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14 12:39:45

Ⅰ 釋星雲的主要作品

2009年3月 人間萬事(套書十二冊) 文選 香海文化 2008年12月 1.合掌人生,2.《佛光菜根譚》抄經本1-10 1.文選,
2.抄經本 1.講義堂, 2.佛光文化 2008年3月 《在入世與出世之間》 2007年12月 《六祖壇經講話》電子版 經典 香海文化 2007年9月 《星雲法語》10冊套書 文選 香海文化 2007年9月 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人間論叢 香海文化 2007年3月 《佛光菜根譚》珍藏版 第四冊 人間有味 文選 香海文化 2007年3月 《佛光菜根譚》珍藏版 第三冊 大地清香 文選 香海文化 2007年3月 《佛光菜根譚》珍藏版 第二冊 十方圓滿 文選 香海文化 2007年3月 《佛光菜根譚》珍藏版 第一冊 三際融通 文選 香海文化 2006年10月 當代人心思潮 用世 香海文化 2006年9月 人間佛教系列十冊 PC電子版 用世 香海文化 2006年1月 人間佛教系列十冊 用世 香海文化 2006年1月 星雲大師論文選 用世 2006年1月 當代問題座談紀實 用世 2005年12月 迷悟之間12冊(簡體版) 文選 2005年8月 佛光教科書(電子版) 用世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2004/09/01 佛光菜根譚筆記書 筆記書 2004/08/30 與大師心靈對話 文選 圓神出版社 2004/09/01 迷悟之間(電子版) 文選 香海文化 2004/09/01 迷悟之間(電子版。PDA) 文選 香海文化 2004/09/01 《迷悟之間典藏版》12冊套書 文選 香海文化 2004/08/20 佛光菜根譚四 文選 香海文化 2004/04/01 佛光菜根譚三 文選 香海文化 2003/12/10 星雲大師談幸福 文選 天下文化 2003/12/10 星雲大師談智慧 文選 天下文化 2003/11/15 生命的點金石 文選 香海文化 2003/07/01 迷悟之間六--赤子之心 文選 香海文化 2002/12/20 迷悟之間五--散播快樂 文選 香海文化 2002/09/16 佛光菜根譚8冊套書(中英對照) 文選 香海文化 2002/08/10 迷悟之間四 文選 香海文化 2002/06/01 星雲大師談處世 文選 天下文化 2002/06/01 星雲大師談讀書 文選 天下文化 2002/02/01 迷悟之間三 文選 香海文化 2001/01/25 改變一生的一句話四 文選 圓神出版社 2001/07/01 迷悟之間二 文選 香海文化 2001/03/01 迷悟之間一 文選 香海文化 2000/09/01 六祖壇經講話 經典 香海文化 2000/09/01 佛光祈願文 文選 香海文化 2000/06/01 佛光菜根譚二 文選 香海文化 2000/02/01 天光雲影(插圖:高僧漫畫) 筆記書 佛光文化 2000/01 多少自在⑵ 筆記書 香海文化 2000/01 多少自在⑴ 筆記書 香海文化 2000/01 多少自在(大師墨寶) 書法桌歷 香海文化 1999/10/01 佛光教科書十二冊 用世 佛光文化 1999/09/01 生活禪心 筆記書 佛光文化 1999/08/30 往事百語 文選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1999/05/01 慈悲的智慧 筆記書 佛光文化 1999/04/01 中國佛教禪修入門 用世 智慧出版社 1999/03/15 修剪生命的荒蕪 文選 時報文化 1999/03/01 星雲法師解禪 文選 台視文化 1999/03/01 星雲法師說禪 文選 台視文化 1998/10/01 生命的田園(1999年) 日歷書 暢通文化 1998/09/10 星雲大師慧心法語 文選 九歌文化 1998/08/01 禪詩偈語 文選 台視文化 1998/08/01 佛光菜根譚三 文選 平安文化 1998/07/20 佛光菜根譚二 文選 香海文化 1998/07/20 佛光菜根譚一 文選 佛光文化 1998/04/01 星雲大師佛學精選 文選 明河社(香港) 1998/03/01 金剛經講話 經典 香海文化 1998/03/01 金剛經講話 經典 佛光文化 1997/08/01 一池落花兩樣情 文選 時報文化 1997/08/01 星雲日記(21-44冊) 文選 佛光文化 1997/05/01 佛光世界1─國際佛光會總會長的話 文選 佛光文化 1997/04/01 佛光學 用世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1997/02/01 八大人覺經十講 經典 佛教青年協會印送 1996/11/01 禪話禪畫 文選 佛光文化 1996/08/01 星雲大師法語菁華 文選 聯經出版 1995/11/01 佛教叢書(十類) 用世 佛光文化 1995/11/01 星雲百語~老二哲學 文選 佛光文化 1995/01/01 傳燈 星雲大師傳 傳記 天下文化 1994/08/01 佛光緣‧人間佛教 文選 佛光文化 1994/07/01 歡喜人間 -星雲日記精華本 (上 下冊) 文選 天下文化 1994/ 星雲日記 (1-20) 文選 佛光文化 1993/10/01 剎那不離 文選 皇冠文學 1992/02/01-
1993/10/01 星雲大師講演集-琉璃系列(10冊) 文選 希代書版公司 1993/10/01 真心不昧 文選 皇冠文學 1992/12/01 星雲禪話(1-2集) 文選 吳修齊印贈 1992/11/01 話緣錄 第二集 文選 巨龍文化 1992/08/01 星雲說偈(1-2集) 文選 佛光文化 1992/03/01-
1992/03/27 星雲大師開示語 (1-2輯) 文選 圓神出版社 1991/12/01-
1992/04/01 星雲大師講演集(1-4集) 文選 佛光文化 1991/12/01 星雲法語 文選 華視文化 1990/02/01 星雲大師法語集 1 文選 佛光文化 1987/12/01 佛光山印度朝聖專輯 文選 佛光文化 1987/08/01 星雲禪話 (1-4集) 文選 佛光文化 1964/04/01 海天游蹤─印度朝聖游記 文選 佛光文化 1959/03/01 十大弟子傳 史傳 佛光文化 1955/08/01 釋迦牟尼佛傳 史傳 佛光文化 1954/05/ 玉琳國師 史傳 佛光文化 1953/07/01 無聲息的歌唱 儀制 佛光文化 佛教的財富觀 文選 佛教文摘讀者印經會 寫給會員大眾的二十封信 文選 佛光文化 星雲大師一筆字書法

Ⅱ 田青的學術文章

《佛教音樂的華化》(論文,2萬字,1985年第3期《世界宗教研究》)
《佛教與中國音樂》(論文,1·5萬字,1987年第4期《音樂研究》)
《中國音樂的線性思維》(論文,1·5萬字,1986年第4期《中國音樂學》)
《音樂史中的唐明皇》(論文,1·6萬字,載《燕樂二十八調之迷》,1987年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佛教音樂研究的回顧和展望》(綜述,1·8萬字,1995年第2期《佛學研究》)
《金瓶梅與佛曲》(論文,1·8萬字,1989年香港「第一屆國際佛教音樂研討會」宣讀,1992年第2期《中國音樂學》)
《智化寺音樂與中國音樂學》(論文,1·5萬字,《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8·2)
《禪與中國音樂》(論文,4萬字,1998年3月台北「中國佛教音樂學術研討會」,《中國音樂學》1998·4)
《魏晉南北朝佛教音樂史》(論文,5萬字,2000年12月台北第二屆「中國佛教音樂學術研討會」)
《「華韻九芳」與新古典主義》(評論,0·6萬字,1997第5期《愛樂》)
《再談民族音樂的第三種模式》(評論,0·5萬字,1997年第3期《中國音樂》)
《楊蔭瀏與宗教音樂》(論文、1·9萬字,《音樂研究》,2000年第1期)
《藝術不是科學》(評論,0·6萬字,《文藝報》,2000·1·25)
《梵唄——人間佛教的弘法之舟》(23千字,台灣2002年佛學研究論文集《人間佛教》,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書陳寅恪<;書魏書蕭衍傳後>;之後》(30千字,《中國文化》2004第1期)

Ⅲ 佛教教派捐款了嗎

中國佛教協會號召賑災十一世班禪捐款十萬

下面是;
四川地震社會各界捐款統計

·中央已下撥救災資金8.6億
·香港特區政府捐款3億港元
·澳門特區政府捐款1億人民幣
·團中央捐款1400餘萬元
·上海市捐款1200萬元
·遼寧省捐款1000萬元
·浙江省捐款1000萬元
·山西省捐款1000萬元
·國開行捐款1000萬元
·司法部捐款600萬元
·江西省捐款500萬元
·湖南省捐款500萬元
·全國婦聯捐款500萬元
·中國科協捐款500萬元
·廣西省再捐款500萬元
·北京市首批捐款300萬元
·天津市捐款300萬元
·山東省捐款300萬元
·內蒙古捐款300萬元
·雲南省捐贈救災衣被兩萬件
·青海省捐款50萬元
·共青團河北省委捐款30萬元
·深圳市捐款200萬元
·杭州市捐款300萬元
·濟南市捐款200萬元
·寧波市捐款1000萬元
·大連市捐款接近2000萬元
·國家人口計生委捐款100萬元

外企捐助信息匯總
·印尼金光集團捐款2000萬元
·日立捐助800萬物資100萬現款
·玫琳凱公司捐款300萬元
·戴爾捐款210萬元
·西門子捐款200萬元
·陶氏化學捐款200萬元
·英特爾捐款200萬元
·家樂福捐款200萬元
·摩托羅拉捐贈價值200萬元器材
·愛立信捐贈價值200萬元設備
·東芝捐款134萬元
·微軟首批捐款100萬元
·AMD捐款100萬元
·勁牌捐款100萬元
·歐萊雅捐贈100萬元財物
·索尼捐款100萬元
·佳能捐款100萬元
·松下在華員工捐款50萬元

綜合集團捐助信息匯總
·大連萬達捐款500萬元
·紅塔集團捐款200萬元
·廣東中煙捐款800萬元
·台灣富士康集團捐款6000萬元
·中國泛海集團捐款1000萬元
·新奧集團捐款200萬元
·四川藍光集團捐款1000萬元

汽車產業捐助信息匯總
·現代起亞集團捐款1260萬元
·比亞迪汽車捐款1000萬元
·吉利攜經銷商供應商捐款1000萬元
·上汽集團捐款1000萬元
·一汽與豐田捐款1000萬元
·大眾汽車捐款600萬元
·上海通用捐款300萬元
·華晨捐贈20輛價值280萬元救援車
·一汽大眾捐款200萬元
·力帆汽車捐款200萬元
·江淮汽車捐贈價值200萬元車輛
·長安福特馬自達捐款150萬
·日產汽車捐款1500萬日元
·柳汽10台價值120萬救災工程車開赴災區
·廣州本田捐款100萬元
·東風本田捐款100萬元
·寶馬中國和華晨寶馬捐款100萬元
·廣州豐田捐款100萬元
·宇通客車捐贈首批100萬元財物
·標致雪鐵龍捐款100萬元
·神龍汽車捐款100萬元
·陝汽捐贈累計超100萬元價值的卡車
·河北長城汽車捐贈20輛救援車
·奇瑞捐贈20輛瑞麒2、10輛瑞虎3
·戴姆勒捐款40萬
·吉奧集團捐款30萬

食品醫葯業捐助信息匯總
·蒙牛集團捐贈價值520萬元牛奶
·娃哈哈捐款捐物共500萬元
·哈葯集團捐款捐物500萬元
·山西亞寶葯業捐款物400萬元
·銳珂醫療捐贈價值350萬元器械
·仁和集團捐贈價值300萬元葯品
·匯源果汁捐贈200萬元
·三鹿捐贈價值120萬元乳製品
·伊利集團捐款100萬元
·青島啤酒捐款100萬元
·神威葯業首批捐款100萬元
·重慶方正集團捐贈100萬元葯品
·農夫山泉捐贈10萬箱飲用水
·慈銘體檢組建50人醫療救助小組赴災區

商業/服裝/教育/服務業捐助信息匯總
·森馬集團捐贈價值千萬衣物
·國美集團捐款700萬元
·美特斯邦威捐款600萬元
·南方電網公司捐款519萬元
·蘇寧集團捐款500萬元
·勁霸男裝捐款300萬元
·新東方集團捐款300萬元
·紅豆集團捐款100萬元
·學大教育捐款100萬元
·深航員工緊急捐款100萬元
·萬和集團捐贈150頂帳篷和器具
·常州中華恐龍園發出賑災倡議

金融證券保險業捐助信息匯總
·中國銀行捐款2300萬元
·中國人壽捐款1600萬元
·農業銀行捐款1500萬元
·工商銀行捐款1200萬元
·交通銀行捐款1200萬元
·民生銀行捐款1000萬元
·招商銀行捐款800萬元
·浦發銀行捐款500萬元
·中國平安捐款500萬元
·太平洋保險捐款500萬元
·泰康人壽捐款300萬元
·合眾人壽捐款300萬元
·中國銀聯捐款200萬元
·木易保險經紀贈送30億元保險
·新華保險贈送巨額意外險
·招商證券博愛基金捐款50萬元
·建行緊急動員全行員工救災

科技電子與互聯網企業捐助信息匯總
·騰訊累計捐款500萬元
·海爾集團捐款1000萬元
·聯想集團捐款1000萬元
·格力電器捐款850萬元
·長虹集團捐款652萬元
·海信集團捐款600萬元
·康佳集團捐款500萬元
·奧克斯賑災捐款500萬
·網易公司捐款500萬元
·華為公司捐款500萬元
·高通公司捐款350萬元
·美的集團捐款300萬元
·Acer宏碁捐款300萬元
·空中網捐款超200萬元
·阿里巴巴捐款200萬元
·盛大公司捐款200萬元
·網路公司捐款200萬元
·搜狐公司捐款200萬元
·華碩首批捐款200萬元
·格蘭仕公司捐贈139萬元物資
·金山公司捐款120萬元
·瑞星公司捐款100萬元
·TCL集團捐款100萬元
·分眾傳媒捐款100萬元
·華三通信捐款100萬元
·巨人網路捐款100萬元
·新浪公司捐款100萬元
·迪信通捐贈百萬元款項
·TOM集團捐款100萬元
·校內網捐款100萬元
·神舟電腦捐款100萬元
·九城公司捐款100萬元
·迅雷公司首批捐款50萬元
·CNET中國捐款50萬元
·上海益盟軟體捐款50萬元
·國虹通訊捐贈1000部手機
·安美數字服務集團捐款10萬元
·激動網捐款30萬元
·易趣公司捐款20萬元

企業家捐助信息匯總
·李嘉誠捐款1000萬人民幣
·實德集團董事長徐明捐款500萬
·玖龍紙業董事長張茵捐款800萬
·劉永好捐款1000萬
·潘石屹捐款200萬元
·愛國華商陳江和捐款100萬元
·奇虎周鴻禕捐款100萬元
·黃怒波捐款10萬

體育界捐助信息匯總
·全國體育總會等捐500萬
·姚明捐款50萬元
·劉翔師徒合捐50萬元
·田亮、葉一茜夫婦捐款10萬元
·李永波捐款10萬元
·易建聯捐款10萬元
·王治郅捐款10萬元
·國家體操隊捐款上百萬元
·國家乒乓球對捐款98萬元
·中國羽毛球隊捐款10萬元
·周繼紅捐款1萬元

娛樂界捐助信息匯總
·成龍、楊受捐款1000萬元
·陳慧琳捐款60萬元
·范冰冰捐款20萬元
·陳坤捐款20萬元
·黃曉明捐款15萬元
·陸毅捐款15萬元
·周迅捐款10萬元
·孫儷捐款10萬元
·譚晶捐款10萬元
·巫啟賢捐款5萬元

海外捐助信息匯總
·美國駐華大使捐款50萬美元
·俄羅斯首批救援物資運抵成都
·英國和義大利政府救災援助
·馬來西亞重啟賑災基金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200萬港幣
·國際奧委會捐款100萬美元
·香港樂施會捐款1200萬港幣
·國際佛光會捐出一千萬元台幣
·紐約僑界捐款10萬美元
·海外華商捐贈款物9200萬元
·旅意華人開展多種形式募捐
·海外僑商捐資已近億元人民幣

慈善組織捐助信息匯總
·中國紅十字會募集款物超1.2億
·李嘉誠基金會捐款3000萬元
·友成企業家基金會捐款960萬元
·山西紅十字會募款600萬元
·浙江紅十字會募款262萬元
·台灣紅十字會募款30萬美元
·寧夏紅十字會募款10萬元
·湖南紅十字會募款10萬元
·廣西紅十字會募款10萬元
·台灣慈濟基金募集42000條毛毯

各地群眾捐助信息匯總 ·甘肅省城市民自發組織無償為災區人民獻血
·四川省僑辦、僑聯已收到捐款300多萬元
·中國佛教協會號召賑災十一世班禪捐款十萬
·山西省各界向捐款超一億
·新疆各界各族幹部群眾踴躍捐款
·香港潮州商會捐款100萬
·上海律師界捐款100餘萬
·全國友協捐款30萬元
·珠海各界捐款過1000萬
·天津各界捐款1200餘萬元
·吉林各界為災區踴躍捐款
·廣州市民1日籌款1408萬元
·中國駐剛果(金)維和工兵捐款

其他個人 ·王永慶單筆捐贈1億元人民幣
·邵逸夫先生捐款1億港元
·馬英九捐款20萬新台幣
·十一世班禪捐款10萬元
·新東方徐小平捐款100萬元
·何鴻燊捐1000萬港幣
·移動用戶捐款2100多萬元
·宋楚瑜捐100萬台幣
·日本歌舞伎大師捐5.5萬元
·作家池莉捐10萬元
未完待續,轉載自騰訊網 http://view.news.qq.com/zt/2008/juanzhu/index.htm
參考資料:http://www.99xq.cn/zixun/2008/0514/article_425.html

Ⅳ 李小榮的研究成果

1.《佛教傳入與中國美術》(第一作者),《法音》1998年12期。
2.《略論變相的創作及用途》,《法音》2000年第3期。
3.《敦煌佛曲〈散花樂〉考源》,《法音》2000年第10期。
4.《試論佛教音樂及其東傳》,《法音》2001年第2期。
5.《論〈陀羅尼集經〉中的清樂問題》,《法音》2002年第1期。
6.《論〈大般涅槃經〉卷八之「文字品」》,《法音》2003年第5期。
7.《水陸法會歷史源流略說》,《法音》2006年第4期。
8.《變文生成年代新論》,《社會科學研究》1998年第5期。
9.《敦煌雜劇小考》,《社會科學研究》2001年第3期。
10.《凈土觀想與謝靈運山水意象及意境之關系略探》(第一作者),《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第5期。
11.《「婁羅之辯」與梵語四流音》,《中國語文》1998年第6期。
12.《婁羅詞義溯源》,《辭書研究》2000年第1期。
13.《變文與唱導關系之檢討》,《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
14.《變文變相關系論》,《敦研究煌》2000年第3期。
15.《〈兄常勸弟奉修三寶,弟不敬信,兄得生天緣〉校注》,《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16.《〈高王觀世音經〉考析》,《敦煌研究》2003年第1期。
17.《釋家變文原初意義之推考》,《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18.《〈阿鼻地獄變文〉校注》,《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19.《變文講唱「平」「側」「斷」諸音聲符號含義之探析》,《敦煌學輯刊》2001年第2期。
20.《敦煌變文作品校錄二種》,《敦煌學輯刊》2002年第2期。
21.《試論變文的消亡》,《貴州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
22.《佛經偈頌與中古絕句的得名》(第一作者),《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23.《論目連變文的生成及目連戲的流播》,《貴州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24.《觀想念佛與謝靈運山水詩》,《貴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25.《〈西遊記〉〈心經〉關系論略》,《貴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26.《唐代釋家經疏中的三國故事》,《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27.《佛經傳譯與散文文體的得名》,《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28.《李白剔骨葬友的宗教原因》,《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29.《〈西遊記〉白鼠求婚故事考源》,《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30.《取象與存思:李白詩歌與上清派關系略探》(第一作者),《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31.《佛教與中國古代文體關系研究略談》,《福建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32.《狸貓換太子的來歷》,《河北學刊》2002年第2期。
33.《論隋唐五代至宋初的葯師信仰》,《普門學報》2002年第3期。
34.《佛教與〈黔之驢〉》,《普門學報》2006年第2期。
35.《從敦煌本〈通門論〉看道經文體分類的文化淵源及其影響》,《普門學報》2008年第1期。
36.《那吒故事起源補考》,《明清小說研究》2002年第3期。
37.《敦煌偽經〈佛說三廚經〉研究》,《戒幢佛學》2005年卷。
38.《論密教中的千手觀音》,《文史》2003年第2期。
39.《慈覺禪師宗賾佚詩補輯》,《古籍研究》2004年第1輯。
40.《略論〈中國寺志叢刊〉之唐詩引文》,《古籍研究》2006年第1輯。
41.《李白釋家題材作品論略》,《文學遺產》2005年第2期。
42.《敦煌佛教勸化音樂文學略說》,《東方叢刊》2006年第3期。
43.《佛教音樂「契」之含義及相關問題辨析》,《中國俗文化研究》第四輯,巴蜀書社,2007年。
44.《〈宋高僧傳·利涉傳〉補正》,《敦煌佛教與禪宗學術討論會文集》,三秦出版社,2007年。
45.《論僧人撰述與〈文選〉的傳播》(第一作者),《福州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
46.《敦煌佛教歌辭作者考辨二題》,《新國學》第7輯,巴蜀書社,2008年。
47.《論「未曾有經」文體及其影響》,《武漢大學學報》2009年第3期。 1.《變文講唱與華梵宗教藝術》,高雄: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2.《敦煌密教文獻論稿》,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3.《〈弘明集〉〈廣弘明集〉述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4.《敦煌佛教音樂文學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
5.《敦煌道教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Ⅳ 盧烈紅的著作

1.《〈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獨著)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8月繁體字版。
2. 《訓詁與語法叢談》,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獨著)
3. 《新譯〈鹽鐵論〉》,台灣三民書局,1995年版。(獨著)
4. 《古代漢語》,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參編)
5. 《古代漢語教程》,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參編)
6. 《歷代花卉詩選》,雲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參編)
7. 《歷代書法繪畫詩選》,雲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參編)
8. 《歷代名勝古跡詩選》,雲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參編)
9. 《歷代草木詩選》,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參編)
10. 《歷代音樂舞蹈詩選》,雲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參編)
11. 《中國文學辭典》,三秦出版社1989年版。(參編)
12. 《唐宋散文精華》,朝華出版社1992年版。(參編)
13. 《元明清名詩鑒賞》,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參編)

Ⅵ 孫振玉的簡歷

1978.03——1979.06:內蒙古昭烏達盟師范學校理化科,中專
1981.09——1985.06:內蒙古師范大學歷史系,本科,歷史學學士學位
1987.09——1989.12:蘭州大學歷史系,研究生,法學民族學碩士學位
1991.09——1994.06:蘭州大學歷史系,研究生,法學民族學博士學位
1995.12——1996.12:土耳其安卡拉大學伊斯蘭神學院,訪問學者 1979.06——1981.09:昭烏達盟蒙族師范專科學校外語系,教師
1985.06——1987.09:烏蘭察布盟師范專科學校,政史系,教師
1990.01——1991.09:西北民族學院民族研究所、歷史系,教師
1994.06——1999.02:蘭州大學歷史系,教師
1999.02——現在:寧夏大學歷史系、政法學院,教師
孫振玉現擔任中國對外關系史學會、中國民族理論學會等學會理事,為教育部中英甘肅基礎教育專家組成員,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西北師范大學學報特等多家學報特邀撰稿人,擔任蘭州大學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專職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統一戰線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甘肅研究基地特邀研究員,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ID No. AP210310021),馬來西亞的馬來亞大學Research Associate。先後留學或學術出訪過土耳其安卡拉大學(一年)、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一年)、巴基斯坦伊斯蘭大學(短期)、日本的東洋大學和東洋文庫(短期)、台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等(短期)。 主要教學研究領域包括:回族思想文化研究、民族理論研究、以及國外族群關系研究,成果包括:《明清回回理學與儒家思想關系研究》(專著)、論我國社會主義民族公平(論文)、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系研究等。
主要代表作:《傳統與現實:土耳其的伊斯蘭教與穆斯林》《中國伊斯蘭傳統文化研究》《世界民族學史》《明清回回理學與儒家思想關系研究》等。 一、研究課題
1.《王岱輿劉智評傳》,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課題,2003—2006,作者。
2.《寧夏通志民族宗教卷》,自治區政府重大課題子課題,2004—2006,專職副主編(負責全部志書的實際編寫工作)。
3.日本學者有關中國回族研究調查,日本學術振興會資助課題,2004,主持人。
4.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與華人及其關系研究,國家留學基金委課題,2006,主持人。
5.回族學通論,教育廳課題,2004—2006,主持人。
二、發表學術成果
1.《明清回回理學與儒家思想關系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年,獨立完成。
2.《回族社會經濟文化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主編。
3.《馬德新及其伊斯蘭思想研究》,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年,獨立完成。
4.《傳統與現實:土耳其的伊斯蘭教與穆斯林》,民族出版社,2001年,獨立完成。
5.《十至十五世紀新疆宗教關系研究》,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1年,獨立完成。
6.《試論我國社會主義民族公平》,<西北師大學報>2005年第二期,獨立完成。
7.《談我國周邊的伊斯蘭教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4年第三期,獨立完成。
8.《試評清代雲南回民起義中的馬德新》,<西北師大學報>2004年第一期,獨立完成。
9.《論環境置換與族群變遷:以回族為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4年第四期,獨立完成。
10.《試論明清回回理學興起的歷史與文化背景》,<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一期,獨立完成 。

Ⅶ 譚桂林的學術研究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在日本創價大學做高級訪問學者;
2011年6月至8月,在英國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院做高級訪問學者; 2004年國家人事部評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2006年享受國家特殊津貼專家;
2008年湖南省第三屆優秀社會科學專家; 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
中國社科院《文學評論》雜志編委;
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
青島大學魯迅研究中心研究員; 1、新時期長篇小說文化母題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1998。
2,20世紀中國詩學與西方詩學的關系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4。
3,當前文學中的宗教文化復興現象研究,湖南省社科規劃重點項目,2004。
4,當代中國文學的文化走向研究,湖南省社科規劃基金重點項目,2007。
5,現代中國佛教文學史,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08。
6,池田大作與中國文學,湖南省社科規劃項目,2008年。
7,池田大作與世界文學,日本創價大學中日友好學術資助項目,2008。
8,魯迅與20世紀中國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1。 第三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5;
第10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排名2)1995;
中國社科院《文學評論》1990—1996年優秀論文獎,1997;
第11次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排名2),1997;
第二屆全國青年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論文獎(最高獎級),1998;
第五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999;
第六屆湖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002;
中國高校第三屆人文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2002;
1997——2001中國社科院《文學評論》優秀論文獎,2002;
山東省第18次優秀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排名3),2004;
中國現代文學史,國家教育部「國家精品課程」;2004;
湖南省第八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6;
2002——2006中國社科院《文學評論》優秀論文獎,2007;
湖南省第三屆社科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2008;
湖南省普通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2009。 1,《文化泰斗:魯迅》,14萬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
2,《浪漫的情旅:郁達夫》,15萬字,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
3,《宗教與女性》,17萬字,作家出版社,1995年。
4,《中國現代文學史研究概論》,30萬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與馮光廉先生合作。
5,《20世紀中國文學與佛學》,28萬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6,《人與神的對話》,20萬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7,《文藝湘軍百家文庫·譚桂林卷》,20萬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年。
8,《轉型期中國審美文化批判》,25萬字,江蘇文藝出版社,2001年。
9,《佛學與人學的歷史匯流》,22萬字,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2年。
10,《百年文學與宗教》,25萬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長篇小說與文化母題》,26萬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轉型與整合:現代中國小說精神現象史》,19.5萬字,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3,《當代中國文學與宗教文化》,22萬字,嶽麓書社,2006年,與龔敏律合作。
14,《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中西之爭》,23.5萬字,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15,《本土語境與西方資源——現代中西詩學關系研究》,27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16,《現代中外文學比較教程》(主編),64萬字,湖南師大出版社,2009年。
17,《池田大作與世界文學》,18萬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0年。 1,《論中國現代文學的漂泊母題》,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2期。
2,《新文學史學建構中的主體思維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5期。
3,《原創性的文學與文學史的原創性》,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4期。
4,《西方影響與九葉詩人的新詩現代化構想》,文學評論2001年2期。
5,《論現代中國文學的都市詩》,文學評論1998年5期。
6,《佛學與中國現代作家》,文學評論1993年4期。
7,《論新文學史思維模式的革新與重構》,文學評論1993年6期。
8,《現代都市文學的發展與『子夜』的貢獻》,文學評論1991年5期。
9,《宗教文化與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年1期。
10,《寫出人性深處的原始悲愴》,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年4期。
11,《俞平伯:人生無常與剎那主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年2期。
12,《論蕭紅的童年母題創作》,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4期。
13,《國內現代文學史著作出版歷史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年4期。
14,《論辯中的開拓與求實中的創新》,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年2期。
15,《魯迅小說啟蒙主題新論》,魯迅研究月刊1999年1期。
16,《評近年來對學衡派的重估傾向》,魯迅研究月刊1997年2期。
17,《魯迅與佛學問題之我見》,魯迅研究月刊1992年10期。
18,《論魯迅對現代童年母題文學的歷史貢獻》,魯迅研究月刊1990年8-9期連載。
19,《混沌與退化》,讀書1992年9期。
20,《小說與歷史》,讀書1995年1期。
21,《蔚為儒者之光》,文藝報1999年5月18日。
22,《知識者精神的守望與自救》,文學評論2003年2期。
23,《論鄭敏的詩學理論及其批評》,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3期。
24,《現代中國生命詩學的理論內涵與當代發展》,文學評論2004年六期。
25,《世界文學與文學的全球化》,光明日報2005年1月21日。
26,《如何深化與推進佛教與中國現代文學的關系研究》,江漢論壇2005年1期。
27,《生命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3期。
28,《從形式詩學到語言詩學》,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年5期。
29,《池田大作的魯迅觀》,《平和·文化·教育》第2號,創價大學平和問題研究所出版,2005年(日文版)
30,《論中國現代新詩韻律的詩學探索》,福建論壇2006年第8期。
31,《天涯詩學:飄泊詩人的尋根沖動》,文藝爭鳴2007年第4期。
32,《玄學傳統與簡政珍詩歌中的反諷精神》,當代詩壇(香港)第47—48期合刊。
33,《為柔與弱而歌》,文藝報2007年10月13日文學批評版。
34,《論現代詩學中十四行體式的理論建構》,廣東社會科學2007年5期
35,《左翼詩學與俄蘇詩學》,長江學術2007年4期。
36,《論現代中國的神秘主義詩學》,文學評論,2008年1期。
37,《永遠童年的鄉心》,當代詩壇(香港)第49—50期合刊。
38,《池田大作與論語》,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3期。
39,《池田大作與俄羅斯文學》,湖南大學學報2010年1期
40,《清末民初中國佛教文學與啟蒙思潮》,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3期
41,《現代佛教期刊與新文學運動》,文學評論2011年4期
42,《如何評價「阿Q式的革命」並與汪暉先生商榷》,魯迅研究月刊2011年10期
43,《文學批評的膽識與使命》,人民日報2011年11月8日24版
44,《論池田大作新的文藝復興思想》,廣東社會科學2011年6期,157-163
45,《論呂碧城的佛學貢獻及其佛教文學創作》,人文雜志2012年1期
46,《評汪暉近期的魯迅思想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12年8期
47,《現代佛教界的魯迅印象與魯迅資源利用》,魯迅研究月刊2012年8期
48,《文學當重新書寫「勞動」》,人民日報2012年9月14日24版

Ⅷ 游兆棋的《永恆》 歌詞

歌曲名:永恆
歌手:游兆棋
專輯:覺醒

永恆 詞:星雲大師 曲:游兆棋
從佛像僧容里
見到自己本來介面像
從花草砂石內
認識三千大千介世界
從浦團拜墊上
體認自己無限介生命
從靜夜明月中
緊緊把握永恆介未來
永恆這首歌曲是一首佛曲.是由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所寫的詞. 有幸參加2005年佛光山人間音緣比賽入圍總決賽.在此要感謝星雲大師不記費用首肯讓這首歌曲發行.感謝佛光山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釋妙圓法師.妙勇法師.新竹陳彩萍師姐的大力協助….
期許人間佛法充滿……處處有愛…事事圓滿……….

http://music..com/song/14734097

Ⅸ 劉震的主要作品

專 著
1. 《禪定和苦修——關於佛陀傳原初梵本的發現與研究》(Versenkung und Askese. Eine neue Sanskrit-Quelle zur Buddha-Legende),博士論文,2008年7月由Mikroform Karl-Heinz Limbeck出版。
相關書評:
徐文堪,《吉爾吉特寫本研究的可喜成果》,《東方早報·上海書評》2011年3月20日。
宗玉媺,《評劉震著〈禪定與苦修〉》,《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9期。
論 文
1.《<彌勒下生成佛經>——各種文本的對比並附梵本的德譯》(Das Maitreyavyākarana. Ein Vergleich der verschiedenen Fassungen mit einer übersetzung des Sanskrit-Textes),碩士論文,2005年。
2.《摩咥里制吒的<廣贊功德贊>》評介,書評,《東方文學研究通訊》(2004年3月15日)。
3. 淺談巴利三藏.pdf《新疆文物》(2007年第二期)。
4.《印度的時間劃分及四紀元構想》,《復旦史學集刊》第二期約稿(待發表)。
5. 從百頌體《彌勒授記經》來看中印及周邊的文化交流.pdf,《復旦學報》2009年第5期。
6. 以唯識理論來試解梵文寫本的疑難之處.pdf,收入杭州佛學院編《吳越佛教》(第四卷),2009年。
7. 用多種語文對勘來輔助漢文《大藏經》的新修工作.pdf,《2010年佛學研究論文集——第一屆「國際佛教大藏經」學術研討會》,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8. 百頌體「彌勒授記經」概述.pdf,張定京、阿不都熱西提·亞庫甫編《突厥語文學研究——耿世民教授八十華誕紀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9. 印度學漫談.pdf,《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6月15日。
10. 呂德斯與西格追思.pdf,《西域文史》第5輯,2010年12月。
11. 梵本《長阿含》概述.pdf,《西域研究》2011年第1期。
12. 被普及化的玄奘與被邊緣化的因明——兼評鄭偉宏《〈因明大疏〉校釋、今譯、研究》.pdf,《史林》2011年第3期。
13. 德國佛教藝術史研究方法舉隅:以九色鹿故事為例.pdf,《史林》2012年第1期。
14. 「菩薩苦行」文獻與苦行觀念在印度佛教史中的演變.pdf,《歷史研究》2012年第2期。
未來3-5年的研究計劃:
研究:
1. 新疆和西藏地區新發現的寫本。
2. 早期的漢譯佛典研究。
3. 根本說一切有部律梵藏漢索引。
4. 《梨俱吠陀》的真正意義上的漢譯的前期准備。
翻譯:
1. Geldner, Karl Friedrich (蓋爾德納), Der Rig-Veda (《梨俱吠陀》),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Havard, 1951.
2. Kirfel, Willibald(基爾弗), Die Kosmographie der Inder(《印度人的宇宙觀》), Kurt Schroeder Verlag, Bonn und Leipzig, 1920.
3. Winternitz, Maurice(溫特內茨),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teratur(《印度文學史》), C. F. Amelangs Verlag, Leipzig, I, 1909; II, 1920; III, 1920.

Ⅹ 魏文斌的個人著作

《天水麥積山石窟研究論文集》(上、下),主編,甘肅文化出版社,2007年12月。
《水簾洞石窟群》,主要撰稿人,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
《甘肅佛教石窟考古研究》,專著,民族出版社,2009年12月。
《麥積山石窟研究》,副主編,文物出版社,2010年3月。
《中國文物地圖集·甘肅分冊》,副主編,測繪出版社,2011年6月。
《麥積山石窟環境與保護調查報告書》,副主編,文物出版社,2011年8月。 在《世界宗教研究》、《考古》、《敦煌研究》、《考古與文物》、《中原文物》、《華夏考古》、《敦煌學輯刊》等及各種國際性學術討論會上發表論文60餘篇。
主要有:
《甘肅武威市白塔寺遺址1999年的發掘》,《考古》2003年第6期
《麥積山石窟幾個問題的思考和認識》,《敦煌研究》2003年第6期
《麥積山石窟研究史綜述及今後注意的幾個問題》,《敦煌研究》2003年第6期,
《20世紀早中期甘肅石窟的調查與研究綜述》,《敦煌學輯刊》2005年第1期
《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005年第5期全文轉載
《甘肅北朝石刻所見佛教故事題材考》,載《麥積山石窟藝術與人間佛教論文集》,台灣佛光山文教基金會,2005年6月
《麥積山明代寫本報恩道場儀及相關問題》,《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3期
《甘肅正寧北周釋迦立佛像研究》,台灣《歷史文物》2005年第9期,第一作者
《麥積山石窟第11窟造像題材考》,《考古與文物》2006年5期
《甘肅武山水簾洞石窟北周供養題記反映的歷史與民族問題》,《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8月
《甘肅華亭石拱寺石窟調查簡報》,《敦煌研究》2006年第3期,
《也談仰月、日月菩薩冠飾——以麥積山石窟為例展開》,《敦煌學輯刊》2007年第4期
《麥積山石窟初期洞窟三佛造像考釋》,《敦煌學輯刊》2008年第3期
《麥積山石窟交腳與半跏思惟菩薩對稱構圖的研究》,羅宏才主編《西部美術考古》,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甘肅合水安定寺石窟調查簡報》,《敦煌研究》2010年第3期
《麥積山石窟第100窟調查與年代研究》,《中原文物》2011年第1期
《唐代石雕劉薩訶瑞像初步研究》,《華夏考古》2011年第2期
《甘肅合水保全寺石窟調查簡報》,《石窟寺研究》第二輯,文物出版社,2011年

閱讀全文

與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