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政府單位的專項資金如何管理
(一)首先要從預算環節著手,把好預算關。預算管理是管理會計的方法之一。其主要功能就是通過事前的預測對未來有個相對清晰的認識,並以此發揮控製作用。對於專項資金,就是將「錢用在刀刃上」,避免不必要的浪費。有的單位沒有專項資金使用的正式詳細的費用預算以及結算,僅僅是在項目完成後由財務人員加總項目總支出。如果能夠通過費用預算進行專項資金支出控制,並且對資金使用結余或者超支的原因進行進一步分析的話,更有利於專項資金的有效使用。另外,還應該考慮全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對於經濟落後地區要加大扶持力度,減少配套資金給地方政府帶來的壓力,增加專項資金的投入,還要盡可能減少資金的撥付環節和資金的撥付時間,確保專項工作順利進行。
(二)要強化使用專項資金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主管領導及財務人員的專項工作內容學習,提高財會人員使用專項資金的能力。通過學習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對待專項資金的使用一定要堅持專款專用的原則,不允許擠占挪用,截留,否則將以嚴重違反財經記律論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人員的重視程度。讓單位財務人員在專項資金的管理中不只是承擔會計核算和資金支付等服務性工作,還要經常與業務人員一起學習,溝通交流,了解具體業務和決策情況,要把財務會計人員對各活動的事前和事中的輔助控製作用體現出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並對項目所需物資採取政府集中采購的辦法。結算時,通過銀行轉賬結算以及公務卡結算方式,避免支付大額現金,以防止資金浪費和采購中的不正常交易(三)單位財務部門可將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綜合評價和跟蹤問效意識及相應績效評價機制相結合,以便於對專項資金進行管理。
對於所屬部門上報的各類專項資金更多地只從數字上簡單匯總,而沒有從財務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特別是缺乏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綜合評價以及相關同類專項使用確定標準的歸納的了解。項目單位應根據項目合同建立績效管理目標,制定管理流程、設計管理方案,進行綜合績效管理評價。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有賴於專項資金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而實施績效評價又能促進專項資金進行規范核算。進行綜合評價,可以規范資金使用范圍和標准,判斷資金使用效率。通過建立財政專項資金效績評價分析制度,對提高預算編制科學性和合理性,優化資金結構,規范會計核算,強化監督管理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四)強化各種針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的監察、監督作用,加大懲處力度,進行責任追究。採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加大監督的力度。1 、是發揮各單位內部審計內部監督的作用。2 、是讓主管部門、國家審計機關和社會審計機構發揮監督作用;3、是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和群眾舉報監督的作用。首先要加強上級對下級履行監管職責進行縱向的檢查和監督。再組織財政等相關部門單位對資金、項目進行橫向的檢查和監督。最後,有必要的還要通過紀檢監察機關對專項資金使用的全過程開展經常性的執法監察。通過監督檢查,對在管理和使用專項資金中出現的違法違紀問題進行及時查處。
要堵住專項資金管理和使用過程中的漏洞,把有限的專項資金真正用到生產、建設項目中去,科學性的考核與評價以及必要的管理措施,使資金的經濟效益最大化,有效提高地區的整體科技水平,推動產業優化和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我們必須管理好、使用好專項資金。
② 專項資金項目經費管理
由於地勘單位實行屬地化管理,目前地勘工作撥款主要有:一是原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地勘費撥款下劃給各省(市、自治區)財政撥付,實行包干使用,主要用於地勘單位經常性經費用支出和離退休人員經費支出,少量安排地質項目支出,即所謂的地勘包干經費;二是主要用於特定地質項目的預算撥款。這類預算撥款主要來源於中央地質大調查專項資金、各級地方財政安排的專項資金。專項資金項目在資金使用上通常要求專款專用,在會計核算上要求實行項目管理、單獨核算。其管理有以下特點:①專項資金的使用應嚴格控制在預算核定的額度內;②相關部門有專門的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其資金的使用過程如資金的職責分工、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監督檢查等進行規定,對費用列支范圍有明確的限定,明確項目資金必須專款專用;③專項資金項目結束後一般要求進行項目成果驗收,辦理項目竣工決算,並獨立提交成果報告;④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效果要進行績效評價。專項資金管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加強專項資金項目預算編制的管理
專項資金項目的預算編制須以國家財經法規為依據,確保預算編制的准確、科學和可行。項目負責人、業務部門、財務部門各負其責,共同協作,緊扣項目實施方案,確保與技術工作方案銜接一致,每一項預算支出依據充分、內容齊全、盡量細化,確保編制的預算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
二、嚴格項目過程管理,提高專項資金預算的執行力
單位負責人必須對本單位項目的整體質量負責,完善相關規章制度,健全項目管理體系,規范項目管理。嚴格按照項目設計和預算進行,嚴格實行項目合同制、招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項目責任人制度。
對涉及到的委託(外包)業務及相關設備、物資采購,應按照《政府采購法》和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規定,必須嚴格執行政府采購程序、公開招標限額標准等相關規定。
三、嚴格執行相關財務制度和會計核算辦法
(1)按照財務管理和內部控制的規定,規范報賬流程,嚴格執行資金授權審批、支付方式、支付金額等規定。
(2)經費報銷和結算必須以真實合法、有效完整的原始憑證為依據;相關報銷票據須符合財務管理規定。
(3)嚴格按預算和國家財政法規支出項目費用,不得報銷與專項目項目無關的費用,不得超范圍使用,確保專項經費專款專用。
四、強化信息傳遞,增強部門間的溝通合作
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應加強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溝通和合作,財務部門須及時了解項目實施進度,及時安排項目資金,及時將項目預算的執行進度通報業務部門,督促業務人員及時進行項目經費報銷。確保項目預算的執行進度與項目實施進度相匹配,避免出現因兩者的脫節導致項目結轉或結余經費過大、突擊花錢等現象的出現。財務部門應加強對相關財經制度的宣傳和解釋工作,爭取得到業務部門的理解和支持。
五、強化內部審計對專項資金項目監管力度
項目承擔單位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對項目資金的監管,建立健全具體的財務管理和監督檢查制度,通過內部審計等多種形式不定期地對項目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堅持「事前審查、事中監督、事後評價」,確保專項資金的安全。
③ 什麼是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使用辦法
財政部門制定的關於財政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和監督的制度規定。
財政專項資金,是國家財政部門下撥的具有專門指定用途或特殊用途的資金。這種資金都會要求進行單獨核算,專款專用,不能挪作他用。如財政部印發的《中央本級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就是一個規范中央級項目支出預算的制度。
(3)專項基金項目管理擴展閱讀:
構成分類:
目前對專項資金的構成尚沒有統一的界定,從財政資金管理的情況看,在日常操作中,一般採用的是「扣除界定法」,即扣除經常性經費以外的,由財政安排或追加以及上級單位撥付的財政資金,全部作為專項資金。
從支出性質分類,專項資金包括個人部分和公用部分(如:專項購置、專項修繕等);從支出用途分類,可以將專項資金分為基本建設支出、專項業務費、專項支出購置、專項修繕和其他專項等。
在財政部印發的《中央本級項目支出預算管理辦法》中規定,項目支出預算是在基本支出預算之外編制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或專項資金支出計劃)。項目按照其性質可以分為基本建設類項目、行政事業類項目和其他類項目。
專項資金分類與中央項目支出分類基本一致,只是在資金來源和使用方面存在一些差別。地方專項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財政部門安排的預算內資金、預算外資金、上級補助或上級撥款的資金、政府性基金及轉移支付資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