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王海明的人物履歷
曾任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省兩西農業建設指揮部)產業開發處處長,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甘肅省兩西農業建設指揮部)副巡視員。
2015年11月任甘肅省扶貧開發辦公室(甘肅省兩西農業建設指揮部)副主任(副指揮)。
② 王海明的介紹
王海明,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人,哲學碩士,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閩南師范大學特聘教授。研究方向為倫理學與國家論。代表作為《新倫理學》。曾在《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台北)、《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 200餘篇。著有《新倫理學》、《倫理學方法》、《人性論》、《公正與人道》 、《名家通識講座書系:道德哲學原理十五講》、《名校名師名課系列:倫理學與人生》、《復旦博學系列:倫理學導論》和北京大學哲學教材《倫理學原理》。2004年,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出版了唐代興教授研究王海明《新倫理學》的學術專著:《優良道德體系論:新倫理學研究》;2007 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吳然教授研究和傳播王海明《新倫理學》的專著:《優良道德論》。
③ 王海明的人物簡介
王海明,1973年4月生,山東臨朐人,山東藝術學院繪畫專業畢業,。現為山東省藝術館視覺藝術指導中心主任,系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省藝術考級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山東藝術攝影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曾在中國美術學院學習,主攻山水,得諸名師指教。作品取法傳統,師古而不泥於古,疏淡清雅,意境幽遠,融情入景,營造一種空靈通透、恬靜典雅的藝術效果。作品多次參加展覽,在國內、外報刊、雜志廣泛發表;在多部畫集都有載入。2009年 山東友誼出版社出版《水墨品質-王海明》、2010年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王海明國畫》。
④ 中國有多少人叫王海明
全國共有14195個王海明
⑤ 中紀委華北五省巡視員是叫王海明么
對沒錯
⑥ 我父王海明,今年已74歲,於二零一八年九月一八日不幸去世,求幫忙寫一碑文。
碑文叫你家族的長輩寫,你哪有資格亂搞。
⑦ 只知道姓名,如何找人天津王海明
這確實有些麻煩,問你可以找小李幫忙,在電視上一播,應該很輕松,都能夠找到
⑧ 王海明的介紹
王海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_網路http://ke..com/link?url=c_7psmbx7NXdn-QxmRcz4X5PUXAzSUXVrBWerqQmp-xdJy7ruhN2Ii_
⑨ 王海明的社會評價
王海明《新倫理學》的部分反響
2010年9月25日,新京報發表吳思先生文章《閱讀是我生活的主要內容》,他所推薦的圖書為王海明的《新倫理學》(詳見參考資料 )。
2004年3月,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出版四川師范大學唐代興教授研究王海明《新倫理學》(商務印書館2001年出版)的學術專著《優良道德體系論——新倫理學研究》。(詳見參考資料 )
2002年海南出版社出版湖南師大公共管理學院周仲秋教授的《平等觀念的歷程》。該書第八章第十一節標題是「王海明的平等新論」。(詳見參考資料 )華東師范大學高瑞泉先生在其終身教授報告會上的演講「平等如何可能:一個古老理想的現代困境」中,採用了王海明在《新倫理學》中所創立的「基本權利完全平等和非基本權利比例平等」的平等理論。高瑞泉:「平等如何可能一個古老理想的現代困境」,解放日報,2006年9月3日(詳見參考資料 )
中國《倫理學研究》雜志2007年第四期發表孫志海博士批評王海明《新倫理學》的論文:《「論『行為事實屬性』是一個錯誤概念」》(詳見參考資料 )。第五期發錶王海明的回答:《「行為事實屬性與行為應該屬性:孫志海批評之批評」》(詳見參考資料 )。
《玉溪師范學院學報》於2009年第一期開始連載唐代興教授研究王海明《新倫理學》(修訂版,全三冊,商務印書館2008年出版)的學術專著:《當代新功利主義:新倫理學研究》(詳見參考資料 )
《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編輯部2007年4月21日舉辦了「王海明《新倫理學》研討會」;並將其中3篇論文發表在該雜志第2期,組成一個專欄。(詳見參考資料 )
2005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南開大學哲學博士門里牟的博士論文:《當代中國道德教育研究》。該書28萬字,引用王海明《新倫理學》的引文共計61條,其中一章這樣寫道:「人性問題異常復雜,幾千年來一直眾說紛紜,在中外哲學史上形成很多觀點,直到今天王海明先生的劃時代巨著《新倫理學》問世後,圍繞人性和道德等許多千百年來令人困惑的問題才一個個被他破解。」(門里牟:《當代中國道德教育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頁。)
2003年,著名學者雷永生先生論及王海明《新倫理學》時這樣寫道:「新世紀的第一個年頭,我國倫理學界出了一本新書:王海明先生的《新倫理學》。它以與眾不同的框架、內涵及方法,特別是許多新穎的觀點,引起了學界的廣泛注意……王海明《新倫理學》的最大貢獻,就是沖破了倫理學的僵化結構,打破了傳統倫理學統治的幾十年的格局,為倫理學的建設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引自唐代興:《優良道德體系論:新倫理學研究》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4年版,第1頁)
北京大學哲學系樓宇烈教授主編的《二十世紀中國人文學科學術研究史叢書·哲學專輯》中的《倫理學研究》寫道:「在倫理學的基礎原理研究方面,2001年商務印書館推出了王海明著的《新倫理學》………該書無論體系結構還是基本觀念,均有自己的獨特見地,是六經注我之作。」 (譚忠誠陳少峰:《倫理學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頁)
北京大學哲學系資料室2006年統計20年來本系教師著作轉引率,王海明的《新倫理學》排名第一。
王海明部分學術論文及其轉引率情況(數據來自中國知網2011年3月,(詳見參考資料 ),部分學術論文電子版請見擴展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