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英國漢學院基金會

英國漢學院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07 06:31:46

1. 大連外國語大學怎麼樣

簡介:大連外國語大學是遼寧省省屬高校,是東北地區唯一一所公立外國語大學。學校於1964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時為大連日語專科學校,1970年更名為遼寧外語專科學校,1978年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學院,2013年4月更名為大連外國語大學。50多年來,學校秉承「崇德尚文 兼收並蓄」的校訓精神,遵循「育人為本、質量至上、突出特色、科學發展」的辦學理念,已經建設發展成為以外語為主,以國際化辦學為特色,文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法學、藝術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外國語大學。 學校總佔地面積126.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校區規劃布局合理、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備功能齊全,充分體現了現代化、人文化、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特點。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3.4萬平方米,館藏印刷型文獻180餘萬冊。校園網設備先進,為學校信息化、數字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目前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內外考試組織管理機構和國家公派出國留學多語種外語培訓基地、教育部指定的20餘種專業考試的考點、上合大學中方校長委員會主席單位、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漢語國際推廣多語種大連基地、國家孔子學院專職教師儲備學校、教育部中國政府獎學金生接收單位、教育部香港與內地高等學校師生交流計劃項目院校、遼寧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遼寧省國際型外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設有中國國際青少年活動中心(大連)、東北亞研究中心、中日韓合作研究中心、烏克蘭研究中心、亞美尼亞研究中心、哈薩克研究中心、愛爾蘭研究中心、拉美安第斯國家研究中心、中華文化海外傳播研究中心、「東北亞外交外事」協同創新中心、「一帶一路」人文交流機制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託項目駐大連工作站。學校2004年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評為「文明單位」,2005年被遼寧省教育廳評為第一批安全文明校園,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09年10月俄羅斯世界基金會在學校設立俄語中心,2010年9月獲得「推薦優秀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學校下設日本語學院、英語學院、俄語學院、韓國語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國際藝術學院、商學院、文化傳播學院、漢學院、軟體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培訓學院、法語系、德語系、西葡語系、意阿語系、音樂系、公共外語教研部、體育教研部、創新創業教育中心等20個教學單位,33個本科專業,覆蓋日、英、俄、法、德、韓、西、阿、意、葡10個外語語種。其中,朝鮮語、日語、俄語、英語為教育部特色專業,日語、英語、俄語、朝鮮語、德語專業為遼寧省示範性專業,俄語、日語、英語、朝鮮語為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日語、俄語、英語3個專業被評為首批省級優勢特色專業,俄語專業被評為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課程體系國際化試點專業,翻譯、商務英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旅遊管理、服裝與服飾設計5個專業被評為遼寧省轉型發展試點專業,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義大利語、葡萄牙語專業填補了東北地區人才培養的空白。學校有外國語言文學和中國語言文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和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其中翻譯碩士下設英語、日語、俄語口譯方向及英語、日語、俄語、法語、朝鮮語、德語筆譯方向),設有「東北亞外交外事高端人才培養」博士項目。外國語言文學為遼寧省一流特色學科,俄語語言文學、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西班牙語言文學為遼寧省重點學科。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績,現有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省級精品課程1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獲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5個。學校主辦的《外語與外語教學》入選全國文科百強期刊,同時入選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原科普性雜志《日語知識》和《英語知識》已分別成功轉型為學術雜志《東北亞外語研究》和《語言教育》,受到外語界專家學者的好評。 目前學校教師近9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00餘人,每年聘請來自近20個國家10個語種的近百名外籍教師。學校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11人,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1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7人,省級優秀專家4人,省級優秀教師7人,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專業帶頭人4人,省級優秀骨幹教師20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和優秀人才計劃66人。比較文化研究基地為遼寧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同聲傳譯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學校瞄準國際前沿和國家急需解決的重大課題,廣泛開展跨院系、跨學科、跨國間的學術交流與研究。學校現有15個科研機構,2012年來獲批國家、省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省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300餘項,發表核心期刊以上學術論文400餘篇,32部教材獲批「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省級規劃教材,近300項學術成果獲市級以上科研獎勵,為東北乃至全國的外語教學與研究,為服務國家戰略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本科生、研究生及外國留學生共1.5萬餘人。2009年以來,我校學生共有近500餘人次在國家、省市及地區各類專業比賽中獲獎。奧運會、殘奧會、夏季達沃斯、亞歐經濟部長會議、大連國際服裝節、大連國際啤酒節等重要國際大型活動上都活躍著我校學子的身影。近年來,畢業生年就業率均在95%以上,畢業生活躍在外交、外經外貿、旅遊、教育等各條戰線。建校以來,學校共有百餘名畢業生先後進入國家外交部工作,被譽為「京外高校中考入外交部人數最多的高校」。 學校匯聚國內外優質教育資源,堅持開放式辦學,國際化辦學特色鮮明。近年來,與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英國、埃及、突尼西亞、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所高校及近20家企業團體等建立合作關系。依託學校現有的中俄大學生交流基地、孔子學院、俄語中心以及上合大學中方校長委員會主席單位等眾多國際化平台,以「交換留學」、「本科雙學位」、「本-碩連讀」、「碩-博連讀」、「多語種交流」、「國際實訓」等培養模式,與國外知名院校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全校每年派出近1000名學生,在合作培養領域實現了「語言+專業」、「語言+實訓」的成功對接。2007年至今,學校先後在俄羅斯、日本、韓國、哥倫比亞、蓋亞那、巴西、亞美尼亞、葡萄牙、義大利、突尼西亞建立10所海外孔子學院。 學校秉承「崇德尚文 兼收並蓄」的校訓,堅持復合型、國際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堅持國際化的特色辦學之路,高度重視學科和專業建設,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學術水平,正朝著建設質量優良、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外國語大學的目標邁進。 大連外國語大學是外語人才的搖籃,通向世界的橋梁。

2. 請問英國漢學院招生方法,面向哪些人,有什麼具體條件,怎麼報名阿

英國似乎沒有約明漢大學。

只有:伯明翰大學。

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始建於1825年,為世界百強名校,英國頂尖學府,六所「紅磚大學」之一。英國名校聯盟「羅素大學集團」創始成員,M5大學聯盟創始成員,國際大學組織 「Universitas 21」創始成員。2014/15QS世界大學排名位居世界64位,英國11位,2016TIMES大學排名位居世界119位,英國16位,USNews排名位居世界122位,英國13位,2014英國研究卓越框架(REF)位居第15位。

3. 英語成功人士的成長經歷2-3篇~

推薦個有關劉翔的:希望幫到你。
Liuxiang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running athletes. He is good at running and 110 meters hurdles. He is even the most capable hurdler in the world. Liu Xiang is the best example of making every effort to develop his sport career and break so many records,
He was born in Shanghai China in 13th. July,1983. He is 1.88m tall and 74 kilograms. He like singing, his favourite singer is Zhang Xueyou. When he was a little boy he like sport very much, he did a lot running exercises. so he can run very fast now. He won 110m men's hurdle's gole medal in 2004 Summer Olympics. We call him "Air Chinese".

4. 中國近現代較有名的哲學家

馮友蘭

1、人物生平簡介
馮友蘭字芝生,河南南陽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後一直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1923年夏,馮友蘭以《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順利通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答辯,獲哲學博士學位。是年秋回國後,沿博士論文方向寫成《一種人生觀》。1924年又寫成《人生哲學》,作為高中教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並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結合起來。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馮友蘭講授中國哲學史,分別於1931年、1934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後作為大學教材,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1939年到1946年7年間馮友蘭連續出版了六本書,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新理學》(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他成為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馮友蘭學術思想的轉型期。新中國成立後,馮友蘭放棄其新理學體系,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中國哲學史。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四十年的回顧》和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
[編輯本段]2、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本是為西方讀者了解中國哲學而用英文寫就的,後有「法、意、西、南、捷、日、朝、中文譯本」,且出版後幾十年來,「一直是世界各大學學習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據說在西方大學中,凡開設中國哲學課程的,馮友蘭的《中國哲學史》是第一本必讀之書。這樣一本書具有世界性的影響已自不待言,而尤為可貴者,其對於今日中國的讀者亦不失為一本教益豐厚的文化經典。李慎之先生常說:「中國人了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馮友蘭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其依據之一就是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之所以如此,我想有如下原因:1·書小容量大。與馮先生四百萬言的著作相比,二十三萬言的《簡史》,不可不謂「小」,然而它又是「馮先生的哲學與哲學思想融鑄的結晶。」馮先生在該書的自序里也說,此書是「小景之中,形神自足,非全史在胸,曷克臻此。」故可謂,「擇焉雖精而語焉尤詳也」。2·視野開闊。以一本篇幅有限的哲學史專著,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雖是蜻蜓點水,仍不失哲人洞見。特別是作者對現實問題的關懷,頗具「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的愛國風范。3·文體暢曉。許多讀者都有同感:讀馮先生的書,你或許不同意他的某些觀點,但你絕不會不明白他的觀點。西人言,文體暢曉,其智乃見(Brevity is the soul of wit)。綜此三者,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恐是學習中國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史的最好選擇之一。
[

5. 高級英語自學系列教程·高級英語寫作作者簡介的介紹

顧曰國,男,[編輯本段]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956年生,籍貫江蘇省,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當代語言學研究室主任,《當代語言學》雜志主編之一。1977年至19781年就讀於安徽大學外語系,1982年在安徽師范大學外語系任教1985年獲英國蘭開斯特大學語言學系語言研究優等碩士學位,1987年獲該系語用學與修辭學博士學位,師從英國學術院院士Leech院士。1988年回國,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語言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許國璋教授。1990年出站留校工作。1991-1993年任該校英語二系主任。1993年至1998年任該校校長助理兼應用英語學院院長。1998年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兩單位經過協商,在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原職務改為兼職至今。 顧曰國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語用學,話語分析,語料庫語言學,修辭學和英語教育。先後主持了中英遠程教育、中英網路教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等研究項目。現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23篇,國內刊物上發表文章22篇,國際雜志特邀專號主編1期,編輯學術著作3部,英語和語言學教材36部。國際會議特邀主題發言9次,先後應邀在英國利茲大學、蘭開斯特大學、魯敦大學、諾丁漢大學、新堡大學、德倫大學、班葛大學、荷蘭阿姆斯特旦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澳大利亞西悉尼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侵會大學等校作學術演講。 社會兼職有:國際《語用學》、《篇章學》、《語用學》(國際語用學協會會刊)咨詢編審,國際語用學協會常務理事。英國諾定漢大學特聘教授 (2004-2007)。英國學術院王寬城基金會院士。香港理工大學校外學術委員和學術顧問。首都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重慶大學、山西大學等校特聘教授。教育部遠程教育專家組成員。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第四屆青年教師科研類一等獎,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中國「國氏」博士後獎,國家級「優秀回國人員」稱號,教育部中央電大系統優秀教材一等獎等。有代表性的論文有: (1990)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 The impasse of perlocution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3) Pragmatics and rhetoric: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conversation (Pretending to Communicate, ed. by Herman Parrate, Berlin: Walter de Gruyter), (1996)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 as goal-directed discourse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997) Five ways of handling a bedpan (Text), (1999) Speaker, hearer and an actual user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9) Towards a model of situated discourse analysis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Interface, ed. Ken Turner). (1989) 什麼是會話修辭學? 《外語教學與研究》;(1990)西方古典修辭學與新修辭學《外語教學與研究》;(1992)禮貌、語用與文化《外語教學與研究》;(1994)Searle的言語行為理論: 批判與借鑒《國外語言學》。 顧曰國先後獲霍英東科研一等獎、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一等獎,"國氏"博士後獎等。

6. 英國漢學院翻譯成英文

據《全國高校專業報考指南》顯示,目前全國英語專業實力排名前20的院校分別為: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上海外國語大學、 北京大學、 南京大學、 復旦大學、 廈門大學、 南開大學、 對外經貿大學、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華東師范大學、 中山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 山東大學、 洛陽外國語學院、 清華大學、 北京師范大學、 武漢大學、 南京師范大學、 河南大學. 重點推薦院校 北京外國語大學 推薦理由 北京外國語大學是我國辦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開設語種最多的外國語大學.英語系下有英美文學研究中心、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美國研究中心、英國研究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華裔美國文學研究中心、國際傳播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等多個研究單位,學術實力超強,其中,英語語言文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英語系的教學、科研隊伍由一批學識淵博、經驗豐富的老教授和一批年富力強、學有所成的中青年教師組成.目前全系有博士生導師12人、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近20人.其中胡文仲、錢青、張中載、梅仁毅、吳冰、吳一安等都是國內知名教授,堪稱學界的「明星教授」團隊. 北外英語學院的畢業生前程似錦.2007年北外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達到98.6%.半個世紀以來,外交部、經貿部等國家各大部委以及高校、新華社都活躍著北外人的身影,這可是一筆難得的校友資源. 上海外國語大學 推薦理由 上海外國語大學的科研實力在華東地區最強.上外的英語語言文學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和上海市重點學科.英語學院擁有一支學術造詣深厚、教學效果佳、科研成果豐碩、梯隊結構合理的優秀師資隊伍,現有博士生導師6人、教授9人、副教授16人,不少教授、博導在全國英語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擔任教育部外語指導委員會的工作以及國家級教材評定專家和教學評估專家的重任,學科帶頭人始終占據全國外語學界的制高點. 英語學院有著本、碩、博層次分明且專業方向門類齊全的教學科研體系,擁有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兩個博士點(13個博士專業方向)、兩個碩士點(8個碩士專業方向)、兩個本科專業方向.在校本科生近千名,碩士生600多名,博士生150多名. 英語學院還承擔了諸多服務於全國和上海市的大型英語培訓、測試、翻譯等項目,其中包括「全國英語專業四級和八級考試」、「上海市通用英語考試」、「上海市英語口譯資格證書考試」、「BEC商務英語考試」、自學考試、高考英語口試和筆試的命題、輔導和閱卷工作. 西安外國語大學 推薦理由 西安外國語大學英文學院的前身是該院1959年9月成立的英語系,2002年6月通過專業調整、學科整合,更名為英文學院.英文學院所屬英語學科為陝西省重點學科,其英語專業於2002年被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名牌專業稱號,精讀系列課程、寫作系列課程、翻譯系列課程分別於2003年、2004年、2005年被陝西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精品課程. 西外主要培養適合外事、外貿、外企等工作需要的專業外語人才及高校師資,專業優勢突出,辦學特色明顯. 招生專業及方向 英語語言文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文藝理論與批評、英語國家研究、跨文化交際; 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現代語言學、第二語言習得與測試、翻譯理論與實踐、同聲傳譯、導游翻譯研究、商務英語研究. 2007年招生人數 英語語言文學95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20人.北京大學 推薦理由 學校綜合優勢無須多說.北京大學科研實力強,其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最早的英語語言文學碩士點和博士點之一,全國四個英語重點學科,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博士後流動站. 北大英語專業教育的特色是:立足於聽、說、讀、寫等最基本的實用技能,詳悉最細碎的語言現象,同時汲取千百年來西方文明長河中沉積下來的人文養分,以多重的視角和高超的境界觀察和走入現代社會.「語言與文化並舉,技能與思想聯姻」是北大英語系的教育方針和教學實踐.得益於綜合性大學各學科交叉互補的教育環境,北大英語系所培養的不僅僅是工具型的優秀外語人才,而且是具有高度人文素養、對人類文化和世界文明有較深造詣的「北大人」. 南京大學 推薦理由 南京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是國務院學位辦1981年批準的首批博士點之一,1994年成為江蘇省重點學科,2002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經過近90年的漫長歲月,南京大學英語系已發展成為我國培養英語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為研究型綜合性大學的文科院系,南京大學英語系注重研究,在英美文學、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翻譯理論、雙語詞典編纂等領域開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特別是美國文學研究優勢明顯,四卷本《新編美國文學史》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南京大學英語系擁有一支以中青年學者為主、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目前有教授、副教授22人,博士生導師10人,其中有19人獲得英國倫敦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挪威奧斯陸大學、香港大學、南京大學等國內外著名高校的博士學位,大部分教師曾到英國、美國、加拿大等英語國家進修深造. 南京大學在長三角一帶知名度很高,在長三角經濟迅速騰飛的今天,英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優勢明顯. 復旦大學 推薦理由 復旦大學1984年建立的英語語言文學博士點目前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其科研成果豐富,在英語語言學(理論語言學、應用語言學、社會語言學、語用學等)、英漢雙語詞典編纂與研究、莎士比亞研究、英美文學研究、翻譯研究等方面尤為顯著,其中英語語言學、英語詞典編纂學、莎士比亞研究等在國際國內學術界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英語語言文學專業共有兩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1個博士後流動站(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目前有教授13人,副教授8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12人. 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各類全國及國際英語講演,辯論競賽中屢獲殊榮,在全國英語專業四、八級測試中一直名列前茅.該專業每年還向學生提供相當數量的海外交流(實習或深造)機會. 畢業學生的主要去向為:國家重要政府部門,國內外重要的教育、商務、企業、新聞傳媒機構以及各國駐華機構等.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推薦理由 英語學院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英語學院的特色學科——商務英語和經貿翻譯,更因其國內頂尖的師資實力、過硬的教學質量、絕佳的就業前景受到廣大考生和社會的追捧,社會影響力與知名度不斷攀升,考生報名人數更是達到了空前的程度,成為全國外語專業中最具吸引力的報名熱點. 對外經貿大學的教學目標是培養既具有熟練國際化言語交際能力又掌握系統化國際商務知識的高層次復合型國際商務英語人才.因此,在培養學生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的同時,讓學生比較系統地學習和研究經濟貿易、國際商務和跨文化等相關知識,使其具有從事國際商務活動和國際商務英語實踐的能力. 英語學院現有教師102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6人,講師41人,助教3人,擁有碩士以上學歷者超過95%,有不少教師具有在國內外直接從事國際商務或英語實踐工作的經歷,具備國際商務方面的豐富知識與經驗,熟悉國際經貿業務的實際操作與運作,並對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和各主要文化間的差異以及跨文化交際有廣泛而深入的研究. 廈門大學 推薦理由 廈門大學的外文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職教師15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61人,聘請外籍專家和教師30人.目前,外文學院在語言與文化、文學、雙語詞典編纂、口筆譯、外語教學等多方面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榮獲多次獎項.外文系編纂的《綜合英語成語詞典》稱譽海內外. 英語語言文學系的畢業生歷年來都供不應求,每年畢業生就業簽約率達100%.他們在國家機關、學校、銀行、國有企業、三資企業等單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並受到歡迎和好評.另外,公共外語教學部的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也招收研究生,但僅限於英語專業本科畢業的考生. 南開大學 推薦理由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於1997年10月建立,是由原外國語言文學系英語專業、原外貿外語系英語專業及原旅遊學系英語專業合並而成.現為天津市重點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31人,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8名,博士生導師7名,碩士生導師9名,另外每年聘請8~10名外籍專家講授部分課程. 南開大學翻譯系於2002年11月建立,設三個專業方向:外經貿翻譯、國際政治文化交流、科技翻譯.現任系主任為呂世生教授. 2003年,南開大學設立外國語言文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7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准為全國首批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筆譯和口譯兩個培養方向9所高校之一

7. 哪有古漢語在線翻譯

沒有這種在線翻譯,建議去買古漢語字典慢慢查,這樣學習印象比較深刻.

8. 喜瑪拉雅基金會的漢學合作專案

1. 參與「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海外漢學研究
自1997年起至1999年喜瑪拉雅基金會參與「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海外漢學研究, 主要合作項目包括:
(1)學術機構補助案;
(2)研究計劃案;
(3)編著出版計劃案,對象則遍及歐美與澳洲主要大學漢學學者。
1997年合作補助個案:
1.學術機構補助案
澳洲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hair in Chinese Regional Culture(with Emphasis on Taiwan)
2.研究計劃案
法國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France)
Religion and Societies in South China:The Mei/Lu Networks
3.編著出版計劃案
(1)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USA)
Modern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
1945~A Translation Series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Taiwan Fiction and Poetry
(2)劍橋大學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SA)
Shitao, His Late Life and Art Tropologies of Modernity Painting
Around 1700, by Jonathan Hay
1998年合作補助個案:
1.研究企劃案
(1)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 (USA)
The Rise in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 Taiwan:Implications for Policy Development
(2)法國遠東學院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France)
Water Control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in North China
(3)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 (UK)
Local Society and Government in the Qing Dynasty
(4)英國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 (UK)
The 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 Database Expansion
(5)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Chines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
Chinese Dialects in Southeast Asia, Hong Kong and Taiwan:Their Recent Development and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2.編著出版計劃案
俄羅斯科學研究院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
Chinese Statehood and Soviet Politics in China:The Period of the Pacific War, 1941-1945
1999年合作補助個案:
1.學術機構補助案Institutional Enhancement
(1)馬德里自由大學Universidad Autonoma de Madrid (Spain)
Development of an Official Degree in Chinese Studies
(2)澳洲麥克奎爾大學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
Lectureship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Medicine
2.研究計劃案
(1)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SA)
A Visual Sourcebook for Chinese Civilization
(2)法國高等應用研究學院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France)
Divination, Science, and Society in Medieval China
(3)德國文化科學研究所Kultur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 (Germany)
Chinese Historical Culture: Annotated Sources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and Historical Thinking from the Beginnings to the Present
3.編著出版計劃案
(1)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 (US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巴黎利氏大學Institut Ricci de Paris (France)
Le Grand Ricci (Le Grand Dictionnaire Francais de la Langue Chinoise)
2. 持續辦理〈中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新意義〉系列學術研討會
〈中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新意義〉系列學術研討會,系由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所推動的一項大型漢學計劃,自2000年9月1日起,以每五年為一期持續執行,預計每年召開二次學術研討會,探討中華文化的成就及其在二十一世紀所蘊涵之新意義。該計劃禮聘國立台灣大學黃俊傑教授與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李弘祺教授擔任計劃主持人,並敦請由中央研究院李亦園院士擔任義務顧問。
(1)、簡介
該計劃之擬定系著眼於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德澤深厚,是人類締造文明經驗里,一段輝煌燦爛的史詩。隨著人類文明進入第三個千年,全球經濟板塊的移動與重整,以及「全球化」價值影響的與日俱增。中華文化究竟應該如何與今日世界的價值銜接?並且貢獻於當前的世界?在二十一世紀絕對有重大的意義和需要!而中華文化在面對近代價值的挑戰時,如何找尋應變、努力創新,重新解釋中華文化的思想傳統,使得可以載負現代的價值?這種「世紀性」的課題是本計劃的研究重點。
該計劃因研究范圍廣袤,課題甚多,為求涵蓋面之周延與研究觀點之多元,將以系列學術研討會之方式進行,邀請專精中華文化各分枝領域之學者撰寫論文,每次會議以發表20篇論文為原則,論文之撰寫以一般受過大學教育之讀者群為對象,兼顧學術性與原創性,並充分注意論文之易讀性(readability)。每篇論文盡量吸納當前國內外學術界,關於論文研究主題之研究成果,在會中由全體與會學者,充分交換意見後再修改定案,編輯成專書出版。
(2)、網站
為進一步推廣計劃之成果,喜瑪拉雅基金會建立了「中華文明二十一世紀新意義」網站其中對於會議的議程、學者的相關背景、論文、會議相關信息、合作單位等均有詳細的介紹。此外,對於會議的總結討論,亦以數字化方式呈現,讀者可以自行下載,了解會議的精采內容。
(3)、探討范圍
該系列研討會暫定探討之主題如下,待研究工作實際展開後,將做進一步之調整與修正。
1.中華文化與東亞世界
2.中華文化與域外文化間的對話與互動
3.中國社會的家庭關系與人際倫理
4.信仰、宗教與社會實踐
5.人、人格與教育
6.修養、身體觀與傳統醫學
7.中華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8.邏輯與思維方式
9.政治思想與社會實踐
10.科技與倫理
11.企業組織與管理行為
12.文學與美學
13.藝術傳統及其現代意涵
14.飲食文化
(4)、課程
2002年9月,已於國立台灣大學將開設二學分之通識教育課程「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課程特別重視思想與文化的發展,使學生對中華文化價值系統及其現代意義,獲得較為全面之理解。課程講授內容涉及中華文化傳統中之儒學、美學、史學等領域之重要問題,並分析這些傳統文化價值與現代價值之激盪,以引導學生思考中華文明二十一世紀新意義。而該計劃之論文集一、二冊「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為上課教材重要參考書籍。
目前約三百人選修,課程將全程錄像,並公布於網站以資推廣。
2003年3月,並於台北醫學大學,針對醫學系開設二學分之「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價值」講座,選修課程,促進醫學系學生了解中華文化價值系統,該系列出版品亦為上課教材。
3. 參與舉辦「新世紀的考古學-文化、區位、生態的多元互動」研討會
2003年11月喜瑪拉雅基金會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邀請兩岸之考古學家在台北聚會,舉辦新世紀的考古學研討會,討論今後考古學之發展方向,尤其,注意多元文化之互動及文化區位與環境生態的關系。
4. Queens Library(皇後圖書館)漢學圖書中心計劃
紐約皇後區的Flushing,長期以來一直有大量中國人集中居住,而皇後區Flushing圖書分館,則是美國最活躍的圖書館之一,該館在1998年為順應小區成長需求,增加國際中心。喜瑪拉雅基金會於1997年,以顧問的方式,協助該館國際中心之漢學圖書中心的設立。

9. 學習國學應當領悟國學精神,那麼,國學精神具體指那些精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勇者無畏、智者無惑、仁者無憂。

閱讀全文

與英國漢學院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