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管理 > 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年會徵文

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年會徵文

發布時間:2021-07-28 23:31:06

保險專業與風險管理專業哪個就業前景好 哪個容易考研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肯定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當中包括了對風險的量度、評估和應變策略。理想的風險管理,是一連串排好優先次序的過程,使當中的可以引致最大損失及最可能發生的事情優先處理、而相對風險較低的事情則押後處理。
保險分為許多種類,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
(我學社保的)。商業保險主要是保險公司,想必你也厭煩保險業務員的推銷模式吧,商保在如的今中國還不成熟(不建議學 )。社保屬於公務員和事業編(說白了,家裡要有人)。
風險管理感覺還可以,尤其是企業風險管理控制之類的東西。

Ⅱ 張琳的主要論文

《非壽險公司動態財務分析淺析》中國保險幹部管理學院學報2004年10月
《用VaR方法確定財產險公司資本金》教育經濟與管理2004年4月
《保險業的理性選擇》,光明日報2003年11月13日
《A study on analysis of systematic risk for investment category insurance in china》,《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ECHNOLOGY》,2003年6月在英國出版。
《Risk and evading study on investment type insurance in china》,2002年7月入選亞太風險與保險學會年會論文集並在會議上做了專題發言。
投資連結保險的風險及其防範》,2001年1月在《保險研究》上發表。
《開發反向年金按揭保險給老年人一份保障》,《上海保險》,2001年第4期。
《從歐洲保險市場的資源整合看我國保險市場的資源整合》,2002年8月在《中國保險幹部管理學院學報》上發表。
《投資連結保險的投資管理》,2002年12月在《中國保險幹部管理學院學報》上發表。
《各家車險照鏡子》,2003年1月在中國證券報上發表。
《兩類最優再保險定價模型》,2003年5月在《財經理論與實踐》上發表。
《保險公司崩潰模型研究》,《經濟數學》1997年第1期發表。
《外資保險公司進入對中國保險市場的影響及其對策分析》,《系統工程》1997年第2期發表。
《最優再保險的兩類定價模型》,2002年12月在《系統工程》上發表。
《the explorement of dividend for policyholders》1996年10月入選ICIS國際會議論文集,該論文集在日本出版。

Ⅲ 保險徵文

保險是我們生命的保障線
伴隨改革開放的節拍,保障意識也已融入現代社會,走進每一個企業、團體、學校、家庭,有了保險,我們的生命、社會、家庭就多了一份保障。
對保險的認識還得源於學校的教育,記得還在小學三年級時,老師就反復向我們講讀保險是什麼,我們每個小學生為什麼需要保險,記得行文中是這樣寫的:「保險,是指投保人根據合同約定,向保險人支付保險費, 保險人對於合同約定的可能發生的事故因其發生所造成的財產損失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商業保險行為。」
現在,在我們的周圍到處存在著不安全隱患,它們如同一群洪水野獸,在日夜威脅著我們的團體、企業和家庭,如:越來越多的家庭擁有了私家車,使得本來擁擠的交通,更增加了負擔,每當我們清晨上學,傍晚放學的路上,車禍猛於虎,令我們膽戰心驚,而天天見報的車毀人亡的事故連連登載於報端,還有竊賊的入室偷盜,路上行人遭劫,火災,水災,意外事故等等,每時每刻無不威脅著人們,而參加了保險,我們大家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便有了保障,如果一但遇到了以上的險況,遭遇到意外不測,我們每一個企業或者團體,個人可以得到保險公司的一些資助,得到了一份從精神到物質上的安慰,也就是「保險是一種損失分攤方法,以多數單位和個人繳納保費建立保險基金,使少數成員的損失由全體被保險人分擔。」也讓我們了解了人們互相幫助,互惠互利的美好本性。
保險是我們生命的保障線,是我們生活學習中的安全保護傘,願我們每一個人都積極參加保險,多一份平安,多一份生命保障線。

Ⅳ 如何加強合規風險管理機制建設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推進合規管理長效機制建設,確保實現依法、合規經營和持續、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一要夯實基礎。樹立「合規從高層做起」的理念,董事長、行長、監事長以及其他高管人員要成為合規文化建設的倡導者、策劃者和踐行者;建立「合規人人有責」的理念,引導每一位員工成為合規文化建設的建言者、參與者和執行者,確保員工行為「時時合規」、業務發展「環環合規」。
二要明確導向。合規管理是內部控制的「捍衛者」和穩健經營的「護航者」,在未來工作中要實現三個重要轉變,即將短期問題整改轉化為長效機制建設、將事後補救轉化為事前防控、將外部合規要求轉化為內部管理動力。
三要形成合力。進一步明確「三會一層」合規治理職責分工,形成合規管理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約、有效銜接的機制;強化部門間溝通協作,合規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業務部門的合規檢查和風險提示,業務部門要主動開展合規風險自我動態評估並及時報告,內審部門要與合規管理部門共享審計發現問題並定期評估合規管理有效性。
四要突出重點。梳理、整合、優化現有規章、制度、流程,查漏補缺,扎緊制度籠子;對合規管理抓早抓小,使業務活動事前合規審查、事中合規檢查、事後合規評估成為常態,小違規及早報警、輕違規及早制止;強化重點環節合規管理,緊盯關鍵制度、關鍵崗位、關鍵人員,緊盯內控合規薄弱環節。
五要強化監督問責。制定更加全面、系統的問責制度,樹立起違規追究、違法查處的警戒線,嚴格落實「上追兩級」「雙線問責」監管要求,不僅要處理事件直接責任人和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的其他相關人員,還要嚴格追究高管人員失職責任,也要對履職不到位、監督檢查不到位的合規部門和人員進行問責。
六要加強保障支持。科學設置合規管理部門考核指標和考核方式,建立有效的合規激勵約束機制;配備更多精通法律法規、熟悉業務、了解客戶的復合型合規管理人員,提高合規管理人員與業務規模及復雜程度的匹配度;加強合規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確保合規管理的時效性和有效性。
七要抓細、抓實、抓長。切實做好「兩個加強、兩個遏制」回頭看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做到自查網點全覆蓋、業務全覆蓋、規章制度全覆蓋;以此為契機,持續推進合規管理長效機制建設,使合規成為有效內部控制的基礎和抓手,遏制違法違規事件發生。
八要加強境外合規管理。科學合理制定境外發展規劃,確保合規管理能力與業務范圍、經營規模、風險特徵以及監管要求相適應,保障國際化戰略實施;深入了解、全面融入東道國環境,加強與監管當局的溝通,及時准確掌握當地監管規則,嚴格遵照相關法律法規開展業務。

Ⅳ 風險管理與保險的關系是什麼

保險是一種風險管理的手段。

風險管理是指面臨風險才進行風險識別、風險估測、風險評價、風險控制,以減少風險負面影響的決策及行動過程。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現實生活中的風險因素越來越多。無論企業或家庭,都日益認識到了進行風險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人們想出種種辦法來對付風險。但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風險管理一條總的原則是: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保障。

對純風險的處理有迴避風險、預防風險、自留風險和轉移風險等四種方法。

(一)迴避風險迴避風險是指主動避開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它適用於對付那些損失發生概率高且損失程度大的風險,如考慮到游泳時有溺水的危險就不去游泳。雖然迴避風險能從根本上消除隱患,但這種方法明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其局限性表現在,並不是所有的風險都可以迴避或應該進行迴避。如人身意外傷害,無論如何小心翼翼,這類風險總是無法徹底消除。再如,因害怕出車禍就拒絕乘車,車禍這類風險雖可由此而完全避免,但將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實際上是不可行的。

(二)預防風險預防風險是指採取預防措施,以減小損失發生的可能性及損失程度。興修水利、建造防護林就是典型的例子。預防風險涉及到一個現時成本與潛在損失比較的問題:若潛在損失遠大於採取預防措施所支出的成本,就應採用預防風險手段。以興修堤壩為例,雖然施工成本很高,得考慮到洪水泛濫針造成的巨大災害,就極為必要了。

(三)自留風險自留風險即自己非理性或理性地主動承擔風險。「非理性」是指對損失發生存在僥幸心理或對潛在損失程度估計不足從而暴露於風險中;「理性」是指經正確分析,認為潛在損失在承受范圍之內,而且自己承擔全部或部分風險比購買保險列經濟合算。所以,在作出「理性」選擇時,自留風險一般適用於對付發生概率小,且損失程度低的風險。

(四)轉移風險轉移風險是指通過某種安排,把自己面臨的風險全部或部分轉移給另一方。通過轉移風險而得到保障,是應用范圍最廣、最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保險就是轉移風險的風險管理手段之一。

風險管理和保險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操作中,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從理論起源上看,是先出現保險學,後出現風險管理學。保險學中關於保險性質的學說不得風險管理理論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風險管理學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對保險研究的深入,但是,風險管理學後來的發展也在不斷促進保險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從實踐看,一方面保險是風險管理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另一方面通過提高風險識別水平,可更加准確地評估風險,同時風險管理的發展對促進保險技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要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要提高認識風險的水平。概率論的發展,為加深對風險的認識、風險的量化、提高風險管理水平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計算純保費的前提是要知道潛在損失的概率分布。實踐中就是以概率論為理論基礎,利用經驗數據來估計事故發生的概率分布。因此,概率論是保險的數理基礎。

「大數法則」是概率論中一個重要法則,它揭示了這樣一個規律:大量的、在一定條件下重復出現的隨機現象將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或穩定性。例如,我們知道擲一枚質量分布均勻的硬幣,其正面向上的概率為0.5,但如果做50次實驗,正面向上的次數很可能與期望值25次相左較大。換句話說,對該實驗進行統計得出的頻率(正面向上的次數除以實驗次數)與客觀的概率可能有較大的差距。但做一萬次或更多次實驗,其統計頻率與客觀概率相差將很小。由於「大數法則」的作用,大量隨機因素的總體作用必然導致某種不依賴於個別隨機事件的結果。這一法則對保險經營有著重要的意義。我們知道,保險行為是將分散的不確定性集中起來,轉變為大致的確定性以分攤損失。根據「大數法則」,同質保險標的越多,實際損失結果會越接近預期損失結果。因此,保險公司可做到收取的保費與損失賠償及其他費用開支基本平衡。

Ⅵ 中國保險業發展的現狀是什麼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保險業務全面恢復的40年。經過長期穩步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保險大國。
我國的保險產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慢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市場體系。市場主體從當年的1家增長到如今的220多家;專業的保險中介機構增長到2600多家,兼業保險代理機構(指在從事自身業務的同時,根據保險人的委託,向保險人收取保險代理手續費,在保險人授權的范圍內代辦保險業務的單位)3萬多家;保費收入從1980年的4.6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7萬億元,年均增長率27.5%;保險資產從1980年的14.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6.8萬億元,年均增長率28.8%。這奠定了中國保險市場的世界大國地位。

閱讀全文

與中國保險與風險管理年會徵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以賺回本錢嗎 瀏覽:367
出生孩子買什麼保險 瀏覽:258
炒股表圖怎麼看 瀏覽:694
股票交易的盲區 瀏覽:486
12款軒逸保險絲盒位置圖片 瀏覽:481
p2p金融理財圖片素材下載 瀏覽:466
金融企業購買理財產品屬於什麼 瀏覽:577
那個證券公司理財收益高 瀏覽:534
投資理財產品怎麼繳個人所得稅呢 瀏覽:12
賣理財產品怎麼單爆 瀏覽:467
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規定 瀏覽:531
保險基礎管理指的是什麼樣的 瀏覽:146
中國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 瀏覽:719
行駛證丟了保險理賠嗎 瀏覽:497
基金會招募會員說明書 瀏覽:666
私募股權基金與風險投資 瀏覽:224
怎麼推銷理財型保險產品 瀏覽:261
基金的風險和方差 瀏覽:343
私募基金定增法律意見 瀏覽:610
銀行五萬理財一年收益多少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