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按權責發生制,收入應該是多少
收入4000,你只能確認4000元的主營業務收入,這與權責發生制無關,權責發生制只是確定收入和費用的歸屬期。
『貳』 關於權責發生制下收入和費用的確定
一、權責發生制下,全部入賬:
借:銀行存款 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00
借:應收賬款 15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0
二、收付實現制下:
借:銀行存款 6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60000
『叄』 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在確認收入和費用上的區別
權責發生制原則亦稱應計基礎、應計制原則,是指以實質取得收到現金的權利或支付現金的責任權責的發生為標志來確認本期收入和費用及債權和債務。即收入按現金收入及未來現金收入――債權的發生來確認;費用按現金支出及未來現金支出――債務的發生進行確認。而不是以現金的收入與支付來確認收入費用。
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在處理收入和費用時的原則是不同的,所以同一會計事項按不同的會計處理基礎進行處理,其結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本期銷售產品一批價值5 000元,貨款已收存銀行,這項經濟業務不管採用應計基礎或現金收付基礎,5 000元貨款均應作為本期收入,因為一方面它是本期獲得的收入,應當作本期收入,另一方面現款也已收到,亦應當列作本期收入,這時就表現為兩者的一致性。但在另外的情況下兩者則是不一致的,例如,本期收到上月銷售產品的貨款存入銀行,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採用現金收付基礎,這筆貨款應當作為本期的收入。因為現款是本期收到的,如果採用應計基礎,則此項收入不能作為本期收入,因為它不是本期獲得的。 綜上所述可知,採用應計基礎和現金收付基礎有以下不同: ① 因為在應計基礎上存在費用的待攤和預提問題等,而在現金收付基礎上不存在這些問題,所以在進行核算時他們所設置的會計科目不完全相同。 ② 因為應計基礎和現金收付基礎確定收入和費用的原則不同,因此,它們即使是在同一時期同一業務計算的收入和費用總額也可能不同。 ③ 由於在應計基礎上是以應收應付為標准來作收入和費用的歸屬、配比,因此,計算出來的盈虧較為准確。而在現金收付基礎下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為標准來作收入和費用的歸屬、配比,因此,計算出來的盈虧不夠准確。 ④ 在應計基礎上期末對賬簿記錄進行調整之後才能計算盈虧,所以手續比較麻煩,而在現金收付基礎上期末不要對賬簿記錄進行調整,即可計算盈虧,所以手續比較簡單。
『肆』 用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和費用是怎麼確認的怎樣理解權責發生制的當期概念
確認:
1、權責發生制確認收入和費用是以時間確認,時間確認均以權利已經形成或義務(責任)已經發生為標准.
2、權責發生制的當期是指以應收應付作為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的標准,而不問貨幣資金是否在本期收到或付出.
3、權責發生制以權利和責任的發生來決定收入和費用歸屬期的一項原則.指凡是在本期內已經收到和已經發生或應當負擔的一切費用,不論其款項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處理.
指會計核算中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方法.即凡屬本期的收入,不論款項是否收到,均作為本期收入處理;不屬本期的收入,即使本期收到的款項也只作為預收款項處理,而不作為本期收入.凡屬本期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支出,均作為本期費用處理;不屬本期的費用,即使在本期支出,也不能列入本期費用.
在企業會計處理中處處可見.如本期銷售出一批產品,期末款項尚未收到,但在會計處理上應把它作為本期營業收入.
權責發生制是依據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兩個基本前提來正確劃分不同會計期間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等會計要素的歸屬.並運用一些諸如應收、應付、預提、待攤等項目來記錄由此形成的資產和負債等會計要素.
企業經營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而其損益的記錄又要分期進行,每期的損益計算理應反映所有屬於本期的真實經營業績,收付實現制顯然不能完全做到這一點.
因此,權責發生制能更加准確地反映特定會計期間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
『伍』 權責發生制為什麼是財務會計的核算基
(一)會計核算基礎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並存。目前,我國會計核算的基礎有兩種: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由於大多行政事業單位不需要進行成本和盈虧的核算,收入和成本費用的配比事項也不十分明確,所以行政單位全部採用的是收付實現制。在當前的事業單位當中,會計核算基礎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並存。
(二)事業單位性質是經營性業務和行政服務職能並存。事業單位的性質介乎行政和企業之間,雙重性質和多元的職能決定了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對其核算基礎不應簡單地予以歸並。
(三)事業會計實務中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並存。雖然按照《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規定,大多數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依據的是收付實現制,但在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中,卻是兩種基礎同時存在的,比如,在臨近年終的時候,由於財政很難將應該年前撥付的款項在決算前及時撥付到位,如果按照收付實現制的要求,事業單位次年一月份收到的資金就應該把收入記到次年的進賬上,但實際情況是,財政以撥列支,要求單位將年底撥出次、年初到位的資金也作為當年的財政撥款予以反映,所以單位只能在得到財政電話通知的時候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做出如下會計處理:借:應收賬款,貸:財政補助收入,待收到財政撥款回單的時候再記借:銀行存款,貸:應收賬款。在填報決算報表時,不僅財政補助收入要使用權責發生制,對事業支出的反映亦然,財政臨近年底前撥付的款項,收款單位不可能在沒有收到資金之前就做出支出,但同時為了不使年底結余轉事業基金的數額過大,單位在決算報表中往往要同時做支出反映,而這部分支出的反映完全是不符合收付實現制要求的。
『陸』 計算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的收入、費用、利潤(要計算步驟)
權責發生制:收入=50000+10000=60000
費用=600+5000=5600
利潤=60000-5600=54400
收付實現制:收入=20000+30000+50000=100000
費用=20000-800=79200
利潤=100000-79200=20800
權責發生制:凡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或應負擔的費用,無論款項是否收付,都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計入利潤表;凡是不屬於當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款項已在當期收付,也不應作為當期的收入和費用。
收付實現制:他是與權責發生制相對應的一種會計基礎,它是以收到或支付的現金作為確認收入和費用等依據。
『柒』 以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如何確認收入和費用
第四小題,它的原意是,7月份有一筆借款利息,現在財務已經計算出來了,是1000元,但是這筆利息費用本月財務只是計算出來,並未實際去支付,因此: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話,屬於當月的費用,不管其是否已經支付,只要歸屬於當月,那就算是當月的費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話,要看其支付的時間是不是在當月,若當月未支付,就當做未發生。
第五小題,它的原意是,上月個有一筆銷售,但是錢還沒有收到,這個月收到了。這個銷售行為實際發生在上個月,因此,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話,這是屬於上個月(六月份)的收入,雖然上個月沒有收到,但是其實質歸屬於上個月,因此不能算當月(七月份)的收入;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話,以其實際收到的時間為限,本月實際真的收到這個貨款,因此按收付實現制來說,它就是當月的收入了(不管這筆收入的本質)。
第六小題,「預付」即是訂金,原意是現在支付一筆購貨訂金,實際采購行為還未發生,因此,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的話,實際采購本質還未發生,雖然其款項已經支付,但不能作為當月的費用;以收付實現制為原則的話,當月確實是支付了一筆訂金,錢少了,所以屬於當月的費用。
『捌』 關於權責發生制如何收入和費用的問題
權責發生制下做分錄:1、銷售產品40000,款已收到借:銀行存款40000貸:主營業務收入40000(不考慮稅金)
2、收到外單位歸還的上個月所欠的貨款35000存入銀行借:銀行存款35000貸:應收賬款35000
3、小手商品2500,款未收借:庫存商品2500貸:應付賬款2500
4、收到外單位預付25000借:銀行存款25000貸:預收賬款25000
5、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共3200(1月支付1000,2月支付1050)借:財務費用1150 應付利息2050貸:銀行存款3200
6、預付第二季度保險費1200借:預付賬款1200貸:銀行存款1200
7、用銀行存款支付本期廣告費30000 借:銷售費用30000貸:銀行存款30000
『玖』 權責發生制在確認收入和費用時所涉及的三種處理程序
1、攤銷受益期超過1個月的已付費用款,支付時,借:其他應收款 貸:銀行存款,攤銷時,借:管理費用等 貸:其他應收款(每月平均)。
2、已發生消耗實質而未付的費用款,借:製造費用等 貸:其他應付款
3、收入與成本配比,每1份收入配每一份成本,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