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本土私募基金的幾個概念區別
本土投行「三承」
一個完整的本土投行項目,基本由「三承」組成:承攬、承做和承銷。承攬是源頭,承做是過程,承銷是結果。承攬和承銷需要各類資源,是只有少數人能幹且能幹好的活。承做,往好聽里說,是專業性最強的一環,是投行人員作為專業人士的最佳體現;往現實里說,則是最苦的一環,但也是最容易被替代的一環。由此,確定了「三承」的人員構成(僅針對80%的本土中小投行而言,某金、某信等已向國際投行靠攏的本土大投行,或不符合下文所述)。
一、承攬,主要由投行團隊領導負責。能當上團隊領導的,自然已在資本市場浸淫多年,監管資源和客戶資源都掌握不少。如果口碑還不錯,那在承攬上更加是如虎添翼。但從近年來的趨勢看,憑個人魅力去爭取項目是越來越難了,一方面是同行的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另一方面是客戶也越來越精明,既看投行牌子,又看實際經辦人員資歷水平。因此,對承攬人員的要求也是與時俱進。資源還是基礎,但有了這個基礎,還得擅長和客戶的各色管理人員搞好關系,不但要業務上能幫上忙,最好是客戶的一些生活瑣事也能幫上忙(曾有報導,某投行能幫助客戶老闆解決小孩的在京教育問題)。專業水平對承攬人員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各種高上洋技藝。
二、先跳過承做,簡單說說承銷。現在國內投行,承銷工作基本都由資本市場部來完成了,但投行項目人員,也會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找各種關系,蓋因發行價高1分錢,獎金也會多不少。哪些人有成為優秀承銷人員的潛質呢?資源優勢者當然可以,但這一環節,資源門檻沒承攬高,如果你的同學朋友圈中有買方機構主事人或接近主事人的,或者你以前是賣方研究員的,到投行從事承銷工作將是不錯的選擇。如果你擁有將一個買方好朋友變成兩個,再四個、八個的能力(或許還有臉皮),那可以在承銷中獨當一面了。最後,如果你和買方朋友們建立了願意給出好價格的交情,那就是承銷團隊領導了。
三、終於要說說最苦一環了,承做。承做最苦,源自於它的最易被替代。但最易被替代,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就是入行門檻最低。你可以無資源,可以不長袖善舞,如果你沒啥追求,甚至可以不太熟悉投行相關法律,文字功底也不主動磨練,只管著自己會計審計那一畝三分地,只要你肯干,都可以在本土投行找份工作(當然,在教育大爆炸的大背景下,211等院校相關專業畢業,最好是碩士,是進本土投行的敲門磚了,有行業多年經驗的另計)。投行招聘承做人員,往往要求應聘者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情商(這都是高上洋的HR說法,通俗的說法,是螺絲釘精神和老黃牛精神)。確實,一個團隊,可能同時開展幾個項目,出差條件有好有差,項目進度有積極、合作、任勞任怨,最重要是會自我解嘲,用現時流行的話說就是充滿正能量,是投行承做人員應有的素質。
PG與LP的區別
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 GP)你可以簡單的理解為GP就是公司內部人員。話句話說,GP是那些進行投資決策以及公司內部管理的人。舉個例子:現在投資公司A共有GP1, GP2, GP3, GP4四個普通合夥人,他們共同擁有投資公司A的100%股份。因此投資公司A整體的盈利,分紅虧損等都和他們直接相關。
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 LP):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出資人。很多時候,一個項目需要投資上千萬乃至數個億的資金。(與此同時,大多數投資公司,旗下都會同時有著很多個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項目)。而投資公司的GP們並沒有如此多的金錢——或者他們為了分攤風險,因此不願意將那麼多的公司資金投資在一個項目上面。
1、普通合夥人(GP)對合夥企業債務負無限責任。有限合夥人(LP)只以其出資對合夥企業負有限責任。
2、普通合夥人不得同本企業進行交易,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或者全體合夥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有限合夥人可以同本企業進行交易,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3、普通合夥人不得自營或者同他人合營與本合夥企業相競爭的業務;有限合夥人可以,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4、普通合夥人對合夥企業經營負責,一般有經營業績報酬;有限合夥人不負責經營,沒有經營報酬,只根據出資份額取得相應的經營利潤。
有限合夥制基金及基金管理企業的合夥人分為有限合夥人(LP, Limited Partner)及普通合夥人(GP, General Partner)。簡單而言,有限合夥人即真正的投資者,但不負責具體經營;只有其中的普通合夥人有權管理、決定合夥事務,負責帶領團隊運營,對合夥債務負無限責任。
❷ 如何做一名基金行業的研究員之前看到鵬華和招商的招聘信息都要求要有重點院校研究生以上學歷
最好當然是名校研究生畢業,能寫研究報告,在券商處實習過,有一定人脈,良好的溝通能力。在學習期間能對某行業有一個較好的接觸和學習研究。學歷是最重要的,如有條件不滿足要求,應盡快解決才是最好的辦法;建議你先到要求相對低一些的券商去擔任研究員或者分析師,積累經驗後跳槽到基金公司也是個不錯的辦法。
❸ 成為私募基金經理的需要哪些要求呢
第一,你必須從券商搞股票研究出生,而搞股票研究的門檻基本都是碩士博士.
第二,搞研究的時候必須要有出色的業績來證明你的能力,這樣才會被基金公司看中 .
第三,進了基金公司也不是說你就是基金經理了,你還得從產品經理,助理做起,能力得到肯定了才有希望升為基金經理。
現在的基金經理在基金或投資行業的工作經驗也是一項非常寶貴的財富,一般,基金經理都有6-10年的證券或投資從業經驗。
一般的基金經理成長的軌跡是證券研究所的研究員--->基金公司的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基金經理--->投資總監 。
基金經理重要工作就是分析企業財務報表,在紛繁的資產、權益、利潤和現金流量數據中發現公司的投資價值。圍繞這個工作,企業會計、金融數字、商務統計學、公司財務管理是基礎課程。 從事金融業,金融業的主幹課程也是基礎,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分析、金融法、公司金融學、金融衍生產品概論等也必須掌握。
可以說,相關的課程多涉獵些。而且,其他課程甚至也要涉獵一些,比如,你投資通信板塊,如大唐電信和中國聯通股票,就需要基本的通信知識,比如3G、TD-SCDMA、以CDMA2000技術等等。投資生物制約板塊的公司,就要了解一些生物方面的知識。
當然,重點應放在金融類課程知識上。 現在國內的基金經理隊伍中,海歸背景的日益增多。比如海富通和招商等基金公司里,裡面的研究員大多是海龜或CFA。相信這也是趨勢吧!國內教育背景的,除了北大,清華,道口,FD,交大,上財,南開,武大等幾個名校畢業的,一般人如果也有志於這一行的,不妨考一考CFA,現在很多基金公司在逐漸看重這個。
比如,最近在招聘基金經理中,明確要求有CFA資格,相信這也是趨勢如過有志於這一行的! CFA Institute的計分方式與其他考試不同。CFA考試不設及格分數線,只對考生試卷的整體水平進行評估。CFA Institute不會通知您具體的考試成績和總成績,而只是通知您每一部分答案的正確率是超過70%,在50%至70%之間,還是低於50%。
一般來講,如果您各個部分的正確率均達到70%以上,就會通過該級別考試。 所以,上下午考試按考的科目分類統計每一科總的正確率,ethics一般要求超過70%,如果低於50%肯定沒戲. 如果是私募基金經理,一般原已是基金經理,大部分都是開放式基金經理跳過去的.
❹ 基金經理應該具備的證書有那些
1、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由美國GARP協會組織命題、考試並頒發證書,每年11月在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城市舉行,全球考試通過率為50%左右。
2、注冊金融分析師CFA:作為投資行業的黃金標准,CFA持證人炙手可熱,其考試重點是國際最前沿的金融理論和技術,范圍包括投資分析、投資組合管理、財務報表分析、企業財務、經濟學、投資表現評估及專業道德操守。
3、期貨從業人員資格證:期貨從業准入性質的入門考試(看好是入門考試,跟高大上的薪酬待遇沒關系),是全國性的職業資格考試。考試由中國期貨業協會主辦,考務工作由ATA公司具體承辦。
(4)私募基金會計招聘擴展閱讀:
基金經理崗位職責:
1、從研究部門所提供的研究報告中,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定期拜訪有潛力或者已上市的公司,發掘獲利契機。
2、根據投資決策委員會的投資戰略,在研究部門研究報告的支持下,結合對證券市場、上市公司、投資時機的分析,擬定所管理基金的具體投資計劃,包括資產配置、行業配置、重倉個股投資方案。
3、根據基金契約規定向研究發展部提出研究需求。
4、走訪上市公司,進行進一步的調研,對股票基本面進行深入分析。
5、構建投資組合,並在授權范圍內可自主決策,不能自主決策的,要上報投資負責人和投資決策委員會批准後,再向中央交易室交易員下達交易指令。
❺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科目二和科目三計算題分別有多少
科目二計算題主要分布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銷售利潤率、資產收益率、權益報酬率、即期利率、遠期利率、名義利率、實際利率、單利、復利、方差、標准差、貝塔系數、波動率、基金利潤等內容,涉及投資管理的基礎知識。
科目三計算題主要分布在股權基金的收益分配、交易與清算、總收益倍數、會計核算等方面。
兩科相比較而言,科目二計算題數量是大於科目三的,科目二更難。在實際考試過程中,科目二的計算題題量在10-20題左右,而科目三的計算題量在5-10題左右。
全國統考報名條件:
基金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主要是基金管理公司內部從事基金銷售的人員或者希望從事該職業的外部人員。報名條件為:
(一)報名截止日年滿18周歲;
(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周考報名條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二)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三)公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現任/擬任高級管理人員,包括法定代表人/執行事務合夥人(委派代表)、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機構合規/風控負責人/督察長等;基金託管人、公募基金銷售機構的業務負責人等;
(四)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條件。
一般情況下符合前三條都是可以報考的。第四點是指遵守證監會出台的從業人員管理辦法,遵守一些規章守則。
❻ 如果將來想去私募基金這種行業,那都對求職者有什麼要求
1.學點經濟學,掌握宏觀經濟趨勢.
2.全面學習掌握證券市場知識.
3.全面掌握基金業務知識.
4.學點人際關系方面的知識.
5.學點心理學.
6.學點會計知識.
7.學點相關法律知識.
8,要具備堅韌不拔,刻苦努力的精神和競爭意識.
❼ 如何成為基金經理
一般企業對於基金經理崗位要求都比較高。
根據公司戰略發展需求和市場條件,制定股權投資基金、產業並購基金等各類VC、PE基金的發起立規劃。
2.負責基金產品、基金管理公司等相關設立方案、法律文件的起草、修訂工作。
3.開拓並建立各種募資渠道,包括但不限於各級政府、產業開發區、各商業銀行、券商、信託、協會、知名企業、民間資本等募資渠道的合作關系。
4.具備獨立完成基金募資的前期接洽和邀約談判的能力。
5.具備獨立與意向出資人溝通、談判、落實資金的到位。
成為基金經理需要先熟悉好業務要求,然後在平時工作中不斷總結,提升個人能力,踏實走好每一步。
❽ 小女通過了CFA 一級 證券、基金從業資格,本科是學電子的,研究生學的經濟,想找研究員的工作,請高人指點
金融里入行最關鍵。4點建議
1.廣泛撒網,多投多找,如果不滿意也先做著再說,騎驢找馬。
2.投校園招聘,graate program一般下半年是高峰,5-12月吧。
3.靠人脈,家人介紹,學長推薦等,這樣面試機會大,碰到國內券商的部門經理看重直接就要了(當然這券商也把學歷看得重)。
4.不妨找的同時再考2級。一級是霧里看花,二級有一個飛躍,三級是講行為金融和具體操作細節。
PS. 金融行業看中經驗也非常注重本科學歷,這是沿用外國大公司的作風。研究生固然能加分,但是不多。因為金融行業算是國內壟斷行業中,最跟市場接軌的行業了,而且外資也逐漸放開,慢慢跟國際接軌了。外國很多大公司招聘甚至寫明,bachelor only,當然說的不是單身漢。外資都這么看重,更別說根紅苗正的國資背景的證券了,所以如果本科學校不是985或211,幾句話就把可以把人頂死。第一份工作期望值不能太高,還是工作邊積累經驗邊繼續考,再騎驢找馬。
❾ 女生考注會值不值得,我只知道,靠別人養不實在
近年來,報名參加註會考試的人數正在大幅度增長,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了證書對於財會人員的重要性。其中女生佔了很大的一部分,這也就引發了很大的一部分人員不看好女生考注會,甚至覺得女生考注會根本就沒用。
一、注冊會計師值得考
CPA證書在財會界占據一席之地,持有注冊會計師證書,將會被同行人看好。不論是對考察的專業知識量,還是考過之後能夠獲得的待遇,都是被廣為所認可的。在財會界,注冊會計師證書是很有價值的證書之一。考取注冊會計師證書,首先就能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再是,在升職加薪的機會到來時,持有證書可成為加分項。
二、女生考注會的優勢
如果真的很想考注冊會計師證書,就別被在意他人的眼光。考注會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真正該關心的是能不能通過考試。在備考注冊會計師的時候,要充分自身的優勢,高效備考注冊會計師考試。由於女生的踏實的性格及做事情的認真的態度,在學習期間,女生會稍占優勢,畢竟備考注冊會計師需要細致與耐心,「態度決定高度」。從學習態度上看,女生的表現確實普遍比男生好。
三、考過注會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注會是個人能力的最佳證明。通過注會考試的人通常理解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比較強,工作完成的也更好。這也說明了注會是會計人求職時最有力的敲門磚。
第二,注會能讓自己更自信,不怕失業。市場對注會的認可度高,在財務領域有非常強的競爭力。
第三,注會的就業面更寬。去各大招聘網站看看就知道,金融行業如證券、基金、私募、風投、銀行,企業里的內審、內控,財務等諸多職位均標有「CPA優先」,基本不太受行業限制。
第四,注會能讓自己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轉戰攻克其他國際類考試也不費力了。
注冊會計師考試比較難,要想順利通過考試,需要付出時間和努力,但是為了今後的生活越來越好,把注冊會計師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現在吃些苦,還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