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王源考上伯克利後,他會暫時退出娛樂圈兒嗎
我覺得他可能會暫時退出娛樂圈,因為伯克利是他一生的夢想。我非常支持他專心學習音樂這條道路。真希望他能有更好的發展。
㈡ 湖南泊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怎麼樣
湖南泊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2015-12-18在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長沙市開福區營盤東路38號。
湖南泊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30000MA4L28H63K,企業法人李崢礪,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湖南泊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湖南泊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湖南泊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㈢ 基金經理變更基金是否要贖回
經驗要求:基金經理通常要求具有較長的證券從業經驗,尤其具有投資方面的"實戰經驗",即一定規模資金的過往投資業績被視為能否出任基金經理的重要條件。職業素養:具有戰略性思維、以及對市場變化的敏銳性、國際化的眼光,前瞻的投資眼光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中國的基金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的時候,基金經理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中國現有近百家基金管理公司,幾百隻基金,如果每隻基金按照一個基金經理計算,基金管理人才基本上屬於供不應求,但是"海歸"的專業人士不再像以前那樣備受矚目,各基金公司更看重在國內市場所取得的過往業績。
㈣ 吳岳秋的他人評價
嶺南畫派大師劉春草:《吳岳秋畫集》序言
吳岳秋與我相識於祖國襌城,他是潮汕揭陽人,說起來我萍居海外數十年,以推揚中華藝術為已任,所到處,有水的地方,便有華人,有華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華文化,舉凡教育慈善基構,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壺茶,一杯酒,兩句潮音歌曲,詩詞書畫,多是來自韓江流域。
吳岳秋便是生長於韓江流域了。東方的藝術與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氣於心間,雅雋的筆墨表現在紙素里,文以載道,吳岳秋的作品了有俗氣,山谷畫師說:「俗氣不可醫,稍落名利,則終身不能到藝術的彼岸。」我喜其誠,復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啟藝匙。他擅畫荷花靜直香遠,出污泥而不染,正是從事藝術的人格觀,鍥而不舍的原則,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課勤習可以卓然大觀了。
吳岳秋擬東南亞旅遊,故撰數言以壯其行,讀書行路,是畫人應循的道徑,願勉之。
袁玉江:讀吳岳秋先生近作有感
吳岳秋,是嶺南畫派第二代國畫大師劉春草先生的高足。2009年11,我在佛山有緣結識劉春草先生,並應邀為先生寫了《高士放歌亦無聲》一文。時至今天我還被劉春草的藝術感染著。
世上萬事均姻緣而生。前幾天吳岳秋來訪,品茶論道之餘流露出要我為他的畫集作序之意,我欣然答應。原因有二:一是我對他老師的藝術意猶未盡,想再次品讀劉氏畫風的藝術魅力;二是岳秋深得老師真傳,也想探其玄妙。
岳秋自幼酷愛繪畫,青年時代當過舞台美術設計,有著良好的造型能力和扎實的傳統功底。他曾雲游四方,拜師學藝,立博眾長;采風訪賢,貼近自然,感悟天地。岳秋繪畫上的大飛躍,大轉變是拜師劉門之後。古人雲「學無先後,達者為師」。樸素謙和的岳秋不師望,十幾年的艱苦磨練,潛心悟道,終於得師真傳,獨領一技風騷。
岳秋作品中蘊藏著嶺南畫派血脈。秉承著劉氏藝術風采,強烈的書寫意味,彰顯著正宗中國畫風骨。「筆意縱橫,參於造化」,「默契天真,冥周物理」,以墨為主,墨彩並飾,白粉點精,妙處橫生,讀來令人回味無窮。
岳秋正步入藝術的成熟期,也是歷史大師成功的必經之路——取得在「臨摹亂真」的修養期。「臨摹」得於手,「亂真」得於心,神玄妙,心手法。岳秋與其師不二,已入得境界!當今很多聰慧之士不重視此道,另闢新境,然而,大都無功而返,最後以「亂式」歸終。
「創新」是歷代文人墨客和有志之士的最高追求。
其實「創新」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文化基因」的改變。血脈基因無法改變,文化基因卻因人之不同,教育不同,對傳統文化和自然大象的取捨不同,而各自改變著。然而,這些高人「天有大美而不言」,成了隱者。岳秋用自己特殊的人生經歷,艱難的用一顆寂寞之後已經不再寂寞的心,在鋪滿荊棘的路上,改變著自己的 文化基因。這就是成就大師的「必經之地」。探索以修養為北斗,叛逆以傳統為基礎,沒有良好的基礎,「創新」就是痴人說夢。岳秋路正根深。
很多人認為:用毛筆在宣紙上畫畫的人,就是中國畫畫家,這就是非常不準確的!中國畫區別於西畫和其他畫種的一個核心就是中國畫的「筆墨意境」,這個「筆墨意境」的核心就是「線」,這個「線」的核心就是書法筆意的再生和演變。岳秋作品中線的組合、構成、穿插、點面處理,墨復彩,彩疊墨無不體現了強烈的書法筆意。
中國畫的大氣象是一種精神,一種情懷,一種修養,一種天賜。另類、誇張、用筆用墨的極端行為,都不是大氣象。方寸之間盡展萬千氣象,一點筆墨氣吞山河是中國畫的大氣象。岳秋緊追劉師,繼承和發揚著中國畫的大寫意精神。這是藝術的生命之氣,是天地之間的元氣。
岳秋以後的路還很長,筆下自然顯露出很多新的筆墨語言。這是傳承有序的新生命。血脈,文化兩大基因必將鑄成岳秋自己的藝術風格。
伊諾:路正根深的嶺南派畫家
水清出芙蓉,禪心凝荷魂。一字一畫,一言一行,這是來自於靈魂深處的本真,忽然間伴著血液在冉冉飛升,飛向無際的蒼穹。那純粹的超塵的感覺使我內心更加寧靜和諧。感謝使我返歸自我,緣起這種感覺的人,這便是,「萬荷堂」主人吳岳秋。
吳岳秋曾雲游四海,尋師學畫。博眾家之長,走進自然感悟天地。吳岳秋非常珍視這些足跡,因為其中飽含了他的辛酸和喜悅!得到恩師劉春草的真傳,繪畫上再度飛躍。謙虛誠實的吳岳秋不負恩師所望,通宵達旦,日夜苦練,潛心感悟,已在畫壇獨領風騷!
吳岳秋與荷有著等同的血脈「結修根於重壤,泛清流而濯莖」他喜歡荷欣賞荷研究荷畫荷,畫得如痴如醉,鋪天蓋地。在世界的污水中,畫家筆下的蓮荷在塵埃之中冉冉升起,清漣挺拔,既有高雅的意境,又有裊娜的斑斕。吳岳秋恪守著英雄心境,詩人情懷,更有一朵朵盛開的天地良心。吳岳秋做事為人以荷為鏡,灑脫澄明,像一顆清純的蓮子,在歲月的圖畫上,寫上飽滿的心智,追崇恩師的慈善奉獻一方弱土。他恩師心靈的大無畏,助人為樂的精神,感染著吳岳秋濃厚的志向,讓人感動和佩服。感動他的善良,佩服他能看透人世真偽,將理想中的美好付諸實踐,像一朵綻放的荷花「抱性一何潔」,卓然地吐露著人生的清芬。
古人曾說「其為人也多文,不曉畫都寡矣」繪畫要注入思想,感情,形式,體悟。吳岳秋畫荷獨有個性,追求在立意,達意,抒情的基礎上創新求異,意在追求荷趣荷神,表達對荷花的寓意悠遠的高尚情結,從而賦予荷花以超凡禪意之靜美!
吳岳秋置身藝海,漫漫路途中沿著自己的方向在走。這超凡脫俗的境界成為一種無盡的嚮往和孜孜追求,成為完美自身實現自我的努力方向。為自己的理想而盡情展現它而帶給我們美的思考和奮發的精神,讓我們感悟到很多東西,總是在觸目的霎那迎接著一個個詩畫般的美。這是一位藝術家,畫品、人品、藝品、文品俱佳的表現,吳岳秋熟諳了關於禪的諸多理念,通讀了美的許多哲學。在意象和物象皆出自嶺南畫派的同時融進了對於筆墨的再理解和再運用,植根在這一厚重的土壤里,通過自己的創意,得到了驕人的成績,確為一大家也!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吳岳秋在繪畫的路上,堅實行走,使自己心明如鏡,能夠照見美好事物,照亮美麗色彩。
㈤ 劉翔奪冠後,上海政府獎勵他一套房價值255萬,如今值多少錢
卓越發展的中國迎來過多少次讓國人熱淚盈眶的時刻,至今想起依舊是那樣的令人心潮澎湃,2004年,一位名叫劉翔的帥氣小伙一舉奪冠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並打破世界紀錄,那一刻,國人驕傲地流下眼淚。
成就面前,曾經的一切磨礪都變得值得,而劉翔體育事業生涯的最輝煌雖並未持續很多年,可他的存在的確打破了世界田徑賽場上黑人運動員一手遮天的局面,事實勝於雄辯:黃種人一樣有田徑奪冠的天分。
豪宅價值倍增如同「飛人」美譽廣傳揚,而我們同樣有太多需要向劉翔學習的地方:第一,當實力與完成目標存在差距之時,埋頭努力勝過千言萬語;第二,世界不相信解釋,想要被認可,請拿實力說話;第三,時間是最棒的見證者,一切流言都會在這其中灰飛煙滅!
㈥ 吳岳秋的介紹
吳岳秋,字「聲宇」, 號「萬荷堂」 ,1956年出生於廣東揭陽,職業畫家,嶺南畫派劉春草弟子;
1992年畢業於天津神州書畫學院;廣東省青年美協,揭陽市美協理事;政協揭東縣第二、第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政協揭陽市第三屆委員會委員;
2011年出版《吳岳秋畫集》;
2011年11月作品與恩師劉春草在北京政協禮堂聯展;
2012年由嶺南出版社出版《劉春草、吳岳秋畫集》;
2013年1月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隆重舉辦「劉春草、吳岳秋師生畫展」深受藝術界,學者,專家的贊賞;
2013年6月在廣州天天健康館由廣東電視台主辦,廣東萬里馬集團協辦「劉春草、吳岳秋師生畫展」並出版師生畫集;
2013年9月國畫作品《木棉》、《荷花》獲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運動會「中國夢民族魂」《榮譽獎》;
2013年12月國畫作品《木棉》、《荷花》由中國郵政出版明信片全國發行;
2013年國畫作品《出淤泥而不染》榮獲澳門首屆國際荷花展二等獎;
2014年參加中澳投資重慶臨空旅遊文化商貿合作論壇,國畫作品《松青峻嶺通雲氣》代表中方贈與澳方;
2015年國畫作品《木棉花》由第68屆聯合國聯大主席約翰•威廉•阿什收藏;
2015年4月出版《吳岳秋畫集》;
2015年5月義大利米蘭國際藝術中心隆重舉辦個人畫展,並受到中國駐米蘭總領事館李晰女士的大力支持;國畫作品《孔雀圖》由聖馬利諾總統姜•弗朗哥•泰倫齊收藏;國畫作品《魚鷹圖》由意中基金會總理事Luini AIcide收藏;
2015年12月參加海峽兩岸視點「中華文化發展方略——兩岸四地文化沙龍",國畫作品《同舟共濟》由主辦方中國華藝廣播公司收藏。
嶺南畫派宗師劉春草先生題,其弟子吳岳秋先生畫
吳岳秋輿我相識於祖國襌城,他是潮汕揭陽人,說起來我萍居海外數十年,以推掦中華藝術為已任,所到處,有水的地方,便有華人,有華人,便有潮汕人,有了潮汕人,便有中華文化,舉凡教育慈善基構,便得潮汕人支持,一壺茶,一杯酒,兩句潮音歌曲,詩詞書畵,多是來自韓江流域。
吳岳秋便是生長於韓江流域了。東方的藝術輿西方的文化不同,浩然之氣於心間,雅雋的筆墨表現在紙素里,文以載道,吳岳秋的作品了無俗氣,山谷畵師說:「俗氣不可醫,稍落名利則終身不能到藝術的彼岸。」我喜其誠,復循循古道,故常引所知,以啟藝匙。他擅畵荷花靜直香遠,出污泥而不染,正是從事藝術的人格觀,喫而不舍的原則,八大石溪上而宗院,日課勤習可以卓然大觀了。
吳岳秋擬東南亞旅遊,故撰數言以壯其行,讀書行路,是畵人應循的道徑,願勉之。 ——嶺南宗師劉春草先生書
㈦ 北京科技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北京科技大學走出過羅干、劉淇、黃孟復、徐匡迪、范長龍等許多名人。
羅干: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原中央政法委書記。
劉淇:十六屆、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北京市市委書記,原中央文明委副主任,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
黃孟復: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全國工商聯主席,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 。
徐匡迪:十五屆、十六屆中共中央委員,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
范長龍: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北京科技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學科建設: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0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領域。
師資力量: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職工總數3368人,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504人,具有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教職工814人,其中專任教師1836人。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雙聘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雙聘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委員1人。
㈧ 如何弘揚中華文化
孔子是一個有道的生命,他承奉天命而來,做一個混沌的暗昧的世間的木鐸。他的高尚的人格,使得一群俊偉的青年追隨著他失道絕糧,周遊四方。他們雖然在現實的功績上沒有世功所建立,但是他們對於人性價值的永恆追求為這個民族奠定了永世的道德理想的方向。孔子未出世,我們只能嚮往於聖王之統,我們所有的生民,只能在少數聖王的照輻之中過生活,而孔子的出現卻為我們確定了每一個生命的主體價值都可以盡其本分的於天地間挺立,這就是孔子所開創的仁教。自孔子之後,中國的所有的知識分子他們的精神力氣完全對准了生命如何超越,如何在現實中表現最高的價值,這樣的一種求道的方向。
仁教一旦開出,結果就是每一個後世子孫都可以在自己的份位上盡自己可能的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大家知道財富地位這是身外之物,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的,是你想求不一定能得的。而成德---生命的價值,是內在生命本質中,是有求便有,是求有益於得也,這是孟子里所說,所以孔子的價值在於,即便我們有很好的機緣,有財富地位權勢,堂堂的可以挺立於天地之間,但是我作為一個人,縱使我一個字都不認得,我也可以憑我的良心在天地間盡我的本分,做天地人三才之一。這是孔子的價值。
中華民族由於原初文化的形態沒有形成神的設教,而最終形成的是以人性的內在人格的挺立、而完成的盡己生命之所誠、便能夠心誠而天下安這樣的一個主體道德實現的文化。
一個好的老師,能讓他的學生變化氣質。而有一個人,有一本書,能讓一個民族變化氣質,這個人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這個民族就是中華民族,這種氣質就是「文質彬彬」的君子氣質。百年奇特幾張紙,千古英雄一窖塵。唯有炳然周孔教,至今仁義洽生民。國學專家、石雕老總潘守宇常說:千年文官祖,百代帝王師.孔子者,中國文化之中心也。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自孔子以前2500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自孔子以後2500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中國上下5000年文化代表非孔子無與倫比!
㈨ 高手來!
肖復興,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1968年到北大荒插隊;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當過大中小學教師,曾任《小說選刊》副主編。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已出版50餘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優秀文學獎。近著有《肖復興自選集》3卷,《肖復興散文》藝術卷、情感卷等。
肖復興是中國八十年代以來創作較為活躍,收獲頗為豐厚的作家之一。作者的作品朴實無華,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個看上去頗為平常的故事。而正是在這一系列似乎誰都可能經歷的故事中,作者寫出了他對生活的獨到觀感,寫出了人的處境,人的精神渴求,寫出了社會在其演進發展過程中的細微變化。
肖復興的散文創作涉獵范圍很廣,有有關風土人情、自然境界及音樂藝術的記述作品。在作品中,作者文筆細膩,意味雋永,寫出了水之經典、山之精魂、音樂之永恆,引導讀者漫遊於自由廣闊的藝術天地。
肖復興,北京人,1947年生,1966年高中畢業於北京匯文中學;1968年到北大荒插隊;1982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當過大中小學教師,曾任《小說選刊》副主編。現任《人民文學》雜志社副主編。已出版50餘種書,曾多次獲全國及北京、上海地區優秀文學獎。近著有《肖復興自選集》3卷,《肖復興散文》藝術卷、情感卷等。
鐵凝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祖籍河北趙縣,1957年9月生於北京,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說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1982年發表短篇小說《哦,香雪》描寫一個農村少女香雪在火車站用一籃雞蛋向一個女大學生換來一隻渴望已久的鉛筆
盒,表現了農村少女的純朴可親和對現代文明的嚮往,作品獲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同年,中篇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獲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它真實描寫一個少女復雜矛盾的內心世界和純真美好的品格。1984年《六月的話題》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麥秸垛》獲1986~1987年《中篇小說選刊》優秀作品獎。1984年
鐵凝調入河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現為河北省文聯副主席。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說《麥秸垛》和《棉花垛》,標志著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
期。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說《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舒婷
舒婷,原名龔佩瑜。
1952年出生於福建石碼鎮;
1969年下鄉插隊;
1972年返城當工人;
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
1980年至福 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
主要著作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等。
舒婷崛起於70年代末中國的詩壇,她和同代人北島、顧城、梁小斌等以迥異於前輩的詩風,在中國詩壇上掀起了一股「朦朧詩」大潮。她們的詩一改新詩明白如話、幾近分行散文式的傳統特點,意蘊深厚而不顯露,變詩的單一形象為多層次的意象迭加,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像、闡述的餘地,使許多詩失卻傳統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層朦朦朧朧的氛圍。他們用朦朧詩表達了一代人對國家命運的反思,對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審慎思索和批判。
舒婷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樹>>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一.
劉墉,1949年生,號夢然,祖籍北京,現任紐約聖若望大學專任駐校藝術家及副教授,著名的散文家及畫家。其作品以教導讀者如何面對人生為己任,行文穿插各種小故事及自己的人生體會,雖無特別的哲理智慧但卻頗有寓教於樂的功效,是較高雅的都市文化快餐。(宇慧撰寫)
作品年表:
文藝理論:
《中國繪畫的符號》(《幼獅文藝》·1972)
《詩朗誦團體的建立與演出》(聯合報1981)
《花卉寫生法The Manner of Chinese Flower Painting(中英文版)》(紐約水雲
齋·1983)
《山水寫生法The Thousand Mountains(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4)
《翎毛花卉寫生書The Manner of Chinese Bird and Flower painting(中英文
版)》(紐約水雲齋·1985)
《唐詩句典(暨分析)》(紐約水雲齋·1986)
《白雲堂畫論書法Inside The White Cloud studio(中英文版)》(紐約水雲
齋·1987)(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獎助)
《林玉山畫論書法The Real Spirit of Nature(中英文版)(紐約水雲齋·1988)
(太平洋文化基金會獎助)
《中國繪畫的省思》(專欄系列)(中國時報·1990)
《藝林瑰寶(專欄系列)》(《財富人生雜志》·1990)
《內在的真實與感動》(聯合報·1991)
《中國文明的精神(三十集二十七萬字)》(廣電基金·1992)
《屬於這個大時代的麗水精舍》(太平洋文化基金專刊(1995)
畫冊及錄影:
《歐洲藝術巡禮》(中國電視公司播出·1977)
《芍葯畫譜》(水雲齋·1980)
《Th ReaI Tranquility(英文版錄影帶)》(紐約聖若望大學·1981)
《春之頒(印刷冊頁)》(紐約水雲齋·1982)
《真正的寧靜(印刷冊頁)》(紐約水雲齋·1982)
《The Manner of Chinese Flower Painting(英文版錄影帶)》(紐約海外電視25台
播出·1987)
《劉墉畫集(中英文版)》(紐約台北水雲齋·1989)
《劉墉畫卡(全套三十四張))(水雲齋·1993·1994·1995·1996·1997)
有聲書:
《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飛揚(劉墉·劉軒演講專輯)》(台甫德蘭啟智中心·只供義
賣·1994)
《這個叛逆的年代(劉墉演講專輯)》(馬來西亞華僑董事會聯合總會·只供義
賣·1995)
《在生命中追尋的愛(劉墉演講專輯)》伊甸社會福利基金·只供義賣·1996)
譯作:
《死後的世界(瑞蒙模第原著)》(水雲齋·1979)
《顫抖的大地(劉軒原著)》(水雲齋·1992)
詩、散文、小說:
《螢窗小語(第一集)》(水雲齋·1973)
《螢窗小語(第二集)》(水雲齋·1974)
《螢窗小語(第三集)》(水雲齋·1975)
《螢窗小語(第四集)》(水雲齋·1976)
《螢窗隨筆(詩畫散文集)》(水雲齋·1977)
《螢窗小語(第五集)》(水雲齋·1978)
《螢窗小語(第六集)》(水雲齋·1979)
《螢窗小語(第七集)》《真正的寧靜(詩畫散文小說集)》(水雲齋·1982)
《小生大蓋(幽默文集)》(皇冠·1984)
《點一盞心燈》《姜花》(水雲齋·1986)
《超越自己》《四情》(水雲齋·1989)
《創造自已》《紐約客談》(水雲齋·1990)
《肯定自己》〈愛就註定了一生的漂泊》(水雲齋·1991)
《人生的真相》《生死愛恨一念間》(水雲齋·1992)
《冷眼看人生》《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改寫·改寫·劉軒原著)》《離合悲歡總是
緣》(水雲齋·1993)
《沖破人生的冰河》《作個飛翔的美夢》《把握我們有限的今生》(水雲齋·1994)
《我不是教你詐》《迎向開闊的人生》《在生命中追尋的愛》(水雲齋·1995)
《生生世世未了緣》《抓住心靈的震顫》《我不是教你詐②》(水雲齋·1996)
《尋找一個有苦難的天堂》《殺手正傳》《在靈魂居住的地方》(水雲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