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強化互聯網保險可回溯管理

強化互聯網保險可回溯管理

發布時間:2021-08-14 04:11:02

1. 銀保監會為何要求互聯網保險銷售記錄可回溯

近日,銀保監會下發《關於規范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擬對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進行可回溯管理,讓互聯網保險在「陽光下」銷售。

目前,隨著互聯網等科技手段在保險行業深度應用,涉及互聯網保險的消費投訴逐漸增多。數據顯示,2017年原保監會及各保監局共接收互聯網保險投訴4303件,較2016年同期增長63.05%。由此可見,行業建立互聯網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迫在眉睫。

這個好,有證可查。減少爭執。

來源:新華網

2. 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 重點規范哪一類業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普及,互聯網及移動互聯已成為保險機構銷售和服務的新興渠道。近年來,我國互聯網保險呈現加速發展態勢,為保險業注入了活力,但也存在銷售行為觸及監管邊界、服務體系滯後和風險管控不足等風險和問題,亟需進一步規范。

3. 互聯網保險包括哪些風險防範措施

一、互聯網保險創新的現狀
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2015年年初發布的《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顯示,針對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公司分類,人身險公司有44家,財產險公司有16家,總體佔全行業133家產壽險公司的45%。包括中國人保財險、泰康人壽、平安人壽、太平洋保險、天安財險等在內的多家險企已率先在線上跑馬圈地,中國保險公司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已全面到來。
首先在監管層面,上個月,醞釀已久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終於由中國保監會發布,這標志著中國互聯網保險業務基礎監管規范的形成。《辦法》以鼓勵創新、防範風險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為基本思路,從經營條件、經營區域、信息披露、監督管理等方面明確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經營的基本規則;規定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銷售、承保、理賠、退保、投訴處理及客戶服務等保險經營行為應由保險機構管理負責;強化了經營主體履行信息披露和告知義務的內容和方式,著力解決互聯網自主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以最大限度保護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其次在保險主體方面,早在2013年,中國人保就推出「掌上人保」,並號稱是指尖上的保險;去年,以「理賠簡單,就在天安」為口號的天安財險「車易賠」APP在全國上線;隨後,「中國太保」「大地通保」、「泰康在線」等保險在線服務平台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可見,拼服務、拼體驗已經成為各家保險主體競爭的主要方向。同時,各家保險公司在立足保險本身的同時,從渠道上也不斷向外圍延伸,分別與P2P平台、信用保證機構等開展不同程度的合作。以下是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從服務創新、技術創新、渠道創新等三個方面對2014年60家提供互聯網服務的產、壽險公司進行評價後的前15名榜單:
二、互聯網保險創新背後的風險
應該說基於提升客戶體驗的互聯網保險創新,方向是對的。互聯網保險作為一個新興的領域,發展空間巨大,但同時互聯網保險創新也帶來一系列風險和問題。從目前已經暴露的風險來看,主要包括保險產品創新異位、消費者投訴急劇增加、消費者道德風險敞口擴大、風險評估和控制不到位等。
(一)保險產品創新異位
自2013年底由「三馬」投資的眾安在線成立以來,帶動了中國各大保險主體在保險產品上的創新熱潮。盜刷險、高溫險、退貨險、喝麻險、世界盃足球流氓險等創新險種不斷涌現,壽險公司也相繼推出求關愛、愛升級、救生圈等所謂的基於微信平台的「扔撈」產品,名字一個比一個花哨,其中,不乏一些險種初具規模,但更多的是為創新而創新。如世界盃足球流氓險從頭到尾就沒賣出幾份,導致本來就比較便宜的3元/份,到後期直接降價到1分錢/份,變成了一個十足的噱頭。更有甚者,開發出霧霾險、賞月險、搖號險等,嚴重脫離保險的本質。
(二)消費者投訴急劇增加
據保監會近日公布的《關於2015年上半年保險消費者投訴情況的通報》顯示,2015年上半年,中國保監會12378投訴維權熱線全國轉人工呼入總量157544件,同比上升40.24%。而其中,捆綁銷售互聯網產品的投訴占據一定比例,究其原因,很多保險主體互聯網保險業務發展迅速,但管理和服務能力嚴重不足,片面注重銷售前端網路化,後台運營管理卻仍是傳統思維,前端和後台不配套,買時容易退時難,從而導致消費者投訴。
(三)消費者道德風險敞口擴大
目前,各家保險主體在理賠服務上基本上都推出了簡易賠付,即保險公司對於一定金額以下(2000-10000元不等)的保險事故實行簡易賠付,消費者通過保險公司自己推出的APP平台,或拍照、或視頻,將事故現場信息傳輸到保險公司後台,保險公司審核確認後立刻賠付,全程一般在5分鍾左右時間完成。應該說這種做法極大地簡化了理賠程序,縮短了理賠時間,方便了消費者。但是,客觀地講,我們也不得不面對當下國內的基本現狀,國民的平均道德水準有待提高,修理廠、4S店有組織地批量造假,保險欺詐層出不窮,這些無疑都將保險公司的風險敞口無限擴大。
(四)風險評估和管理不到位
保險從本質上是風險轉移的安排,應該有可量化的數據支撐,目前,很多產品的創新,缺少基本的費率釐定、成本測算等程序。同時,保險講究的是大數法則,如果一款產品不能具備一定規模,賠付水平就會極不穩定,風險管理也就無從談起。
三、互聯網保險創新的風險管理
(一)保險產品創新:回歸本質
保險,在法律和經濟學意義上,是一種風險管理方式。因此,保險產品創新的基本原則和底線是創新的產品具有風險管理的可能性,即通過經驗的積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夠降低保險標的風險。這也就是一般情況下地震、颶風等不可抗力不列入保險范圍的根本原因,因為到目前為止,人類還無法通過自身的行為影響上述事件的發生。反觀現在的保險產品創新,霧霾險也好,賞月險也罷,甚至是高溫險,基本上都突破了上述這一基本原則。
之所以會出現現在這種情況,我想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保險本身,在目前的保險市場上,規模產品的同質性非常嚴重,基本相同的條款,基本相同的費率,基本相同的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產品創新的目標已經不再是客戶的「需求」,而是客戶的「眼球」。記得若干年前,有一個保險公司開發了一個險種叫「酒駕險」,從始至終沒賣出一份保單,但公司從上到下都非常開心,因為這個產品在當時引起了包括新聞媒體、監管部門、同業公司以及消費者的極大關注,很好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二是與目前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有關,當下,從集體到個體,在物質和經濟的指揮下,每一個社會組織和細胞都在極力獲取盡量多的資源,而忽視了資源本身的效用和價值。正像有一句話所說,走著,走著,忘記了出發的目的。
(二)保險風險管理:大數據為器
1.大數據在費率釐定中的應用。保單的費率設定是保險公司風險管理的源頭,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使設定的費率對應於投保人的風險等級,風險越小,費率越低,盡量做到公平。確定費率較為關鍵的問題就是找出「影響賠付支出的風險因素或變數」,其實生命表就是「影響賠付支出的風險因素或變數」之一年齡的一個分類。再如,在車險定價中城市交通的擁擠程度、駕駛員的年齡、駕齡、性別、汽車的新舊程度等都可能是「影響賠付支出的風險因素或變數」,而這些因素或變數就是可以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和處理來確定。
2.大數據在風險評估中的應用。在大數據時代,風險評估已經不僅僅局限於公司的歷史數據、行業的歷史數據,無論是風險特徵的描述還是數據資源的獲取都更加便利。首先在占據財產險市場70%以上份額的車險領域,保險公司可以獲取三個層級數據來支撐風險評估,第一層級是核心層,包括公司和行業數據,第二層級是緊密層,包括車型、汽車零整比、二手車等數據;第三層級是外圍移動層,包括利用車載感測設備收集駕駛員行為數據等。同時,對於保險公司的精算師來講,更多、更廣的數據獲取,可以更精確地識別個體對象的潛在風險,建立更加有效的數據模型,不斷改善和提高精算的精準程度,以幫助判斷和評估風險以及風險准備金。
3.大數據在反理賠欺詐中的應用。在確保數據資源的情況下,通過完整的、多樣化的數據(數據包括但不限於公司內部保單及理賠歷史記錄、行業數據、徵信記錄、公共社交網路數據、犯罪記錄等),輔之以有效的演算法和模型,來識別理賠中可能的欺詐模式、理賠人潛在的欺詐行為以及可能存在的欺詐鏈條,應該是未來反理賠欺詐的主要方向。而對於整個中國保險行業來講,盡快建立起一套行業級的保險數據信息平台,是反理賠欺詐的關鍵。目前,上海、江蘇等省市已經實現理賠信息數據共享,在這些地區反理賠欺詐行為的成效明顯提高。
4.大數據在保險行業風險管理中應用之核心—數據整合。目前保險公司的數據有行業平台的同業數據、前端客戶APP導入(或現場出單)數據,中端中介、渠道、理賠、呼叫數據,後端財務收付數據,另外,還有定價系統的汽車零配件數據、人事系統的人員數據、稽核審計風控系統的風控數據等,種類繁多和龐雜,因此,急需建立大數據平台進行數據整合,統一數據存儲和傳遞標准,並將不同系統進行數據打通,再根據不同需要進行數據挖掘。
(三)保險風險控制:新技術應用
未來,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將成為保險行業風險控制的主要途徑。在承保環節,基於大數據基礎的數據分析技術將在第一時間立體呈現保險標的各項數據和特徵,為承保決策和政策提供第一手資料,從源頭控制風險。在理賠環節,新技術、新設備同樣將被廣泛應用。在車輛保險領域,通過裝載在車上的無線電子設備,運用通訊網路,實現對車輛、道路以及行車駕駛員進行靜、動態信息提取和行為記錄,從而監督行車駕駛員人的行為風險和道德風險,並進行出險前預防、出險中響應和出險後處理,從而使保險事故管理變被動為主動,降低理賠成本。在人壽保險領域,利用能夠實時監控人體健康情況的可穿戴設備,來獲取和細分不同群體、不同年齡的人體健康和生死概率,並適時向客戶提供飲食、健身等方面的建議,從而降低投保人的醫療費用。在家庭財產險領域,通過智能家居系統對住宅進行遠程監控並及時發現和緩解風險,當家中發生煤氣泄漏或水管爆裂,可自動關掉閥門,從而減輕損失等。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要有與之相對應的配套管理措施,互聯網保險創新也不例外。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互聯網保險創新都將在路上,基於互聯網保險創新的風險管理也必將亦步亦趨,緊緊跟隨。

4. 保險代理、經紀公司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試行)的發布對象

各保監局,各保險專業代理公司、各保險經紀公司。

5. 目前國內有哪些比較成熟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互聯網保險在近幾年迅猛發展,網上購買保險已經是超過3.3億人的選擇,很多人也都享受到了線上購買保險的便利。所以,互聯網保險是越來越多人的選擇。

今天,奶爸就來給大家盤點幾家排名靠前互聯網保險公司。

中國互聯網人身險最新市場份額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研究報告》)

但肯定還有不少朋友想問奶爸:這些互聯網保險公司平時都沒怎麼聽過,那它們究竟靠不靠譜呢?與傳統線下保險公司對比,它們又具有哪些優勢呢?

對於第一個問題,朋友們其實可以不用太過擔心。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保險公司,它們在設立時都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並且得到銀保監會的批准。

互聯網保險往往比傳統線下售賣的保險便宜。

我們買保險時交的保費,是由純保費和附加保費兩部分構成的,附加保費又包括了承保成本和經營成本。

而互聯網保險利用它線上進行的優勢,為大家節省了大量的承保成本和經營成本,所以保費的價格也就相應地降低了許多。

其次,在網上購買保險更加方便快捷。

選擇產品和投保時,直接在網頁上瀏覽購買即可,不用自己到處奔波。

核保時可以選擇智能核保或者人工核保,被拒絕的可能性更低。選擇智能核保的話,即使健康告知沒有通過也不會留下痕跡。

理賠時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理賠、上傳理賠資料,不用像傳統那樣去線下報案、提交資料。

不過自己在線上投保,沒有代理人幫忙的話,繁雜的保險條款看起來實在是令人頭疼。各種除外責任、健康告知條款,也要求投保人自己有一定的保險知識。

那麼怎麼辦呢?不要著急,來奶爸保的公眾號,我們有專業咨詢師提供保險配置以及條款講解服務。

最後,在網上可以瀏覽對比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

傳統在線下購買保險,大家往往是確定了保險公司,再去咨詢保險產品,這樣的話大家的選擇范圍就變小了。如果不滿意,去了解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也十分麻煩。

而互聯網保險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大家可以自由地選擇不同的保險公司,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到各款產品的價格和差異,十分的方便。

在網上購買保險還有不同的渠道可以選擇。

①傳統保險公司官網,如平安保險、太平保險的網站。

②專業互聯網保險公司,如眾安保險、泰康在線。它們同樣持有專業牌照,不過沒有線下的銷售網點。

③第三方專業代理平台。它的優勢在於有專業人員提供咨詢服務,為大家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產品的優劣。《網上買保險靠譜嗎?關於保險銷售渠道的選擇指南》

總結:

總的來說,互聯網保險優缺點都有,但優勢會更加明顯,因為這取決於個人,只要你了解清楚保險知識,明白自己的需求,在互聯網保險里找到合適自己的保險並不難。

望採納!

資料來源:奶爸保

6. 廣東互聯網保險監管

需要到保監會申請互聯網保險牌照,互聯網保險牌照是依據保監會2015年7月22日頒發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而來的。
第三方網路平台在互聯網保險業務活動中,為保險消費者和保險機構提供網路技術支持輔助服務。第三方網路平台應具備下列條件:具有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頒發的許可證且網站接入地在境內;可靠的互聯網運營系統和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能夠完整向保險機構提供開展保險業務所需的身份信息、賬戶信息以及投保操作軌跡信息等。
企業要獲取互聯網保險牌照,最快捷的辦法便是通過收購持有牌照的公司股權。因此,經常可以看到市場上的兼並收購信息報道,其中絕大多數為股權收購。如何才能實現預期的牌照收購目的,這取決於企業與被收購企業之間的資源整合。在收購中,這體現為收購方案的制訂與執行。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7. 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嗎

第一條;為進一步規范保險銷售行為,維護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保險業持續健康發展,依據《保險法》和中國保監會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是指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通過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採集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的方式,記錄和保存保險銷售過程關鍵環節,實現銷售行為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詢、問題責任可確認。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保險公司為經營人身保險業務和財產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專業自保公司除外。本辦法所稱保險中介機構是指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和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其中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和保險經紀人,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包括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非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

第四條;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銷售本辦法規定的投保人為自然人的保險產品時,必須實施保險銷售行為可回溯管理。團體保險產品除外。

第五條;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開展電話銷售業務,應將電話通話過程全程錄音並備份存檔,不得規避電話銷售系統向投保人銷售保險產品。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依照中國保監會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的有關規定開展可回溯管理。

第六條 除電話銷售業務和互聯網保險業務之外,人身保險公司銷售保險產品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在取得投保人同意後,對銷售過程關鍵環節以現場同步錄音錄像的方式予以記錄。

8. 2019年互聯網保費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互聯網保險業務的市場集中度遠高於傳統業務,網路車險業務市場集中度高表現更為明顯。
(1)總體業務市場集中度:
2014年1-12月份,互聯網全險種保費累計為505.70億元,規模超億元的公司共11家,合計保費收入為502.84億元,占行業整體的99.43%,人保、平安、大地、太平洋和陽光五家公司均超過10億元,合計保費收入為477.71億元,五家公司占行業整體的94.47%。人保、平安超過百億元,大地超過34億元,前三家合計保費收入為430.94億元,占行業整體的85.22%。同期整體市場前三家公司(人保、平安、太保)累計保費佔比為64.70%,互聯網保險市場集中度遠超過全渠道市場業務集中度。
(2)車險市場集中度:
2014年1-12月份,互聯網車險保費累計為483.39億元,占互聯網總體的95.59%。超億元的公司共9家,合計481.99億元,占行業車險互聯網累計保費的99.71%;超過10億元的公司為人保、平安、大地、太平洋和陽光五家公司,占行業車險互聯網保費的97.80%;人保、平安、大地三家公司合計427.11億元,占行業車險總體保費的88.36%。互聯網車險市場集中度又高於互聯網保險總體的集中度。
(3)非車險市場集中度:
2014年1-12月份,互聯網非車險保費累計為22.31億元,占互聯網保險業務的4.41%。規模超過5000萬元的公司共5家,分別為眾安、華泰、平安、太平洋和美亞公司,合計20.28億元,占行業非車險互聯網累計保費的90.91%,其中眾安、華泰和平安三家公司規模超過億元,占行業車險互聯網累計保費的83.84%。
財產保險互聯網產品不斷豐富出新,在加大傳統保險的線上網路化的同時,新產品創新能力不斷加強,在相關監管發展指導的框架下,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目標,以用戶體驗至上為理念,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依託,從保障內容和風險管控等方面不斷創新,開發出了很多得到消費者認可、市場信賴的保險產品。
1.互聯網產品特徵:
(1)碎片化/顆粒化:保險產品碎片化主要體現在保險期限與轉嫁風險時間更加契合、保障內容與預期風險更加匹配、保險成本與銷售價格大幅下降,條款簡單、標准化。(2)場景化:場景化也是互聯網保險以用戶為中心的,精準滿足用戶需求的一個重要表現,產生於細分的、特定場景下的保險需求。(3)簡潔化:互聯網保險產品簡潔,易於理解。(4)個性化:藉助互聯網的大數據工具,保險公司可開發需求曲線尾部的那部分海量用戶的相關產品,且透過互聯網或移動互聯網,保險公司可輕松將大量此類同質風險集中並分散風險。(5)定製化: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大數據,捕捉客戶需求和市場需求,對市場多層次保險需求針對性開發出定製化產品。
2.互聯網非車險產品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品日益豐富,帶動業務規模快速增長
(1)針對淘寶網可能的網購退貨費用風險,華泰開發了網路退貨運費保險和手機3C業務。運費險憑借價格低廉、新穎和親民等特點,一路走紅,獲獎無數。2012年3月「退貨運費險」被中國新聞網列為「2011年保險市場八大看點」的首位,並被和訊網評為2012年保險「最火爆的產品」,成為年度中國保險業最大的創新項目。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淘寶運費險知道了華泰。2013年9月,在首屆杭州金融創新獎新聞通報暨創新項目推介會上,「退貨運費險」被授予杭州市「金融創新獎一等獎」。
淘寶退運險與旅行險是華泰電商的兩大生命線。淘寶是國內最大的綜合電商平台,華泰作為首批商戶入駐天貓開設旗艦店,隨後開發了網路退貨運費保險和手機3C業務。運費險2013年「雙十一」單日成交超1.2億筆,創造了保險業單日同一險種成交筆數的世界記錄。旅行險不僅推出境內外旅行險、戶外運動、自駕車等適用於互聯網銷售的傳統產品,並先後針對第三方平台開發了酒店取消險,機票取消險、票務取消險等一系列創新險種,填補市場空白。
(2)陽光公司「求關愛」系列產品開啟了互聯網碎片化營銷,針對母親節推出了「女性重疾險」,針對夏季出遊推出了「旅遊意外險」,針對教師節推出了「板擦險」。陽光保險還藉助預售、團購、眾籌等多種互聯網時代營銷手段,提升營銷效果。
(3)人保公司與5173網站合作的虛擬財產險2014年累積保費已突破1000萬元,與去哪兒網、藝龍等合作的酒店退訂險2014年12月當月保費突破150萬。
3.互聯網非車險業務簽單量大,單均保費小
非車險產品相對較為豐富,簽單量大,單均保費小。在非車險業務中,簽單數量眾安和華泰兩家公司遙遙領先其他公司,合計簽單量為19.77億單,單均保費僅為0.77元,這與淘寶、天貓合作產生的退運險業務是密切相關的。
4.行業基於互聯網非車險產品單量大、單均保費低的特點創新研發電商小微產品自動化實務流程,實現了從承保到理賠的全流程無紙化運營,有效降低運營成本。
財產保險公司積極建設官網電子商務網站,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訪問量突破8.9億次,累計自主網站保費收入達455.94億元,從下圖中可以看出產險公司90%以上的互聯網業務均通過自主網站實現。

閱讀全文

與強化互聯網保險可回溯管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