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誰知道太平洋保險對業務員的考核是怎樣的嗎
如果是組訓的話,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備,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如果在公司做組訓做一段時間,可以得到的不僅僅是收入,如果服務的是大公司,收入會多一點
主要很鍛煉人,如果能參加公司的培訓,一個月的地獄式培訓,那樣自己會發生一個脫胎換骨的感覺
開始工資不會很高,很辛苦,但是努力一點,知道工作模式之後,在哪裡都會受用
比業務員輕松,不用擔心考核,不用擔心這個那個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2. 財險互動業務納入壽險考核的意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完善產壽險溝通機制建設。確立聯席會議制度,產壽險公司各設專人負責,制定溝通行事歷,積極籌備、主動組織、定期召開,做好會議記錄並抓好落實;通過聯席會議聯合推出適應財險業務規律和壽險營銷特色的季度業務推動方案以及具體實施細則;同時與壽險探討互動推廣模式的創新,提升財險舉績率,組織壽險銷售精英表彰;安排產壽公司各層級人員進行溝通交流;將壽代產業務計入壽險考核體系,從本質上實現產壽險戰略合作與資源共享,為互動業務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2.提升對壽險管理人員考核中互動業務考核指標佔比。充分利用好組織利益杠桿,與各營業單位建立利益聯動、互惠雙贏的業務發展機制,爭取壽險各管理層級對互動業務的認同和支持。3.加強壽險職場財險培訓工作的落實。在壽險職場開展財險知識巡講,全面參與壽險新人培訓及銜接教育培訓,逐步將產險培訓納入到壽險制式化培訓體系中。4.加強產壽險互動信息平台建設。對每月、每周、每日財險業務指標和各項數據及時發送壽險各渠道主管領導,確保財險各項政策逐層溝通、落實到位。打造有互動特色的客戶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水平良好的客戶服務是產險公司維系客戶、提高客戶忠誠度的重要方面,更是互動業務提高壽險內部客戶滿意度的重要手段。互動業務的來源絕大多數都是壽險既有的客戶,如果客戶服務不到位,影響的將是客戶對整個壽險產品體系的滿意度與忠誠度,因此,互動業務對於客戶服務水平的要求更為苛刻。1.在各理賠分支機構指定一名互動業務理賠服務聯絡員,便於互動業務客戶一旦出險或者在理賠遇到困難時,壽險業務員或者互動業務人員能夠更好的溝通協調,及時解決理賠服務問題,提高互動服務質量,提升公司在壽險客戶心中的品牌形象,增強壽險業務人員從事互動業務的信心。2.在互動業務部內設立理賠協調崗,主要負責解答理賠咨詢、客戶定期回訪、重點客戶理賠協調溝通、團車業務理賠支持、部門內服務培訓等工作,打造互動業務售後服務特色,提升互動業務售後服務效率和水平。3.創建互動業務理賠綠色通道。
3. 關於保險業務員考核問題
每個保險公司的考核指標都不一樣,看你像是說的平安保險公司得壽險業務員吧!!!
1、沒單子是一般不能下工號的,也可以先給你下工號,交上押金,然後月底如果沒單子,你主管就要逼你你自己做自保件了
2、500FYC是三個月的月均最低保費,且要求每月最少一件。其中綜合開拓(車險,財產險,短期保險卡)也算裡面的。
4. 平安保險業務員的業績對主管有什麼好處
平安業務員的業績決定所在部門的活動率,主管所轄的部門或者小組每月的活動率不得低於百分之六十,低於就要扣錢,高出就獎勵
5. 保險公司考核預警有什麼作用
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的防範就是企業在識別風險、估量風險和分析風險的基礎上,充分預見、有效控制風險,用最經濟的方法把財務風險可能導致的不利後果減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
企業集團財務風險是指在各項財務活動中,由於各種難以預料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財務收益,從而產生損失的可能性。簡述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並提出了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措施及方法。
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要徹底消除風險及其影響是不可能的。為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就要了解風險的來源和特性,進行適當的控制和防範,健全風險防範機制,將損失降至最低,為企業創造最大的收益。
一、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的主要表現
企業財務活動,一般分為籌資活動、投資活動、資金營運和收益分配四個方面,相應地,財務風險就分為:籌資風險,即因借入資金而增加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投資風險即由於不確定因素致使投資報酬率達不到預期之目標而發生的風險;資金營運風險即現金流出與現金流入在時間上不一致導致資金鏈斷裂所形成的現金流量風險;收益分配風險即由於收益分配可能給企業今後生產經營活動產生不利影響而帶來的風險。
1、在籌資方面,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我國資本市場尚不夠發達,企業籌資手段不夠豐富。長期以來企業對資本市場的了解還比較匱乏,對資本市場的運轉、資本市場的理論缺乏研究,在籌資時較少考慮資本結構和財務風險等,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資金結構中負債資金比例過高,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與高負債形成的風險相比,或有負債形成的風險更具隱蔽性,對企業的潛在風險也更大。典型表現是企業的亂擔保。部分企業對外擔保數額大,期限長,甚至未經同意和審批,董事、經理擅自以公司名義為他人擔保等,給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大部分企業對擔保疏於管理,也不按照制度規范在表外披露,如果擔保對象一旦無法償債,擔保企業的或有負債就轉化成負債,突如其來的債務負擔很可能導致企業資金緊張甚至資不抵債,誘發企業的財務風險。
2、在投資方面,部分企業投資決策隨意性大。在企業中,不顧自身的能力和發展目標,熱衷於鋪新攤子,盲目投資,造成嚴重損失的例子比比皆是。企業在進行任何一項投資之前,都應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綜合考慮各項因素的基礎上,當投資項目所產生的凈現金流量為正時才是可行的。盲目追求外延式擴張及所謂多樣化經營,未經深入調查研究便亂上投資項目,走向破產也就不足為怪了。由於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投資導致一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
3、在資金營運方面,我國企業在流動資金等方面的管理也存在很多問題,一些管理手段還比較落後。目前我國企業流動資產中,存貨所佔比重相對較大,且很多表現為超儲積壓存貨。存貨流動性差,一方面佔用了企業大量資金,另一方面企業必須為保管這些存貨支付大量的保管費用,導致企業費用上升,利潤下降。長期庫存存貨,企業還要承擔市價下跌所產生的存貨跌價損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損失,由此產生財務風險。在應收賬款管理中,企業普遍存在只注重銷售業績,忽視應收賬款的控制狀況。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導致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於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不夠,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相當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佔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
4、在收益分配上較少考慮資本結構問題。股利分配政策不僅影響與企業相關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與公司的籌資問題和資本結構問題密切相關,涉及到企業的長遠發展。在我國,由於企業為了長期穩定地發展,一般較注重積累,而不傾向於導致企業現金流出的現金股利分配方式;較注重企業的經營成果,即利潤指標,而對股價關心較少,從而在收益分配上與國際慣例差距較大。與國際上廣泛採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國上市公司較少分配現金股利,代之以配股或送紅股的分配方法,這在有意無意間助長了證券市場上的投機氣氛,無助於投資者形成正確的投資理念。不僅如此,我國企業股利政策的制定也往往無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二、建立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防範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現代企業面對市場競爭的必然產物,尤其是在我國市場經濟發育不健全的條件下更是不可避免,產生財務危機的根本原因是財務風險處理不當,因此,防範財務風險,建立和完善財務預警系統尤其必要。
1、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編制現金流量預算。
由於企業理財的對象是現金及其流動,就短期而言,企業能否維持下去,並不完全取決於是否盈利,而取決於是否有足夠現金用於各種支出。預警的前提是企業有利潤,對於經營穩定的企業,由於其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及存貨等一般保持穩定,因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一般應大於凈利潤。企業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是財務管理工作中特別重要一環,准確的現金流量預算,可以為企業提供預警信號,使經營者能夠及早採取措施。為能准確編制現金流量預算,企業應該將各具體目標加以匯總,並將預期未來收益、現金流量、財務狀況及投資計劃等,以數量化形式加以表達,建立企業全面預算,預測未來現金收支的狀況,以周、月、季、半年及一年為期,建立滾動式現金流量預算。
2、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
對企業而言,在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的同時,還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其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經濟效率、發展潛力指標最具有代表性。反映資產獲利能力的有總資產報酬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指標;反映償債能力的有流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等指標;經濟效率高低直接體現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反映資產運營指標有應收賬款周轉率以及產銷平衡率;反映企業發展潛力的有銷售增長率和資本保值增值率。
三、結合實際採取適當的風險策略,防範財務風險。
在建立了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後,企業對風險信號監測,如出現產品積壓,質量下降,應收賬款增大,成本上升,要根據其形成原因及過程,指定相應切實可行的風險管理策略,降低危害程度。面臨財務風險通常採用迴避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和分散風險策略。
1、迴避風險策略為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迴避財務風險的目的。
2、控制風險策略按控制目的分為預防性控制和抑制性控制,前者指預先確定可能發生損失,提出相應措施,防止損失的實際發生。後者是對可能發生的損失採取措施,盡量降低損失程度。
3、轉移風險策略指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轉移風險的方式很多,企業應根據不同的風險採用不同的風險轉移方式。例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訂立反擔保合同轉移擔保風險。
4、分散風險策略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
四、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防範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但大部分財務風險的形成與企業財務管理不善及缺乏風險意識等等有關。因此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才能最終防範並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1、改變陳舊觀念,從思想上重視財務管理。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財務工作與會計工作也一直未能很好的分開,財務管理從屬於會計工作,「財務管理跟著會計核算走,會計核算跟著領導意志走」,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往往僅限於營運資金管理。在許多學者認為財務管理已取代生產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核心的今天,這種狀況必須改變。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生存壓力將迫使企業調整和轉變過去陳舊的管理觀念。為此,企業應自上而下形成重視財務管理的風尚,重視財務預算、營運資金管理、財務控制等工作,緊緊圍繞企業目標,從大局上把握企業經營,提升企業財務管理層次。
2、努力建立和保持最優資本結構,合理進行籌資。籌資分為負債籌資和權益籌資,相比較而言,由於權益性資本不能抵稅及其不可收回性,權益資本的成本要高於債務資本的成本。面對各種各樣的籌資方法,企業應當克服片面強調財務安全、過於依賴權益資本籌資的保守傾向和片面追求低成本、忽視財務風險而過度舉債的傾向,調整好經營杠桿系數和財務杠桿系數,綜合權衡各種籌資方式的成本與風險,使企業的綜合資本成本最低化,達到最優資本結構。判斷資本結構合理與否,可以通過每股收益的變化來衡量。每股收益的無差別點即每股收益不受融資方式影響的銷售水平,根據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可以分析判斷在什麼樣的銷售水平下適於採用何種資本結構。
例如:A公司原有資本700萬元,其中債務資本200萬元(每年負擔利息24萬元),普通股資本500萬元(發行普通股10萬股,每股面值50元),由於擴大業務,需追加籌資300萬元,其籌資方式有2,一是全部發行普通股,增發6萬股,每股面值50元;二是全部籌措長期債務,債務利率仍是12%,利息36萬元。公司變動成本率60%,固定成本為180萬元,所得稅率為33%。假設S為銷售額:
S=750(萬元),此時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為4.02元。
當銷售額高於750萬元時,運用負債籌資可以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反之,銷售額低於750萬元時,運用權益籌資可以獲得較高的每股收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6. 保險業務績效考核辦法
業務人員管理制度
根據業務人員工作獨特性,公司特擬訂以下相關管理制度:
一、「六嚴禁」
1、嚴禁截留現金貨款,違者處以2~5倍罰款並除名,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2、嚴禁私自向客戶借錢,違者處以500~2000元罰款並除名。
3、嚴禁私自倒貨,違者處以500-2000元罰款並除名,情節嚴重的追究法律責任。
4、嚴禁在出差期間拜訪親友,違者處以50-1000元罰款;造成惡劣影響的,公司予以辭退或除名。
5、嚴禁酗酒,違者處以300-1000元罰款,造成惡劣影響的,公司予以辭退或除名。
6、嚴禁私自向客戶提供任何私人聯系方式,違者處以50-1000元罰款;造成惡劣影響的,公司予以辭退或除名。
二、「六做到」
1、做到保守機密,不向客戶及競爭對手透露價格等機密。
2、做到通訊暢通,不無故關機或失去聯系。
3、做到據實報銷,不隱瞞行銷日程,不瞞報費用。
4、做到愛護公物,不損壞公司物品。
5、做到當日據實填寫日報表,不做假。
6、做到每日下班回公司打卡報道,如遇特殊事件需向主管請示獲得批准。
三、業務中注意事項
(一)用戶詢價或報價注意事項:
1、業務人員聯系客戶時,嚴格按公司公布的價格向客戶書面報價,並記錄備案(含報價時間、客戶名稱、所報價的型號、價格等)。
2、業務人員負責向本轄區的客戶報價,若接到其他區域用戶詢價,須轉接給其他轄區的業務人員或主管。
(二)信息收集注意事項:
1、與客戶交流中要充分了解客戶目前的經營狀況,資信狀況銷售渠道和采購渠道等內容,建立客戶資料檔案,保持雙向溝通。
2、業務人員不應盲目外出,應有所目的,要求外出時查閱前日工作計劃,並需認真、努力完成當日工作任務,有條不絮進行。如事實工作與計劃工作有較大差異時,必須有非常充分理由,否則給予相應處罰。
3、在業務操作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反饋時要及時、准確、全面。
4、在鞏固原有客戶的同時,要積極調查市場需求狀況和發展趨勢,搜集新的信息,開拓新市場。
(三)簽定合同的注意事項:
1、簽定合同前,了解客戶資信,做好資信調查,有效防範資金風險。
2、簽定合同時,業務人員對合同文本所規定的條款填寫內容進行認真推敲,逐項填寫完善,不得塗改,嚴格按《合同法》和公司合同簽定規定執行,擬定《產品買賣合同》或《報價單》,並簽章認可,對違規者,視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3、合同文本採用公司規定的標准《產品買賣合同》。
(四)資金回籠注意事項:
1、業務人員在合同或訂單簽好後,要確保客戶預付款、定金按合同或訂單註明的金額如期匯到公司帳戶。
2、業務人員要確保產品發出後貨款按合同約定回籠到公司。
3、業務人員拿到客戶匯票後,要仔細檢查,防止出現錯票和假票,防範其風險;
4、業務人員由於工作失誤造成貨款丟失或被騙,承擔全額損失,對配合客戶詐騙公司貨款的,挪用公司貨款等行為,公司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五)與客戶交往過程中,務必堅持原則,維護公司利益。客戶來訪時,禮貌接待,並將各種資料收藏好,以防止公司機密外泄。
四、日常管理
1、業務部人員每天上午開例會(10分鍾),旨在即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迅速提高業務能力,總結工作經驗。例會上所有人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及要求,業務主管盡全力當時解答、解決相關問題,當時解決不了的,會在最短時間內予以回應。
2、人員外出時要有防範意識和安全意識,應做好自身的保護工作,以防止發生意外。
3、公司電腦的保管和使用,個人在使用電腦的同時做好保養、維護和管理工作。
4、公司電話及傳真只用於公事,不得因私使用電話,主管負管理責任。
五、其他規定
1、以上制度若有違反,公司按相關規定處罰。
2、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解釋權屬公司。
業務人員績效考核辦法
員工績效考核是對員工進行任用、提升、調薪、獎懲、培訓的客觀依據,績效考核的過程和結果也是重要的激勵手段。為保證績效考核有效地進行,特根據業務部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一、考評的目的和用途
1、考評的最終目的是改善業務部員工的工作表現,以達到業務部的經營目標,並提高員工的滿意程度和未來的成就感。
2、考評的結果主要用於工作反饋、報酬管理、職務調整和工作改進。
二、考評的四大原則
1、一致性:在一段連續時間之內,考評的內容和標准不能有大的變化,至少應保持1年之內考評的方法具有一致性;
2、客觀性:考評要客觀的反映員工的實際情況,避免由於偏見等帶來的誤差;
3、公平性:對於同一崗位的員工使用相同的考評標准;
4、公開性:員工要知道自己的詳細考評結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7. 什麼是陽光保險公司對業務人員的日常管理收入待遇業績考核
陽光保險對業務員的日常管理是要開早會,每天要開早會,參加公司主持的培訓,每月要完成業務員的業績。比如一個月要保持陽光之星,這是最基本的考核。公司也會根據實際的情況,和地域的情況對業務員的基本法考核來做規定!完成公司的考核,會給一定的獎勵,比如在應得傭金的部分,以外在家裡底薪,叫有責底薪!或者是完成當月業績,會對傭金加點等一些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