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廖凱原的捐資
2010年9月10日,美國廖凱原基金會主席、美國國際軟體屋公司創辦人和主席、美籍華裔廖凱原與清華大學簽訂協議,為推動清華大學法學學科的發展捐資一億元人民幣。捐贈儀式在工字廳東廳會議室舉行。廖凱原、校長顧秉林、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賀美英共同簽署捐贈協議。副校長袁駟主持捐贈儀式。
此次捐資意在支持清華大學法學院建設法律圖書館,建立「中國法治研究中心」,並設立講席教授、獎學金、獎教金等,以推動清華大學法學教育的發展。
2011年4月22日上午,在喜迎百年校慶的歡樂氣氛中,清華大學法學院法律圖書館——廖凱原樓在清華大學奠基。
廖凱原樓坐落於清華校園清華路與學堂路交叉路口以南200米的東側,大樓建設用地面積5000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其中1萬平方米將用於法律圖書館的建設。建成後,法律圖書館藏書量將達到100萬冊,將是中國最大的法律專業圖書館,也是清華大學圖書館的一個重要的專業分館。新大樓的另外1萬平方米將用於法學院教師研究室、研討教室和其他功能設施。該大樓計劃於2013年12月竣工並投入使用。
B. 本人2021年計劃考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的法學綜合研究生,從哪兒能找到專業課資料
上海交大858法學綜合考研參考教材是這兩本:魏振瀛的第5版《民法》,高銘暄的第5版《刑法學》。考上海交大的法碩還是有一定的挑戰性的,建議提前開始復習,掌握好專業課教材的重難點,再結合專業課真題鞏固。專業課資料可以到貼吧或者論壇求助,推薦一下書樂學堂整理好的全套資料,包括課後答案和真題之類的,倒是能節省收集資料的時間。祝取的好成績!謝謝你,如果你有這方面的問題的話,您可以隨時詢問我
C. 上海金融學
二本里有立信會計和上海金融學院,差點的有上海商學院
D. 廖凱原的介紹
廖凱原先生是美國廖凱原基金會主席和美國國際軟體屋公司創辦人和主席。出生在印尼的美籍華裔
E. 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和上海交大是一樣的么
是一樣的,上海交通大學的法學教育可以上溯到20世紀之初南洋公學時期的政治特班。南洋公學於1901年舉辦政治特班,由蔡元培先生主持,在當時,科舉制度還沒有廢除。
為了給處於大變革時代的中國社會培養具有現代學識的治國人才,特班「專教中西政治、文學、法律、道德諸學」,開設了憲法、國際公法、行政綱要等課程,從而使南洋公學成為首批開展近現代法學教育的中國高等學府之一。
(5)廖凱原基金會擴展閱讀
上海交大凱原法學院的成立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年、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法學教育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法學本科、法律碩士(非法學本科和法學本科)、法學碩士和法學博士的多層次的法科人才培養體系。但同時,法科人才培養也面臨著現實的困境:一方面,法科人才總體上供過於求,法科畢業生就業率非常低。
甚至排在文科各專業的末位,已經就職的多數人從事著與法律無關的工作;另一方面,真正適應社會需要的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又十分短缺,尤其是國際型高端法律人才嚴重匱乏。這種尷尬的局面呼喚法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F. 上海交大法學院好嗎
額,按說凱原法學院雖然是交大的,但是與其他名校相比不是很好~所以,如果你喜歡交大可以考的,如果喜歡法學,那麼追求更高的學府吧,祝你成功啊 !!
G. 復旦大學法律系住宿有空調嗎
宿舍比較普通,無空調,4人間,有獨立衛生間
以下是復旦大學法學院的簡介:
復旦大學法學院初創於1929年(法律系),在八十餘年的輝煌歷史中,法學家群星璀璨,王寵惠、張志讓、梅汝璈、楊兆龍等著名法學家都曾在復旦執教,形成了復旦法學特有的精神特徵。後雖幾經改組與調整,但依然薪火相傳。1981年恢復法律學專業,1983年重建法律系。2000年11月,在原法律系基礎上正式組建單一學科的法學院。
新法學院成立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現已建成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資格,已設國際法、民商法、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和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等七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設立一級學科碩士點(已設除軍事法學外的其他九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建有法學博士後流動站,自2000年起開展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研究生培養;我院法學一級學科2012年入選上海市一流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獲批設立「復合型」和「涉外型」等兩個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兩個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6位,其中31位教授,17位副教授,8位講師。現有在校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1800人左右(本科生450餘人,法學碩士生200餘人,法律碩士生1000餘人,博士生73人)。復旦法學教師在教書育人、研究學術、服務社會有優良傳統,努力為推進民主與法治建設、實現社會正義做貢獻。建國以來,張志讓教授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昌道教授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孫南申教授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孫笑俠教授獲「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榮譽稱號和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張乃根、董茂雲、龔柏華、謝佑平、季立剛、王志強、陳力等7位教師獲得「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榮譽稱號;有8位教師獲「上海市育才獎」;孫笑俠、謝佑平、趙立行等3位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胡華忠老師入選上海市陽光學者人才計劃;王志強教授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人才計劃;杜宇、楊嚴炎等2位教師入選上海市晨光學者人才計劃;朱淑娣、陳力、王志強、白江、許凌艷、徐美君、梁詠、劉志剛等8位教師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新法學院成立以來,我院教師先後承擔30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40餘項。
2008年7月,根據復旦大學的統一安排,法學院整體搬遷至新落成的復旦大學江灣校區;2011年3月,在美國廖凱原基金會和基金會主席廖凱原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建築面積約2.7萬平方米的「廖凱原法學樓」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法學院教學科研條件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法學院法律圖書館建設依託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李兆基圖書館。該圖書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提供藏、查、借、閱一體化的書刊開架服務,還設有兼具上網、閱讀與休閑功能的網路學習區,有專供小型團隊學習、討論的研究室等。館藏法學類圖書6萬余冊,其中中文圖4.7萬冊,外文圖書1.3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256種,其中中文期刊220種,外文期刊36種;訂有法學類電子資料庫和電子期刊庫61個,其中中文類23個,外文類38個。
H. 廖凱原的近況
他是「世界經濟論壇」贊助人,「美國亞洲協會」董事,「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海南年會的主要贊助商之一。2010年10月,廖凱原捐贈一億元資助清華大學法學學科發展。2007年12月,廖凱原先生受聘為北京大學名譽校董。根據2005年4月、2006年12月的協議和此次補充協議,廖凱原基金會對北大承諾捐贈總額達2.242億元。
2005年4月,廖凱原基金會曾捐贈5320萬元人民幣用於建設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教學用樓,該樓被命名為廖凱原樓(Leo KoGuan Building)。
廖先生曾獲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的國際關系碩士學位和紐約法學院法律博士(Juris Doctor)學位。
廖先生自2002年起任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董事,並設立基金支持「廖凱原美中關系項目」,以促進美中友誼。廖先生的慈善事業致力於改善全世界所有人的福祉。在中國,他希望增進高等教育的品質。他是上海交通大學名譽校董和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名譽教授,同時也是北京大學名譽校董,復旦大學校董和復旦大學法學院名譽教授。
Leo KoGuan is the Chairman of Leo Koguan Foundation, USA and the Founder and Chairman of Software House International, United States, a global procurement outsourcing company and leading business to business solution provider. In 2006 Software House International was ranked by Forbes as the 167th largest private company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annual revenue of over USD 2 billions. Here in Shanghai, he is building 2 hotels; one is a 6-star Conrad Shanghai Hotel and the other is a 7-star Jumeirah Hantang Xintiandi Hotel.
He holds a Maste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from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earned a Juris Doctor from the NewYork Law School.
He serves as a member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Asia Society, United States since 2002, and he endowed a fund to sponsor The Leo KoGuan Program Series on U.S. - China Relations, promoting friendship between U.S. and China. He focuses his charity works on improving the well-being of all peoples in the world, and in China he hopes to better the quality of higher ecation. He is the Honorary Trustee of Peking University and the Honorary Member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e is a Member of Board of Trustees and Honorary Professor of Law School, Fuda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