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基金會縣區民政

基金會縣區民政

發布時間:2021-08-11 16:58:08

Ⅰ 民間慈善組織需要到民政局辦什麼手續

民間慈善組織屬於社會團體,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法條鏈接《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

1、第三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進行登記。社會團體應當具備法人條件。

2、第九條 申請成立社會團體,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由發起人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登記。籌備期間不得開展籌備以外的活動。

3、第十條 成立社會團體,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50個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於50個;

(二)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固定的住所;

(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五)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全國性的社會團體有10萬元以上活動資金,地方性的社會團體和跨行政區域的社會團體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六)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不得違背社會道德風尚。社會團體的名稱應當與其業務范圍、成員分布、活動地域相一致,准確反映其特徵。全國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批准,地方性的社會團體的名稱不得冠以「中國」、「全國」、「中華」等字樣。

4、第十一條 申請登記社會團體,發起人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登記申請書;

(二)業務主管單位的批准文件;

(三)驗資報告、場所使用權證明;

(四)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章程草案。

5、第十二條 登記管理機關應當自收到本條例第十一條所列全部有效文件之日起60日內,作出准予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准予登記的,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社會團體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宗旨、業務范圍、活動地域、法定代表人、活動資金和業務主管單位。

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同時擔任其他社會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6、第十四條 社會團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名稱、住所;

(二)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民主的組織管理制度,執行機構的產生程序;

(五)負責人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的處理;

(九)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7、第十五條 依照法律規定,自批准成立之日起即具有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應當自批准成立之日起60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批准文件,申領《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登記管理機關自收到文件之日起30日內發給《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

8、第十六條 社會團體憑《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申請刻制印章,開立銀行帳戶。社會團體應當將印章式樣和銀行帳號報登記管理機關備案。

Ⅱ 如何申請成立基金會

辦理基金會的基本要求:
1. 原始基金200萬入資
2. 需要實際地址經營。核查地址
3. 提供理事長,秘書長,專職人員等共計11名
4.基金會名稱
5.
基金會辦理流程:
1.現場約談
2.核名,北京必須放前面,名字不能超過4個字。
3.業務主管單位審批
4.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報告主要體現:即將成立的基金會組織架構、基金會的原始基金來源、辦理基金會的緣由和目的、基金會經營范圍和宗旨、未來發展方向和趨勢、兩個以上的公益慈善項目)
5.網上提交初審材料
6.網上通過後,取得民政局紅頭文件和臨時賬戶入資單
7.開臨時賬戶、入資、取得***報告(名字下來後10個工作日內必須入資)
8.現場提交成立材料並等待民政審核
9.公示信息

Ⅲ 民政部門包括哪些部門

1、辦公廳

下 設:綜合處(民政部總值班室)、秘書處、督查辦公室(民政部政務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民政部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辦公室,民政服務機構安全管理辦公室)、民政部保密辦公室、調研室、民政部新聞辦公室(電子政務辦公室)、民政部信訪辦公室。

2、政策法規司

下 設:綜合處、法制一處、法制二處、法制三處。

3、社會組織管理局

下設:辦公室、政策法規處、登記處、社團管理一處、社團管理二處、基金會管理處、社會服務機構管理處、涉外社會組織管理辦公室、執法監察一處、執法監察二處、執法監察三處、信息宣傳處、部管社會組織工作處、社會工作處、志願服務處。

4、社會救助司

下設:綜合處、最低生活保障處、特困和臨時救助處、醫療救助處、監察處。

5、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

下設:農村社區建設(綜合)處、城鄉基層民主(村、居務公開)處、城市社區建設處、基層政權建設處。

6、區劃地名司

下設:綜合處(普查辦秘書處)、區劃管理處、地名管理處、界線管理處、普查辦業務指導處、普查辦成果轉化處。

7、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促進司

下設:綜合處、福利彩票處、慈善和社會捐助處、老年人福利處、殘障人福利處。

8、社會事務司

下設:生活無著人員救助管理(綜合)處、殯葬管理處、兒童福利和收養處、未成年人(留守兒童)保護處、婚姻管理處。

9、規劃財務司

下設:綜合(審計)處、規劃統計處、財務處、基建處、國有資產管理處。

10、國際合作司

下設:綜合(港澳台)處、雙邊處、多邊處、難民處。

11、人事司(機關黨委)

下設:勞動工資(綜合)處、組織工作處、宣傳群工處、直屬機關紀委辦公室、機關幹部處、直屬單位幹部處、人才科技標准化處。

12、離退休幹部局

下設: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一處、二處、三處。

(3)基金會縣區民政擴展閱讀:

民政局的主要工作

民政局屬於行政機關。 民政局,是政府主管社會行政事務的職能部門,主管救災救濟、雙擁優撫安置、民間組織管理、基層政權建設、城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區劃地名等工作。 民政局職責如,擬訂本市社會福利事業發展規劃。

民政局是一級政府的組成機構,是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一般是全民性組織用社會公共資金依法成立有法律、法規的事業性收入(收費)與本級財政有資金上繳、接收同級財政分配的非營利性組織,部分收費性質擔負政府性職能。

民政部門是政府的一個機構,鄉鎮以及設民政助理,市(縣)設民政局,省級設民政廳。 要辦事直接到鄉鎮府去找民政助理即可。

Ⅳ 基金會他們馬上可以開會是吧,他們如果開會的話需要民政部門參加嗎

基金會他們馬上就可以開會了如果說可以開會你就提意見唄

Ⅳ 怎麼才能注冊基金會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在國內,注冊基金會不僅費用高、手續繁瑣,而且很難注冊通過,因此不少有注冊基金會需求的客戶都把目光轉向了注冊國外的基金會,新加坡基金會也是不少客戶注冊基金會的首選之一。

新加坡基金會的優勢如下:

1、新加坡基金會注冊門檻低,審批時間快。以私人有限公司為載體的私人基金會注冊時間較短,通常1-2周即可完成審批工作,但如果基金會資料准備不充分或有疑問,則審批時間會順延。

2、很多富人階層可以通過注冊新加坡非營利性的基金會,進行有效的海外資產配置操作。

3、新加坡極低的稅率,讓大量私人財富湧入新加坡,並以非營利性基金會的形式,進行合理避稅操作。

4、科技創新團隊可以用注冊新加坡基金會形式吸納外界投資,並以此為平台進行科技創新活動。

5、其他國家和地區對區塊鏈相關活動的抵觸,及新加坡政府對區塊鏈開放包容的態度,令不少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落戶新加坡,並以新加坡基金會為依託,吸引市場投資,開展科技創新活動,進行區塊鏈相關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在這些企業中,有不少是以非營利性公眾基金會的形式注冊,據相關資料,內地約有80%的區塊鏈相關ICO項目,均以新加坡基金會為平台。

6、通過注冊一家非營利性基金會,進行資金的存管和支配,利用新加坡既有優勢的稅收政策,進行合理避稅。由於非營利性基金會並沒有產生任何營業收入,因此也就無需繳納稅收,從而達到合理避稅的目的。

注冊新加坡基金會需要熟悉新加坡當地辦事流程和相關法律,新加坡基金會的注冊並不復雜,但由於基金會的非營利特性,所需資料准備比一般新加坡公司資料更為嚴格。因此選擇一家專業且有責任心的秘書服務提供商為您代為辦理,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以上回答,供您參考,希望可以幫到您
如果您對注冊基金會有任何疑問,歡迎與我們共同探討

Ⅵ 同學合作基金會民政局申請

在成立同學合作基金會,必須向民政部門申請。
先擬定基金會章程,然後寫出申請,到當地民政部門進行審批。
審批後民政部門會核發證件,然後你們的基金會才可以運作。

Ⅶ 如何在當地(區縣以上)民政部門審批登記非企業俱樂部

體育具樂部營理暫行規定(討論稿)(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中心)

體育俱樂部必須遵守國家的憲法和法律、法規,不得危害國家的統一、安全和民族團結,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公民個人的利益。
第五條 縣以上地方各級體育行政部門是體育俱樂部的業』務主管機關,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體育俱樂部成立、變更、注銷登記前的審批; (二)監督體育俱樂部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 (三)對體育俱樂部進行業務指導; (四)負責對體育俱樂部年度檢查的初審,組織經驗交流,表彰先進; (五)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體育俱樂部的違法行為; (六)其他應由業務主管機關履行的職責。
第六條 申請成立職業體育俱樂部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規范的名稱、俱樂部章程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有專職的管理人員、教練員,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符合單項運動協會要求的職業運動員隊伍; (四)有相應的後備力量運動員隊伍; (五)有必要的財產和經費; (六)有符合標準的訓練、比賽器材和場地; (七)有辦公場所和運動員宿舍; (八)其他應具備的條件。
第七條 申請成立業余體育俱樂部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規范的名稱、俱樂部章程; (二)有專(兼)職的管理人員、教練員,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必要的資金和經費; (四)有固定的訓練器材、場地; (五)其他應具備的條件。
第八條 申請成立健身體育俱樂部,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規范的名稱、俱樂部章程和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 (二)有專職的管理人員、專(兼)職教練員、社會體育指導員,以及相應的組織機構; (三)有必要的資金和經費; (四)有專用的符合標準的健身器材、場地; (五)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六)其他應具備的條件。
第九條 體育俱樂部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名稱、住址; (二)宗旨和業務范圍; (三)組織管理制度; (四)法人或負責人的產生、罷免程序; (五)資產管理和使用原則; (六)章程修改程序; (七)終止程序和終止後資產處理; (八)需要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申請成立職業體育俱樂部必須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其他俱樂部可向縣以上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 申請成立體育俱樂部須提交下列文件: (一)俱樂部負責人簽署的申請書; (二)訓練、比賽場地和辦公場所的產權證書或使用證明; (三)驗資報告和經費來源證明; (四)負責人、教練員、運動員的基本情況、身份證明; (五)俱樂部章程; (六)其他文件。
第十一條 體育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成立的有效文件30日內進行審查,做出批准或不批准成立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對y批准成立的決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起10日內,向上一級體育行政部門申請復議。
第十二條 申請人自收到批准成立通知的30日內,持批准文件到同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民政部門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三條 體育俱樂部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登記後,即告成立,應按俱樂部章程開展活動,並定期進行檢查。
第十四條 體育俱樂部要嚴格遵守國家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有關部門的審計監督。體育俱樂部變更法人代表、負責人時,應進行財務審計。
第十五條 體育俱樂部要進行年度的檢查、總結,年度檢查、總結情況應書面報體育行政部門和登記管理機關。
第十六條 體育俱樂部修改章程、變更登記內容、終止或破產時,應向體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審查批准後,再向原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七條 體育行政部門可委託相應的體育總會、單項運動協會負責體育俱樂部的具體管理工作。
第十八條 體育俱樂部應自覺接受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部門的監督、檢查。
第十九條 體育俱樂部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經業務主管機關查證屬實後報登記管理機關,由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處罰,直至撤銷登記資格。

什麼是社會團體法人
社會團體法人是指依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經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注冊或備案,領取《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的各類社會團體;以及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由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管理其機關機構編制的群眾團體;或經其他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審批成立,且具備法人條件的單位。包括:
1、學術性社團:各類學會、研究會等;
2、行業性社團:各類協會、商會等;
3、專業性社團:各類從事專業業務的促進會等;
4、聯合性社團:各類聯合會、聯誼會(同學會、校友會)等;
5、基金會:依據《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由民政部和各級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基金會法人登記證書》的單位;
6、其他群眾團體:工會、共青團等。
社團法人的特殊規定:
1、依法不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人民團體,即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8大團體:中華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工商業聯合會等為社會團體法人。但這些單位的下級單位均需登記認可。
2、經國務院批准可免予登記的社會團體如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作家協會、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國人民外交學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法學會、中國紅十字總會、中國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歐美同學會、黃埔軍校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等為社會團體法人。
3、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審批成立,不需要進行登記的具備法人條件的社會團體。

什麼是民辦非企業單位

是指依據《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經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核准登記,領取《民辦非企業單位(法人)登記證書》的;或經其他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審批成立,且具備法人條件的民辦非企業單位。包括:
1、民辦教育單位。如民辦幼兒園,民辦小學、中學、學校、學院、大學,民辦專修(進修)學院或學校,民辦培訓(補習)學校或中心等;
2、民辦醫療衛生單位。如民辦門診部(所)、醫院、康復、保健、衛生、療養院(所)等;
3、民辦文化單位。如民辦藝術表演團體、文化館(活動中心)、圖書館(室)、博物館(院)、美術館、畫院、名人紀念館、收藏館、藝術研究院(所)等;
4、民辦科技單位。如民辦科學研究院(所、中心)、科技傳播或普及中心、科技服務中心、技術評估所(中心)等;
5、民辦體育單位。如民辦體育俱樂部、體育場、館、院、社、學校等;
6、民辦勞動服務單位。如民辦職業培訓學校或中心,民辦職業介紹所等;
7、民辦民政福利單位。如民辦福利院、敬老院、托老所、老年公寓、婚姻介紹所、社區服務中心(站)等;
8、民辦社會中介服務單位。如民辦評估咨詢服務中心(所)、信息咨詢調查中心(所)、人才交流中心等。

通用航空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摘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第一百四十五條 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第一百四十七條 從事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的,應當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辦理登記。從事經營性通用航空的,應當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申請領取通用航空經營許可證,並依法辦理工商登記;未取得經營許可證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不得辦理工商登記。

非經營性通用航空登記管理規定
(民航總局令第130號)

第二條 本規定所稱的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使用民用航空器開展的不以營利為目的通用航空飛行活動。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從事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應按本規定進行登記。
第五條 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項目包括: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人工降水、醫療救護、自用公務飛行、搜索救援飛行、海洋監測、漁業飛行、氣象探測、科學實驗、城市消防、空中巡查、飛機播種、空中施肥、空中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空中除草、防治農林業病蟲害、草原滅鼠,防治衛生害蟲、航空護林、空中拍照、航空運動訓練飛行、個人飛行與娛樂飛行活動。
第七條 從事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得從事取酬的和以營利為目的的通用航空經營活動。
第三十條 違反本規定第三條,未經核准登記擅自從事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由民航地區管理局責令其停止活動,並處以l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規定第七條,已核准登記從事非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從事取酬和以營利為目的的通用航空經營活動的,由民航地區管理局責令其停止活動,並視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

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
(民航總局令第133號)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經營性通用航空活動的通用航空企業,以及使用限制類適航證的航空器和輕於空氣的航空器從事私用飛行駕駛執照培訓、航空運動訓練飛行、航空運動表演飛行、個人娛樂飛行的具有企業法人資格的經營性航空俱樂部的經營許可管理。
第三條 中國民用航空總局和民航地區管理局是通用航空活動的主管部門。未經民航總局或民航地區管理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籌建通用航空企業、購租民用航空器從事通用航空經營活動。
第五條 通用航空企業的經營項目劃分為以下三類:
(一)甲類 陸上石油服務、海上石油服務、直升機機外載荷飛行、人工降水、醫療救護、航空探礦、空中游覽、公務飛行、私用或商用飛行駕駛執照培訓、直升機引航作業、航空器代管業務、出租飛行、通用航空包機飛行;
(二)乙類 航空攝影、空中廣告、海洋監測、漁業飛行、氣象探測、科學實驗、城市消防、空中巡查;
(三)丙類 飛機播種、空中施肥、空中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空中除草、防治農林業病蟲害、草原滅鼠、防治衛生害蟲、航空護林、空中拍照。
上述三類未包含的經營項目的類別,由民航總局確定。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規定第三條,未經批准,擅自籌建通用航空企業或航空俱樂部、購租民用航空器從事通用航空經營活動的,由民航總局或民航地區管理局責令其停止違法活動,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使用航空運動器材和飛行器(包括降落傘、動力傘、滑翔傘、懸掛滑翔機等)從事經營活動的航空俱樂部,參照本規定執行。

一般運行和飛行規則
(民航總局令第120號)

C章 特殊的飛行運行
第91.217條 適航審定為初級類航空器的運行限制
任何人不得駕駛初級類航空器為取得報酬或租金而進行商業性載客飛行。
H章 商業非運輸運營人的運行合格審定要求
第91.70條 適用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的企事業法人,應當經局方按照本章審定合格並獲得局方頒發的商業非運輸運營人運行合格證和運行規范,方可使用民用航空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實施以取酬或出租為目的的商業航空飛行。
第9l.733條 對空中游覽飛行的附加要求
(a)除自由氣球外,實施空中游覽飛行的航空器的起飛和著陸必須在同一起降點完成,該起降點必須在運營人的運行規范中得到批准,並且航空器在飛行時距起降點的直線距離不得超過40千米。對於使用自由氣球實施的空中游覽飛行,其飛行區域必須在運營人的運行規范中得到批准,每次飛行的起飛和著陸地點必須包含在該區域之內。
(b)初級類飛機、滑翔機以及局方規定的某些特定型號航空器不得用於空中游覽飛行。
O章 超輕型飛行器
第91.1301條 適用范圍
本章規定了管理超輕型飛行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運行的規則。在本章中,超輕型飛行器是指由單人駕駛,僅用於娛樂或體育活動、不需要任何適航證的空中飛行器具,並且符台下列條件之一:
(a)如無動力驅動,空機重量小於71千克(155磅);
(b)如有動力驅動,應當滿足下列限制:
(1)空機重量小於116千克(254磅),不包括在遇險時使用的漂浮和安全裝置;
(2)燃油容量不超過20升(5美製加侖);
(3)全馬力平飛中,校正空速小於100千米/小時(55海里/小時);
(4)發動機停車後的失速速度不超過校正空速45千米/小時(24海里/小時)。
第91.1303條 檢查的要求
(a)在局方要求時,按照本章運行超輕型飛行器的任何人應當允許局方檢查其飛行器是否適用於本章的規定。
(b)在局方要求時,超輕型飛行器的駕駛員或運營人應當提供表明該超輕型飛行器只遵守本章規定的可靠證據。
第91.1305條 偏離
需要偏離本章要求實施運行的任何人應當持有局方頒發的書面偏離批准文件。
第91.1307條 合格證和登記
(a)超輕型飛行器及其部件和設備不要求按航空器適航審定標准進行審定,也不要求具有適航證。
(b)局方對駕駛超輕型飛行器的人員沒有航空知識、年齡及經歷的具體要求,也不要求其具有航空人員執照及體檢合格證。
(c)超輕型飛行器不要求國籍登記或噴塗任何標志。
第9l.1309條 有危害的運行
(a)任何人不得以可能對他人人身或財產產生危害的方式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b)任何人不得允許從超輕型飛行器上以對他人人身或財產產生危害的方式投放物體。
第91.1311條 晝間運行
(a)超輕型飛行器只允許在日出至日落之間運行。
(b)如果超輕型飛行器裝有工作良好的防撞燈,且至少在5公里可見,仍可在公布的日出時問前30分鍾和公布的日落時間後30分鍾的黎明和黃昏運行該飛行器。
第91.1313條 在航空器附近運行的規則
(a)運行超輕型飛行器的人員應當保持警覺,觀察並避開其他航空器,並且將航行優先權讓給所有航空器。
(b)任何人不得以可能對其他航空器產生碰撞危險的方式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c)有動力的超輕型飛行器應當將航行優先權讓給無動力的超輕型飛行器。
第9l.1315條 在人口稠密區上空運行
任何人不得在城市、集鎮、居民區的人口稠密區或任何露天人群集會上空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第91.1317條 在特定空域里的運行
未經空中交通管制事先批准,任何人不得在管制空域內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第91.1319條 在空中危險區、空中禁區或空中限制區的運行
未經使用或控制空中危險區、禁區或限制區機構的批准,任何人不得在空中危險區、禁區或限制區內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第91.1323條 地面目視參考
在不能看清地面目視參考的情況下,任何人不得運行超輕型飛行器。
第91.1325條 飛行能見度和距離雲的要求
任何人不得在飛行能見度或距雲距離小於本規則第91.155條要求的基本目視飛行規則最低天氣標准時運行超輕型飛行囂。

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
(國務院、中央軍委令371號)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必須遵守本條例。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升放無人駕駛自由氣球和系留氣球活動,適用本條例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 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的規定取得從事通用航空活動的資格,並遵守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六條 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使用機場飛行空域、航路、航線,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飛行管制部門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第七條 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根據飛行活動要求,需要劃設臨時飛行空域的,應當向有關飛行管制部門提出劃設臨時飛行空域的申請。
第十二條 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實施飛行前,應當向當地飛行管制部門提出飛行計劃申請,按照批准許可權,經批准後方可實施。
第四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及有關行政法規對其處罰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沒有規定的,適用本章規定。
第四十一條 從事通用航空飛行活動的單位、個人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處2萬元以上l O萬元以下罰款,並可給予責令停飛1個月至3個月、暫扣直至吊銷經營許可證、飛行執照的處罰;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關於重大飛行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批准擅自飛行的;
(二)未按批準的飛行計劃飛行的;
(三)不及時報告或者漏報飛行動態的;
(四)未經批准飛入空中限制區、空中危險區的。

航空體育運動管理辦法
(1991年8月1O日國家體委令第l5號發布)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所有使用民用航空器和航空運動器材從事航空體育運動的單位和個人。
航空體育運動使用的民用航空器包括飛機、直升機、滑翔機、載人氣球、飛艇等。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管理本地區的航空體育運動。主要職責是,按照國家發布的航空法規及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的有關航空管理的規章制度,實施對本地區航空體育運動的管理。
第六條 從事航空體育運動的單位(航空運動學校、航空運動訓練基地、航空體育俱樂部等)和個人,除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主管外,還應根據開展不同的航空運動項目分別接受民航地區管理局有關通用航空的行業管理,接受當地空中交通管制、無線電管理等主管部門有關業務工作的管理。
第七條 從事除航空模型普及活動以外的航空體育運動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向所在地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報告並辦理登記手續。
使民用航空器進行航空體育運動的,還應當按照國務院《關於通用航空管理的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向民航地區管理局履行申請審批手續,取得通用航空許可證。

施放氣球管理辦法
(中國氣象局令第9號)

第四條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及飛行管制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管理和指導全國的施放氣球活動。
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及飛行管制等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在當地人民政府的指導和協調下,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施放氣球活動。
第六條 對施放氣球單位實行資質認定製度。
未按規定取得《施放氣球資質證》的單位不得從事施放氣球活動。
第十三條 施放氣球活動實行許可制度。
施放氣球單位施放無人駕駛自由氣球至少提前5天、施放系留氣球至少提前3天向施放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氣象主管機構或者其委託的縣級氣象主管機構(以下簡稱許可機構)提出申請,並按要求如實填寫「施放氣球作業申報表》,提供「施放氣球資質證》原件及復印件等材料。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取得施放氣球資質證或者資格證,從事施放氣球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許可權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以5千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未按照安全要求從事施放氣球活動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及有關部門按照許可權對施放氣球單位給予警告,可以處1千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造成安全事故的,處以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氣象主管機構按照許可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處1萬元以下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經批准或者超出審批范圍,施放氣球的;
(二)年檢不合格的施放氣球單位在整改期間施放氣球的;
(三)塗改、偽造或者轉借資質證或者資格證的;
(四)違反施放氣球技術規范和標準的;
(五)施放的氣球未按照規定設置識別標志的;
(六)利用氣球開展各種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使用無《施放氣球資質證》的單位施放氣球的;
(七)發生無人駕駛自由氣球非正常運行、系留氣球意外脫離系留或者其他安全事故,未及時向有關飛行管制部門和氣象主管機構報告的;
(八)在安全事故發生後隱瞞不報、謊報、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現場,或者拒絕接受調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的。

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1998年l0月25日國務院令第251號發布)

第三條 成立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經其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登記。
第五條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本級人民政府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國務院或者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授權的組織,是有關行業、業務范圍內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
第二十四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在申請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登記的,或者業務主管單位撤銷批準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撤銷登記。
第二十五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登記管理機關予以警告,責令改正,可以限期停止活動;情節嚴重的,予以撤銷登記;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塗改、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四)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
(五)設立分支機構的;
(六)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
(七)侵佔、私分、挪用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
(八)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前款規定的行為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所得的,予以沒收,可以並處違法經營額1倍以上3倍以下或者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 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活動違反其他法律、法規的,由有關國家機關依法處理;有關國家機關認為應當撤銷登記的,由登記管理機關撤銷登記。

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審查與管理暫行辦法
(國家體育總局,民政部令[2000]5號2000年11月10日發布施行)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是指由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其它社會力量和公民個人利用非國有資產舉辦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以開展體育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民辦的中心、院、社、俱樂部、場館等社會組織。
第三條 體育行政部門是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負責指導全國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審查工作,並負責在民政部登記的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登記審查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設立審查工作。
第四條 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履行下列職責:
(一)負責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設立、變更、注銷登記前的審查;
(二)監督、指導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並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
(三)對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進行業務指導;
(四)負責對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年度檢查的初審;
(五)組織經驗交流,表彰先進;
(六)會同有關機關指導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清算事宜;
(七)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違法行為;
(八)其他應由業務主管單位履行的職責。
第十九條 體育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情節嚴重的,體育行政部門有權撤銷已出具的登記審查批准文件,並以書面形式通知該民辦非企業單位和相應的登記管理機關。
(一)塗改、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民辦非企業單位印章的;
(二)超出其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進行活動的;
(三)拒不接受或者不按照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四)不按照規定辦理變更登記的;
(五)設立分支機構的;
(六)從事營利性的經營活動的;
(七)侵佔、私分、挪用民辦非企業單位的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
(八)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Ⅷ 獎教基金會是否要到民政局報批


國務院民政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基金會的登記管理機關。
國務院民政部門負責下列基金會、基金會代表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
(一)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二)擬由非內地居民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會;
(三)原始基金超過2000萬元,發起人向國務院民政部門提出設立申請的非公募基金會
(四)境外基金會在中國內地設立的代表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地方性公募基金會和不屬於前述規定情況的非公募基金會的登記管理工作

Ⅸ 民政局下屬除了基金會,慈善會還有什麼別的社會團體嗎

慈善組織可以採取基金會、社會團體、社會服務機構等組織形式。

Ⅹ 縣級民政部門可以批准設立基金會嗎

不可以,這是省級部門負責的事

閱讀全文

與基金會縣區民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