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債券違約對受託管理人的影響

債券違約對受託管理人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8-09 08:45:05

1. 今年上半年大批量的債券違約,影響到了債券基金了嗎

肯定是影響了

2. 信用風險事件對持有相關債券的基金和基金公司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信用風險
事件對持有相關債券的基金和
基金公司
帶來的影響包括:
(1)會造成相關
債券估值
急劇下降;
(2)相關
債券流動性
喪失,很難變現;
(3)投資者集中贖回基金,帶來
流動性風險

(4)基金和基金公司的
自有資金
受到損失,遭受監管處罰。

3. 債券兌付風險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1.債券信用評級情況
債券信用評級是由信用評級機構對債券發行主體如期、足額償還債務本息能力與意願的相對風險進行的以客觀、獨立、公正為基本出發點的專家評價。債券信用等級是反映債務預期損失的一個指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判斷風險的參考值。一般而言,債券信用評級受債券發行主體信用評級、債券利率水平及其償付方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債券信用評級越高,該種債券發生兌付風險的可能性越小。
2.財務狀況
財務狀況是指債券發行主體的資產負債結構及其流動性,這從財務角度反映債券發行主體到期償還債券本息的能力。資產負債結構方面一般可關注公司資產負債率指標,其反映資產最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資產負債率越低,債券發行主體的兌付風險越小;流動性方面一般則關注其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等指標,其反映債券發行主體的短期償債能力,債券發行主體的流動性越好,對投資者越有利。
3.經營情況
經營情況是指債券發行主體運用資金獲取收益的能力,債券本息的償付來源於債券發行主體通過使用債券募集資金實現的收益,因此債券兌付風險的大小從根本上而言取決於企業的經營情況。企業經營情況的好壞受其所在行業、自身管理能力及創新能力以及人才儲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企業經營情況越好,債券兌付風險發生的概率也越低。
4.擔保情況
債券發行主體在自身資信情況不夠或為追求債券更高信用評級的情況下,會尋找相關機構如金融機構、擔保公司或大股東等為其債券本息的兌付提供連帶責任擔保。因此,債券是否存在擔保及其擔保主體的資信情況是其兌付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一般而言,存在擔保的債券其兌付風險小於沒有擔保的債券;存在金融機構擔保的債券其兌付風險小於普通企業擔保的債券。當然,就擔保本身而言,還要分析具體的擔保條款如擔保范圍、擔保方式、擔保期限等。
5.償債保障措施
償債保障措施是債券發行人為避免兌付風險的發生,根據自身經營特點和債券兌付期限建立的償債准備機制。常見的償債保障措施如設立償債准備金及專項償債賬戶制度;此外還有在出現兌付危機時的特殊規定,如發行人將不向股東分配利潤,發行人將暫緩重大對外投資、收購兼並等資本性支出項目的實施,發行人將調減或停發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和獎金,發行人主要責任人不得調離等。很明顯,有明確償債保障措施的債券的兌付風險也相對較小。

4. 影響債券違約的因素有哪些

一、從債券投資收益率的計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債券價格P的計算公式P=M(1+rN)/(1+Rn)
其中M是債券的面值,r為債券的票面利率,N為債券的期限,n為待償期,R為買方的獲利預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數。那麼影響債券價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償期、票面利率、轉讓時的收益率。
1.待償期(期限因素)。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
3.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的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
一般是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
4.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
5.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
6.物價波動(通貨膨脹)。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政策。
8.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二、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內部因素
內部因素是指債券本身相關的因素,債券自身有六個方面的基本特性影響著其定價:
1.期限。一般來說,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市場變動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投資價值越低。
2.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債券價格的易變性也就越大。在市場利率提高的時候,票面利率較低的債券的價格下降較快。但是,當市場利率下降時,它們增值的潛力也較大。
3.提前贖回條款。提前贖回條款是債券發行人所擁有的一種選擇權,它允許債券發行人在債券發行一段時間以後,按約定的贖回價格在債券到期前部分或全部償還債務。這種規定在財務上對發行人是有利的,因為發行人可以發行較低利率的債券取代那些利率較高的被贖回的債券,從而減少融資成本。而對於投資者來說,他的再投資機會受到限制,再投資利率也較低,這種風險是要補償的。因此,具有較高提前贖回可能性的債券應具有較高的票面利率,也應具有較高的到期收益率,其內在價值也就較低。
4.稅收待遇。一般來說,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比類似的應納稅債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此外,稅收還以其他方式影響著債券的價格和收益率。例如,任何一種按折扣方式出售的低利率附息債券提供的收益有兩種形式:息票利息和資本收益。在美國,這兩種收入都被當作普通收入進行征稅,但是對於後者的征稅可以遲到債券出售或到期時才進行。這種推遲就表明大額折價債券具有一定的稅收利益。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種債券的稅前收益率必然略低於高利附息債券,也就是說,低利附息債券比高利附息債券的內在價值要高。
5.流通性。流通性是指債券可以迅速出售而不會發生實際價格損失的能力。如果某種債券按市價賣出很困難,持有者會因該債券的市場性差而遭受損失,這種損失包括較高的交易成本以及資本損失,這種風險也必須在債券的定價中得到補償。因此,流通性好的債券與流通性差的債券相比,具有較高的內在價值。
6.債券的信用等級。債券的信用等級是指債券發行人按期履行合約規定的義務、足額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靠性程度,又稱信用風險或違約風險。一般來說,除政府債券以外,一般債券都有信用風險,只不過風險大小有所不同而已。信用越低的債券,投資者要求的到期收益率就越高,債券的內在價值也就越低
影響債券投資價值的外部因素
1. 基礎利率。基礎利率是債券定價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在證券的投資價值分析中,基礎利率一般是指無風險債券利率。政府債券可以看作是現實中的無風險債券,它風險最小,收益率也最低。一般來說,銀行利率應用廣泛,債券的收益率也可參照銀行存款利率來確定。
2.市場利率。市場利率風險是各種債券都面臨的風險。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上升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上升,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降低;反之,在市場總體利率水平下降時,債券的收益率水平也應下降,從而使債券的內在價值增加。並且,市場利率風險與債券的期限相關,債券的期限越長,其價格的利率敏感度也就越大。
3.其他因素。影響債券定價的外部因素還有通貨膨脹水平以及外匯匯率風險等。通貨膨脹的存在可能會使投資者從債券投資中實現的收益不足以抵補由於通貨膨脹而造成的購買力損失。當投資者投資於某種外幣債券時,匯率的變化會使投資者的未來本幣收入受到貶值損失。這些損失的可能性也都必須在債券的定價中得到體現,使其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增加,債券的內在價值降低。
內部因素和債券投資價值相關關系
內部因素 因素變化 對債券投資價值的影響
期限長短 期限越長 市場價格變動的可能性越大
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越低 市場價格易變性越大
提前贖回規定 提前贖回可能性越高 內在價值越低
稅收待遇 具有稅收待遇 內在價值越高
流通性 流通性越高 內在價值越高
發債主體的信用 發債主體信用越高 內在價值越高

外部因素和債券投資價值相關關系
外部因素 因素變化 對債券投資價值的影響
基礎利率 上升 內在價值下降
市場利率風險 上升 內在價值下降
通貨膨脹水平 上升 內在價值下降
外匯匯率風險 所投資債券的幣種幣值下降 內在價值下降

5. 債券違約對主辦券商有什麼影響

債券違約對主辦券商有的影響總結如下:
1、認定該債券發生違約:
(1)短期債券主體不能在債券到期日後30日內全額、償還本金和利息;
(2)債券發生不利於債權人的債務重組行為,即通過重組便得債權人的債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失,包括本金和利息減免和延期等;
(3)債券未到期,但是有充分證據證明債券履行主體不能全額、按期償還債券本金和利息;
(4)債券發行主體在債券到期日使用貸款償還債券本金、利息。
2、對券商的影響:
a.銀行尚且要幫忙還債,券商更是比較被動
b.為避免來自監管的「牌照被停」壓力,通常不得不進行先行賠付
3、如何減少損失:
券商作為委託管理人,在碰到債券違約時亦較被動,常用的就是召集債券持有人會議、代表債權人提起訴訟兩種手段。即券商普遍按照債券持有人會議規則,召開持有人會議。若投資者一致同意委託,還可以擔任債券代理人,向發行人追索。

6. 債券違約後投資者有哪些救濟方法

從哪些方面更好地約束發行人?
如果約定追加擔保則需要考慮發行人是否有足夠的「干凈」資產供抵、質押,在兌付方面,細化贖回價格的確定、相應的補償等。
1,債券持有人會議決議對發行人有約束力嗎?
從債券市場處置案例來看,除非在募集說明書等文件中有明確約定,否則持有人會議的決議對發行人無法定義務上的強制約束力。
2,債券違約後投資人有哪些救濟方法?
投資人可以視情況採取這些救濟途徑:自主協商、仲裁、違約求償訴訟、破產訴訟。
3,債券到期前投資人是否可以起訴要求提前償還?
主要涉及是否構成預期違約,一般而言,構成違約則應當有權主張還本付息及相關的違約責任。
4,受託管理人在違約處置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受託管理人沒有法定義務為持有人直接追償,在實際行動上,持有人可根據情況選擇由受託管理人代為行動或自行提起訴訟、仲裁等。
(來源:資雲網)

7. 債券受託管理事務報告怎麼解讀是利好還是利空

私募債受託管理人出具的《受託管理人事務報告》分為年度和臨時兩種
報告,前者是私募債券受託管理人應當在每年6月30日前,根據對發行人的 持續跟蹤情況向私募債券持有人出具的年度報告;後者是在私募債券存續期 內,如出現對私募債券持有人權益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時,受託管理人應當自
其知悉該等情形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向私募債券持有人出具臨時報告。

《受託管理人事務報告》應當及時通過交易所網站專區、受託管理人或發
行人網站、郵寄或者電子郵寄等方式向私募債券持有人披露,並通過「固定 收益品種業務專區一中小企業私募債試點業務一信息披露材料提交」等欄目 向交易所報備。

8. 華晨集團的10億債券違約,這會帶來哪些影響

華晨集團有10億債券違約,這對於這個公司來說會帶來極其大的影響,而且也會造成股票大跌,同樣的也會讓公司陷入到經濟危機之中。

三、公司陷入經營危機

並且華晨寶馬也是這個集團最主要的資金來源,可是如今華晨集團已經失去了核心產品,也沒有了曾經的風光,甚至於通過長期的借債公司債務壓力很大。如此大的債款,如果公司想要打一筆翻身仗,其實非常的不利。

9. 可轉債是否需要債券受託管理人

看披露文件,有的明確提了有受託管理人,也有沒說的,沒做過這玩意。。。

10. 債券違約會不會全部損失

債券屬於有價證券的一種,發行債券的與持有債券的形成一種合同關系(格式合同),雙方關於債券的兌現等相關問題在合同中已經約定,如發生違約情況,按照合同約定的罰則執行,一般按照違約金與實際損失相當原則,所以如果只是時間方面的違約,違約金應該不至於高於本金。

閱讀全文

與債券違約對受託管理人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