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村友私人搞捐款做學校教育資金合法嗎
私人搞捐款做學校教育資金並不觸犯法律
但不能以個人賬戶用作基金捐款賬戶;
公益性基金必須在民政部門注冊,
目前需要掛靠在官方的基金會下面,
而且資金賬目收入支出必須要有詳細的記錄。
⑵ 想問一下,小孩的教育基金怎麼買大概是從幾歲開始買起嗎農村有教育基金買嗎先謝謝了!
找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就可以了 ,越小買越好,便宜,得到的利益也越多
⑶ 在職村幹部因病死亡有何補助
首先,村委會工作人員工作中死亡不算工傷
其次,是否給予一定撫恤,根據所在村集體經濟組織的經濟條件而定。
最後,如果所在村組織對這種情況由村民大會審議通過的相關撫恤辦法,按照辦法處理。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工傷保險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人單位,因此,其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受傷或者死亡不算工傷。具體分析如下:
第一、村委會與其工作人員建立的法律關系與勞動關系有著很大的區別,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
(一),法律關系建立上,前者是通過村民直接選舉的方式建立,而後者則是市場招聘或者其他途徑協商建立;
(二),在法律關系期限上,前者由法律規定,村委會任期為三年,可以連選連任,後者則由當事人自由約定;
(三),在勞動報酬上,前者是村委會予以適當補貼,後者是用人單位發放工資;
(四),在法律關系解除上,前者可以村民聯名提出罷免,後者卻是用人單位或者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
(五),在法律關系終止法定理由上,前者喪失行為能力或者被判處刑罰時,法律關系自行終止,後者卻沒有這種情形,即便後者被判處刑罰的,也只是賦予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對於喪失勞動能力,則要視是因工傷還是非工傷而定。
綜上所述,村委會組成人員與村委會之間的法律關系不受勞動合同法調整。
第二、法律、法規規定的用人單位不包括村委會。
用人單位主要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及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中的情形。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三條規定,依法成立的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合夥組織和基金會,屬於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用人單位。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二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本單位全部職工或者僱工(以下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36號第一條規定,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其工傷范圍、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待遇標准等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本通知《通知》第六條對民間非營利組織做出了界定,民間非營利組織是指社會團體、基金會和民辦非企業單位。
根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第十一條規定,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
根據原勞保部頒發的勞社部發[2005]12號,即《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但同時具備下列情形的,勞動關系成立。
(一)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
(二)用人單位依法制定的各項勞動規章制度適用於勞動者,勞動者受用人單位的勞動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有報酬的勞動;
(三)勞動者提供的勞動是用人單位業務的組成部分。根據這三個標准來判斷村委會與外聘人員之間的法律關系。
由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用人單位的主體資格由法律法規來規定。村委會為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律、法規又沒有規定其為用人單位。因此,被排除用人單位之列。村委會與其工作人員也就不建立勞動關系,所以不適用《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無法進行工傷認定。
⑷ 聽說崔永元設立一個鄉村教師基金,想知道具體情況,求助。
崔永元公益基金是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先生聯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專項公益基金。崔永元公益基金的設立宗旨是倡導社會慈善和公益行為,創造社會和諧環境,造福人類。基金用於資助貧困地區基礎教育、文化、衛生以及我國非物質文化保護的現狀等項目。崔永元公益基金屬於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專項基金中的動本基金,動本基金的資助活動直接從基金中支出。基金的募集由發起方共同向社會募集形成。2007年9月,崔永元和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共同發起成立了「崔永元公益基金」,並將基金的長期目標定為「鄉村教師培訓」和「口述歷史—非物質文化遺產收集保護」。 目標:定向培訓鄉村教師,幫助他們開拓視野,更新觀念,提升能力,讓他們變成蒲公英,為偏遠山區的孩子們播撒讓夢飛翔的種子。 進展:截至2010年底,已經獨立完成了共四期400名鄉村教師的培訓,遍布甘肅、四川、新疆、湖南、廣西、山西、貴州、雲南、黑龍江等近十個中西部欠發達省區、數百家鄉村學校;並與相關公益組織合作,成功舉辦了一期雲南「朗天鄉村教師培訓」。 計劃:自2011年開始,計劃每年一期,持續關注中西部鄉村教師,並不斷創新形式,包括與相關公益組織合作,科學、嚴格地篩選受訓地區和鄉村教師;摒棄「被需求」,尊重並切實滿足鄉村教師及孩子的客觀需求,量身合理設置鄉村教師培訓計劃,開闊視野與教育能力提高並重;同時,設置訓後長期動態交互環節,調動社會力量,推動和監督訓後鄉村教師的教育改變,確保形成「授之於漁」的長效機制。 執行機構 崔永元公益基金項目執行單位——北京清澈泉傳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B> 北京清澈泉傳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非營利或盈利不分配的NGO組織,是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指定並授權的崔永元公益基金公益項目執行機構;專項致力於「鄉村教師培訓」鄉村教師培訓自2007年12月14日第一期開始,截止到2011年8月,共舉辦了五期,其間外加一期朗天鄉村教師吉祥之旅。自開班來,已培訓了涉及十多省市、數百縣市的幾百所鄉村中小學校500多位鄉村教師,並通過受訓的鄉村教師,已廣泛影響了眾多鄉村師生;也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2011年8月17日凌晨,央視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曝光8人冒充鄉村教師,參加由崔永元公益基金會舉辦的鄉村教師培訓班。 這8人來自黑龍江省北安市和伊春市,任教育局副局長、主任和小學校長等職務。 8月14日,由崔永元公益基金舉辦的第五期鄉村教育培訓班開班,來自黑龍江、湖南偏遠地區的100名鄉村教師,到北京參加近10天的教學培訓和參觀活動。 開班儀式上,崔永元介紹,本次活動僅崔永元微博粉絲的公益捐款就高達34萬余元。 「我想說,我們做鄉村教師培訓的善款來之不易,我想說,我們只培訓鄉村教師,我想說,我們對待公益和慈善的要求比較狠,我想把丑話說在前面」崔永元說。 據調查,這些冒充「鄉村教師」的人中,姜平其實是北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而自稱是北安市海星學校教師的沙建平則實為校長,另外四人均不承認自己弄虛作假,認為是主辦方「通知有誤」。 另兩位非鄉村教師,分別是伊春市新青區教育局主任陳兵和伊春市新青區教育局副局長陳敬林。 事發之後,這些「假冒鄉村教師」對於主辦方的遣送處理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對請出一事持無所謂態度,他們說因為「每年都來兩次北京」。 作為主辦方,崔永元要求相關責任人退回他們已經消耗的費用,並將在調查後向公眾交代清楚這些人如何進入鄉村教師培訓行列的,「崔永元公益基金將盡全力維護慈善的尊嚴」崔永元說。[1] 黑龍江教育部門道歉 黑龍江省8名官員假借鄉村教師身份參加崔永元公益基金會承辦的鄉村教師培訓班一事引起各方關注。這8人來自黑龍江省北安市和伊春市新青區,分別任教育局副局長、主任和小學校長等職務,目前8名冒名官員已被退返回當地,北安市和伊春市教育部門負責人已分別就次事致歉,並表示將徹查,從嚴從快處理責任。北安市政府已向活動主辦方補繳相關費用共計10400餘元,據了解這筆費用將全部由冒名頂替者個人承擔。[2]
⑸ 村裡成立自己的基金會要政府批准嗎
要的
基金會是金融互助組織屬於民間金融組織
民間金融組織要到當地人民銀行備案
也要到當地工商或者民政部門登記才可以合法運行運營。
⑹ 陸豐市陂洋鎮龍潭村龍潭教育基金
教育基金揚特色扶困彰顯博愛心(助學彰顯博愛心)
⑺ 中國哪個慈善基金會最有效率,而且側重點在中國農村的教育
強烈推薦!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http://www.cctf.org.cn/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http://www.cydf.org.cn/
中國扶貧基金會
http://www.fupin.org.cn/
您可以去網站里看看! 這幾個基金會口碑也很不錯!
⑻ 基金會決定對山村進行教育扶貧,工作人員覺得每戶資助一個孩子。有一
一起,實在不行,資助男孩,因為女孩長大了是要嫁人的,就算上了大學,也都成了別人家的,結了婚就幫不了多少了對這個家庭。男孩結了婚還是這家的人,
⑼ 農村中學能成立教育基金會嗎
合作也不一定去海南大學吧,如果是在那個學校讀,考海南大學應該會容易點吧。至於具體怎麼樣,我不是很清楚 初中歷史知識總結九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侵略
⑽ 教育基金扶困助學申請表的板模
11月12日下午,區教育基金會召開2015年度花都區扶困助學布置會,區各教育指導中心及局直屬學校扶困助學項目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確保我區當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2015年,根據各學校前期的校內貧困學生人數摸查工作情況及區教育基金會2015年度扶困助學專項資金預算,區基金會扶困助學項目擬資助我區基礎教育年段的困難家庭學生(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中職生)653名。
區基金會在區政府扶助低保家庭農村小學生、低保家庭農村初中生以及低保家庭高中生、低保家庭中職生的基礎上,每年都會拿出部分扶困助學資金作補充,用於未持低保證但家庭經濟確實困難(經其家長工作單位、村委會或居委會開具該家庭經濟收入情況證明)確需扶助的學生。據統計,2011年—2014年,區教育基金會共投入扶困助學專項資金330.39萬元,扶助了我區低保家庭學生及困難家庭學生共計422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