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社會組織專項基金和基金會的區別
區別
前者的基金用途單一
後者的基金用途廣泛
㈡ 非盈利組織,公益事業,基金會的區別,以及轉型問題.
非營利組織是社會組織的本質特性,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區別於企業。我國非營利組織主要有三類: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非營利組織主要從事的是公益事業,但社會公益事業不是非營利組織專有,政府、企業也可從事公益事業。基金會不能轉制為企業,其工作特點是以公益目的聚集社會資金,將其投放到公益項目中,為社會提供福祉。非營利組織專職人員當然要獲取薪酬,但成本不能超過收入的10%,薪酬標准目前都不高。目前相比之下,還低於企業。非營利組織可以投資辦企業,但企業必須是獨立的法人,非營利組織在企業取得的收益應用於公益目的。
㈢ 基金會與協會的區別
協會是為促進某種共同事業的發展而成立的群眾團體。例如:作家協會、美術家協會;
基金會是為興辦、促進或維持某種社會事業發展,對建立的專項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的群團組織,一般是非盈利性質的。例如:諾貝爾基金會、宋慶齡兒童基金會、孫冶方經濟學獎勵基金會、茅盾文學獎勵基金會。
㈣ 基金會與協會的區別基金會與協會具體有哪些方面的
1、都是公益性的社會組織,不過協會多是行業協會,基金會主要是指慈善基金會;
2、協會主要受制於《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等,而基金會則主要依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辦事;
3、另外,對資金的要求也不一樣,協會只要少量的驗資資金即可,而全國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800萬元人民幣,地方性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400萬元人民幣,非公募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原始基金必須為到賬貨幣資金;
以上內容由商協互聯整理提供
㈤ 基金和基金會有什麼差別
基金和基金會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的不同
基金廣義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主要包括信託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基金會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的財產,以從事公益事業為目的,按照本條例的規定成立的非營利性法人。
二、分類不同
基金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以及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基金會作為一種基本的社會組織和制度形態,基金會不同於政府、企業,也有別於一般的非營利組織,公益性、非營利性、非政府性和基金信託性。
三、特徵與功能不同
基金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
基金會是公民社會發育的推進器。公民社會強調每個人的獨立行為能力。基金會改變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和財富結構,不僅推動了在政府和企業部門之外的社會財富的聚集,而且通過基金會的公益運作將社會資源的支配權交給了公民的代表,將分散的公民意志、公民意願集中起來,將公民的權利回歸到公民手上,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㈥ 基金會屬於社會團體嗎
不屬於。
社會團體主要包括這些:
中華全國總工會,執委會主席:李建國簡稱「全總」,是全國各地方總工會和各產業工會全國組織的領導機關。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書記處第一書記:秦宜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成立於1922年5月。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席:陳至立中華婦女聯合會簡稱「全國婦聯」,成立於1949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族女職工、女農民、女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婦女、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婦女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婦女的群眾組織。全國婦聯的基本職能是代表和維護婦女利益,促進男女平等。
而基金必須到民政局注冊,屬社團法人。
(6)基金會和社會組織的區別擴展閱讀:
基金會分為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和不得面向公眾募捐的基金會。公募基金會按照募捐的地域范圍,分為全國性公募基金會和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必須在民政部門登記方能合法運作,就其性質而言是一種民間非營利組織。
截止2013年底,我國基金會的活動領域大多集中在教育以及傳統的救災濟貧、扶弱助殘、醫療救助、文化等方面,而致力於推動藝術、環境保護、公共服務、社區發展、及公益支持等更為廣闊的社會公共領域內的基金會則比較少。也有一些新成立的基金會已經更多地關注新興領域,包括國防建設、傳媒、地質科學等方面,
㈦ 民間組織與社會組織的區別
1、兩者本質不同
廣義的民間組織是指除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外的社會中介性組織,通常所說的民間組織,是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基金會的總稱;而社會組織是人們為了有效地達到特定目標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系統建立起來的共同活動集體。
2、兩者舉辦方不同
民辦非企業單位指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其他社會組織以及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非盈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而社會團體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盈利性社會組織。
3、兩者目的不同
民間組織與一般社會組織的區別在於民間組織是靠群體內形成的約定俗成的東西發揮作用的人們共同體,而一般社會組織就是有意識地為了達到特定目標而建立的社會單元。
(7)基金會和社會組織的區別擴展閱讀:
民間組織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1、溝通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聯系,成為黨和政府與群眾之間的橋梁和紐帶;
2、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為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維護市場秩序創造條件;
3、組織一批優秀的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才,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支生力軍;
4、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有效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5、擴大國際交往的渠道,在一些國際事務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㈧ 社會團體和社會組織的區別
一般來說,這三個概念是相近的,可以互相通用,但又略有區別。依我推測,人民團體這個詞是為了說明該團體的性質是代表人民的;社會團體這個詞是從社會管理的角度表明該團體是非政黨性質的;群眾團體這個詞則表明該團體是非官方的。
社會團體,按照民政部《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的定義,是指中國公民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但是實際上中國目前的社會團體都帶有準官方性質,因為《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成立社會團體必須提交業務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也就是說,社會團體實際上附屬在業務主管部門之下。用官方提法就是:既是人民群眾自己的組織,又是中國共產黨聯系人民群眾的紐帶和橋梁。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同時還規定,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人民團體;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定,並經國務院批准免於登記的團體;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內部經本單位批准成立、在本單位內部活動的團體都不屬於本條例規定登記的范圍。
中國有全國性社會團體近2000個。其中使用行政編制或事業編制,由國家財政拔款的社會團體約200個。在這近200個團體中,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人民團體有中華全國總工會(全總)、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共青團)、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全國婦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其中,全總、共青團、全國婦聯的政治地位特殊,社會影響廣泛。還有16個社會團體的政治地位雖然不及上述三個社會團體,但也比較特殊。它們分別是:中國文聯、中國科協、全國僑聯、中國作協、中國法學會、對外友協、貿促會、中國殘聯、宋慶齡基金會、中國記協、全國台聯、黃埔軍校同學會、外交學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歐美同學會。以上19個社會團體的主要任務、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由中央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直接確定,它們雖然是非政府性的組織,但在很大程度上行使著部分政府職能。
目前,由中央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21個群眾團體機關分別是: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委員會、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國法學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宋慶齡基金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中華職業教育社、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 社會團體是指我國公民行使結社權利自願組成,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社會組織。
根據社會團體的性質和任務,社會團體可以分為學術性、行業性、專業性和聯合性四類。
社會團體、群眾團體、人民團體均屬民間組織,無本質上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