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柯爾柏基金會老闆

柯爾柏基金會老闆

發布時間:2021-08-08 07:52:50

1. 誰知道怎樣加入柯伯格建立的兒童基金會

www.freethechildren.com
是柯伯格成立的兒童基金會的網址

2. 舜的故事

1、舜的故事一

他的父母和弟弟,一聽到舜富了,就頓起不良之心,設計陷害,要把舜的財產奪過來。一天,他們借修倉庫為名,想用一把火把舜燒死在倉庫里。

沒想到舜穿的是娥皇、女英給他的風衣,舜從大火中飛走了。一天,他們又借掏井為名,想投石下井把舜淹死在深井裡;沒料到舜穿了娥皇、女英給他的龍衣,又從井底遊走了。

一計不成,二計失敗,他們又借吃飯為名,酒中下毒,想要把舜毒死;然而舜有蛾皇、女英保護,事先讓他服了仙葯,毒酒下肚,也安然無事。

2、舜的故事二

當舜五十歲時,堯帝把天下大事託付給他。他總攝大權,統領百官,作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大事業。他向堯帝推薦了高陽氏蒼舒、叔達等才子八人,謂之"八愷"。

接著又舉薦了高辛氏伯奮、促堪等八位能人,謂之"八元"。這十六位賢人幫助他輔佐堯帝,把天下管理得很好;他在舉賢任能的同時,又把使勢倚強、橫暴不法的"四大凶神"作了懲處。

把號"窮奇"的共工流放到幽州,把號"渾沌"的歡兜發配到崇山,把號"桃杌"的鯀囚貶到羽山,把號"饕餮"的三苗驅逐到三危(今甘肅敦煌),於是天下大治大安。

堯帝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對他進行考察、培養和試用,直到完全可以放心了,這才把天下正式禪讓給他。

3、舜的故事三

舜做了堯的女婿,仍舊對父母孝順如初,可是這並沒有感化那班惡徒。後母見他成了家,有兩個漂亮的妻子和一群牛羊,國君還那麼看重他,心中萬分忌妒。

於是把象找來,母子倆策劃了一個害死舜的毒計。象早就對兩個美麗的嫂嫂垂涎三尺,所以母子一拍即合。晚上,狠婆娘跟瞎老頭一說,瞎老頭子心裡惦記著舜的財產,也點頭答應了。

一天,象來到舜家,對他說:「哥哥,爹叫你明天去幫助修修谷倉,別忘了早點來!」正在門前打麥的舜愉快地答應了。象走後,娥皇和女英忙從屋裡出來說:「不能去呀,他們要燒死你的!」

「怎麼辦呢?爹叫做事,不能不去呀!」舜有些為難。娥皇和女英想了想說:「不要緊,去吧!我們有一件繪著鳥形花紋的五綵衣裳,是當年九天玄女贈送的,你穿上它就可以化險為夷了。」

第二天一早,舜穿上五彩神衣,帶上工具便走了。幾個壞蛋見舜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來送死。心中暗自發笑。象在谷倉旁立起梯子,叫舜登上倉頂。

舜見上面確有幾處漏水的地方,就動手修補起來。這時象突然把梯子撤走,跟他母親運來一捆捆乾柴,把谷倉圍了個密密實實,然後瘋狂地將乾柴點燃,大火立刻熊熊燃燒起來。

舜在上面急忙大喊道:「爹爹,媽媽,你們這是干什麼呀?」後娘惡狠狠地獰笑道:「孩子,送你上天堂呀!你不是要做天子嗎?哈哈,哈哈……」

象一邊扇火一邊說:「你上天堂後,不用掛念嫂子,我會好好照顧她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瞎子瞽叟也跟著傻笑起來。

只有小妹妹果攵手沒有笑,站在遠處獃獃地望著。濃煙滾滾,烈火沖天。舜知道自己已經無法逃脫了,心想:自己一向孝順父母,以德感人。

沒有做過什麼虧心事,現在卻要被大火燒死,老天太無情了!想到這里,他張開雙臂,仰天高呼:「天啊,救救我吧!」

說來也怪,就在他張開雙臂、露出綵衣上的鳥形花紋時,忽然在紅亮的火光中變成了一隻五彩鳳凰,嘎嘎叫著飛上天空。

惡徒們看見這情景,一個個驚得目瞪口呆。一會兒,那隻彩鳳凰落到舜的院子,又變成了身穿五彩神衣的舜。

4、舜的故事四

谷倉下放火燒死舜的陰謀沒有得逞,可是惡徒們還不肯罷休。經過一陣子密謀,又一個罪惡的圈套預備好了。這回是瞎爹親自出馬。

「兒呀,」瞎老頭子坐在舜的炕邊,用竹竿點著地,厚著老臉說:「前些天那回事,都是你娘跟你弟弟乾的,爹不知道,我把他們罵了一頓。」舜溫順的笑了笑,沒有作聲。

「這回爹又有事來找你了,爹院子里那口井多年不淘,水都不是味了,明天你去幫助淘淘。」「爹,你放心,明天我一定早點去。」

瞽叟走後,舜把爹來找他淘井的事,告訴了妻子。兩個妻子忙說;「不能去呀,他們要淹死你的。」舜說:「爹親自來找,怎好不去呢?」

兩個妻子商量了一會兒,說:「不要緊,去吧!我們有一件繪著龍形彩紋的衣裳。是當年東海龍王贈送的。你把它穿在裡面,遇到危險,脫去外衣,就可以出現奇跡了。」

第二天早晨,舜把妻子拿出的龍形綵衣貼身穿上,帶著工具去給爹淘井。幾個惡徒一看舜沒有穿紅紅綠綠的奇裝異服,心中暗自高興,心想:這回叫你上天無路,入地無門!

象拿來一條大繩子,系在舜的腰上,把他從井口放下去。剛剛放到井的中間,繩子突然被砍斷了,舜「撲通」一聲落進井底。

可是由於他早有準備,迅速脫去外衣,奇跡果然出現了:他立刻變成了一條金鱗閃閃矯健無比的游龍,從井中鑽入地下黃泉,然後又自由自在地從另一家的井口出來了。

惡徒們把繩子割斷後,便往井裡投石填土,把一口井塞得平平實實,又在上面踩了又踩。他們以為大功已經告成,高興得簡直要發狂了。

5、舜的故事五

相傳上古舜帝為民時,曾躬耕於無錫斗山之下。斗山有舜帝美麗動人的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民間流傳曾在斗山躬耕,他辛勤勞動的精神感動了上天。

上天給他送來了風調雨順的天氣,還差遣大象為他耕地,燕雀為他銜谷播種。他愛護人民、造福於民:「潤天地、識氣象、憐眾生、護萬物、愛禽獸、睦友邦」。

倡導「天人協和、萬物共榮」之公德。舜還勤勤懇懇協助堯帝治理天下,埋頭辛苦工作28年,受到堯帝的信任和重用。

最後把他作為接班人,把部落聯盟首領(帝位)禪讓給舜,開創了上古史上所稱的「唐堯虞舜」太平盛世時代。

3. 貝聿銘拿過什麼獎

貝聿銘曾獲得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裡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被譽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築、文教建築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築,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香港中國銀行大廈、蘇州博物館新館等。

(3)柯爾柏基金會老闆擴展閱讀

在貝聿銘的建築設計生涯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盧浮宮金字塔的設計,這項設計鞏固了貝聿銘的巔峰地位。當法國總統密特朗選中貝聿銘時,法國人甚為吃驚和憤怒,甚至叫囂:貝聿銘會毀了巴黎。

1988年,新建成的金字塔讓法國人接受了貝聿銘。同年3月,密特朗在新建成的金字塔里向貝聿銘頒發了法國最高榮譽獎章。法國人稱贊貝聿銘將過去和現在的時代精神的距離縮到了最小,並贊美金字塔是盧浮宮里飛來的一顆巨大的寶石。

貝聿銘一生設計了70多件作品,這些作品中都蘊含著貝聿銘獨特的設計風格。用現代主義風格創造出了絕妙的空間,並將自己推進了全球最重要的建築師的行列。

4. NBA的老總的收入

波士頓凱爾特人Boston Celtics
老闆: Wyc Grousbeck, Boston Basketball Partners的CEO及任事股東
年齡:42
籍貫:馬薩諸塞州的伍斯特, Worcester, Mass.
凈資產:3.6億美元 $360 million
入主時間:1986年1200萬美元買下球隊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和他父親Irv曾經試過購買波士頓紅襪隊
錢是怎麼賺來的: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的六個無限合夥人之一, 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a是擁有18億美元風險資本的世界知名風險投資公司,為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理財。之前創辦了Medwise,全美著名的醫葯公司。
教育: 普林斯頓歷史學士、密歇根法律學位、斯坦福MBA學位。
運動體驗:曾是普林斯頓輕量級(賽艇?)隊員。
趣事: 曾在一間普林斯頓酒吧里一個名為Daytonas的樂隊里擔任鼓手。

新澤西 網隊 New Jersey Nets
老闆: Bruce Ratner
年齡:59
籍貫:克里夫蘭Cleveland
凈資產:4億美元 $400 million
入主時間:2004年3億美元買下球隊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無
錢是怎麼賺來的: 房地產發展商,Forest City Ratner Cos.的CEO和創辦人。最近的項目是布魯克林的MetroTech中心。(所以籃網要搬家啊)
教育: 哈佛學士、哥倫比亞法律學位
運動體驗:在中學打過美式足球。
趣事: 他的姐姐(也許是妹妹,搞不清),Ellen Ratner,是一個政論專欄作家和評論員。
歌星Jay-Z是網隊的小老闆之一

紐約尼克斯New York Knicks
老闆: 美國有線電視Corporate owned by Cablevision

入主時間:1997年3000萬美元買下球隊
Cablevision市值80億美元略多一些,擁有麥迪遜廣場花園及其相關地產100%的權益,紐約尼克斯籃球隊、流浪者冰球隊、「自由女神」女子籃球隊、紐約無線電台音樂廳、MSG電視網有線頻道以及紐約和芝加哥地區體育電視網的全部股份。
Cablevision的董事長詹姆斯-道蘭和他兒子CEO查里斯-道蘭(James & Charles Dolan)曾被評為2002年全球最差經理人第四位。(看來尼克斯的總經理差是有源頭的)

費城76人 Philadelphia 76ers
老闆: Ed Snider
年齡:71
籍貫:費城 Philadelphia
凈資產:3.1億美元 $310 million
入主時間:1996年125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網球愛好者
錢是怎麼賺來的:現任Comcast Spectacor的主席。其父從事銀行、房地產和蔬菜業發家致富。創建Spectacor公司經營Flyers和 Spectrum。20多年中Spectacor拓展取得了大量業務,於1996年與Comcast合並。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Comcast Spectacor公司的股份主要包括 Philadelphia Flyers NHL 曲棍球隊、Philadelphia 76ers NBA 籃球隊和兩個設立在費城的多功用大競技場。1966年創建NHL的費城Flyers隊。Comcast Spectacor 還擁有Flyers的AHL分支費城幻影隊,並擁有三支巴爾的摩Orioles小職業棒球聯盟球隊的少量股份。
教育: 馬里蘭商業學士
趣事:他最初曾在費城的一家唱片公司Edge Ltd.工作。

多倫多猛龍Toronto Raptors
老闆: 楓葉體育娛樂公司,股份比例為:58%屬於安大略教師養老金計劃,15%屬於Bell Globemedia(加拿大貝爾電信公司的多媒體子公司),14% 屬於TD Capital公司,13% 屬於地產巨頭Larry Tanenbaum。

芝加哥公牛男子籃球隊 Chicago Bulls
老闆: Jerry Reinsdorf
年齡:69
籍貫:出生於布魯克林,自1957年起居於芝加哥。
凈資產:2.8億美元 $280 million
入主時間:1985年900萬美元買下球隊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芝加哥白襪棒球隊的大股東
錢是怎麼賺來的: 原是稅務律師,後來在他的富人客戶的慫恿下進入房地產市場,憑著他的房地產公司取得他大多數資產。有錢之後,1981年Reinsdorf從美國芝加哥出身職棒名人Bill Veeck手中買下芝加哥白襪隊, 1985年入主公牛隊,90年代初期,公牛稱霸NBA,白襪隊在美聯也呼風喚雨,是Reinsdorf最風光的時候。(部份轉自圓球)
運動體驗:在大學打過校內(籃球?)賽Played intramurals in college.
教育: 喬治華盛頓學士、西北大學法律學位、伊利諾斯大學博士

克利夫蘭騎士隊Cleveland Cavaliers
老闆: Dan Gilbert
年齡:42
籍貫:南菲爾德,密歇根 Southfield, Mich.
凈資產:4.78億美元 $478 million
入主時間:2005年3億75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在南菲爾德Lathrup高中一年級時曾進入棒球隊,後被裁。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曾競標購買職棒Milwaukee Brewers隊失敗
錢是怎麼賺來的: Quicken Loans, Inc.的主席和創辦人,該公司在2004年完成120億美元的住宅抵押貸款業務。在1985創建Rock Financial公司開始他的業務。
教育: 密歇根州立大學學士、韋恩州立大學法律學位
趣事: 舉重愛好者,身高5尺5(1米65)的他說最近曾經卧推310磅(140公斤)
歌星Usher是騎士隊的小老闆之一

底特律活塞 Detroit Pistons
老闆: William Davidson
年齡:81
籍貫:密歇根州Bloomfield Hills, Bloomfield Hills, Mich.
凈資產:28億美元 $2.8 billion
入主時間:1974年8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在密歇根大學跑徑賽,二戰時在海軍打過美式足球。Ran track at Michigan and played football in the Navy ring World War II.
錢是怎麼賺來的:他的Guardian工業公司是汽車工業的主要玻璃供應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鏡子生產商。該公司創建於1932年,那時叫Guardian Glass Company,生產汽車擋風玻璃,1970年開動第一個玻璃生產線生產浮法玻璃。美國加迪安(Guardian)工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加工製造浮法玻璃產品的廠商,特別是在生產高質量浮法玻璃、半鋼化玻璃和鋼化安全玻璃產、汽車夾層檔風玻璃和車用鋼化玻璃、住宅和商業建築用中空和反射玻璃以及鏡子等產品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其年銷售收入達到13億美元,在世界各地擁有60家工廠,擁有24條浮法玻璃生產線、28家玻璃加工廠、6個玻璃批發銷售中心、32個汽車玻璃零售點,是世界第二大浮法玻璃生產企業、第一大銀鏡玻璃生產企業,有近兩萬名員工。目前該公司尚未在中國投資設廠。(這段是抄自中國玻璃信息網)。該公司最近起訴全球數十家PC廠商和視頻顯示器廠商侵犯了他們用於筆記本、電視機和手機中液晶顯示技術的知識產權。現在總部設在密歇根州奧本山。
Williams Davidson是密西根人,一開始是執業律師,1955年加入叔叔的汽車擋風玻璃製造公司任職,兩年後公司因經營不善,宣布破產,Davidson接手繼續經營,1970年代,他的公司研發出平板玻璃的新製造方法,大量供應汽車與建築用途玻璃所需,從此業務蒸蒸日上,成為一跨國大公司。Davidson在1974年以8百萬美金買下活塞隊,是全NBA第二資深的球團老闆,僅次於巫師隊的Abe Pollin,他的作風以低調穩健著稱,十足保守派。(這段轉自圓球)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WNBA的底特律震動隊、NHL的冠軍球隊Tampa Bay Lightning ,他還是宮殿體育娛樂公司的大股東,該公司擁有奧本山宮殿球場和底特律毒蛇曲棍球隊。.
教育: 密歇根學士、韋恩州立大學法律學位
趣事: 1979年炒了活塞主教練Dick Vitale,史上最差的10位NBA教練之一。

印第安那步行者 Indiana Pacers
老闆: Herb and Melvin Simon
年齡:Herb 是 69歲, Melvin 是 77歲
籍貫:都是生於紐約布魯克林,長於紐約布魯克斯,現在住在印第安那波利斯
凈資產:Herb,12億美元 $1.2 billion, Mel,16億美元 $1.6 billion.
入主時間:1983年11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Melvin是高爾夫愛好者
他們怎麼賺得錢: Simom產業集團的聯合主度,該集團擁有或部份擁有超過240家購物中心,是美國最大的購物商場業主。
Simon Property Group是全美國最大的SHOPPING MALL投資商發展商。在美國境內有250多座各型商業房地產及大型商業房地產。公司於1960年成立,1993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是美國證券市場最大的房地產基金IPO。西盟地產集團前後經過5次合並重組,其規模持續發展。尤其是1996年,兩大家族地產商,即Simon和DeBartolo,合並後,其全美第一商業房地產投資商、發展商的角色,幾乎無企業可以撼動。截止2001年,Simon家族擁有公司大約25%的股份,公司90%以上的收入來自旗下商業房地產的租金。 2001年,公司的市值達61億美元,總收入21億美元,企業收益率為5.9%。公司旗下物業數量為252個,總面積1741萬平方米,出租率高大91.5%,每平方米年平均零售額達4133美元。2001年收購金額達17億美元,在建物業投資達3億美元。(這段抄自一個商業地產機構網站易鋪網)
教育: 兩人都是紐約城市大學學士
密爾沃基雄鹿 Milwaukee Bucks
老闆: Herb Kohl
年齡:69
籍貫:密爾沃基 Milwaukee
凈資產:估計為2.79億美元,在他作為美國參議員期間,他的金融財產已經保密委託。
入主時間:1985年19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職棒Milwaukee Brewers隊的11個原始投資者之一,與Kohl家族一起出資2千5百萬美元捐建在UW-Madison威斯康辛大學的 Kohl中心,曾是威斯康星大學足球隊員。
錢是怎麼賺來的: 是把他家族的零售業務Kohl's發展為全國性的連鎖百貨公司的重要一員。柯爾公司是一家大型零售公司,擁有約400多家百貨公司連鎖店,這些百貨公司主要集中在美國的中西部地區,銷售名牌的服裝、鞋子、小飾品和家用器皿。Kohl's Corporation 經營面向家庭的專業百貨公司,主要在中西部,中大西洋地區和美國東北地區,以提供特定價格高質量的全國品牌商品為特色。公司的商店銷售中等價位的服裝,鞋子,佩件和家用產品,目標是中等收入的客戶為他們的家庭購買商品。Kohl's 商店的位置容易客戶進出,布置較好,中央結算和庫存豐富。
教育: 威斯康辛學士、哈佛MBA
趣事: 自1988年起擔任代表威斯康辛的美國參議員。是美國職棒聯盟總裁Bud Selig 在威斯康辛大學的室友。

亞特蘭大鷹隊 Atlanta Hawks
老闆: Steve Belkin, 擁有30%的所有權,是Atlanta Spirit LLC 最大的個人所有者
年齡:57
籍貫:密歇根州大激流城 Grand Rapids, Mich.
凈資產:3億美元 $300 million
入主時間:2003年3.5億美元買下球隊(包括另一支NHL球隊)
教育: 康奈爾學士、哈佛MBA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Atlanta Spirit 從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手上買下了NHL的亞特蘭大Thrashers隊和菲利普斯球館的股權。
錢是怎麼賺來的:Belkin是誰?他就是之前跟Larry Bird積極准備在夏洛特成立新球隊的商人,由於新球隊落在黑人富豪Robert Johnson手中,Bird與Belkin拆夥,各自發展,Bird回到溜馬,而Belkin轉進亞特蘭大,找上與老鷹隊關系深厚的J. Michael Gearon Sr.合作,這位年近七旬的Gearon先生曾經在1977到1986年擔任老鷹隊總裁,同時也擔任過兩年總管,也是AOL Time Warner老闆之一的Ted Turner的私人好友。最後Belkin與Gearon決議,將球隊經營權承接下來。Belkin是以創投業發跡,在波士頓地區起家,當年他這家公司是從報紙的分類小廣告開始,到現在旗下已有26家公司。老Gearon則是亞特蘭大當地的不動產大亨,兒子也是當地的電信業新貴,財力雄厚。而Belkin與老Geason各擁有三分之一股份,剩下三分之一由Bruce Levenson 與Ed Peskowitz持有,這兩個人是華盛頓地區一家知名企管顧問公司的老闆,專門提供企業經營信息咨詢,他們倆也曾入股巫師隊,但股份不多,這次入主老鷹,一圓球團老闆夢。以上述這幾人為主的Atlanta Spirit LLC集團,里頭都是長期想擁有職業籃球隊的企業大老闆,花錢事小、讓球隊變強事大,我想接下來老鷹隊如果有大手筆簽約動作,積極補強陣容,一點都不會令人意外。(這段轉自圓球)
趣事: 他放棄了為喬治亞科技大學打籃球的機會而去康奈爾大學學習工程學。

夏洛特山貓 Charlotte Bobcats
老闆: Robert Johnson
年齡:57
籍貫:伊利諾斯州Freeport,住在夏洛特和華盛頓
凈資產:7.5億美元 $750 million
入主時間:2002年12月29日Expansion Committee的委員一致表決同意將夏洛特兩支籃球隊(即未來的山貓隊和WNBA的針刺隊)的所屬權批給羅伯特•約翰遜,僅僅一個「新殼」就花了他3億美元。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WNBA夏洛特蜂刺隊,喜歡贊助馬術精英跳躍賽
錢是怎麼賺來的: 曾是有線電視業的國會說客,在1980年創建BET黑人娛樂電視,為非裔美國人提供信息和娛樂,在2000年作價30億賣給Viacom。擁有RLJ Cos公司,名下有多家酒店和餐館。羅伯特•約翰遜即創造了一個歷史,成為美國職業體育各大聯盟中第一個黑人大老闆
教育: 伊利諾斯學士、普林斯頓碩士
趣事: 他的女兒Paige是奧運馬術選手
歌星Nelly是山貓的小老闆

邁阿密熱隊Miami Heat
老闆: Micky Arison
年齡:55
籍貫:邁阿密Miami
凈資產:53億美元 $5.3 billion
入主時間:1995年從父親手上接管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曾擁有WNBA的邁阿密Sol隊
教育: 曾就讀於邁阿密大學
錢是怎麼賺來的: 從他父親Ted手上接管Carnival Cruise Lines(嘉年華郵輪公司),並把它變成了世界上領先的游輪航線經營商。熱隊也是他在1995年從他父親手上接管。1990年阿里森繼承了父親特德持有的邁阿密熱隊 60%的股權,隨後他又買下了兩位合夥人手中其餘的股份,並為該隊追加了數百萬美元的投資。他說:「我這樣做只是為了我的孩子,而且我痛恨失敗。」
米基阿里森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公司Carnival,在鼎盛時期,該公司年收入可高達38億美元。在2004年《福布斯》雜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顯示,阿里森凈資產59億美元,排行第69位。嘉年華郵輪公司,是米基已過世的父親特德(Ted)於1972年創建的,公司現在擁有372萬名員工以及6條航線,公司的船隊中既有低價位的旗艦「嘉年華」號Carnival),也有超豪華的「熙邦」(Seabourn)和「風之星」號(Windstar)。2003年,公司的營業額為44億美元,而凈利潤率則創下了行業之最,達到了 23%。2004年4月,公司完成了對英國公主郵輪公司(P&O Princess)價值 55億美元的並購,該公司是世界第三大郵輪公司,2003年的營業額為 25億美元。合並後的公司擁有13條航線、65艘遊船以及全球市場43%的份額。經過這番發展,這位53歲的首席執行官擁有的個人財富超過了50億美元,在合並後的公司中持有35%的股份。Micky Arison大學沒畢業就輟學了。他在 1979年就任嘉年華郵輪公司總裁時年僅30歲。
阿里森18歲時開始在船上經營賓戈賭博游戲,並幫助公司組織客人游覽海濱。與此同時,他還時斷時續地上了邁阿密大學的課程。1971年,特德公司的兩位合夥人分道揚鑣,他們一艘船也沒得到。他隨即找來了新的投資人,並且買下了一艘 27萬噸級的舊遠洋客輪,特德給它取名「狂歡節日」號。由於這艘船上的娛樂設施單調乏味,特德不可能按照退休人士通常支付的高價來收費。於是,他決定把年輕乘客作為目標群體,因為他們不願意花太多的錢。不過,嘉年華公司在創業初期並不順利。1972年「狂歡節日」號首航時就在阿附近的一處沙堤上擱淺了。在以後的航運中,乘坐郵輪的幾乎全是放春假的年輕人,他們甚至比阿里森想像的還要年輕、瘋狂。公司直到第三年才扭虧為盈。但父子二人並沒有因此而畏縮不前。阿里森說:「我一直堅信,只要我們的定價能夠物超所值,我們不可能不成功。」在經過幾年穩定的發展並且成功吸引了更多年齡段的遊客之後,公司於1987年上市。嘉年華公司以首發上市所得的現金為動力迅速擴張。1989年,嘉年華公司買下了荷蘭美洲公司(Holland America)下屬的一支擁有4艘遊船的船隊以及該公司旗下的豪華郵輪「風之星」號。翌年,特德從首席執行官的位置上退了下來,並委任阿里森接替其職位。1992年,阿里森購買了熙邦公司的股份,該公司旗下有3艘超豪華遊艇,但每艘遊艇只能搭載幾百名乘客。通過與義大利菁英郵輪公司(Costa Crociere)合作,他在 1997年又把觸角伸向了歐洲。在隨後的兩年內,阿里森悉數買下了熙邦公司其餘的股份,並一舉收購了英國最大的郵輪公司冠達郵輪公司(Cunard)。然而,「9•11」讓恐懼價值超出了旅遊價值,嘉年華公司如今反而因為規模龐大而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地。為了吸引寶貴的客源,阿里森使盡了渾身解數來平息他們的恐懼心理。阿里森列舉了他預期公司能夠獲得成功的幾個理由,美國大陸52%的人口居住在距離嘉年華公司停靠港口不超過250英里的地方,從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來看,情況非常樂觀,公司的資產為 125億美元,而長期債務僅為 30億美元,這足以使公司有能力繼續降低票價。(以上摘自《世界100位首富人物發跡史》)

奧蘭多魔術 Orlando Magic
老闆: Rich DeVos
年齡:78
籍貫:密歇根州的ADA,也住在佛羅里達的Manalapan鎮,位於棕櫚海灘縣。
凈資產:30億美元 $3 billion
入主時間:1991年8500萬美元買下球隊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曾擁有現在已不存在的國際冰球聯盟(IHL)球隊奧蘭多太陽熊和WNBA奧蘭多奇跡隊(現在是康涅狄格太陽隊)。註:殺千刀就是在1997年以奧蘭多太陽熊副主席和總經理的身份,加入魔術的母公司RDV。在他的領導下,太陽熊勇奪2000-2001賽季IHL冠軍。
錢是怎麼賺來的: 安利的創始人之一,在1959年與Jay Van Andel一起創建安利,其後把公司(現在是Alticor的一個子公司)發展為一個直銷帝國。
安利公司位於美國密執安州亞達城。安利始於兩位創辦人傑•溫安洛和理查•狄維士真誠合作的夥伴關系。他們都是荷蘭移民的後裔, 1959年,年僅30餘歲的傑•溫安洛先生和理查•狄維士先生在家中的地下室邁出了安利事業的第一步。開業時,公司只有5名員工,辦公面積僅223平方米,產品也只有一種——樂新®多用途濃縮清潔劑(LOC),但這款產品卻是當時市場上率先採用具生物降解性表面活性劑的清潔劑。第一財年,安利公司便創下了50萬美元營業額的驕人業績。經過一年的艱苦創業,兩位創始人認為時機已經成熟,於是將公司搬到了亞達城一間廢棄的加油站,與12名員工由此展開了建立安利基業的新歷程。經過40多年的發展,安利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大型日用消費品生產及銷售商。公司總部佔地43萬平方米,集中了安利主要生產設施與產品研發部門。2000年,公司將安利(Amway)、捷星(Quixtar)和捷通(Access Business Group)合並成為安達高公司(Alticor Inc.)。安達高公司在全球現擁有13,000名員工,390萬名推銷人員。安利歷經40多年風雨,不斷發展和壯大,業務遍及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一個賣肥皂的公司,成長為在直銷業、電子商務、保健品和化妝品等生產以及物流等方面均居全球領先地位的跨國企業。在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Forbes)2004年全美最大100家私人企業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9位。在2003年1月美國季刊雜志《家族企業》全球最大200家家族企業排名中,安利名列第104位。2003/04財年,安利機構全球銷售額躍升至62億美元。(很顯然,這段是轉自安利中國網)
教育: 曾就讀於密歇根大激流城Calvin大學
趣事: 曾經出過三本書。

華盛頓奇才 Washington Wizards
老闆: Abe Pollin
年齡:81
籍貫:生於費城,8歲後居於華盛頓
凈資產:1.8億美元 $180 million
入主時間:1964年11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網球愛好者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WNBA的華盛頓Mystics隊,MCI球館和華盛頓和巴爾的摩在線購票系統TicketMaster。
錢是怎麼賺來的:1945畢業後在他家族建築業中工作,1957年開始自己的建築公司,建造了幾幢大型公寓樓和寫字樓,其中的一座是華盛頓第一座有屋頂游泳池的大廈。1964年110萬美元買下巴爾的摩子彈隊,創下那時球隊交易金額之最。受其父影響,阿布熱衷於慈善事業。他父親當年從俄羅斯來到美國卻不會說一句英文,他努力工作並且樂於助人,他教阿布:付出越多,收獲越多。阿布啟動了他自己的反暴力運動,因為他的朋友死於子彈之下,他把華盛頓子彈隊更名為奇才隊。
教育: 喬治華盛頓學士
趣事: 他已經做了超過40年的球隊老闆,任期為聯盟之最!

達拉斯小牛 Dallas Mavericks
老闆: Mark Cuban
年齡:46
籍貫:生於匹茲堡,成年後才遷往達拉斯
凈資產:13億美元 $1.3 billion.
入主時間:2000年2億80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在印第安那大學打了四年英式橄欖球,大學後打過俱樂部比賽。
錢是怎麼賺來的: 1983年創立電腦咨詢公司MicroSolutions,然後在互聯網泡沫鼎盛時期賣給了CompuServe。又在1995年成立Broadcast.com,提供網上影像與語音服務,後來在1999年以57億美金的價格賣YAHOO。
教育: 印第安那學士

休斯敦火箭 Houston Rockets
老闆: Leslie Alexander
年齡:60
籍貫:佛羅里達州Boca Raton
凈資產:8千萬美元 $80 million
入主時間:1993年以8500萬美元買下火箭,然後火箭連取兩年冠軍,現在再擁有姚麥後,按福布斯的評測,球隊價值已經超過3.69億。
其它職業球隊: 休斯敦慧星隊、曾擁有室內足球聯盟球隊休斯敦ThunderBears /德州Terror、曾想過做一支NFL球隊的小股東。
錢是怎麼賺來的: 1965年在紐約大學畢業後進入工商界,作為華爾街證券交易商積累到他的財富,同時在華爾街也結識他現在的妻子。他們遷往加利福尼亞,並且上法律學校的夜校,四年後,兩人都取得法學博士學位,亞歷山大現在是加州律師協會會員。(這是譯自火箭網站,沒找到別的資料)
教育: 紐約大學學士、Western State大學法律學位
趣事: 素食者、與他太太一起經常捐助動物保護團體,對於豐田中心賣漢堡和熱狗,他說:"In this particular case I have no choice" calling a meatless arena "unreasonable." 我別無選擇!球場不賣肉食是不合理的。

孟菲斯灰熊 Memphis Grizzlies
老闆: Michael E. Heisley
年齡:67
籍貫:出生在首都華盛頓,在弗吉尼亞州的Alexandria 長大,住在伊利諾州St Charles
凈資產:8.5億美元 $850 million
入主時間:2000年1億60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運動體驗: 打高爾球
錢是怎麼賺來的: 通過購賣然後售出幾家瀕臨或已經破產的公司發跡。原是電腦銷售員,賣房子賣了15萬美元,然後借了1000萬美元買下一家生產排水設備的公司。再通過現金流轉籌集資金買下一家公司,再賣出,買進,由此周而復始。現在是設在芝加哥的Heico Holding, Inc. 以及 The Heico Companies, L.L.C.的主席,也是其下約40家子公司的CEO。這些子公司中很關鍵的一個Heico Acquisitions就是專於買賣經營不善的公司。(這段譯自福布斯網,我只奇怪他怎麼借的1000萬)
教育: 喬治敦大學學士 Bachelor's from Georgetown,他現在是這大學的董事會成員。

新奧爾良黃蜂 New Orleans Hornets
老闆: George Shinn
年齡:62
籍貫:北卡羅來納Kannapolis ,現住新奧爾良
凈資產:1億美元 $100 million
入主時間:1988年3300萬美元買下球隊
錢是怎麼賺來的: 以連鎖商業學校起家,然後發展到房地產、汽車代理、出版業、還有一個路況報告公司(traffic reporting company)。
黃蜂隊由George Shinn跟Ray Woolridge共同合夥擁有,Shinn的故事就比較多了,Shinn出生在北卡的一個小鎮,家境不算好,年輕的時候待過紡織工廠,當過洗車工人,甚至干過學校的清潔工,後來纘了一些錢便把這所學校給買下,從教育事業開始,以補習班致富,有生意頭腦的Shinn還跨足房地產,成為億萬富翁。Shinn自承年幼即有擁有職業球隊的遠大夢想,所以排除萬難讓黃蜂及WNBA的針刺隊在故鄉從無到有。只是Shinn算盤打的精,夏洛特市議會不通過興建新場館,Shinn有意把球隊搬離,加上黃蜂球員場外事件頻傳,Shinn本身也惹上性丑聞案,致使民心大失,黃蜂終究無法棲息於北卡州,最後落腳到紐奧良。說起Shinn,我個人非常討厭他,尤其是小氣,跟Zo與Larry Johnson簽下長約之後,照理說要把他們當作球隊基石,結果事後有點嫌貴,便陸續將這兩位長約球員交易出去。同時黃蜂隊歷任的教練,從Cowens到Silas,以及Floyd,幾乎都是聯盟最低薪的教練,省錢省到一種不可思議的地步。(這段轉自圓球)
其它職業球隊: 有一家曲棍球隊、還曾擁有一個三A夏洛特騎士棒球隊。
教育: 沒上過大學,有五個名譽學位
運動背景: 高爾夫愛好者

聖安東尼奧馬刺 San Antonio Spurs
老闆: Peter Holt (Chairman and CEO)
年齡:53
籍貫:伊利諾州皮奧里Peoria, Ill.
凈資產:8千萬美元 $80 million
入主時間:1993年7500萬美元買下球隊
其它職業體育股權: 馬刺所屬的公司還擁有WNBA的銀星隊和AHL的Rampage隊。
錢是怎麼賺來的: 其曾祖父Benjamin Holt是履帶式拖拉機的發明者,那是所有現代履帶車包括坦克的基礎。現任Holt Cos.的CEO,該公司是美國最大的Caterpillar經銷商。Caterpillar是他曾祖父創建的、現在是世界最大的土方工程機械和建築機械的生產商、世界柴油發動機製造業的龍頭。
1890年Benjamin Holt 和 Daniel Best 的兩家公司出於農用目的,各自試驗了多種蒸汽推土機。他們是履帶式推土機以及推土機用汽油發動機的先驅。 1904年Holt 推出第一輛履帶式推土機。1906年Holt 推出第一輛汽油履帶式推土機。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盟國使用Holt的「卡特彼勒」履帶式推土機,並給英國坦克的發明創造了基礎。 1925年Holt 製造公司與 C. L. Best 推土機公司合並成立卡特彼勒推土機公司。 1931年第一批柴油60推土機駛下在伊利諾州,東皮奧利亞市的新生產線,這批履

5. 金融危機前,美國3大銀行,5大投行的強項

金融債券銀行都是他們的強項哈,這些都是資本世界的寡頭,他們是做很多業務哈,所以都是強項哈,以下是這些公司的網址:
華旗http://www.citibank.com.cn/homepage/cn/cn_homepage.htm(大中華地區的)
摩根大通http://www.jpmorgan.com/
boa,https://www.bankofamerica.com/
高盛集團官方網站: http://www2.goldmansachs.com/ 英文

高盛集團中國網站: http://www2.goldmansachs.com/hkchina/ 中文

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控股和被控股的關系:組成紐約摩根擔保信託公司的J·P·摩根公司建於1860年,以J·皮爾龐特·摩根名字命名。創建之初,該公司只是一家個人經營的辦事處,專門買賣外匯。爾後業務不斷發展。1864年更名達布尼·摩根公司,1871年改稱德雷克塞爾·摩根公司,1895年改為J·P·摩根公司。該公司從早期開始,就同美國金融界發生的歷史事件有著密切關系。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公司包攬美國對西歐的金融業務,大發其財。根據1933年銀行法,摩根公司改為商業銀行,把原來經營的投資銀行業務交付給摩根斯坦利。1940年以後,摩根公司由合夥公司改為股份有限公司,並開始經營信託業務。
美林:http://www.ml.com/index.asp?id=7695_15125_17454
其他的不清楚哈。

具體說下高盛,這幾年和中國政府合作密切,以下是簡介和發展歷程:高盛集團簡介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08年9月21日晚間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轉型,意味著「長久以來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1]

2008年09月2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計劃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資50億美元。[2]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戶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銳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
高盛公司的創立
高盛公司成立於1869年,在19世紀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投資銀行業務開始形成,但與商業銀行沒有區分。高盛公司在此階段最初從事商業票據交易,創業時只有一個辦公人員和一個兼職記賬員。創始人馬可斯·戈德門每天沿街打折收購商人們的本票,然後在某個約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額支付現金,其中差額便是馬可斯的收入。

股票包銷業務使高盛成為真正的投資銀行,公司從迅速膨脹到瀕臨倒閉

後來高盛增加貸款、外匯兌換及新興的股票包銷業務,規模雖小,卻是已具雛形。而股票包銷業務使高盛變成了真正的投資銀行。

在1929年,高盛公司還是一個很保守的家族企業,當時公司領袖威迪奧·凱琴斯想把高盛公司由單一的票據業務發展成一個全面的投資銀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引入股票業務,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熱的推動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託投資公司的速度,進入並迅速擴張類似今天互助基金的業務,股票發行量短期膨脹1億美元。公司一度發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幾美元,快速漲到100多美元,最後漲到了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長,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華爾街股市大崩盤,使得股價一落千丈,跌到一塊多錢,使公司損失了92%的原始投資,公司的聲譽也在華爾街一落千丈,成為華爾街的笑柄、錯誤的代名詞,公司瀕臨倒閉。這之後,繼任者西德尼·文伯格一直保持著保守、穩健的經營作風,用了整整30年,使遭受「金融危機」慘敗的高盛恢復了元氣。60年代,增加大宗股票交易更是帶來的新的增長。

反惡意收購業務使高盛真正成為投資銀行界的世界級「選手」。

70年代,高盛抓住一個大商機,從而在投資銀行界異軍突起。當時資本市場上興起「惡意收購」,惡意收購的出現使投資行業徹底打破了傳統的格局,催發了新的行業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購顧問」的旗幟,幫助那些遭受惡意收購的公司請來友好競價者參與競價、抬高收購價格或採取反托拉斯訴訟,用以狙擊惡意收購者。高盛一下子成了遭受惡意收購者的天使。

1976年,在高盛的高級合夥人萊文去世後,公司管理委員會決定由文伯格和懷特黑特兩人共同作為高盛產業的繼承者。剛開始,華爾街的人們都懷疑這種兩人共掌大權的領導結構會引發公司內部的混亂,很快他們發現他們錯了,因為兩位新人配合默契,高盛也由此邁進了世界最頂尖級的投資銀行的行列。

文伯格和懷特黑特早就認為公司管理混亂,表現為責權界定不清晰,缺乏紀律約束,支出費用巨大。比如多年來,每天下午4:30,都會有一輛高級轎車專門負責接送合夥人。新領導人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貼出了一條簡明的公告:「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慣例——4:30由轎車接送——將不再繼續,即日生效。」 自此以後,合夥人的等級特權將不復存在,費用支出也受到監控,每天下午4:30也不再是一天工作的終結,而是下午工作的中段時間。盡管起步緩慢,文伯格和懷特黑特公司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應歸功於兼並和收購業務的發展。以前,一家公司如果有意向收購另一家公司,它很可能會盡量吸引或說服對方同意,絕不會公開地強行兼並。但到了70年代,一向文明規范的投資銀行業在突然間走到了盡頭,一些主要的美國公司和投資銀行拋棄了這個行業傳統。1974年7月投資銀行界信譽最好的摩根斯坦利首先參與了惡意收購活動。當時摩根斯坦利代表其加拿大客戶國際鎳鉻公司(INCO)參與了企圖惡意收購當時世界最大的電池製造商電儲電池公司(ESB)的行動。ESB在得知摩根斯坦利的敵對意圖後,打電話給當時掌管高盛公司兼並收購部的弗里曼德,請求幫忙。第二天上午9點,弗里曼德便坐在位於費城的ESB公司老闆的辦公室。

當他得知競購價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個交易日上漲9美元)時,建議ESB用「白衣騎士」(受惡意收購的公司請來友好的競價者參與競價,以抬高收購價格)的辦法對付INCO,或進行反托拉斯訴訟,在高盛公司和「白衣騎士」聯合飛機製造公司的協助下,INCO最終付出了41美元的高價,ESB 的股東們手中的股票則上漲了100%。從這件事開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購與反收購斗爭中,首先是摩根斯坦利,然後是第一波士頓都充當了收購者的角色,而高盛公司則是反惡意收購的支柱。

INCO和ESB之間的斗爭給了高盛公司在這一方面成功的經驗。同時也是好運來臨的良好徵兆。人們認為高盛公司是具備實力的,呈上升狀態的和小型、中型公司以及進入《財富》500強的大公司並肩戰斗的企業。因為突然之間,美國各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們對惡意並購恐懼到了極點,除了一些最大的公司,其他公司都覺得難以抵擋惡意並購,於是高盛成為了他們的合作夥伴。當然,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高盛經常要幾度登門拜訪,對方才願意接受高盛的服務。 1976年7月,阿茲克石油公司受到了敵對性攻擊,但是他們對高盛的服務絲毫不感興趣,他們請來了律師,並初步控制了事態。弗里德曼建議重新考慮一下自已的決定,並告訴對方高盛的工作小組正在前往機場的路上,幾個小時以後就可以和他們進行私下協商。弗里德曼後來說:「我們火速趕到機場,直飛達拉斯,但對方仍然不願會見我們,於是我們就在他們公司附近住了下來,然後進去告訴對方一些他們沒有考慮透徹的事情,但是得到的回答是『我們不需要你們的服務』。我們說:『明天我們還會回來』。以後我們每天到附近的商店買一些東西,讓他們知道我們堅持留下來等待消息。」最後阿茲合克公司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也感到了高盛公司的執著精神,同意高盛公司為其提供服務。

參與惡意並購使摩根斯坦利獲得了破紀錄的收入,但是高盛公司採取了與其截然不同的政策,拒絕為惡意收購者提供服務,相反,高盛會保護受害者。許多同行競爭對手認為高盛這一舉動是偽善行為,目的是引人注目以及籠絡人心,而高盛卻認為他們是公司對自己和客戶的長期利益負責。反惡意收購業務給高盛投資銀行部帶來的好處是難以估量的。在1966年並購部門的業務收入是60萬美元,到了1980年並購部門的收入已升至大約9000萬美元。1989年,並購部門的年收入是3.5億美元,僅僅8年之後,這一指標再度上升至10億美元。高盛由此真正成為投資銀行界的世界級「選手」。

高盛公司推陳出新,把「先起一步」與「率先模仿」作為自己的重要發展戰略。

1981年,高盛公司收購J·阿朗公司,進入外匯交易、咖啡交易、貴金屬交易的新領域,標志著高盛多元化開始,超越傳統的投資銀行代理、顧問范圍,有了固定收入。到1989年高盛公司7.5億美元的總利潤中,阿朗公司貢獻了30%。

90年代,高盛高層意識到只靠做代理人和咨詢顧問,公司不會持久繁榮。於是他們又開設資本投資業務,成立GS資本合作投資基金,依靠股權包銷、債券包銷或公司自身基金,進行5年至7年的長期投資,然後出售獲利。高盛在1994年投資13.5億美元換取一家從事服裝業的拉夫·勞倫公司28%的股份,並自派總裁。三年後,出售其中6%的股份套現到4.87億美元。其餘股份升值到53億多美元。短短三年內,高盛的資本投資收入翻了近10番,而老業務投資銀行部只翻了兩番。

投資銀行業與其他產業一樣,一項業務創新並敢冒風險,能使一家公司一夜成名,一夜暴富。首推垃圾債券使德雷塞爾公司迅速發跡,而抵押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大量家庭貸款的打包及轉信業務的出現,使羅門兄弟公司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高盛公司嘗到推陳出新的甜頭後,把「先起一步」與「率先模仿」作為自己的重要發展戰略。高盛的公開發行風波

華爾街最後一家大型合夥人公司股票公開發行的擱淺,給我們一次難得的機會去洞悉盈利頗豐又十分神秘的高盛世界。

一、公開發行的夭折使高盛元氣大傷。

1998年10月19日的下午,高盛189位合夥人聚首在公司紐約總部舉行神聖的儀式----兩年一度的華爾街最高成就:高盛合夥人授勛典禮。今年的聚會也許是高盛129年歷史中最奇特的,這是因為:該年的聚會本不該舉行。兩個月前,已不會再有人能成為高盛合夥人----因為高盛本打算近期公開發行,這意味著有50至60位本來即將任命的合夥人,相反卻僅成為另一家新公司的薪祿不菲的雇員。

但是6月份由合夥人表決同意的高盛首次公開發行,於9月末擱淺,並正式「撤回」。此項首次公開發行,本應成為牛蹄聲聲90年代的里程碑,卻不幸淪為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的犧牲品。高盛推遲發行是由於一旦股市下跌(華爾街大型證券公司的股價下跌更大),股價就不再具有吸引力了。若如以往所料,高盛股價在4倍帳面值左右,那麼公開發行會將高盛定價為280億美元。9月之後,高盛股票僅較帳面值有少許溢價,將公司估價為70億美元,遠遠達不到將公司財富分配給合夥人、有限合夥人及其他員工的公開發行的目的。

據公司的行政總裁柯賽和保羅森說,推遲首次公開發行是實用主義的決定。柯賽說:「適當的時候我們會重新考慮公開發行,但目前我們只能往前走。」但據高盛的合夥人、員工、客戶及華爾街人士透露,高盛就公開發行而進行的大辯論及發行的夭折,對公司是一次沉重的打擊。它使高盛的資本結構及業務組合曝光並公諸於眾。它挑起了公司一般合夥人和有限合夥人的矛盾,並證實了華爾街上盛傳的謠言----高盛投資銀行家與交易員的競爭關系及兩位行政總裁柯賽和保羅森之間的不和。

二、公開發行的最初目的。

高盛公開發行的正式原因之一是「使資本結構與公司使命相契合」。但不可否認,許多合夥人,尤其年輕人,與其說是關心高盛的未來,不如說更關心自己資本帳戶上儲蓄的驚人數目。資本的問題依然存在。實際上,高盛的股本基礎比摩根士丹利及美林都小(1998年中期為66億,摩根士丹利為138億,美林為117億)。但目前的行政總裁柯賽和前行政總裁懷特德都說較少的資本只會使公司能更好地決策,競爭對手也認為高盛並沒有由於資本缺乏而受到限制。 DLJ證券公司的行政總裁萊比說:「我希望能找到由於資本不足而使高盛不利的業務。」

實際上,問題不在於高盛資本的數額,而在於資本結構和資本的穩定性。當合夥人變為有限合夥人,他們可以抽回資本;若大批的合夥人變為有限合夥人,可撤回大量資本。這就是為什麼1994年是公司十分可怕的惡夢的原因。當時債券市場的波動損毀了高盛的盈利,合夥人紛紛逃之夭夭。 (而公開發行的主要倡導者柯賽,於1994年成為行政總裁,並不是巧合)。目前對於這方面的限制更為嚴厲:當合夥人變為有限合夥人時,他們僅僅能撤走一部分資本,其餘的可在至少5年後撤回。但資本還是可以逃離。

另一問題是高盛資本的成本。有兩家外部機構,日本的住友銀行和夏威夷的畢舍普地產公司,在高盛投資了相當大的數目----1998年中期為 15億美元,占總資本的23%。由於高盛稅前利潤的一大部分為這些外部股東佔有,因此很難從留存收益中擴大資本,尤其是當股市不好時。以帳面值幾倍的價格公開發行籌集的股本本應使高盛能以更低成本建立股本基礎。」

三、公開發行所暴露出的高盛的弱點:

1、業務組合過分依賴交易運作,導致盈利不穩定。

甚至連高盛為准備公開發行而進行的最小限度的財務披露,也能揭示出高盛的業務組合並不理想。有一些報表甚至顯示出高盛比任何人想像的更加脆弱。在華爾街最能贏利的收購兼並業務方面,高盛一直比主要的對手盈利強。去年摩根士丹利、美林和高盛做的項目金額幾乎相同,但高盛比美林的盈利多50%,比摩根多30%。但令人擔心的是高盛的收入組合比對手更不穩定,因為它更依賴交易運作。1998年前兩季度中,高盛43%的收入來自交易,美林為23%,摩根士丹利為28%。年中,高盛的總資產是公司股權的36倍,比對手負債率高。如果將高盛比作一家鋼廠的話,若以100%的生產能力計,可賺大筆錢;若以 60%的生產能力計,就會虧大筆錢。這些事實使華爾街人士將高盛比作對沖基金。因此,一些人認為高盛可能不得不將其公開發行定價為較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的低,其股票可能持續以折扣價格交易。

高盛對交易的依賴性在1994年已成為問題,在今天仍為問題。雖然高盛最初的招股書不遺餘力地指出公司的風險管理自1994年以來改進了許多,但也不可能改進到足以抵抗前幾個月波及全球市場的動盪的地步。顯然很少投資銀行能為這樣的慘淡市況作好准備。高盛和華爾街的其他投資銀行一樣,在最近的業績數據報告中,體現出不利市況的影響。直至今年夏天,高盛的業績還非常顯著。凈收入從1995年的45億美元升至去年的74億美元。稅前利潤(由於高盛是合夥人制,稅項由合夥人支付)從14億增至30億。今年前兩季度,收入增長50%,公司的盈利很快超過40億美元。但目前每況愈下。在截至8月28日的季度里,稅前盈利從前一季度降低27%。9月份更差,有傳說公司可能損失高達9億美元。毫無疑問,公司對於交易的依賴是高盛的利潤象單擺一樣波動的主要原因。

當然,高盛的管理層根本不必擔心,因為高盛仍是私有的,它有辦法淡化虧損程度。一些有限合夥人認為這是堅持私有制的主要原因。而公開發行則需要高盛放棄目前擁有的多報或少報盈利的靈活性。

2、資產管理業務的不足。

高盛業務組合中的另一弱點是其提供抵擋市場波動緩沖的資產管理業務。雖然資產管理增長很快,但卻並不象其他對手那樣盈利。1997年末,高盛是美林管理資產的1/3。高盛4.58億美元的資產管理收入比摩根4億的資產管理凈收入高不了多少。

資產管理可能不象聲勢浩大的成千上萬億金額的投資銀行交易那麼驚心動魄和有利可圖,但它能產生理論上比交易利潤更穩定的以費用為基礎的收入。高盛的資產管理業務起步較晚,為贏得業務而收費低廉,由於定位不明和人員流動而出師不利。1995年末,高盛只有52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其中40%來自低費用的貨幣市場基金。

無論是公司內部還是外部,關於資產管理是「醜陋的義子」的看法正在改變。在過去的兩年半中,資產增長了3倍多,高達1650億美元,其中只有 20%是貨幣市場基金。更重要的是,公司的態度已改變。高盛的資產管理公司如今雇有1000名員工,而幾年前僅有250人,高盛不僅向聘用的外來人才許諾他們會成為合夥人(在高盛很少有),而且高盛內部其他部門的明星也轉至資產管理公司。美國金融研究公司說「高盛是呼之欲出的巨人」。但外部仍然批評高盛在營銷方面遠勝於投資方面,高盛要成為巨人還長路漫漫。沒有公開交易的股票作為貨幣用來收購,通往巨人之路更加崎嶇。

3、公司內部矛盾公諸於眾。

公開發行的舉措加劇並揭露了公司內部的分歧,並將高盛的業務前所未有地公諸於媒體。矛盾之一是公司一般合夥人---是真正的有控制權的所有者 ---及有限合夥人之間的矛盾。雖然高盛管理層喜歡用「一邊倒」來形容高盛人對公開發行的支持,但這種說法可能有些過頭。這一舉動使高盛的一些當今合夥人和108位有限合夥人憤憤不平或持有異見。

有限合夥人中的異見最甚,這是出於一種根深蒂固的對於合夥制的信念及對交易條件的不滿。最初,他們本將接受超過其股權帳面值25%的溢價,但一般合夥人期望得到將近300%的溢價。發行重組就如何處理有限合夥人的資本這一問題給予他們幾種選擇,其中之一是他們將得到目前股票股權的55%的溢價。若公開發行達到300%溢價,目前的合夥人將得到絕大部分。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導致發行擱淺的是當市場下跌,300%的溢價下降,乃至有限合夥人與一般合夥人的所得基本相同---甚至更多。

即使早在發行依然繼續進行時,已有關於高盛兩位行政總裁保羅森和柯賽的傳言。1997年末的營運總監保羅森,本已否決公開發行但卻最終同意,條件是要坐上行政總裁的交椅。甚至傳言公開發行的支持者柯賽,由於公開發行擱淺而受到攻擊。

高盛嘗試的公開發行使「公平」這一詞和公司中層員工的薪酬成為焦點問題。高盛並不一定給中流砥柱的初級行政官支付高額薪酬,雖然這些人埋頭苦幹,並為能加入合夥人以及可能有8位數收入的機會所吸引。憑借公開發行,高盛著重保證將薪酬向中下層員工傾斜。但公開發行的擱淺,令高盛高級合夥人必須馬上重整合夥人制度。這可以解釋為何高盛今年比1996年多吸收十幾位合夥人。即便如此,更多的成千上萬中層員工可能希望高盛能完成公開發行 ,並問自己高盛是否依然是唯一的理想工作。摩根的一位高級官員說摩根比以前接到更多的高盛員工尋找工作的電話。

高盛一貫是其他人樂於憎恨的公司,這多半是由於高盛如此出色。那麼為何該公司與其他華爾街公司不同呢?高盛出眾之處多半在於華爾街上廣為流傳卻少有公司真正擁有的一種概念:即公司文化。自新聘員工步入曼哈頓下區布羅德大街 85號那一刻起,高盛的優越及其對手的平庸即給人以刻骨銘心的印象。高盛警誡新員工永不能讓公司蒙辱或出現在媒體中。他們一天工作14、16、18小時,明顯是為了獲得加入合夥人這誘人的獨一無二的獎賞而奮斗。

首要問題依然存在。第一:高盛沒有進行公開發行,是否錯過了黃金機會,抑或倖免於難?也許答案是後者。若去年春天它出售股票,其股價現在會大大低於發行價---這對於華爾街的頭號公司來說是恥辱的開端。其實,許多合夥人認為公司躲過了子彈。另一問題:高盛在不遠的將來是否會上市?公司高層依然堅持發行上市的路線。但許多其他人,包括長期的華爾街人士以及現在和以前的合夥人,都認為不可能。目前不僅有一大群新的合夥人----星期一會議後有 25%的新合夥人-----需要被說服,但公開發行擱淺後,那些上次投「贊成」票的人會重新考慮。華爾街極度投機的最近一輪之後,可能需要新的一批投資者再次相信這些股票會賣成4倍帳面值。

6. 馬英九個人檔案

姓名:馬英九
淵源:「根據上尊大人,英才繼起」的族譜而來;取名「九」字,則是希望能以「九思」立身,意即: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 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另希望身體如「九如」般健康之意,意即:如山如阜、如岡如陵、如山之方至、如月之恆、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壽、如松柏之茂。
生日:民國三十九年七月十三日出生。
身高:178公分
體重:77公斤
胸圍:44吋
腰圍:34吋
腿長:41吋
鞋號:10.5號
蛀牙:三顆(24年前已補好)
家庭:先祖父馬立安、父親馬鶴凌、母親秦厚修、上有三個姊姊、下有一個妹妹,為家中獨子,妻子周美青,兩個女兒: 馬唯中、馬元中。

生活最愛

嗜好:讀書,運動,關懷社會
有沒有養寵物:沒有
最喜歡的動物:狗
喜歡的顏色:藍、紅、綠
最討厭的顏色:無
喜歡的花:煮飯花
最愛的電影:原鄉人、六壯士、霸王別姬、阿甘正傳
最愛的一本書:新人生觀、胡適文選、讓高牆倒下吧!
最愛的音樂:天鵝湖
最愛的歌:朋友情、古月照今塵
最愛的歌手:殷正洋、葉啟田
最愛吃的食物:小吃、蔭鼓蚵仔
最討厭吃的食物:無
您的拿手菜:魚香雞絲、魔鬼蛋
最喜歡的觀光地點:太魯閣國家公園
最愛的運動:跑步、籃球、游泳
怕的東西:冗長的演講
最得意的事:推動肅貪、 查賄選、掃黑、獄政改革
最想做的事:建設台北現代化而溫馨的城市
有沒有崇拜的偶像或是名人:國父、劉銘傳、丘逢甲
有沒有什麼怪癖:偶爾吃一些奇怪但營養的東西
童年的糗事:偷坐牛車逛街
學生時代最難忘的事:1.代表台灣訪問美國 2.摯友去世
學生時代最喜歡的科目及最不喜歡的科目:文史、化學
無座右銘:待人以誠,治事以敬

7. 關於黃梅戲的資料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等,起源於湖北黃梅,發展壯大於安徽安慶。

黃梅戲與京劇、越劇、評劇 、豫劇並稱「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蘇、香港、台灣等地亦有黃梅戲的專業或業余的演出團體,受到廣泛的歡迎 。

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朴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一曲《天仙配》讓黃梅戲流行於大江南北,在海外亦有較高的聲譽。

2006年5月20日,黃梅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柯爾柏基金會老闆擴展閱讀:

黃梅戲的服裝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延續,不過是唐宋明時期的為多。 較之京劇戲服,少了濃墨重彩、華麗妖冶,多了清雅秀麗、自然雋永,自成一段風流。

黃梅戲妝容重眉眼。不同與京劇中濃墨描摹的眼廓、華麗的假面,黃梅戲戲裝講究暈染、講究神韻,類似於古代仕女的淡妝,真實質朴,小生眉眼上揚,眉峰微聚,風神俊秀,清俊佳絕;

花旦眉目含情,顧盼之間,自然一段瀲灧風流。不同於其他劇類力求色彩艷麗旖旎,黃梅戲更像一汪氤氳山嵐,繚繞纏綿、繾綣萬千,於清秀淡雅中慢慢滲透出萬紫千紅。

8. 近幾年有哪些滅絕的野生動物

袋狼:肩高約58厘米;體長約180厘米,這個長度包括48-61厘米的尾巴;體重30千克。袋狼第一次出現距離現今約400萬年。袋狼是否已經滅絕,不得而知。但如今科學界普遍認為袋狼已經滅絕。

斑驢:又叫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普通斑馬的亞種,一般體長2.7米,尾巴近1米,重約410千克。是南部非洲一種動物,前半身像斑馬、後半身像馬,滅絕於1883年。

候鴿:是一種鳥類,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據記載,最後一隻候鴿是美國辛辛那提市動物園的「瑪莎」,於1914年9月1日死亡。

金蟾蜍:又稱環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種,金蟾蜍為哥斯大黎加第一個因全球變暖而滅絕的物種。

加勒比僧海豹:僧海豹比普通海豹略大,它嘴部短寬,額部高而圓突。沒有外耳,但是有很好的聽覺能力。2008年6月6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公布加勒比僧海豹已經滅絕。

爪哇虎:是一種曾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虎,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已滅絕。

鸊鷉:是一類水鳥,共有6屬22種53個亞種,突然受到驚嚇時可以躍離水面起飛,但飛得很低,幾乎貼著水面。瓜地馬拉鸊鷉於1987年滅絕。

黑足雪貂:是唯一原產於北美的雪貂。具有夜行性和穴居的生活習性。野生動物專家曾認為黑足雪貂在20世紀70年代末就已經滅絕,但20世紀80年代中期,人們又在美國懷俄明州發現了大約120隻黑足雪貂


亞水貂:是食肉目鼬科貂屬動物。成年雄性歐亞水貂頭和身體的長度為0.28~0.43 m。大約在1995至1999年之間滅絕。

淡水海豚:因環境污染和嚴重捕殺,淡水海豚數量急劇下降,到2006年時長江水域的淡水海豚已經滅絕。在未來的50年內,淡水海豚將可能成為第一種滅絕的哺乳動物。

閱讀全文

與柯爾柏基金會老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