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

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10 09:07:31

『壹』 中國古代文化遺產有哪些

山東泰山、武當山古建築群、北京故宮博物院、頤和園、敦煌莫高窟等。

1、山東泰山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古稱岱山,又名岱宗、 故稱岳山,主峰玉皇頂在泰安市北,海拔1,545米。中華泰山作為東岳,西嶽,中嶽,南嶽和北嶽的五嶽之首,歷來有著「中華第一山」的美譽。

2、武當山古建築群

武當山古建築群,位於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內,武當山古建築群敕建於唐貞觀年間,明代達到鼎盛,歷代皇帝都把武當山作為皇室家廟來修建。

3、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

4、頤和園

頤和園,北京市古代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里,佔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5、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石窟。

『貳』 中國自然文化遺產

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山東泰山;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福建武夷山

1、山東泰山,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古名岱山,又稱岱宗。自然景觀雄偉絕奇,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渲染和人文景觀的烘托,被譽為中華民族精神文化的縮影。

2、安徽黃山

安徽黃山,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山體偉特,玲瓏巧石,萬姿千態。主峰蓮花峰海拔1860米。黃山美在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四絕」。

3、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

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位於中國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內,景區面積154平方公里,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名山;是一個集自然風光與佛教文化為一體的中國國家級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4、福建武夷山

武夷山,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位於福建省北部,屬中亞熱帶地區。境內東、西、北部群山環抱,峰巒疊嶂,中南部較平坦,為山地丘陵區。

(2)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遺產進程:

1、2014年6月22日上午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大運河項目和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跨國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2、成為中國第32項和第33項世界文化遺產。其中「絲綢之路」是中國首次進行跨國聯合申遺。至此,中國的世界遺產總數達到47項,繼續穩居世界第二。

3、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與澳大利亞並列),其中首都北京擁有6項世界遺產,是世界上擁有遺產項目數最多的城市。

『叄』 中國文化遺產破壞情況

中國文化遺產被破壞、流失,這就好比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孩子,總是讓人有些沮喪」張得勤說,中國文物流失的源頭是在國內,治本之策是切斷國內的文物盜掘、走私渠道,但目前「治本」尚看不到希望。申請「禁令」實際上是求助於國外的監管,多少也是無奈之舉。
根據文物界人士的介紹,如果將中國文物非法流失的路徑分為幾個段落,盜掘應該是出發地,是源頭。中國海關是第二個環節,香港是中轉站(部分文物不經過香港),歐美國家是最後的目的地。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環節在監管上均有難度。
雖然近十多年來,中國打擊文物盜掘的力度一直在加大,但在外界看來,打擊時松時緊,經常反彈。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透露,去年一年,我國共發生36起館藏文物、寺廟文物以及田野石刻被盜案件,共丟失各級文物223件。案件發生率比前年上漲了近8成。
而海關能查獲的文物也只是外流文物中的很少一部分。根據公開的數字,2002年全國海關文物走私案是260多起,收繳禁止出口的文物8000多件。這些僅僅是從所有出口貨物的5%中抽查到的。
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會主任張永年說,文物走私是自古有之的,連文化大革命時期,這條通道都是暢通的。
國際上幾十年建立起來的文物走私通道,要完全斬斷簡直難於上青天。減少文物外流的另一渠道是從海外追索,這一「亡羊補牢」的方式在現實操作中也有很大難度。
目前追索海外文物的最成功案例是王處直墓彩色武士石雕的回歸。石雕1994年被盜,2000年,國家文物局得知石雕出現在紐約將要舉行的拍賣會上,向美國緊急提出停止拍賣、返還文物。而後歷經一年,這塊石雕方得以回國。
國家文物局有關負責人坦言,且不論追索文物耗時耗力的巨大成本,目前我國能夠追索的文物也只是實際流失的文物中的一小部分。
根據國際公約,走私出境的文物返還所在國家,前提是該國必須提供充分的合法擁有證明,但由於我國的文物檔案並不完備,很多文物無法索回。
「從目前來看,如果能通過『禁令』來管住終端市場,從而切斷一條流失的通道,對中國文物來說,也是好事」。
但該協議對打擊文物盜掘和走私能產生多大的實際效果,文物界並不樂觀。「很難期望一紙協議會對現狀產生多大的影響,畢竟這么多年建立的走私渠道太暢通了」。張永年說。「這樣的一份外交協議,需要很強的法律步驟,對於普遍存在的文物盜掘和走私,也許產生不了太大的影響,但是一旦發生國寶級文物等重大糾紛,雙方就可以依照此協議做出決定。」國家文物局一名官員說。

報道稱,美國考古學家、文物保護主義者和古董交易商、博物館就此協議形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派。前者贊成通過進口「禁令」以消除對文物考古現場的破壞,後者則擔心會對自己的收藏和買賣產生影響。
「我當時的感覺是內心一陣竊喜」,北京的收藏家任雅武在聽到這個消息後說。「如果美國政府同意中國的提議,那好的東西出土後流不出去,只能在國內消化,價格勢必會下降,這對國內的收藏家來說,肯定是好事。」任雅武說。
圍繞「禁令」的爭議並不僅限於此。美國一些古董經銷商和收藏家提出,國際間的文物貿易是有利於研究和保護中國文物的。
這種觀點在國內的一些古董經銷商和收藏家中也有贊同者。馬未都認為,美國收藏家願意出高價收中國文物,從某種程度上表明他們對中國藝術品和中國文化的尊重。

馬未都說,金錢是現代人對古代藝術品表示尊重的惟一表現。國度不同,但金錢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樣的。每個國家都希望自己本國的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能有高價。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的名片,外人買走,是好事。相反,如果限制外流,國人可能會看不到本國文物的價值,因此造成對文物的不尊重或破壞。
要想從根本上打擊文物盜掘和走私,就要鼓勵更多人喜歡這些藝術品、去收藏、去研究,去自願捐獻國家。單純的管、卡、壓只會觸發更多的暗流滋生。他提出了兩條解決思路:通過贖買、鼓勵交流等疏導措施使文物的交流正常化,同時確認私人交流的合法地位。
「文化遺產不是搖錢樹,應強調的是保護而不是開發。」謝辰生說。據謝辰生講,文物保護和開發的爭論,從改革開放至今幾乎不曾間斷。2002年,在新文物法制訂中,各界人士就曾經為文物可否上市交易爭得面紅耳赤。最後,法律允許私人家傳的一些文物上市交易。
「現實已經證明,同意一定范圍內的交流是一種進步。」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基金會主任張永年說,文化遺產是全人類共享的,但是保護文物,還是應該在原地保存,這樣才有生命力。「

『肆』 世界遺產中的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都有哪些

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名單(7處)
1.九寨溝(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遺產)
2.黃龍(四川,1992.12 世界自然遺產)
3.武陵源(湖南,1992.12 世界自然遺產)
4.三江並流(雲南,2003.7 世界自然遺產)
5.大熊貓棲息地(四川,2006.7 世界自然遺產)
6.中國南方喀斯特(重慶武隆、雲南石林、貴州荔波,2007.6.27 世界自然遺產)
7.三清山(江西,2008.6.26 世界自然遺產)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25處)

1.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2.長城(北京,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3.敦煌莫高窟(甘肅,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4.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5.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1987.12 世界文化遺產)

6.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河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7.曲阜孔府、孔廟、孔林(山東,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8.武當山古建築群(湖北,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9.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西藏,1994.12 世界文化遺產)

10.麗江古城(雲南,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1.平遙古城(山西,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2.蘇州古典園林(江蘇,1997.12 世界文化遺產)

13.頤和園(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14.天壇(北京,1998.11 世界文化遺產)

15.大足石刻(重慶,1999.12 世界文化遺產)

16.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清東陵(河北)、清西陵(河北),2000.11 ;明孝陵(江蘇)、十三陵(北京),2003.7 ;盛京三陵(遼寧),2004.7 世界文化遺產)

17..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安徽,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18.龍門石窟(河南,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19.都江堰—青城山(四川,2000.11 世界文化遺產)

20.雲岡石窟(山西,2001.12 世界文化遺產)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2004.7.1 世界文化遺產)

22.澳門歷史城區(澳門,2005 世界文化遺產)

23.安陽殷墟(河南,2006.7.13 世界文化遺產)

24.開平碉樓與古村落(廣東,2007.6.28 世界文化遺產)

25.福建土樓(福建,2008.7.7 世界文化遺產)

『伍』 文化遺產

『陸』 確認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機構是()

確認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機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從1979年開始實施「世界遺產名錄」項目。

據世界遺產中心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2003年,全球有177個國家和地區加入該公約,共評選出世界遺產754處,其中文化遺產582處,自然遺產149處,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23處。



(6)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擴展閱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主要職能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是各國政府間討論關於教育、科學和文化問題的國際組織,設置了五大職能:

1、前瞻性研究:明天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教育、科學 、文化和傳播。

2、知識的發展 、傳播與交流:主要依靠研究 、培訓和教學 。

3、制訂准則:起草和通過國際文件和法律建議。

4、知識和技術:以「 技術合作」的形式提供給會員國制訂發展政策和發展計劃。

5、專門化信息的交流。



『柒』 中國一共有多少處古跡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至2014年6月,中國已有47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中國47處世界遺產名錄:
1、山東泰山:泰山(山東泰安市)、岱廟(山東泰安市)、靈岩寺(山東濟南市)1987.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首個雙重遺產)
2、甘肅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遺產
3、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87.12 文化遺產
4、長城1987.12 文化遺產
5、陝西秦始皇陵及兵馬俑1987.12 文化遺產
6、明清皇宮:北京故宮(北京)1987.12 、沈陽故宮(遼寧) 2004.7 文化遺產
7、安徽黃山1990.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8、四川黃龍國家級名勝區1992.12 自然遺產
9、湖南武陵源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0、四川九寨溝國家級名勝區 1992.12 自然遺產
11、湖北武當山古建築群1994.12 文化遺產
12、山東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及孔林)1994.12 文化遺產
13、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1994.12 文化遺產
14、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羅布林卡) 1994.12 文化遺產
15、四川峨眉山—樂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16、江西廬山風景名勝區 1996.12 文化景觀
17、蘇州古典園林1997.12 文化遺產
18、山西平遙古城1997.12 文化遺產
19、雲南麗江古城1997.12 文化遺產
20、北京天壇1998.11 文化遺產
21、北京頤和園1998.11 文化遺產
22、福建省武夷山1999.12 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23、重慶大足石刻1999.12 文化遺產
24、安徽古村落:西遞、宏村2000.11 文化遺產
25、明清皇家陵寢:明顯陵(湖北鍾祥市)、清東陵(河北遵化市)、清西陵(河北易縣) 2000.11、明孝陵(江蘇南京市)、明十三陵(北京昌平區) 2003.7、盛京三陵(遼寧沈陽市)2004.7 文化遺產
26、河南洛陽龍門石窟2000.11 文化遺產
27、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2000.11 文化遺產
28、雲岡石窟2001.12 文化遺產
29、雲南「三江並流」自然景觀 2003.7 自然遺產
30、吉林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2004.7.1 文化遺產
31、澳門歷史城區2005 文化遺產
32、四川大熊貓棲息地2006.7.12 自然遺產
33、中國安陽殷墟2006.7.13 文化遺產
34、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6.27 自然遺產(2014..6.23增補二期)
35、開平碉樓與古村落2007.6.28 文化遺產[2]
36.福建土樓2008.7.7 文化遺產
37.江西三清山2008.7.8 自然遺產
38.山西五台山2009.6.26 文化景觀
39.嵩山「天地之中」古建築群2010.7.30文化遺產
40.「中國丹霞」2010.8.1 自然遺產
41.杭州西湖文化景觀2011.6.24文化景觀
42.元上都遺址2012.6.29文化遺產
43.澄江化石地2012.7.1自然遺產
44.新疆天山2013.6.15自然遺產
45.紅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觀2013.6.15文化景觀
46.中國大運河 2014.6.22文化遺產[3]
47.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2014.6.22文化遺產
2、《世界遺產名錄》簡介:

《世界遺產名錄》是1976年世界遺產委員會成立時建立的。世界遺產委員會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72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次大會上正式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其目的是為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中國於1985年12月12日加入《公約》,1999年10月29日當選為世界遺產委員會成員。截至2014年末中國有世界遺產47處。
被世界遺產委員會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將成為世界級的名勝,可接受「世界遺產基金」提供的援助,還可由有關單位組織遊客進行游覽。由於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地方能夠得到世界的關注與保護,提高知名度並能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各國都積極申報「世界遺產」。

『捌』 《中華遺產》這本雜志如何背景怎麼樣

介紹:
中國第一份全面關注自然、文化和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的權威雜志

刊宗旨:透析文明遺存,彰顯人文關懷。
地球是個巨大的生命體,它並不完全屬於人類,而人類只是整個地球的一部分。在21世紀,人類的關注重點也許會轉向自然和環境,因為我們在地球上所生存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環境越來越壞。從這個意義上講,《中華遺產》雜志願與同道一起,以關注遺產為起點,將目光投向更遠的將來。
《中華遺產》雜志是由中華書局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聯合協辦,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中國民俗攝影協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支持的中國第一份全面、系統、深入的遺產行業類雜志。《中華遺產》雜志將成為中國遺產地和將要申請成為世界遺產的地區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溝通的重要通道。

●權威出版社中華書局主辦:
中華書局成立於1912年,1958年被指定為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的辦事機構,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陳雲等國家領導人的關懷,在繼承民族文化遺產方面成績卓著,出版了數以千計的研究和介紹中國傳統文化和民族文化遺產方面的最基本的典籍和文獻。
●權威組織協辦和支持: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協辦,並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的支持。

●權威人士出任顧問和學術委員:
全國人大許嘉璐、彭佩雲、費孝通副委員長、全國政協陳奎元副主席、建設部部長汪光燾同志、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章新勝同志、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同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北京代表處代表青島泰之先生等出任顧問;王蒙、啟功、馮其庸、羅哲文、傅熹年、謝辰生、謝凝高、鄭孝燮、馮驥才、郭旃等著名專家學者出任學術委員。
●權威專家學者撰文供稿: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2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主席章新勝同志撰寫了發刊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主任班德林先生為創刊號題寫了賀辭;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同志、國家文物局巡視員兼世界遺產處處長郭旃同志、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先生、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等都發表了相關文章,確保了雜志內容的權威性。

還不錯的,這是它的網站,
http://www.cnheritage.com/
你說的背景是不是指的是它的發展歷程?

『玖』 我國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的自然文化遺產共有四處,分別是:

4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分別是:黃山、泰山、峨眉山-樂山大佛、武夷山。

1、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山東省中部,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萬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從山腳到山頂,沿途古跡名勝30多處,中路有王母池、斗母宮、經石峪、壺天閣;西路有黑龍潭、扇子崖、長壽橋等。中西兩路會合後為中天門,登天險十八盤,有南天門、碧霞祠、瞻魯台、日觀峰。登日觀峰看日出,更為勝景。

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2、黃山: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境內。古稱黟山,唐改黃山。由花崗岩構成。南北長約4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有三大主峰;蓮花峰(1873米)、光明頂(1841米)、天都峰(1810米)。風景秀麗,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著名,並稱「黃山四絕」。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七十二峰各具特色。有玉屏樓、半山寺、慈光閣、始信峰、天都峰、蓮花峰、仙人洞、白鵝嶺、百丈瀑等名勝古跡,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

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黃山代表景觀有「四絕三瀑」,四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

4、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里,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紅色砂岩構成的低山,海拔600米左右。為喀斯特地貌靜觀集中地。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溪、桃源洞、流香澗、卧龍潭、龍嘯岩等名勝和沖佑萬年宮(武夷宮)、紫陽書院(武夷精舍)舊址及歷代摩崖題刻。2017年7月9日,江西鉛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

(9)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擴展閱讀

我國自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已成為全球世界遺產數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均位列世界第一。我國的世界遺產對生態建設、社會經濟發展等起到了積極作用,已成為對外展示的窗口

2018年7月25日,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第30屆國際協調理事會上,黃山被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路,成為中國第34個、安徽省首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

至此,黃山成為集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於一身的自然保護地,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風景名勝區為主體成功申報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的區域。

閱讀全文

與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