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盧宅的歷史價值
盧宅被古建築專家稱之為「具有國際水平的東方住宅」。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在紐約公布了2006年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中國有6個遺址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甘肅天水古樓群、河北懷來雞鳴驛、山西磧口鎮村落、雲南團山、四川和西藏的石林,還有就是浙江東陽的盧宅。
東陽的這個浩大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稱叫盧宅明清古建築群,雖然它建造至今544年了,似乎藏在深閨無人識。直到三年前,東陽市政府才決定開發盧宅,從宅內動遷出了整整150戶居民。
北有故宮,南有盧宅
有一種說法口氣很大,叫做「北有故宮,南有盧宅」。它是不是一種炒作?是不是言過其實?有人曾經請教過文化部副部長、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沒錯,盧宅可謂民間故宮。
民居東陽盧宅也有個縱軸線,它的格局和故宮相仿,叫做「前堂後寢」,前堂是盧家的公共廳堂,供族內子孫舉行祭祀、聚會、娛樂、吉慶、議事、教習等,石庫門的後面則是家眷、僕人的生活起居空間,平時石門關著,外人不得入內。
進入盧宅前,有風紀世家、大方伯、旌表貞節三座牌坊迎接,然後要走過非常寬闊的甬道,才見到盧宅的真面目。整個縱軸線有九進,長度竟然達到320米。在中國,只有故宮和孔廟有這樣的結構。
木雕精華在盧宅
盧宅和別的江南建築不同之處,在於它既有北方的大氣布局,又有南方的精雕細刻。廳堂宅第廣泛採用東陽的木雕裝飾,無論是建築構件,如斗、梁、枋、拱、檀、雀替、門、窗,還是室內的傢具,都巧構細接,體現出東陽木雕的最高水準。我在盧宅見到了兩件東陽木雕的絕品:九獅戲球三架梁,它是用1.7米以上的整塊樟木雕成,它高達1.5米。古代藝術家採用深浮雕、透雕和圓雕等技法,把獅子雕刻得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實在是東陽傳統建築木雕的登峰造極之作。
肅雍堂的前廳和正廳之間採用的「勾連搭」結構,又是東陽木雕的一絕。為了避免大廳進深過長,為了避免屋頂不斷升高而影響美觀,為了節約用材,東陽的能工巧匠們便設計了這種「勾連搭」——兩個頂連在一起,結合部有專門設計的「大溝」,可供流水。可以說,古代東陽木雕的精華,就藏在盧宅。
『貳』 小學課文:東陽.童年.駱駝隊的主要思想和作者資料。
主要思想:本文通過記敘「我」童年時與駱駝隊的趣事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懷念之情,告訴了我們要向駱駝學習,有毅力,有韌勁的道理。
這篇課文圍繞駱駝隊講述了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段,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懷念之情。
段意:
本文是台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為自傳體小說《城南舊事》寫的序言。課題「冬陽·童年·駱駝隊」是全文的文眼,「冬陽」為文章創設了一種感傷與溫暖交織的情緒基調,「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內容主旨,而「駱駝隊」則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三個詞語的結合,勾畫出一幅記憶深處的童年印象,營造出了一種深沉廣闊的意象空間和情感空間。全文語言平實質朴,通過懷想童年趣事,使我們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時,也感受到了那份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深情。
全文分5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在冬天的陽光下,「我」站在駱駝面前,看它們吃草咀嚼的樣子,自己的牙齒也動起來。
第二段(第5-9自然段):對於給打頭兒駱駝系鈴鐺的原因,「我」和大人有不同的想法。
第三段(第10自然段):春天就要來了,「我」真想拿把剪刀替駱駝把毛皮剪整齊。
第四段(第11-14自然段):「我」問媽媽夏天駱駝到哪兒去了,媽媽回答不上來。
第五段(第15自然段):冬天又來了,駱駝隊又來了,但是童年卻一去不返,而童年的畫面仍記憶猶新。
林海音(1918年-2001年),林海音,出生於日本大阪,台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作家。曾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一生創作了多篇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產量十分可觀。其中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最為著名。她所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中國第一個文學專業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
林海音一生為台灣文壇犧牲奉獻,1994年榮獲「世界華文作家協會」及「亞華作家文藝基金會」頒贈「向資深華文作家致敬獎」;1998年獲「世界華文作家大會」頒「終身成就獎」;1999年獲頒第二屆五四獎「文學貢獻獎」。
http://ke..com/view/74988.htm給你一個詳細的網址,點擊就可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