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美國嶺南基金會

美國嶺南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08 13:22:55

① 廣州市嶺南大學地址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http://www.lingnan.net/
中山大學南校區
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
電話: 廣州校區 020-84112196, 84110051
珠海校區 0756-3668105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學生與中山大學大部分學院的學生一樣,一、二年級均在珠海校區就讀,三、四年級在廣州南校區就讀。

嶺南學院與中山大學的關系:
嶺南學院是中山大學下屬的一個商學院,設在廣州中山大學校園內。嶺南學院的所有教師、學生都和中山大學其他學院的教師、學生一樣是中山大學的一員。
嶺南學院為紀念於1888年創辦的嶺南大學而以「嶺南」命名,而不像校內其他學院以專業名稱命名。嶺南學院的辦學得到了嶺南校友的大力支持和捐助,擁有較豐富的教學和科研資源。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以下簡稱「學院」)是以經濟與管理並重,理論與應用並重的商學院,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商學院為辦學目標。下設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保險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物流管理六個本科專業;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國際貿易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區域經濟學、工商管理(MBA)、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EMBA)十二個碩士專業。擁有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點,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的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和金融學、財政學二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伍舜德圖書館、林護堂計算機實驗大樓等設施是為本院學生提供的教學設施,數十個學生社團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成為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學院師資精良,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認真負責、科研水平較高的師資隊伍;國內外知名學者交流頻繁,為學生創造了激發創新、活躍思維的學術氛圍。學生按專業錄取入學後一、二學年統一學習基礎課程,從第三學年開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志向和社會需要在本院內完全自主地重新選擇專業。學校和學院為同學們跨專業選課提供機會。

學院推行通識教育與分類培養相結合的做法。一方面實施通才教育,採用統一基礎課程,即學生入學後第一、二學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第三學年,學生可根據個人興趣、志向和社會需要在本院內自主重新選擇專業;另一方面,實施分類培養,鼓勵本科生自由選擇發展方向,為走學術發展道路的學生提供學術類課程,進行學術訓練,篩選優秀學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碩博連讀、直接讀博作進一步的深造,為另一部分學生提供各類應用性課程,培養其成為具有國際視野的實踐型人才。

教育國際化是嶺南學院的人才培養模式。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的國際化。引用國外優秀教材、案例,使開設的課程的實際內容接近或達到國際知名大學的教學水平,目前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基本採用國外著名大學通用的教材。
二、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國際化。學院積極推廣雙語和全英文教學。定期邀請哈佛等國外著名大學的資深教授舉辦「教學研討計劃」幫助我院教師掌握國際先進的教學方法。雅禮協會每年選派耶魯大學優秀畢業生為學院三、四年級本科生開設高級英語綜合技能課程,在教學上學院注重幫助學生打好數學基礎。
三、教學管理的國際化。借鑒國外著名院校的經驗,通過完善教學管理體制,建立職業發展機制,結合我院自身特色,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教學管理體系。
四、教育資源配置的國際化。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彌補國內教育資源的不足,通過積極爭取嶺南校友、董事會、美國嶺南基金會和社會各界的慷慨捐助,使學院擁有國內一流的教學科研硬體設施。設立「國際交流基金」,資助教師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學術訪問和課程開發,培養教師的國際化視野。

學院以培養學生具有寬厚扎實的基礎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為宗旨,積極朝著國際化的方向發展,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聘請了數十名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學院兼職教授,每年邀請數十名海內外學者來院授課講學,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學生有機會經常與國內外學者直接接觸。此外,學院與北美、歐洲及亞洲1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21所高校開展交換生計劃,每年可選送數十位高年級學生以交換生身份赴境外學習。

學院設立多個本院特有的學生獎勵基金(如董事會教育獎勵金、葉葆定名譽教授獎學金、與美國友邦保險公司合辦「友邦-中大精算中心」,並設北美精算師考試中心,為國內保險專業培養人才。美國友邦保險公司每年為我院提供1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和小型課題研究基金開設「友邦保險-中山大學保險英才培育計劃」。學院還有「利豐獎學金」、「寶供物流獎學金」等專業獎學金。

學院擁有學校第一個正式建制的文科實驗室「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各專業均有開設實驗教學課程和專業實習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

學院鼓勵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積極報選其他院系開設的副修專業,以同學們滿意就業和充分就業為目標,幫助同學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學院還同時開展出國交換學習和留學的指導工作。

嶺南學院專業介紹

經濟學專業:以「寬口徑、厚基礎」為宗旨,學習現代經濟學理論,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和應用能力、社會適應性強的人才,畢業後適合在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工作。主要專業課程:產業組織、中國經濟問題、新制度經濟學、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發展經濟學等。

財政學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和財務、會計稅收知識,掌握為政府和企業理財所需要的現代財稅理論和政策工具。畢業後在財政、稅務、國有資產管理等政府有關部門、政策研究機關以及金融機構、工商企業、事業單位工作。主要專業課程:中國稅制、中級財務會計、財政政策、審計學、社會保障、稅收理論、政府預算、稅務管理與稅務檢查等。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習國際經濟貿易與投資的理論和實務,實行主要專業課程全英文教學,培養理論功底扎實、專業知識系統的外經貿專業人才,畢業後主要在對外經貿部門和涉外企業工作。主要專業課程: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歐美、亞太經濟)、國際技術轉移、國際營銷、國際投資分析、國際企業(跨國公司)、管理溝通等。

金融學專業:通過學習金融理論與實務, 培養理論功底扎實、知識面廣、適應性強的金融分析與經營管理人才。畢業後適合在中外資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企業財務部門、金融監管機構以及新聞媒體等工作。主要專業課程:投資學、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管理、財務報表分析、金融工程、國際金融管理、兼並與收購等。

保險專業:培養學生掌握現代保險與金融理論和業務知識,運用所學知識進行保險業務經營,保險企業管理,金融風險管理,企業和項目風險管理,社會保險管理,保險監管。畢業後可到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公司,社會保險管理部門及大中型企業工作。主要專業課程:保險學原理、風險管理、利息理論、人身保險、財產保險、金融風險管理、投資學、社會保險學等。

物流管理專業:培養理論基礎扎實、創新型和復合型的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高級專門人才,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各類實際的物流、供應鏈以及運營管理問題的能力。畢業後適合在生產企業、物流企業、服務企業、管理咨詢企業、政府部門等從事管理咨詢工作。主要專業課程:運籌學、運營管理、供應鏈管理、商務智能理論與實踐、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現代物流管理模型、物流配送與運輸管理、物流系統分析與設計、現代物流技術與裝備、物流模擬技術與應用等。

② 1950年嶺南大學短期培訓

嶺南大學前身為格致書院,創辦於1888年,校址設在廣州城內。1925~1927年廣州處於大革命高潮,該校工人、學生連續罷工、罷課,1927年4月學校宣布停辦。當時以錢樹芬為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准,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並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1952年嶺南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與國立中山大學及其他院校的相關專業合並,組成現在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
嶺南大學於1967年9月由嶺南大學校友在香港復建,時稱嶺南書院,後於1999年正名為嶺南大學,現為香港八所著名公立大學之一。
格致書院
嶺南大學在舊中國最初由美國基督教會創辦,以後收歸中國人自辦的私立大學。
其前身為格致書院,創辦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校址設在廣州城內。
嶺南大學
1904年遷至廣州市海珠區康樂村,改名嶺南學堂。
1918年定名嶺南大學,主要設立文理科,由美國人任學校監督(校長),中國人任副監督和教務長。在美國設有董事會。
改名
1925~1927年,廣州處於大革命高潮,該校工人、學生連續罷工、罷課,1927年 4月,學校宣布停辦,並遣散職工。當時以著名律師錢樹芬為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准,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並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成立嶺南大學董事會,任命鍾榮光為校長。原美國紐約董事會改組為嶺南大學美國基金會,主要負責外籍教師的工資。
自20世紀30年代起,嶺南大學先後設立文、理、工、農、商、醫等學校;在理科招收研究生,頒授碩士學位,還與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國一些大學建立交換生制度,並和美國紐約大學相互承認畢業生學位。該校教學注重基礎理論,大力發展自然科學,重視英語訓練,提倡體育運動,學術空氣濃厚。國內不少著名學者曾先後在該校任教。抗日戰爭期間遷香港、今韶關市曲江區、今梅州市梅縣區等地,抗戰勝利後遷回廣州。
院系調整
1952年,在院系調整中,學科經過合並調整,分別組成現在的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後改名中山醫科大學,已於2001年與中山大學合並,成為中山大學下屬中山醫學院)、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和華南師范學院(華南師范大學)。

③ 關於文科的專業

1、哲學類:哲學、邏輯學、宗教學、心理學
2、經濟學類: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
3、教育學類:教育學、學前教育、特殊教育
4、歷史學類:歷史學、世界歷史學、考古學、博物館學、民族學
5、法學類:
① 法學
② 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革命史與共產黨史
③ 社會學類:社會學、社會工作
④ 政治學類:國際政治、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教育學、外交學
⑤ 公安學類:治安學、偵察學、邊防管理學
6、文學類:
①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漢語言、對外漢語、古典文學
② 外國語言
③ 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編輯出版學、廣告學
7、管理類:
① 管理科學與管理工程類:管理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②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物流管理,工商企業管理
③ 公共管理類: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
④ 農業經濟管理類: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
⑤ 圖書檔案學類:圖書館學、檔案學

④ 嶺南大學的校長信息

鍾榮光,字惺可,1866年生,香山縣小欖鎮人。家族頗負名望。他自幼勤奮好學,16歲考中秀才,23歲已設館授徒,25歲在科場代筆。28歲考中舉人,馳騁廣東文壇,與劉學詢、江孔殷、蔡乃煌被當時文人稱「四大金剛」。其後,鍾榮光又結識同鄉孫中山等,參與1895年廣州起義的籌餉工作。1896年加入興中會,創辦報紙,宣傳革命思想。
1899年,鍾榮光受聘美國人開辦的廣州格致書院任漢文教習,皈依基督教,並戒除作為風流文士的所有不良嗜好。1909年,鍾榮光作環球漫遊為學校籌款。1911年回國,參加辛亥革命。1912年任廣東教育司長。1913年秋留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獲榮譽法學博士學位。1917年,鍾榮光回國任嶺南大學副校長、嶺南農科大學校長。
1927年8月1日舉行了嶺南大學交接典禮,上任後的鍾榮光、李應林對學校的教育方針進行改革,只強調以基督精神治校,不再以培養基督徒為主旨。學校的宗教色彩大為減弱,轉為注重根據本國、本地區的實情和需要培養人才的高等學府。作為校長鍾榮光盡心盡力,多次到世界各地籌款,將嶺南大學從一間基督教書院,發展成一所設有文、理、工、農,醫、商等學科的綜合性現代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弟子遍全球,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並和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學互相承認學歷。
鍾榮光的民族自尊心很強,他不願凡事聽命於美國人,而美國人則憑借紐約嶺南大學美國基金會保有校產產權,認為美基金執行秘書可以以顧問的身份決定學校大計。鍾榮光則要把嶺南大學辦成南中國最大規模的大學,認為校長應有管理大學的大權。美國顧問與鍾校長的矛盾由此愈演愈烈,1938年操縱校董會以年老多病為由改選鍾榮光為名譽校長,原副校長李應林接任校長之職。
在70歲自撰輓聯中,他總結自己的一生:「三十年科舉沉迷,自從知罪悔改以來,革過命,無黨勛,作過官,無政績,留過學,無文憑,才力總後人,惟一事工,盡瘁嶺南至死;兩半球舟車習慣,但以任務完成為樂,不私財,有日用,不養子,有徒眾,不求名,有記述,靈魂乃真我,幾多磨煉,榮歸基督永生。」確是一個真實的寫照。抗戰爆發,廣州淪陷,學校遷往香港。1942年1月7日,鍾榮光在憂憤中病逝於香港,終年76歲。

⑤ 中大歷史怎麼樣求中大歷史的資料。。。

香港政府自1963年為推廣中文教育,特意成立了中英雙語並重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自建校以來一直以來致力於「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香港中文大學位於沙田。它的校園面積為全港最大。中大校園依山傍海,樹木鳥類繁多,人文氣息濃郁,被譽為全亞洲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
學校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政府自1963年為推廣中文教育,特意成立了中英雙語並重的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自建校以來一直以來致力於「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香港中文大學位於沙田。它的校園面積為全港最大。中大校園依山傍海,樹木鳥類繁多,人文氣息濃郁,被譽為全亞洲最美麗的大學校園之一。編輯本段世界排名
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培育既專且博的領袖人才,極具人文氣質的世界級名校。自立校以來,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的中大,在香港的教育史上創造了眾多奇跡。歷經近半個世紀的發展,香港中文大學不僅在亞洲區內享有盛名,而且在國際上也獲得廣泛認同。其以傑出的學術表現、僱主評價、學生及教授國際化程度、師生比例及論文引用情況等被英國THES-QS連續評為全球大學前50強。 2009年《泰晤士報》(Times Higher Ecation Supplement,「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201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香港中文大學較2009年略升4名,位列全球第42,繼續處於大陸名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之前。 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QS在2011公布了亞洲大學排名榜,香港中文大學亞洲第五,北大、清華分別居13位、16位。 而在上海交大最新發布的2010世界大學排名中,中大位列大中華區第二位(僅次於台大),香港地區第一。 2010年英國《泰晤士報》公布全球2010年全球「200大」大學排行榜,香港大學由去年排名第33躍升至第18位,香港中文大學也由去年第50位攀升至第38位。2011年全亞洲大學排名為第五名編輯本段校訓校徽

香港中文大學校徽
中文大學校徽雕塑
香港中文大學校訓為「博文約禮」「博文約禮」出自《論語》:「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它是孔子的主要教育規訓。知識深廣謂之「博文」,遵守禮儀謂之「約禮」。因此,中大的教育方針是德智並重。 以中國神話中的「鳳」為校徽亦能體現中大的特別之處,蓋自漢代以來,鳳就被看作是「南方之鳥」,成為高貴、美麗、忠耿及庄嚴的象徵。以紫色與金色為底色,取意紫色的熱誠與忠耿和金色的堅毅與果敢。中大這種人文氣質背後的文理兼備,出將入相的剛柔相濟在其招生、教學及校園文化中皆得到了充分體現。編輯本段學校歷史

香港中文大學
* 1957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成立香港中文專上學校協會,共同爭取應得的政府資助及學術地位。 * 1959年,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成為政府資助專上學院。 *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正式成立,由新亞書院、崇基學院及聯合書院合並而成。 * 1965年,教育學院成立。 * 1976年,香港立法局通過香港中文大學改制方案,將中大採取單一制的行政結構,各書院只管理其各自的資產,其餘全部權力,授予大學本部。 * 1977年,醫學院成立。 * 1986年,逸夫書院成立,成為香港中文大學的第四個成員書院。 * 1991年,工程學院成立。 * 2005年,開設環球商業本科生課程 * 2005年12月1日,法律學院成立,是香港第三家提供法律課程的本地大學。 * 2006年,開辦法學士本科生課程。 * 2006年,宣布成立晨興書院及善衡書院,校舍設於大學體育館後之山坡,及後更宣布將成立第七所書院,校舍設於聯合書院後面之山坡。

⑥ 吳承學的獲獎情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古代文體學的基本理念」(2004)
●美國嶺南基金會項目「中國文學的傳承與實踐」(2006)
●全國高校古委會直接資助項目「中國古代文體史料集釋」(200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中國古代文體學發展史」(2010)
●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九五社科項目中國古代文體發展史
●國家教委八五社科項目中國古代文學形態學研究
●教育部十五社科項目陳眉公與晚明文風與士風
●廣東省教育廳八五社科項目中國古代文學風格學研究
●廣東省教育廳九五社科項目中國古代詩文形態及批評研究
●國家211工程子項目先秦禮制與文體關系研究
●廣東省重點教師社科項目明代八股文及對文學與文化影響
●廣東省重點教師社科項目中國古代文體學研究

⑦ 高分求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研究生招生情況~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源於嶺南大學,原嶺南大學是1888年由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1927年收歸中國人自辦。到三十年代,嶺南大學發展成一所設有文、理、工、農、醫等多科性著名大學,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並和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學互相承認學歷。1952年,在全國院系調整中,嶺南大學有關科系分別並入中山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
1988年嶺南大學百年盛典前夕,經海內外嶺南校友和中山大學積極申請,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經國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原廣東省副省長王屏山先生為首任院長。1994年,復旦大學經濟系博士生導師舒元教授調入我院,擔任院長至今。
科系調整
建院之初,嶺南(大學)學院包括經濟學和計算機科學兩個科系,旨在培養復合型人才,並進行跨學科發展的嘗試。1994年,學院規模不斷擴大,已發展到經濟學系、財政稅務系、國際貿易金融系、計算機科學系和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等五個科系。1997年7月,中山大學進行學科調整,將計算機科學系和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分別並入信息科技學院和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同年,學院積極調整學科架構,確立了商學院的發展目標,並成立了經濟學系、財政稅務系、金融系、國際商務系、經濟管理系等五個科系。

學科發展
學院致力於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設經濟學系、金融系、財政稅務系、國際商務系、經濟管理系、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六個學系及經濟研究所、嶺南銀行研究中心、房地產咨詢研究中心、友邦-中大精算中心、現代物流技術與管理研究中心、稅收與理財研究中心、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現有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保險學和物流管理六個本科專業,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數量經濟學、世界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國際貿易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MBA)十一個碩士專業和世界經濟、金融學(含保險學)和西方經濟學三個博士專業,以及西方經濟學一個廣東省重點學科。學院現有教職工110人,其中教授26人(含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24人、講師23人、助教7人。

學院建設
1988年,嶺南 (大學)學院董事會在香港成立,由嶺南校友及各界熱心人士組成,香港實業家、嶺南學長伍沾德博士為首任主席,現任主席為陸建源博士。董事會帶領廣大嶺南校友,熱心支持教育事業,為學校、學院的建設和發展捐助達一億五千萬港元,先後捐建了林護堂計算機實驗大樓、黃銘衍堂教學大樓,黃傳經堂演講廳、嶺南堂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伍舜德圖書館、伍沾德堂嶺南行政中心、嶺南教授住宅大樓、超社噴泉、榮光堂賓館及葉葆定堂MBA講學大樓,對改善教學、科研、服務和生活條件,促進學科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31位嶺南學長及各界人士集資設立的董事會獎勵基金,每年獎勵成績卓越的學生和教職員。1997年,嶺南(大學)學院教研發展基金由香港特區政府批准注冊為免稅基金,現已籌資1000萬港元。
學院成立以來,還得到了美國嶺南基金會(總部設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紐黑文市)的長期支持,捐助達150多萬美元,大大推動了國內外學術交流活動。

發展目標
把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商學院,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我們將借鑒國際著名商學院的辦學經驗,吸引優秀的專家學者到我院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並在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和工商管理三方面做出優異的學術成果,為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閱讀全文

與美國嶺南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