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監會關於加強對非法銷售境外保險產品行為監管工作的通知其實已經是禁止了內地人購買香港保險了
朋友圈出現了這樣的「通知」:今天起,英國保X暫停接受內地客戶的保單簽約,也就是說,「雋X」這個極品保險產品暫時無緣中國內地客戶了!
告訴你事情的真相就是絕!不!是!
香港保險巨頭保誠保險公司,受香港保監會和法律的嚴格監管和保護,所以,保X本身是不跟國內任何一家機構或公司合作的,只授權保X自己的理財顧問(公司代理人)銷售產品。另外,保X也把代理權給了一些香港的經紀公司,這些公司再跟國內的機構合作,一個有產品,一個有客戶,合作就這樣產生了。 最近幾年,購買香港保險的內地客戶呈井噴之勢,幾乎所有內地的投資機構都在代理香港保險,這些「香港保險代理公司」也是越做越厲(chang)害(kuang),受內地市場監管不嚴以及保險業的不良風氣影響,出現了嚴重的惡意營銷誘導客戶等混亂現象。但是內地公司帶來的客戶有極高的風險成為孤兒單,損失客戶利益。 保X公司及時做出了調整:首先,暫停了經紀公司的新申請預約,可以給市場明顯的降溫信號。並且叫停了部分經紀公司的代理權,因此國內相當一部分的「香港保險代理公司」無法繼續代理保誠的產品了。同時,從5月16日起,全面降低銷售傭金,用市場手段降溫,更好地履行對客戶的承諾。
WECHAT:Chan03043525
Ⅱ 怎樣應對保監會對於香港保險的監管
首先、避免太過大張旗鼓的宣傳,必經保監會是允許香港保險在香港地區的宣傳的,所以只要你能證明你的銷售是在香港地區完成的,他們就管不著;
其次,一定要跟客戶做到百分百的交流和溝通,讓他們跟你站在同一個信息面上 ,保證你們能完整地完成整個銷售過程。
Ⅲ 保監會對香港保險公司
2014年8月,中國保監會正式出台的「支持深圳(前海)保險業改革創新」的8條具體政策(簡稱「深八條」),主要圍繞在前海探索新機構、新業務以及進一步對香港保險機構開放的內容展開。其中,保險深港互購是否能成為可能,牽動著市場神經。
多位保險從業人士表示,由於監管機制等問題,直接開放購買或難以實現,但在政策指引下,深圳保險市場在產品、服務、資金、人才等領域向香港「取經」將進一步加快,兩地保險市場差距將會逐步縮小。他們認為,深港保險業在前海互通互聯大有可為。
香港保險市場基本現狀如何?
截至2014年6月30日,香港共有158間獲授權保險公司,其中94間經營一般業務,44間經營長期業務,其餘20間則經營綜合業務。
根據保險代理登記委員會提供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6月30日,在登記委員會登記的保險代理商共有2463家,個人代理人則有41878名,以及負責人及業務代表27188名。
目前香港保險公司在前海設立機構及開展業務的准入要求是什麼?
目前香港保險公司進入前海是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主要的准入要求是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的外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經營保險業務30年以上;
(2)在中國境內已經設立代表機構2年以上;
(3)提出設立申請前1年年末總資產不少於50億美元。
(4)其他要求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在前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的條件是什麼?
目前香港保險經紀公司在前海設立保險代理公司是參照《<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補充協議八》,允許香港的保險經紀公司在廣東省(含深圳)試點設立獨資保險代理公司,經營區域為廣東省(含深圳),申請人須滿足以下條件:
(1)申請人在香港經營保險經紀業務10年以上;
(2)提出申請前3年的年均保險經紀業務收入不低於50萬港元,提出申請上一年度的年末總資產不低於50萬港元;
(3)提出申請前3年無嚴重違規和受處罰記錄;
(4)申請人在內地設立代表處時間1年以上。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Ⅳ 為什麼保監會不建議買香港保險
中國保監會於2016年4月22日發布「關於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的風險提示」,一時間在社會上炸開了鍋。在筆者的朋友圈裡,一撥是香港的保險從業人員,另一撥是內地的保險從業人員,可謂一半歡喜一半憂。對於那些准備赴港投保的消費者,更多的是不知所措。如何正確解讀該提示,顯然非常之必要。一、風險提示的出發點保監會在越來越多內地居民選擇赴港購買保險產品的大背景下作出風險提示,其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利益,無論是時機的選擇,還是其呵護消費者的出發點,都是值得肯定的。風險提示本身不存在對香港保險的好壞評價。二、香港保單的法律保護問題由於投保風險最大的風險來自於法律保護與否的風險,也是消費者比較容易迷惑的事項,故保監會將此事宜列為第一要點加以提示是非常正確的。需要強調的是:1)「香港保單不受內地法律保護」不等於「香港保單不受法律保護」,換言之,「香港保單受香港法律保護。
Ⅳ 香港保險監管的力度高不高
香港的保險業擁有超過170年歷史,在香港這個自由競爭的經濟體系中,保險公司更具國際競爭力。香港保險公司能夠提供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產品,可為喜歡投資的客戶做出妥善的財富管理及投資選擇。
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其保險監管體制以高效率、高透明和嚴格聞名於世。
而其健全的法制,也最大程度的保護客戶的利益。而香港保險索償投訴局(投訴局)於2013年5月1日起,將處理索償服務范圍擴大至內地居民,為保障內地居民所購買香港保險的合法權益提供有力的途徑和保障。從2016年1月1日起提高可裁決的賠償限額,由原來80萬港元上調至100萬港元。2017年6月26日,香港保監局正式成立。
香港保監局的政策目標,是確保保險業的規管架構與時並進,以促進保險業的穩健發展,為香港保單持有人提供更佳保障,以及與金融監管機構應在財政和運作上獨立於政府的國際做法看齊。
Ⅵ 香港保險業監管機構是
香港保監處
Ⅶ 香港保險和大陸保險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要中肯的告訴大家,沒有所謂最好最好的產品,只有最合適自己的產品,
希望大家可以理智的去選擇合適自己的產品。香港保險和大陸保險的區別是什麼?
以下對大家關注的最不保險的幾個問題做出詳細解釋。
1、匯率問題。
過去7年人民幣一直在升值是事實,但反觀近期微妙的貶值變化,短短時間以是一年前貶值到一年前的0.8了,如果是去年投保,什麼概念?懂?人民幣未必會如大家所料一直單邊升值,否則基金經理是傻子都能閉起眼睛都能賺錢。不說其他優勢,單就香港比國內保費平均便宜30-50%來說,如果投保人預計人民幣未來十年還能繼續對美元貶值22%,那投保人還是賺的。但是人民幣對美元過去幾年貶值了22%其實最大的原因是有背景的,之所以會幾年內貶值22%是人民幣對美元傱固定匯率變成浮動利率造成的。但是目前已經是浮動利率的背景下,個人覺得再這樣十年貶值22%政府會同意嗎,中國製造事業難道就不出口了嗎?最重要的是香港保險分十幾二十年交,匯率波動對收益影響相對不會很大。
2、大陸人在香投保兩地都不受法律保護?糾紛不予受理?
重復了,那就是所謂的「地下保單」,現在資訊發達,清楚知道投他香港保單,一定要親自來港保險公司驗證,購買。
香港政府去年也就是2013年5月1日起,非香港居民購買保險同樣受理而非不予受理。(各附有文件證)香港政府和保監會已經明確規定大陸人投保香港保險的合法性和受到香港法律保護,並且歡迎全世界人民在香港投保。
3、宣布死亡定義,在香港投保不俱備避稅避債功能?
是的,香港保險確實是需要失蹤7年才能宣布死亡,這跟內地法律規定失蹤2年可以宣布死亡不同。這個規定是由於法律基礎不同引起的,一個是英美法系,一個是大陸法系。香港法制健全監管嚴格以是事實,在香港投保的人壽保單不僅有避稅避債功能還有傳承。因為許多人以知道並且已經在運用保險這項特殊功能,所以不想多說。
4、在港投保服務,理賠,續交保費不便利?
您在香港投保親自去一趟簽單繳付首次保費,後面繳費,一可以在香港渣打銀行開個戶口,辦理自動轉賬非常簡便,,也可以電匯到保險公司戶口,接下7月開始可用銀聯自動轉賬繳費,有何不便。理賠時只要把索賠的文件,一個DHL快遞到保險公司,不僅快捷而且方便(另有真實理賠案例附上)。您的所有賬戶變化均可以在保險公司的網站查到。每年保險公司都會用email和郵政郵件告訴您賬戶的紅利收入等變化,何時需要繳付保費等等。試問一輩子會賠幾次大病?而在中國的賠付,只是把快遞改成徒手去拿或者送索賠文件而已,其他區別不大。在香港索償文件還少一些。
5、香港保險公司倒閉?
先說中國保險公司,因體制不同,國外完全是市場經濟,中國還沒有完全市場經濟,但卻是個趨勢。對於大家說的中國的保險公司不能倒閉。一直覺得這是個非常大歧義的問題。保監會副主席魏瑩寧說過:市場機制有進有退,各個行業都有破產,中國以前沒有保險公司倒閉,不代表將來沒有。中國保險法原文第九十條:保險公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二條規定情形的,經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同意,保險公司或者其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和解或者破產清算;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對保險公司進行重整或者破產清算。
再說香港保險公司,香港的保險公司有足夠的再保險安排,「保險公司條例」規定,保險公司須備有或將會作出足夠安排,為其擬經營的保險類別的風險作出再保險。
此外,申請授權的保險公司亦須符合由保險業監督發出的《授權指引》[PDF]中臚列的其他條件,以確保申請人具備足夠的財力和有能力為投保人士提供足夠水平的服務。保險公司在獲授權後仍須繼續遵守這些條件。該指引第11項列舉的規定適用於所有申請人,不論申請人是在本地或海外成立為法團的公司。而且香港政府會讓另一間保險公司接管,或以第三方形去銷售,政府監控非常嚴格。
6、保單現金價值前三年為零?傭金問題。
不知道這位朋友看過幾家保險幾公司的計畫書,採用英式分紅的公司前兩年確實是現金價值是零,但是後面過了多少年就能夠超過中國的保險為什麼沒有有提呢?採用英式分紅的前幾年都是有現金,朋友如果有對比過計畫書就一目瞭然。至於說到傭金問題,香港大陸都是有成本的,這個看公開的數據就能夠知道,保險公司不是開善堂,沒有利潤如何生存?香港大陸的傱業員都是要吃飯的,維持良好的職業操守,有合理的收入以激勵傱業人員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養和知識,這是必不可少的。買保險是一輩子的事,買保險的本意是什麼,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7、購買了重疾,醫療保險存在就醫便利及成本問題,指定醫院只有百家,數量有限?
首先要分清楚重疾和醫療的分別,先說重疾險,重疾險是帶有儲蓄的壽險,保障的范圍更廣,就本公司產品最少都有68種主要大病和早期疾病,另有危疾加倍保更可保105種重疾加早期疾病,可多次賠付,同樣保額比內地便宜接近三分一,天災人禍均可以賠償,更有分紅每年4-6%足以抗衡通漲。總的來說,有疾病保險公司會賠付投保額加上額外的紅利(如有)。身體健康則可在年老時提取作退休費用。反之國內的重疾險基本都有八大免責:戰爭,軍事沖突,武裝判亂不賠,核輻射不賠;酒駕,不合理實用駕照不賠等等。而香港基本只有一條,自殺一年後才可以賠償。
再說醫療險,公司理賠方便不用再去細說了,針對朋友說就百來家醫院,不知道他的這個數據傱何而來,姑且不論其他保險公司,就保誠保險公司在全國三甲以上的指定醫院960家,發出這番言論的朋友根本不成立。
相信香港保險傱業員詆毀大陸保險只是極個別素質差的現象,大部份都是非常尊重的。
以上是對香港保險心存不解的朋友們,有與趣的朋友們可以留意。