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國家對保險市場的管理核心

國家對保險市場的管理核心

發布時間:2021-08-09 22:02:35

① 2019年中國國務院對保險事業的發展有什麼政策謝謝了,大神幫忙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監管的職能及目標保險監管,通常是指國家保險監管部門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對保險機構及其活動進行強制性的監督與管理。就監管體系來講,國家對保險機構的監管是最高層次的剛性監督形式。經國務院批准,1998年11月18日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在北京成立。根據國務院規定,中國保監會是中國商業保險的主管部門,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行政監管職能,依照法律、法規集中統一監管保險市場。中國保監會的基本職能:一是規范保險市場的經營行為;二是調控保險業的健康發展。具體分為四個方面:1擬定有關商業保險的政策法規和行業發展規劃;2依法對保險企業的經營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和業務指導,維護保險市場秩序,依法查處保險企業違法違規行為,保護被保險人利益;3培育和發展保險市場,推進保險業改革,完善保險市場體系,促進保險企業公平竟爭;4建立保險業風險的評價與預警系統,防範和化解保險業風險,促進保險企業穩健經營與業務的健康發展。根據上述職能,我國內地保險監管的主要目標是:加快培育和發展保險市場,努力建設一個市場主體多元化、市場要素完善、具有開放性的保險市場體系。其目的是維護市場秩序,保證公平競爭,監督保險企業規范經營、具有充足償付能力,保護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最終促進保險業的健康發展,為國家的改革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二、監管的方式目前,由於我國內地保險業還處於發展中的初級階段,市場發育不夠成熟,保險法制還不健全,企業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因此,中國內地的保險監管必須實行市場行為監管和償付能力監管並重的方式,即不僅要監管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對保險公司的市場行為、產品及費率等也要進行必要的監管。可以說,中國內地保險監管採取的是較為嚴格的實體監管方式。同多數國家一樣,目前中國內地的保險監管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是立法途徑。中國的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常委會於1995年10月頒布實施了中國第一部《保險法》,這是一部集保險業法和保險監管法於一體的法律,是規范保險業的基本法律,也是中國內地保險監管的主要法律依據。二是行政途徑。行政監管是保險監管的核心環節。國家保險監管部門根據國務院授權,依法對保險業進行日常監管,並根據《保險法》制定了《保險管理暫行規定》等行政規章,規范、引導保險業健康發展。三、當前監管的主要任務針對當前保險市場存在的問題,考慮到保險分支機構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只能在其總公司授權的范圍內從事經營活動,中國保監會將監管的重點放在各保險公司總公司,確立了「以防範化解風險為重點,以整頓市場秩序為突破口,完善內控,加強監管,深化改革,促進發展」的保險監管指導思想。當前的主要任務是:(一)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一是大力整頓保險市場秩序。主要通過整頓非法保險機構和保險業務活動、堅決制止惡性競爭、清理保險中介市場等,力爭使保險市場秩序在今年有一個明顯好轉。二是引導保險公司樹立以效益為中心的經營指導思想,督促保險公司走集約化經營的路子。三是加強對保險公司內控制度建設的監督指導,進一步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依法經營,堵塞管理漏洞。(二)健全保險政策和法律體系。一是抓緊制定與《保險法》配套的行政法規、規章,完善保險法律、法規體系。二是對現行的保險法規、規章進行一次全面清理、修改、完善和補充。三是建立健全保險監管指導體系和風險預警系統,完善監管報表格式和管理辦法。四是制定《中國保險業中期發展規劃》,明確保險業今後的發展方向,並制定相應的保險產業政策。(三)積極推進保險體制改革。一是加強中國保監會的自身建設,健全內部運行機制,秉公執法,廉潔奉公,確保公正、公平地履行保險監管職能。同時,抓緊設立保監會派出機構,健全基層保險監管體系,加強監管力量。二是進一步落實分業經營原則,適時成立政策性保險機構,繼續深化國有保險公司機構體制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能力。三是推動保險行業自律組織發展,充分發揮其行業自律作用。目前我國各省已有20多個行業協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也在積極的籌備之中。(四)進一步對外開放保險市場。自1992年9月國家進行保險市場對外開放試點以來,截至1998年底,共有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瑞士、德國、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8個國家的9家保險公司,在上海和廣州設立了12家營業機構。最近,中國保監會又批准4家外資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實踐證明,對外開放中國保險市場的試點是成功的,效果是好的,對中國保險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改革開放是中國政府的一貫方針,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中國保險市場的對外開放政策。金融業開放是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的核心,開放保險業是金融業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開放保險市場,是中國堅持改革開放的總體需要,有利於改善整個宏觀經濟環境,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更好的保險服務;進一步開放保險市場,是中國保險業與國際接軌的需要,有利於提高中國保險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增強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開放保險市場,也是加快中國保險業發展的需要,有利於培育市場主體,進一步發展中國保險市場。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日益成熟,保險法律、法規的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國將准入更多的外資保險公司,開放更多的試點城市。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保險監管的法制化、現代化、國際化水平將不斷提高。經過監管部門和保險企業的共同努力,我國保險市場秩序將會得到根本好轉;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將明顯增強;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步伐將加快。一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國際接軌的保險監管體系必將在中國保險業的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② 保險類核心期刊有哪些

保險類核心期刊有:

1、保險研究

是中國保險學會會刊,是我國目前向海內外公開發行的唯一一本保險理論刊物,是保險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金融保險類核心期刊。自1980年創刊以來,《保險研究》為繁榮學術研究、創新保險理論和促進我國保險事業。

《保險研究》近期特別關注的研究方向:保險公司2013年度信息披露質量評估研究、保險經紀公司價值的理論分析、我國銀行保險戰略聯盟模式選擇與並購財富效應影響——基於AHP與Event study分析法的實證研究。

2、社會保障研究

《社會保障研究》面向高校、研究機構、人力資源與社保部門、衛生部門、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工會、殘聯、老齡工作部門、慈善組織、養老機構、醫療機構以及銀行、基金、保險行業,關注社保基金、養老保險。

3、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主要刊登財政、稅收、金融保險、財務、會計、濟經管理、經濟法等財經類理論研究和實踐等方面的學術論文、課題研究成果、調研報告、會議綜述等及有關國外財經方面的著文等。榮獲2002年北京高等學校社科學報一等獎。

4、雲南財經大學學報

《雲南財經大學學報》 的前身是《雲南財貿學院學報》,2006年第3期開始更名為雲南財經大學學報。《雲南財經大學學報》是雲南省重點高校雲南財經大學主辦的大型財經類學術理論期刊,主要刊載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學術水平的經濟學科和管理類學術論文、述評和綜述。

學報設立了宏觀經濟、企業管理、金融投資、金融保險、信息管理、財稅與會計、統計與審計、區域經濟、旅遊經濟、研究生園地、探索與思考、高教研究等欄目;經濟研究、地方經濟研究、高教研;究是學報的特色欄目。

5、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中國金融學會主辦,北大核心期刊,綜合影響因子:2.773。金融研究成為在中國金融理論研究和實踐考察中占據重要地位,紮根金融改革和發展實踐,引領學術前沿的理論性、政策性、實踐性兼備的權威學術期刊。

《金融研究》主要反映金融市場動態及發展情況,宣傳中國金融政策,介紹最新金融理論研究成果。讀者對象為金融理論及政策研究人員、經濟工作者及經濟院校師生。

設有金融銀行體制、方針政策及其闡述、銀行制度與業務、金融商場、信貸與投資、保險理論、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金融銀行理論等欄目。

③ 現行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最核心的精髓是什麼

一。全行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守法意識
二、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應遵守法律。
三、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應切實承擔起本公司保險營銷員管理體制改革責任。
四、各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的管理體制需要進一步的改革。
五、鼓勵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積極探索,要加強創新精神。
六、鼓勵保險公司投資設立專屬保險代理機構或者保險銷售公司。
七、各級保險監管部門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
八、全行業要把保險營銷隊伍穩定問題擺在改革工作的突出位置,逐步推進各項改革進程。
全行業要注意研究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化解改革阻力,推動改革進程。要妥善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積極探索和總結解決問題的辦法和經驗。
這是我摘抄下來的,希望可以幫的到樓主的忙,謝謝,希望樓主採納!

④ 繼續深化保險公司改革的核心是()

2014年08月13日,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被稱為保險「新國十條」。保險「新國十條」的正式頒布,標志著黨中央國務院把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放在經濟社會工作整體布局中統籌考慮,開創了保險業在更廣領域和更深層面服務經濟社會全局的戰略機遇,翻開了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新篇章。
一、保險「新國十條」的基本內容
(一)、「新國十條」的總體要求。
「新國十條」的總體要求為堅持市場引導、政策引導,到2020年基本建成保障全面、功能完善、安全穩健、誠信規范,具有較強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與我國經濟社會相適應的現代保險行業,努力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
(二)、構築保險民生保障網,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
為不同群體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養老保障。推動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發展。鼓勵保險公司大力開發各類醫療、疾病保險和失能收入損失保險等商業健康保險產品,並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
(三)、發揮保險風險管理功能,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強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立法保障的責任保險發展模式,把與公眾利益關系密切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醫療責任、醫療意外、實習安全、校園安全等領域作為責任保險發展重點,探索開展強制責任保險試點。
(四)、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提高災害救助參與度
提升企業和居民利用商業保險等市場化手段應對災害事故風險的意識和水平,以商業保險為平台,以多層次風險分擔為保障,建立巨災保險制度。
(五)、大力發展「三農」保險,創新支農惠農方式
鼓勵農民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願參保,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提高農業保險保障程度。各地根據自身實際,支持保險機構提供保障適度、保費低廉、保單通俗的「三農」保險產品。
(六)、拓展保險服務功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在保證安全性、收益性前提下,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進一步發揮保險公司的機構投資者作用,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長期穩定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建立完善科技保險體系,積極發展適應科技創新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七)、推進保險業改革開放,全面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繼續深化保險公司改革,推動保險市場進一步對內對外開放,實現「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切實增強保險業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
(八)、加強和改進保險監管,防範化解風險
堅持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統一,推動完善保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加強保險業全面風險管理,建立健全風險監測預警機制,優化風險處置流程和制度。
(九)、加強基礎建設,優化保險業發展環境
加強保險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用記錄覆蓋面,構建信用信息共享機制。加快建立保險業各類風險資料庫,修訂行業經驗生命表、疾病發生率表等。
(十)、完善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支持政策
加強保險監管跨部門溝通協調和配合,促進商業保險與社會保障有效銜接、保險服務與社會治理相互融合、商業機制與政府管理密切結合。完善健康保險有關稅收政策。適時開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二、「新國十條」的學習心得
1、「新國十條」充分認識了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把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作為促進經濟轉型、轉變政府職能、帶動擴大就業、完善社會治理、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
2、『新國十條』釋放了保險業改革發展的最大政策紅利,必將使保險業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無比廣闊的空間。它從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高度,提出了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新定位;從提升保險業服務能力、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出發,提出了對保險服務業發展的新要求。」
3、「新國十條」明確將保險業定位為現代服務業的重點,將發展保險業上升為國家戰略,對行業而言既意味著地位提升,也意味著功能拓展。從長遠看,必將產生巨大推動力,成為行業發展一個里程碑。
4、「新國十條」立意高遠,明確提出保險業的發展目標、強調了現代保險業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市場化改革導向、優化了保險業的發展環境、明確指出了現代保險業的發展路徑,並要求充分發揮保險的社會「穩定器」和經濟「助推器」作用。
5、「新國十條」明確將保險業定位於「現代服務業」,以一種全新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角色定位融入新時期的國家發展戰略中。同時,「新國十條」明確了保險行業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的政策方向,這將促進未來保險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國家對保險市場的管理核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