT 未 來 互 聯 網 絡 研 究 中 心
潮 州 基 礎 小 學
廣東警官學院
香港
香港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聖 保 羅 男 女 中 學
香 港 公 開 大 學 李 嘉 誠 專 業 進 修 學 院
香 港 大 學 庄 月 明 樓 及 庄 月 明 文 娛 中 心 明 愛 庄 月 明 中 學
千 禧 萬 里 行
海外
新加坡國立大學
李 光 耀 公 共 政 策 學 院
新 加 坡 管 理 大 學
獎 學 金 計 劃 醫療服務是基本民生需要,一個地方的醫療質素水平,更屬當地先進程度的指標之一。優秀的醫療人才和先進的儀器設備,是優質醫療服務的保證,有助病人減少痛苦,回復健康,重拾自信和尊嚴。由於少年時代的經歷,李嘉誠先生深深感到貧病無助是世上最痛苦的事,故自早年起已本著推己及人的精神,立志為醫療事業奉獻力量,使有需要幫助的貧病者及時得到照顧。以下為歷年在醫療方面(包括醫療教育及研究、醫療扶貧等)的主要項目:
內地
汕頭大學醫學院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長江新里程計劃 ( 第一期 )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長江新里程計劃 ( 第二期 )
『 人間有情 』全國寧養醫療服務計劃
「 重生行動 」 全國貧困家庭唇齶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
上海市金山眾仁護理院
潮州醫院、潮州市中心醫院
醫療扶貧
「 關心是潮流 」計劃
海南省農村衛生建設
陝西農村衛生扶貧建設
廣東省公安民警醫療救助基金會
健康快車
微笑行動
香港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香港中文大學李嘉誠健康科學研究所
香港安老院服務
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李嘉誠專科診療所
『 人間有情 』香港寧養服務計劃
大口環根德公爵夫人兒童醫院李嘉誠物理治療樓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與醫院管理局長者注射肺炎疫苗先導研究
香港醫院管理局「 健康創繁榮 」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
海外
英國劍橋大學
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李嘉誠生物醫學和健康科學研究中心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成立李嘉誠知識研究院
美國斯坦福大學
英國牛津大學全球衛生計劃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防治禽流感及新發傳染病研究
澳洲皇家飛行醫療服務 文化是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象徵,一個國家文化的承傳,更是每一代國民應有的天職。李嘉誠先生具備傳統的人文思想,熱愛中國文化,因對文物的保護、維修以至宗教哲學研究、藝術、體育發展及文化交流活動的推廣,均予以大力贊襄,主要項目包括:
內地
重建文物古跡
中央芭蕾舞團
廣東省潮劇發展與改革基金會
中國文化論壇
香 港
重建文物古跡
中華文化城文藝活動
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
香港管弦樂團
海外
甘乃迪藝術表演中心
哈林舞蹈劇場 能夠幫助社會上無助的人,是李嘉誠先生認為最有意義的事,故歷年來國內多次嚴重的自然災害如水災、地震等,基金會及李先生旗下集團均率先作出捐獻,救災賑濟,發揚民胞物與的精神,以下為歷年在公益方面的主要項目:
JIT基金( Just in Time Fund )
香港公益金
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國際潮青聯誼年會
香港潮州商會
基督教勵行會「 香港精神 」
成長希望基金會
香港哥爾夫球會「 哥爾夫球慈善賽 」
亞洲防盲基金會 ○1997年,北京大學100年校慶期間,李嘉誠基金會向北京大學圖書館捐贈1000萬美元,支持新圖書館的建設。
○1999年,李嘉誠基金會捐款4千萬港元予香港公開大學,香港公開大學將設於信德中心的持續及社區教育中心命名為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
○2004年南亞海嘯,李嘉誠透過旗下的和記黃埔及李嘉誠基金會,共捐出300萬美元予受災人士。
○2005年5月7日,李嘉誠透過李嘉誠基金會向香港大學醫學院捐款10億港元,香港大學宣布於2006年1月1日把醫學院命名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令部份醫學院校友反對命名。
○2005年10月10日基金會與和記黃埔合共捐出50萬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災民。
○2005年11月30日,基金會捐款2500萬加元予多倫多大學聖米高醫院,並成立「李嘉誠知識研究院」,於2009年落成。
至2005年,李嘉誠基金會及李嘉誠屬下的其他慈善基金總捐款達76億港元。
李嘉誠基金會捐資200萬元人民幣支持開展的「汕頭市婦女工作創新計劃」和「汕頭市女生生涯發展項目」17日在廣東汕頭市啟動,助女性探索工作發展新方法。
⑸ 兒童基金會和教育基金會的區別有哪些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於1981年7月28日。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宗旨,匯聚社會愛心,為我國兒童公益事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中國兒基會曾資助了幼兒園、兒童福利院、少年宮、SOS兒童村、兒童活動中心、學校等兒童生活、學習和活動場所,還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為促進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1989年,推出了旨在救助我國貧困地區失學女童重返校園的公益項目「春蕾計劃」。 1996年,為推動「春蕾計劃」的深入實施,使那些初中或高中畢業後沒能繼續升學的春蕾女童回鄉後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中國兒基會特別設立了「春蕾女童實用技術培訓專項基金」,並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截止到目前,「春蕾計劃」已經在全國普遍實施,共募集資金6億多元,救助貧困失學女童達170餘萬人次。「春蕾計劃」已經發展成為多視角、多方位促進女童全面發展的兒童公益項目。 2000年,為呼籲全社會給孩子們提供安全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中國兒基會推出了又一個大型公益項目——「中國兒童安全健康成長計劃」,簡稱「安康計劃」。「安康計劃」推出後,通過在全國各地捐建「安康教室」、「安康圖書站」、「安康宣傳欄」、「社區兒童德育中心」、救助「貧困弱視兒童」等項目,幫助孩子們安全健康地成長。 為了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深入實施「春蕾計劃」和「安康計劃」兩個品牌項目。 2002年,中國兒基會創造性地策劃並推出了新的大型公益活動——「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為社會各界奉獻愛心搭建公益平台。在「中國兒童慈善活動日」活動中,對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分別授予「公益明星單位」、「中國兒童慈善家」等榮譽稱號,並將他們的名字鐫刻在北京八達嶺長城的「中國兒童慈善功德碑」上,實現了捐贈者和公益組織、公益效應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為進一步創新勸募模式,中國兒基會堅持「零錢慈善」理念,在全國各地設立了萬台視頻募捐箱。2003年、2006年,緊緊抓住我國科技信息迅猛發展的時機,先後與中國移動公司和中國聯通公司合作,在我國率先推出了「8858」、「9592」手機公益簡訊募捐項目。隨後又開通了「12361」固定電話募捐特服號碼,為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奉獻愛心提供了全新便捷的捐贈平台。 20多年來,中國兒基會恪守為我國兒童教育福利事業竭誠服務的宗旨,用誠信凝聚了社會愛心,用執著和奉獻譜寫了一曲曲兒童公益事業的動人樂章,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支持和贊譽,先後被中央機關和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抗擊『非典』先進全國性社會團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中國扶貧獎『勸募模式創新獎』」、 「中華慈善獎」等榮譽稱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是一項恩澤後代,造福民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社會公益事業。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衷心希望與國內外一切熱心於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建立友好聯系,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了孩子,為了構建和諧社會,為了中華民族美好燦爛的明天,奉獻出我們的一片愛心。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宗旨 為撫育、培養、教育兒童少年,輔助國家發展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兒童教育福利事業。 霍英東教育基金會 是由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先生出資一億港元,與教育部合作,於1986年成立的。基金會旨在鼓勵中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和出國留學青年回國內高校任教,對從事科學研究和在教學與科研中做出優異成績的青年教師,進行資助和獎勵。基金會設立高等院校青年教師基金,為優秀青年教師從事研究工作,每項提供5000-20000美元的資助;設立青年教師獎,為在教學和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教師個人進行獎勵,每項獎金1000-5000美元。為鼓勵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結合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進行科學研究,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從2003年開始,設立「優選資助課題」,由符合申報條件的青年教師「公開申報」,每項課題資助2萬美圓左右。 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以發展教育、培育人才為宗旨,扶植新秀,獎掖群賢。截止到2002年底,基金會共襄助1844名青年教師,資助金額1159.786萬美元。基金會16年來所進行的資助和獎勵,已成為最受我國高等教育界矚目和贊譽的獎項之一,一批有作為、有成就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成為各學科的帶頭人;不少獲得資助的科研項目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我國高等學校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
⑹ 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頒獎儀式日記350字
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獎勵王 司中心校學子 10月16日下午,金風送 爽,香港恩慈基金會總幹事長鄭 國成先生一行6人在黔南州關工 委主任邱金泉先生的陪同下,到 王司中心校進行愛心資助,這是 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首次到王司 中心校進行愛心活動,黔南州關 工委、州老乾局、都勻市老乾局 及王司鎮政府等有關領導出席了 發放儀式。在頒發儀式上,香港 恩慈基金會總幹事長鄭國成先生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作了熱情洋溢 的講話,會場掌聲不斷,鄭國成 先生還即興為全校師生演唱了 《相逢是首歌》,黔南州關工委 主任邱金泉先生強調:孩子是祖 國的未來,全社會應給予他們更 多的關愛,讓他們在溫暖和諧的 校園環境中健康成長。同時希望 受到資助的同學們,要胸存鴻鵠 志,常懷感恩心,珍惜獲獎機 會,以優異的成績去回報愛心人 士的殷切關懷,用自己的實際行 動去幫助那些學習上、思想上相 對落後的同學,奮發向上,刻苦 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回報家鄉, 回報社會。王司中心校黨支部書 記王尚軍同志代表全校師生對遠 道而來的愛心人士們表示熱烈的 歡迎和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 的敬意,蒙邦揚校長代表全校師 生接受香港恩慈教育基金會資助 6600元獎學金。
⑺ 香港有哪些基金會
樂施會、慈恩基金會、李嘉誠基金會。。
⑻ 黎瑞恩近況如何
據香港媒體報導,王馨平前晚(6月14日)穿著50年代色彩的花裙,為《成長希望基金會》晚宴任嘉賓。提及好友黎瑞恩親認離婚,王馨平說:「我也有看報道,近來沒時間跟她見面,都是以短訊聯絡。」她指黎瑞恩心情OK,她說:「以她的說話為重,外人不便插嘴。(很早已知道黎瑞恩離婚?)很多事不方便說,最重要她自己交代。」有指黎瑞恩陪子女去外國讀書?王馨平指如果成事也是兩三年後的事,還指黎瑞恩很緊張一對子女。可會擔心黎瑞恩生活成為問題?王馨平說:「我也有問過她,她叫我不用擔心,應該沒問題。她有很多好友,你幫我、我幫你,大家都很愛惜她,有事互相幫忙,大家不用擔心。」
⑼ 伍洪祥的人物成就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伍洪祥在家鄉上杭泮境投身革命。從上杭農民暴動到閩西三年游擊戰爭、從閩粵贛邊抗日救亡到魯南淮海烽火戰場,他的戰斗足跡遍及大江南北,在他身上充分體現出閩西兒女堅韌、勇敢、頑強的革命品質。
伍洪祥年紀很小時就參加了革命隊伍,表現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的堅定理想信念和頑強革命意志。1928年,當龍岩後田暴動、上杭蛟洋暴動、永定金沙暴動的槍聲傳到伍洪祥家鄉上杭泮境,年僅14歲的伍洪祥毅然加入了由伍克綏、伍能藩領導組織的「鐵血團」,參加革命斗爭。在鐵血團里,他寫標語、做演講、搞宣傳,動員進步農民參加武裝暴動,樣樣都爭著干。1932年10月,他擔任共青團上杭中心縣委書記,帶領共青團上杭縣委積極開展擴紅運動,動員了2000多人參加紅軍,開創了當時中央蘇區整營、整團組建赤衛軍、少先隊開赴前線的先河,上杭成為中央蘇區擴紅模範縣。1933年7月,伍洪祥受命籌建少共國際師,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動員1100多名少先隊員、青年團員報名參加少共國際師。伍洪祥同志為閩西紅軍隊伍的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伍洪祥同志具有卓越的指揮才能和勇於開拓的創新精神。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紅八團政委邱織雲光榮犧牲後,伍洪祥代理紅八團政委。當時,以李默庵為首的國民黨清剿軍實行保甲連坐、移民並村、「十殺」政策,造成敵我力量十分懸殊,根據地形勢十分嚴峻。針對這一狀況,伍洪祥提議改變以往消滅保甲制度的做法,採用「白皮紅心」的策略,即在鎮壓一些罪惡大的反動分子基礎上,對一般的保甲長採取利用的策略,允許保、甲長明裡為敵人效力,秘密給紅軍提供幫助,並把這種策略擴大到對待國民黨壯丁隊,盡力爭取他們化敵為友。為了保存自己、打擊敵人,他還提出部隊幹部兼任地方黨政領導的辦法,建立部隊地方緊密聯系軍政統一的領導體制。事實證明,這些創造性的政策,有效瓦解了敵人的保甲制度,保護了廣大群眾,鞏固了革命根據地,得到了譚震林同志的充分肯定。
經受了土地革命戰爭、閩西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的錘煉,伍洪祥的政治覺悟、軍事指揮才能、領導能力不斷提高,從一個普通的農村娃成長為出色的黨和紅軍的領導幹部。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組織安排,伍洪祥回到了生他、養他的閩西,擔任中共龍岩地委書記。在百廢待興的年代,他以服務人民、造福老區為己任,帶領閩西人民剿匪、鎮反、土改,為閩西老區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建國之初的閩西,敵特匪情特別復雜。國民黨「國防部第三廳中將參謀部主任」唐宗潛回大陸,在連城莒溪清風山組建「自由軍閩粵贛邊司令部」,有37個縱隊,號稱10萬大軍。他們公開向新生的人民政權挑戰,貼布告、發禁令,經常下山伏擊我區鄉政府,截劫我支前糧車、殺害幹部群眾,周邊百姓人心惶惶。伍洪祥指揮剿匪部隊 87 師259 團、85 師253 團、87 師261 團,迅速向大股土匪集結地長汀、連城、漳平進發。第一場土匪圍剿戰在連城清風山打響。253團7個連兵力,在民兵配合下,將方圓幾十里的清風山圍得水泄不通。清風山一戰殲滅匪特381人,活捉匪首唐宗,而後又一舉殲滅在姑田、北團、羅坊等地的群匪1000餘人,鏟除了閩西最大的一股土匪。經過艱苦努力,至1951年夏,閩西地區的土匪被徹底剿滅。
在開展剿匪的同時,伍洪祥組織開展了鎮壓反革命的斗爭。閩西老區特殊的歷史狀況決定了建國初清除、鎮壓反革命工作的艱巨性。伍洪祥放手發動幹部群眾調查取證、檢舉揭發,並對反革命進行公判處理,有力地鎮壓了閩西地區的反革命勢力。
土地改革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伍洪祥在調查研究、摸清閩西土地狀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類型地區的土地調整政策,既廢除了農村封建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又有效調動了各個階級、階層的積極性,閩西人民逐步過上了安寧的生活。
伍洪祥同志對家鄉、對人民有著無比的熱愛。無論是在閩西工作期間,還是離開閩西後;無論是在省級領導崗位上,還是年事已高退下來後,伍洪祥同志都時刻關注家鄉的建設與發展事業,關心故土的父老鄉親。
建國後,經過閩西人民的艱苦努力,閩西老區的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閩西仍是全國十八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之一,一些貧困鄉、村的貧困人口仍未根本解決溫飽問題。在伍老的建議下,閩西建立了老區建設促進會;隨後省里也建立了老促會,伍老親自擔任會長。伍老不顧年事已高,積極向中央爭取老區優惠政策,為閩西老區建設奔走呼號,盡心盡力。1990年,伍老與13位閩西籍老幹部聯名向中央領導寫信,反映閩西老區經濟發展滯後的情況,向中央領導提出,要加快閩西的鐵路建設,改造漳龍鐵路,建設橫貫中央蘇區的贛龍鐵路,延長龍(岩)坎(市)鐵路到廣東梅州;要搞好閩西電網建設,上馬棉花灘水電站,擴建漳平火電廠二期工程,建設龍岩曹溪至上杭舊縣的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伍老等老幹部的建議,得到了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如今,上述所提的項目都已實現,閩西老區的發展環境有了根本性的轉變。伍老還積極聯系社會力量支持老區建設。經伍老的牽線搭橋,1986年香港商人呂振方先生無償提供價值一千萬元的紡織設備在上杭縣城郊南崗建立了建南棉紡廠;1996年香港希望之友教育基金會、香港警察中國武術協會、香港星火基金會、香港中華資源投資控股公司等捐資共80萬元,在上杭、長汀、連城等新建了4所希望小學。1997年,他拿出自己節省下來的工資5萬元,在泮境鄉元康村建立伍洪祥教育基金會,激勵家鄉學子勤奮求學。
伍老十分關心人民群眾的冷暖,想方設法為群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1961年閩西遭受了嚴重的自然災害,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當年5月,伍老回家鄉上杭縣泮境。當得知老百姓基本口糧沒保障的情況時,他親自到外地調來糧食,保證全鄉群眾每人每天供應一斤稻穀,直到新糧收成,大大緩解了飢荒,該鄉未再出現餓死人的現象;他拿出自己節省下的3000元工資,為家鄉泮境鄉元康村購買了一套柴油碾米機,解決群眾加工糧食問題。1996年閩西遭受歷史罕見的「8·8」洪災,82歲高齡的伍老得知消息後十分焦急,不顧年事已高,親自到長汀、上杭、永定三縣察看災情。返回福州後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閩西災情,爭取救災資金支持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⑽ 鄧紫棋的社會活動
2009年3月9日在香港出席「飢饉三十2009」公益記者會助力慈善事業 ;6月21日出席「太陽計劃2009曬太陽」活動 ,並參與演唱活動主題曲,鼓勵年青人在夏天發放健康太陽力量;7月11日出席「夏之笑顏大募集」慈善動物醫療基金啟動儀式 ;8月1日出席香港海洋公園及環保促進會舉辦的「小熊貓創意環保小玩意設計大激斗」活動,與小朋友玩環保游戲,宣傳環保 ;9月12日出席「義賣慈善T恤」義賣活動 ;9月27日出席「世界心臟日2009」活動 ;10月21日出席「新城慈善K唱遊2009」活動;11月28日出席「《基本法》齊Fun享嘉年華」活動,向香港市民推廣《香港基本法》 。
2010年9月25日,出席「新城慈善K唱遊」活動 ;10月1日參加慈善相展拍攝,並捐款做善事 ;10月9日出席的海洋環保公益活動「海星計劃」首個展覽會,身為該組織青年宣傳大使的鄧紫棋穿上由收集海灘垃圾而製成的晚禮服,宣揚海洋環保訊息 ;11月2日出席香港電台《暖流行動》關愛長者活動 ;11月6日出席《愛心聖誕大行動 2010》亮燈儀式,與梁振英一起擔任亮燈嘉賓;
2011年7月21日,以青少年大使身份出席「成長希望基金會」舉辦的慈善活動,感激歌迷經常與她一同做義工,她認為作為歌手除了娛樂大家之外,都希望宣揚正確信息 ;
2012年1月為「情.尋朱古力@海港城」拍攝主題照,為香港血癌基金籌集善款 ;8月1日 ,以「定向大使」身份出席救世軍活動,參與「迷你定向比賽」。呼籲大家為扶助弱勢社群出一分力;12月5日,出席首屆南粵志願服務「紅棉獎」、「志願服務廣州獎」表彰大會暨第二屆廣東公益志願文化節、志願服務廣交會。主辦方為鄧紫棋頒發「廣州志願者名人堂」聘書 ;
2013年3月,接受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邀請,為「地球一小時」拍攝宣傳短片,她呼籲市民手機充滿電後拔掉充電器節約電力 ;5月,義賣自己2011年紅館演唱會開場演出服裝,所得資金,全數捐給慈善機構「成長希望基金會」 ,出席星光熠熠耀保良,為呼籲捐款支持保良局社區服務唱《奇跡》;11月,在濟南參加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MusicRadio音樂之聲和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主辦的「2013 MusicRadio我要上學愛·回家助學行動」 。12月1日出席《小母牛競步善行》開幕式 ;
2014年2月20日身穿「鯊魚」裝出現在一對香港新人「無翅」婚宴上,宣傳「一翅都唔食」護鯊運動 ;5月3日邀請大眾參加「青春潮跑迷你馬拉松之夜」,為青少年公益事業加油。九月星光熠熠耀保良獻唱《泡沫》、《喜歡你》為保良局籌款。
2015年1月,馬來西亞發生大水災,即將在大馬開演唱會的香港歌手鄧紫棋決定將部分門票收入捐出,希望盡一分心力協助不幸的災民;5月10日受壹基金邀請來到重慶市綦江石壕鎮分水小學看望這里的山區小朋友。5月,與阿里娛樂寶達成戰略合作,首個合作項目為「童年的節奏」公益活動 ;5月14日發起「童年的節奏」公益活動,引發35萬人與上百位明星響應。該活動募集的款項將捐給「壹基金·壹樂園」公益計劃,為鄉村兒童籌建音樂教室、兒童游樂場運動匯 ;8月15日:在成都參加「敢愛夢想基金」捐贈儀式,她表示山村幼兒不僅需要好環境,更需要富裕的心靈 ;8月她與香港歌迷的的生日慶祝活動亦跟「黑暗中對話」合作,與歌迷了解失明人士的現況。9月23日晚在北京出席「2015BAZAAR明星慈善夜」活動 。9月26日再度為香港星光熠熠耀保良獻唱《新的心跳》。11月GEM溫哥華演唱會期間,作為中僑親善大使慈善夜2015的特別表演嘉賓,除了在河石劇院獻出充滿感情的歌聲,還為慈善夜捐出個人物品,並親自到訪安老院。
2016年1月24日出席新加坡大型電視慈善節目《情牽白首愛不息》,獻唱了《泡沫》及《多遠都要在一起》助力慈善,並在新加坡期間與CABCY拒絕欺凌慈善團體合作,她與近百名歌迷一起通過面具彩繪和拍攝宣傳片鼓勵曾受到霸凌的兒童青少年群體「沖破過去,勇敢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