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

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

發布時間:2021-07-30 02:29:42

❶ 農作物保險的財政補貼比例是多少

根據《財政部關於2008年度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財金〔2008〕52號),我國農業保險實行國家補貼+地方財政補貼+個人付費的原則。一般來說,經濟較發達地區的農業大省,補貼力度大,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小農業省市,補貼力度相對小。比如,山東省結合實際,確定對小麥、玉米、棉花保險的保費,政府財政按照80%的比例給予補貼,其餘20%由農戶自擔。天津市,參加政策性農作物保險的農戶、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承擔保費30%,市和區縣財政負擔70%。還包括企業和農民合作組織。吉林省,種植業保險保費中央和省財政保費補貼分別是25%,試點縣(市、區)政府和龍頭企業補貼30%,參保農戶承擔20%。湖南省,種植業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40%,省財政補貼25%,市(州)、縣(市、區)兩級財政補貼不少於10%,其餘保費由農戶、龍頭企業或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承擔。安徽省,種植業保險保費中央財政補貼35%,省財政補貼25%,市縣財政補貼20%,種植場(戶)承擔20%。

❷ 誰有財政部關於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全文啊

根據財金[2013]73號,財金[2009]25號仍有效,但仍然找不到,不僅財政部網站。

財 政 部
關於2013年度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有關事項的通知
財金[2013]73號

農業部、林業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為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精神,做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支持農業保險和「三農」發展,現將2013年度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關於補貼區域
在2012年的基礎上,2013年自主開展、自願申請並按規定新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范圍的地區包括:一是養殖業保險。中央財政奶牛保險保費補貼區域增加海南、大連,育肥豬保險保費補貼區域增加福建、河南、廣東、廣西、新疆、大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直屬墾區;二是森林保險。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區域增加山西、內蒙古、吉林、甘肅、青海、大連、寧波、青島,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上述新增加的補貼區域應選擇有條件、有能力、有意願的地區先行試點,待條件成熟後再逐步推開。此外,已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范圍的地區可自主開展相關險種,按規定獲得中央財政補貼資金。
二、關於補貼比例
(一)種植業保險。在省(區、市,以下簡稱省)級財政至少補貼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的補貼比例為40%,對東部地區的補貼比例為35%,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中央直屬墾區、中儲糧北方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央單位)的補貼比例為65%。
(二)養殖業保險。對於能繁母豬、奶牛、育肥豬保險,在地方財政至少補貼30%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的補貼比例為50%,對東部地區的補貼比例為40%,對中央單位的補貼比例為80%。
(三)森林保險。一是公益林保險。在地方財政至少補貼40%的基礎上,中央財政補貼比例為5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的補貼比例為90%。二是商品林保險。在省級財政至少補貼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補貼比例為30%,對大興安嶺林業集團公司的補貼比例為55%。
(四)藏區品種保險。在省級財政至少補貼25%的基礎上,中央財政補貼比例為40%,對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補貼比例為65%。
三、關於具體工作事項
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具體事項和程序按照《中央財政種植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財金[2008]26號)、《中央財政養殖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財金[2008]27號)、《財政部關於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財金[2009]25號)、《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做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財金[2010]54號)等有關規定執行。
請你們根據相關規定,做好農業保險及保費補貼工作,督促保險機構提高服務水平與質量,更好地發揮農業保險強農惠農富農作用,並將有關情況及時報我部。
財 政 部
2013年7月31日

❸ 2019中央財政農業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8年7月3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將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有關事項的通知》。

❹ 求對財政部2007年4月13日關於印發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管理辦法的通知的評價

2018年7月3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共同印發《關於將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有關事項的通知》,支持種業發展。財政部稱,下一步,將繼續積極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推動農業保險「擴面、提標、增品」,逐步構建市場化的農業生產風險分散機制。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❺ 水稻玉米小麥制種將被納入財政農業保險補貼目錄嗎

2018年7月30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將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有關事項的通知》。

四、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涉及的預算管理、機構管理、監督檢查等事宜,適用《補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五、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2018年投保農業保險的三大糧食作物制種,可按本通知規定申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各地應結合本通知要求,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執行中有關情況請及時報告。

❻ 湖北省"三農"保險財政保費補貼資金管理實施辦法

按目前的管理辦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資金來源主要是中央和省級財政。
你問的地方財政應該是指省級財政。可以在各省財政部門網站的信息公開資料中可以查詢的到。通常在「農林水事務」支出項下「普惠金融發展支出「中有一項」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可以查詢到相關數據。
有時候,區分數據內容,有可能是中央和省共同支出的金額。如果查全國各省的總和,可以到財政部的網站上按上面的科目去找,注意區分是否扣除中央財政補助金額。如果無法區分,細分析,可以找一下管理辦法,看中央和省財政的出資比例是什麼,因為省級財政是根據中央財政下達的補助經費進行配套的。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❼ 三大糧食作物制種將被納入農業保險費補貼目錄嗎

近日,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聯合印發《關於將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指出,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有關要求,促進我國制種行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穩定主要糧食作物種子供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現將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

《通知》要求,符合規定的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的種子品種,由各級農業及種子主管部門負責以適當方式向保險經辦機構提供。各級農業及種子主管部門應協助保險經辦機構做好保險標的審核確認,以及災因鑒定、損失評估等工作。各級保險監督管理機構要指導保險經辦機構做好保險產品條款設計、費率釐定、承保理賠服務等工作。

《通知》稱,三大糧食作物制種納入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目錄涉及的預算管理、機構管理、監督檢查等事宜,適用《補貼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2018年投保農業保險的三大糧食作物制種,可按通知規定申請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險費補貼。各地應結合本通知要求,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執行中有關情況請及時報告。

❽ 政府在農業保險方面有哪些補貼政策

農業政策性保險是各級政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中央積極推動發展農村保險事業,健全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加快建立農業再保險和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逐步擴大了試點險種覆蓋范圍,農業保險試點品種除了水稻、小麥、油菜、能繁母豬保險外,種植業參保品種增加了棉花、玉米、設施高效農業;養殖業參保品種增加了奶牛;其他項目有農機具保險試點及漁船、漁民保險試點等。對於政策性保險,政府提高了財政補貼標准,2008年中央和省財政對種植業保費補貼從50%增加到60%,縣級財政補貼不少於10%。同時,加強自然災害和重大動植物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預警應急體系建設。

❾ 2008年中央財政農業保險補貼資金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提高就業補貼的標准(一)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補貼。職業培訓應不低於120個有效課時,職業培訓補貼標准最高不超過每人1000元;創業培訓應不低於150個有效課時,創業培訓補貼的標准最高不超過每人1800元。本通知實施前已按陝財辦社〔2006〕17號文件規定完成的職業培訓和創業培訓,按原標准審核報銷培訓補貼。(二)職業介紹補貼。職業介紹機構免費介紹符合規定條件人員成功就業,給予每人150元的職業介紹補貼,介紹對象為就業困難人員的,給予每人250元的職業介紹補貼。(三)技能鑒定補貼。將職業技能鑒定(含職業能力考核)補貼標准調整為每人150元。(四)公益性崗位補貼標准,由各設區市勞動保障、財政部門根據陝財辦社〔2006〕17號文件規定的原則,結合實際進行調整。二、擴大就業補貼的范圍對各類企業招用符合陝政發〔2008〕26號文件規定的就業困難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補貼;各地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並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補貼以及適當的崗位補貼;對就業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後申報就業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期限,對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人員可延長至退休,其餘人員最長不超過三年。社會保險補貼數額,在企業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補貼額度為企業按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承擔的就業困難人員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之和;靈活就業人員和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人員,補貼額度為個人(或單位與個人)所繳納上述三項社會保險費的全額。以上補貼的申報、審核和發放,按陝財辦社〔2006〕17號文件和本《通知》有關規定執行。三、完善地震災區就業資金政策(一)擴大職業培訓補貼范圍。對因「512」汶川地震災害造成我省的漢中市、寶雞市受災嚴重縣(區)(以下簡稱災區)失業人員和從災區轉移的進城務工農村勞動者(以下簡稱勞動者),在災區或轉移到省內其他地區參加職業培訓的,由培訓地區按規定給予一次性職業培訓補貼。(二)給予交通費補貼和生活費補助。對災區勞動者有組織轉移到天津市就業或培訓的,由受災地區給予一次性單程鐵路、公路或水運(路)交通費補貼和每人300元的一次性生活費補助,所需資金從受災地區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具體程序和辦法由各市確定。上述交通費補貼和生活費補助政策審批的截止時間為2009年7月底。(三)將災區勞動者納入社會保險補貼范圍。對省內各類企業(單位)招用災區勞動者,與之簽訂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其為災區勞動者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上述社會保險補貼政策審批的截止時間為2009年7月底。(四)調整公益性崗位補貼范圍。將災區廢墟清理、治安維護、物資運輸等崗位納入公益性就業崗位,按標准落實公益性崗位補貼。四、將實施政策性破產國有企業欠繳的社會保險費納入社會保險補貼范圍(一)對列入國家政策性破產計劃、經批准實施政策性破產的國有企業欠繳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納入社會保險補貼范圍,從2008年6月底前結余的就業資金中給予一次性補貼,審批截止期限為2008年12月底。具體補貼標准和審核程序由各設區市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制定。(二)從結余就業資金中安排上述補貼,必須在確保就業資金基本支出需求(包括職業介紹補貼、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技能鑒定補貼)的前提下實施,不得因安排上述補貼影響就業資金的基本支出需求。五、有效發揮就業資金支出賬戶的作用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認真按照陝財辦社〔2006〕17號文件的規定,在與財政部門共同認定的商業銀行開設就業資金支出賬戶,用於對個人職業培訓(或創業培訓)補貼、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等各項就業補貼資金的核算支付。各市於2008年9月10日前,將市、縣(區)勞動保障部門開設的就業資金支出賬戶分別報送省勞動保障廳、省財政廳。勞動保障部門要積極履行職責,及時制定用款計劃,財政部門應根據勞動保障部門的用款計劃,按季預撥資金,年終進行清算。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依據陝財辦社〔2006〕17號文件和本通知的規定,嚴格審核時限,及時從支出賬戶報銷就業補貼資金,確保資金支出渠道的暢通。六、簡化補貼資金報銷程序由個人申請報銷的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由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後直接發放申請人,由財政部門每半年對補貼報銷情況集中復核和檢查。七、認真執行政策規定調整完善就業資金政策,對發揮就業資金作用,促進和擴大就業具有重要意義,各地勞動保障、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認真落實。要結合本地實際,抓緊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簡化辦事程序,明確辦理時限,做好政策宣傳,確保各項政策的及時兌現和各類資金的及時撥付。要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和監督,提高資金使用管理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快促進和擴大就業

❿ 農業保險中央財政補貼

為更好地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建議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制度,健全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保險的功能和作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一)加快推進農業保險法律法規建設。建議盡快頒布實施《農業保險條例》,使農業保險發展走上法制化的軌道。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頒布《農業保險法》,以法律形式明確農業保險在國家農業保護支持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確農業保險的經營主體、參與主體、受益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及政府在開展農業保險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發揮的作用,避免政府支持農業保險的隨意性,或因財政困難而忽視對農業保險的支持,為農業保險發展提供系統穩定的制度安排。
(二)健全農業保險的管理體系。農業保險政策性強、涉及面廣,任務重、責任大。在全國層面,在國務院的統一協調下,明確各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責范圍。適時建立統一領導的農業風險管理機構,統籌全國農業保險發展。加強對農業保險風險的研究,整合我國的氣象、水文、農業生產數據,為農業保險和農業再保險產品定價提供統一的數據平台。在地方層面,建立以政府牽頭,農技部門、保險機構、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戶等多方聯動作合作平台,將風險補償機制與科技服務機制、農業保險與產業化經營有機結合在一起,建立農業保險可持續發展的機制。
(三)完善農業保險經營管理行為。引導保險公司增強農業保險合規經營意識,建立健全內控和風險防範機制。保險監管部門加強監管,對保險機構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處理。參與農業保險業務的基層政府和農業部門應嚴格按照相關政策和制度要求提取相關費用。建立紀檢監察、審計和保險監管等部門合作機制,形成監管合力,綜合治理農業保險業務領域違法違規、弄虛作假問題。
(四)進一步改進財政補貼辦法。完善農業保險財政補貼管理辦法,繼續加大中央、省和市三級政府的財政補貼分擔比例,盡量取消縣市的財政補貼分擔;實行適度差異化的補貼方式,中央財政應加大對糧食主產區和生豬等畜禽生產和調出大省的財政補貼力度;對農業保險承辦機構提供一定的費用補貼,改進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方式,將部分種植業、養殖業的財政補貼資金轉化為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五)健全農業保險經營模式。我國農業保險需求巨大,業務不斷拓展,應建立完善多元化的經營主體。積極探索發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組織。探索由政府成立非營利性的專業農業保險公司,通過政府推動、政策支持、商業化運作的經營模式,
不斷提高農業保險的經營管理水平。對重點農產品進行統保,以避免逆向選擇,更好地分散風險,降低參保農戶負擔。例如,全國范圍內探索對小麥、水稻、棉花、生豬、奶牛等戰略性農產品資源進行統保。
(六)加快建立政府主導的農業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建立國家大災保險基金,構建商業再保險和國家再保險相結合的、多層級的大災風險分擔機制。充分調動國內外再保險公司的積極性,積極利用再保險機制,分散農業保險經營風險。條件成熟情況下,可考慮成立專門的農業再保險公司。同時在設立大災基金、再保險安排、資源配置與投入、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農業保險是國家政策性的農業保險,是為了扶持和保證農業的安全生產而制定的,主要是政府引導,市場調節和保險公司的能動作用綜合發揮作用才能加快農業保險的發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中央財政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管理辦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