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柯氏基金會

柯氏基金會

發布時間:2021-08-01 02:53:23

Ⅰ 詹姆斯·杜立德中校在儀表飛行研究中解決了關於儀表的哪些關鍵問題

詹姆斯·杜立德於1917年開始學習飛行,在以後的10年中,他不僅掌握了卓越的飛行技術,還獲得了馬薩諸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由於其卓越表現和資歷,1928年8月,杜立德擔任了飛行試驗中心主任。這個中心由美國蓋根亨航空基金會提供資助,設在紐約長島的密契根機場。其中一項計劃,是研究飛機如何在霧中飛行,杜立德便是這一研究課題的主角。

杜立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購進一架結實可靠的NY-2型軍用教練機。當時一般飛機上只有磁羅盤和轉彎傾斜儀,都不能作儀表飛行。因為儀表飛行是在看不見天地線和地標的情況下,完全依賴儀表來判斷飛機的狀態和位置。經過反復研究,他決定在飛機上安裝一個航空地平儀和一個陀螺方位儀。航空地平儀用以看出飛機相對於地平線的傾斜角和俯仰角,陀螺方位儀則可測出飛機的偏航角。這兩種儀表經美國斯皮雷陀螺儀器公司一年多的研究,終於成功地安裝在飛機上。至今這兩種儀表仍然是多種飛機的標准裝備。

另一問題就是高度表。當年的氣壓高度表,只能指示高度的近似值,一般都有30~60米的高度誤差,空中飛行尚可,用於著陸則根本不行。杜立德又多處訪問,終於找到一個名叫柯斯曼的年輕人,他發明了一種極為靈敏的高度表,可以精確地測出距地面2-3米的真實高度。杜立德親自試飛.後,認為這種高度表性能確實好,便大加推薦。此後,柯氏高度表也名揚世界。

Ⅱ 杜立德是如何依靠儀表飛行的

1928年前,全世界的飛行員們,都是憑著自己的一雙肉眼,從空中歪頭扭脖,目視地面,完全依靠道路山川等地標來判斷飛機的位置和狀態。一位美國陸軍航空兵中尉飛行員,卻另闢蹊徑,尋求在不良天氣條件下看不見地面時的飛行方法,這就是日後所稱的儀表飛行(俗稱盲目飛行)的方法。這個中尉飛行員就是後來於1942年4月18日,為扭轉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劣勢,第一次領隊轟炸日本東京的大名鼎鼎的詹姆斯·杜立德中校。

杜立德於1917年開始學習飛行,在以後的10年中,他不僅掌握了卓越的飛行技術,還獲得了馬薩諸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由於其卓越表現和資歷,1928年8月,杜立德擔任了飛行試驗中心主任。這個中心由美國蓋根亨航空基金會提供資助,設在紐約長島的密契根機場。其中一項計劃,是研究飛機如何在霧中飛行,杜立德便是這一研究課題的主角。

杜立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購進一架結實可靠的NY-2型軍用教練機。當時一般飛機上只有磁羅盤和轉彎傾斜儀,都不能作儀表飛行。因為儀表飛行是在看不見天地線和地標的情況下,完全依賴儀表來判斷飛機的狀態和位置。經過反復研究,他決定在飛機上安裝一個航空地平儀和一個陀螺方位儀。航空地平儀用以看出飛機相對於地平線的傾斜角和俯仰角,陀螺方位儀則可測出飛機的偏航角。這兩種儀表經美國斯皮雷陀螺儀器公司一年多的研究,終於成功地安裝在飛機上。至今這兩種儀表仍然是多種飛機的標准裝備。

另一問題就是高度表。當年的氣壓高度表,只能指示高度的近似值,一般都有30~60米的高度誤差,空中飛行尚可,用於著陸則根本不行。杜立德又多處訪問,終於找到一個名叫柯斯曼的年輕人,他發明了一種極為靈敏的高度表,可以精確地測出距地面2-3米的真實高度。杜立德親自試飛.後,認為這種高度表性能確實好,便大加推薦。此後,柯氏高度表也名揚世界。

上述3種儀表經逐次試驗改良之後,杜立德終於認為准備就緒,便在1929年9月34日,作了世界上第一次「蓋罩」儀表飛行。杜立德飛後座,用帆布將座艙完全蓋上,看不見天地。為保險起見,另一名飛行員坐前座,明艙,但預先講明,非到十分必要時,不得動舵桿。

這次飛行試驗成功了,杜立德在自己的飛行日記上,對這個次劃時代的飛行記述如下:「……我把飛機滑出停機線後,便蓋上了黑色的布罩,平時熟悉的地形地物全然不見了,只有沿著無線電波束,轉到跑道頭,對准起飛方面。起飛後繼續爬高,到300米改平,然後向左作180度標准轉彎,沿航線飛行數千米後,再向左作180度轉彎,這時飛機已到達位於機場以西的電台左方,對正電波訊號,於是開始緩慢地下降,到離地面60米時拉平,保持高度直到通過機場東面的扇形信標。自此點起,便一秒一秒地接近地面。當然,不管預先如何練習,最後進場和落地仍然不大利落。這次飛行,從起飛到落地,一共花了15分鍾。這一段平凡的記載,卻是有史以來一架飛機完全依靠儀表,獨自完成的。」

第二天,美國各大報刊,都在顯著的位置報道了這次飛行。有的報刊評論說:這次試驗使航空世界的安全飛行向前邁進了偉大的一步。

Ⅲ 電影教父的結尾-邁克的妻子問他是真的嗎後來三個人,最後把門關上是什麼意思

當然是假的 , 邁克授意殺死了自己的姐夫歐文,滅了四大家族的頭腦們(後來還殺了自己的親哥哥弗雷多),成了拉斯維加斯——紐約最強的黑社會勢力。 但排除這些 非常手段,他的身份依然是柯氏基金會(從事色情酒店業、博彩業、土地買賣)的董事長,這算是清白身份,因此對於妻子和孩子他決不會提關於暗殺的事情(老教父也是這樣做的),努力避免家庭受到其影響,但她通過一些途徑知道了邁克乾的事,因此邁克必須欺騙她。
後來那個人關上門,正在討論一個來自海地的新消息———父輩的朋友海門羅斯准備把自己在海地的上億資產無償贈送給邁克,大家在研討對方的用意(海門已經病入膏肓),由此情節引出了電影《教父2》 建議看一下,很有深度~

打字很累,求被採納,謝謝!

Ⅳ 關於數學的資料

陳省身(國語羅馬字:Shiing-shen Chern,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美國華裔數學家、教育家,國際微分幾何大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同時是法國科學院、義大利國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和中國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1911年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1922年秀州中學畢業,來到天津。1923年入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1926年畢業,入南開大學數學系,1930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同年入清華大學任助教並攻讀研究生,師從中國微分幾何先驅孫光遠,研究射影微分幾何,1934年畢業,獲碩士學位,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同年獲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獎學金(一說受清華大學資助),赴德國漢堡大學學習,師從著名幾何學家布拉希開(Blaschke),1936年2月獲科學博士學位;畢業時獎學金還有剩餘,於是又轉去法國巴黎跟從嘉當(E.Cartan)研究微分幾何。

1937年,陳省身擔任清華大學教授;後因抗戰隨學校內遷至雲南昆明,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的西南聯合大學講授微分幾何。

1943年,應美國數學家維布倫(O.Veblen)之邀,到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工作。此後兩年間,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證明高維的高斯-邦內公式(Gauss-Bonnet Formula),構造了現今普遍使用的陳示性類,為整體微分幾何奠定了基礎。

1946年抗戰勝利後,回到上海,主持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的工作,此後兩三年中,他培養了一批青年拓撲學家。1949年初,中央研究院遷往台灣,陳省身應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所長奧本海默之邀舉家遷往美國。1949年夏,在芝加哥大學接替了E.P.Lane的教授職位;E.P.Lane正是陳省身的導師孫光遠當年在美留學時的導師;在此為復興美國的微分幾何做出了重要貢獻。1960年,陳省身受聘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為止。1961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63年至1964年間,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陳省身晚年的一項重要貢獻是1981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籌建以純粹數學為主的美國國家數學研究所,他是第一任所長。

1984年退休,陳省身先後受聘為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名譽教授。1985年,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之聘擔任南開大學數學研究所所長。同年南開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

自1986年起,中國數學會設立並承辦「陳省身數學獎」。

北京時間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逝世。

丘成桐、吳文俊、廖山濤、鄭紹遠等著名學者都曾師從陳省身。

[編輯]
成就
陳省身結合微分幾何與拓撲方法,先後完成了兩項劃時代的重要工作:其一為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一般公式,另一為埃爾米特流形的示性類論。他引進的一些概念、方法與工具,已遠遠超出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范圍而成為整個現代數學中的重要構成部分。陳省身其他重要的數學工作有:

緊浸入與緊逼浸入,由他和R.萊雪夫開始,歷30餘年,其成就已匯成專著。
復變函數值分布的復幾何化,其中一著名結果是陳-博特定理。
積分幾何的運動公式,其超曲面的情形系同嚴志達合作。
復流形上實超曲面的陳�莫澤理論,是多復變函數論的一項基本工作。
極小曲面和調和映射的工作。
陳-西蒙斯微分式是量子力學異常現象的基本工具。
[編輯]
榮譽
陳省身獲得了許多科學榮譽。

1961年,陳省身繼物理學家吳健雄之後當選為第二位華裔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這是美國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職位。
1970年,獲得美國數學協會的肖夫內獎。
1976年,獲美國福特總統頒發的美國國家科學獎章,這是美國在科學、數學、工程方面的最高獎;陳省身和吳健雄是最早獲得該項榮譽的華人科學家。
1983年,美國數學會「全體成就」的斯蒂爾獎。
1984年獲以色列總統賀索頒發的沃爾夫數學獎,這是世界數學領域的最高獎項;陳省身是獲得沃爾夫獎榮譽的第一位華裔數學家、第二位華裔科學家。
此外,他還曾獲得美國數學學會頒發的Chau-venet獎(1970年)、Steele獎(1983年)。並曾獲得德國洪堡獎、俄羅斯羅巴切夫斯基數學獎等獎項。另外,他在2004年獲首屆邵逸夫數學科學獎。11月2日,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下屬的小天體命名委員會討論通過,1998CS2小行星被命名為「陳省身星」。

陳省身曾經三次應邀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演講:1950年在美國波士頓的劍橋,1958年在蘇格蘭的愛丁堡,1970年在法國的尼斯。1950年和1970年都是一小時報告,這是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最高規格的學術演講。

陳省身曾出任美國數學學會副主席。他還是法國、義大利、中國等國的外籍院士。他也是第三世界科學院的創始發起者,英國皇家學會國外會員,巴西科學院的通訊院士,印度數學會名譽會員等。他曾被瑞士聯邦理工大學、柏林工業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多所著名大學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陳省身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微分幾何學家。陳省身和華羅庚、馮康被認為是三位具有世界頂尖成果和國際性影響的華人數學家。他還是菲爾茨獎得主丘成桐在伯克萊加州大學的導師。

吳文俊

吳文俊,中國人,1919年5月12日生於上海。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9年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獲博士學位。1951年回國,1957年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84年當先為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吳文俊在數學上作出了許多重大的貢獻。

拓撲學方面,在示性類、示嵌類等領域獲得一系列成果,還得到了許多著名的公式,指出了這些理論和方法的廣泛應用。他還在拓撲不變數、代數流形等問題上有創造性工作。1956年吳文俊因在拓撲學中的示性類和示嵌類方面的卓越成就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獲。

機器證明方面,從初等幾何著手,在計算機上證明了一類高難度的定理,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新定理,進一步探討了微分幾何的定理證明。提出了利用機器證明與發現幾何定理的新方法。這項工作為數學研究開辟了一個新的領域,將對數學的革命產生深遠的影響。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

中國數學史方面,吳文俊認為中國古代數學的特點是:從實際問題出發,經過分析提高,再抽象出一般的原理、原則和方法,最終達到解決一大類問題的目的。他對中國古代數學在數論、代數、幾何等方面的成就也提出了精闢的見解

吳文俊 科技名人

數學家。 上海人。 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 1949年獲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博士學位。 1991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中國數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 50年代在示性類、示嵌類等研究方面取得吳文俊公式、吳文......

吳文俊(1919~ )

中國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19年5月12日生於上海。194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47年赴法國留學,先後在斯特拉斯堡、巴黎、法國科學研究中心進行數學研究,1949年獲博士學位。1951年回國。歷任北京大學數學系教授,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名譽所長,數學機械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常務委員、主任等職。曾任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主要從事拓撲學、機器證明學等方面的研究並取得多項突出成果,是中國數學機械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1952年刊印出版的博士論文《球纖維空間示性類理論》是對纖維空間基本問題的重要貢獻。50年代在示性類、示嵌類等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並有許多重要應用,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文俊公式」、「吳文俊示性類」,已被編入許多名著。這項成果曾獲195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60年代繼續進行示嵌類方面的研究,獨創性地發現了新的拓撲不變數,其中關於多面體的嵌入和浸入方面的成果至今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在龐特雅金示性類方面的成果,是拓撲學纖維叢理論和微分流形的幾何學的一項基本理論研究,有深刻的理論意義。近年來創立了定理機器證明的吳文俊原理(國際上稱為吳方法),實現了初等幾何與微分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這一重要創新改變了自動推理研究的面貌,在定理機器證明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並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它將引起數學研究方式的變革。這方面的研究成果曾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成果獎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在機器發現和創造定理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劉 徽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賈 憲
賈憲,中國古代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曾撰寫的《黃帝九章演算法細草》(九卷)和《演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數導)均已失傳。

他的主要貢獻是創造了"賈憲三角"和增乘開方法,增乘開方法即求高次冪的正根法。目前中學數學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與此相仿,增乘開方法比傳統的方法整齊簡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開高次方時,尤其顯出它的優越性,這個方法的提出要比歐洲數學家霍納的結論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
秦九韶(約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他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訪習於太史,又嘗從隱君子受數學」,1247年寫成著名的《數書九章》。《數書九章》全書凡18卷,81題,分為九大類。其最重要的數學成就----「大衍總數術」(一次同餘組解法)與「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使這部宋代算經在中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號敬齋,金代真定欒城人,曾任鈞州(今河南禹縣)知事,1232年鈞州被蒙古軍所破,遂隱居治學,被元世祖忽必烈聘為翰林學士,僅一年,便辭官回鄉。1248年撰成《測圓海鏡》,其主要目的是說明用天元術列方程的方法。「天元術」與現代代數中的列方程法相類似,「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於「設x為某某「,可以說是符號代數的嘗試。李冶還有另一步數學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講解天元術的。
朱世傑
朱世傑(1300前後),字漢卿,號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數學名家周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莫若、祖頤:《四元玉鑒》後序)。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鑒》(1303)。《算術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鑒》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志,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祖沖之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祖籍是現今河北省淶源縣,他是南北朝時代的一位傑出科學家。他不僅是一位數學家,同時還通曉天文歷法、機械製造、音樂等領域,並且是一位天文學家。

祖沖之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他算出的圓周率為3.1415926<π<3.1415927,這一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指出誤差的范圍,是當時世界最傑出的成就。祖沖之確定了兩個形式的π值,約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這兩個數都是π的漸近分數。
祖 暅
祖暅,祖沖之之子,同其父祖沖之一起圓滿解決了球面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體積公式。現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紀可謂祖暅對世界傑出的貢獻。
楊輝
楊輝,中國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在13世紀中葉活動於蘇杭一帶,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著有《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演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變本末》三卷(1274年)、《田畝比類乘除演算法》二卷(1275年)、《續古摘奇演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續古摘奇演算法》中介紹了各種形式的"縱橫圖"及有關的構造方法,同時"垛積術"是楊輝繼沈括"隙積術"後,關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楊輝在"纂類"中,將《九章算術》246個題目按解題方法由淺入深的順序,重新分為乘除、分率、合率、互換、二衰分、疊積、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類。
趙 爽
趙爽,三國時期東吳的數學家。曾注《周髀算經》,他所作的《周髀算經注》中有一篇《勾股圓方圖注》全文五百餘字,並附有雲幅插圖(已失傳),這篇注文簡練地總結了東漢時期勾股算術的重要成果,最早給出並證明了有關勾股弦三邊及其和、差關系的二十多個命題,他的證明主要是依據幾何圖形面積的換算關系。

趙爽還在《勾股圓方圖注》中推導出二次方程 (其中a>0,A>0)的求根公式 在《日高圖注》中利用幾何圖形面積關系,給出了"重差術"的證明。(漢代天文學家測量太陽高、遠的方法稱為重差術)。

華羅庚
華羅庚,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華羅庚1924年初中畢業之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他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專家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
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 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
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
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 今仍是最佳紀錄。
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
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
當-布饒爾-華定理。其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哈代與李特爾伍
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發表40餘年來其主要結果仍居
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
一。其專著《多個復變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了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
調和分析、復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著廣泛深入的影響,曾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
獎。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研製,曾出版《統籌方法平話》、《優選學》等多部著作
並在中國推廣應用。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
「華-王方法」。在發展數學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研究論文200多 篇,並有專著和科普性著作數十種。
陳景潤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
數學系。195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在華羅庚教授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
學季刊》主編等職。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
際領先的成果。這一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引用。這項工作,使之與王
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獲得197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後對上述定理又作了改
進,並於1979年初完成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 16
,受到國際數學界好評。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
生活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 數學》等著作

中國著名數學家 許寶騄 華羅庚 陳省身 林家翹 吳文俊
陳景潤 丘成桐 張 衡 劉 徽 祖沖之
楊 輝 姜立夫 陳建功 熊慶來 蘇步青
江澤涵
回答者:hqm4721 - 高級經理 七級 4-21 14:20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4 個人評價

100% (4) 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太好了
評論者: 136569769 - 試用期 一級

陳景潤 華羅庚 楊輝 祖暅 祖沖之
評論者: 122400 - 魔法學徒 一級

很齊全呢!
評論者: 不二的芥末壽司 - 試用期 一級

其他回答共 1 條
劉徽(生於公元250年左右)
是中國數學史上一個非常偉大的數學家,在世界數學史上,也佔有傑出的地位.他的傑作《九章算術注》和《海島算經》,是我國最寶貴的數學遺產

賈憲
中國古代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曾撰寫的《黃帝九章演算法細草》(九卷)和《演算法斆古集》(二卷)(斆xiào,意:數導)均已失傳。
主要貢獻是創造了"賈憲三角"和增乘開方法,增乘開方法即求高次冪的正根法。目前中學數學中的混合除法,其原理和程序均與此相仿,增乘開方法比傳統的方法整齊簡捷、又更程序化,所以在開高次方時,尤其顯出它的優越性,這個方法的提出要比歐洲數學家霍納的結論早七百多年。

秦九韶(約1202--1261)
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他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早年在杭州「訪習於太史,又嘗從隱君子受數學」,1247年寫成著名的《數書九章》。《數書九章》全書凡18卷,81題,分為九大類。其最重要的數學成就----「大衍總數術」(一次同餘組解法)與「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使這部宋代算經在中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

李冶(1192----1279)
原名李治,號敬齋,金代真定欒城人,曾任鈞州(今河南禹縣)知事,1232年鈞州被蒙古軍所破,遂隱居治學,被元世祖忽必烈聘為翰林學士,僅一年,便辭官回鄉。1248年撰成《測圓海鏡》,其主要目的是說明用天元術列方程的方法。「天元術」與現代代數中的列方程法相類似,「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於「設x為某某「,可以說是符號代數的嘗試。李冶還有另一步數學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講解天元術的。

朱世傑(1300前後)
字漢卿,號松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數學名家周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莫若、祖頤:《四元玉鑒》後序)。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鑒》(1303)。《算術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鑒》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志,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造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術」(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祖沖之(公元429~500年)
祖籍是現今河北省淶源縣,他是南北朝時代的一位傑出科學家。他不僅是一位數學家,同時還通曉天文歷法、機械製造、音樂等領域,並且是一位天文學家。
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關於圓周率的計算,他算出的圓周率為3.1415926<π<3.1415927,這一結果的重要意義在於指出誤差的范圍,是當時世界最傑出的成就。祖沖之確定了兩個形式的π值,約率355/173(≈3.1415926)密率22/7(≈3.14),這兩個數都是π的漸近分數。

祖暅
祖沖之之子,同其父祖沖之一起圓滿解決了球面積的計算問題,得到正確的體積公式。現行教材中著名的「祖暅原理」,在公元五世紀可謂祖暅對世界傑出的貢獻。

楊輝
中國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在13世紀中葉活動於蘇杭一帶,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著有《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演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變本末》三卷(1274年)、《田畝比類乘除演算法》二卷(1275年)、《續古摘奇演算法》二卷(1275年)。
他在《續古摘奇演算法》中介紹了各種形式的"縱橫圖"及有關的構造方法,同時"垛積術"是楊輝繼沈括"隙積術"後,關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楊輝在"纂類"中,將《九章算術》246個題目按解題方法由淺入深的順序,重新分為乘除、分率、合率、互換、二衰分、疊積、盈不足、方程、勾股等九類。

華羅庚
中國現代數學家。1910年11月12日生於江蘇省金壇縣。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東京逝世。華羅庚1924年初中畢業之後,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習不到一年,因家貧輟學,他刻苦自修數學,1930年在《科學》上發表了關於代數方程式解法的文章,受到專家重視,被邀到清華大學工作,開始了數論的研究,1934年成為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研究員。1936年作為訪問學者去英國劍橋大學工作。1938年回國,受聘為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應蘇聯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邀請任研究員,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執教。1948年始,他為伊利諾伊大學教授。
1924年金壇中學初中畢業,後刻苦自學。1930年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習。1938年回國後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6年赴美國,任普林斯頓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普林斯頓大學和伊利諾斯大學教授,1950年回國。40年代,解決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計這一歷史難題,得到了最佳誤差階估計(此結果在數論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對G.H.哈代與J.E.李特爾伍德關於華林問題及E.賴特關於塔里問題的結果作了重大的改進,至今仍是最佳紀錄。
代數方面,證明了歷史長久遺留的一維射影幾何的基本定理;給出了體的正規子體一定包含在它的中心之中這個結果的一個簡單而直接的證明,被稱為嘉當-布饒爾-華定理。其專著《堆壘素數論》系統地總結、發展與改進了哈代與李特爾伍德圓法、維諾格拉多夫三角和估計方法及他本人的方法,發表40餘年來其主要結果仍居世界領先地位,先後被譯為俄、匈、日、德、英文出版,成為20世紀經典數論著作之一。其專著《多個復變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以精密的分析和矩陣技巧,結合群表示論,具體給出了典型域的完整正交系,從而給出了柯西與泊松核的表達式。這項工作在調和分析、復分析、微分方程等研究中有著廣泛深入的影響,曾獲中國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倡導應用數學與計算機的研製,曾出版《統籌方法平話》、《優選學》等多部著作並在中國推廣應用。與王元教授合作在近代數論方法應用研究方面獲重要成果,被稱為「華-王方法」。在發展數學教育和科學普及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發表研究論文200多篇,並有專著和科普性著作數十種。

陳景潤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33 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福州。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
數學系。1957年進入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在華羅庚教授指導下從事數論方面的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所學術委員會委員兼貴陽民族學院、河南大學、青島大學、華中工學院、福建師范大學等校教授,國家科委數學學科組成員,《數學季刊》主編等職。主要從事解析數論方面的研究,並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取得國際領先的成果。這一成果國際上譽為「陳氏定理」,受到廣泛引用。這項工作,使之與王元教授、潘承洞教授共同獲得197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其後對上述定理又作了改進,並於1979年初完成論文《算術級數中的最小素數》,將最小素數從原有的80推進到 16 ,受到國際數學界好評。對組合數學與現代經濟管理、科學實驗、尖端技術、人類生活密切關系等問題也作了研究。發表研究論文70餘篇,並有《數學趣味談》、《組合 數學》等著作。

Ⅳ 第一位儀表飛行員杜立德在飛機上安裝了什麼

1928年前,全世界的飛行員們,都是憑著自己的一雙肉眼,從空中歪頭扭脖,目視地面,完全依靠道路山川等地標來判斷飛機的位置和狀態。一位美國陸軍航空兵中尉飛行員,卻另闢蹊徑,尋求在不良天氣條件下看不見地面時的飛行方法,這就是日後所稱的儀表飛行(俗稱盲目飛行)的方法。這個中尉飛行員就是後來於1942年4月18日,為扭轉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劣勢,第一次領隊轟炸日本東京的大名鼎鼎的詹姆斯.杜立德中校。

杜立德於1917年開始學習飛行,在以後的10年中,他不僅掌握了卓越的飛行技術,還獲得了馬薩諸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由於其卓越表現和資歷,1928年8月,杜立德擔任了飛行試驗中心主任。這個中心由美國蓋根亨航空基金會提供資助,設在紐約長島的密契根機場。其中一項計劃,是研究飛機如何在霧中飛行,杜立德便是這一研究課題的主角。

杜立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購進一架結實可靠的NY-2型軍用教練機。當時一般飛機上只有磁羅盤和轉彎傾斜儀,都不能作儀表飛行。因為儀表飛行是在看不見天地線和地標的情況下,完全依賴儀表來判斷飛機的狀態和位置。經過反復研究,他決定在飛機上安裝一個航空地平儀和一個陀螺方位儀。航空地平儀用以看出飛機相對於地平線的傾斜角和俯仰角,陀螺方位儀則可測出飛機的偏航角。這兩種儀表經美國斯皮雷陀螺儀器公司一年多的研究,終於成功地安裝在飛機上。至今這兩種儀表仍然是多種飛機的標准裝備。

另一問題就是高度表。當年的氣壓高度表,只能指示高度的近似值,一般都有30~60米的高度誤差,空中飛行尚可,用於著陸則根本不行。杜立德又多處訪問,終於找到一個名叫柯斯曼的年輕人,他發明了一種極為靈敏的高度表,可以精確地測出距地面2-3米的真實高度。杜立德親自試飛.後,認為這種高度表性能確實好,便大加推薦。此後,柯氏高度表也名揚世界。

上述3種儀表經逐次試驗改良之後,杜立德終於認為准備就緒,便在1929年9月34日,作了世界上第一次「蓋罩」儀表飛行。杜立德飛後座,用帆布將座艙完全蓋上,看不見天地。為保險起見,另一名飛行員坐前座,明艙,但預先講明,非到十分必要時,不得動舵桿。

這次飛行試驗成功了。第二天,美國各大報刊,都在顯著的位置報道了這次飛行。有的報刊評論說:這次試驗使航空世界的安全飛行向前邁進了偉大的一步。

Ⅵ 第一位儀表飛行員杜立德怎麼了

1928年前,全世界的飛行員們,都是憑著自己的一雙肉眼,從空中歪頭扭脖,目視地面,完全依靠道路山川等地標來判斷飛機的位置和狀態。一位美國陸軍航空兵中尉飛行員,卻另闢蹊徑,尋求在不良天氣條件下看不見地面時的飛行方法,這就是日後所稱的儀表飛行(俗稱盲目飛行)的方法。這個中尉飛行員就是後來於1942年4月18日,為扭轉盟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劣勢,第一次領隊轟炸日本東京的大名鼎鼎的詹姆斯·杜立德中校。

杜立德於1917年開始學習飛行,在以後的10年中,他不僅掌握了卓越的飛行技術,還獲得了馬薩諸塞理工學院航空工程博士學位。由於其卓越表現和資歷,1928年8月,杜立德擔任了飛行試驗中心主任。這個中心由美國蓋根亨航空基金會提供資助,設在紐約長島的密契根機場。其中一項計劃,是研究飛機如何在霧中飛行,杜立德便是這一研究課題的主角。

杜立德上任後,第一件事就是購進一架結實可靠的NY-2型軍用教練機。當時一般飛機上只有磁羅盤和轉彎傾斜儀,都不能作儀表飛行。因為儀表飛行是在看不見天地線和地標的情況下,完全依賴儀表來判斷飛機的狀態和位置。經過反復研究,他決定在飛機上安裝一個航空地平儀和一個陀螺方位儀。航空地平儀用以看出飛機相對於地平線的傾斜角和俯仰角,陀螺方位儀則可測出飛機的偏航角。這兩種儀表經美國斯皮雷陀螺儀器公司一年多的研究,終於成功地安裝在飛機上。至今這兩種儀表仍然是多種飛機的標准裝備。

另一問題就是高度表。當年的氣壓高度表,只能指示高度的近似值,一般都有30~60米的高度誤差,空中飛行尚可,用於著陸則根本不行。杜立德又多處訪問,終於找到一個名叫柯斯曼的年輕人,他發明了一種極為靈敏的高度表,可以精確地測出距地面2-3米的真實高度。杜立德親自試飛後,認為這種高度表性能確實好,便大加推薦。此後,柯氏高度表也名揚世界。

上述3種儀表經逐次試驗改良之後,杜立德終於認為准備就緒,便在1929年9月34日,作了世界上第一次「蓋罩」儀表飛行。杜立德飛後座,用帆布將座艙完全蓋上,看不見天地。為保險起見,另一名飛行員坐前座,明艙,但預先講明,非到十分必要時,不得動舵桿。

這次飛行試驗成功了,杜立德在自己的飛行日記上,對這個次劃時代的飛行記述如下:「……我把飛機滑出停機線後,便蓋上了黑色的布罩,平時熟悉的地形地物全然不見了,只有沿著無線電波束,轉到跑道頭,對准起飛方面。起飛後繼續爬高,到300米改平,然後向左作180度標准轉彎,沿航線飛行數千米後,再向左作180度轉彎,這時飛機已到達位於機場以西的電台左方,對正電波訊號,於是開始緩慢地下降,到離地面60米時拉平,保持高度直到通過機場東面的扇形信標。自此點起,便一秒一秒地接近地面。當然,不管預先如何練習,最後進場和落地仍然不大利落。這次飛行,從起飛到落地,一共花了15分鍾。這一段平凡的記載,卻是有史以來一架飛機完全依靠儀表,獨自完成的。」

第二天,美國各大報刊,都在顯著的位置報道了這次飛行。有的報刊評論說:這次試驗使航空世界的安全飛行向前邁進了偉大的一步。

Ⅶ Ecational Foundations是什麼意思

ecational foundations
教育基礎; 教育基金(會)
Kettering foundation
凱特林基金會

non-profit foundation
公益基金
private foundation
私人基金會
Rockefeller foundation
洛克斐勒基金
the Cowle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
柯氏經濟研究基金會
foundation school
靠基金會維持的學校

Ⅷ 誰知道怎樣可以加入"柯氏國際兒童教育基金"(具體的)

www.freethechildren.com
是柯伯格成立的兒童基金會的網址
http://..com/question/10139322.html

聽說只要向他們寫申請,得到批准就可以了,但是好像在大陸還沒有開始此項業務。

Ⅸ 看過《教父》的朋友,請給麥克柯里昂一個精準的評價,他與老教父截然不同的處世理事方式孰對孰錯

除了外表上老教父比麥克更仁慈,更會傾聽。其實麥克是老教父的延續,特別在麥克被刺殺導致他妻子死後,他都在虛心向老教父學習,喜怒不形於色,盡量不讓感情影響思考。老麥克殺了他妹夫和哥哥,其實是不得不如此,他看似無情,事實上,老教父也會如此,因為現實就是無情的。教父設立機構的時候就防著左右手背叛他該怎麼辦,並且買通電話公司的人,有需要的時候監聽重臣的電話。
老教父也說過,他把「不」說的像「是」,是因為時代不一樣。

他們妻子對他們態度不同,是因為出身不同,老教父和太太年輕時處在社會最底層,所以他的太太也能理解他。但是邁克是富二代出身,女友也是受高等教育的純美國人,所以不能理解麥克殺人。
至於黑根因為與麥克有分歧,有段時間被架空,其實老教父是黑根的神,所以黑根不會對老教父說的話有任何疑問。但是黑根看麥克長大,所以會對他的決定,是決定,會有疑問,但是教父是絕對權威說一不二的。
麥克想要洗白,其實是老教父的希望,在他死前跟麥克達成過共識。

至於殺親戚,原著上黑根說得好「因為背叛行為是不可寬容的。邁克爾本來也可能寬容這種行為,但是,凡是犯了這種錯誤的人,都絕不會寬容自己。他們始終心懷鬼胎,因此他們始終是危險的。邁克爾也實在喜歡忒希奧;邁克爾也真心愛他妹妹。但是,要是讓忒希奧和卡羅這兩人造遙法外,那他就等於對你、對他的孩子、對他的全家、對我和我的家庭,推卸責任。這兩個傢伙對咱們大家,對咱們大家的生命,都是一顆定時炸彈。」

Ⅹ 誰知道怎樣加入柯伯格建立的兒童基金會

www.freethechildren.com
是柯伯格成立的兒童基金會的網址

閱讀全文

與柯氏基金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